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合集下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从应用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51系列及兼容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功能部件以及软硬件应用开发资源。本书在详细阐述单片机硬件组成的基础上,深入讲解了汇编语言和C51应用程序的基础知识、编程技术,并通过丰富的应用示例,展示了单片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全过程。书中以Keil集成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及ISP下载等开发资源为平台,引导读者通过大量的单片机软硬件仿真调试示例及工程应用实例,逐步深化对单片机的认识、熟知、实践和应用。此外,本书还涵盖了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通过本书系统地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技术。

第8章 51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8章  51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8章 51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及应用
该最小系统的特点如下: (1) 由于P0、P2在扩展程序存储器时作为地址线和数 据线,不能作为I/O线,因此,只有P1、P3作为用户I/O接 口使用。 (2) 片内数据存储器同样有128B,地址空间为00H~ 7FH,没有片外数据存储器。 (3) 内部无程序存储器,片外扩展了程序存储器,其地 址空间随芯片容量不同而不一样。图8.2中使用的是2764 芯片,容量为8KB,地址空间为0000H~1FFFH。由于片 内没有程序存储器,只能使用片外程序存储器,EA 只能接 低电平。 (4) 同样可以使用两个定时/计数器T0和T1,一个全双 工的串行通信接口,5个中断源。
2.另一端送相应的编码(字段码)
第8章 51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及应用
8段发光管控制端与字节的关系。
76543210 dp g f e d c b a
00 11 1111
3FH
0 00 0 0110
06H
0101 1011
5BH
第8章 51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及应用
显示字符 共阴极字 共阳极字 显示字符 共阴极字 共阳极字
最小配置系统。对于单片机内部资源已能满足 系统需要的,可直接采用最小系统。MCS-51单 片机根据片内有无程序存储器最小系统分两种 情况。
8.1.1 8051/8751的最小系统
第8章 51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及应用
XTAL1
P0
8
8751
8051 P1
8
XTAL2
P2
8
RESET
EA GNDP3
8
+5V
+5V V
第8章 51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及应用
该最小系统的特点如下: (1) 由于片外没有扩展存储器和外设,P0、P1、P2、P3都 可以作为用户I/O接口使用。 (2) 片内数据存储器有128B,地址空间为00H~7FH,没有 片外数据存储器。 (3) 内部有4KB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为0000H~0FFFH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课程简介汇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课程简介汇总

EDA技术课程代码:B0405230、C0405230、X0405230中文名称:EDA技术英文名称:(EDA Technology)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初步掌握常用EDA工具的使用方法、FPGA的开发技术以及VHDL语言的编程方法。

最后能比较熟练地使用MaxPlus+II等常用EDA软件对FPGA和CPLD作一些简单电路系统的设计,同时能较好地使用VHDL语言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和逻辑系统,学会行为仿真、时序仿真和硬件测试技术,为现代EDA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学习,ASIC器件设计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奠定基础。

选课对象:电子类本科生先修课程:数字逻辑电路教材:VHDL技术实用教程潘松、黄继业,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VLSI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简介课程代码:B0405110中文名称:VLSI系统设计与实践英文名称:VLSI system design and practice先修课程:《脉冲与数字电路》、《微电子学概论》、《集成电路设计原理》、《EDA工程》选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设计、教材:《VLSI设计与实践》,王志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 《电子系统集成设计技术》,李玉山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VLSI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电子工程、集成电路和系统设计的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程。

在选修本课程之前,学生除了选修一般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之外,还应该已经修完《微电子学概论》、《集成电路设计原理》、《EDA工程》等专业课程。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简介课程代码:B0407010、C0407010、R0407010中文名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实践英文名称:VLSI system design and practice先修课程:《脉冲与数字电路》、《微电子学概论》、《集成电路设计原理》、《EDA工程》选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设计教材:《VLSI设计与实践》,王志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 《电子系统集成设计技术》,李玉山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内容简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电子工程、集成电路和系统设计的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课程。

