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讲读大纲-第七章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大纲 - 扬州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大纲 - 扬州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大纲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编号:0223337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先修课程:哲学、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后续课程:科学技术学等总学分:3学分教学目的与要求:科学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顾名思义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大部类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一学科的研究是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一步分析和吸取国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思想史和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等到方面的优秀成果。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哲学和科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正确观点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以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树立唯物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思维方式,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性;有助于增强学生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自觉性,科学技术既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有助于加深对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密切结合自身的科学技术工作实际,更自觉地贯彻、执行这些方针、政策。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讲授实验1第一章导论67第七章、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62第二章科学、技术与文明68第八章、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33第三章科技变革中的人文关怀39第九章、技术与技术创新34第四章自然观的历史演变610第十章、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35第五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611第十一章、科技与伦理36第六章、科研实践与科学事实312第十二章、科技与社会3第一章导论(6学时)第一节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一、科学技术的活动和发展二、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正式诞生第二节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概况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背景、概况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贡献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科技哲学十五讲课件

科技哲学十五讲课件

•Wohler维勒的尿素人工合成
HCNO+NH4OH
CO(NH2)2
(无机物与有机物间没有鸿沟); 说明动植物内在统一;
•细胞发现(Schleiden施莱登、Schwann施旺), •Darwin的进化论,
被Engles忽略的:
H2O+NH4CNO
彻底粉碎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物种不变论;
•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六大缺口:
•Kant-Laplace星云说 •Lyell(赖尔的渐变论)地质学原理与[Cuvier 突变论]之争;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Mayer迈尔、Jaule焦耳、Grove格罗夫、
(太阳系起源假说),打击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
(居维叶)
Coolding柯尔丁、Helmholtz赫尔姆霍兹等],mgh﹦1/2mv×v;
人类 科学 自然
社会
(主体)
技术
(中介)

(客体)
三个基本研究对象:
• • •
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运动发展 的辩证法) 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 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 法)
2.性质 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和三个一般规律, 足见不是科学的实证方法能够胜任的,只能借助 理论概括的方法,故课程属于哲学性质,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介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具体科学技术之中间层次; •相对于一般哲学原理的二级哲学。
(可以通过下页图示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原理
世界物质性原理 世界发展性原理
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 各门自然科 学和技术学 科(天、地、 生、物、化 等) 自然现象界
历史唯物论 (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讲义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讲义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讲义一、科学技术的定义与范畴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的范畴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医药卫生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科学技术以经验积累为主,近代科学技术以实验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则以系统理论为指导。

三、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客观性指科学技术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系统性指科学技术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创新性指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不断突破,实践性指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

四、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

同时,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五、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哲学为科学技术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哲学的进步。

科学技术哲学就是研究科学技术与哲学关系的学科,它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讲义六、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七、科学技术的文化影响科学技术不仅影响经济和社会,也深刻影响文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传播。

例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推动了网络文化的兴起。

八、科学技术的未来展望九、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它的发展也必须以人类的福祉为出发点。

科学技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技的发展,如何确保科技的应用不会损害人类的利益,如何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对科学技术哲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促进学生了解当代科学与技术开展的整体状况、哲学思想基础与其历史渊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系列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来批判性地考察与反思当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哲学这一重要哲学领域中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概念工具针对当代科技进行分析、论述,进而解决相应哲学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当代科技之思想、哲学基础和本质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使其对当代科技形成客观、合理、既有较充分了解又不偏颇盲目的态度和立场,并提高其妥善应对在未来社会中可能遇到之科技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1.1了解科学技术哲学与各门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之间的区分和联系。

了解“科学技术哲学”这一哲学领域自身的本质特征。

了解以科学技术哲学的方式考察、研究与反思当代科学技术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必要性。

1.2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宏观、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科技的思想基础与本质特征。

课程目标2:2.1了解科学技术哲学所引入和使用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了解本哲学领域所提出的各种重要理论、立场,了解本领域既往研究者为解答以上基本问题、提出或批判各种重要理论立场等所给出的重要哲学论证。

2.2形成科学技术哲学的问题意识,培养主动地运用本哲学领域中的各种概念和理论资源来分析和解答相关哲学问题、并为这些分析和解答提供充分合理之论证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第一章导言1.教学目标1.1了解科学技术哲学与各门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之间的区分和联系。

