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公开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杜晗瑜 公开课 寒潮 导学案

杜晗瑜 公开课 寒潮 导学案
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 起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课本,分析寒潮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 91 页第三段和 第五段,回答本题。 )
探究二: “寒潮罪恶多端,一无是处”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学法指导:参考课本 92 页案 例研究,回答本题。 )
课堂检测:见 PPT。 课堂小结:构建本节知识体系框架
2
问题一:用关键词简述寒潮发生的原因。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 91 页第二段。 )
问题二:分析寒潮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思维导引:寒潮是冷锋快速运行形成的天气现象,回顾 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结合刚才观看的小视频,回答本题。 )
能力提升
探究一: 材料一: 2013 年 1 月 17 日~19 日,西藏西南部的捏拉尔和普兰一度出现强降雪,积雪深度 32 厘米, 并伴有 8 级大风, 且雪后有 8~10℃降温。 由于积雪太深或道路结冰等致使道路中断, 食品、 棉衣被、牧草等救济物资无法送达。 材料二:日记一则: “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天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公开课 学案
寒潮
编写人:杜晗瑜 姓名: 班组: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说出寒潮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寒潮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3.通过对寒潮“功”与“过”的激情讨论,养成辩证地评价地理事物的思维习惯,体会学习的快 乐。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寒潮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自主学习

《寒潮》学案1

《寒潮》学案1

《寒潮》学案1[学习目标定位] 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中国的南北跨度,理解寒潮的成因,了解我国寒潮不同的划分标准。

2.联系亲身经历和生产生活实际,认识寒潮的危害,掌握其防御措施。

课前准备区新知梳理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概念:冬半年①__________________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②__________等天气。

2.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③______________,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④__________,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⑤__________即为寒潮。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⑥__________。

3.成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⑦________地区向⑧________地区移动形成。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多发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⑨____________。

2.危害(1)大雪、冰冻等使⑩____________,电信、电力中断。

(2)大风造成海上⑪________事故。

(3)急剧降温使农作物遭受⑫______、⑬_____等冻害,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⑭________,秋季寒潮常影响作物⑮__________,冬季寒潮危害⑯________作物。

3.防治措施(1)发布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措施,做好⑱______________。

(3)海上船只⑲____________。

,思维激活1.(1)联系第二章内容,寒潮常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2)有的同学说,寒流就是寒潮。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1)寒潮一定会带来雨雪天气吗?(2)为什么我国四川盆地、海南岛较少受到寒潮影响?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寒潮的成因及多发季节【探究活动】寒潮是我国冬半年常见的灾害性天气,2011年1月中旬,受寒潮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结合下图,判断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 寒潮 》教案

《 寒潮 》教案

《寒潮》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并描述“寒潮”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寒潮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认识并运用相关气象术语,丰富气象知识;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寒潮”概念及形成原因;2. 寒潮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投影仪、PPT课件、气象图表、寒潮案例。

2. 学生准备:教科书、笔记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教学投影仪播放气象图表,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并进行思考,启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二、展示(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寒潮”的概念,简要阐述寒潮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讲解(15分钟)1. 寒潮的形成原因:a) 高纬度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冷空气南下;b) 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c) 冷暖气流的交汇形成强烈的冷锋,形成寒潮。

2. 寒潮的特点:a) 持续时间短,寒潮的活动范围较小;b) 温度明显下降,天气寒冷;c) 风力较大,伴随着寒潮的冷锋。

四、实例(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寒潮案例,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寒潮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五、讨论(15分钟)老师以群组形式提问学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1. 寒潮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 在寒潮来临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自身安全和保暖?六、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和要点,并强调学生需要学习和关注气象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理解。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寒潮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寒潮”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相关气象术语进行描述。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布置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 寒潮 》教案

