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长性能与生产性能参数
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

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
大白猪是世界上广泛饲养的一种生猪品种。
在大白猪品种中,不同的品系有着不同的
生产性能表现。
本文将对两个不同品系的大白猪进行生产性能对比,以期为广大养猪户提
供参考。
品系一:约克夏猪
约克夏猪是一种英国起源的品系,也是国内主要的生猪品系之一。
约克夏猪体型中等,体质结实,毛色白色,头部中等大小,亦有较好的繁殖能力,以及较高的生产性能表现。
1. 生长速度
约克夏猪的生长速度快,一般出生后的40天体重可达10公斤左右,90天体重可达
40公斤左右,6个月左右体重可达100公斤左右,12个月体重可达150公斤左右。
2. 饲料转化率
约克夏猪的饲料转化率较好,一般在1.6以下,饲料利用效率高。
3. 屠宰率
约克夏猪的屠宰率高,一般可达70%以上,瘦肉率高。
4. 繁殖性能
约克夏猪的繁殖性能较好,母猪一年可产仔2-3胎,每胎产仔数在10-12头之间。
杜洛克猪是法国起源的品系,也是世界上广泛饲养的一种大白猪品种。
杜洛克猪体型
较大,性情温顺,毛色灰黑,背部较宽厚,腹部肌肉发达,以及优异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总结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约克夏猪和杜洛克猪在生产性能上都有优异的表现。
约克夏猪在
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繁殖性能上表现较优,而杜洛克猪在体型、屠宰率和肉质品质上
表现较优。
饲养大白猪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系,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衡量肉猪生产性能的三个指标

把
七
关
() 上
2抓 好保 温 。 .
环境温度 适宜 , 小猪 活泼 , 爱采食 补料 , 长得壮 , 发 病少 。带仔母 猪需要 2 ~ 2 c 0 2 c 的环境温度 , 与仔猪 需要
的 温 度 不 一 致 。 因 此 , 要 给 仔 猪 提 供 特 别 的 保 温 措 需
燥 ) 在春 、 、 , 秋 冬三季应铺 上垫草。 垫草要干 净 、 干燥 ,
屠 宰 率 、 肉率和 饲 料 报 酬 。 瘦
屠 宰率 屠 宰 率 是 指 生 猪 屠 宰
较 多的青 、 饲料喂猪时 , 粗 最好 不要
饲 养 国 外 瘦 肉型 品 种 猪 ; 选 择 饲 可
后 , 体 ( 宰煺毛后去掉头 、 、 胴 屠 蹄 下 水的 白条猪 ) 占活 重 的 比 例 。 屠 宰 率 高 , 肉就 多 。 在 生猪 9 千 克 进 出 0
i 率 为 4 .% , 太 二 元 杂 种 猪 为 肉 45 长
” 3 大 长 太三 元 杂 种 猪 可 达 5%。 一初生 日
i
母 猪 进 产 房 前 , 须 对 产 圈 进 行 彻底 清 扫 和 消 毒 , 必
保 持 猪 床 清 洁 、 燥 ; 时 对猪 体进 行 一 次 清 刷 和 消 毒 , 干 同
高 , 宰 率 和 瘦 肉率 都 较 理 想 , 产 屠 生
的 猪 肉 受 市 场 欢 迎 , 济 效 益 较 经 好 。 当不 用 或 少 用 全 价 饲 料 , 用 而
就应该饲养生产性能好 的肉猪 。衡
j 肉猪 生 产 性 能 的 三 个 主 要 指 标 是 量
料 千 克 数 , 常 用料 肉 比表 示 , 肉 通 料 比 高的 饲 料 报 酬低 。 纯 种 太 湖 猪 的 料 肉 比 为 41 长 白猪 和 太 湖猪 杂 交 :; 繁殖的长太杂种猪 ( 元杂种猪 ) 二 料 肉 比是 3 :; 大 白猪 与 二 元 杂 种 . 1用 7 母 猪 配 种 , 到 大 长 太杂 种 猪 ( 元 得 三 杂 种 猪 )其 料 肉 比为 3 :。 , . 1 4 屠 宰 率 、 肉率 、 料 报 酬之 间 瘦 饲 密切相关 , 凡是 饲 料 报 酬 高的 猪 种 , 屠 宰 率 和 瘦 肉率 都 高 。养 猪 户在 饲
大白猪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介绍

大白猪品种特征和生产性能介绍
大白猪(LargeWhite)又称大约克夏猪(LargeYorkshire),原产于英国,是我国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猪种之一。
该品种猪原有大、中、小三型,目前我国各地杂交利用中,以大约克夏较普遍。
大约克夏属瘦肉型猪品种,是世界屈指可数的名种之一。
大白猪(LargeWhite)又称大约克夏猪(LargeYorkshire),原产于英国,是我国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猪种之一。
该品种猪原有大、中、小三型,目前我国各地杂交利用中,以大约克夏较普遍。
大约克夏属瘦肉型猪品种,是世界屈指可数的名种之一。
(一)外貌特征
1.体型外貌
体型大,全身大致呈长方形。
头颈稍轻,鼻稍大,耳朵大小中等,稍向前直立。
身体富有长度、深度和高度。
背线外观大体平直,背腰长,腹部紧凑,下臁部充实。
全身毛色全自、胸宽、充实、臀宽。
乳头7对以上。
2.体质特点
全身部位紧凑,肌肉发达,腿厚,体质强壮。
蹄质好,肢蹄站立端正,肢间距宽,步态轻盈强壮。
适应性强,耐粗性;应激反应少。
(二)生产性能
大白猪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具有产仔多、母性好、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等特点。
1.繁殖性能:大白猪具有产仔多、母性好的特点。
2.生长发育:大白猪生长速度快。
大白猪是我国引进的主要品种,遍布全国。
各原种猪场根据其生长特点,制定了科学的饲养方案,不断改进饲养管理措施,逐步掌握了大白猪的生产技术要点,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了选育方案,通过选育和扩繁使种猪数量得到迅速扩大。
猪场各项生产指标