《C51单片机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C51单片机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C51单片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AL042330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讲课16学时,实验16学时)所需先修课: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语言(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的一门任意选修课,主要讲授如何利用C51进行编程设计,主要针对基于51单片机的测控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进行深入学习。

学习液晶显示、串口通信、1-wire、SPI、I2C等常用接口模块在单片机测控系统的扩展技术。

本课程以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语言(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为先修基础课,主要为后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学时偏少的情况,可在本门课程中将串行口通信,串行接口的扩展与应用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教学。

本课程以MCS-51单片机为典型机讲述。

2.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程实训的形式使学生掌握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软件开发方法。

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高级语言C51进行单片机测控系统的程序设计与开发技术,能熟练运用于实践设计。

结合专业能利用C51高级语言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硬件开发开发设计。

3.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C51高级语言编程技巧;2)掌握通用型液晶与单片机的接口,典型应用;3)掌握51单片机串行口的基本概念,常用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串行通信,从而学习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4)熟练各种串行总线标准,常用接口芯片的功能及操作时序。

包括单总线18B20,I2C总线AT24C04,SPI总线等;5)掌握利用C51高级语言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开发流程。

4.学时分配表本课程的课内教学学时为32学时,其中课堂理论16学时,实验16学时。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答案【篇一: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与基础教程_课后习题答案】p> 习题填空题1.一般而言,微型计算机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单片机是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以地应用范畴。

3.atmel 公司生产的cmos型51系列单片机,具有代替rom作为程序存储器,4.单片机根据工作温度可分为、和三种。

民用级的温度范围是0℃一70℃,工业级是-40℃~85℃,军用级是-55℃-125℃(不同厂家的划分标推可能不同。

5.在单片机领域内,ice的含义是。

选择题1.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一般为v?a 5vb 3vc 1vd 4v2.单片机作为微机的一种,它具有如下特点:a 具有优异的性能价格比b 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c 控制功能强,开发应用方便d 低电压、低功耗。

3.民用级单片机的温度范围是:a -40℃~85℃b 0℃一70℃c -55℃-125℃d 0℃一50℃4.mcs-51系列单片机最多有a 3b 4c 5d 65.下列简写名称中不是单片机或单片机系统的是a mcub scmc iced cpu问答题1.单片机常用的应用领域有哪些?2.我们如何学习单片机这么技术?3.单片机从用途上可分成哪几类?分别由什么用处?填空题1.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2.单片机嵌入式系统3. mcs-51flash rom4.民用级(商业级)工业级军用级5.在线仿真器选择题1、a2、abcd3、b 4、c5、d问答题1.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范畴:(1)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

第3章作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3章作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习题1.在MCS-51单片机中,寻址方式有几种?其中对片内RAM可以用哪几种寻址方式?对片外RAM可以用哪几种寻址方式?答:寻址方式可分为数的寻址和指令寻址,数的寻址有:常数寻址(立即寻址)、寄存器数寻址(寄存器寻址)、存储器数寻址(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变址寻址方式)和位寻址,指令的寻址有绝对寻址和相对寻址。

片内RAM寻址有: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片外RAM寻址有: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2.在对片外RAM单元寻址中,用Ri间接寻址与用DPTR间接寻址有什么区别?答:片外数据存储器寻址中,用Ri间接寻址只能访问低端的256字节单元,而用DPTR 作指针间接访问可访问整个64K字节。

3.在位处理中,位地址的表示方式有哪几种?答:1)直接位地址(00H~0FFH)。

例如:20H2)字节地址带位号。

例如:20H.3表示20H单元的3位。

3)特殊功能寄存器名带位号。

例如:P0.1表示P0口的1位。

4)位符号地址。

例如:TR0是定时/计数器T0的启动位。

4.写出完成下列操作的指令。

(1)R0的内容送到R1中。

MOV A,R0MOV R1,A(2)片内RAM的30H单元内容送到片外RAM的50H单元中。

MOV A,30HMOV R0,#50HMOVX@R0,A(3)片内RAM的50H单元内容送到片外RAM的3000H单元中。

MOV A,50HMOV DPTR,#3000HMOVX@DPTR,A(4)ROM的1000H单元内容送到片内RAM的50H单元中。

MOV A,#0MOV DPTR,#1000HMOVC A,@A+DPTRMOV20H,A5.区分下列指令有什么不同?(1)MOV A,20H和MOV A,#20H答:前者源操作数是直接寻址,后者源操作数立即寻址。

