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溶液配制必不可少的仪器: 容量瓶 烧杯
玻棒 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药匙(固体) 量筒(液体)
2、溶液的配制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 固体“称”;液体 “量”。 ③、溶解
④、移液 移液要用玻棒引流。
⑤、洗涤 要用蒸馏水洗涤小烧杯2~3次, 且必须把洗液倒入容量瓶。 ⑥、定容 当离刻度线2~3cm时,改用胶 头滴管,最后摇匀。
3、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操作步骤 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 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 称NaOH固体时,把NaOH放在纸上 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 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 容量瓶未干燥 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引起误差 偏高
偏低 偏低 偏低 偏低
偏低
无影响
偏低 偏高 无影响
1、必不可少的仪器: 坩埚 天平 酒精灯 泥三角 玻棒 坩埚钳 药匙 研钵 三脚架 干燥器
2、实验步骤: “四称”、“两 热” ①、称坩埚(W1 g )
②、称坩埚及晶体(W2 g) ③、加热至白 ④、冷却称重(W3 g) ⑤、再加热 ⑥、冷却称重(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 ⑦、计算(设化学式为CuSO4· xH2O) 160(W2—W3) X= 18(W3—W1)
偏小ຫໍສະໝຸດ Baidu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大
无影响 无影响
偏小
操作步骤 滴定前平视,滴定终点俯视刻度线 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悬有液滴未滴下 终点判断滞后 移取碱液时,把移液管尖嘴残存液吹入 锥形瓶中 滴定前俯视刻度,滴定终点时仰视刻度 终点判断超前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用酚酞做指示剂,当红色褪为无色,反 滴一滴NaOH,无颜色变化
偏高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1、中和滴定必不可少的仪器: 滴定管(酸、碱式) 滴定台一套 25mL移液管 锥形瓶 烧杯等
①、验漏、洗涤、润洗 2、 ②、装液 已知浓度的装入滴定管,待测浓 度的装入锥形瓶 实 ③、调零、赶气泡、记录 验 ④、精确移取待测液于锥形瓶 ⑤、滴入2~3滴指示剂 步 ⑥、滴定操作 骤 ⑦、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 ⑧、终点判断、记录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颜色发生突变, 且半分钟不再变化。
操作步骤 酸式滴定管水洗后立即装酸 移液管水洗后即移碱液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滴定时酸液溅在锥形瓶瓶壁而未滴下 锥形瓶内有蒸馏水 滴定时碱液溅到内壁上又未洗下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 后消失 量取待测碱液用滴定管,量前尖嘴有 气泡,量后消失 读数 偏大 误差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3、滴定的误差分析: 决定误差原因:
C(测)=
已知
读数
C(标)×V(标)
V(测)
已知
其中: C(标)、 V(测)是已知的数据。因此C(测) 的大小只由V(标) ——“读数”决定,只要直接或 者间接的能引起“读数”的变化,则C(测)也随着 变化,且二者的变化是成正比例变化。
以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3、误差分析:
在ag坩埚中加入bg硫酸铜晶体,加热使之全部变成白色, 将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恒重,称重为cg。
操作步骤
加热时晶体溅出 加热不充分 160(a + b—c ) 加热温度过高部分硫酸铜分解 X= 18(c—a) 坩埚不干燥 晶体中含有易分解的杂质 在空气中冷却 晶体中含有不分解的杂质
误差
读数 误差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