《 寒潮 》教案

《寒潮》教案教案:《寒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一课时《寒潮》。

本节课主要通过寒潮这一特定的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寒潮的定义、成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寒潮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寒潮的概念,知道寒潮的成因和影响,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寒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环境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寒潮的定义、成因、影响和应对方法。

难点:寒潮的成因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寒潮相关视频、图片、地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关于寒潮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寒潮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寒潮?寒潮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寒潮的定义、成因、影响和应对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图片、视频和地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寒潮。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寒潮相关的例子,如寒潮来袭时,气温的变化、冰雪的形成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深入了解寒潮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寒潮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寒潮,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每组给出一种应对方案,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寒潮定义:成因:影响:应对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寒潮现象,了解寒潮对生活、交通、农业等的影响。

3. 答案示例:寒潮观察日记今天,我国迎来了入冬以来的首次寒潮。

清晨起床时,我发现气温骤降,室外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路面出现了结冰现象,行走时要小心谨慎。

寒潮使得电力供应紧张,部分地区的取暖和照明受到影响。

寒潮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据当地农民介绍,寒潮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上千亩,部分蔬菜和水果产量减少。

4.3《寒潮》导学案(优选.)

4.3《寒潮》导学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寒潮》导学案自主学习: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概念:冬半年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等天气。

2.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即为寒潮。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

3.成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地区向地区移动形成。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多发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

名师点拨一、寒潮的成因及多发季节1.成因:影响我国的寒潮实质上是冬半年快行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其形成过程及天气系统如下所示:(1)形成过程(2)天气系统:快行冷锋。

2.多发季节(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ll月~次年4月。

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2)原因主要是考虑降温幅度,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二、寒潮的利弊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典例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A ,B 。

(2)图中所示的锋面类型是。

(3)此图所示天气系统出现的季节是。

(4)来自西伯利亚的空气前锋已经移到蒙古国中部,以及我国内蒙古西部、青海西北一带。

未来两天内,冷空气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天气,气温将明显,这种天气过程叫。

一.选择题1.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在( )A.夏秋季节 B.春冬季节 C.夏冬季节 D.春秋季节2.我国寒潮标准不一样的原因是 ( )A.寒潮源地不同 B.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C.国家缺乏统一管理 D.南北气候差异大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寒潮》导学案(4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寒潮》导学案(4页)
四、寒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合教材,提取信息,剖析影响
雨雪
五、寒潮的预防措施
1、农业消费中如何降低寒潮的损害?
2、如何降低寒潮对交通的危害?
3、我国的寒潮预警信号是?
小结:自然灾祸的普通剖析方法
查阅整理展现资料,选择天津罕见的某种自然灾祸,应用相反的学习方法剖析其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寒潮》导学案(4页)
姓名:班组:
学习目的
1、经过图片资料展现等方式,了解自然灾祸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对比剖析的学习方式。
2、经过视频资料,了解寒潮的概念、规范,并解释寒潮规范因地而异的缘由,学会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看法和效果,培育与人交流、协作的才干,培育自动探求的兴味、才干。
3、经过运用已有的天文知识和相关地图,剖析寒潮的途径、源地和构成缘由,培营养析判别才干并掌握剖析自然灾祸的普通方法
导自然灾祸的分类
请给天津罕见的自然灾祸停止归类
自然灾祸的分类
三、看法寒潮
小组协作,讨论探求,完成以下内容。
1、寒潮就是冷空气吗?普通发作在生么时节?你能在我市11月21日至12月9日的气温统计图中找到寒潮发作的日期吗?
2、寒潮发作的缘由是什么?
3、入侵我国的寒潮的发源地在哪里?移动途径是?
4、掌握寒潮的危害和措施,经过对寒潮的〝功〞和〝过〞的讨论,养成辩证地评价事物的思想习气,树立减灾、防灾看法,正确看待自然灾祸的发作
学习重难点
重点:寒潮发作的缘由,寒潮的危害和预防。
难点:经过寒潮的学习,学会剖析自然灾祸的普通方法,可以剖析天津易发作的自然灾祸的缘由及其危害,并可以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

