园林总体布局

合集下载

园林设计施工条件及要求

园林设计施工条件及要求

滦平融和领秀园林设计条件及要求规划设计要求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北京圆梦园老年康乐中心;开发单位:北京圆梦园老年康乐中心;建设内容:康复医院、微生物和抗衰老研究所、老年公寓、老年大学、综合会馆、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四合院、别墅社区、商务办公及配套设施。

本项目地处昌平区下念头村。

总占地面积:321700M2;规划建设用地:266400M2;市政带征用地:55300M2;总建筑面积约:321700M2;地上建筑面积约: 267000M2;地下建筑面积约:54700M2;容积率:不大于1;建筑密度:不大于35%;绿化率:不小于40%;建筑檐高: 18M以下;道路、停车场用地:15%以下;二、中心情况简述本中心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本地域属“四荒”地中的“荒滩、荒地”,又属北京市的“小流域治理”范围内,本项目占地的四至边界为:东至宏道村以西;西至下念头村、虎峪河以东;南至京密引水渠以北;北至葛昌路以南。

三、设计依据1. 国家有关现行法规、规范、规定;2. 北京市有关现行规定。

四、建设单位提供资料1. 地块区位图;2. 中心规划设计要点及附图;3. 地形图、用地红线图。

五、设计要求必须符合国家、北京市的有关法规、规范、规定,必须符合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要点及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

1.工程内容、设计范围:北京圆梦园老年康乐中心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2.总体布局:总体布局除必须符合国家、北京市的有关法规、规范、规定外,还须充分考虑北京圆梦园老年康乐中心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老年人的居住习惯及本中心各功能分区,适当地对地形进行改造,以营造“有山有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水绕人家”的人造自然景观,尽量做到各区域内有景观,利用园区道路和人工水系进行各个区域的划分,达到各区域内所需的景观空间意境。

3.建筑风格:根据市场营销部门的意见,本中心的建筑风格以仿古建筑风格为主,现代建筑风格为辅。

4.建筑单体设计:(一)居住区以单、双进四合院为主,适当考虑部分单体两层别墅,其建筑风格为中式建筑。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和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有助于创造出一个环境友好、功能多样、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这篇文章将就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目的、原则以及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园林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许多方面,包括:1. 空间结构和景观布局:园林规划设计应该合理考虑到所设计的公共空间的功能性、流线性和美观性等要素,确保园林空间可以满足市民对于户外活动、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2. 绿化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实现。

绿化景观是城市园林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良好的绿化设计和管理,可以使城市生态更加健康、绿色。

3. 景观设施配置:公共空间一部分的装饰和设施配置同样重要。

它们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美感、实用性及舒适度。

例如,像长凳、洒水器、自行车架、戏水池等多种设施和装置,使市民在公共空间里更加舒适,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活动空间,促进社交交流。

4. 园林竞技设施:园林规划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施选址和配置,错落有致地安排园林竞技设施能够吸引人们在做运动的同时愉快地享受美丽环境。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城市环境中增加人们对于自然空间的需求感受,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和美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建设中,广场、公园和街道是城市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

园林规划设计通过改善这些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城市竞争力:良好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吸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欲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城市空间的公共使用率是一项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实现该目标,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娱乐和休闲空间。

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1. 人性原则:以人为本,以市民需要为中心设计园林空间,考虑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等因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其造园手法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总体布局与空间构成: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种自然与人工融合的空间感。

常见的布局方式包括回字型、中轴线型、开放通透型等。

古典园林以空间层次的设置来表现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常见的手法包括景观与空间的错落有致、主次之间的转化与呼应等。

2. 山水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手法,并将之融入到园林景观的布局中。

在布局中,工程师会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建造山体,以形成宜人的景观。

并通过人工的山体塑造手法,如山体开凿、石头堆砌等,使其与周围的景物相协调,形成山水画般的景观。

3. 溪流与湖泊: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园林中营造氛围和增加景观层次感的重要手段。

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有溪流和湖泊。

溪流常以弯曲的形态蜿蜒穿行于园林中,配以小桥、感澜、石峰等景观,增添了园林的浪漫情调。

湖泊常常作为园林的中心景观,配以亭台楼阁、绿树花丛等,营造出宁静、开阔的美景。

4. 四季景观: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四季景观的呈现。

通过引入不同的植物、花卉和树木,以及景观灯光设计,使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散发出不同的美感。

春季以花卉盛开、鸟语花香的景象为主,夏季注重荫凉和水域的清凉感,秋季以红叶和果实的丰收为主,冬季则以落叶和空寂的景象为特色。

5. 巧用亭、台、楼、阁: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包括亭、台、楼、阁等,这些建筑物常常与山水、花木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亭、台、楼、阁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单层的亭子、高耸的楼阁等。

