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剂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中成药滴丸工艺规程

中成药滴丸工艺规程

××××滴丸工艺规程一、产品概述:1.成份:.2.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滴丸;有特异香气,味苦、辛。

3.功能与主治:4.规格:每丸35mg。

5.用法与用量:舌下含服,每次5粒,痛时服用。

6.贮藏:密封,置凉暗处。

7.有效期:暂定一年半。

二、处方和处方依据:1.处方:xxx 20.1g xx 33.6g xx 2.18g 相当于稠膏6.6—6.8g,xx挥发油0.235ml 聚乙二醇 24.82g 制成 1000丸批投料量:xxx301.5Kg xx 504.0Kg xx 32.7Kg相当于稠膏99—102Kg, xx挥发油3525ml 聚乙二醇372.3Kg 制成 1500万丸2.处方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WS-610(Z-096)-。

三、工艺流程图(一)提取:(二)、制剂:30万级洁净区一般生产区四、原药材的前处理1.整理炮制的依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项下的规定。

2.整理炮制方法和操作过程:将称量好的xxx、xx除去杂质,洗净,xx粉碎成粗粉,xx粉碎成碎片。

炮制后的药材均放于干燥洁净的容器内,称量、贴上标签,移交下工序。

3.原药材的卫生处理方法及操作过程:原药材处理前都不得有虫蛀、霉变、走油等变质现象,所有药材的炮制均应在符合卫生要求的场地、车间进行,并放在干净的容器中贮存备用,并贴上标签。

五、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1.配料称量:领取经炮制后合格的药材,按配制指令单批净投料量进行配料称量。

装入洁净的容器中,贴上标签,送入下道工序。

称量配制时要有人复核,并在记录上签字。

2.渗漉:取xxx粗粉,用90%的乙醇作溶剂,冷浸24小时,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药液另器保存。

3.提取挥发油:取粉碎成碎片的xx加4倍量水提取挥发油2小时,蒸馏后的水溶液倾出,收取挥发油,药液放入静沉罐;药渣加4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上述两项药液,滤过。

逍遥丸生产工艺规程(水丸)

逍遥丸生产工艺规程(水丸)

目的建立逍遥丸(水丸)工艺规程,使产品生产规范化,标准化,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和有效。

范围适用于逍遥丸(水丸)生产全过程。

责任主管副总经理,技术开发部部长,质量管理部部长,生产部部长,车间主任,技术员。

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工艺规程的编制及管理规程内容1 产品概述1.1 品名:逍遥丸汉语拼音:Xiaoyao Wan1.2 剂型:丸剂(水丸)1.3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水丸;味甜。

1.4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1.5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1-2次。

1.6 规格:60g/瓶。

1.7 贮藏;密闭,防潮。

1.8 有效期:36个月。

1.9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02512 处方和依据2.1 处方2.2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3 生产工艺流程图逍遥丸(水丸)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4 逍遥丸(水丸)生产质量控制要点5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1原材料的炮制:见中药材前处理工艺规程(SMP.JS-GG-12)5.2生粉的制备5.2.1灭菌:二人复核投料,按批配方称取净料,柴胡20.4kg、当归20.4kg、白芍20.4kg、白术(炒)20.4kg、茯苓20.4kg、甘草(蜜炙)16.3kg、薄菏4.1kg。

将上述各药置脉动正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灭菌时间每次90分钟,铺盘厚度≤10mm,执行“脉动正压臭氧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48),下料,装入洁净不锈钢桶中,挂上标志。

5.2.2粉碎、过筛:将灭菌合格后的净药材用万能粉碎机选用120目不锈钢筛网进行粉碎,粉碎速度80-100kg/h,执行“FZ-400万能粉碎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47),下料,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

5.3批混:执行“HD-800多向运动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06)二人复核投料,将粉碎过筛后的药粉投入到多向运动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装量≤400kg/次,下料,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送入中间站,待中间产品检验。

(完整版)黄连上清丸(丸剂)工艺规程

(完整版)黄连上清丸(丸剂)工艺规程

黄连上清丸(大蜜丸)工艺规程1 产品名称及剂型1.1. 产品名称:黄连上清丸(大蜜丸)1.2. 产品剂型:丸剂2. 产品概述2.1. 产品名称黄连上清丸汉语拼音名:Huanglian Shangqing Wan2.2 产品特点2.2.1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2.2.2 规格每丸重6g。

2.2.3 功能与主治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2.2.4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2 丸,一日2 次。

2.2.5 贮藏密封。

3. 处方和依据3.1 法定处方黄连10g栀子(姜制)80g连翘80g炒蔓荆子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薄荷40g酒大黄320g黄柏(酒炒)40g桔梗80g川芎40g石膏40g旋覆花20g甘草40g3.2 制法: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 即得。