公开课我国的寒潮台风

公开课我国的寒潮台风

6、寒潮的影响
寒潮对我国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 度的影响。如: 北方——农作物——冻害 南方——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经济林— —冻害 草原牧区——牧草、牲畜——白灾 干燥地区——沙暴 交通——阻断 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寒潮虽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灾难,但在有些方 面还会带来有利的影响,如强降温和严寒,能冻死越冬病菌 虫卵,有利于小麦灭虫越冬、净化空气、盐业制卤等。
第二课时 我国的寒潮与台风
提示 1、熟悉学习目标 2、导入:短视频
一、影响我国的寒潮ຫໍສະໝຸດ 1、概念 注:寒潮是冷锋天气。 2、发生时间 3、特点 4、来源 5、三条路径
6、影响地区(学案)
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 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原因: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 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 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受寒 潮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 寒潮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
二、影响我国的台风
1、台风结构(学案)
台风的结构:水平方向上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区、 漩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台风中心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压最低, 温度最高,因盛行下沉气流,因此碧空无云,风和日丽, 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大的可达60~70千米。 临其境的海员把台风眼称为台风中的“世外桃源”。 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十几米的云墙区,在此空气急速旋 转,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 均集中于此,成为破坏力最强的地带,因此,台风警报中, 总是预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 风力”。
【探究活动】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

幼儿园寒潮安全教育教案(3篇)

幼儿园寒潮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寒潮的成因、特点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学会在寒潮天气中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1. 寒潮的成因和特点。

2. 寒潮天气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1. 幼儿对寒潮的理解程度。

2. 自我保护方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2. 实物教具(如手套、帽子、围巾等)。

3. 互动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寒潮天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天气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寒潮天气,它会让气温骤降,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

”二、认识寒潮1. 教师讲解寒潮的成因和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让幼儿了解寒潮是如何形成的。

2. 提问:“寒潮天气有哪些特点呢?”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寒潮天气的特点是气温骤降、风力加大、湿度降低等。

”三、寒潮对生活的影响1. 教师讲解寒潮对生活的影响,如道路结冰、供暖不足、农作物受损等。

2. 提问:“寒潮天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寒潮天气会使道路结冰,行走不便;供暖不足,室内温度低;农作物受损,影响收成等。

”四、自我保护方法1. 教师讲解在寒潮天气中如何保护自己,如穿暖和的衣服、戴手套、帽子、围巾等。

2. 提问:“在寒潮天气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在寒潮天气中,我们要穿暖和的衣服,戴手套、帽子、围巾等,防止受寒;不要在室外玩耍,避免滑倒;室内保持温暖,注意通风。

”五、互动游戏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小防护员”的游戏,让幼儿扮演防护员,学习在寒潮天气中保护自己。

2. 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寒潮的成因、特点、对生活的影响以及自我保护方法。

寒潮教案(2)

寒潮教案(2)

寒潮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三节《寒潮》。

教材主要介绍了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寒潮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应对寒潮天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难点:寒潮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气温曲线图。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寒潮来临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寒潮的威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寒潮的定义: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使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现象。

(2)分析寒潮的形成原因:寒潮主要是由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向低纬度地区侵袭所致。

(3)阐述寒潮的影响:寒潮会导致气温下降、道路结冰、农业受损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4)介绍应对寒潮的措施:关注天气预报、加强保暖、储备食物和水、防止感冒等。

3. 例题讲解:以一次具体的寒潮过程为例,让学生分析寒潮的路径、强度及影响范围。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寒潮的定义2. 寒潮的形成原因3. 寒潮的影响4. 应对寒潮的措施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寒潮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 列举寒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3. 给出应对寒潮的具体措施。

答案:1. 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使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现象。

寒潮主要是由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向低纬度地区侵袭所致。

2. 寒潮会导致气温下降、道路结冰、农业受损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3. 应对寒潮的措施有:关注天气预报、加强保暖、储备食物和水、防止感冒等。