猪场各项生产指标猪场的生产指标是评估猪场生产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以下是一些猪场的常见生产指标。
1.猪场规模:猪场规模是指猪场的年养殖头数。
通常表达为年出栏头数,例如年出栏10万头。
猪场规模与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2.存栏情况:存栏是指猪场在其中一时间点上的存栏头数。
存栏情况反映了猪场的猪只管理能力和养殖环境。
3.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是指猪只在生长期内的每日平均增重。
平均日增重是评价猪只生长水平和饲养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4.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是指单位饲料能量或蛋白质转化为猪肉重量所需的饲料量。
饲料转化率越低,表示猪只的饲料利用效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5.育肥周期:育肥周期是指猪只从出生到出栏的时间间隔。
较短的育肥周期意味着猪只的生长速度较快,能更快地投入市场。
6.健康指标:猪场的健康情况是评估猪场疾病控制能力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健康指标包括死亡率、疫苗接种率、疾病发生率等。
7.繁殖指标:繁殖指标是评估母猪繁殖效果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繁殖指标包括配种率、妊娠率、分娩率、窝均断奶仔猪数等。
8.环境控制:猪场的环境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猪只的生长和生产水平。
环境指标包括温度、湿度、气流等的控制情况。
9.用药情况:猪场的用药情况是评估猪只养殖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
用药指标包括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频率、剂量等。
10.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力投入所能创造的产值或产量。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猪场生产指标,不同猪场类型和管理目标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猪场能够及时调整养殖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益和经营水平。
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

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猪类的生产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大白猪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品系之一,其不同品系之间的生产性能也有所差异。
本文将针对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养猪业提供更多参考和指导。
一、品系介绍1. 品系A品系A是一种肉用猪品种,主要用于生产猪肉。
它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养猪业中常见的优质品种之一。
2. 品系B品系B是另一种肉用猪品种,与品系A相比,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生产性能。
品系B 在育种上有其独特之处,生长速度、肉质、抗病性等方面与品系A存在一定差异。
二、生长性能对比1. 生长速度品系A的生长速度较快,从出生到出栏仅需6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品系B的生长速度稍慢一些,通常需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出栏的标准。
2. 饲料转化率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品系A的饲料转化率较高,即单位饲料所产出的肉量较多。
而品系B的饲料转化率略低一些,相同数量的饲料所产出的肉量较少。
3. 体重在相同饲养期内,品系A的成年体重通常要比品系B的成年体重略大一些。
这意味着品系A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能够产出更多的肉类产品。
三、肉质对比1. 肌肉比例品系A的肌肉比例较高,肌肉纤维细腻,肉质鲜嫩,适合生产高品质的猪肉制品。
而品系B的肌肉比例较低,肉质稍显粗糙,不如品系A适合生产高端猪肉制品。
2. 脂肪含量品系A的脂肪含量较低,瘦肉率高,适合生产低脂肪、健康的猪肉制品。
而品系B的脂肪含量稍高,瘦肉率较低,不太适合生产低脂肪产品。
3. 肉色品系A的肉色较浅,通常呈粉红色,肌肉组织较细腻。
而品系B的肉色稍显深,通常呈淡红色,肌肉组织稍显粗糙。
四、疾病抗性对比1. 抗病性品系A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对常见的猪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养殖管理相对较为简单。
而品系B的抵抗力稍逊一筹,需要更加细心的养殖管理。
2. 疾病易感性相对而言,品系B相较于品系A,在面对特定疾病时更为容易感染。
种猪生产性能实验报告

种猪生产性能实验报告I. 引言猪是全球重要的农畜之一,其生产性能的提高对于满足人类食品需求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猪生产性能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总结猪生产性能实验的结果,并探讨其对猪生产的影响。
II.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CRD),共设3个处理组,每组重复5次。
每组包括相同数量的同龄、同品种的猪只。
III. 实验方法1. 参与猪只选择与管理在实验中选择健康、同龄、同品种的猪只作为参与对象,并采取相同的饲养管理措施,包括饲料种类、饲养环境、疫苗接种等。
2. 参数测定测定以下参数以评估猪的生产性能:- 饲料消耗量:每组猪只饲料的总消耗量。
- 平均体重:每组猪只体重的平均值。
- 日增重:每组猪只的平均每日增重量。
- 饲料转化率:每组猪只所消耗饲料的重量与其体重增加量之比。
IV. 实验结果以下是各处理组猪只的生产性能指标:处理组一:- 饲料消耗量:X kg- 平均体重:Y kg- 日增重:Z kg- 饲料转化率:A处理组二:- 饲料消耗量:X kg- 平均体重:Y kg- 日增重:Z kg- 饲料转化率:A处理组三:- 饲料消耗量:X kg- 平均体重:Y kg- 日增重:Z kg- 饲料转化率:AV. 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和对生产性能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结果显示,处理组X表现出较大的日增重和较低的饲料转化率,表明该处理组的猪只具有更高的生产性能。
2. 处理组Y和处理组Z的生产性能相对较低,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饲养管理措施以提高其生产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对猪的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猪的生产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
仔猪的生产性能目标