(2)MOV A,@R1和MOVX A,@R1答:前者源操作数是访问片内数据存储器,后者源操作数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低256字节。

第8章作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8章作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查表取得段选码
3
MOV P0,A
;字段码从 P0 口输出
ACALL DL1
;调用 1ms 延时子程序
DEC R0
;指向缓冲区下一单元
MOV A,R3
;位选码送累加器 A
JNB ACC.0,LD1 ;判断 8 位是否显示完毕,显示完返回
RR A
;未显示完,把位选字变为下一位选字
MOV R3,A
;修改后的位选字送 R3
LOOP: MOV @R0,A
INC R0
INC A
DJNZ R2,LOOP
MOV TMOD , #10H
MOV TH1 , #(65536-20000)/256
MOV TL1 , #(65536-20000)%256
SETB EA
SETB ET1
SETB TR1
LOOP1作于方式 1 实现 20ms 周期性定时,20ms 定时到调用显示函数一 遍,定时器方式控制字为 10H,系统时钟为 12MHz,初值为:65536-20000
;设 8 个数码管的从左到右显示缓冲区为片内 RAM 的 50H~57H 单元)
ORG 0000H LJMP MAIN
2
工作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 CPU 首先检测键盘上是否有键按下;第二步是识别哪 一个键按下。
(1) 检测键盘上是否有键按下的处理方法是:将列线送入全扫描字,读入行线的状态 来判别。
(2) 识别键盘中哪一个键按下的处理方法是:将列线逐列置成低电平,检查行输入状 态,称为逐列扫描。
10. 对于数码管动态显示,在很多实际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为了实现较好的显示效 果,通常是把动态显示过程用定时扫描方式来实现,处理思想如下:用定时器实现 20ms 周 期性定时,定时时间到动态显示一遍。参照书上图 8.9 的电路和内容,把数码管显示改成 定时扫描方式,用汇编语言编写相应程序。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课后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课后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课后答案【篇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__张兰红】兰红9第 1 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 微型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各起何作用?解: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芯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芯片与总线组成。

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它通常包括 3 个基本部分:①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logic unit),对传送到微处理器的数据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的电路,如执行加法、减法运算,逻辑与、逻辑或运算等。

②工作寄存器组,用来存放操作数及运算的中间结果等。

③控制部件,包括时钟电路和控制电路,时钟电路产生时钟脉冲,用于计算机各部分电路的同步定时;控制电路产生完成各种操作所需的控制信号。

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有了存储器才具备记忆功能。

i/o 接口是沟通 cpu 与外部设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

外部设备种类繁多,其运行速度、数据形式、电平等各不相同,常常与 cpu 不一致,所以要用 i/o 接口作桥梁,起到信息转换与协调的作用。

总线是在微型计算机各芯片之间或芯片内部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一组公共通信线。

1.2 什么是 cpu?什么是主机?解:由于运算器、控制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关键部件,所以常将它们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这三部分称为计算机的主机。

1.3 何谓计算机系统?何谓单板机?何谓单片机?解: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电源、系统软件一起构成应用系统,称为计算机系统。

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i/o 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功能部件,构成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称为单板机。

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i/o 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功能部件,构成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称为单片机。

单片机原理及应运-c51编程+proteus仿真课后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运-c51编程+proteus仿真课后答案

第一章单片机的概述1-1.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外,单片机还可称为(微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

参P11-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CPU)、(存储器)和(I/O口)三部分,通过内部(总线)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参P11-3.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型计算机的(B)。

参P3A. 辅助设计应用B. 测量、控制应用C. 数值计算应用D. 数据处理应用1-4.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参P1、参P12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