《寒潮》教案

《寒潮》教案

寒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寒潮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2. 掌握寒潮的形成原因和路径。

3. 认识寒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寒潮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2. 难点:寒潮的形成原因和路径。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寒潮的新闻报道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寒潮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呈现:(10 分钟)
- 教师讲解寒潮的定义和特点,如冷空气的强度、降温幅度、影响范围等。

- 展示寒潮的路径图,讲解寒潮的形成原因和路径。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3. 课堂总结:(7 分钟)
-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对寒潮的见解,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 教师总结寒潮的定义、特点、影响、形成原因和路径。

4. 课后作业:(5 分钟)
-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近年来发生的寒潮事件及其影响。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加深对寒潮的认识。

同时,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寒潮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高中地理寒潮备课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寒潮备课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寒潮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影响范围。

2. 掌握寒潮的预报方法和防御措施。

3. 能够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寒潮天气图,学会分析寒潮的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寒潮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影响范围。

2. 寒潮的预报方法和防御措施。

(二)难点1. 寒潮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2. 寒潮预报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播放寒潮天气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寒潮天气现象。

2. 提问:什么是寒潮?寒潮有哪些特点?3. 引出课题:寒潮。

环节二:讲授新课1. 寒潮的形成原因- 地理位置因素- 季风因素- 大气环流因素2. 寒潮的特点- 降温速度快- 降温幅度大- 降水形式以雪为主3. 寒潮的影响范围- 我国北方地区-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4. 寒潮的预报方法- 天气图预报- 气象卫星遥感预报- 气象雷达预报5. 寒潮的防御措施- 农业生产:加强设施农业建设,采取防寒措施- 交通运输:加强道路、铁路、航空交通的巡查和保障 - 居民生活: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注意用电安全环节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案例,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

环节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提高寒潮预报的准确性?- 如何更好地防御寒潮带来的危害?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环节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关注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024年寒潮公开课课件.

2024年寒潮公开课课件.

2024年寒潮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候学原理》第十一章“寒潮与冬季风”,详细内容涉及寒潮的定义、成因、影响以及预测方法。

重点探讨2024年寒潮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范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寒潮的基本概念、成因及影响。

2. 掌握2024年寒潮的预测方法和应对措施。

3.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寒潮形成机制、2024年寒潮预测方法。

重点:寒潮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气候学原理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2024年寒潮来临时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寒潮的基本概念、成因。

(2)2024年寒潮的形成机制。

(3)寒潮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一道关于寒潮影响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4.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关于寒潮成因、影响和预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寒潮,提高环保意识,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主题:2024年寒潮公开课2. 内容:(1)寒潮的概念、成因(2)2024年寒潮形成机制(3)寒潮影响及应对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寒潮的定义及成因。

(2)分析2024年寒潮对我国的影响。

(3)谈谈你身边的环保行动,如何降低寒潮带来的影响。

2. 答案:(1)寒潮是冬季强冷空气活动的一种表现,成因主要有大气环流异常、海洋温度变化等。

(2)2024年寒潮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对农业、交通、能源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3)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阐述环保行动,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寒潮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候变化,了解全球变暖对寒潮频率和强度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 寒潮 》教案

《 寒潮 》教案

《寒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寒潮的概念、成因和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寒潮的危害和防御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关注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寒潮的成因和特点。

寒潮的危害和防御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寒潮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寒潮来袭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寒潮带来的影响,如大风、降温、降雪等,提问学生对寒潮的感受和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寒潮。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寒潮的概念(5 分钟)教师讲解寒潮的定义: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强调寒潮的标准:我国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2、寒潮的成因(10 分钟)展示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讲解寒潮的形成原因。

指出寒潮的形成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堆积、大气环流的调整以及引导冷空气南下的天气系统等因素有关。