它们作为园林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不仅为游人提供休憩的场所,同时也是园林景观中的亮点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通过总体布局与空间构成、山水结合、溪流与湖泊、四季景观以及巧用亭、台、楼、阁等手法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打造出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独特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网师园

中国古典园林--网师园

集虚斋
• 轩屋后墙有道圆月洞门,连通后面的楼房,此楼俗称“小姐楼”。楼 下厅内挂着一块匾额“集虚斋”。语出《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心斋,后为道教斋法之一。以“集虚”作斋名,意 为读书养心,尽去内心尘埃,心中自然澄澈明朗,悠闲自得,展示一 种清雅超逸的精神境界。
射鸭廊
• 竹外一枝轩旁是水阁式建筑半亭 射鸭廊,南临空亭,东倚山墙, 西凌绿波。它源自唐代诗人王建 “新教内人唯射鸭,长随天子苑 东游”诗意。斗鸭、射鸭是古代 宫苑中的嬉戏之事,盛行上千年。 这里借指射鸭取乐之廊,是旧时 园主品茗雅集之处。
网师园各个景点简介:
网师园大门南向临巷,前有照壁,东西二侧筑墙,跨巷处设辕门,围成门前 广场。场南对植盘槐,东西墙置拴马环。大门两边置抱鼓石,饰以狮子滚绣球 浮雕,额枋上有阀阅3只,正门东侧设便门。 网师园门额: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 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 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谐音。暗含“富者我不顾,贵者我不 攀”清高之意。
樵风径
• 连接月到风来亭,南北有一条高低蜿蜒的爬山廊,它与彩霞池东边的射鸭 廊呼应、对比,射鸭廊笔直,爬山廊婉蜒、射鸭廊南面无廊,爬山廊则是 完整的南北长廊,射鸭廊西面彩霞池,东临白墙,爬山廊东临彩霞池,西 面则有文人墨客留下的书法真迹。爬山廊壁间嵌砖镌刻“樵风径”额,樵 风即采薪归来乘着顺风,径名寓隐居之意。取自唐宋之问《有禹穴回出石 耶》归舟何虑晚,日暮有樵风。
殿春簃
殿春簃东门框砖刻:真意
• 取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门框前可观水景园全景, 确有“真意”。
• 殿春簃对联: • 对联一:巢安翡翠春云暖,牅护 芭蕉夜雨凉。清何绍基写 • 套室对联二:镫火夜深书有味, 墨华晨湛字生香。墨华指代砚台。 • 涵碧泉:取自宋朱熹的“一水方 涵碧”,为一天然泉眼,清冽明 净。

园林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

园林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

园林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一、概述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园林工程的总平面布置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形、植被、建筑等多方面因素,以求达到美观、实用、经济、环保的目的。

在本方案中,我们将以某个城市的一个社区为例,展示园林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的设计过程。

二、城市背景该社区位于某个城市的郊区,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居民社区,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相对集中。

然而,现有的园林布局过于单调,绿化率不高,园林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规划该社区的园林布置方案,以提升其整体品质。

三、总体规划1.园林规划的目标a. 提高绿化率,增加绿地面积,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b. 完善园林设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c. 保护周边自然环境,提升景观观赏价值。

2. 总体布局a. 根据社区的地形,规划出主干道和次干道,连接住宅区、商业区和办公区。

b. 设计中心广场,作为社区的中心区域,集中居民活动。

c. 在社区周边,设置步行道和慢行系统,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连。

四、植物配置1. 植被种植a. 根据社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 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两侧,设置树木带,形成连绵不断的绿化带。

c. 在中心广场和其他主要场所,种植花卉和草坪,增加景观效果。

2. 植被养护a. 设计合理的浇水和施肥系统,保证植被生长健康。

b. 设置合理的园林照明系统,提升夜间景观效果。

五、园林设施1. 休闲设施a. 在中心广场和主要绿地设置长椅、凉亭、休息椅等设施,方便居民休息。

b. 在绿地周边设置亲水区、儿童游乐设施等,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

2. 文体设施a. 在绿地内设置篮球场、健身器材等,满足居民的文体需求。

b. 设计开放式的戏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演艺和文艺表演的场所。

3. 景观设施a. 在重要节点设置雕塑、喷泉等景观艺术品,提升景观品质。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一、整体布局方面:1.整体规划合理:中国古代园林通常有序而不乱,布局合理。

整座园林类似于一幅画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

2.多元化空间布局:中国古代园林往往通过分隔、连续的方式组合不同的空间,使园林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通过错落有致的山石、花草树木、水池、亭台楼阁等组成不同的空间,使游人能够在不同的空间中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3.周正式布局:中国古代园林中一般遵循周正形,即中轴线和对称轴线的布局。