3.3 投料处方黄连 0.2kg 栀子(姜制)1.6kg 连翘 1.6kg 炒蔓荆子 1.6g 防风 0.8kg 荆芥穗 1.6kg 白芷1.6kg黄苓1.6kg菊花 3.2kg 薄荷 0.8kg酒大黄 6.4kg 黄柏(酒炒)0.8kg 桔梗 1.6kg 川芎 0.8kg 石膏 0.8kg 旋覆花 0.4kg 甘草0.8kg蜂蜜42kg制成 1万丸3.4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4. 生产工艺流程图(见下页)'""":方框内参照洁净区管理 '-方框内为对外加工部份物料,工序黄连、栀子(姜制)、连翘、炒蔓荆子、防风、 荆芥穗、白芷、黄苓、菊花、薄荷、酒大黄、黄 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100目 *分别过筛100目混粉100内包装入库黄连上清丸细粉100过滤1r 炼蜜1 F过滤1r11炼药1 1 1 O 1 -J1 Or7 o外包装内包装制丸1吗 -------分别粉碎 中间站蜂蜜加热外包装入库目目炼蜜O混合点划线方框内为十万级洁净区管理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1领料按生产指令单从药材库领取黄连、栀子(姜制)、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苓、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净药材及蜂蜜,核对品名、数量。

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一、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1. 配料:将药物、填料、辅料,按配方等量取出,量取后充分混和,以保证各药物元素分布性佳,便于后续工作;
2. 研磨:将上述混合物逐段进行研磨,使得药物达到相应的短细度,以提高药物的流动性;
3. 混合:将研磨后的药物和其它辅料混合,可以通过搅拌机、研磨机等混合设备混合;
4. 制粒:将上述混合物经过研磨机混合后,经由成型机成型制成每颗丸剂的标准形状;
5. 干燥:将制成的丸剂放置在室内进行干燥,恒温干燥一般为40℃,直至药物的含水量降至模拟值;
6. 检验:检查批次制成的丸剂外观特征、湿度、强度、粒度和溶出度等指标,以确保质量稳定;
7. 包装:将经过检验合格的丸剂放入防潮、密封、无污染的容器中,完成包装。

- 1 -。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丸剂是一种药物剂型,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填充到胶囊中或压制成丸状的固体剂型。

生产丸剂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备、成型、包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原料,包括活性成分、辅料以及胶囊或片剂的制备材料。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主要成分,辅料可以是惰性物质或者对药物性质有影响的物质,胶囊或片剂的制备材料是用来容纳药物的载体。

2. 混合制备将准备好的活性成分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混合的方法通常有物理混合和干式混合。

物理混合是将各原料一起放入一个容器中,通过振荡、搅拌等方法进行混合。

而干式混合是首先将辅料与活性成分干燥后混合在一起。

经过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是均匀的,各成分分布均匀,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丸剂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基本一致。

3. 成型将混合制备好的物料进行成型,成型的方式有挤压成型和滚压成型两种。

挤压成型是将原料放入成型机内,通过挤压成型机械的作用使原料成型成为固体丸状。

而滚压成型是将原料放入成型模具中,通过旋转的方式使原料在模具内成型。

成型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成型机的压力和温度控制,以确保丸剂的质量和成型的形状。

同时要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颜色的包装壳进行外观包装。

4. 包装经过成型的丸剂需要进行包装,包装的目的是保护丸剂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便于使用和销售。

包装的方式主要有胶囊、铝塑复合膜、复合薄膜袋等。

在包装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同时严格按照卫生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以上就是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该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丸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和储存、生产设备的清洁和维护、生产环境的卫生和洁净度等一系列细节,这些都是保证丸剂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在生产丸剂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参数,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生产要求,以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优质丸剂产品。

中药丸剂制作工艺

中药丸剂制作工艺

中药丸剂制作工艺
中药丸剂制作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研磨:将所需的中药材研磨成适当大小的颗粒或粉末,以便于后续工艺的操作。

2. 配伍:根据中药方剂的配方,将已研磨好的中药材按比例混合,进行配伍。

3. 调和:将已配伍好的中药材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糖、蜂蜜或蜡质等,进行调和,以增加药丸的黏合力和整形性。

4. 压制成丸:将调和好的中药材用专用的药丸机或手工丸剂器进行压制,使其形成固定大小和形状的丸剂。

5. 干燥:将制成的药丸进行适当的干燥,以去除丸剂中的水分,提高药丸的稳定性和保质期。

6. 包装:将干燥好的药丸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袋、瓶装或铝箔包装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中药丸剂制作工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方剂和药材特性进行调整。

另外,制作过程中需要提高卫生条件,保持操作场所的洁净,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丸剂的工艺

丸剂的工艺

丸剂的工艺
丸剂工艺是将药物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制成球形的剂型。

以下是一般性的丸剂工艺流程:
1. 药物准备:根据丸剂配方,精确称量所需的药物原料,并进行筛选和研磨。

2. 混合:将药物原料和其他辅料混合均匀,可以使用搅拌机、颗粒机等设备进行混合。

3. 加水:将混合后的药物原料逐渐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溶剂,使药物成为可塑性团块。