仔猪的生产性能目标仔猪的生产性能指的是能够影响仔猪生长和发育的各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饲养、保健等。
生产性能目标是指猪肉生产中所设定的标准,对于提高生产效益和促进猪肉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针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目标进行详细介绍。
1.出生重仔猪出生重是衡量猪的健康和遗传价值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仔猪出生重应控制在1.0-1.5千克之间。
出生重过轻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容易得病;出生重过重则对母猪健康不利,容易导致难产等问题。
因此,优良品种母猪及合理饲养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仔猪出生重,保证群体健康的发展。
2.存活率仔猪的存活率是指出生后21天内存活下来的猪只比例。
一个优秀的仔猪存活率应该达到95%以上。
存活率与饲养环境、母猪管理、防疫及营养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仔猪的保健管理,增加仔猪食欲,提供清洁、温暖的饲养环境以及定期做好防疫工作,有效提高存活率。
3.生长速度仔猪生长速度是指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的生长速度。
猪只的生长速度取决于品种、遗传、饲养管理及饲料等。
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4.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是指计算出饲料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仔猪的饲料转化率应该控制在2.5左右。
合理的饲养管理,定时定量饲喂,科学配方饲料,以及值得注意的注重卫生防疫,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饲料转化率。
5.繁殖性能仔猪的繁殖性能包括发情率、受孕率、分娩率、仔猪存活率以及断奶后母猪在规定时间内再次发情的比率等。
通过对合理的品种选择和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总之,仔猪的生产性能目标是综合影响仔猪生长和发展的一系列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不断地完善优化,进而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以达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
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

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大白猪是目前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猪种之一,也是肉类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之一。
在大白猪的品系中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它们在生产性能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就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让养殖者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品系的特点,为养殖工作提供参考。
我们来介绍一下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基本情况。
第一个品系是长白猪,长白猪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猪种,毛色一般为白色或者微黄色,体型较大,外貌粗壮,属于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系;而第二个品系是杜洛克猪,这是一种来自美国的品种,体型中等,毛色为灰白色,属于生长速度较慢但肉质较好的品系。
接下来我们将从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繁殖性能和肉质特点四个方面对这两个品系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首先是生长速度方面。
长白猪是一种生长速度很快的品种,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就可以达到出栏体重,而且长白猪的饲料转化率较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好的肉体积和产肉量。
相比之下,杜洛克猪的生长速度较慢,出栏体重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在生产效益方面略逊于长白猪。
不过,由于杜洛克猪的肉质较好,所以在育肥过程中通常会得到更好的饲养管理,以提高其肉质品质。
其次是饲料转化率方面。
饲料转化率反映了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饲料的利用效率。
长白猪由于生长速度快、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高,因此在饲料转化率方面表现较为优秀。
而杜洛克猪虽然生长速度慢、体重增长缓慢,但由于其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较低,因此在饲料转化率方面表现较为一般。
这也意味着养殖者需要在饲养管理上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来保证杜洛克猪的生长情况。
再者是繁殖性能方面。
长白猪因为生长速度快,初产年龄早,生殖能力较强,因此繁殖性能较好。
而杜洛克猪由于生长速度慢,初产年龄较晚,生殖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其繁殖性能也较为一般。
这也说明了长白猪在养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证猪群的数量和质量,为养殖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是肉质特点方面。
长白猪是一种肉质较为一般的品种,其肉质松软,呈现出丰富的脂肪纹理,肌肉组织紧密度较低。
种猪性能测定总结

种猪性能测定总结引言种猪的选育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性能测定可以准确评估种猪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潜力,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种猪性能测定的目的、方法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影响种猪性能测定结果的因素。
一、种猪性能测定的目的种猪性能测定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种猪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潜力,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种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情况,选择生长迅速的个体作为优良育种候选;2.评估种猪的肉质品质,包括肌肉纤维直径、肌肉脂肪含量、肌肉pH值等指标,为选育出肉质优良的种猪提供依据;3.评估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公猪的精液质量、母猪的崽数、存活率等指标,为繁殖力强的种猪进行选育和繁殖提供依据。
二、种猪性能测定的方法种猪性能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生长性能测定和繁殖性能测定。
1. 生长性能测定生长性能测定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评估种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情况:•初乳重:出生后3天内的体重,反映了崽猪早期生长发育情况;•21天龄体重:评估崽猪的生长情况,是估计成年后体重增长能力的指标之一;•70天龄体重:评估种猪的生长速度,是衡量生长潜力的重要指标;•体重增长速度:通过记录多个时间点上的体重,计算体重增长速度,是评估种猪生长潜力的关键指标。
2. 繁殖性能测定繁殖性能测定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评估种猪的繁殖潜力:•精液质量:通过检测公猪的精液参数,如浓度、活力、存活率等,评估公猪的繁殖能力;•母猪崽数:监测母猪每次分娩的崽猪数量,评估母猪的繁殖力;•母猪存活率:评估母猪的繁殖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
三、种猪性能测定的结果种猪性能测定的结果根据测定指标的不同,可分为生长性能结果和繁殖性能结果。
1. 生长性能结果根据生长性能测定指标,我们可以得到种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情况的详细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部分种猪个体生长迅速,体重增长速度快,具有较好的生长潜力;•个别种猪个体生长较慢,体重增长速度相对较低,生长潜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猪生产学——精选推荐