解释极地涡旋对寒潮形成的影响,以及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波动如何引导冷空气南下。

3、寒潮的特点(5 分钟)教师总结寒潮的特点:降温快、温度低、风力大、范围广。

通过对比不同强度寒潮的影响,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寒潮的特点。

4、寒潮的危害(5 分钟)展示寒潮带来的灾害图片,如农作物冻害、交通受阻、电力中断等。

学生分组讨论寒潮对农业、交通、电力等方面的危害,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发言,强调寒潮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

5、寒潮的防御措施(5 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御寒潮的危害。

第三节 寒潮(自然灾害) 学案

第三节 寒潮(自然灾害) 学案

第三节寒潮(自然灾害)导学案学校古城中学班级姓名学号一、学法指导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常见类型,理解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原因;2.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和方法。

二、重点知识清单1.自然灾害概况(1)自然灾害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成因分类:气象灾害:干旱、__________、台风、__________;地质灾害:地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文灾害:__________、洪水、赤潮等;生物灾害:病虫害、鼠害等。

2.台风(1)台风是指__________带或__________带海区的热带__________,主要影响地区有__________州东南部沿海、北美洲东海岸等;(2)台风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暴雨以及风暴潮形成。

三、课堂学习【设疑导入】列举多幅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的图文资料,引入新课。

【小组活动】分小组讨论自然灾害的定义、特点和主要类型。

(文科学生用)〈课堂活动〉:讨论自然灾害的定义和特点。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事件。

问题1: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请说明理由。

(1)1952年9月17日,日本的海底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啦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人员死亡;(3)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保障,当场炸死31人,13000多平方千米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万计的居民得了放射病。

问题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文科学生用)材料: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一般强度大、破坏严重,但是影响范围小,如地震、火山、滑坡等;渐发的自然灾害虽然短期强度不高,但持续时间长,累积灾害强度明显,所以危害面积大,如洪涝、干旱等。

人教版寒潮灾害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寒潮灾害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寒潮灾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寒潮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2. 掌握寒潮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3. 学习如何预防和减轻寒潮灾害带来的损失。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对待自然灾害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寒潮灾害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灾害预防的探究。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使用一段有关寒潮灾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以下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寒潮灾害吗?寒潮是如何形成的?2. 寒潮灾害的定义和形成原因(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寒潮灾害的定义和形成原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寒潮灾害的危害。

3. 寒潮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寒潮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到寒潮灾害不仅对个人造成危害,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4. 如何预防和减轻寒潮灾害的损失(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预防和减轻寒潮灾害的方法和措施,如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合理利用能源等。

5. 学生合作小组活动(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如何预防和减轻寒潮灾害的损失进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6. 学生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总结讨论的结果,并强调正确对待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四、教学手段1. 视频、图片、案例分析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2. 学生合作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展示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和交流能力。

2. 学生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寒潮灾害的听课笔记,并对课堂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六、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气象局或气象科普馆,了解更多关于天气和灾害的知识。

2. 给学生布置科普报告任务,让他们选择一个灾害和防灾措施进行深入调研和报告。

中图版必修一地理第三节寒潮导学案

中图版必修一地理第三节寒潮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主备人:审核人; 班级:姓名:等级评价:第三节寒潮【学习目标】 1.了解寒潮的标准,能分析寒潮的路径、源地和形成原因2.了解寒潮的危害及应对措施,了解对寒潮的“功”和“过”(重难点)课前预习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定义:寒潮就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冻害、雨雪等天气。

2.划分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 ℃以下的就称为寒潮。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到了南方强度明显减弱,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因此,各地标准不一样。

3.形成原因在冬半年里,地带接受的太阳热量很少,地面又为大量冰雪覆盖,反射率,因此高纬地带的气温很,干冷空气在那里堆积,形成了密度较大的冷气团。

当冷空气堆积到一定程度时便从源地迅速地向较低纬度(低压区)流动,这种流动称为。

当冷气团从高纬向低纬移动时,就形成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影响范围寒潮的影响范围很大,从北到南,常常会影响我国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而且伴随寒潮常有多种并发灾害。