4. 造粒:将药物团块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形成粒径均匀的颗粒。

5. 浸润:将造粒后的颗粒进行浸润处理,常用液体剂(Fluid Bed Coating)或者干燥剂进行浸润。

6. 干燥:将浸润后的颗粒进行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或溶剂。

7. 筛分:对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筛分,滤去不符合要求的颗粒。

8. 凸轧:将筛分后的颗粒通过凸轧机器进行凸轧,进一步强化颗粒的密实性。

9. 包衣:将凸轧后的颗粒进行包衣处理,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控释特性。

10. 塑化:将包衣后的颗粒通过塑化机进行塑化,使颗粒表面更加光滑。

11. 平整:通过震动筛和筛板进行平整,确保丸剂的表面平整。

12. 包装:将制成的丸剂按照一定的药品规格进行包装,以保证质量和使用方便。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丸剂是中药制剂中常见的一种剂型,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制粉、配料、混合、制丸、干燥、包装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丸剂的原料通常是中药材,需要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杂、洗净、晒干等。

去杂是指将原料中的杂质、异物等清除干净,保证原料的纯净度;洗净是指用清水将原料表面的泥土、灰尘等清洗干净;晒干是指将洗净的原料晾晒至一定程度的干燥度,以便后续加工使用。

2. 制粉。

经过初步处理的原料需要进行制粉,将其研磨成粉末状。

制粉的设备通常是研磨机或者超细研磨机,通过机械力将原料研磨成所需的粉末。

3. 配料。

将制粉后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进行配料,根据丸剂的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

4. 混合。

经过配料的原料需要进行混合,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混合的设备通常是混合机或者搅拌机,通过机械力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

5. 制丸。

混合后的原料需要进行制丸,将其制成丸状。

制丸的设备通常是制丸机,通过机械力将原料压制成丸状。

6. 干燥。

制成丸状的药丸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提高药丸的稳定性。

干燥的设备通常是烘干机或者烘箱,通过加热将药丸中的水分蒸发掉。

7. 包装。

经过干燥的药丸需要进行包装,将其包装成成品。

包装的设备通常是包装机,通过机械力将药丸进行包装,然后进行密封、贴标签等工序。

以上就是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原料处理、制粉、配料、混合、制丸、干燥、包装等步骤,最终得到成品丸剂。

整个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最终的丸剂符合药典标准,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

丸剂的制备的工艺流程

丸剂的制备的工艺流程

丸剂的制备的工艺流程丸剂是一种口服给药剂型,它是将药物与辅料混合,经过适当的加工工艺制成丸形固体剂。

下面是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一、工艺准备1. 准备研磨和混合设备,如研磨机、混合机等。

2. 准备原料,包括药品原料、辅料等。

3. 准备工艺流程和相关文档,确保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操作。

4. 准备清洁设备和场地,确保无菌和无尘环境。

二、原料准备1. 根据工艺流程,精确称取所需的药品原料和辅料。

2. 对药品原料进行研磨,使其细粉状,以便更好地混合。

3. 对辅料进行筛选和粉碎,确保质量和颗粒大小的一致性。

三、混合1. 将研磨后的药品原料和辅料加入混合机中。

2. 打开混合机,设定合适的转速和混合时间,确保混合均匀。

3. 注意避免交叉污染,每次混合结束后,清理混合机以准备下一次混合。

四、造粒1. 将混合好的药品原料和辅料送入造粒机。

2. 通过外力作用,让药材原料形成颗粒状,提高丸剂的成型性。

3. 控制好粒径大小,以适应丸剂的制备工艺要求。

4. 将造粒好的颗粒进行筛选,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颗粒。

五、配料1. 根据工艺流程要求,将混合和造粒好的药品颗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 在配料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辅助性的原料,如填充剂、粘合剂等。

3. 经过混合均匀的药品颗粒即可作为丸剂的主要原料。

六、成型1. 将配料后的药品颗粒送入丸剂成型机。

2. 通过机械或手工操作,使药品颗粒形成圆形,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硬度。

3. 需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如滚丸法、压片法等。

七、干燥1. 成型后的丸剂需要进行干燥,除去多余的水分。

2. 可采用自然干燥或热风干燥的方法。

3. 干燥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药品的特性进行控制。

八、包装1. 将干燥好的丸剂送入包装机进行包装。

2. 选择适当的包装袋材料,如铝塑复合袋、胶盒等。

3. 按照要求,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关键信息。

4. 包装完成后,进行外包装,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以上是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执行,确保丸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丸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在药物配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被均匀地分布在丸剂中,并且确保丸剂的质量符合药典标准。

