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答案11-文档

合集下载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

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四》是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根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的培养目标,和测试考生对于“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等农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一、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管理变革理论
(四)组织文化与管理环境
(五)企业战略管理
(六)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
(七)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
二、农村社会学
(一)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概述
(二)农民、农业与农村问题
(三)中国农村土地关系的变革
(四)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五)村民自治与农村发展
(六)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
(七)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八)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一体化
三、农村政策学
(一)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农业土地政策与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政策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保护政策
(六)农业的综合支持政策。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答案11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答案11

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代码: 342 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一、简答题:1、答: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这两种发展战略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不相同。

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2分)②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

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

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5分)③两种经济战略各有优缺点。

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缓解外汇压力。

也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也可以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最后还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但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问题如外资依存度过高、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等。

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有: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

而其存在的问题是:高贸易保护使进口替代部门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心态和作风金属进步和创新的动力被削弱,外债风险加大,同时也阻隔了本国向外国学习的机会,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四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农村社会学部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1.农民2.农村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进行的系统的实地调查。

A.《华南农村生活》B.《沈家行实况》C.《中国农村经济研究》D.《定县社会概况调查》2.农村家庭结构的类型中,( )指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由两代或三代人组成。

A.单身家庭B.直系家庭C.核心家庭D.联合家庭3.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本地小城镇就业一般归为( )A.离土离乡B.离土不离乡C.离乡不离土D.既不离土又不离乡4.人口的构成按不同性质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和人口的()。

A.地域构成B.性别构成C.年龄构成D.民族构成5.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古典社会学家()。

A.马克思B.迪尔克姆C.孔德D.韦伯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初名之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这是1978年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首先兴起的。

()2.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的比例来看,发达国家小于我国。

()3.农村贫困首先是经济上的贫穷。

()4.虽然婚姻和家庭可以有许多类别,但事实上从婚姻和家庭成员结合的方式说,基本上只有亲属家庭和配偶家庭两类。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简述农村社会学的三个显著特征。

2.简述新中国的农村权力结构。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论述人类农业的历史轨迹(或说农业发展史),也即论述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农产品需求;2、农产品批发市场;3、农产品供给弹性;4、农业政策;5、农业政策效率;6、传统农业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农产品需求函数是指农产需求量与()之间的关系A.供给量 B.销售量C.其以前各期需求量 D.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2、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A.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B.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C.农业生产的周期长D.资金需要量小3、形成农业生产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是()A.自然资源 B.农业生产要素C.生态环境 D.市场需求4、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A.畜牧业B.林业 C.种植业 D.渔业5、目前,我国提高农业内部劳动力利用率的关键问题是()A.推进农业机械化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D.建立稳定高产农田6、根据需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变动关系是()A.同方向变动 B.反方向变动C.互不影响 D.其它关系7、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是指()A.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B.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C.价格的变化幅度小D.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小8、农业产前服务主要是()服务A.科技B.经营管理 C.灌溉D.生产资料供应9、互补性农产品属于相关产品,下列()属于互补性农产品A.小麦与水稻 B.小麦与棉花C.食糖与甜菜 D.食糖与咖啡10、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A.化肥 B.农药 C.农业机械 D.农膜11、政策的系统模型把公共政策视为是()对外界环境压力所做出的反应A.政治系统 B.经济系统C.社会系统 D.民间系统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评估标准的是()A.生产力标准 B.过程标准C.政策效率标准 D.社会福利标准1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是()A.农业发展政策 B.农业结构政策C.农民增收政策 D.农村发展政策14、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A.社会问题的辨识 B.社会问题的出现C.政策议程的建立 D.政策方案的规划15、下述各项中,不属于刺激农产品需求的政策手段是()A.出口补贴政策 B.消费补贴政策C.保护价收购政策 D.农业生产直补政策16、下述关于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国家、政党等制定 B.行为准则C.有一定的目标 D.经济手段17、政策科学主要研究()A. 政府行为B. 厂商行为C. 市场行为D. 农民行为18、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A.适应性B.可塑性C.独立性 D.依赖性19、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办法是()A.降低农产品成本 B.发展农村非农产业C.提高土地生产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20、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A.职工的工资要有大幅度上涨 B.工业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教育水平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D.商品经济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农业不仅自身效益高,而且社会效益高。

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本科目满分150分)一、填空题(20分)1、(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特性。

2、(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平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

3、土地国家所有制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国有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4、一般来说,能够物化成商品的农业科技成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解决,而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或公共产品性的科研和推广则应由(政府)通过公共资金来支持。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实现由过去的行政(管理)型向(市场)服务型转变,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主导、组织、协调、人员培训以及创造良好环境的职能。