2.多发季节:多发生在。

3.危害大雪、冰冻等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大风可造成海上翻船事故;寒潮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是急剧降温造成的霜冻、冰冻等冻害。

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常影响作物成熟;冬季寒潮可造成严寒,危害越冬作物。

4、防治措施:合作探究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哪些?(2)寒潮会给人类经济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利与弊)课堂练习一、选择题3月4日10时30分温州市发布寒潮黄色预警:目前北方有一股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预计今天傍晚起开始影响我市,日平均气温降温幅度可达10~12度,6~7日最低气温3~5度,西部山区零度左右,有霜冻。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寒潮发生的锋多属于()A.暖锋B.慢行冷锋C.快行冷锋D.准静止锋2.我国各地寒潮标准不同的原因是()A.海岸线曲折B.地势西高东低C.大江、大河东流入海D.幅员辽阔20XX年4月28~30日,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沙尘天气,造成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寒潮》教案(2)

《寒潮》教案(2)

《寒潮》教案教案:《寒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地理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四节“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难点:寒潮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地球仪。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我国部分地区寒潮过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寒潮的威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寒潮的定义:寒潮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使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2)分析寒潮形成的原因:寒潮主要是由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高压系统引起,当这个高压系统东移时,其强冷空气就会迅速入侵我国。

(3)阐述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寒潮过境时,气温下降,农作物遭受冻害,人们生活受到影响。

同时,寒潮带来的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也会对交通、能源等领域造成不利影响。

3. 例题讲解举例分析我国近几年的寒潮事件,让学生了解寒潮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4. 随堂练习(1)判断题:寒潮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对/错)(2)选择题:下列哪个地区是寒潮主要发源地?(A. 西伯利亚B. 蒙古C. 北极D. 太平洋)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寒潮,提出寒潮来临时的防范措施,如加强农作物保暖、注意个人防寒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寒潮的定义及其形成原因。

(2)分析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并以近几年发生的寒潮事件为例进行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寒潮天气的形成过程课程标准1.运用示意图,分析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生学习目标分解目标分解一:利用已学大气的水平运动中风的画法,画出南北半球反气旋近地面和垂直方向上的气体流动图,并总结其影响目标分解二:了解锋的形成原理,掌握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并能够运用其原理解释寒潮天气的形成。

目标分解三:通过思维导图来展现寒潮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寒潮天气产生的危害和防御措施重难点重点:反气旋气体流动规律、寒潮天气产生的危害和防御措施难点:锋的形成及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及运用课型时间新授课一课时【自主预习区】预习要求:认真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找出与寒潮形成有关的概念并圈画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高、低气压中心和等压线图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气压是冷空气的源地之一,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描述。

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气旋和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而言的。

上图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局部)。

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图中H处);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图中L处)。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

材料二:高压(反气旋)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则相反。

反气旋的气流外流处后,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以补充近地面向四周流出的空气。

所以,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链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高压动手作图:画出南半球反气旋近地面和垂直方向上气体的流动情况材料三:冷锋与天气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联系。

锋、气旋与反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降水等天气。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图 2.19)。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逐渐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

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汽,那么可能会带来雨雪天气。

冷锋移动的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

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锋面锋线材料四:寒潮寒潮是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当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可以发布寒潮警报。

寒潮的天气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寒潮影响范围大,而且常常引发多种灾害。

寒潮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1.常见的天气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平方向上__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_______。

3.当_______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_______。

4.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做_______。

5.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_______。

6.锋是冷暖气团交界地区,锋面两侧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明显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

冷锋锋面图天气图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暖气团上升状况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气温气压气压7.寒潮的含义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等天气。

