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 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合集下载

论海上石油开发环境污染之法律救济 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渤海湾漏油事件为视角

论海上石油开发环境污染之法律救济  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渤海湾漏油事件为视角

三、针对环境污染的法律救济措 施
1、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海上石油开发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环保责任,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 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在石油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事先预防和事后应急处 理
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石油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同时,建立 健全石油泄漏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环 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3、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石油工业的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应该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是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巨 大的影响。这次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和反思,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石油泄漏 对环境的危害。
首先,这次事件暴露了石油工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深水地平线钻井平 台发生井喷并爆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监管不力 等。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石油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安全管 理的重要性?
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漏油事件,大量原油泄漏到海洋中, 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2011年的渤海湾漏油事件也给我国海洋环境 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比较分析
两次漏油事件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在处理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差异。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事件处理过程中加强了多国合作。而 渤海湾漏油事件的应对相对较为独立,主要由我国自主处理。
3、落实损害赔偿机制
建立完善的损害赔偿机制,对因石油开发引发的环境损害进行合理补偿。通 过加大赔偿力度,提高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海上石油开发的 可持续发展。

浅谈海上平台溢油危害和控制方法

浅谈海上平台溢油危害和控制方法
3.1菌种法
菌种包括细菌、酵母菌、真菌等,利用菌种法能高效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来降解海面溢油,主要采取的形式是超级细菌和混合菌群法两种。使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遇到海面风浪大时将会影响菌种的降解效果。
3.2营养剂法
结束语
1.海上平台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且危害具有长期性。因此,应建立全面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有效快速地处理海上平台溢油事故,预防溢油事故扩大。
1.3吸附剂法
此法只要是采用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地材料,对海面的溢油进行吸附回收。目前主要采用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作为原料制作吸油材料,高分子材料有乙烯、聚丙烯、聚酪、聚氨酚等,无机材料有硅藻土、珍珠岩、浮石等。譬如,瑞典采用了一种利用纺织工业废物制成的粉末吸油剂,吸油效果极佳。又比如美国使用的一种羽毛枕头,重约200g,在短短的15分钟内吸收重约3.5kg的溢油,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吸附剂唯一的缺点就是只能用于浅水溢油量少。
二、海上平台溢油控制方法
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对海面溢油进行复杂的定位、定量测定,主要使用激光技术、遥感技术对海面溢油表面积的位置、大小和溢油厚度进行测定,然后利用海上平台溢油控制方法进行消除油污染的工作。就目前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
1.物理技术
就目前而言,用来消除海面和海岸油污的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和机械装置除污法。而物理法是二者中的首选方法,它可以使环境不受进一步的污染,但是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既不适应于消除乳化油。目前常用的物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6]。
1.2围油栏
当发生石油泄漏,污染到海水时,首先将石油用围油栏围住,不让其进行扩散,然后再想办法尽可能地回收。目前,有很多中围栏,比较常见的是乙烯柏油防水布制作的带状物围油栏。在浮油的控制措施中,围油栏是最常用的设备,在“深水地平线”事故中,英国石油公司就曾经向中国青岛一家公司紧急订购围油栏。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G Mexico,[摘要]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沉没,引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溢油事故,对比中国在渤海湾溢油应急响应体系,中国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建立国家级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及预防机制,在法律建设、组织体系、人才队伍、技术装备等各方面加强建设,才能应对海上发生的特大溢油事故。