6、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劳动(激励)多样。

7、古典契约和新古典契约都是商品契约,而(关系型)契约已经不纯粹是商品契约,他涉及到更为复杂的(要素)产权关系。

8、食品质量安全的(公共)品和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等特性,提出了(政府)对提高食品质量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9、可持续农业必须既能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以适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又不(超越)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所能承载阀限,维护系统的(动态)平衡和持续生产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10、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二、名词解释(40分)1、农业家庭经营答: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独立或相对独立人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特点:是一种弹性很大的经营方式,可以与不同所有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技术物质条件,不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农业家庭经营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农业中微观组织的最重要特点。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真题回忆版(甘农)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真题回忆版(甘农)

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代码:342(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发展经济学(50分)一、释义与比较1.出口鼓励与进口替代2.寻利活动与寻租活动二、简述题1.什么是“霍夫曼定理”?其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有何指导作用。

2.简述结构主义与新古典理论对增长认识的差异。

三、论述题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11月9日上午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作主旨演讲,提到:我们要践行开放、包容理念,共同开创亚太世纪……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要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

请运用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实际,探寻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实现包容性增长。

(二)农村社会学(50分)一、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结合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论述“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和途径。

三、请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论述完善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的措施。

(三)农村政策学(50分)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2、农业政策执行二、简答题1、简述政府出台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政策2、简述农业政策评估中存在什么困难?3、请分析我国目前科技支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三、论述题1、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出现农村空心化、农地非农化、农民兼业化和农业内卷化现象,请结合“三农”发展实际情况,分析这些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和“怎么种地”问题的有效办法。

专业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代码:342(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发展经济学(50分)一、名词解释1、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2、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二、简述题1、什么是“环境的库次涅茨曲线”?并简述经济学上解释这一曲线的理由。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题型:客观性试题占10%,为单选题;主观性试题占90%,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考试时间: 3 小时考试方式: 笔试考试范围:农业经济管理:50 分第一章绪论 1.考试知识点:农业的起源与演进、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概念与内涵、农业管理思想、掌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两重性。

b5E2RGbCAP第二章农产品市场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供求平衡,市场的含义与职能,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农产品市场特点,农产品市场的类型及各自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p1EanqFDPw2.考核要求:了解农产品供给与农产品需求概念,掌握影响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不同因素,增加农产品供给、引导农产品需求的理论;了解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掌握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作用与局限性,深入理解均衡变动蛛网理论及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循环变动模式。

了解农产品市场等相关概念、作用与发展趋势,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作用机理,掌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完善的对策建议。

DXDiTa9E3d 第三章农产品物流管理 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输与配送管理2.考核要求:了解物流与农产品概念与特点,物流系统构成要素,掌握农产品物流供需的特点、运输与配送。

第四章农业的宏观调控1.考核知识点:农业宏观调控地位与作用,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任务与原则,农业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2.考核要求:掌握农业宏观调控内涵、理论依据、地位与作用,了解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特征、任务与原则,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职责、实施条件、手段体系及功能。

RTCrpUDGiT第五章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1.考核知识点: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的因素。

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本科目满分15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发展经济理论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

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法是采用两分法,发展经济理论可分为(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两大类。

2、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总体特征,可分(外延(粗放))型长方式和(内含(集约))型增长方式。

3、发展经济学并不是以(理论)经济学的姿态出现的,而是源于解决发展间题、提供政策建议的需要。

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却普遍面临(资本)不足、劳动者(素质)较低等问题。

5、一些实施高积累高投入发展战略的国家,由于长期忽视(技术)进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形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6、经济学家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失业问题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严重不均衡造成的。

因此,解决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就应该从减少劳动力(供给)和增加劳动力(需求)这两方面来入手。

7、政府解决生产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这类负外部效应的办法,是通过政府的公共治理使外部效应(内在)化。

其做法之一是课征惩罚性的纠偏税,通过惩罚性课税使产生外部负效应的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该行为的(社会)边际成本。

8、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

9、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似乎是尖锐对立的两种发展战略,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差别是次要的,对立统一才是(本质)特征。

从长期看,如果一个社总是不平衡发展,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产业间不平衡增长超过一定程度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失衡。

10、政府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协调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市场机制在促进效率方面是有效的但不能保证(平等);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实施干预时并不一定能保证其目标函数永远符合公众利益,寻租也是政府官员(常有)的行为。

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

广东海洋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真题及答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本科目满分15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它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2、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3、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