名词解释泌乳力:21日龄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衡量母猪泌乳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泌乳量:泌乳母猪在一个泌乳期内的泌乳量饲料转化率:也称耗料增重比或增重耗料比常用性能测定期间每单位增重所需的饲料来表示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重量为胴体重。
胴体长:在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交界处的长度,称为胴体长或胴体斜长背膘厚: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为平均背膘厚。
活体背膘厚:体重达100kg时,猪倒数第三至第四肋骨间4-6cm背膘厚度。
眼肌面积:胴体胸腰椎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的面积PSE肉:宰后45min和24h眼肌的PH分别低于5.6和5.5的肉,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的征状DFD肉:宰后24h半膜肌的PH高于6.2的肉,宰后肌肉外观呈暗红色、质地坚硬、肌肉表面干燥。
MAS(标记辅助选择):指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生物有机体基因组进行标记,利用标记基因型准确地估计数量性状的育种值,并以该育种值进行选育日增重:=(结束重-开始重)/育肥天数SEW:隔离式早期断奶法。
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注射,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后,在10~21d断奶,然后把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
生产节律:相邻两群泌乳母猪转群的时间间隔全进全出制:同一批猪群同时转入、同时转出,按节律转群进行生产,全年不分季节均衡生产。
后效行为:指猪后天获得的行为,是猪出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建立起来的测定站测定:指把各核心群的被测种猪集中到中心站测定,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下,按统一的的测定规程进行测定,测定后,统一公布测定结果,并进行平等分级和良种登记。
猪应激综合征:猪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恶性高热猝死以及肉质变劣等的综合症候群发情周期:从上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的这段时间,约为21天。
大致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休情期。
猪生长性能测定课件(共28张PPT)《猪生产》

0.126014
14.288
0.124425
15.654
0.156646
注:*指所有其它品种都用与大约克猪相同的参数。
猪生产
三 目标体重背膘厚
对活体测膘通常用A型(图3-1)或B型(图3-2)超声波测定,测 定部位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如加拿大规定用A型超声波测定4个点, 即背中线两个部位,每个部位在左右两侧距背中线5cm处各取一点, 第一个部位在最后肋骨处,第二个部位在髋骨前3.8cm处。这两个部 位分别代表了最厚和最薄的背膘,然后用这4点的平均值作为背膘厚 的值。乳用B型超声波仪,只需测一个点,通常在最后肋骨处测定。
第一步:计算校正系数(CF)。 公猪:CF=TW/TD*1.826040 母猪:CF=TW/TD*1.714615
第二步:利用CF进行校正。 校正体重达100kg日龄=(TD-TW+100)/CF 其中:
TD为实测日龄,TW为实测体重,1.826040和1.714615为常猪数。生 产
一 达到目标体重日龄
猪生长性能测定
猪生产
工作任务1-3 猪生长性能测定
一 达到目标体重日龄 二 平均日增重 三 目标体重背膘厚 四 饲料利用率 五 采食量
猪生产
一 达到目标体重日龄
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对测定猪无法正好在100kg时称重,所以可以在 一定体重范围内(75-115kg)进行称量,然后利用实测重量,实测日龄 及动物性别,将动物校正到体重达100kg日龄。 其方法如下:
国外养猪界认为,保证猪肉品质,生长肥育猪达100kg体重的生长期应 不短于154d。
因此,多用154日龄体重作为指标。其校正方法如下,可作参考。154 日龄校正体重={(实际体重+154)/[(实际日龄+45)*199]}-154
种猪性能测定标准

注:日增重每上下浮动10kg,加、减1.6分;饲料利用效率每上下浮动0.1, 加、减1.5分;活体膘厚每上下浮动0.1cm,加、减0.75分。
.
2 、产肉性能评定 根据胴体瘦肉率、膘厚和肌肉脂肪含量进行评分( 见表2)。各项评分比值为40、40和20。
体形外貌评分附加标准10精神不好非健康猪11除瞎乳头外完好乳头不足6对12阴户太小或畸形13阴茎抽出太短或不抽出14隐睾单睾睾丸不对称或下垂严重15阴囊疝脐疝或锁肛等16性情不温驯17系谱不清楚或亲本家族有遗传缺陷史二体形外貌评分标准总分100分皮肤毛色10分纯白2光亮2整齐3无皮肤病3头部10分头部清秀2面额紧凑无凹2耳较大体高10分体高6匀称4体长10分修长6略呈半月状4胸部10分宽阔6紧凑4腹部10分吊腹10分臀部20分丰满结实10宽广10分四肢10分大腿发达4无分蹄2无增生2着地有力2阴户及乳房10分阴户大2无畸形2乳房7对3发育良好3分级办法在2002年5月底育种体系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体形外貌评分附加标准作为过渡性评级标准结合参照2002年6月起本附加标准不再使用
测定和记录项目
(一)、 祖先 1、 必须查明种猪的血缘关系,系谱中至少应有三代亲本的耳号。 2、 如任何一个祖先在系谱中出现二次以上,该祖先即称为共同祖先 ,并以符号标出,同时标明该种猪的近交程度。
(二)、繁殖性能
1、 产仔数 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猪在内。产活仔数 则专指出生时存活的仔猪数,包括衰弱即将死亡的仔猪在内。 2、 成活率 产活仔数占产仔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产活仔数 成活率= ———————— ×100% ……………………………(1) 产仔数 3、 初生重 仔猪初生时的个体重,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测定,只测定出生时存活 仔猪的体重。全窝仔猪总称所得的体重称为初生窝重。 4、 泌乳力 以仔猪20日龄时全窝重量为代表,包括寄养进来的仔猪在内,但寄出 仔猪的体重不得计入。寄养的仔猪数必须注明。
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

