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大全(附图片)第一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鹤望兰[旅人蕉科][鹤望兰属]
拉丁名:Strelitzia reginae
别名:极乐鸟花、天堂之鸟
产地分布:原产南非好望角。
形态特征:地下具粗壮的肉质根,还有根状茎。
地上茎不明显。
叶似基生,具长柄,叶为椭圆形,对生,两侧状排列,叶色深,质地较硬,具直出平行脉。
花从叶丛中抽生,花梗长而粗壮,花序为侧生的穗状花序,外有一紫色的总苞,内着生6-10朵小花,外瓣为橙黄色。
生长习性: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要求阳光充足,不耐寒,怕霜雪,冬季要求不低于5℃,生长18-24℃,夏季这且在荫棚下生长,喜在富含有机和的粘质土壤中生长。
园林用途:为大型的室内盆栽观赏花卉,在南方可丛植于庭院或点缀于花坛,同时其又是一种高级的切花,插于水中可保持20-30d之久。
繁殖培育:分株法繁殖为主,也可用播种法繁殖,分株繁殖一般于早春翻盆进行,用利刀从根茎空缝处切开,每丛分株叶片不得少于8-10张,伤口涂以草木灰或硫磺粉,以防其腐烂,栽后浇足水,置于蔽阴处,适当养护,当年秋冬即能开花。
播种繁殖也可。
2、石竹[石竹科] [石竹属]
拉丁名:Herba Dianthi Chinensis
别名:石竹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田边或路旁。
分布全国,主产河北、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苏。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茎丛生,高30~50cm,直立或基部匍匐,节膨大。
叶线状披针形,长3~5cm,宽3~5mm,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成聚伞花序;小苞片4~6,广卵形,先端尾状渐尖,长约为萼筒的1/2;萼圆筒形,先端5裂;花瓣鲜红色、白色、粉红色,边缘有不整齐的浅锯齿,喉部有斑纹或疏生须毛。
蒴果包于宿萼内。
种子扁卵形,灰黑色,边缘有狭翅。
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耐寒,耐干旱。
喜阳光崇左、高燥、通风、凉爽地环境,喜排水良好、含石灰质地肥沃土壤。
忌潮湿、水涝。
园林用途:石竹株型低矮,茎秆似竹,花朵繁密,色彩丰富、鲜艳,是布置花坛、花境的重要材料,也用于岩石园和草坪边缘点缀。
繁殖培育:播种、扦插或分株法繁殖。
9月播种于露地苗床,最适发芽温度为21~22℃,播后5天即可出芽,苗期生长适温10~20℃。
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12月冷室盆播,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
扦插可在10月至翌春3月进行。
4月分株,夏季注意排水,9月份以后加强肥水管理,于10月初再次开花。
3、大统领仙人掌科植物
拉丁名:Thelocactus bicolor
别名:大统领五彩大统领
产地分布:原产墨西哥、美国得克萨斯州。
形态特征:一般情况下植株不长仔球,植株球形,老株为球柱形;球体翠绿色,老株灰绿或黄绿色;棱由明显的乳头状的疣排列组成;具8~13条棱。
单生圆柱形球,球体灰绿色,棱由明显的乳头状的疣排列组成。
有红、白、黄三色针状长刺。
花自顶部附近的刺座长出,漏斗状,大花,桃红色,有微香。
花期6-9月,种子黑色。
生长习性:生长期喜温暖的环境及充足的光照。
要求疏松肥沃的砂质土。
园林用途:大统领宜盆栽,供室内摆设。
繁殖培育:用播种、扦插、嫁接繁殖。
4、花叶柳[杨柳科][柳属]
拉丁名:Salix integra cv. Hakuro Nishiki
别名:花叶柳
产地分布: 2002年5月从荷兰引入我国,在北京地区生长良好。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无明显主干,自然状态下呈灌丛状。
新叶先端粉白色基部黄绿色密布白色斑点,随着时间推移,叶色变为黄绿色带粉白色斑点。
生长习性:喜光或25%遮荫,耐寒性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越冬,喜水湿,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PH5.0~7.0的土壤或干褙沙地、低湿河滩和弱盐碱地上均能生长,以肥沃、疏松,潮湿土壤最为适宜。
主根深,侧根和须根广布于各土层中,能起到很好的固土作用。
园林用途:观赏价值较高。
可广泛应用于绿篱、河道及公路、铁路两侧的绿化美化。
也片植或用于公园植物园等的点缀。
亦可高接于其他柳树上作为行道树栽培。
繁殖培育:花叶柳可用扦插繁殖,夏季扦插5天就可生根。
5、西洋山梅花[虎耳草科][山梅花属]
拉丁名:Philadelphus
别名:西洋山梅花
产地分布:原产于南亚及小亚细亚一带,栽培分布较太平花偏南,上海、南京等地较常见,生长旺盛花朵较大,色香均较太平花为好。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3m。
树皮片状剥落,小枝光滑无毛,柄下芽,叶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4~8cm,3~5主脉,缘具疏齿,叶光滑,仅叶背脉腋有毛。
花纯白色,芳香总状花离。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半荫环境。
较耐寒,怕水涝。
要求缓坡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壤土。