这种布局形式使得整座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能够给人以安定、稳重的感觉。

二、建筑风格方面:1.历史沿革的变化: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历史沿革,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及地域文化的影响。

例如,汉唐时期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宋元时期的建筑则更加注重石材的使用。

2.注重形式美: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注重对称、整齐、简洁的美感。

建筑物一般采用重檐歇山顶、绿色石材、白墙黑屋檐等风格,形成典雅而不失庄重的建筑风格。

3.回避世俗纷扰:古代园林建筑往往追求一种宁静、幽雅的美感,远离尘嚣、避开世俗纷扰。

例如,背山面水的布局能够使人们远离尘嚣,享受宁静。

三、景观装饰方面:1.艺术性的花草树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花草树木通常都是精选的,所选用的植物常常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园林中重要的景观点往往会配以名贵的花木,以增加景观的美感。

2.人工山石的创造:中国古代园林在景观装饰方面注重人工山石的创造。

通过人工塑造山石形状、注重山石的纹理、色彩处理等手法,使山石呈现出自然、生动的美感。

3.艺术性的桥梁和亭台楼阁:中国古代园林中的桥梁和亭台楼阁往往也非常注重艺术性的表现。

例如,各种形态的桥梁常常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装饰,亭台楼阁则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卓越的创意。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园林以其独特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和景观装饰等特点,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格,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园林的设计与建造方式,对后世园林园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特点分析

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特点分析

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特点分析摘要:岭南园林由于其在气候、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在造园手法、实用性方面都有别于于皇家园林、江南园林。

本文通过对岭南四大名园清晖园、可园、余荫山房、梁园的布局特点描述和评价,来分析归纳岭南园林的布局特点。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四大名园;布局手法;造园理念前言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是任何文化形态产生、发展、兴盛、衰落、甚至消亡的重要因素,岭南园林作为一地域文化形态,其产生和特点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也脱离不了岭南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制约。

一、岭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岭南古称南粤,秦末汉初它是南越王国的辖地。

所谓岭南指五岭以南,包括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范围大致包括了今广东、海南、闽南和广西大部。

地理环境上处于低纬度,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冬季以北至东北风为主。

全年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夏季有台风侵袭,具有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特点。

同时,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而岭南有临海之利,又有悠久的海外通商历史,使岭南不仅接触了各方海外文化,商业也随之繁荣,商业文化往往追求务实性、适应性和创新性。

正是这样的地域条件,造就了岭南“多元共存,商文合流”的文化特质。

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无疑也对岭南园林的造园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形式在中国的私家园林布局中,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活区与园林区相对分隔,这种类型的园林精髓在于园林区,园林包围建筑,空间结构以自然空间为主,建筑在其中起辅助、点缀作用,从属于自然空间环境。

此布局方式在江南园林中较为常见。

另外一种是生活区和园林区相互融合,这种类型一般是建筑包围园林,园林空间往往是作为建筑的一个室外空间场所,因此可以称为“庭园”,以区别于自然空间为主的造园形式。

岭南古典园林多采用此布局方式。

三、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手法比较分析在众多岭南园林中,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岭南晚清四大名园,有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以及佛山梁园。

留园景观建筑最全分析

留园景观建筑最全分析

三 、 景 观 园 林 手 法 叠 山
---
山的四周与内部洞窟全 部用石构成,洞窟很多, 细而纤瘦,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位于留园东园林泉耆硕之馆北面的冠云峰是留园的“三绝”之一,也是留园的 镇园之宝。它取《水经注》“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交霞翼 岭”之意而命名。这座秀美的石峰据传说是北宋末年为宋徽宗采办“花石纲” 时遗留在江南的一块名石,按照名石的评价标准,具备“瘦、皱、漏、透、清、 丑、顽、拙”之美,被誉为中国三大太湖石之一。
一 、 总 体 布 局
------陈长虹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之
二 、 交 通 流 线
留 园
主入口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古木交柯 绿荫 敞厅 2、 入口——柳暗花明又一景 当年园主人和内眷可从内宅 入园,而一般游客不能穿越内 宅,故此另设园门于当街,从 两个跨院之间的备弄入园。备 弄的巷道长达五十多米,于高 墙之间,匠师们采取了收、放 、收的序列渐进变换的办法, 虚实交替、收放自如,形成巧 妙的空间序列; 收 走道 放 收 收束空间
涵碧山房
------陈长虹
一 、 总 体 布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在堆山叠石的基础上筑楼阁台塔作为构图中心或景观组织控制元素, 以至高优势形成全园或区域景观控制。园林中的景观布局及设计围绕构图中心展开,以 局 60o水平视角控制景观组织,将主要景点如主要建筑或组团以及构图的一些主要元素如岛 桥、堤岸、山石、水面、水口等组合在60o水平视角落的视野范围内,使人们置身楼台高 处,在自然的观景状态下获得丰富、完整的景观。
二 、 交 通 流 线
------陈长虹
中国古典园林之留园
留园之长廊是留园的交通流线 的主要指引。园内有直廊、回 廊、曲廊、爬山廊等700多米, 环园而建,将各个景点串联起 来。循廊前行,登高临水,穿 堂渡桥,可游遍全园。 长廊不仅可为游人遮阳避雨, 还有分隔空间的作用,以增加 景观层次。 自园门至中部的一段曲廊,长 50多米,由窄变宽,由暗转明, 处理极佳,不仅避免了在高墙 之间委曲穿行的局促感,还是 游人心情由敛至放,由惑转朗。