8.寒潮的标准【预习检测区】读常见天气系统(甲、乙)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暖锋示意图 B.甲天气系统产生的降水发生在锋前C.乙图是南半球反气旋 D.乙天气系统的中心气流在垂直方向下沉2.下列天气现象与其成因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甲 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的台风——甲C.重庆夏季的伏旱——乙 D.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乙类型标准中国气象局按照新的初雪判定标准,2014年2月7日北京迎来2013至2014年冬季初雪,这次初雪,为仅次于1983年初雪(下在1984年2月11日)和2010年初雪(下在2011年2月10日)的“第三晚到”。

据此回答3-4题。

3.此次降雪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受下面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4.关于上题所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C.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D.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5.下图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________,甲地此时风向为________。

(3)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变化是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__,阴晴变化为________。

预习选择题:1、2、3、4、【课堂探究区】【案例探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2018年12月09日07:05):最低气温0℃线将抵达江南北部至贵州中部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9日至12日,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仍持续偏低。

过程期间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江南北部至贵州中部一带,江淮、江汉、贵州中北部、江南北部最低气温为-3~-1℃。

受补充冷空气影响,10日至11日,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黄淮等地有4~5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10℃,其中东北地区东部、江淮和江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C,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东部、江南中部等地局地降温幅度将超过14°C。

结合材料探究:(1)寒潮是怎样形成的?用最简单的思维导图表现寒潮的形成过程(2)寒潮有哪些天气表现?会产生哪些危害并采取哪些措施防御寒潮(3)为什么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滇南谷地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4)为什么四川盆地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5)为什么寒潮可以一直南侵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广地区甚至海南?【练习巩固区】目标分解二:了解锋的形成原理,掌握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北京电视塔高405米,塔楼上有北京(40°N,116°E)最高的旋转餐厅,塔顶安装白色全天候闪光灯。

空气相对湿度越大,高频无线电波被吸收和散射的能量越多。

图1示意北京电视塔景观。

★1.高频电视信号较弱的时间是A. 白天下雨前B. 晚上下雨前C. 白天下雨后D. 晚上下雨后目标分解三:寒潮天气产生原因、危害和防御措施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

据此完成1~2图1题。

1.寒潮暴发会造成()A.洪涝灾害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C.南方沙尘暴天气D.水土严重流失2.关于寒潮灾害危害的说法,合理的是()A.其影响范围较小,但多种灾害并发B.春季我国气候较为干燥,不会受寒潮的影响C.寒潮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季节是夏季D.寒潮灾害在春秋两季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4月28~30日,受一场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沙尘暴袭击,北方地区造成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读图,完成3~4题。

3.造成该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冷锋B.气旋、暖锋C.反气旋、暖锋D.反气旋、冷锋4.该沙尘天气先后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它们依次是图中的()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危害极大。

据此回答5~6题。

5.寒潮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是()A.风害B.沙尘暴C.雨雪D.冻害6.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发生在()A.夏季和秋季B.冬季和秋季C.冬季和春季D.秋季和初春课后作业2016年3月11~12日,西欧经历了近20小时噩梦般的倒春寒暴雪。

西起英国,东到德国,绝大多数地区普降30厘米以上的暴雪。

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欧洲暴雪的天气系统是()2.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3.下列有关暴雪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暴雪引发多起交通事故,交通死亡人数明显上升B.受降雪影响,多所学校停课C.欧洲粮食减产,加剧世界粮食危机D.数百万民众的出游计划受阻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

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起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完成4~5题。

4.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侵袭⑤气旋过境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5.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危害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3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暴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7.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A.发布准确的寒潮预警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及时回港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8.下图为乌兰巴托至北京之间地区冬春季节某日锋面活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判断,目前位于中蒙边境附近的锋面属于________。

(2)在这种锋面活动影响下,我国冬季常常形成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

(3)如果图中所示为北京时间12时整,锋面的移动速度为40千米/时,则锋面将于次日________时移到北京地区,届时北京地区将出现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