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不同品系的大白猪生产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两种不同品系的大白猪进行生产性能的对比。
品系一:长白猪
长白猪是中国传统的优质肉猪品种之一。
该品种生长快,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产肉率和肉质等级,适合规模化养殖和肉品加工。
1. 生长速度
长白猪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从出生到达到市场出售的重量只需要5-6个月的时间。
在养殖过程中,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可达850-900克/天,较高品质的长白猪可达到1000克/天以上。
2. 繁殖性能
长白猪的繁殖性能较强,母猪一般能产仔两胎以上,平均每胎可产8-10个仔猪。
长白猪母猪在年龄达到八个月时即可进行配种,每年可进行3-4次发情期。
3. 肉质品质
长白猪的肉质细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适宜烹饪。
其肉质具有较高的肉质等级,肉色鲜红,肉眼细腻,脂肪分布均匀,且瘦肉率高达60%以上。
品系二: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是一种肉质优良的猪种,主要生长在美洲地区。
它们性情温顺,生长快速,适宜规模化养殖和肉品加工。
总结
从上述对两个品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对比可以看出,长白猪的平均日增重和繁殖性能都比杜洛克猪更强一些。
而杜洛克猪则在肉质品质上更胜一筹,其肉质细嫩、储存性好,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瘦肉率更高。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规模化猪场相关参数

规模化猪场相关参数如下参数均是建立在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基础上,各参数值均较咼。
一、生产性能参数(一)基本参数(以年出栏10000头的规模猪场为准)以一个仔猪28日龄断奶的万头猪场为例。
下表中后部分的数据由前部分推算出, 该猪场需要生产母猪551头。
本表是后继参数计算的基础注:1“校正空怀期”系本文给定的名词,是指在普通意义“空怀期”的基础上考虑了情期受胎率、发情期偏差等因素给出能较实际代表母猪平均非妊娠和哺乳时间的参数,为了便于本文后继指标的计算。
2本表中年产胎次计算方法:年产胎次= 365/ (妊娠期+哺乳期+校正空怀期),而不是按通常意义上的计算公式,二者计算结果相近。
(二)每头商品猪各阶段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全期料肉比2.59:1,每头商品猪达100kg出栏体重全期总耗料约255kg,这是指优良猪种在良好管理条件、营养水平高的饲粮的条件下可达到的指标。
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好的情况下,全期采食量可能会达到300kg以上,料肉比达3:1。
(三)每头生产母猪年耗料量下表空怀期日耗料量在生产中通常变动较大,具体给食量以母猪的体况决定,高者可达4kg以上,也可饲喂哺乳母猪料,本资料中供给 2.5kg妊娠料。
由本表可见,每头生产母猪年耗料约1吨,妊娠料和哺乳料基本各占一半(四)生产种公猪和后备公母猪耗料量本资料中后备公母猪的采食量依据商品猪计算。
一些猪场后备公母猪有专用的饲(五)年出栏万头猪场饲料需要量万头猪场(551头生产母猪)年需要配合饲料3180.7吨,即包括种猪饲料在内,全群料肉比3.18:1,是在良好条件下可实现的指标,特别是本资料中母猪的年产仔数高,需要的母猪少,节约了饲料。
生产实践中,各方面均差的条件会使该指标达到 3.6:1以上。
(六)100头母猪猪场年饲料需要量一个规模的猪场饲料需要量用前表数据(万头猪场)除 5.51即可得到。
二、环境参数(一)温度(二)湿度相对湿度要求为50〜70%。
吉林花猪的品种特征及生产性能

吉林花猪的品种特征及生产性能董万福,王志军,张丽萍,付延军,张喜才,金汉帅,马艳华,李 华(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吉林花猪是吉林市农科院与协作单位于1978年育成的新品种。
育种群共有成年种猪1 449头,其中公猪211头,母猪1 234头。
该品种的中心产区是吉林市郊区各乡(镇)及永吉、蛟河、舒兰、磐石、桦甸等县。
产区地处温带,年平均气温3~5 ℃,无霜期136 d。
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高粱为主。
地形多为半山区,饲料资源比较丰富。
在育种工作完成后的10余年间,陆续在省内延边、通化、白城、长春地区及辽宁省沈阳市郊区和辽阳地区推广。
吉林花猪1990年总数量已达到10万头,但2010年时总数量仅有数百头。
现将吉林花猪的品种特征及当年的主要生产性能介绍如下,为今后吉林花猪的再利用奠定基础。
1 品种特征和特性1.1 体型外貌吉林花猪的体质属于细致紧凑型,经济类型为肉脂兼用型,见图1。
被毛由类似均匀分布的黑白花片构成;头比较清秀,耳前伸微垂,颈肩衔接良好,背腰平直,胸廓宽深,后躯丰满,四肢健壮;睾丸匀称,乳腺发达,乳头12~14个。
成年猪的体重、体尺见表1。
1.2 生长发育吉林花猪的累积生长,由初生的1.43 kg逐月直线上升。
绝对生长高峰在5~10月龄(见表2)。
应用2-8月龄各阶段的组成比例、相对生长、异速生长(y=ax b )观察吉林花猪的生长发育和胴体各部分的变化,体重等指标,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加。
除皮厚一项外,其余指标,6月龄前增加较快,亦即性成熟前生长发育迅速,性成熟后变慢(表3)。
胴体中肉、脂、皮、骨的变化,骨、皮随月龄呈减少趋势,肌肉则随月龄而增加,脂肪持平稳水平(表4、表5)。
各组分的早熟性顺序是骨>皮>肉>脂。
b值中脂大于1,皮、骨、肉均小于1,表明脂肪晚熟(表6)。
1.3 繁殖性能通过8个产次、5个性状、2 709头次的调查与统计,表明繁殖力较强,而且基本稳定(表7)。
生猪性能测定总结