了解"科学技术哲学”这一哲学领域自身的本质特征。

了解以科学技术哲学的方式考察、研究与反思当代科学技术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必要性。

1.2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宏观、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科技的思想基础与本质特征。

1.3形成科学技术哲学的问题意识,了解本哲学领域所引入的基本问题。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讲读大纲-第六章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讲读大纲-第六章
星蓝海学习网
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
经验规律
实际可观察
来源是经验的概括以及 由理论规律“派生”
理论规律
表述为抽象的语言 不涉及可观察的东西 不是观察现象的直接概括或总结
作为一种假说的形式被创造性地陈 述出来的 可以导出多种多样的经验规律
从普适性角度看 理论规律导出的经验规律间的联系 越少,那么说明这个理论的解释力 量就越强 理论提出新规律的能力越大,它的 预言能力就越强
提出作为理论基 本前提的假说
逻辑地演绎出各 种推论,构成一
个理论体系
星蓝海学习网
假说—演绎方法模型的演化
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程序
从要解释的现象 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 , 然后再从包含这些原理的前提中,演绎出关于 现象的陈述
归纳
演绎
星蓝海学习网
罗吉尔·培根的归纳—演绎图式
在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程序上加上 第三阶段,即归纳出的解释性原理 要演绎 出新的与观察 耦合的知识
归纳
演绎
星蓝海学习网
现代假说—演绎模型
某项研究从解决一个问题(P)问题,通过非逻辑 的或者直觉的猜测——所谓智力突变(……),导出一 个假说(H),由此推演出(∝)必然的可观察的检验陈 述(O C),然后,如果这些陈述被证明是正确的,就 归纳出(→)被确证的结论(H C)
星蓝海学习网
波普的演绎模型
星蓝海学习网
科学理论的解释功能
因果解释
概率解释
起源解释
结构解释
功能解释
星蓝海学习网
科学理论的预见功能
• 科学预见提供了认识事物发展进程、预见 最近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可能性,是人类改 造世界的思想基础
• 科学预见是科学理论能动作用最鲜明、最 显著的表现之一,也是科学理论相对独立 性最有特色的表现之一

科技哲学大纲

科技哲学大纲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大纲与讲义第一讲科学技术哲学概论一、什么是科学1、科学一词的由来2、科学是严密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3、科学的结构:(1)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4)地球科学(7)生命科学(2)物理学是科学的皇帝(5)化学(8)社会科学(3)天文学(6)微观理论二、技术1、技术一词的由来2、技术的科学定义: 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迎新积累的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3、技术的分类(1) 信息技术 (2) 材料技术 (3) 能源技术(4) 海洋技术 (5) 空间技术 (6) 生物技术4、高技术产业: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区别: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表现为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因此没有社会属性.技术则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一方面,人们在运用技术来改变和控制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这是技术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如何运用技术,把技术运用于何种方面,却要受到种种社会实践条件的制约.如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教育文化乃至民族传统都会直接以或间接地影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这是技术的社会属性.2、联系:科学是基石,是技术的理论基础,并起指导作用.技术为科学提供新课题和手段,推进科学发展四、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1、意大利 2 英国 3 法国 4 德国 5 美国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2、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六、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1、技术创新2、技术转移3、技术引进七、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八、知识经济的兴起1、什么是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智力资源为其第一要素.2、知识经济的兴起对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并且必将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九、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史鉴使人明智(培根)1、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懂得科学技术史就不会真正理解社会发展历史。

科学技术哲学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哲学教学大纲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西北工业大学庞小宁授课大纲绪论:关于“自然辩证法”第一部分:人类应怎样看待自然界第一讲:自然观及自然观的主要内容第二讲: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第三讲: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部分:科学技术方法论第一讲:科学认识的感性方法第二讲:科学认识的理性方法第三讲:科学认识的综合方法第四讲:技术方法第三部分人类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第一讲:现代科学技术第二讲:当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体系结构第三讲: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第四讲:当代的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第五讲: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绪论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也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首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分支、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第三,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第四,自然辩证法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三、自然辩证法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四、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1、历史渊源:古代----中世纪----17、18世纪----19世纪30年代2、创立:马恩:19世纪40年代开始提出基本思想恩格斯从1873年5月开始写作《自然辩证法》3、传播和发展:1925年《自然辩证法》出版(前苏联)4、自然辩证法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40年代《自然辩证法》及相关的经典在中国翻译出版(杜畏之,1932年)五、学习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一)意义1.有助于提高哲学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正确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综合发展规律问题3.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方法1.学习经典原著,努力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2.要扩充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史知识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4.要努力促进自然科学学习与哲学思考的广泛联盟第一篇自然观第一章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第二节中世纪(5—17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天堂-地狱图”的自然图景)第三节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第四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第二章现代自然观第一节: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存在的自然界:存在的自然界,也就是当前的各门自然科学的研究能够涉猎的对象总体。