目前多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

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机中的CPU。

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

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1-5.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为哪几种?它们的差别是什么?参P6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为:8031、8051和8751。

它们的差别是在片内程序存储器上。

8031无片内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 字节的程序存储器ROM,而8751片内有集成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EPROM。

1-6.为什么不应当把8051单片机称为MCS-51系列单片机?参P6答:因为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而51系列单片机是指世界各个厂家生产的所有与8051的内核结构、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2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章节
10.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10.2 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 10.3 单片机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10.4 单片机电子密码锁设计
3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10.1.1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
1. 明确系统的任务和功能要求 2.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系统详细设计 4.系统仿真与制作 5.系统调试与修改 6.生成正式系统或产品
13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14
2) 日历、时钟寄存器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15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3) 片内RAM
DS1302片内有31个RAM单元,对片内RAM的操作有单字节方式 和多字节方式两种。当控制命令字为C0H~FDH时为单字节读写方式, 命令字中的D5~D1用于选择对应的RAM单元,其中奇数为读操作,偶 数为写操作。当控制命令字为FEH、FFH时为多字节操作(表10.1中的 RAM突发模式),多字节操作可一次把所有的RAM单元内容进行读写。 FEH为写操作,FFH为读操作。 4) DS1302的输入/输出过程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谢维成,杨加国
西华大学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主要内容: 本章将首先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
设计的开发过程,而后以几个典型的 例子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举例
尽可能选择典型通用的电路,并符合单片机的常规用法。 系统的扩展与外围设备配置的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当前的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谢维成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谢维成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谢维成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1. 导言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part_01

part_01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1.1 单片机的概念 1.2 单片机的发展 1.3 单片机的应用
2010-12-22
3
1.1 单片机的概念
1.1.1 1.1.2 1.1.3 1.1.4 1.1.5 单片机的名称 通用单片机和专用单片机 单片机与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应用系统与单片机开发系统 单片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和软件
编译型高级语言可生成机器代码; 编译型高级语言可生成机器代码; 解释型高级语言必须在解释程序支持下直接解释执行。 解释型高级语言必须在解释程序支持下直接解释执行。 因此,只有编译型高级语言才能作为微机开发语言。 因此,只有编译型高级语言才能作为微言的应用: 不同计算机语言的应用:
1.1.3
单片机与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通常是指芯片本身,集成的是一些基本组成部分。 单片机通常是指芯片本身,集成的是一些基本组成部分。是典型 通常是指芯片本身 的嵌入式系统的主要构成单元,只能作为嵌入式应用, 的嵌入式系统的主要构成单元,只能作为嵌入式应用,即嵌入 到对象环境、结构、体系中作为其中的一个智能化控制单元。 到对象环境、结构、体系中作为其中的一个智能化控制单元。 等家用电器, 如:洗衣机、电视机、VCD、DVD等家用电器,打印机、复印 洗衣机、电视机、 、 等家用电器 打印机、 机、通信设备、智能仪表、现场总线控制单元等。 通信设备、智能仪表、现场总线控制单元等。 单片机系统是在单片机芯片的基础上扩展其它电路或芯片构成的 单片机系统是在单片机芯片的基础上扩展其它电路或芯片构成的 具有一定应用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如数字频率计等。 具有一定应用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如数字频率计等。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包括了满足对象(如洗衣机)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包括了满足对象(如洗衣机)要求的全部硬件 中包括了满足对象 电路和应用软件。构成各种嵌入式应用的电路系统, 电路和应用软件。构成各种嵌入式应用的电路系统,统称为单 片机应用系统。 片机应用系统。 单片微机应用系统结构通常分三个层次, 单片机、单片机系统、 单片微机应用系统结构通常分三个层次,即单片机、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应用系统。 单片机应用系统。

