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名师导航 4.4 角的表示与度量 沪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名师导航 4.4 角的表示与度量沪科

知识梳理
1.角的表示方法.角有四种表示方法,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
2.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__________.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的叫__________,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角的度量.单位换算关系为:1°=__________′,1′=__________″,1″=__________′,1′=__________°.
疑难突破
平角、周角的概念的理解.
剖析:从定义可知,平角和周角是由射线旋转得到的.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但不能说“平角就是直线”,也就是说平角与在直线上取一点是不同的.同理,周角与射线也有区别,不能说“周角就是射线,”也不能说“射线就是周角”,可以说“周角的始边与终边重合”.
角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几何图形,但有关角的概念,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角的定义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这里必须强调公共端点.二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要注意理解这两种概念.
问题探究
问题钟表上与角有关问题如何求解?
探究:钟表我们几乎天天都要见到,其实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所构成的图形就是角,那有关钟表上角的问题如何求解呢?
表针转一周是360°,表盘上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所以钟面每个大格对应360°÷12=30°的角,每个小格对应360°÷60°=6°,因此,时针每走1小时对应30°的角,每走一分钟对应30°÷60=0.5°的角;分针每走一小时对应360°角,每走一分钟对应360°÷60°=6°的角.
在解决钟表问题时,一定要确定好时针和分针相差多少个格子,如下午1点半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多少度?因为1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相差4个大格,另加2.5个小格,所以时针和分针成的角度为:4×30°+2.5×6°=135°.
典题精讲
例1指出下面角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错误的改正过来.
(1)如图①中的角可以表示为∠ABC;
(2)如图②中的∠BAC可以表示为∠A.
解析:(1)中角顶点的字母没有写在中间,(2)中用∠A表示,就很难分清是表示三个角中的哪个角.
答案:(1)错,应表示为∠BAC;(2)错,它能用∠BAC或∠α表示.
黑色陷阱:(1)表示角时顶点字母必须写在中间;(2)用顶点一个字母表示角时,必须分清楚
表示的是哪个角.
变式训练(1)把下图中的角都表示出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用字母A、B、C表示∠α、∠β.
图1 图2
(3)如图2,图中共有几个角,分别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来.
答案:(1)∠AOB、∠BOC、∠AOC;(2)∠CAB、∠ABC;(3)∠1、∠2、∠α、∠β、∠FAE、∠AEC、∠AFC、∠BAD、∠ADC、∠ABC、∠BCD.
例2计算:(1)0.12°=( )′;(2)24′36″=( )°.
解析:因为度、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所以(1)只需把0.12°乘以60就得到分;(2)则需先将秒变成分,再将分变成度,需要两次除以60.
答案:(1)7.2 (2)0.41
黑色陷阱:不要出现下面类似的错误:0.12°=1.2′.
变式训练计算:(1)3.15°=________′=________″;
(2)36′36″=________°.
答案:(1)189 11 340 (2)0.61
例3如图,在海岸上有A、B两个观测站,B观测站与A观测站的距离是2.5 km,某天,A 观测站观测到有一条船在南偏东50°方向,在同一时刻,B观测站观测到该船在南偏东74°方向.
(1)请根据以上情况画出船的位置;
(2)计算船到B观测站的距离(画图时用1 cm表示1 km).
解析:(1)根据有关概念,准确地画出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以从表示A观测站的点向正下方的射线为角的始边,画出A观测站观测船的视线,类似地画出B观测站观测船的视线.所画两条射线的交点就是船的位置.
(2)设船的位置为点C,量出线段BC的长是多少厘米,那么船C到观测站的距离就是多少千米.
答案:(1)如图C点即船的位置.
(2)BC=3 cm,所以船到B观测站的距离约为3 km.
绿色通道:(1)画图的准确性对这道题显得格外重要.其实,准确的图形对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身在帷幄,决胜千里”恐怕少不了绘制准确的地图.
(2)本例题涉及的测量办法,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是测量与不能直接到达的目标间的距离.
(3)不要把有关角度说成“东偏北××度”或“西偏南××度”等.
变式训练在图中的方向坐标中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
(1)北偏东20°;
(2)北偏西50°;
(3)南偏东10°;
(4)西南方向(即南偏西45°).
答案:如图.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名师导航 5.1 数据的收集沪科版
知识梳理
1.常用调查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_____,然后把它作为___________,选择调查方式后进行调查.
2.对全体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就是 .比如你想了解全班同学在家做家务的时间,就可采用___________.
3.你认为普查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节首先通过一个实例——元旦联欢会安排节目,介绍收集数据的一种基本方法——问卷调查,进而介绍了收集数据几种常用的方法,给出了全面调查(普查)的概念.