项目一 园林设计绪论

项目一 园林设计绪论

项目一绪论一、教学目标1. 学习园林的相关知识术语,了解中外园林概况,掌握各构成要素的应用。

2. 了解地形、水体、植物、道路的配置情况,熟悉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2个任务,分配4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四、教学难点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五、教学内容任务一园林概述一、园林与园林的分类1. 园林的定义我国园林一词最早见于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有“司农张伦等五宅……唯伦最豪侈,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的描述。

古代园林实为庭院,今之园林一词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庭院的范畴。

我国最早文字记载的作为游憩生活境域的形式是囿。

目前学术界对园林这一概念尚无定论。

学者们由于知识背景、就业领域等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和阐述园林的概念。

汪菊渊《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认为:“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或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写道:“园林乃是为了弥补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

它们并不能提供人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环境来满足人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

虽然园林的定义众多,但是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①在构成要素上,在园林用地范围内必须有天然的或人工的植物、建筑、地形和水体;②在功能上园林必须是一个休憩场所,人们在其中能获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享受;③在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人为因素的参与。

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中的中国园林体系,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而成的。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开发方式分。

①自然园林:利用原有自然风貌,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事之工就形成的自然园林。

苏州园林空间布局总述

苏州园林空间布局总述

一、苏州园林空间布局简述
• 对比和衬托
利用衬托手法突出主题,在造 景中运用的也比较广泛,它能 够收到主次明明,小中见大的 效果。以低衬高,则原来的体 量显得更宏伟;以淡陈深或者 以深衬淡,可以使景物轮廓格 外鲜明;以暗衬明,则明处益 发魁丽灿烂。
一、苏州园林空间布局简述
• 对景和借景
苏州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的组织景面, 形成各种对景,随着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 次展开。这种对景以道路、走廊的前进方向和一 进门、一转折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 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
一、苏州园林空间布局简述
• 空间
苏州园林划分空间的手段是多样的,有墙、廊、 屋宇、假山、树木、桥梁等。其中假山和树木的 形象比较活泼,建筑物则较严整,交叉使用各种 手段,使景面有开有合,有虚有实,空间相互穿 插通透,这就增加了风景层次和深度。
一、苏州园林空间布局简述
• 观赏点和游赏路线
园中景物需要一条或者几条恰当的路线把它们联 系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一、苏州园林空间布局简述
• 空间
园林的空间处理也有大小、开合、高低,明暗等 变化。 一般来说, 在进入一个较大的景区前,有曲折、 狭窄、晦暗的小空间作为过渡,以收敛人们的视 觉和尺度感,然后转到较大的空间,可使人觉得 豁然开朗。
一、苏州园林空间布局简述
• 空间
所以在进入园门之后用曲廊、小院作为全园的 “序幕”,以衬托园内主景是各园常用的手法。
例如在总体布局上,从一区转入另一区时,空间 和景物不断变换,产生对比作用,使人游历全园 后,觉得内容丰富。
一、苏州园林空间布局简述
• 对比和衬托
苏州园林常用的手法有:用建筑物和白墙来衬托 花木、石峰;用平静深碧的池水来衬托峥嵘的石 山;用低浅曲折的池岸、平静简洁的桥梁和透空 小巧的亭榭来衬托水面的开阔。

创建园林城市总体方案

创建园林城市总体方案

创建园林城市总体方案城市园林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的“绿肺”,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观赏等多种功能。

同时,园林城市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打造一个卓越的园林城市,以下是一个园林城市的总体方案。

一、总体规划1.1 建设原则我们要在建设园林城市的时候,遵守自然规律和人文环境的基本要求,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人文相协调,以城市创新和人民群众潜在需求为导向,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城市安全、促进城市发展为目标,建设一座绿化率高、品质高、功能齐全的现代园林城市。

1.2 基本布局在总体规划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品位为目标,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区位协调。

