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
1.提出假设及其研究变量 2.挑选实验被试 3.编制或选择测量工具 4.确定实验形式及实验周期 5.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 6.实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7.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1.提出假设及其研究变量
实验的目的是为验证假设,提出假设是实验的前提。所谓假设 是指研究者预先说明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一个假 设起码应该有两种基本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
③综合时间序列设计 “综合时间序列设计”是在“时间序列设计”的基础上,增加 了对照组,从而大大增加了实验的内效度。
3.析因实验设计
如果实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应采用析因实验设计。例如, 我们不仅要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即讲授法和发现法,而 且还要比较这两种教学方法适用于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因 此;这个实验有两种自变量,每种自变量有两个水平,即两种教法 和两种年龄的学生。所以,我们必须采用2x2析因实验设计。
实验法
假如一个人想从确定性开始,那么, 他就会以怀疑告终;但是,假如他乐 于从怀疑开始,那么,他就会以确定 性告终。——休谟
主要内容
一、实验法及其基本形式 二、实验的内效度和外效度 三、实验的基本流程 四、具体实验案例
一、实验法及其基本形式
(一)实验法
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 改变或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一种因素发挥作用,从而引起或 产生某种现象,揭示事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的一种 科学研究方法。
6.实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实验资料包括实验实施过程中观察、谈话、测量所得的信息,如 观察和谈话记录、测验分数或等级等。收集实验资料时,要考虑 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既可定量统计,也 可定性描述,但一定要按统计程序和实验思路进行。
7.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每种实验设计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不同的实验设计与不同的 实验目的有关。不同的实验设计,对实验的内效度和外效度控 制程度也不同。无论进行何种实验,实验者必须抱着诚实、认 真的态度,对每种实验设计结果的解释必须真实可靠。
教育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是被试自身带到实验中来的各种因素特 征,如被试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学习经验以及被试在实验过 程中的兴趣、态度、情绪等因素;也可能是实验措施本身造成的 对因变量的影响,或者是外界(如校园环境)对实验的意外干扰 等。教育实验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控制这些无关变量, 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有效程度。
3.编制或选择测量工具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因变量做多次测量,因此,必须 确定因变量测量指标并准备好测量工具。中小学教育实验主 要的测量工具有测试卷、观察表、心理量表等。实验测量工 具可以根据实验实际需要由课题组自行编制,也可以从相关 科学量表(如心理量表)中选择使用。
4.确定实验形式及实验周期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有以下四种情况: 1.在某种教育背景下,发生了某种教育结果。 2.在实验范围内,证明了假设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不仅在实验范围内证明了假设中的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因果关 系适用于不同的教育背景。 4.实验证明了假设中的因果关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此建立某 种教育理论。
四、具体实验案例
根据研究对象总体数量的多少及相关研究条件,确定采用哪种 具体的实验设计形式,同时安排实验周期。如果采用单组实验 或等组实验形式,还需要安排运用测量工具(如学业测试卷) 对被试进行前测;若采用循环组实验形式,则需要在实验周期 内科学划分实验阶段。
5.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
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以外的,能够影响因变量且可能干扰实验 的因素,统称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对实验并不是无关,只是研 究者在实验中未将其列为研究的变量。
一、教师情绪状态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设计
(一)理论假设
1.教师的情绪状态对教学效果有影响 2.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的消极情绪状态降低教学效果
(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说明
1.自变量:教师情绪状态 三级水平:正状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富有激情)
负状态(精神颓废、面容憔悴、萎靡不振) 常态(介于正负状态之间) 2.因变量:教学效果 学习成绩(知识的掌握)
二、实验的内效度和外效度
(一)实验的内效度
实验内效度,反映了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 如果一项实验研究能够说明,因变量的变化确由自变量所引 起,而不是由其他变量所引起,那么,就可以说这一实验设 计的内效度是高的。
影响实验设计的内效度有以下因素:
1.偶然事件:指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生的对实验有影响的各 类事件。比如,某项实验正在研究计算机教学和学生对科学宇习 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一时期电视台正在播放计算机教学。 很显然,“电视节目”这一意外事件,影响了该实验的因变量数 值,从而削弱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削弱了实 验的内效度。
准实验有以下几种形式的设计:
①非随机分组前后测验设计 这一设计和真实验的“随机分组前后测验 设计”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被 试的分组方法。在真实验中,对被试采用 随机分组法,在准实验中,对被试采用测 量选择法。
②时间序列设计 时间序列设计是一种单组控制设计,没有对照组。被试在接受自变量 实验处理之前,实验者每隔一段时间对被试的因变量水平进行一次测 量。数次测量之后,计算出实验前被试的因变量平均水平。在被试接 受了自变量实验处理之后,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计算实验后的因变量 平均水平,并且和实验前作比较。测量次数和测量的时间间隔因研究 目的而定。测量次数过少,不能排除实验的偶然因素;测量次数越多, 前测对被试的迁移作用也就越大,同样也影响实验的内效度。