第9章作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9章作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LOOP:
MOVX @DPTR,A JNB P1.0,$ MOVX A,@DPTR MOV @R0,A INC DPTR INC R0 DJNZ R2,LOOP RET
;启动 A/D 转换,A 的值无意义
;读取转换后的数字量 ;存入片内 RAM 单元 ;指向下一模拟通道 ;指向下一个数据存储单元 ;8 路未转换完,则继续 ;返回
4. 简述 A/D 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答:A/D 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 分辨率 2) 转换时间 3) 量程 4) 转换精度 5. 简述 DAC0832 的基本组成。 答:DAC0832 主要由 8 位输入寄存器、8 位 DAC 寄存器、8 位 D/A 转换器和控制逻辑 电路组成。8 位输入寄存器接收从外部发送来的 8 位数字量,锁存于内部的锁存器中,8 位 DAC 寄存器从 8 位输入寄存器中接收数据,并能把接收的数据锁存于它内部的锁存器,8 位 D/A 转换器对 8 位 DAC 寄存器发送来的数据进行转换,转换的结果通过 Iout1 和 Iout2 输出。 6. DAC0832 有几种工作方式?这几种方式是如何实现的? 答:DAC0832 具有直通方式、单缓冲方式和双缓冲方式 3 种工作方式。这三种方式是 通过改变控制引脚 ILE、WR1、WR2 、CS 和 XFER 的连接方法,控制 DAC0832 的 8 位 DAC 寄存器和 8 位 D/A 转换寄存器的通行来实现。如果这两个寄存器直接导通则为直通方式, 如果一个直接导通一个选通或两个连在一起选通则为单缓冲方式,如果两个寄存器先 8 位
习题
1. 简述 D/A 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答:D/A 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分辨率 2) 精度 3) 线性度 4) 温度灵敏度 5) 建立时间 2. 简述 A/D 转换器的类型及原理。 答:A/D 转换芯片根据转换原理可分为计数型 A/D 器、逐次逼近型 A/D 转换器、双重 积分型 A/D 转换器和并行式 A/D 转换器等;按转换方法可分为直接 A/D 转换器和间接 A/D 转换器;按其分辨率可分为 4~16 位的 A/D 转换器。 3. 简述双重积分型 A/D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答:双重积分型 A/D 转换器将输入电压先变换成与其平均值成正比的时间间隔,然后 再把此时间间隔转换成数字量,如图所示,它属于间接型转换器。它的转换过程分为采样 和比较两个过程。采样即用积分器对输入模拟电压 Vin 进行固定时间的积分,输入模拟电 压值越大,采样值越大,采样值与输入模拟电压值成正比;比较就是用基准电压(+Vr 或-Vr) 对积分器进行反向积分,直至积分器的值为 0。由于基准电压值大小固定,所以采样值越 大,反向积分时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时间与采样值成正比;综合起来,积分时间就与输入 模拟量成正比。最后把积分时间转换成数字量,则该数字量就为输入模拟量对应的数字量。 由于在转换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积分,所以称为双重积分型。

c51单片机应用与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 ——基于机器人工程对象的项目实践

c51单片机应用与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 ——基于机器人工程对象的项目实践

c51单片机应用与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 ——基于
机器人工程对象的项目实践
《C51单片机应用与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基于机器人工程对象的项目实践》是一本介绍C51单片机应用与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

该教材以机器人工程对象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实践,帮助读者掌握C51单片机的应用和C语言程序设计。

以下是该教材的主要内容:
1. C51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和硬件结构。

2. 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

3. C51单片机的各种功能模块,如I/O口、定时器、中断、串口等。

4. 机器人的移动控制、传感器检测、语音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5. 基于机器人的综合项目实践,包括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传感器检测、语音识别等功能。

该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机器人工程对象将C51单片机和C 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读者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代码实例和项目案例,方便读者学习和参考。

如果你想学习C51单片机应用和C语言程序设计,同时又对机器人技术感兴趣,那么《C51单片机应用与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基于机器人工程对象的项目实践》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