首先,丸剂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从原料药开始。

原料药需要经过严格的品质控制,确保其质量符合药典标准。

然后,原料药需要经过粉碎和筛选等工艺,将其加工成颗粒状物料。

接着,药厂需要进行配方,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填料、粘合剂等辅料,经过混合、湿润、干燥等工艺,制成颗粒状的混合物。

然后,这些混合物需要通过丸剂机进行造丸,将混合物压制成丸状,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压力、速度,确保成品丸剂的质量。

最后,成品丸剂需要进行包装和制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除此之外,生产工艺流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记录,包括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等,确保生产的丸剂质量符合药典标准并且符合药品监管要求。

通过这样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保证丸剂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患者使用时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丸剂的制备工艺

丸剂的制备工艺

丸剂的制备工艺
丸剂制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之一,其制备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药材: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中药材。

2.研磨药材: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末。

3.混合药材:将不同的药材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

4.加入辅料:根据需要,加入辅料如淀粉、蜂蜜等。

5.加入润滑剂:为调节丸剂流动性,使其易于制成丸剂,加入润滑剂如油脂、甘油等。

6.按丸剂重量进行分割:将药材混合物和润滑剂分别按一定的重量分割。

7.造丸成型:将分割好的药材混合物和润滑剂放入造粒机中挤压成小球状或长条状。

8.打磨整形:将制成的丸剂放入丸剂打磨器中进行加工打磨。

9.干燥:将制成的丸剂放入烘干室中进行烘干,以去除水分。

10.包装:将干燥好的丸剂分装进容器中,标明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进行包装密封,贮存备用。

丸剂的工艺流程

丸剂的工艺流程

丸剂的工艺流程
《丸剂的工艺流程》
丸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通常用于口服给药。

它由药物颗粒以及一些辅料组成,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制成。

下面是丸剂的制作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所需的药物颗粒以及辅料,包括填充剂、分散剂、润滑剂等。

这些原料都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称量和准备。

2. 混合粉末:将各种原料粉末进行均匀混合,以确保药物颗粒和辅料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丸剂中。

3. 制粒:将混合后的粉末通过压片机或造丸机进行压制,形成丸剂颗粒。

这一步需要根据制定的工艺参数来控制压制的压力和时间。

4. 包衣:对制成的丸剂颗粒进行包衣处理,以改善颗粒的稳定性,减少水解、氧化和刺激性,并改善品味。

5. 包装:最后,将制成的丸剂颗粒进行包装,通常是使用铝塑包装或泡罩包装,以便于存储和使用。

整个制剂工艺流程中,每一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确保丸剂制作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良好的清洁和卫生条件也是保
证丸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的制作,丸剂可以满足药物的口服给药需求,从而发挥药效。

丸剂生产工艺设计规程

丸剂生产工艺设计规程

丸剂生产工艺设计规程丸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具有剂量准确、服用方便、易于保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西药制剂中。

为了保证丸剂的质量和安全性,丸剂生产工艺设计非常重要。

下面是丸剂生产工艺设计的规程,详细介绍丸剂的制备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丸剂的制备过程1.原料准备:根据配方,准备好各种原料,包括药材、辅料和溶剂等。

2.粉碎和筛选:将药材进行粉碎,并通过筛网进行筛选,以获得均匀细微的粉末。

3.配伍:将粉碎和筛选好的药材按照配方比例混合。

4.预处理:对混合好的药材进行预处理,包括烘烤、蒸馏、浸泡等,以提取和激活药效成分。

5.药材粉碎和筛选:将经过预处理的药材再次进行粉碎和筛选,以确保细粉质量。

6.配粉:将经过预处理和粉碎筛选的药材进行配方粉碎,以获得均匀的配方混合物。

7.湿混合:将配粉后的药材与辅料、溶剂等进行湿混合,形成胶团。

8.制球:将胶团按规定的丸剂大小进行制球,确保丸剂的均匀性。

9.干燥:将制球好的丸剂进行干燥,以除去多余的水分,提高丸剂的稳定性。

10.表面处理:对干燥后的丸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丸剂的外观质量。

11.包装和贮存:将处理好的丸剂进行包装,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贮存,以保持丸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丸剂生产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1.原料选择:选用质量优良、符合标准和规定的药材和辅料。

2.工艺流程: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各个工艺环节的顺序和操作方法正确。

3.设备选择:选择适合丸剂生产工艺的设备和仪器,确保制备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料、加工过程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监控。

5.卫生安全:制定严格的卫生措施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6.保存贮存:制备好的丸剂应储存于干燥、避光、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防止变质和受潮。

7.文件记录:对丸剂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原料采购、加工过程、质量检验等,以便追溯和复查。

通过严格按照丸剂生产工艺设计规程进行制备,可以确保丸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板蓝根滴丸工艺规程

板蓝根滴丸工艺规程

板蓝根滴丸工艺规程1. 引言板蓝根滴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本文是针对制备板蓝根滴丸的工艺规程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原料准备2.1 材料•板蓝根粉:按照药典规定进行采购,质量应符合标准。