关键词: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不同社会主体对此事反应的对比;中美应急响应体系对比;启示:, , , , , , , , , .:;;;;;目录绪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中美不同社会主体对漏油事故反应的对比.....................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政府对漏油事故的态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 媒体对漏油事故的报道...............................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 中美社会公众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治理技术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治理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中美两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体系及治理措施的对比.............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的构建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墨西哥湾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墨西哥湾油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漏油严重度
人动漏油清理
总结
“英国石油公司内部调查显示,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 钻井平台爆炸由一个甲烷气泡引发。另外,漏油最后一 道防线“防喷阀”先前发生过失效的状况。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石油地质学家威廉·多米尼克日前指 出,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 工期是导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
5.健康
从短期看,原油中一些物质可能引发皮肤不适、头疼、晕眩、 恶心、眼睛灼热、呼吸不畅、记忆力下降等急性症状。 从长期看,泄漏原油会进入食物链,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 害。按照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吉纳·所罗门的说 法,“墨西哥湾食物链将承受一笔‘污染遗产’”。 泄漏原油抵达沿岸地区时,所含毒性最强物质可能已经挥发, 从而减少“毒烟”危害。不过,原油可能变得更加浓稠,更容易 粘在人体皮肤上。另外,大量原油在水面以下扩散,会转化为何 种形态难以预料。 天气炎热、潮湿等因素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令医疗 人员难以分辨病因,从而加大原油危害评估常细菌必须有氧气才能产生作用,在沼泽地的土壤里, 它们没有足够氧气进行这一过程。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 类产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 的阶段。飓风季6月即将到来,专家相信到时浮油面积会进一步扩 大。尽管这听起来似乎与直觉不符,但是一场大风暴将有助于驱散 和冲淡浮油。欧文顿说:“飓风是一台天然真空吸尘器。”它经常 会把一切清理干净。但是对于持续不断的石油泄漏事故来说,飓风 起不到彻底清理的作用。
1.环境
墨西哥湾路易斯安那州沿岸的漏油场景。据最新卫星图片显 示,墨西哥湾油污面积已达9971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香港大 小),且仍在不断扩大。专家警告,如果情况继续失控,墨西 哥湾海水将把油污带向大西洋,演变成史上最严重的生态大 灾难。 路易斯安那州州长2010年5月26日表示,该州超过160公里的 海岸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污染范围超过密西西比州和阿拉 巴马州海岸线的总长。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环境正在遭遇“灭 顶之灾”,相关专家指出,污染可能导致墨西哥湾沿岸1000 英里长的湿地和海滩被毁,渔业受损,脆弱的物种灭绝。

论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与处理措施

论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与处理措施

论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与处理措施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其在工业生产中的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未来的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对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但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石油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以及海洋石油泄漏事故的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重点关注。

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已经成为当下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管理人员的首要思考问题。

一、海洋石油泄漏事故案例陆地的石油资源已经濒临枯竭,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已经是如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随着海洋石油的开发利用,石油泄漏事故也逐渐成为海洋石油利用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2010年的4月20日,位于美国的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的钻井平台突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石油资源还给海洋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然而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要肇事者英国石油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及处理该事件的政府监管部门对此采取的措施却是大相径庭。

这件石油泄漏事件的发生除了引起社会媒体的广泛讨论外,也暴露了中美石油海上监管机制和海上石油污染法律救济机制的巨大差异。

与此同时,由于这次石油泄漏事故的发生,给与众多国家以深刻警醒,使得如何加强海上石油泄漏的应急处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石油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成为石油管理部门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以下是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监管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这对今后各个国家对石油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一)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的案例简介在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出现石油泄漏事故,这次石油泄漏是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中第一次出现超过500米以上深海的原油泄漏事件,其这次漏油点位于1500米的深海,该次事故相当于每天1.2桶到1.9万桶的原油向深海里“倾倒“由此可见,这次漏油事件在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的同时给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重创。

因为,漏油点是发生在人类历史中首次1500米的深海,所以在原油漏油事件上就非常难以处理,这次原油泄漏的处理直到878天以后才得以有效解决。

墨西哥湾油泄漏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恢复

墨西哥湾油泄漏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恢复

墨西哥湾油泄漏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恢复在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历史上最严重的深海石油泄漏事故。

在漏油平台Deepwater Horizon发生爆炸并倾覆后,漏油口一直持续到了4个月之久。

这场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并导致了不可逆的环境破坏。

本文将就此事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如何进行恢复进行探讨。

一. 墨西哥湾油泄漏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1. 油泄漏对大规模海洋生物造成的威胁墨西哥湾是全球最具生物多样性的海域,沿海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河口沼泽和海岸线上的海草,珊瑚和石灰石礁。

这些沿海生态系统是由各种海洋生物组成,如鱼类,甲壳类动物和底栖生物。

这些生物对地球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然而,在深水地区的海洋生物,如珊瑚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也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污染会对这些生物造成直接的破坏。

由于原油中的化学物质可渗入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组织,因此直接导致它们受损或死亡。