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
该次修订在保持前三版的写作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改进。
该教材的第1章和第7章由冯佳昕编写;第2章、第3章和第8章由秦玉平编写;第4章~第6章由马靖善编写; 附录由刘福德编写;各章的习题由秦玉平编写。根据由大连理工大学王秀坤担任主审。在该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作者参考了有关C语言程序设计的书籍和资料。
2020年9月,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共分为8章,详细介绍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功能实现。其中,第1章为C语 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简单发展历史、基本特点、32个关键字和语句的分类以及上机操作指导。第2章为C语言的 基本语法规则,介绍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第3章为控制语句与预处理命令,介绍分 支语句、循环语句和编译预处理命令。第4章为数组,介绍一维数组与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以及常用字符串操作。 第5章为函数,介绍函数的定义、调用、命令行参数的使用、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等。第6章为结构体、共用体和 枚举,介绍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链表的基本操作等。第7章为文件系统,介绍缓冲区 系统文件的常用处理方法。第8章为常见错误和程序调试,介绍初学者常犯错误和程序调试方法。
教材目录
参考资料:
教学资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学习与实验指导》。 该教材还提供大纲、源程序、教学课件、习题及其解答、实验指导、教学站等辅助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
马靖善:男,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和科研工 作。
秦玉平:1965年生,男,博士,渤海大学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
感谢观看
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

第5章 Keil C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5章  Keil C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谢维成-清华大学出版社
章节
5.1 Keil C51简介 5.2 Keil uVision4 IDE的使用方法 5.3 Keil C51的调试技巧
3
第5章 Keil C51集成环境的使用
第5章 Keil C51集成环境的使用
一、 Keil µVision IDE界面
窗口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栏
项目管理器窗口 编辑窗口
命令窗口和 输出信息窗口
8
第5章 Keil C51集成环境的使用
(3) 选择好单片机芯片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弹出如图5.4所 示的Copy Standard 8051 Startup Code to Project Folder and Add File to Project确认框,问是否把启动代码文件拷贝到项目文件夹并添加到项 目中。如果程序用C51语言编写要选择【是】,汇编语言编写选择 【否】,单击后,项目文件就创建好了。
12
第5章 Keil C51集成环境的使用
(4) 弹出如图所示的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Group1'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需要添加的程序文件,单击Add按 钮,把所选文件添加到项目文件中。
注意:在该对话框中 文件类型默认为*.C, 如果是汇编程序,需 在文件类型选择框选 择*.a*才看得到,如 果文件添加得不对, 可在项目管理器的 Source Group1下面 选中对应的文件,用 右键菜单中的 Remove File命令把 它移出去。
第5章 Keil C51集成环境的使用
5.2.1 建立项目文件
uVision4采用项目方式管理,一个项目用一个文件夹存放, 建项目时要先建一文件夹,文件夹建好后,启动uVision4, 通过用Project菜单下的New uvision Project命令建立项目文 件,过程如下:

利用51单片机+8位数码管+AD0809设计数字直流电压表系统

利用51单片机+8位数码管+AD0809设计数字直流电压表系统

目录1.题目设计要求 (2)2.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1电路原理图 (2)2.2 A/D转换原理 (3)2.3数据处理原理 (3)2.4器件列表 (3)3. 器件的功能和作用 (4)3.1AT89C51功能介绍 (4)3.1.1AT89C51的简单概述 (4)3.1.2AT89C51的引脚介绍 (4)3.2AD0809功能介绍 (6)3.3 LED数码管功能介绍 (6)4.系统硬件设计 (7)5. 系统软件设计 (8)5.1 程序流程图 (8)5.2程序代码 (10)6.系统仿真调试 (13)6.1仿真原理图设计 (13)6.2 与程序代码链接 (13)6.2.1运用keil uVision4生成.hex文件并链接 (13)6.3 仿真运行结果 (15)7.心得体会 (15)8.参考文献 (16)1.题目设计要求要求:利用51单片机+8位数码管+AD0809设计数字直流电压表系统,精度为0.01V。

完成以下设计环节:1)使用Altium Desinger或Protel99SE开发工具,设计电路原理图与PCB制板图。

2)使用Uvision2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设计软件程序。

3)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设计仿真原理图并运行软件程序,完成系统仿真。

2.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电路原理图图2.1 电路原理图2.2 A/D转换原理模拟量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信号,也可以是压力、温度、湿度、位移、声音等非电信号。