疑难突破
1.在汽车商进行安全测试试验中,能否安全采用气囊防护的模拟试验就不能用普查方式,为什么?可采用哪种方式试验呢?
剖析:这样的试验不可采用普查,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它具有破坏性,无法对所有的个体进行普查,可以从中随机抽取部分车辆进行试验,考察它的安全性以此来估计所有车辆的合格率,因为试验的车辆是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但它的合格率并不表示就是它的准确率,会有一定的误差.
像这种调查的方式我们称之为抽样调查,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缺点是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在生活中可能会对很多任务进行统计,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少、易操作时,适宜用普查方式;有些活动的调查内容比较复杂,对象较多或者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就不适宜用普查方式.
在确定一项任务的调查是否能用普查方式时,应考虑到它的局限性和是否可全部操作性.
2.如何收集数据?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应注意什么?
剖析:收据数据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
(1)设计调查问卷;(2)实施调查;(3)处理数据;(4)得出结论.
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要确定调查问题,其次选择调查对象,最后设计调查问卷,如下表:
(1)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
(2)不要提问人们不愿回答的问题;
(3)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
(4)问题要简明;
(5)问卷要简短.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一些数据的收集过程,获得了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的活动经验.但对于数据收集的方法,不能只凭借一些生活经验,而缺乏理性的思考.
收集数据时,首先要明确收集数据的一般操作过程,收集的方式方法并不都相同,一般可采用设计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的范围要广,提的问题要全面,统计要准确,整理数据后可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问题探究
问题电视台需要在本市调查节目的收视率,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你认为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作的调查结果一样吗?
探究:一般而言,在一个城市调查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不可能对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进行调查.一所中学的学生不具有代表性,其调查结果不能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作的调查结果不一样.
对学生而言,可能对青少年节目比较喜欢,比如:第二起跑线、伴你成长、青春剧院等系列节目,收视率会比较高;
对中青年来说,像古装戏剧、天天饮食、朋友、家庭和生活等系列节目比较喜欢,收视率会高些;
对老年人来说,像身体保健、医疗健康、戏曲等节目比较喜欢,收视率自然会高.
因此,调查某项任务时,应该考虑到各个层次的人对该节目的收视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数据,整理后分析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结论.
调查某项任务时,为准确地反映其调查的结果,要求调查的对象要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如调查某电视台的收视率情况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人、对不同节目的收看情况.
调查时还应注意调查的对象是随意抽取的,不能只局限一个班级,一所城市,一个地区等.调查、收集数据,只有这样整理出的数据才具有代表性,才具有说服力.
典题精讲
例1为完成下列任务,可否采用普查方式?试说明理由.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2)了解一批空调产品的合格率;
(3)了解各饭店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
(4)了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收视情况;
(5)了解某烟花爆竹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合格率.
解析:当要求全面了解数据,并且所考察对象数目较少时,宜采用普查方式.普查虽然可以直接获得总体情况,结果准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对象进行普查,若具有破坏性,就不允许普查.
答案:(1)调查的人数较少,宜普查;
(2)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宜普查;
(3)调查工作量大,不宜普查;
(4)调查的范围大,人数多,不宜普查;
(5)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宜普查.
绿色通道:是否能采用普查方式,不能只凭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去理解,要考虑到实际问题的客观条件,调查是否可操作.
变式训练下列调查方式可适合普查的是( )
A.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寿命
B.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情况
C.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D.对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零部件的检查
答案:D
例2假如你想知道你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主要用几种方式排解心中的烦恼,还想知道男、女生排解烦恼的主要方式是否一样,你必须进行调查,然后对你调查的结果加以总结,请问:
(1)你的调查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感兴趣的是调查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打算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哪些问题?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调查设计题,一方面回顾收集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考查大家对问题的应变处理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回答此类问题,只要能把问题调查清楚即可.
答案:(1)同学中主要用几种方式排解心中的烦恼?男、女生排解烦恼的主要方式是否一样?
(2)同班同学 (3)遇到烦恼时采取的排解方式 (4)问卷调查或者采访调查 (5)比如:你的年龄与性别?你遇到过烦恼吗?一般采用何种方式来排解它?你采用过“独自户外散步”“听音乐”“向好朋友倾诉”“睡觉”等方式吗?你认为哪种排解方式好呢?等等.
绿色通道:复习收集数据的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调查的必要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问卷调查的设计,可不拘一格,但对调查的问题、调查的对象及调查的方式要明确.
变式训练假设你想对全校七年级同学就餐地点问题进行一次调查,那么在调查中:
(1)你的调查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要记录的数据是调查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
(4)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吗?
答案:(1)七年级同学的就餐地点
(2)全体七年级学生
(3)就餐地点的类别和每个地点就餐的人数
(4)可根据同学们在不同地点就餐的种类,以及所统计的每个地点的就餐人数绘制表(表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