这些物质还会打乱生物的天然生态和生态平衡,从而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

2. 对生产和渔业带来威胁墨西哥湾的渔民和海洋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石油污染的深害威胁到了海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对于所有从墨西哥湾渔获的鱼类,虾,蟹和贝类等海产品的生产周期,以及它们的数量和品质不可预料,因为石油会对深海生物和浅滩植被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害。

二. 墨西哥湾油泄漏后的海洋生态恢复1. 治理污染是重要的第一步治理墨西哥湾泄漏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清理污染。

需要大量的投入和专业技术,以及利用海洋治理方法来吸收和分解原油污染,如利用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和各种化学物质,来对海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和治理。

2. 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长时间海洋生态恢复需要长时间的过程。

深海环境的经济价值极高,包括渔业和旅游业等。

墨西哥湾泄漏对生物群落造成的影响是持久的,甚至是永久性的。

因此,海洋生态恢复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性治理的工程。

渤海湾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比与反思

渤海湾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比与反思

环保等民间组织
美国:
慈善机构组织民众用 头发吸油;组织对BP 进行诉讼并要求赔偿。
中国: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公 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 绿色流域等11家组织发表致 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公开信, 并表示要进行公益诉讼。
媒 体
美国
对BP公司穷追猛打,事件发生 第二天,即使是远在中国的读者, 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许多令 人震惊的照片。 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 音;每一次污染扩展,都会被立 即播报。 在事件发生8个月后,又进行了 一次密集报道,集中于赔偿进度、 环境后续影响等。 事件发生一年后,再一次对类 似的话题进行集中追踪和调查。

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法律环境
中国:法律缺位 海洋局的生态索赔国内也没有专门适用法律,只 有在《海洋法》、《环境保护法》中有一些相关规定, 但只是宽泛的规定没有相关实施细则,随意性较大, 而且之前国内类似的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经验还很少。 最高20 万元的罚款让康菲石油有恃无恐,也侧面 说明国内环境污染法律的缺陷。
4 月20 日发 生爆炸,发现 少量漏油, BP和美国政 府开始联合治 理漏油。 5 月6 日,由英国石 油公司设计的重98 吨、高12米的钢制 罩式装置开始下放 至海底漏油处,并 计划用泵将外漏原 油引导至海上油船。 5 月16 日,使用 水下机器人将一 条带有堵漏装置 的细管道插入破 损的油管中,将 海底原油吸导到 油轮上。
美 国
政 府
中 国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官员无需有此担心。面对近一个月后才 披露事实的质疑,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出面解 释称,这是因为发生溢油的原因很复杂,监测数据的采集、 污染面积的判断、事故原因的分析等,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 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一定的时间。 没有解释披露漏油事件为什么需要首先对原因进行分析。 康菲公司将受到何种惩罚,目前尚不明确。按照目前政策, 行政处罚的上限应为20万元人民币,至于其他后续损失的 索赔,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称,需要研究后才能确定。但该 人士承认,“目前无法确定具体的索赔额度”。

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与教训

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与教训

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与教训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之一,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也对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的监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进行类似活动时需更加谨慎,并切实应对潜在的风险。

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发生于2010年,由于英国石油公司(BP)运营的深水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发生了一系列事故,导致了巨量的原油泄漏。

平台上的爆炸和火灾致使11名工人丧生,而泄漏的原油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损害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波及了沿岸社区的经济和生活。

事故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也给世界各国的石油开采行业和相关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对于石油开采企业来说,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和安全措施。

在此次事故中,地平线号钻井平台上的安全系统未能正常工作,导致了爆炸和火灾。

这再次提醒我们,对于类似工程,特别是在复杂和高风险环境下的深水石油开采项目,必须有先进可靠的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企业应该以安全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其次,监管机构在事故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事实证明,监管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的严格性对于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中,监管机构被批评没有足够的监督和审查,对于钻井平台的安全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处理。

因此,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石油开采项目的审查和监督力度,确保相关企业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标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监管机构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知识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潜在风险。

此外,墨西哥湾深水石油开采事故也让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原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和沿岸社区造成了长期的损害。