但在A/D转换前,输入到A/D转换器的输入信号必须经各种传感器把各种物理量转换成电压信号。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采用逐次逼近法,逐次逼近式A/D是比较常见的一种A/D转换电路,转换的时间为微秒级。

逐次逼近法转换过程是:初始化时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各位清零;转换开始时,先将逐次逼近寄存器最高位置1,送入D/A转换器,经D/A转换后生成的模拟量送入比较器,称为Vo,与送入比较器的待转换的模拟量Vi进行比较,若Vo<Vi,该位1被保留,否则被清除。

清华大学出版社 C语言课程设计(第4版) 课后答案道

清华大学出版社 C语言课程设计(第4版) 课后答案道

第一章概述1-1简述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解:迄今为止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阶段,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也属于高级语言。

1-2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哪些特点?解: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与以往各种编程语言有根本的不同,它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能更直接的描述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将客观事物看作具有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通过抽象找出同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静态特征)和行为(动态特征),形成类。

通过类的继承与多态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代码重用,大大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并使得软件风格统一。

因此,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使程序能够比较直接地反问题域的本来面目,软件开发人员能够利用人类认识事物所采用的一般思维方法来进行软件开发。

C语言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1-3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其程序结构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基本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在功能上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内部均是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模块化实现的具体方法是使用子程序。

结构化程序设计由于采用了模块分解与功能抽象,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便于开发和维护。

虽然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它仍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它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实体。

当数据结构改变时,所有相关的处理过程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每一种相对于老问题的新方法都要带来额外的开销,程序的可重用性差。

由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运行由顺序运行演变为事件驱动,使得软件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但开发起来却越来越困难,对这种软件的功能很难用过程来描述和实现,使用面向过程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都将非常困难。

1-4什么是对象?什么是面向对象方法?这种方法有哪些特点?解:从一般意义上讲,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S052027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英文名称: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CM学分: 3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学生学完电子技术类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应用类基础课程之后,为加强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体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并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

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及维护的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后从事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特点和应用领域。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MCS-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的构成;半导体存储器的原理、中断系统的基本概念、I/O寻址方式等。

掌握:MCS-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工作方式、存储器组织和位寻址区域;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和汇编方法、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MCS-51单片机和外部存储器的连接方法、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初始化方法、MCS-51单片机并行I/O接口的扩展方法、键盘/显示器的接口方法、MCS-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方法、A/D、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MCS-51单片机与A/D、D/A转换器的接口方法、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MCS-51单片机在不同方式下的应用。

2、能力要求:简单运用:运用所学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接口芯片进行单片机简单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方法。

