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特色
• 一、剪材详略得当 • 二、用语言、行动、细节刻画人物 •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
自刺 /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 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武以始元六年春 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 及还,须发尽白。
借鉴实例
• 深沉而庄严的历史已滚滚地穿越了近两 千年的岁月。而两千年前,北海边上那高 昂耸立着的旄节,依旧穿透历史的尘埃, 闪耀着气节的光辉。 苏武,一个不屈的使 者。面对卫律高举的利剑,荣华富贵的许 诺,他不为所动,痛斥叛臣;面对李陵动 之以情发自肺腑的规劝和家中亲人的遭遇, 苏武依然誓不归降。他怀着满腔热血谱写 了可歌可泣的诗篇。
检测
• 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字,是指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又称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取字,女子十五岁取字。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与“拜相如为上大夫”“以相如功 大,拜为上卿”中的“拜”意思相同。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受时代的限 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 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 越等来称呼 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都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 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为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只有一个 年号。
苏武传
《汉书》
苏武牧羊 歌词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
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破/拱服汉德威
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
• 1.通假字
•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 背叛。
•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
收藏。 •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
•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
检测
•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得夜见汉使”中加粗 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宜皆降之
B.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C.剑斩虞常已
D.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检测
• 6、判断者正误 • (1)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采
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始置太学。( ) (2)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 和技能。“五经”指《诗》《书》《礼》《易》 《乐》。 ( ) (3)汉代由中央官员向地方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 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明、清时期,“孝 廉”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
文言基础知识:词类活用
•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 降。
•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 (6)王必欲降武 降:使法,使……投降。 •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归 • (8)屈节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文言基础知识:词类活用
• ③名词活用 •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
4.劝降-----私情不动
(9~10)匈奴和亲,苏武得返
课文层次结构
• 第一部分(文章的第1,2段),出使匈奴,以求通好。介 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表明苏武出使时的 严酷历史环境
• 第二部分(文章第3~8段),缑王谋反,祸及汉使;舍生 取义,以死明志;卫律劝降,威武不屈;饮雪吞毡,矢志 不渝;李陵劝降,忠贞如一。重点描写匈奴三次威逼利诱 劝降苏武
运用片段
• 苏武,一个坚贞的汉臣。在那幽深的地窖中,他 以毡毛为食,以雪就饮;在那荒凉的北海边上, 他掘野鼠弆草食而食。漫天风雪中,他持汉节屹 立不倒;荒漠戈壁中,他怀揣信念,坚守气节。 他用对国家的忠诚挥洒了流传千古的正气。 苏武, 他对大汉坚贞不渝,他对匈奴浩然正气。他怀着 满腔的爱国之情,用花白须发、铮铮硬骨和那早 已落尽的旄节诠释了撼天动地的民族气节,也造 就了一个流芳百世的永远的苏武!
作者简介
•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 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 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班固九岁 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 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 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 前后历时二十余年,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 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 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 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 岁。
逢。今义:聚会、集合。 • 11.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 12.会论虞常。论: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 13.以货物与常。货物: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 14.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文言基础知识:词类活用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 社会环境:单于卫律逼降

李陵劝降

张胜屈降
• 烘托人物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操。
• 自然环境:北海无人处

廪食不至,

天气寒冷
• 烘托人物坚忍执着的性格。
记叙中饱含感情
• “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 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 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长!苏武 “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 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 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 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 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 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
卿尚复为谁乎”。 • (5)何以复加。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
加”。
文言基础知识:特殊句式
• ②判断句 •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 (2)非汉所望也。 •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③被动句 • (1)见犯乃死,重负国 •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3)皆为陛下所成就 •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 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 • 第二次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
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 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 消磨苏武的斗志, • 第三次李陵劝降 • 第三部分(文章最后二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 雁足传书 白发丹心
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着。 •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
上。 • (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
的。
文言基础知识:一词多义
• 4.一词多义 • ①使 •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
作为辞赋家,《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 《文选》第一篇;诗:《咏史诗》
• 弟弟班超,出使西域,投笔从戎
• 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1~2)苏武身世,出使背景

备受艰辛,

坚守气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8)
1.扣留自杀------义不受辱 2.恐吓-----威武不屈 利诱-----富贵不淫
3.逼迫-----贫贱不移
文言基础知识:特殊句式
• 5.特殊句式 • ①倒装句 •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
“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
夷为降虏”。 •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
见女” •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
艺术手法:细节描写
•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 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细 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 煴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 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 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 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 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 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 结合起来。
出使。 •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 ②语 •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 ③引 •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文言基础知识:一词多义
• ④食 •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 ⑤发 •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无”,没有。 •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
有。 •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
“襟”,衣襟。决:通“诀”,诀 别。
文言基础知识:古今异义
• .古今异义 •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
地)。 •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 5.独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
作品简介
•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由中国东 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 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之一,与 《史记》西汉司马迁《后汉书》南朝范晔 《三国志》西晋陈寿并称为“前四史”。
• 全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 共100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公 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 元23年),共230年历史。
• 3.词类活用 • ①意动用法 •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 ②使动用法 •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检测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安陵 (今陕
西咸阳)人。著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 • B.《汉书》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
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共二百多年的历 史。 • C.《汉书》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如改“书” 为“志”,改“列传”为“传”等。全书包括十二纪、八 表、十志、七十传,共一百篇。 • D.《汉书》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语言庄严工整,多用 排偶,遣词造句典雅远奥。
检测
•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虞常生得
B.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见犯乃死,重负国
•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顼是( ) 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 京师 B.①乃幽武置大窖中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②宜皆降之 D.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②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 之
弟。 •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
指季节。
文言基础知识:古今异义
• 7.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
下。 •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 古义:正当、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