科学技术哲学新论各章精华解说

科学技术哲学新论各章精华解说

《科学技术哲学新论》各章精要邓周平导论要点:1.近代科学是人类文明演化的产物。

2.上世纪末发生于西方世界的“科学大战”是科学至上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冲突的结果。

3.十九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把科学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科学至上主义因此泛滥。

4.科学是研究天道的学问;文化是研究人道的学问;意识形态是研究官道的学问;三者当各行其道。

5.科学真理、人伦真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科学智慧、人文智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智慧;对于每个现实生活的人来讲,两种真理、两种智慧,缺一不可。

两种智慧都属于人的生存智慧。

6.科学真理的标准和规范与人伦真理的标准(人伦领域,从根本上讲,没有“标准”,只是出于言语表达的对称性,借用该词)和规范,是完全不同的。

7.科学研究的灵感极其诡谲,不存在着某种标准和唯一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唯物或唯心这种二分法思维对于科学研究来讲,是极其有害的。

天道幽幽,人心微微。

通往幽冥之府的道路,对于科学家来讲,可能有很多条,每位科学家都是用自己独创的思想和方法,找到那通往幽冥之府的道路的。

唯其如此,西方著名的科学家,他们首先是思想家,而后才是科学家。

8.教育,核心的功能是教会学生自主地探索未知事物的奥秘。

“未知事物”,可以是人性和关于人和人类社会交往关系之类的现象,也可以是自然界的物象,也可以是人们公共生活中的公共事件,三者分别是人道、天道、官道。

9.政治正义对于繁荣科学的意义是:在一个政治正义的社会里,人们不必把自己主要的精力用于关注人间的政治苦难,人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关注那些来自自然界的不确定性事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苦难上,为此,美国学者写了一本专著——《希腊悲剧与现代科学的起源》。

作者认为,自然界的无常事件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苦难之一,所以,掌握自然规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无常鬼”对于人类的折磨。

拉瓦锡死于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暴政,即是最为鲜明的反面教材,类似的事件还有前苏联时期的“李森科事件”,等等。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讲读大纲-第九章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讲读大纲-第九章
• 进入阶级社会 ,文字符号的发明 ,形 成了天文、历法、力学、医学、军事、 哲学、历史、文学等较为系统的具体 知识体系,出现了近代自然科学与人 文社会科学的学科雏形
• 文艺复兴后,以人自身为核心的人文 学科分化发展,自然科学各学科相继 从自然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 ,研究具 体社会运动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 学等社会科学门类相继发育成熟
现实中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 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背景和氛围 中展开的
• 区分人文社会科学
的两重属性、两重功 能,最终在认识论与 价值论之间保持“必 要的张力”
作为 科学 的人 文社 会科 学
作为科学的认知方式,追 求的最高目标仍然是关于 人及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人文社会科学也采用科学 化的方法
星蓝海学习网
• 真理性与价值性在实践中是对立统一的,这就要 求我们摈弃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认识 论框架与价值论框架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既追求 认识的真理度,又追求评价的合理度
星蓝海学习网
认识功能
描述功能
• 把研究对象“复制”到主观世界中,建构起研究对象的“模型” • 回答人文社会世界“是什么”的认识目标
• 过分强调个人价 值和个人利益
片面意识形态化
• 把人文社会科学 同意识形态混同 或者截然对立
• 人文社会科学有 作为意识形态的 一面,也有超越 意识形态的一面
星蓝海学习网
恰当设问和应答
设 问 方 式 的 转 变
现实性:要敢于走出书斋,突 破已有的理论框架和教条的束 缚
多元化:研究者应该以开放的心 态对待不同的价值观念,从不同 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社会和人,创 造性地提出问题
解释功能
• 解释功能是指认识主体对人文社会世界意义的揭示和阐释,是 对人文社会现象的价值、作用、效应的理解和把握