生猪性能测定总结概述生猪性能测定是农业科研和养殖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生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可以评估和改良猪种的遗传背景、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对生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有效的猪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总结生猪性能测定的常用指标和测定方法,并讨论其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常用指标生猪性能测定的常用指标主要包括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性能和繁殖性能等。
具体指标如下:1.生长性能:–初生重:生猪出生时的重量,是评价生猪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测定时间段内的日增重:以既定时间段内生猪体重变化量除以时间,计算得出的平均日增重,反映生猪生长速度的指标。
–饲料转化率:以饲料的消耗量除以生猪体重增加量,计算得出的指标,反映了饲料的利用效率。
2.饲料利用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期间生猪所消耗的饲料总量,是评价生猪饲料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
–总能量摄取量:生猪在特定时间段内所摄取的总能量。
–蛋白质摄取量:生猪在特定时间段内所摄取的蛋白质总量。
–饲料的能量转化率和蛋白质转化率:以生猪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取量除以消耗量,计算得出的指标,反映了饲料的利用效率。
3.繁殖性能:–初配时间:母猪自胎次断奶后至配种的时间间隔。
–怀孕率:母猪在特定时间段内成功怀孕的比例。
–分娩间隔:母猪两次分娩之间的时间间隔。
–仔猪死亡率:仔猪在特定时间段内死亡的比例。
测定方法生猪性能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实测法和观测法。
1.实测法:实测法是通过实际称重、计数等手段,直接获得生猪的相关指标。
例如,初生重可通过在生猪出生时使用电子秤进行测量;饲料消耗量可通过饲料的称量和补充量的计算获得。
2.观测法:观测法是通过对生猪的行为、外观和生理状况进行观察和判断来获得相关指标。
例如,初配时间可通过观察母猪出现发情行为的时间来确定;怀孕率可通过观察母猪是否出现怀孕的特征和行为来判断。
应用和意义生猪性能测定在养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畜禽各项生产性能测定指标大全及方法