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4、乡城人口迁移的(动机)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距离越短,流入的量就越大。

5、农业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或家庭农场。

6、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其形成与否主要看内部组织费用和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

如果组织费用低于交易费用,那么(纵向)一体化组织就会得以产生和发展;反之,如果组织费用高于交易费用,那么一体化组织就会萎缩解体或难以产生与发展。

7、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危害的一种(体系)性管理制度。

8、在种植业中,粮食生产为畜牧业服务的趋势正日趋明显;经济作物、水果、疏菜、饮料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观赏植物,花卉盆景等生产部门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9、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它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要使技术得到广泛有效的利用,并使技术本身的进步得到充分的激励,还必须进行产权、政策等制度方面的(创新)。

10、(生态)农业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1. 引言在现代社会,农业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农业知识综合是农业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领域的全面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2. 课程内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农作物生产技术此部分主要介绍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包括土壤肥力管理、种子选育和培育、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

学生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学习农作物的育种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提高农作物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2.2 畜禽养殖技术此部分主要介绍畜禽养殖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技术,包括畜禽的饲养管理、养殖环境的调控、疫病预防和治疗等。

学生将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掌握畜禽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3 农业机械与设备应用此部分主要介绍农业机械和设备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农业机械的分类、选择和维修等。

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熟悉常见农业机械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4 农村经济管理此部分主要介绍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培养农产品市场分析和经营决策的能力。

3. 教学目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知识掌握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全面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农作物生产、畜禽养殖、农业机械和设备应用、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2 技能培养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掌握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机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

3.3 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培养解决实际农业问题和农产品市场分析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运用农业知识的能力。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答案2013 农业知识综合四(参考)342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答案2013 农业知识综合四(参考)342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2013年一、名词解释1.农产品供给弹性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对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即当农产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农产品供给数量变动的百分比。

2.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以粮油、畜禽肉、禽蛋、水产、蔬菜、水果、茶叶、香辛料、花卉、棉花、天然橡胶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交易对象,为买卖双方提供长期、固定、公开的批发交易设施设备,并具备商品集散、信息公示、结算、价格形成等服务功能的交易场所。

3. 农产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农产品数量。

4.农业政策指为了实现与农业生产经营及农村发展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由执政党或政府依特定的程序制订并发布的,包含着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的规范性文件。

5.政策分析系统模型运用相关模型对政策的调研、制订、分析、筛选、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

6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7.农村权利结构意指村庄各主要权力主体之间模式化的互动关系。

8.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二、单选1-5 ACBAC 6-10 ADCBB 11-15ACBDD 16-20ABBDA 21-25DABDC 二、判断1-5 TFFTT 6-10 TTFTT 11-15FTTTF四、简答题第一题1)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

某一种特定的农产品的供给。

两种情况:竞争性农产品和连带农产品2)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

降低生产成本是增加产品供给的一个重要措施。

3)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农业资源从基础条件上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可能性,资源条件的优劣也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多与少。

4)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一般来讲,农产品生产者数量和农产品供给呈正方向关系。

5)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可出售的农产品就越多,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可供选择的余地就越大,为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总量就越多6)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预期。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答案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答案

目 录
2013年中国海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考研真题(回忆版,部分)
2012年中国海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考研真题(回忆版,部分)
2011年中国海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0年中国海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考研真题(回忆版,部分)
2013年中国海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
策学、农村社会学)考研真题
(回忆版,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农村工业化 2.绝对贫困 3. 4. 5.
二、单项选择
三、填空题
四、判断题
五、简答题
1.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发展趋势?
2.作图并阐述农业政策执行模型中的“浴盆模型”。

3.边际技术替代递减规律及原因。

4.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

5.农业家庭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原因。

六、论述题
1.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谷贱伤农”并提出解决措施。

2.如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2012年中国海洋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考研真题
(回忆版,部分)。

河南师范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河南师范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
来源网络,造福学生
———————欢迎下载,祝您学习进步,成绩提升———————
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与名称: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适用专业或方向: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安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试题编号:A 卷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人力资本
2、增长极限论
3、农村转型
4、城市化
5、双因素理论
6、土地集约经营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简述如何加快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3、简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4、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随着携程“积分票”内幕被曝光,百度贴吧因商业化陷入危机,多家食品企业被检出非法添加罂粟壳……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日益引起重视。

请运用所掌握的管理理论,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当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2、解释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特征,并试述其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1页,共1页。

