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汉语习得者隐喻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汉语习得者隐喻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语言现象,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

本文从隐喻的认知功能出发,探讨汉语词义的隐喻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培养汉语习得者隐喻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隐喻思维教学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教学的始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是重点、难点。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表明,隐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隐喻认知在语言习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汉语习得者对汉语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更有助于汉语习得者了解中国文化。

一、何谓隐喻及隐喻的认知功能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传递、传达或跨越”。

其中,“meta”意为“在……之间”,“pherein(-phor)”意为“带来或带有”。

在希腊语中,“隐喻”即是“使两个或几个东西在不同地方之间移动的东西”。

传统的概念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其中就有对隐喻的初步定义。

直至今天,仍有很多学者认为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工具,对文章起到润色和装饰的美学作用,从而向他人传达更为丰富的含义。

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认为,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自上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认知隐喻理论便纳入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结构相对丰富的始源概念来理解结构相对欠缺的目标概念。

”[1]词汇与语法中的很多概念都是通过隐喻来理解与认知的,隐喻这种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概念的形成机制,我们接触到的具体概念是有限的,更多的抽象概念需要我们运用隐喻来理解。

具体概念是形成抽象概念的本体,是概括抽象概念的基础。

而只有借助隐喻才能连接起具体与抽象,熟悉与陌生,才能使我们充分认识客观世界,满足交际需求。

这也与人类思维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二、汉语词义的隐喻性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汉语词汇丰富多彩,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新词语。

比如近年较为流行的“××门”“给力”“顶”“霸道”等。

对于新生事物,不能每一个都创造新词用以表达,否则既增加难度,又不便于记忆。

因而,用已知的、熟悉的词来表达未知的、陌生的词就是最简明易懂的方法了。

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其形成发展与交际过程均依赖思维。

上文提到,隐喻正是连接抽象与具体、陌生与熟悉的认知手段。

因此,汉语的隐喻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汉语词义的隐喻性。

那么,汉语词义的隐喻性是如何体现的
呢?
首先,汉语词汇的内涵极其丰富,很多词都具有两个或多个义项。

这些义项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具有相通之处。

以“被”为例,“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六个义项,分别是“被子”“遮盖”“遭遇”“用于被动句”“表示被动的动作”以及“被强加”。

这几个义项之间均有“接受、遭受”之义。

“被,衾衣也,从衣,从皮,皮亦声”。

由名词引申出“覆盖”与“遭遇、蒙受”义。

随着语言的发展,“被”字句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既可以用来表示“遭受不好”之义,也有“被就业”“被自杀”“被承诺”等表示强加之义。

像这样由一个词的本义或中心义向其他义的引申过程,即是认知手段概念化和抽象化的过程。

隐喻作为语义连接与延伸的桥梁,在词义的扩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符号的多义和新义性离不开隐喻,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中,它在意义结构和词义变化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
汉语词义的隐喻性还体现在隐喻构词方面。

汉语中的很多词都是根据这个词概念中的某一特征而成词的。

人们在认知语言时常常把身体各个器官的感受作为衡量外界事物的标准,并通过对人体器官词进行隐喻反映客观世界。

比如“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其特点是“脸上的小孔”。

汉语中很多带“眼”的词都是从“小孔”这个特点出发,喻指身体上或其他事物的小洞、小窟窿等。

与身体相关的词如:“嗓子眼、肚脐眼”等。

其他事物的小洞如:“泉眼、(门上的)猫眼、针眼”等。

作为量词的“眼”也是这个意义的延伸。

比如“一眼井、一眼窑洞”等。

由此可见,隐喻的这种构词功能使得汉语的词汇更为丰富形象。

通过对汉语中大量隐喻构词的挖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汉语习得者的学习效率。

通过对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联系的研究,可以清晰地揭示词义的发展变化过程,使得汉语习得更具理据性,从而提高汉语习得者的词汇理解能力及隐喻思维能力。

三、培养汉语习得者隐喻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词汇教学法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的释义讲解词的常用义,特别是词汇在课文中的含义,较少介绍词的隐喻义。

