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城市生态化规划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居住环境的城市生态化规划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生态系统破坏等现象日趋普遍,人类生活的地区逐步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城市的管理者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下文作者就居住环境的城市生态化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规划设计居住环境生态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因此对居住区的需求也不仅仅是生存性的需求了。“以人为本”就成为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在这一规划设计目标中居住区规划不仅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要求,同时要满足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等多种精神需要。然而随着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断取得成就,人类生活的地区开始逐步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与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城市的管理者开始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而生态社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因此人们规划设计的理念从“人本主义”思想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思想转变。“生态居住区”的概念应运而生,城市居住区也开始以“生态社区”为其规划设计的目标。
一、生态城市内涵分析
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运转速度快。在整个生态城市运转过程中,可以投入较少的自然物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且排出较少的污染物。(2)流转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城
市内的各项基础设施作为总体支撑,保障了能源流、价值流、信息流、物流以及人流的运作,显著加快各项流动的速度,减少城市污染。(3)城市规划的系统性。生态城市的规划并不只注重自身的繁荣或者城市生活环境的优美,更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寻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人们的发展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协调,才能真正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4)高质量的环境指标。生态城市规划的各种污染、管理水平、人均绿地面积、绿化率等指标应当符合国际标准,高效率的进行城市建设、资源利用、劳动就业、人口控制管理,进而促进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生态居住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环境,使得原有的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保护,将加强与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其共享性、景观效应和生态效益。(2)转变传统生活方式。尽可能的节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遵循自然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制衡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绿地系统、交通系统以及城区建筑建设,以便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目的。(3)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在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规划时,应当以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引导,将市场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进而实现由过去能源消耗性增长向着依靠科技进步增长的转变,通过大力发展重点项目而促进低能耗产业、服务产业、现代文化产业等的发展。
三、生态居住区的总体布局
生态居住区的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为居民生活创造和提供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同时,生态观不仅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上,更应当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上。因此生态居住区不能只单纯的有“居住”功能,而应是一个有多样的混合功能的“完整居住区”。
3.1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证建筑及其环境与更高层次环境的平衡与协调。除了与自然气候结合之外,居住区所在地的地形也是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地形地貌影响着住宅区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地影响住宅区的布局与建筑形式,如有依坡就势、层层跌落的布局形式,有爬坡建筑、吊脚楼等建筑形式。建筑或硬质景观设计遵从地形地貌,在生态敏感区尤其重要,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
3.2人与人的和谐
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从居住区规划转变成为社区规划。社区是一定地域内有公共目标、公共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共同体,它强调地域、人口的同质性,特有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下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及产生共同地域观、乡土观和认同感的地缘感特征。社区公共空间是培养居民社区认同感、社区归宿感及社区意识,实现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不仅使社区得到物质、环境形象上的美化,它还能增强、培育居民对自己社区的自豪感,增加不同背景的人群进行社会交往的机
会,使不同居民,尤其是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得到一定的自由感。同时,由于居民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的行为往往是他们最优良的行为,因此,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还能培育居民的美感,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四、生态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
4.1绿化景观规划
绿化系统是生态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强调回归自然、回归质朴的居住区绿化设计,为住宅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可以让其身心放松的场所,同时能让生活于城市的人们在城市中感受到自然的清新美好。树木的高低,树冠的大小,树形的姿态和色彩的四季变换,使没有生命的小区建筑富有浓厚、亲切的生活气息。好的绿化景观设计,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习性,又要体现它的观赏功能:既要考虑植物的个体美,又要注重不同植物组合的群体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绿化美化的特性,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4.2绿化功能规划
对于生态小区的绿化景观的规划如若仅仅停留于景观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认识到绿色植物的生态作用,认识到植物是改善局部小气候、获得理想居住环境的重要保障。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如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一些化学物,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局部环境。通过绿色植物改善局部小环境,为人们创造
安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五、生态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
5.1居住区与外部交通的连接
居住区的出入口附近应该设置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且居民到公共交通站点不超过10分钟~15分钟的步行距离,使住宅区能通过公共交通与外部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方便居民的出行。
5.2居住区内部交通的和谐
居住区内部的交通应做到人车分流,但是现如今的私家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小区内部,动静交通组织日益复杂,要做到严格意义上的人才分流或许会有相当的困难且难以真正实行,因此我们应该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首先,要绝对禁止无关车辆的进入,限制外来人员私家车的进入。其次,通过对居住小区道路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居住小区内的车速,达到人车和谐共存。
5.3居住区内部管网的布置要求
居住区内部的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各类管线是以居住区内部道路为主要通道的,因此,居住区道路在设计时除了考虑交通、容量、设计速度、通行能力等,应结合居住区内各管线的布置要求,综合设计。
六、结束语
现代社会应当依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基础来实现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