科学技术哲学讲义

科学技术哲学讲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需要多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合作。
科学技术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革命性,能够不断拓展人类的认识边界和改变社会生活 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实证和理性的基础上,需要经过严格的验证和反复实践。
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
社会科学:涵盖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人类社会的结构、功能、 变迁和发展。
应用领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发展。
与自然科学的区别: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
概念:研究人类社 会、文化、语言、 历史等方面的现象 和问题
应用领域:社会学、 心理学、历史学、 语言学等
重要性:随着科技应用的普及,伦理和道德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研究内容:探讨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的伦理 和道德影响
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伦理与道德问题研究将更加重要和迫切。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社会对科技的影响: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科技与社会相互交织,互相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将更加紧密,需要深入研究。
定义:实证方法是一种基于经验事 实的研究方法
研究手段:观察、实验、调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客观性、可验证性、可重复 性
目的: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 释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定义及其重要性
系统方法的构成 要素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复习要点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复习要点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复习要点王家传第一部分课堂讲课及补充内容要点第一章概念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一、卡尔纳普的证实原则生平著作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是美籍德裔著名数理逻辑学家、哲学家。

1910-1914年在弗莱堡大学和耶拿大学学习数学。

一战期间在军队服役,战后回到耶拿大学学习物理和哲学。

1926-1931年在维也纳大学任哲学教授。

1935年移居美国,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61年退休。

主要著作:《世界的逻辑构造》(1928)、《哲学与逻辑句法》(1934)等。

科学划界标准两类命题卡尔纳普认为,科学命题有两类:一类是综合命题,另一类是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是对事实有所断定的经验科学命题,能被经验证明真假。

例如:“地球围绕太阳转。

”分析命题是对事实无所断定的形式科学的命题,其真假由定义和逻辑形式来决定。

例:“单身汉是没有妻子的男人”,“2+3=5”。

划界标准是否属于分析命题或综合命题是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

科学:属于综合命题或分析命题的命题。

非科学:既非综合命题又非分析命题的命题。

例如:“宇宙是无限的。

”真理:综合真理和分析真理。

综合真理是被经验证实的综合命题,分析真理是符合逻辑句法的分析命题。

二、波普的证伪主义生平著作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是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

生于奥地利。

1928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定居英国,任伦敦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加入英国籍。

主要著作:《研究的逻辑》(1933),《科学发现的逻辑》(1956),《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等。

波普认为,科学命题不能被经验证实,只能被经验证伪。

能够被经验证伪的命题才是科学命题。

这就是他的著名的证伪主义。

划界标准:能否被证伪是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标准。

科学命题:能被经验证伪的命题。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认识论的应用
科学认识论在科学研究、教育、决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 家和决策者提供了评估和判断科学知识的标准和工具。
科学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的定义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科学研究可以通过 观察和实验来揭示这些实体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实在论的流派
科学实在论可以分为强实在论和弱实在论两大流派,其中强实在论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 完全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弱实在论则认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被人的 意识所揭示。
科学的社会学主要分为传统社会学和新社会学两大流派,其中传统社会学强调社会结构对科学知识的决定作用,而新 社会学则强调科学家个人和社会互动对科学知识的塑造作用。
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科学的社会学在科学研究、科技政策制定、科技传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家、政策制定者 和公众提供了理解和评估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基础。
案例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时空观念的变革
总结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知,提出了相对论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对物理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经典物 理学中的一些未解之谜,还预言了如引力波、黑洞等新现象。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道 德问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 问题。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关于机器人权利、隐 私和安全等问题的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引发了关于人类基 因改造和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等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的出 现要求科学技术哲学对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人类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