忌曝晒或过于干燥的瘠薄土壤
园林用途:生长旺盛,宜植于草地、林缘、园路转角和建筑物前,亦可作自然式花篱或大型花坛之中心栽植树种。
6、燕子掌[景天科] [青锁龙属]
拉丁名:Crassula portulacea
别名:燕子掌
产地分布:原产非洲南部。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叶片肉质肥厚,茎叶碧绿,顶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别。
生长习性: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
不耐寒,怕强光,稍耐阴。
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
冬季温度不低于7℃。
园林用途:燕子掌树冠挺拔秀丽,茎叶碧绿。
若配以盆架、石砾加工成小型盆景,装饰茶几、案头更为诱人。
繁殖培育:常用扦插繁殖。
在生长季节剪取肥厚充实的顶端枝条,长8~10厘米,稍晾干后插于沙床,插后约3周生根。
也可用单叶扦插,切叶后待晾干,再插入沙床,插后约4周生根,根长2~3厘米时上盆。
每年春季需换盆,加入肥土。
燕子掌生长较快,为保持株形丰满,肥水不宜过多。
生长期每周浇水2~3次,高温多湿的7~8月严格控制浇水。
盛夏如通风不好或过分缺水,也会引起叶片变黄脱落,应放半阴处养护。
入秋后浇水逐渐减少。
室外栽培时,要避开暴雨冲淋,否则根部积水过多,易造成烂根死亡。
每年换盆或秋季入室时,应注意整形修剪,使其株形更加古朴典雅。
7、日本紫藤科名:豆科属名:紫藤属
分布地区:西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东部,华北(河北、山西、北京、天津、[河南、山东])、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南部、华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华中(湖北、湖南)及粤、川。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叶亮绿色,花朵紫红或深蓝,先花后叶。
花序繁多。
花含芳香油,可食。
花序和种子可供药用。
叶密花浓,枝条粗壮,缠绕力强,为庭园绿化良好的棚架树种,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
培育繁殖:木质藤本,叶亮绿色,花朵紫红或深蓝,先花后叶。
花序繁多。
花含芳香油,可食。
花序和种子可供药用。
叶密花浓,枝条粗壮,缠绕力强,为庭园绿化良好的棚架树种,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
培育繁殖:播种,嫁接、压条或分蘖方法繁殖。
景观用途:低养护,喜深厚、潮湿土壤,略碱性土壤更佳。
8、无刺枸骨科名:冬青科属名:冬青属
形态特征:是冬青属枸骨的自然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种枝繁叶茂,叶形奇特,浓绿有光泽。
树冠圆整,4-5月开黄绿色小花,核果球形,初为绿色入秋成熟转红,满枝累累硕果,鲜艳夺目,经冬不凋直至来年春季,经修枝整形可制作成大树形,球形及树状盆景,是良好的观果观叶观形的观赏树种。
生长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碱性土壤,有较强抗性,耐修剪。
在零下8-10℃气温,生长良好。
景观用途:可作广场、庭院、道路及岩石园的绿化材料,亦可在公园绿地孤植、列植或和其他树种配植。
9、金叶木科名:爵床科属名:黄脉爵床属
植物别名:黄脉爵床、明脉爵床、金脉爵床
分布地区:原产厄瓜多尔,巴西。
高度范围:高可达1m多
形态特征:为直立灌木。
高可达1m多,茎鲜红色,叶对生,长椭圆型,先端尖,翠绿的叶片上有12-15对黄色或乳白色羽装侧脉,中肋黄色,并有红色纵纹,叶色鲜明清丽,夏季开花,苞片橙黄色。
生长习性:喜温暖,适生温度为20~30℃,要求空气湿度70%~80%,喜半阴的光亮环境。
花期夏季。
培育繁殖:可用分株或扦插法。
春至夏季剪枝条或顶芽,每段12-18cm,叶片剪半,扦插于河砂或细蛇木屑,保持湿度,约经2-3周能发根。
景观用途:为良好的盆栽观叶植物。
暖地可于庭院内栽培。
可庭院美化或盆栽,室内摆放应放置于窗边光照明亮处。
10、金缕梅科名:金缕梅科属名:金缕梅属
植物别名:木里仙
分布地区:产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多生于山地次生林中。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9m。
细枝密生星状绒毛;裸芽有柄。
叶倒卵圆形,长8-15cm,先端急尖,基部歪心形,缘有波状齿,表面略粗糙,背面密生绒毛。
花瓣4片,狭长如带,长1.5-2cm,淡黄色,基部带红色,芳香;萼背有锈色绒毛。
蒴果卵球形,长约1.2cm。
2-3月叶前开花;果10月成熟。
生长习性:喜光也耐阴,常生于温暖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山谷林中,耐寒,畏炎热。
培育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压条和嫁接。
种子采后即播或砂藏至翌年春播。
压条可春秋两季进行。
景观用途:种花形奇特,具有芳香,草春先叶开放,黄色细长花瓣宛如金缕,缀满枝头,十分惹人喜爱。
国内外庭园常有栽培,并有一些好品种出现,是著名观赏花木之一。
在庭院角隅、池边、溪畔、山石间及树丛外缘都很合适。
此外,花枝可作切花瓶插材料。
如欲催花,则于12月至翌年1月间将枝条剪下瓶插于20℃左右温室中,约经10-20天即可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