•辅料:淀粉、红糖、初江蜂蜜。

2.2 设备•滴丸机:用于将制剂液滴成小丸。

•平板摇床:用于干燥滴丸。

•研磨机:用于研磨药材。

•灰微秤:用于称量药材。

•其他常规制剂生产设备。

3. 制备方法3.1 板蓝根粉的处理1.将采购得到的板蓝根粉进行研磨,使其粒度均匀细腻。

2.将研磨后的板蓝根粉过筛,去除其中的杂质。

3.2 制备板蓝根丸剂液1.将适量的板蓝根粉和红糖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2.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10分钟,以提取板蓝根的有效成分。

3.将制得的板蓝根丸剂液过滤,去除残渣。

3.3 制备滴丸1.将初江蜂蜜和滴丸剂液按比例混合,调成适当的粘稠度。

2.将滴丸剂液倒入滴丸机的滴液盘中,调节滴丸机的滴液速度和滴丸尺寸,使滴液均匀滴下。

3.滴液完成后,将滴丸盘放置在平板摇床上,进行晾干。

3.4 产品包装1.将晾干的滴丸进行包装,采用泡罩式包装,确保产品的卫生和质量。

2.将包装好的滴丸进行质量检验,检查丸剂的大小、形状和质地是否符合要求。

4. 质量控制要求4.1 外观滴丸应呈现出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凹凸或细孔。

4.2 尺寸滴丸的直径应在35mm2mm之间。

之间,厚度应控制在14.3 包装滴丸包装应符合药典要求,包装材料应无异味、无异色,且能有效保护滴丸的质量。

4.4 含量测定从滴丸样品中取一定量的丸剂粉末,进行板蓝根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应满足药典要求。

4.5 其他指标根据药典相关要求,进行其他指标的检验,如水分含量、溶出度等。

5. 操作规程5.1 安全操作操作人员需佩戴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范,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

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工艺规程

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工艺规程

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工艺规程摘要:1.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概述2.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工艺规程3.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注意事项4.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应用禁忌5.结语正文: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暑湿感冒引起的呕吐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讨论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工艺规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和禁忌。

一、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概述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主要由桔梗、大腹皮、姜制厚朴、制半夏、陈皮等药物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

在中医治疗中,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常用于治疗暑湿感冒、胃寒呕吐等症状。

二、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工艺规程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物料准备:将桔梗、大腹皮、姜制厚朴、制半夏、陈皮等药材进行干燥处理,确保药材质量。

2.药材混合:将干燥处理后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3.加工成型:将混合好的药材进行制粒或压制成丸,确保丸剂的形状和重量符合要求。

4.包装储存:将成型后的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进行包装,并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防止药材受潮、变质。

三、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若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性状发生改变,应禁止使用。

2.对藿香正气丸浓缩丸的成分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3.在服用该药期间,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

4.若治疗不理想,请到医院就诊,不要喝酒,抽烟,生活要规律,不要熬夜等。

四、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应用禁忌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在应用期间,若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禁止使用:1.对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成分过敏。

2.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的性状发生改变。

3.患者处于疾病急性期或发热期间。

4.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结语总之,藿香正气丸(浓缩丸) 是一种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效的中药制剂。

丸剂的制备的工艺流程

丸剂的制备的工艺流程

丸剂的制备的工艺流程制备丸剂的工艺流程。

制备丸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它通过将药物粉末或颗粒与辅料混合,并压制成丸状,以便于患者服用。

丸剂的制备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备丸剂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药物原料和辅料。

药物原料应该是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的,确保其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辅料一般包括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等,用于调节丸剂的性状和制剂工艺。

所有原料应该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并进行必要的粉碎、筛分等处理。

2. 混合均匀。

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是制备丸剂的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搅拌、摇匀、滚筒混合等方法,确保各种成分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出现药物不均匀或混杂的情况。

3. 加工成型。

混合均匀后的药物原料需要进行成型,一般采用压片机或制丸机进行成型。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剂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参数,如压力、时间、速度等,确保丸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4. 干燥。

成型后的丸剂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提高丸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干燥方法一般采用自然风干、烘箱干燥、真空干燥等,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剂要求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和参数。

5. 包装。

经过干燥处理的丸剂需要进行包装,一般采用铝塑包装、玻璃瓶包装、铝箔包装等,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确保丸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上就是制备丸剂的工艺流程,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可以确保丸剂的质量和稳定性,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物治疗。

丸剂工艺规程

丸剂工艺规程

量。

责任:总工办负责组织制定;生产部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范围:适用于丸剂的生产。

目录1.产品名称及剂型2.产品概述3.处方和依据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6.原辅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准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11.工艺卫生要求12.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17.动力消耗定额18.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19.丸剂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20.产品留样观测21.附页1.品名及剂型1.1.品名:丸剂汉语拼音:1.2.剂型:丸剂2.产品概述批准文号2.2.产品特点:2.3.性状:。