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汉语交际水平的提高。

在词汇的选择上,无法用简洁生动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倾向选择一些难词、大词抽象词,即使掌握的词汇量很大,也仍然会出现表意不清的情况。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
隐喻不仅可以起到修饰美化语言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成词、构句的语言学功能,隐喻思维能力即是重要的语言能力。

学生在母语环境下自然而然地运用隐喻,并未意识到隐喻的应用。

到了第二语言习得时,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便很难自觉运用隐喻思维来学习语言。

因此,在汉语习得过程中,教师要使学习者明确隐喻是词义扩展和延伸的工具,在汉语中隐喻的使用非常普遍。

“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3]在学习词汇的基本概念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隐喻义,课后也要提示学生注意积累含有隐喻的词汇,并加以归
类总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对学生积极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义与用法。

比如讲到“头”的含义时,在讲解了“头”的基本义后,可以引导学生认知更多与“头”相关的词语。

“头”位于人体的顶端,于是有了“笔头、山头、弹头、插头”等词语。

“头”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很多和“头”相关的词语也表示“重要”之义。

比如“工头”等。

以语素义为基础举一反三,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猜词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在引导学生掌握隐喻义时,也要注意与具体的语境相结合,利用“情境法”进行教学。

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含义。

比如“吃醋”,从字面义来看,就是吃”醋”这种食物,若放在“他们为这件事争风吃醋”中则是另一个含义了。

(二)注重多义词的教学
前面我们谈到,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且这些义项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目前多数教材是将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罗列在生词表中,标明词性和外文注释,翻译也仅仅是这个词在课文中的含义。

这样学生难免会使用见一个记一个、死记硬背的传统思维来记忆生词,增加了学习难度。

我们在遇到一词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这个词多个义项的讲解。

词汇的多义来源于隐喻,利用隐喻来理解词义之间的联系,找出各个义项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将各个义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概念整体。

比如名词“根”的基本义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

其他义项还有“物体下部或某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事物的本源”“根本、彻底”等含义。

后边的几个义项均和“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养分”这个基本义有关,都是通过隐喻认知引申而来的。

我们在讲解这类词的时候,就要讲清楚词义的来源与引申方式,使学生的认知从单一变为系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隐喻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在汉语教学中是文化学习的载体。

我们可以通过介绍隐喻的方式讲解中国文化,让学生逐渐形成中式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文化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习得汉语。

比如,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人们把得零分说成得了“鸭蛋”,而不说得了“鸡蛋”,这与人们的认知及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阿拉伯数字“0”与“蛋”从外观上看十分相似,都是椭圆形,因而很容易通过隐喻的方式连接起“0”与“蛋”两个概念。

其次,鸭与鸡相比无论是在走路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更显笨拙,而考试零分也与笨拙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又建立起“笨”与“鸭”的隐喻关联。

另外,很多成语、惯用语、谚语等也蕴含着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隐喻。

有些成语来自古代的故事传说,在表意上已渐渐失去字面意义。

如:“柳暗花明、画蛇添足、丢三落四、五花八门、狼吞虎咽”等。

而惯用语中则存在更多与民俗文化相关的隐喻词语。

如:“穿小鞋、炒鱿鱼、滚雪球、恨铁不成钢”等。

谚语中的隐喻现象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

在讲解词汇时,还要注意文化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不同,隐喻作为认
知手段虽然具有普遍性,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与文化传统中,隐喻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在运用隐喻时,要注意交际的得体性原则。

比如在西方,“狗”是勤劳、勇敢与忠诚的象征,可以把人比作狗,比如“a lucky dog(幸运儿)”“as a dog with two tails(非常开心)”。

而在中国,“狗”虽然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物,但使用时却常含贬义,带有蔑视与憎恶的感情色彩。

比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等。

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不能单纯凭借母语的隐喻来理解汉语的隐喻概念。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认知功能的隐喻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立足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项目编号:12YZC74013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6:115.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2.
[3]Richards I.A.The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