我们必须认识到,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

52卷增刊1 中国造船Vol.52 Special 1 2011年7月 SHIPBUILDING OF CHINA July 2011文章编号:1000-4882(2011)S1-0233-08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刘亮,范会渠(上海利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200233)摘要伴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及海上石油运输量的大幅增长,我国海上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也不断加大,针对海上大型溢油事故制定有效的溢油应对处理方案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该文通过对2010年4月发生在墨西哥湾的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平台泄漏事件进行研究,分析收集了此次事故过程中美国采用的主要溢油应急处理方案及值得借鉴的手段,为我国研究海上溢油应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BP;海上漏油;墨西哥湾;溢油处理中图分类号: TE48 文献标识码: A0 引言近年来,海上油污事故频发,如去年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的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的“深水地平线”平台漏油事件,预计造成了约490万桶原油的泄漏[1],给墨西哥湾当地的海洋环境及海域经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已成为美国迄今为止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漏油事故。

从世界范围来看,溢油事故多与石油运输量密切相关。

中国的海上石油运输量仅次于美国,且中国港口石油吞吐量正以每年1000余万吨的速度增长[2- 4],伴随着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和不断发展、海上石油运量持续上升、油轮的数量和吨位也越来越大、海上石油开采业的兴起和发展,海上溢油风险不断加大;因此,本文将以此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溢油处理方案作为研究重点,总结此次英美等国在此次事件中采用的溢油处理方式和措施及值得借鉴的手段,为我国研究制定有效的溢油处理应急预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事件回顾2010年4月20日22:00左右(美国中部时间),瑞士越洋钻探公司(Transocean)所属、由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租用的石油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并着火。

关于石油污染及解决措施

关于石油污染及解决措施

关于石油污染及解决措施摘要:正近几年来接连发生石油污染事件让世界人民触目惊心。

本文从法律的角度,通过对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去分析石油污染的原因,并规范石油开采、运输、利用相关制度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机制,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石油泄漏石油污染污染事件几点建议海上石油应急机制正文近几年来接连发生石油污染事件让世界人民触目惊心。

本文通过对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去分析石油污染的原因,并规范石油开采、运输、利用相关制度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机制,并提出几点建议。

2010年4月20日,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两天后沉入墨西哥湾,造成11人死亡。

爆炸冲击力撕裂了连接钻井平台和井口的长1524米管道,井口本身开始泄漏原油。

美国当局很快便认定,每天有5000桶原油泄漏到墨西哥湾,可能会引发一场破坏程度堪比20多年前“埃克森-瓦尔迪兹”号事故的环境灾难。

2010年7月17日,辽宁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虽然历经15个小时扑救,至17日9时左右火势基本被扑灭,但是该次爆炸却导致了部分原油泄漏入海。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安监总局局长骆林则连夜赶到事故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16日18时许,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在泄油附加添加剂时引起陆地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和原油泄漏。

由于爆炸点距离储油罐群较近,引发连环爆炸可能性较大,情况十分危急,大连连夜启动红色应急预案应对事故。

2011年6月期间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据悉,渤海湾是中海油的主产区,根据2011年一季度中海油季报,来自渤海湾的石油以及石油液体产量占到总产量比例超过57%,天然气产量超过12%。

2011年7月5日下午中国国家海洋局在北京通报了中海油和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渤海湾漏油事件初步结果,那么我们就讨论一下真正危害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海洋石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其中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以及沿岸工业排污为主,由于石油产地与消费地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年产石油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油船在海上运输的,这就给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带来了油污染的威胁,特别是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更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启示及应急方案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启示及应急方案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启示及应急方案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曾牵动着全球亿万人们的心,事情过去几年了还心有余悸。

为使以后的漏油事件尽快解决,特提出以下简易解决方案,请予参考。

制造深海机器人携带加热铁钳在管道上方接近漏油处的地方用特制铁钳对管道进行挤压使其变形,接着把铁钳上移一定距离旋转铁钳90度进行第二次挤压变形,通过两次铁钳挤压,管道中大部分的压力被变形处阻挡,此时可以顺利在顶部盖帽封顶。

由于洋流的影响可能对管道挤压的薄弱处造成破坏甚至断裂,所以要对此处进行加固处理。

注意五点:1 加热铁钳。

为什么要使用加热铁钳,因为深海压力高、温度低可能管道很脆弱,加热后可以顺利的将管道挤压变形,安全度提高。

2 特制铁钳。

使用受力点平行的宽面铁钳,避免压力不均造成管道破损。

3 加固处理。

对管道挤压处进行加固处理,深海不是风平浪静的经常有洋流的扰动,管道挤压处受力面积增大,遇有强洋流很可能断裂,加固是必要的。

4 挤压处应在管道上方进行,如果在管道下方进行,加上管道自身的重量和海底复杂洋流的影响很可能会造成管道的坍塌断裂。

5 所有准备工作争取在10天完成,否者损失、影响将会更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人类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不要刻意强调是你的责任还是他的责任,我认为也有我们共同的责任。

