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从情感的主体来讲,爱国情感是个体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心理上的依恋、归属和态度上的认同。它主要表现为个体从幼年起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依恋,对自己同胞和亲人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共同语言的酷爱和尊重,对自己民族光荣历史和本民族对人类所做贡献的珍惜和自豪;在深切感受国家兴衰荣辱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上,把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作为自己的责任、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使命。具体体现为: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没有人民的祖国是不存在的,离开人民谈爱国也是不切实际、毫无意义的。一切真诚的爱国者都是热爱人民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不愧为“民族的脊梁”。古人尚能如此,当今时代的爱国者就更应当热爱人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曾在英国培格曼公司出版的英文版《邓小平文集》的序言中情真意切地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资料: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上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曾起到了举公认的巨大推动作用。我国的科学技术,曾在世界历史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公元前6世纪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创造54项,中国占31项。直到公元1500年止,在世界科学技术就成中,中国占将近58%,其他世界各国只占42%。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以高度发达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3.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行为规范
爱国主义是重要的政治原则。祖国和爱祖国的观念,是在国家出现之后才产生的,并逐步发展成为明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国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从而要求所有公民加以遵守,并以政权的行政力量来保证它的实施。作为政治原则,它主要调整个人与国家在政治上的关系,强调个人对国家的政治责任、政治义务,要求人们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保卫祖国,抵御侵略等法律义务。
热爱自己的国家
在谈论爱国主义时,有不少人常常把祖国与国家当作相同的概念使用。实际上,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祖国”是指居住在一定疆域内的单个或多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劳动和物质文化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共同体,主要包括国土、国民等基本要素,它凸现的是民族性和自然属性。“国家”则指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于本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的政治共同体,主要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军事警察机关等强力政治机构组成,它凸现的是政治性和阶级属性。因此我们不能把祖国和国家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既不能把爱国家当作爱祖国的全部内容,而忽视对故土和人民的热爱,也不能只讲对国土和人民的爱,而不讲对国家的爱。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李立的邻居是一位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李立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在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2.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片国土里,自然就产生一种热爱、建设、保卫这片土地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作为群体意识,凝聚着人们对祖国及其根本利益的整体认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理性审视和把握,对建设祖国的理想和筹划,具体表现为民族自尊意识、民族自强意识、民族自决意识、民族忧患意识、竞争参与意识等。作为个体意识,潜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包括对自己祖国的亲身体验和间接认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对祖国利益的认同等,从而形成个体的特定的祖国观。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道德规范,主要调整个人与国家在利益上的关系,强调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服从国家的利益,要求人们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看作是爱国主义的高尚美德,把卖国、辱国、祸国、乱国、叛国看作是对祖国对民族不道德的丑恶行为。
当然,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与爱国主义的政治原则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人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和尊严,英勇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样的人,不仅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也是—个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觉悟高的人。
当然,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和世界上其他国土一样,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有限;旱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也较严重;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则相对贫乏,人均国土和人均耕地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人均森林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人均矿产资源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3/5。这些不足之处虽不值得赞赏,却能够激励起我们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倍加珍惜祖国的山川河流、田野矿藏,更好地保护、开发、完善这片国土,尽可能消除、避免或者减少这些不足之处,协调、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我们的故土家园更加美好。因为我们的国土优越而赞美她、热爱她,是爱国的表现;因为我们的国土不足而关心她、改善她、建设她,而不是鄙视她、离弃她,更是爱国的重要表现。这种对故土家园、祖国山河的热烈、深沉、充满责任的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三个层面的内涵。
爱国,也就是爱自己的祖国。一般而言,祖国这一概念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第二,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人民或国民。第三,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起来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构――国家。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一定区域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
其实,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温柔、最无情、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人,在各个方面都做得很成功很出色的人。
古往今来,爱国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不同的形式,优秀事例不胜枚举。从古代的“投笔从戎”、“闻鸡起舞”,到上个世纪初“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以及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说,不同时期的中国青年身上,始终涌动着具有不同内涵的爱国热血。我国古代思想家班固提出:要爱国如饥渴。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认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更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看来,爱国的形式总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
案例:抗日战争期间,国画大师张大千曾被困北平,被日本宪兵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了一段时间,以高官厚禄诱其投降,但他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不久,张大千历经万险脱离虎口,来到上海,又辗转返蜀,进行义卖救国活动。后来,张大千出国三十余年,饱览了异国他乡的山水,但他经常和乐意挥毫的仍然是祖国的名山大川,巨作《长江万里图》和《庐山图》更是倾注了他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当一个友人给他带去一包成都平原的泥土时,他眼含热泪,看了又看,嗅了又嗅,因为他感到真切地了闻到故土的芳香。
爱国主一方人”,每个人最初认识和熟悉的环境都是自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随着社会阅历的日益丰富,人们不断深化了对祖国广阔土地及其风貌的认识,逐渐将对故土的哺育之恩、依恋之情扩大为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祖国,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发展的辽阔大地。
热爱自己的同胞和人民
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国土上的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各族人民。古语说“民为邦本”。正是各族人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爱人民是爱祖国的根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是这样概括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的:“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
爱祖国就要爱国家,其理由在于国家所具有的特殊职能。在阶级存在的社会中,国家作为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把阶级矛盾和冲突控制在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秩序和稳定的范围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社会政治环境,否则这个社会一天也难以生存下去。国家在行使统治阶级统治工具职能的同时,还必须行使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管理职能,包括对本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生产技术设备、历史文化遗产等涉及国计民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尽可能予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并组织国民抵御来自内部的自然灾害、暴力行为和采自外部的外族入侵的破坏、挑战。国家所具有的这种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维护国家主权的职能必不可少,并且与本国人民的利益休戚相关。国家稳定、发达、团结、兴旺,生活于其中的民族、家庭、个人就会安居乐业、幸福健康;国家动乱、分裂、衰败、危亡,人民就会颠沛流离、民不聊生。爱国家是社会政治稳定和统一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的需要。因此许多国家都把热爱自己的国家作为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写入宪法。我国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国家之一。从轩辕黄帝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建立起奴隶制的民族国家——夏,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制国家——秦,继而经由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以至成吉思汗、康熙……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中国始终保持着大一统的国家格局,在今天形成了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国。正是有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有了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文字,有了共同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心理、文化传统,才使每一块国土与我们密切相关,并作为承载人民生息、繁衍的物质基础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正是由于有了各族人民世代的努力,才在促进56个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拓展了祖国的疆域,开发了祖国的资源,美化了祖国的山河,才使原始的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成为我们热爱的美好家园。
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修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爱民族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传统。一个真诚的爱国者,必定是一个尊重和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