2.4.功能主治2.5.用法用量:2.6.规格:3.处方和依据3.1.处方3.2.处方依据: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证。

质量监控点2:检查粉碎后药粉细度是否达到80目要求。

质量监控点3:检查所有药粉是否混合均匀。

质量监控点4:检查干燥、选丸后,药丸外观、水分、重差、溶散时限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监控点5:检查铝塑包装的装量差异,热封是否紧密。

质量监控点6:检查外包装的外观质量,生产残损或剩余印有批号的说明书和小盒、大箱是否计数销毁;入库成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或寄库证。

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1.配料工序:5.1.1.配料前,操作人员首先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是否准确无误,称量器具调零。

5.1.2.配料:将领来的饮片按生产指令规定数量分别进行称重,配料。

将配好的药材装入洁净无纺布中,扎紧袋口,拴挂标签;注明生产日期、批号、品名、规格、重量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字;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转入下一工序。

5.1.3.清场:生产结束后对车间生产环境、配料盘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扫冲洗,按照《配料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丸剂操作规程

丸剂操作规程

丸剂操作规程丸剂是一种固体制剂,由药物粉末与粘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常用于口服给药。

为了保证丸剂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 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确保没有杂物和尘埃。

- 准备好所需的药物粉末、粘合剂和所需的仪器、容器等。

- 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2. 药物准备- 根据配方中所指定的比例,准确称取所需的药物粉末,并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 对于易潮解或易氧化的药物,应在准备前进行干燥或保护处理。

- 根据配方,将所需的药物粉末进行筛选、研磨等处理,以确保粉末的均匀细腻。

3. 粘合剂准备- 根据配方中所指定的比例,准确称取所需的粘合剂,并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 如果需要预先处理粘合剂,如溶解、加热等,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相关处理,并确保粘合剂的纯度和稳定性。

- 对于粘合剂需要加热溶解的情况,应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避免过高温度导致粘合剂失效或药物变性。

4. 混合制备- 将准备好的药物粉末和粘合剂放入混合容器中,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应充分、均匀,以确保药物和粘合剂充分接触。

- 对于需要添加辅料的情况,如润滑剂、分散剂等,应按照配方指示进行适量添加,并进行充分混合。

- 对于需要加热或是需要使用特定设备进行混合的情况,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相关处理,以确保混合过程的质量和效果。

5. 丸剂制备- 混合完成后,将混合物用适当的方法制成丸剂。

- 可采用手工滚圆、压片、制丸机等方法进行丸剂的制备,但无论何种方法,都应确保丸剂的形状整齐、外观光滑。

- 制备丸剂时,应注意丸剂的大小、重量等与配方要求的相符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6. 包装和保存- 制备完成的丸剂应立即进行包装,以防止外界空气、光线等对丸剂的影响。

- 选择适合的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其密封性和稳定性。

- 在包装过程中,应核对丸剂的数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相应记录。

- 包装完成后,应妥善保存丸剂,避免受潮、受热、受光等不适宜条件的影响。

丸剂的制法工艺流程

丸剂的制法工艺流程

丸剂的制法工艺流程丸剂的制法可是个很有趣的事儿呢!一、塑制法。

塑制法就像是捏泥人儿一样。

咱得先把药粉准备好,这个药粉可是有讲究的,要根据不同的丸剂配方精确调配。

比如说,要是做一个补气血的丸剂,那里面就会有像当归、黄芪之类的药粉。

然后呢,加入适当的黏合剂。

这个黏合剂就像是胶水一样,能把药粉都黏合在一起。

常见的黏合剂有蜂蜜呀。

蜂蜜可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能让药粉粘起来,还能让丸剂有点甜甜的味道,吃起来就不会那么难受啦。

把药粉和黏合剂混在一起之后呢,就要开始搓揉啦。

就像揉面团似的,要用力均匀,把它们揉成一个软硬适中的团块。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如果太硬了,后面搓丸的时候就很难成型;要是太软了呢,丸剂就容易变形。

揉好之后,就可以把这个团块分成一个个小的部分,然后搓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的丸剂啦。

搓的时候可以想象自己在做小手工,把每一个丸剂都搓得圆溜溜的,就像小珠子一样。

最后把搓好的丸剂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这样塑制法做的丸剂就大功告成了。

二、泛制法。

泛制法有点像变魔术哦。

先在一个合适的容器里,一般是那种特制的药锅啦,放入少量的药粉。

然后呢,用喷雾器或者小刷子,慢慢地把水或者其他的液体黏合剂喷洒或者刷在药粉上。

这时候药粉就开始慢慢聚集起来啦,就像小雪花慢慢聚成一个小雪球一样。

接着呢,再继续添加药粉,同时继续喷洒黏合剂,让这个“小雪球”一点点变大。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翻滚这个正在形成的丸剂,就像翻跟头一样,要让它各个面都能均匀地沾上药粉和黏合剂。