提倡简捷化。

随着当今社会的深入发展,各方面都呈现出复杂化的局面,有些事情已经复杂到无法操作的地步。

就拿本次事故来说,我看了很多报道要想彻底解决漏油必须在深海打减压井,要在1万多英尺的海底击中盘子大小的地方才能实现,真是难上加难。

实际上我们运用智慧将会有很多更好的选择,这个方案如果被顺利采纳,将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们人类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会走的更好更远。

东方2015年1月1日。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

点 ,总 结此次 英美 等 国在 此 次事件 中采 用 的溢 油处理 方式 和措 施及 值得 借鉴 的手 段 ,为 我 国研 究制 定
有 效 的溢 油 处理应 急预 案提 供一 定 的参考 和借 鉴 。
1 事 件 回顾
21 00年 4月 2 0目 2 :O 左 右 ( 国中部 时 间 ),瑞 士越 洋 钻探 公司 ( rnoen 2 0 美 Tasca )所 属 、由英
规 划 ,在 溢油 应急 反应准 备 过程 中 , P可在 所有 利益 相 关方之 间建立 紧密 的联 系 ,确立 需要保 护 的 AC
敏 感地 区 并制 定行 之有 效 的保护 策 略及 实施 这些 保 护策 略所 需 要 的物 资 。在 实 施过 程 中有效 的 AC P
不 仅可 迅速 协调 及反 应各 方力 量 , 且可及 时 了解 当地情 况 并按照 预先 制 定 的相 关策 略快 速调 配所 需 而 的物 资 。
2 事件应对处理方案
为 了应对 该事 故 ,B 公司在休 斯 顿设 立 了一个 大 型事故 指挥 中心 【 P ,包括联 络 处 、信 息 发布与
收稿 日期:2 1-50 ;修改稿收稿期:2 1—71 0 0 .5 1 0 0 .4 1
24 3




学 术 论 文
宣 传报 道 组 、油污清 理组 、井 喷事 故 处理组 、专 家技 术组 等相 关机 构 ,并 与美 国当地 政府积 极配 合 , 寻求 支援 、动 员各 方力量 、采 取各 种措 施清 理 油污 。
对 当地 最敏 感 的物种 及栖 息地 进行 观 察 以便 最好 地 保护 和拯 救野 生动物 。
应 急 救援 小组 主要采 取 的措 施包 括 :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应急处置简评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应急处置简评
墨西哥湾溢油事件 应急处置简评
提纲
1. 事件简介 2. 应对措施 3. 清污行动 4 .对环境的危害 5 . 经验与教训
1.事件介绍
发生地点
漏油事件概况
2010 年 4 月 20 日 , BP 石 油 公 司 在 美 国 墨 西 哥 湾 “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井喷爆炸着火,36 个小时后沉没,造成11人死亡、I7人受伤。4月24 日,失控的油井开始大量泄油,持续87天,约有 410万桶(约60万吨)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污染波及 到沿岸5个州,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 被美国定为“国家灾难”。
将一根4英寸的吸 油管插入发生泄漏 的21英寸油管
采用“灭顶法”控制 漏油
“盖帽法”
成效
不足
用它罩住漏油点, 泄漏点喷出的天然气
将原油疏导到海 遇到冷水形成甲烷结
面的油轮
晶,堵住了控油罩顶
部的开口
共吸走了2.2万 桶原油,将其输 送到停泊在海面 的一艘油轮里
这一数量只占漏油量 的一小部分
在强大的压力下 钻井液会进入油 井的防喷器,直 至油井底部。这 将使得井内失去 压力,停止漏油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萨尔弗港附近的湿地
墨西哥湾漏油致海洋动物大逃亡
洋流影响
健康影响
❖ 从短期看,原油中一些物质可能引发皮肤不适、 头疼、晕眩、恶心、眼睛灼热、呼吸不畅、记忆 力下降等急性症状。
❖ 从长期看,泄漏原油会进入食物链,进而对人体 健康构成危害。墨西哥湾食物链将承受一笔“污 染遗产”。
5.经验与教训
值得借鉴的经验
❖ (3)应急信息公开透明
❖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应急指挥部建立了一个 专门的网站公开各种信息,包括每天采取 了什么措施,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出动 多少飞机船舶,同时还在水下放置了摄像 头,公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看到水下1500 米处漏油点的情况。应急信息的公开透明 有助于公众监督应急行动,有助于缓解媒 体对政府的舆论压力,有助于及时总结经 验教训。