2.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 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 地喊叫:"有人要杀人 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 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 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 凶手又逃 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 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 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 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 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 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 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③所罗门四组设计 所罗门四组设计是真实验第一、二种设计的结 合。这一设计必须把被试随机分成A、B、C、D 四组。A组和C组接受同一个实验自变量处理, 因此,A组和C组的因变量水平不同于B组和D组。 同时,A、B组有实验前测验,C、D组则没有实 验前测验。所罗门四组设计不仅可以消除或控 制实验前测的影响或迁移,而且可以通过比较, 计算出前测影响的大小。
5.样本丢失:在实验过程中,有的被试因转学、生病等各种原 因中途退出实验。如果高开的被试成绩为两极分数,则对所在 班级的平均成绩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6.前测的影响:前测也是一次练习,已使被试在后测中表现得 更加熟练。
(二)实验的外效度
实验的外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对所研究领域的事实有多 大程度的概括性,或者也称可推广程度。
在教育实验中,自变量一般是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的,如教学 方法、课程结构、师生关系、管理制度等都能作为一项实验的 自变量。因变量往往与被试者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相关状况有关, 如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学质量、学校效能等。自变量与因变量 之间构成某种待检验的关系,也就是实验提出的假设。
2.挑选实验被试
教育实验中的研究对象称为被试,是相对于实验者(主试)而言的。 被试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人,也可以是某一个群体,如班级、学校, 甚至更大范围的人群。
确定被试必须以实验目的为依据,即按实验课题的需要,选择具有 一定条件、一定数量的被试。挑选被试时,首先应确定实验被试的 总体定义,即明确被试的年龄、性别、智力水平等相对稳定的总体 特征,然后在这个特定的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能够代表这些总体 特征的对象作为实验被试。实验被试的样本量应根据总体的大小而 定。中小学教育实验常常以一个或几个教学班为被试群体。
2.被试选样不等: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中因变量结果的差异,可 能由于实验前各组被试在因变量以及与因变量有关的变量上,原 来就存在较大的差别。
3.评测工具不稳定或分辨力差:前测与后测中测量工具的难度 不同,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评分标准宽严不一,都属于评测工 具的不稳定。
4.统计回归:在被试抽样时,我们如果从总体中选择了一些在因 变量测量成绩上过优或过劣者作被试,则在实验处理后的测验中, 这些被试成绩有向团体平均数靠拢的趋中倾向,即原来成绩过优 者趋向于成绩下降,原来成绩过劣者趋向于分数上升。这种不以 是否实施实验处理为转移的自然趋中倾向,称作统计回归。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形式
1.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是实验设计中对实验的内效度和实验的外效度控制最 好的一种设计,实验者基本操纵了影响实验内效度和外效度的有 关因素和变量。采用真实验设计的前提是被试的抽样和安排组别 必须用随机分配的方法。随机分配,指的是用抓阉、投硬币、随 机数表等方法抽选实验被试,并将抽样得来的被试随机分到两组 或多组中去。随机分配的目的在于使被试机会均等,从而加强了 实验的内效度。
(三)实验过程
1.被试的选择:从某学校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20名同学进行实验。 2.被试的分组:将被试随机分为正状态、负状态、常态三个组。 3.实验的实施:同一教师、同一内容、同一教学环境分别在三个组上课。 4.结果测查:考试、问卷调查、访谈。
(四)实验结果统计
三种状态下学生学习成绩
(五)实验结果分析
三种状态下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
二、心理学实验
1.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 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 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 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 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 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 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 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 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的名字, 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 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X1和X2代表两种教学方法,O高和O低代表两种年 龄的学生。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应设四个被试组, 即二组高年级学生和二组低年级学生。分组方法 应遵循真实验的随机分配原则,或者遵循准实验 的测最选择法原则。然后一组高年级学生和一组 低年级学生分别接受讲授法教学,另一组高年级 学生和另一组低年级学生分别接受发现法教学。 最后在四组不同的因变量结果中进行比较。
2.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是仅次于真实验的一种实验设计。在准实验设计中,同样需 要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需要对因变量水平测量,但是,被试的分 组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在准实验中,被试组经常是自然班级。
为了使各组相等,必须用其他方法弥补。准实验采用测量选择法对 被试进行分组,即根据某一标准(如智商、学习经验等)或是根据因 变量的有关因素,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试组进行测验,并进行适 当调整,使各组基本相等或相似。
1.取样偏差:即被试取样缺乏代表性。如果实验组与对照 组的被试在实验前本身存在差异,那么,这一偏差属于内 效度问题;如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被试并不存在差异,他 们来自同一总体,具有某种相同的特征。例如,某项教育 实验的被试全部来自重点学校,那么,我们很难保证这一 实验在一般学校可以推广。
2.实验情境措施对被试的影响:实验情境(包括教材、教法、 教学组织形式等)与日常教学情境总有若干不同。实验情境 往往更新颖,更有趣,更富有挑战性。这些会引起被试情绪、 态度、动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旦把实验的这些措施纳入 正常教学,这些“新异刺激”的促进作用也消失了。
真实验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随机分组前后测验设计 这个设计是把被试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被 试在实验前均接受因变量水平的测量,即OA1和 OB1。然后A组被试接受自变量X的实验处理,最 后比较两组被试的因变量水平,即OA2和OB2。
②随机分组后测验设计 在随机分组后测验设计中,没有实验前对因变量 的测量,也就消除了பைடு நூலகம்测对被试的迁移作用,其 它内容和“随机分组前后测验设计”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