这个过程要很有耐心呢,因为如果翻滚不均匀,丸剂可能就会一边大一边小,或者表面不光滑。

随着丸剂慢慢变大,它就会越来越接近我们想要的大小啦。

等到大小合适了,再把它放在合适的地方干燥一下,泛制法做的丸剂也就做好了。

泛制法做出来的丸剂通常比较小,就像小芝麻粒儿似的,很可爱呢。

三、滴制法。

滴制法就比较现代化啦。

它需要专门的设备呢。

先把药物溶解在合适的溶剂里,这个溶剂的选择也很重要,要能把药物很好地溶解,而且对人体无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责任:总工办负责组织制定;生产部遵照执行;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范围:适用于丸剂的生产。

目录1.产品名称及剂型2.产品概述3.处方和依据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6.原辅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和质量标准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11.工艺卫生要求12.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3.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14.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5.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16.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17.动力消耗定额18.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19.丸剂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20.产品留样观测21.附页1.品名及剂型1.1.品名:丸剂汉语拼音:1.2.剂型:丸剂2.产品概述批准文号2.2.产品特点:2.3.性状:。

2.4.功能主治2.5.用法用量:2.6.规格:3.处方和依据3.1.处方3.2.处方依据: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证。

质量监控点2:检查粉碎后药粉细度是否达到80目要求。

质量监控点3:检查所有药粉是否混合均匀。

质量监控点4:检查干燥、选丸后,药丸外观、水分、重差、溶散时限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监控点5:检查铝塑包装的装量差异,热封是否紧密。

质量监控点6:检查外包装的外观质量,生产残损或剩余印有批号的说明书和小盒、大箱是否计数销毁;入库成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或寄库证。

5.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1.配料工序:5.1.1.配料前,操作人员首先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是否准确无误,称量器具调零。

5.1.2.配料:将领来的饮片按生产指令规定数量分别进行称重,配料。

将配好的药材装入洁净无纺布中,扎紧袋口,拴挂标签;注明生产日期、批号、品名、规格、重量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字;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转入下一工序。

5.1.3.清场:生产结束后对车间生产环境、配料盘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扫冲洗,按照《配料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5.2.粉碎、混合工序:5.2.1.生产前,由岗位负责人及质监员对该岗位进行全面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工器具是否齐全并已清洗、干燥;设备是否清洗,确认无其它异物,开始生产。

所需设备、工具:粉碎机、混合机、不锈钢桶、不锈钢铲、磅秤、洁净薄膜袋。

5.2.2.粉碎:由岗位负责人检查粉碎机及辅助设备的运转情况。

传动部位的润滑情况,空车试机,一切正常后,按工艺要求的目数,选择筛网并装于筛框上紧固,然后将整个筛子固定好,用手轻轻转动活动齿,应与周围不摩擦,闭合膛门,拧紧紧固螺丝。

检查收集布袋和风袋是否清洁,有无漏洞,然后用布带扎紧出料口。

操作人员按生产指令领料(经配料拌匀的熟地黄、山茱萸(制)等12味),领料时,操作人员应看包装是否严密、完好、无污染,并核对品名、批号、重量,并复称。

按照《ZKF-3X型粉碎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将所有饮片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

5.2.3.总混:由岗位负责人检查混合机及辅助设备的运转情况。

传动部位的润滑情况,空车试机,一切正常后,开始生产。

将粉碎好的药粉进行混合,按照《HD-1000A型多向运动混合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

5.2.4.称重:将混合好的药粉分成四等份,装入衬有双层洁净薄膜袋的无纺布袋中,扎紧袋口,拴挂标签;注明日期、品名、批号、岗位、毛重、净重、皮重、编号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字;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放入暂存间,填写请验单,送质监室,取样做微生物限度检查。

合格后转入制剂车间备料间。

5.2.5.清场:生产结束后按《粉碎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及《混合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生产环境、设备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5.3.制剂车间5.3.1 炼蜜工序:生产前,由岗位负责人及质监员对该岗位进行全面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工器具是否齐全并已清洗、干燥;设备是否清洁,确认无其它异物,开始生产。

所需设备、工具:夹层锅、不锈钢桶、磅秤。

炼蜜:按生产指令从仓库领取蜂蜜,送入制剂车间炼蜜间,进行炼蜜(按照《夹层蒸药锅标准操作程序》操作),炼蜜温度在115℃,密度1.34。

称重:将炼好的蜂蜜装入不锈钢桶内,称重;拴挂标签,注明日期、品名、批号、岗位、毛重、净重、皮重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的签字,转入制丸工序。

清场:生产结束后按《炼蜜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环境、设备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及合格标记。

5.3.2.制丸工序:生产前,由岗位负责人及质监员对该岗位进行全面检查,是否有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工器具是否齐全并已清洗、干燥;设备是否清洁,确认无其它异物,开始生产。