园林城市应该注重园林环境与城市规划的紧密融合,采用宜居性高、生态优美、文化底蕴厚重等原则,统筹考虑城市中心区和周边区域,打造一个生态文化城市。

建立园林城市的基本布局,按照色、香、味、形、声等五感的原理规划绿化、广场、游乐场、体育场、艺术广场、步行街区、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功能区。

1.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应该是园林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物、车辆和人口等要尽量地与园林城市的绿化植被融为一体。

园林城市基本的规划控制,应采取细致而周密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督管理,防止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基础设施建设2.1 交通设施建设园林城市需要考虑对于市内交通的便利性。

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复合交通网络,包括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设施,以适应市民出行的需求。

在园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公共交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增加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频率和车辆保养等方面的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质量。

2.2 供水供电设施城市的供水供电设施是建设城市园林的基础设施,必须予以充分的保障和推广。

在园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提高供水供电的水质和供电的质量,以满足城市居民对水和电的需求。

颐和园规划设计之总体布局

颐和园规划设计之总体布局

颐和园总体规划布局特点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为清漪园。

颐和园是三山五员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

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重建几次虽然在某些局部上逊色于当年的清漪园,但总体上还是沿用了乾隆年间清漪园的规划与布局。

下面谈谈颐和园的规划布局特点。

一以杭州西湖作为规划蓝本北方园林之摹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

清初,江南造园技艺已开始引进皇家的御苑。

但对江南园林艺术和技术的更全面的、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

在皇家园林的营建中有不少就是以某些江南园林作为蓝本,大致按其规划布局而仿建的,颐和园就是仿造杭州西湖而建的。

关于这一点,乾隆在万寿山即事一诗可为证:“背山面水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

”颐和园的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与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条件。

其一:西湖(在建清漪园时乾隆把西湖该为昆明湖)从元、明以来就是京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西湖景”早就神似杭州西湖的口碑,文人笔下亦多以前者直接比于后者的吟咏。

并且有好事者也摹仿杭州的“西湖十景”来命名北京的西湖十景。

其二:当时翁山(即后来的万寿山)与西湖的位置有北山南水的态势。

虽然这种北山南水的关系有点尴尬,但这为摹仿西湖造景提供了有利的地貌基础。

这一点在营建中有为重要。

其三:乾隆对杭州西湖的喜爱。

杭州西湖素为乾隆所向往,在他第一次南巡前一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曾命画家董邦达绘制《西湖图》长卷,并题诗以志其事,诗中已经略透露欲在近造园,以摹仿1杭州西湖景观的意图。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

精心整理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苏州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不仅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而且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拙政园的建园风格,构园要素,布局设计等方面都极具特色。

我们通过写生实习对拙政园进行考察分析,研究拙政园和谐的空间布局,丰富的空间层次以及园内丰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这三个方面说拙政园整体的空间布局如、留园、沧浪亭、东园为主。

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

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

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

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中园是全园的精华之所在,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

其面积现约为18.5亩,其中水面面积就占了大约三分之一。

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亭台楼榭。

西园面积约为12.5亩。

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

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

又新建三十佗罗花馆”和景观并非工整对称,而是通过景区的划分建立空间系统的层级关系,而无处不在的对称和拟对称构图,同步加强着整体和局部的“身份”属性,以达到整个园区的平衡。

(1)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亭构成拙政园中部园区的南北轴线。

雪香云蔚亭对远香堂,几乎对称、分别为北南两侧的中心建筑,前者占据竖向的制高点,后者占据体量之最。

从南北轴线上分析拙政园的建筑分布如下:两侧绿漪亭与海棠春坞相对,同位于水边退后于视线界面;待霜亭与绣绮亭相对,同位于山上,前者有植被映衬,后者体量较大;荷风四面亭与倚玉轩相对,同为两侧中心建筑的陪衬,皆可四面观景;见山楼与香洲相对,均为二层临水建筑。

在南北轴线上,南半确的节奏感。

(2)在立面上,(3一、拙政园中园空间布局分割方法从整体看中国古典园林在其造园的空间布置上,一个大空间由若干个小空间组合而成,个个空间即独立又相联系。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分析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分析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分析古典园林把“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作为创作主旨,通过对山、水、植物、建筑四大园林构景要素的搭配与布局,达到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欢迎阅读!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分析1 自由有序,情趣自然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历代文人雅士和造园者,把各自的人文思想、审美情趣,融注到园林的建构中。

园林中的一花一木、山水林泉、亭台楼阁,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维,形成意境深远、超凡脱俗的园林艺术特色。