畜禽各项生产^能指标测定大全及指标测定的意义目录:一、生产性能指标二、屠宰测定指标及含义表三、肉品质测定指标四、血液生理生化五、免疫指标六、屠宰工艺指标一、生产性能指标目的和作用:为平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为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主要指标:活重:屠宰前停料24小时后的体重.体长:由肩端至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胸围:由肩胛骨后缘绕胸1周的长度.胸深:由看甲最高点到胸骨底面的距离.胸宽:由肩胛骨后端的左右肋骨间的宽度.二、屠宰测定指标及含义表宰前重:宰前绝食24h后的活重.宰后重:屠宰放血以后的体重.血重:宰时所放出的血液重量,或宰前重减宰后重的重量差. 酮体重:放血后出去头、尾、皮、蹄〔肢下局部〕和内脏所余体躯局部的重量.净体重:除去胃肠及膀胱的内容物后的总体重.酮体骨重:酮体重所有骨骼剥离后的骨重.酮体脂肪:酮体内、外侧外表及肌肉块间可剥离的脂肪总重量.净肉重:酮体除去剥离的骨、脂后,所余局部的重量.背膘厚:第五~第六胸椎间离背中线3~5cm.腰膘厚:第十二~十三胸椎间离背中线3~5cm.眼肌面积:第十二~十三间眼肌的横切面积〔cm〕2.三、肉品质肉品质:肉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没有单一的定义,它是鲜肉或深加工肉的外观、适口性、营养价值等各方面理化性质的综合.肉质主要用感观特征、技术质量、营养价值、卫生质量和平安性四个方面来评价.因此,分析肉质的评价指标,研究影响肉质的营养因素,探索提升肉质的方法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对于养殖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肉品质指标肉色〔meat color〕: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是构成肉色的主要物质,起主要作用的是Mb,它与氧的结合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肉色,且与肌肉的PH值有关, 其遗传力约为0.30.肉色的评定方法很多,目前使用的主要有两大类: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主观评定:依据标准的图板进行5分制的比色评定:在猪宰后1-2小时,取胸腰椎接合处背最长肌横断面,放在4℃左右的冰箱里存放24 小时,1分为灰白色〔PSE肉色〕,2分为轻度灰白色〔倾向PSE肉色〕,3分为鲜红色〔正常肉色〕,4分为灰白色〔正常肉色倾向DFD肉色〕,5分为按褐色〔DFD肉色〕.客观评定: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测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色值测定、色素测定和总色素测定等,评定时间和部位与主观评定一致,将肉样切成约1cm厚的肉片,放置在仪器的测定台上,按读数键即可读出响应的色值.一般认为色值越高,肌肉的颜色越苍白;色值越底,肌肉的颜色越暗,正常的色值一般在15-25,色值与评分的关系是:2分:25-35, 3分:15-24, 4 分:10-16.系水力:研究说明肌肉中水分约占70%,其遗传力为0.65, 测定方法如下:重量加压法:在宰后2小时内,取第一、二腰椎处背最长肌, 切成1cm厚的薄片,用天平称压前肉样重,然后把肉样放在加压器上加压去水,并保持5分钟,撤除压力后立即称量压后肉样重.结果计算:失水率=〔压前肉样重一压后肉样重〕♦压前肉样重X 100系水力=1-〔失水率♦该肉样水分含量〕滴水损失法:在宰后2-3小时,取第二、三腰椎处背最长肌, 顺肉样肌纤维方向切成2cm厚的肉片,修成长5cm、宽3cm 的长条称重,用细铁丝钩住肉条的一端,使肌纤维垂直向下, 悬吊于塑料袋中〔肉样不得于戴壁接触〕,扎好袋口后吊挂于4℃左右的冰箱条件下保持24小时,取出肉样称重计算.滴水损失〔%〕=〔吊挂前肉条重一吊挂后肉条重〕・吊挂前肉条重X 100无论是失水率还是滴水损失,其值越高,那么系水力越差.熟肉率:宰后2小时内取腰大肌中段约100g肉样,称蒸前重,然后置于锅蒸屉上用沸水蒸30分钟.蒸后取出吊挂于室内阴凉处冷却15-20分钟后称重,并按下式计算熟肉率:熟肉率〔%〕=〔蒸后重♦蒸前重〕X 100%PH值〔PH值-Value〕:宰后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主要依赖于糖元和磷酸肌酸的分解,二者的产物分别是乳酸和磷酸及肌酸,这些酸性物质在肌肉内储积,导致肌肉PH值从活体时7.3左右开始下降,肌肉酸度的测定最简单快速的方法仍是PH值测定法.一般采用酸度计.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肌内脂肪主要以甘油脂、游离脂肪酸及游离甘油等形式存在于肌纤维、肌原纤维内或它们之间,其含量及分布因品种、年龄及肌群部位等因素而异. 其遗传力约为0.40.大理石纹评定:取最末胸椎与第一腰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断面, 在0-4℃的冰箱中存放24小时,与肉色评分同时进行.对照大理石纹标准评分图进行评定:1分脂肪呈痕迹量分布,2 分脂肪呈微量分布,3分脂肪呈少量分布,4分脂肪呈适量分布〔理想分布〕,5分脂肪呈过量分布.两分之间允许评0.5分,结果用平均值表示.客观评定-索氏测定脂肪含量.肌肉嫩度(tenderness):肌肉中的蛋白质大致可分为肌浆蛋白质、结缔组织蛋白质和肌原纤维蛋白质等的三大类.其中结缔组织蛋白质和肌原纤蛋白质对肌肉嫩度后较大的影响, 嫩度的评定方法主要有客观评定和主观评定,影响肌肉嫩度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年龄等,其遗传力约为0.4.肉样的制备:取宰后2小时内或熟化24小时以上,第6-10胸椎处的背最长肌,顺肌纤维走向切成厚2cm的肉片, 并修成长5cm,宽2cm的长条,将肉条装入塑料袋中,隔水煮约45分钟(肉条中央的温度达80℃即可),迅速冷却至室温后编号.主观评定就是人对评定的肉进、口感评定.客观评定,剪切值测定法将522的长条顺肌纤维走向修成511的长条后,置剪切仪的剪切台上按向下键剪切肉条,每个长条切4次,每个肉样切5个长条,用平均值表示, 剪切值越小,嫩度越好.胃肠发育及生长性能:就是脏器质量和体重的比值,反应药物对脏器的影响或者初步的毒性判断.四、血液生理生化血红蛋白:血常规中的一项指标,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 和二氧化碳(CO2).其病理性升高常见于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肺疾病、血管畸形等疾病.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红细胞压积(PCV):现在称红细胞比容(Hct),是指一定量的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 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结合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红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血清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由肝脏合成. 是脊椎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运输、营养等方面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肝脏疾患时常血清白蛋白常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来协助诊断,判断预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谷草转氨酶(GOT):在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指标的,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标准.对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的检测非常准确.可以和谷丙转氨酶结合起来反映肝功能的状况,比方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均在1.0以下为肝硬化或早期肝硬化患者.丙氨酸转移酶:转氨酶升高临床意义就在于对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HBV携带者、重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析,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谷丙转氨酶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酶.乳酸脱氢酶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其中以肾脏含量较高.乳酸脱氢酶是能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的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心肌酶释放入血那么LDH1〉LDH2,利用此指标可以观察诊断心肌疾病.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是肾功能主要检测指标之一.所以尿素氮的变化对非蛋白氮数值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常选用尿素氮的检测来代替非蛋白氮的测定. 升高,氮血症、尿毒症、肾脏病、心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脱水、休克.降低,肝门脉分流、脂肪肝、急性肝衰竭.血液乳酸:乳酸是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主要由红细胞、横纹肌和脑组织产生,血液中的乳酸浓度主要取决于肝脏及肾脏的合成速度和代谢率.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时〕,可引起组织缺氧,由于缺氧可引起体内乳酸升高.另外,体内葡萄糖代谢过程中,如糖酵解速度增加, 剧烈运动、脱水时,也可引起体内乳酸升高.体内乳酸升高可引起乳酸中毒.检查血乳酸水平,可提示潜在疾病的严重程度.血清脂肪酶:是血清及尿淀粉酶来自胰腺和唾液腺的分泌, 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很有价值.五、免疫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胸腺和脾脏指数是每10g体重脏器的重量(mg),其上下取决于其中淋巴细胞增殖的程度,可粗略估计免疫功能的强弱,是一个粗浅和滞后的指标.胸腺的主要功能是产生T 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素,主要参与细胞免疫;脾脏中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但B淋巴细胞比例较大,因此与体液免疫关系更为密切.其重量与其功能以及其中免疫细胞数量有关.血清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由肝脏合成. 是脊椎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运输、营养等方面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肝脏疾患时常血清白蛋白常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来协助诊断,判断预后.血清酶:酶是一种特殊蛋白质,由活细胞制造,具有极高效能的催化剂.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脏器.在肝有实质性损伤时,有些酶从中逸出,如ALT等.有些酶因肝功能不良而留滞血中,如ALP等.有些酶在肝细胞病变时生成减少, 加胆碱酯酶.有些酶在病变情况下生成增加,如单胺氧化酶等.因此血清酶的活性变化有助于反映肝的病理状态、是肝功能检查常用方法之一.白细胞分类:是在进行血液显微镜检察时,将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一种医学检测法.血液中的白细胞共有五种,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它们各有其生理功能.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等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的改变.在环境医学研究中白细胞分类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六、屠宰工艺成熟时间对屠宰系水力的影响:宰后成熟时间对肉各项理化指标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成熟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证明要提升肉的质量,生产出优质肉类,宰后成熟是关键环节之一.主要测试屠宰1、3和7天的指标pH值、剪切力值、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胶原含量及肌原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
养猪生产指标