科学技术哲学讲义1(导论)PPT课件

科学技术哲学讲义1(导论)PPT课件

它探讨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 展、气候变化等议题,以及这 些议题背后的价值观、世界观 和意识形态。
环境科学哲学还涉及到环境正 义、生态伦理、自然权利等议 题,旨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哲学支持。
医学技术哲学
医学技术哲学主要研究医学技术的伦理、社会和哲学问题。
它探讨了基因编辑、器官移植、辅助生殖等技术的道德和伦理考量,以及这些技术 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
人工智能哲学
人工智能哲学关注人工智能的认 知、伦理和存在等方面的问题。
它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意识和自我 意识、道德地位和责任、以及人
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等议题。
人工智能哲学还涉及到人工智能 的设计和开发,旨在为人工智能
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哲学指导。
环境科学哲学
环境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环境问 题的哲学、伦理和社会方面。
科学知识的演化
科学知识的演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新的科 学发现不断推翻和修正旧的理论,形成更加完整 和精确的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的验证与评价
科学知识的验证与评价是科学知识演化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通过实证和逻辑推理来检验科学知识 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
01
伦理问题的定义
伦理问题是指涉及到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
人工智能道德与伦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了解决人工智能的道德与伦理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这包括制定相 关政策和法规,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 参与度等。
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哲学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哲学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科学技术哲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不同国家和 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科技交流和合作中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讲读大纲-引论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讲读大纲-引论
• 库恩把科学共同体结构的存在当 做他重建科学史的逻辑起点,并 实现了科学共同体与范式的结合。
数学 家
物理 学家
化学家
科学共同体
星蓝海学习网
科学的职业组织与名誉共同体
• 理查德·怀特莱认为,科学 共同体联结“知识主张” 的生产与评价从而控制科 学研究的方向
• 科学形成职业组织的一个 子集,这个子集由于科学 事业的特殊性,由于名誉 在其中的中轴地位,可称 其为“名誉组织”
科学知识 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 马克思:科学是生产力 •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 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 基本内容
星蓝海学习网
防止科学迷信
科学 非科学 反科学 伪科学
具体性 经验性 精确性 可检验性
不具备可 检验性特
征Leabharlann 不自称科 学,反而 直截了当 地批判科 学,揭科 学的短
一种特殊的 非科学,它 实为非科学, 却要伪装成 科学,不承 认自己的非 科学身份
沿着主观辩证法方向, 向认识、改造自然的逐渐深 化的方向发展
从以往各门学科总是先 后得到发展,到现代可能有 几门学科同时获得巨大发展
星蓝海学习网
•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相关生长趋势 边缘学科 综合学科 横断学科
综合学科中的分形研究
星蓝海学习网
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
• 科学的力量来源于四个 层面:
科学
一种建制
星蓝海学习网
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与科学范式
• 科学共同体更多的是关系性的共 同体
• 科学共同体有两种情形,一种指 整个科学界,一种指部分科学家 组成的各种集团
• 对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进行开 创性研究者首推默顿,他发现, 几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 公有性、竞争性、无偏见性、合 理的怀疑精神——共同构成了现 代科学的精神气质,成为科学共 同体的特征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大纲(研究生)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大纲(研究生)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大纲(研究生)▪绪论▪两个名称的并存▪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意义和价值▪学习、研究方法▪两个名称的并存▪“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Dialektik der Natur)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127)2.自然研究和辩证法(6)3.自然辩证法(6)4.数学和自然科学。

不同的东西(42)▪“科学技术哲学”源于西方的科学哲学。

▪研究对象▪自然界和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自然哲学:包罗各门自然科学在内的、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哲学,也称“科学之科学”。

▪“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像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恩格斯)▪“不用说,旧的自然哲学——无论它里面包含多少真正好的东西,包藏多少有用的胚胎——是不能满足我们的。

”(恩格斯)▪“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意志唯心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惟一的人。

”(恩格斯)▪恩格斯想把旧的自然哲学改造为新的自然观。

▪“在我来说,事情不能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中,而是在于在自然界中找出它们,从自然界里阐发它们。

”(恩格斯)▪哲学自然观通过自然科学来研究自然界,哲学家通过对关于自然界具体规律的知识研究,概括出自然界最一般的规律。

▪于光远等编译、1984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把全部文稿分为以下8个部分:1、总计划草案。

2、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

3、自然科学和哲学。

4、自然界的辩证法。

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5、认识自然的辩证法。

论认识和辩证逻辑。

6、物质的运动形式。

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7、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