农业知识综合四标准答案

农业知识综合四标准答案

农业知识综合四答案————————————————————————————————作者:————————————————————————————————日期:2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代码: 342 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一、简答题:1、答: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这两种发展战略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不相同。

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2分)②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

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

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5分)③两种经济战略各有优缺点。

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缓解外汇压力。

也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也可以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最后还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但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问题如外资依存度过高、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等。

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有: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

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C.市场行为 D.农民行为
18.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适应性 B.可塑性 C.独立性 D.依赖性
19.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办法是( ) A.降低农产品成本 B.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C.提高土地生产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
20.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社会经 济及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条件( )
15.下述各项中,不属于刺激农产品需求的政策手段是( ) A.出口补贴政策 B.消费补贴政策 C.保护价收购政策 D.农业生产直补政策
16.下述关于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国家、政党等制定 B.行为准则 C.有一定的目标 D.经济手段
17.政策科学主要研究( ) A.政府行为 B.厂商行为
农村社会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 1.农民 2.农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进行的系统的实地调查。 A.《华南农村生活》 B.《沈家行实况》 C.《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D.《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2.农村家庭结构的类型中,( )指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 成的家庭,一般由两代或三代人组成。
6.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某一 种农产品可能购买的数量。( )
7.农业政策方案在修正与完善后就可以进入执行阶段。( ) 8.农业政策在组织实施前需要进行政策试验,以取得执行政策的 实际经验。( ) 9.理想的农业政策调整步骤是个别调整——局部调整——整体调 整。( ) 10.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实事实分析、价值分析、规范分 析、历史分析等四个方面。( ) 11.农业政策手段按照发生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济手段、行 政管制手段和法制手段等。( )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科目代码:342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农业的概念2.农产品批发市场3.恩格尔系数4.农业政策5.农业政策效率6.家庭7.调查研究方法8.传统农业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农产品需求函数是指农产需求量与()之间的关系A.供给量B.销售量C.其以前各期需求量D.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2.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A.农产品供给数量的伸缩率B.农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化C.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D.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率所引起的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3.形成农业生产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是()A.自然资源B.农业生产要素C.生态环境D.市场需求4.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A.畜牧业B.林业C.种植业D.渔业5.目前,我国提高农业内部劳动力利用率的关键问题是()A.推进农业机械化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D.建立稳定高产农田6.根据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变动关系是()A.同方向变动B.反方向变动C.互不影响D.其他关系7.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是指()A.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B.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C.价格的变化幅度小D.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小8.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A.土地B.劳动力C.农机具D.资金9.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A.基本国情B.经济发展速度C.人口素质D.改革环境10.下面哪一个不是农业的具体特点()A.生产周期长B.自然环境影响大C.收获时间集中D.空间分散11.政策的系统模型把公共政策视为是()对外界环境压力所做出的反应A.政治系统B.经济系统C.社会系统D.民间系统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评估标准的是()A.生产力标准B.过程标准C.政策效率标准D.社会福利标准1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是()A.农业发展政策B.农业结构政策C.农民增收政策D.农村发展政策14.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A.社会问题的辨识B.社会问题的出现C.政策议程的建立D.政策方案的规划15.下述各项中,不属于刺激农产品需求的政策手段是()A.出口补贴政策B.消费补贴政策C.保护价收购政策D.农业生产直补政策16.下述关于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国家、政党等制定B.行为准则C.有一定的目标D.经济手段17.《乡土中国》一书的作者是()A.杨开道B.费孝通C.晏阳初D.李景汉1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北定县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是()A.李景汉B.杨开渠C.梁漱溟D.晏阳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代码: 342 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一、简答题:1、答: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这两种发展战略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不相同。

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2分)②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

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

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5分)③两种经济战略各有优缺点。

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缓解外汇压力。

也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也可以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最后还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但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问题如外资依存度过高、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等。

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有: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

而其存在的问题是:高贸易保护使进口替代部门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心态和作风金属进步和创新的动力被削弱,外债风险加大,同时也阻隔了本国向外国学习的机会,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5分)④两种经济战略虽然在使用条件、原因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别,但是也有很多联系。

一般地说,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都首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当进口替代战略实施到一定程度,遇到国内市场狭小或其他条件的制约时,才开始实行出口替代战略,而且往往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比较成功的国家,进口替代战略大都实行得较好。

(3分)2、答:①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依赖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经济学家曾实际测算了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是认为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由于技术水平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投入的劳动和初级资源相对较多,而资本和技术的投入较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要求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劳动力投入比例下降。

这种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不适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

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7分)②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

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采用新的技术、改进生产设备、加强企业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职工素质以及社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等,而这些因素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而可以说技术进步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力量。