养猪生产指标表1.生产技术指标表2.猪舍参考温度表3.不同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表5.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表8.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表9.生长速度降低的预测成本(20-100kg体重)表10.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表11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表12.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表13.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表15猪只体温参数表16猪场免疫参考程序表1.生产技术指标表2.猪舍参考温度表4.各类猪群的饮水及设施表5.母猪、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指标表6•仔猪生产性能的建议目标水平表7.断奶后仔猪达到预期生长性能的途径或措施表8.在良好的商业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建议目标现代的肉猪品种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遗传潜力都高。
在理想状况下生长育肥阶段的生长速度超过了1.2kg/天,蛋白质的沉积超过了200g/天。
虽然这些指标在实际中很少达到,但生长潜力高过目前许多猪场实际的水平,如果这些生长水平没有达到,那么就要多消耗饲料,而且达到屠宰重所需要的时间也要增加。
所造成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如表9所示*按生长速度1000g/天、平均采食量23kg/天进行比较*饲料成本2000元/吨,每多一天消耗1元/天不同国家费用可能会不同表10.优化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建议lQQk|i215ME5g\fc a y表11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表12.举例计算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限制每头母猪每年产仔数量的主要因素是每头母猪每年产仔的窝数,该数据反映的是空怀或非生产日期的天数。
从生产损失的角度来讲,这些时间是非常浪费的。
不同规模的母猪群其经济损失的概念如下所示:•御事flfe丸天妊探”留畫陕乳町夭祈励車足种1榨稻的恰1130C元・不祠国貳可咤会両所娶幼朗ffM自表13.优化母猪生产能力的饲养管理策略表14不同阶段猪群投料规则1)、种猪投料表2)、不同阶段母猪投料示意图不同阶段母猪拽料图说明:A.初产母猪日粮在满足妊娠和维持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部分生长需要,因此在妊娠前期控料阶段,应在经产母猪投料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15%饲料。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范-最新国标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要求,描述了对应的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瘦肉型种猪。
其他经济类型猪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NY/T820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821猪肉品质测定技术规程NY/T825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T2894猪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测定B型超声波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瘦肉型种猪lean-type pig按照NY/T825规定进行屠宰测定,胴体瘦肉率不小于55.0%的猪只。
3.2性能测定performance test在一定条件下观测、度量个体性能表型值的活动。
3.3中心测定station test将不同来源的种猪置于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一致的第三方测定场所进行饲养,测定其特定体重阶段的生产性能表型值。
3.4场内测定on-farm test将受测个体置于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一致的本场测定场所进行饲养,测定其特定阶段的生产性能表型值。
3.5目标体重target weight育种目标所规定的体重。
4要求4.1中心测定要求4.1.1测定场所的要求a)生长性能:应有独立的饲养场所,且各功能区完备。
b)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应有固定的实验检测场所。
4.1.2设施设备的要求a)生长性能:测定设备应满足日增重、达目标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活体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等性状测定的需要,其中:——笼秤:称量范围为0.0kg~200.0kg,称量精度为±0.1kg;——B超:应符合NY/T2894的规定;——自动饲喂系统的料槽:称量范围为0.0g~2000.0g,称量精度为±2.0g;——测定设备应经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测定舍内应配备有环境调控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