2 疏密有致,黑白分明在园林规划布局中,景物过密,就会使人感到窒息,过疏则又松弛无力,因此要处理好疏密关系。

园林建筑布局同样如此,才能取得完美的境界。

以网师园为例,其不均匀的建筑布局,使疏密变化极其强烈地达到了黑白分明的效果。

其入口两侧小山从桂轩和琴室一带,空间紧凑,建筑排列有序,分布集中,使人置身于建筑围合成的天井空间之中,加上景素众多,令人目不暇接;岁廊而入,过濯缨水阁到中部,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大水面四周:或桥、或廊、或亭、或假山,建筑密度顿时减少,使人视线大开,心理放松;至“月到风来亭”时感到周身一丝凉意,心旷神怡;而北部“看松读画轩”与“读画楼”一带建筑又一次相对集中。

网师园中园林建筑正是在这种由密到疏、由疏到密中,或旷、或奥,奏响了一首节奏强烈的乐章。

3 巧于因借,内外结合“因”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内外结合意思是说,园虽有内外之别,但景色并无远近之分,如遇晴山耸立的秀色,古寺凌空的胜景,凡是目力所及的,庸俗的给予遮蔽,美好的应该汲取过来。

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

1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理水、叠石、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览境域的过程。

2总体设计—园林的布局,就是在选定园址或称之在“相地”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全园的总布局。

3 园林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原理、园林设计布局、园林设计程序、园林设计图纸及说明说等。

4 学习园林艺术理论和园林设计的创作方法是什么①要总结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优秀传统,取收世界各国园林设计之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提高园林创作水平,为人类服务②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成功的实践累积将反过来促进园林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③提高艺术观、审美观,并借鉴姐妹艺术的成就,扩大视野,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④动手、动脑;多看,多问。

做到“左图右画,开卷有益;模山范水,集思广益”,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5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①科学依据②社会需要③功能要求④经济条件 6为什么经济、适用、美观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⑴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要求做到经济、适用、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当然,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不通不过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

⑵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园林设计工作必须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美观必须与适用经济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

7“个园”暗喻他有竹子品格的清逸和气节的崇高。

唐柳宗元被贬官为永州司马时,建了一个取名为“愚溪”的私园。

该园内的一切景物以“愚”字命名,愚池,愚丘,愚岛,愚泉,愚亭…一愚到底,其意与“拙政园”的拙政园的“拙者为政”异曲同工。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园林景观工程是指在城市、乡村、园区等地方进行的以美化环境、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工程。

园林景观工程一般包括绿化、景观设计、园林建筑、喷泉、音乐喷泉、假山、雕塑、石雕、各种道路、广场、等级场、草坪、喷灌、灯光、监控、等等。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对园林景观工程进行施工时,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工作任务、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是指对整个园林景观工程进行综合规划,确定施工范围、工程量、施工周期等。

总体布局应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合理分配资源,确定施工计划和目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指根据项目的施工要求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个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施工进度计划应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量、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及每个工期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里程碑节点等。

3.施工队伍组织施工队伍组织是指根据项目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

施工队伍组织应包括施工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施工设备的选型和配置,以及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障措施等。

4.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是指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型等。