渤海海域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

渤海海域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

1651 渤海海域溢油事故的处理对策1.1 先期处置,分级应急响应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通过应急响应程序图,按接警、判断响应、应急响应、应急启动、事态控制、应急状态解除、恢复重建的流程有序处理相关事宜,船舶或单位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故发展,疏散无关人员,并按应急预案进行先期的处置工作,同时及时向所属地区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情况,请求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响应,根据事故的不同级别分为一般海上溢油事件、较大海上溢油事件、重大海上溢油事件、特别重大海上溢油事件共四个事故等级;有关部门分管或主要领导根据需要赶赴现场或到专项应急指挥部进行协调处置,根据溢油事故的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资源进行协同处置工作。

ᙕ૽ᓄ〻ᒿമһԦਁ⭏ࡔᯝ૽ؑ᚟৽侸᧕䆖ᓄᙕ੟ࣘ૽ᓄ㹼ࣘһᘱ᧗ࡦᓄᙕ⣦ᘱ䀓䲔ᚒ༽䟽ᔪؑ᚟ਁᐳуᇦ᭟ᤱ⧠൪ⴁ⍻⧟ຳ؍ᣔӪ㗔⮿ᮓоᆹ㖞ᓄᙕ㚄䱢оॿ਼䆖ᡂоӔ㇑ᐕ〻ᣒ䲙ᮁࣙо५⯇ᮁᣔᓄᙕӪઈࡠսؑ᚟㖁㔌ᔰ䙊ᓄᙕ䍴Ⓚ䈳䝽⧠൪ᤷᥕࡠսᢙབྷᓄᙕ⚮ਾ䇴ՠ䀓䲔䆖ᡂழਾ༴⨶һ᭵䈳ḕᙫ㔃࠶᷀⭣䈧໎ᨤޣ䰝<<11ᣕ䆖<图1 应急响应程序图1.2 成立现场指挥部,进行组织协调根据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由相关部门领导组织成立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并按现场实际,分工到位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由综合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各种会议,公文与救援证件的下件,以及汇总与上报相关的信息,与上级工作组协调联络;由应急处置小组按相关预案与规程要求组织调动开展相关的救援队伍与物资保障工作;由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及消杀预防工作;由治安警戒小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控及秩序维持工作;由现场处置专家小组根据各单位上报和现场收集掌握的信息及数据,对整个事件进行评估,针对事故状态向上级提出决策建议,做好面对公众解答时所涉及的专业技术性问题的回复工作;由新闻宣传小组负责撰写制定新闻发布方案,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原则做好新闻报道,以及网络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引导工作;由环境监测小组做好溢油海域的监测工作,确定污染区域、油污漂流趋势预测;由后勤保障小组负责调拨救助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建立合理的物资分配保障方案,现场指挥部场所设置、通信联络保障、临时安置场所等,做好应急救援人员与受事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由善后处置小组负责做好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生态修复、事件调查、索赔等工作;由事故调查小组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并及时向公众公开初步核实情况、事态进展、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安全防范措施等处置措施及调查结果[2]。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分析