8、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表明对自然科学的探讨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西方哲学关于人的哲学研究重点的转变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主要研究自然科学的本质、科学理论的结构和科学发展的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可以按不同历史时期分为手工工具、机器装置、自控装置等三种表 现形式
•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是指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 技术知识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经验知识,一种是理论知识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体系的结构类型与技术世界的梯级结构
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技术要素相互结合形成了 不同的技术结构
经验型技术结 构
• 经验知识 • 手工工具 • 手工性经验
技术
实体型技术结 构
• 机器 • 机械性经验
技能
• 半经验半理 论的技术理 论知识
知识型技术结 构
• 理论知识 • 自控装置 • 知识性经验
技能
星蓝海学习网
历史上,技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是人与自然的桥梁与纽带
• 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中介,仪器工具系统已经取代了主客体 之间原始的直接相互作用方式
• 依靠技术途径与仪器工具系统的支持,人类得以超越了自 然物种的限制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的社会建构与发展动力
社会需要
新技术目标设定
原动力
选择 调节 支持
技术目标与 技术功能的
矛盾
直接动力
础,处于主体与客观世界 的中介地位,支持着实践 目的的有效实现 • 技术系统与技术世界就是 按照社会实践的需要建构 起来的
星蓝海学习网
仪器工具系统的形成
• 在社会实践发展的推 动下,人们建构和积 累起了众多技术形态, 形成了技术世界的仪 器工具系统
• 仪器工具系统一经创 立,就会脱离创立者 而获得客观独立性, 成为人类文明的组成 部分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预测方法、技术方案构思方法
技术预测方法
• 类比性预测方构思方 法
• 塑造理想技术对 象
• 变换思维方向 • 团队内部的相互
激励
星蓝海学习网
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试验方法、评价方法
• 工程技术设计就是应用设计理论和方法,把 人们头脑中的技术方案构思规范化、定量化, 并把它们以标准的技术图纸及其说明书的形 式表示出来的技术活动,包含初步设计(方 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广义
把技术扩展到任何讲究方法的有效活动
对技术本质的理解
可以认为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 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哲学的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
工程学传统
人文主义传统
多持狭义技术定义,认 多倾向于广义技术定义,
为人外在于技术,可以 认为人是技术系统难以
科学技术哲学
讲读大纲
星蓝海学习网
星蓝海学习网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的定义、要素和结构
• 技术的定义 • 工程学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 • 技术的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 技术体系的结构类型与技术世界的梯级结构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的定义
狭义
技术是在创造性构思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而 创造出来的,它们是具有实现特定目标的功能、最终起改 造世界作用的一切工具和方法
由单一领域到多维领域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科学的兴起与技 术的发展,技术世界自下而上逐步分化出了基础技术、专业 技术与工程技术的梯级结构
工程技术
基础技术 专业技术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发明与工程技术方法
• 技术发明的过程与方法 • 技术预测方法、技术方案构思方法 • 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实验方法、评价方

星蓝海学习网
创造、操纵和驾驭技术, 分离的构成要素,总是
而不受技术之约束
被纳入种种技术系统之
中,受外在的技术模式
或节奏调制
注重对技术哲学内部问 题的研究和技术运行机 理的探究
侧重于对技术哲学外部 问题的研究和技术价值 的评判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的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 如古代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 近代以机器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 现代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经验技能
技术发展 推动
驱动力
技术世界 相干性
科学研 究
社会竞争
星蓝海学习网
• 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动态设计、优化 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 技术试验是指在技术方案构思、设计和实施 过程中,为了确认和提高技术成果的功能效
用或技术经济水平,在人为地干预和控制的
条件下,对技术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查的一种 实践活动和研究方法。
• 技术评价是对技术是否可能、可行的真理性 评价,以及技术是否合意、正当的价值性评 价
• 技术评价过程中体现出:全面性、有序性、 跨学科性、客观性和质疑性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是人与世界实践关系的中介
• 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与建构 • 仪器工具系统的形成 • 技术是人与自然的桥梁与纽带
星蓝海学习网
技术在实践活动中 的地位与建构
• 技术的基本功能在于支持 主体目的的实现
• 技术不只有生产力的属性 • 技术是实践活动展开的基
技术发明的过程与方法
• 已行与未行或已能与未能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开发活动 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过程就是技术发明过程
• 不存在必然导致技术发明的普遍有效的方法,但众多技 术发明方法中也包涵着一些共有特征
创造性思维演进的一般程序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综合 应用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 化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