施工技术方案应与总体布局和施工进度计划相一致,确保施工的高效、安全和质量。

5.施工管理措施施工管理措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管理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组织、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6.施工安全方案施工安全方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评估和控制,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地分析 较大规模的基地是分项调查的, 较大规模的基地是分项调查的, 因此基 地分析也应分项进行, 最后再综合 。 地分析也应分项进行 , 最后再综合。 首先 将调查结果分别绘制在基地底图上, 将调查结果分别绘制在基地底图上 , 一张 底图上只作一个单项内容, 底图上只作一个单项内容 , 然后将诸项内 容叠加到一张基地综合分析图上( 容叠加到一张基地综合分析图上(图)。
例:坞,可形成比幽景更为封闭的奥景— 例:坞,可形成比幽景更为封闭的奥景— —“竹坞寻幽、醉心即是” 竹坞寻幽、醉心即是” 岫为云水藏身之所,水边的岫——水石相 岫为云水藏身之所,水边的岫——水石相 激,其声成景;山间的岫——云生之处, 激,其声成景;山间的岫——云生之处, “移石动云根”、“云无心以出岫”(陶渊明); 移石动云根” 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 古联:云在岫无争出意,石当流有不平鸣。 古联:云在岫无争出意,石当流有不平鸣。 在地形设计时,不可因坞低、岫残而弃之 不用,或者乱加改造,而应充分利用其特点,赋 以 它们不同的,超凡脱俗的情调。
在园林总体布局的构思时,应充分利用其用 地的自然特点,如平地、坡地、土丘、沟壑、小 山等,同时考虑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植物的 分布特点,全面地综合地研究其用地条件, 并根 据园林的用途、功能、规模等来进行总体布局。
1、基地现状调查的内容有: (1) 基地自然条件:地形、 水体、 土壤、 基地自然条件:地形 、 水体 、 土壤 、 植被; (2) 气象资料:日照条件 、 温度、 风 、 降 气象资料:日照条件、 温度 、 雨、小气候; (3) 人工设施:建筑及构筑物 、 道路和广 人工设施:建筑及构筑物、 场、各种管线; (4) 视觉质量:基地现状景观 、 环境景观 、 视觉质量:基地现状景观、 环境景观、 视域; (5) 基地范围及环境因子:物质环境 、 知 基地范围及环境因子:物质环境、 觉环境、小气候。 觉环境、小气候。
(4)现有水面与基地外水系的关系,包括流向 现有水面与基地外水系的关系, 与落差,各种水工设施(如水闸、水坝等) 与落差,各种水工设施(如水闸、水坝等)的 使用情况; (5) 结合地形划分出汇水区 , 标明汇水点或 结合地形划分出汇水区, 排水体, 主要汇水线 。 排水体 , 主要汇水线。 地形中的脊线通常 称为分水线, 称为分水线 , 是划分汇水区的界线;山谷 线常称为汇水线,是地表水汇集线。 线常称为汇水线,是地表水汇集线。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地表径流的情 况,包括地表径流的位置、方向、强度、 沿程的土壤和植被状况以及所产生的土壤 侵蚀和沉积现象。地表径流的方式、强度 和速度取决于地形。
土壤调查的内容有: (I)土壤的类型、结构; (I)土壤的类型、 (2)土壤的pH值、有机物的含量; 土壤的pH值 (3)土壤的含水量、透水性; 土壤的含水量、 (4)土壤的承载力、抗剪切强度、安息角; 土壤的承载力、抗剪切强度、 (5)土壤冻土层深度、冻土期的长短; 土壤冻土层深度、 (6)土壤受侵蚀状况。 土壤受侵蚀状况。
现状植被调查的内容有: 现状植被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可利 用程度。 在基地范围小,种类不复杂的情况下 可直接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定位,这时可 结合基地底图和植物调查表格将植物的种 类、位置、高度、长势等标出并记录下来, 同时可作些现场评价。
对规模较大、 对规模较大、组成复杂的林地应利用林 业部门的调查结果, 业部门的调查结果 , 或将林地划分成格网 状 , 抽样调查一些单位格网林地中占主导 的 、 丰富的 、 常见的 、 偶尔可见的和稀少 丰富的、 常见的、 的植物种类, 最后作出标有林地范围 、 的植物种类 , 最后作出标有林地范围、 植 物组成、 水平与垂直分布 、 郁闭度、 林龄 、 物组成 、 水平与垂直分布、 郁闭度 、 林龄、 林内环境等内容的调查图。 林内环境等内容的调查图。
2.地形的基本类型 2.地形的基本类型
(1)平地。如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 (1)平地。如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 用地等,功能为接纳和疏散游人;山体和水面之 间的过渡地带。
(2)坡地。如土坡、低丘陵坡、斜坡等,功能为种 (2)坡地。如土坡、低丘陵坡、斜坡等,功能为种 植草坪,种植花卉;乔、灌、藤相结合的景色。 (3)高起的地形。如 (3)高起的地形。如 岭(连续不断的群山)、峰(高而尖的山头)、峦(高而 连续不断的群山)、峰(高而尖的山头)、峦( 缓者);顶( 缓者);顶(高而平的 山);阜(起伏小、坡度缓的 ;阜( 小山);岗(山脊);峭壁(山体直立,陡如群壁) 小山);岗(山脊);峭壁(山体直立,陡如群壁); 悬崖(山顶部分突出山脚之外) 悬崖(山顶部分突出山脚之外)等 。