熟练运用:汇编语言及C51语言的程序设计、内部定时器/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的使用、存储器的扩展、A/D、D/A转换器的接口、键盘/显示器的接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REF RFB Iout1 Iout2 AGND
VCC DGND
3.DAC0832的引脚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CS WR1 AGND D13 D12 D11 D10 VREF RFB DGND
1
20
2
19
3
18
4
17
5
16
6
15
7
14
8
13
9
12
10 11
VCC ILE
In-1=
VREF 2n R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流向运算放大器的反向端的总电流I为分代码为1的各支
路电流之和,即:
n1
I=I0+ I1+ I2+… + In-2+ In-1= di Ii =
i0
n1 diVREF i0 2ni R
=D
VREF 2n R
经运算放大器转换成输出电压VO,即
DI0~DI7(DI0为最低位):8位数字量输入端。 ILE:数据允许控制输入线,高电平有效。
WR2
XFER CS :片选信号。
D14 D15
WR1 :写信号1。
D16 WR2 :写信号线2。
D17 Iout1
XFER :数据传送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
Iout2
RFB:片内反馈电阻引出线
Iout1:模拟电流输出线1,它是数字量输入为“1”的模拟电流输出端。
如输入的数字量为D,输出的模拟量为VO,则有: VO=DVREF
其中:VREF为基准电压。若D=dn-12n-1+ dn-22n-2+ +d121+d020
n1
=
di 2i
i0
则:VO=( D=dn-12n-1+ dn-22n-2+ +d121+d020 )VR
n1
=
di 2i VREF
i0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2.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1) 分辨率 2) 精度 3) 线性度
4) 温度灵敏度 5) 建立时间
3.D/A转换器的分类
按输入数字量的位数可以分为8位、10位、12位和16位 等;
按输入的数码可以分为二进制方式和BCD码方式; 按传送数字量的方式可以分为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 按输出形式可以分为电流输出型和电压输出型,电压输 出型又有单极性和双极性之分; 按与单片机的接口可以分为带输入锁存的和不带输入 锁存的。
2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章节
9.1 D/A转换器与51单片机的接口 9.2 A/D转换器与51单片机的接口
3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9.1 MCS-51单片机与DAC的接口
9.1.1 D/A转换器概述
1. 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D/A转换器是把输入的数字量转换为与之成正比的模 拟量的器件,其输入的数字量,输出的是模拟量。
I out2:模拟电流输出线2,它是数字量输入为“0”的模拟电流输出端。
VREF:基准电压输入线。电压范围为-10V~+10V。 VCC:工作电源输入端,可接+5V~+15V电源。 AGND:模拟地。 DGND:数字地。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3.DAC0832的工作方式
1) 直通方式 8位输入寄存器和8位DAC寄存器都直接处于导通状态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4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谢维成,杨加国
西华大学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主要内容: 实现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器件称为 A/D转换器(ADC),数字量转换成模拟 量的器件称为数模转换器(DAC)。本 章主要介绍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与 MCS-51单片机的接口。
2) 单缓冲方式 两个寄存器中的一个处于直通状态,另一个处于
受控制状态,或者两个同时被控制
3) 双缓冲方式 8位输入寄存器和8位DAC寄存器分开控制导通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9.1.2 典型的D/A转换器芯片DAC0832
1.DAC0832芯片概述
DAC0832是采用CMOS工艺制成的电流型8位T 型电阻解码网络D/A转换器芯片,是DAC0830系列的一 种。它的分辨率为8位,满刻度误差1LSB,线性误差 0.1%,建立时间为1s,功耗20mW。其数字输入端具 有双重缓冲功能,可以双缓冲、单缓冲或直通方式输入。 由于DAC0832与单片机接口方便,转换控制容易,价格 便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广泛使用。
VO
= - IRF = -D
VR RF 2n R
取RF=R,则
D
VO =- 2n VREF
例:设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为8位,基准电压VREF= - 10V, 令RF=R,则输入数字量为全0时,VO =0V。
当输入数字量为00000001时,VO =(120)10/28≈0.039V。 当输入数字量为全1时,VO =(25520)10/28=9.96V≈10V。
d0
d1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dn-2
dn-1
RF
+
VOUT
2R
2R
I0
I1
2R
R
0
1
2R
2R
R
In-2 R
In-1
n-2
n-1
VREF
T型电阻解码网络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各支路的电流为:
In-1=
VREF 2R
In-1=
VREF 22 R
……
In-1=
VREF 2n1 R
第9章 51单片机与D/A、 A/D转换器的接口
2. DAC0832的内部结构
DAC0832主要由8位输入寄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器和 控制逻辑电路组成,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DI0~DI7
输入
DACD/A寄寄转存存




ILE

LE1
LE2
CS 与
WR1
WR2 与
XFER
DAC0832
D/A转换一般由电阻解码网络、模拟电子开关、 基准电压、运算放大器等组成。按电阻解码网络的 组成形式,将D/A转换器分成有权电阻解码网络D/A 转换器、T型电阻解码网络D/A转换器和开关树型电 阻解码网络D/A转换器等。
T型电阻解码网络D/A转换器只用到两种电阻, 精度较高,容易集成化,在实际中使用最频繁。下 面以T型电阻解码网络D/A转换器介绍D/A转换器的 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