其具体表现在: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技术进步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使宏观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8分)二、论述题:答:①“无农不稳”指的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障国家稳定的基石。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农业来支撑,国家就会发生动荡,就会不稳定。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能够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农业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的基础。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要想赢得更大范围的“长治久安”,必须“风物长宜放眼量”。

而首要的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农村地广人多,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则所谓的稳定势必是虚假的稳定,是停滞的令人气闷的稳定,这恐怕才是可虑的不稳定,更大范围的不稳定!(7分)②“无工不富”指的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那么该国居民就难以致富,会遭遇更多的贫穷,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一般看来,发展中国家都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进步,关系到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进程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地区差别和收入差别,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服务。

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积极发展工业,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道路,是农民脱贫致富、农村改换面貌的必由之路。

(7分)③“无商不活”指的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内、国际范围内的贸易等商业活动来支撑,那么就不会有活跃的市场交易,国家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窗口,也是促进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推动力。

拓展对外贸易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其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现代经济的发展促使各国经济的发展日益国际化,这一进程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外贸增长成为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引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6分)第二部分:农村社会学一、简答题:1、答:①人地关系是指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它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还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或者限制的作用,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从历史长时段观察,人地关系演变的总体趋势越来越紧张。

现阶段,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吸取和总结前人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人口与土地、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直接关乎中国未来发展。

(3分)②当前我国人地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一是地少人多的矛盾。

我国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四分之一;二是农村的圈地运动。

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开发区的旗号,肆意乱占耕地,浪费大量的土地影响农业生产;三是农村土地的抛荒问题比较严重。

由于经济、自然、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出现较为严重的土地抛荒现象,导致大量耕地的生产和经济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四是农村人口过剩问题。

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5.8亿,如果按照每人耕种10亩土地计算,农村土地只能容纳大约1.8亿左右的劳动力,加上企业用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目前剩余劳动力大约为1.5亿。

这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操作。

(6分)③缓和人地关系可以采取如下方式:一是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增长率;二是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三是搞好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确立农民的土地产权,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五是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6分)2、答:①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叫做社会流动。

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5分)②社会流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纵向流动、横向流动、代际流动、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自发流动等形式。

(定义和举例略。

10分)二、论述题:答:①贫困即意味着由于自身或外部的种种发展障碍或制约因素而得不到发展机会,进而陷入到一种持续的基本生活资料贫乏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苦状态或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状态。

贫困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根除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现阶段世界各国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2分)②就贫困地区的现状来看,农村致贫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天自然环境的劣势。

自然环境的劣势严重制约着农民的温饱;二是后天发展的社会因素制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的积蓄期中,在生产力落后,工业化水平低下,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大背景下,牺牲了广大农村的应得利益。

三是自身传统观念中的惰性。

区位劣势加之交通,通讯等的落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经济上的封闭停滞和观念上的保守陈旧。

安贫乐道、不思进取是农村改变自身贫困环境的一大障碍。

四是农民的身体及文化素质。

贫困地区是各种地方病的多发区,文化教育的贫瘠区。

身体健康不佳、科技文化知识缺乏是农民致富的拦路虎。

(5分)③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主要的扶贫模式有救济性扶贫、开发型扶贫和文化型扶贫三种类型。

(5分)④针对扶贫工作,虽然投入力度很大,但是目前我国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力量参与不够;二是扶贫对象的确定和动态管理方面存在溢出和漏出现象,不够规范;三是由于贫困人口自身的脆弱性,返贫问题比较严重;四是针对贫困人口的教育与专业培训十分缺乏,扶贫效果不够持久。

(8分)第三部分:农村政策学一、简答题:1、答:①从提供的机遇而言。

我国入世后可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享受各成员方授予的最惠国待遇和各种权利。

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更多机会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可以在下一轮WTO多边谈判中参与制订新规则。

我国畜牧业大多数产品包括猪、牛、羊肉类,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我国现在是最大渔类产品生产国,发展势态良好,竞争力强;我国劳动力低廉,成本低,水果、蔬菜和花卉产品类,售价都低于世界市场。

入世后因市场空间扩大,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7分)②加入WTO也面临许多挑战。

一是《农业协议》中规定的很多规则,与我国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奉行的农业政策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因而入世后对我国现行的农业贸易规则和有关运行机制及管理制度等,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二是要放开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和改变我国对部分农产品长期由国营企业垄断的经营体制。

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产品进口的调控政策采用“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制度”为主的非关税措施,配额内进口的农产品税率很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