2.掌握时间变化的艺术 2.掌握时间变化的艺术 园林植物、山、水等景观都是随时间、季节 变化的,力求做到春、夏、秋、冬植物景色各异 , 山水变化无穷。 山水变化无穷。 3.创作心理气氛 3.创作心理气氛 从表面上看,地形对人的作用在于直观的视 觉的方面,但从深层次看,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人 对自然的依恋和感情。《韩诗外传》 对自然的依恋和感情。《韩诗外传》:“夫山者, 万物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 万物植焉,飞鸟集 焉,走兽休焉,吐生万物而不私焉,高云导风, 天地所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 天地所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
尽管后世对山由崇拜转为欣赏,它带给人们的 雄浑气势和质朴清秀一 直是园林设计者所追求的 目标。在城市中,从古代庭园的掇山,到现代公 园常用的挖湖堆山 ,无不表明地形上的变化历来 都对自然气氛的创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基本类型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基本类型 1.地形设计的原则 1.地形设计的原则 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地制宜,顺其 自然;节约工程开支;符合 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 总之,力求使园林的地形、地貌合乎自然山水规 律,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律,达到“虽地,十分 园冶》 之三开池;十分之七中,以四分垒土成山,高低 可以不论,栽竹最为相宜, 形成内外景色。厅堂 空旷,好似开敞的绿野,叠石成山,又环篱筑成 曲径,植桃李满园,直能入画。 在地形设计中,应结合不同特点的地形,发 挥不同地形的特点,创作出不同特点的园林艺术 作品。
上海天山公园草坪
基地地形图是最基本的地形资料,在 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可进一步地掌握现 有地形的起伏与分布、整个基地的坡级分 布和地形的自然排水类型。其中地形的陡 缓程度和分布应用坡度分析图来表示,因 为地形图只能表明基地整体的起伏,而表 示不出不同坡度地形的分布。地形陡缓程 度的分析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确定建筑 物、道路、停车场地以及不同坡度要求的 活动内容是否适合建于某一地形上。
较大的工程项目需要由专业人员提供 有关土壤情况的综合报告, 有关土壤情况的综合报告 , 较小规模的工 程则只需了解主要的土壤特征, pH 值 程则只需了解主要的土壤特征 , 如 pH值, 土壤承载极限, 土壤类型等。 土壤承载极限 , 土壤类型等 。 在土壤调查 中有时还可以通过观察当地植物群落中某 些能指示土壤类型、 些能指示土壤类型 、 肥沃程度及含水量等 的指示性植物和土壤的颜色来协助调查。 的指示性植物和土壤的颜色来协助调查。
(4)低矮的地形。如峡( (4)低矮的地形。如峡(两座高山相夹的中间部分,可以 是水,也可以地) 是水,也可以地); 峪(谷,两山之间的低处);壑(较谷更深更宽的低 谷,两山之间的低处);壑( 地); 坞(四周高起,中间低,形成小面积洼地)。 四周高起,中间低,形成小面积洼地) (5)凹入的地形。如岫( (5)凹入的地形。如岫(不通的浅穴,位于山岩或水 边); 洞(较岫更深,有上下曲折、可贯通的山腹)。 较岫更深,有上下曲折、可贯通的山腹) 不同的地形,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地形愈复杂, 给人的感受愈丰富。 给人的感受愈丰富。
可将地形按坡度大小用四种坡级(<1%,1 可将地形按坡度大小用四种坡级(<1%,1 %~4%,4%~10%,>10% %~4%,4%~10%,>10%)表示,并在坡度 分析图上用由淡到深的单色表示坡度由小变大, 那么,最淡的表示坡度小于l 那么,最淡的表示坡度小于l%,说明排水是主要 问题;较淡的表示坡度为1%~4 问题;较淡的表示坡度为1%~4%,表明几乎适 合建设所有的项目而不需要大动土方;较深的表 示坡度为4%一10%,表明需要进行一定的地形 示坡度为4%一10%,表明需要进行一定的地形 改造才能利用;最深的表示坡度大于10%,表明 改造才能利用;最深的表示坡度大于10%,表明 不适合大规模用地,若要使用,则需要对原地形 作较大的改造,
水体现状调查和分析的内容有: (1)现有水面的位置、范围、平均水深;常水 现有水面的位置、范围、 位 、 最低和最高水位、 洪涝水面的范围和 最低和最高水位 、 水位; (2)水面岸带情况,包括岸带的形式、受破坏 水面岸带情况,包括岸带的形式、 的程度、 岸带边的植物、 的程度 、 岸带边的植物 、 现有驳岸的稳定 性; (3) 地下水位波动范围 , 地下常水位, 地下 地下水位波动范围, 地下常水位 , 水及现有水面的水质, 水及现有水面的水质 , 污染源的位置及污 染物成分;
由于各分项的调查或分析是分别进行的, 由于各分项的调查或分析是分别进行的, 因此可做得较细致、较深入。 因此可做得较细致、较深入。 但在综合分析图上应该着重表示各项的 主要和关键内容( 主要和关键内容 ( 图 ) 。 基地综合分析图 的图纸宜用描图纸, 的图纸宜用描图纸 , 各分项内容可用不同 的颜色加以区别。 的颜色加以区别。
一、 园林总体布局及地形设计的特点
园林总体布局和地形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 的环境景观设计,绝不是单纯的平面构 图和立面 构图。主要特点: 1.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绿 1.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绿 色植被等 在平地上应力求变化,通过适度的填挖形 成微小的地形起伏,使空间富于立体化而产生趣 味,从而达到引起欣赏者注意的目的,(如图) 味,从而达到引起欣赏者注意的目的,(如图)
了解冬季主风向上的植物群体的确切位 置、高度、挡风面长度以及叶丛或树冠的 透风性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挡风区,通常叶 丛或树冠较稀疏的植物群体的最佳挡风区 较远,而较密的植物群体则较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