所需设备、工具:夹层锅、槽型混合机、炼药机、制丸机、四级分离机、包衣机、不锈钢桶、不锈钢盘、磅秤。

制软材:按生产指令从制剂车间备料间分次领取药粉,核对好品名、批号、重量;按每公斤药粉加炼蜜425g,加纯化水90g;在槽型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按照《槽型混合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制成软材;再在炼药机上炼制20分钟(按照《GLH-30炼药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制丸:将制好的软材用制丸机制丸(按照《YUJ-17B制丸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

筛分:将制好的药丸用四级分离机进行筛分(按照《XF-10四级分离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整丸:将制好的药丸用不锈钢糖衣机进行拉圆(按照《BQ-1000A不锈钢糖衣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干燥:将拉圆好的药丸用微波干燥机进行干燥,(按照《TWM-30A微波干燥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干燥时控制干燥温度在80℃。

选丸:将干燥后的药丸用选丸机进行选丸(按照《选丸机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称重:将干燥、选好的药丸装入不锈钢桶内,称重;拴挂标签,注明日期、品名、批号、岗位、毛重、净重、皮重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的签字,箱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转入中间站;由中间站管理员填写请验单,送质监室,取样做微生物限度检查。

清场:生产结束后按《丸剂制丸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环境、设备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及合格标记。

5.3.2.内包装工序:铝塑包装:包装规格:6g/袋生产部下达批包装指令,由质量管理部审批,铝塑包装岗位接到批包装指令后开始包装。

向中间站领取药丸和包装铝箔,核对好品名、批号、数量后交接;检查所领取的铝箔外包装是否完好、符合标准。

生产前,检查有无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铝塑颗粒包装机各部分是否已清洁、干燥,机械各部件运转灵活,无异常声响。

按《铝塑包装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生产过程中由车间化验室按规定抽样检查装量差异、外观及密封性,并做好记录;包装好的铝箔袋装入塑料中转箱,称重,拴挂标签。

注明日期、品名、批号、岗位、数量及操作人和复核人的签字;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转入中间站。

清场:生产结束后按《丸剂内包装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环境、设备及各种容器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5.3.3.外包装工序:包装规格:10袋×100盒/件生产前准备,检查有无上批清场合格证(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各种外包装设备是否已清洁、干燥,机械各部件运转灵活,无异常声响。

根据批包装指令,由工段班长向外包材库限量领取包装材料,领取时,仔细核对品名、注册商标、批准文号、文字内容、印刷质量是否符合厂定标准要求,无误后计数发放。

岗位负责人按批包装指令向制剂车间中间站领取内包装好的药丸,外包岗位开始包装;在包装过程中,有轧边、轧漏等残次铝箔袋出现时,应及时挑出,装入双层薄膜袋中,按尾料处理。

(见《丸剂尾料管理制度》)装小盒必须整齐、美观,将包装好的小盒放在喷码机传送带上,打印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批号。

然后用POF膜热收缩,5盒/组,按《热收缩机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热封后,装入大箱,放入产品合格证,打包、入库,办理寄库手续。

整批包装完毕,请验,合格后办理正式入库手续。

控制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清场:按《外包装岗位清场标准操作程序》对车间生产环境、设备及各种工具进行清洁;由质监员检查清场情况,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

6.原辅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6.1.原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年版及《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八六)版。

6.2.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21.附页: 1.《明目地黄丸原料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原料检验标准操作程序》;6.3.辅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年版。

6.4.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21.附页: 2.《蜂蜜质量标准》及《蜂蜜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纯化水质量标准》及《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程序》;7.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7.1.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21.附页: 3.《明目地黄丸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程序》;8.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8.1.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21.附页: 4.《明目地黄丸成品内控质量标准》、《明目地黄丸成品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成品检验标准操作程序》;9.包装材料、包装规格、质量标准9.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见21.附页: 5.《明目地黄丸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明目地黄丸包装材料检验标准操作程序》;9.2.包装规格:9.2.1.包装规格:每袋6g,10袋/盒,100盒/箱9.2.2.规格项填写:6g×10袋×100盒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10.1.说明书内容:见21.附页: 8. 明目地黄丸说明书附件;10.2.产品小盒、大箱文字说明及标志:见21.附页: 9. 明目地黄丸小盒、大箱图片附件;11.工艺卫生要求11.1.生产厂房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洁净生产车间为30万级,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照明度为300勒克斯、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应大于10帕。

11.2.设备应保持清洁,每班或者换批时都要进行彻底清洗。

11.3.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设备所有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11.4.车间各班组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室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生产操作时,保持地面清洁,无杂物。

11.5.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应及时用塑料袋装号,送入清洁工具存放室,严禁在工作室内堆放绳头、牛皮纸等与生产无关的杂物,不允许有与正在生产的品种无关的物品同时堆放在同一工作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