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存在大规模海上石油泄漏的风险
目前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正处在较高活动水平,仅在渤海湾就有 目前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正处在较高活动水平 仅在渤海湾就有4000多个 仅在渤海湾就有 多个 钻井平台。同时,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 进口石油的90%要依赖 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 钻井平台。同时 我国还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进口石油的 要依赖 海上运输。所以在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和运输过程中, 海上运输。所以在我国海上石油开发和运输过程中,都存在发生大规 模石油泄漏事故的风险。 模石油泄漏事故的风险。
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现状
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 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海洋污染应急组 织体系不完善,未能形成合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织体系不完善,未能形成合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物资储备匮乏,处置技术科技含量低。 物资储备匮乏,处置技术科技含量低。
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
(一)美国对石油泄漏事件应急作出规定的有关法律 (二)《石油和有毒物质污染的国家应急预案》 石油和有毒物质污染的国家应急预案》 (三)美国环保局针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具体做法
(一)美国对石油泄漏事件应急作出规定的有关法律
《清洁水法》 清洁水法》 《综合环境响应补偿与责任法》 综合环境响应补偿与责任法》 《石油污染法》 石油污染法》 在这三部法律中均对石油泄 漏事件应急作出法律规定
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环保局在墨西哥湾漏油应急处置 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对我们的启示
1、应急工作法律是基础,预案是抓手,应从实践角度对法律和预 应急工作法律是基础,预案是抓手, 案持续充实和完善,明确污染企业在应急处置中的法律责任。 案持续充实和完善,明确污染企业在应急处置中的法律责任。 2、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手段,环境信息公 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手段, 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桥梁, 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桥梁,应急监测与信息公开能力需重 点加强。 点加强。 3、组建一套服务应急,高效有力的科研支撑体系。 组建一套服务应急,高效有力的科研支撑体系。 4、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上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上的积极作用。 5、加强应急体系的配套附属机构建设。 加强应急体系的配套附属机构建设。

墨西哥湾VS渤海湾漏油解读

墨西哥湾VS渤海湾漏油解读
Page 3
单墨击西此哥处湾编漏辑油母版事标件题介样绍式
救灾:4月29日,美政府全面介入救灾。 5月5日,钢筋水泥罩封堵漏;5月10日,该方法失败 5月26日, “灭顶法”堵漏油;5月30日,该方案失败
事件升级: 据美联社消息,墨西哥湾泄露的原油量至少比原先估计多两倍,最高多五
倍。 据美国有线广播公司称,每天原油的泄露量达1.2万至2万桶。 2010年6月23日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
确认:4月24日,美国海岸警卫队说,“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 天,海下受损油井开始漏油。海下探测器探查显示,钻井隔水导管和钻探 管开始漏油,估计漏油量为每天1000桶左右。租用钻井平台的英国石油公 司出动飞机和船只清理海面浮油,但因天气状况恶劣,清理工作受阻。
恶化:4月28日,美国海岸警卫队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估计, 在墨西哥湾沉没的海上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底部油井每天漏油大约5000 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 租用“深水地平线”的英国石油公司工程人员发 现第三处漏油点。海岸警卫队和救灾部门提供的图表显示,浮油覆盖面积 长160公里,最宽处72公里。
公康 司菲
石 油
Page 24
单2、击政此府处编的辑反母应版与标决题策样式
府美 国 政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5天后,美国相关官员赶到墨西哥湾;发生8天 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乘专机赶往事故现场。但奥巴马和他的官员遭到 了民间的激烈批评,在美国民众看来,这个反应速度实在太慢。
6月15日晚,就该事件发表演说,严厉要求BP对其“鲁莽行为”的事实 “买单”,要求其在法律诉讼程序开始前,先提供巨额基金,来赔偿 漏油事件的受害者。
目前该事故还未完结。
Page 15

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及其应急处理探讨

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及其应急处理探讨

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及其应急处理探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开发也越来越频繁。

海上石油钻探是一项重要的海洋开发活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风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海上石油泄漏事故。

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

一、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1. 损害生态环境海洋是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海上石油泄漏会给这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

当石油泄漏到海洋中时,会对海水、海底沉积物、沿海岩石、海鸟、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植物等造成损害。

这些生命体都是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破坏会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链断裂,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2. 造成经济损失海上石油泄漏事故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对当地和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海洋是重要的经济活动区域,例如渔业、海洋运输和旅游业等,这些都会因为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受到严重影响,这也会对当地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海上石油泄漏会导致石油价格上升,因为造成石油供应短缺。

其中,国际海上石油泄漏事故中,最有名的是2010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该事件对美国墨西哥湾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被称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

3. 影响人类生活海上石油泄漏事故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和经济,同时也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

石油可能会通过海洋生物进入食物链进而进入人类食品链。

一旦石油经过食物链,将会容易地累积在生物体内,导致现代人类的疾病以及健康方面的问题。

此外,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不健康对于维持地球生命的平衡至关重要,如果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平衡被破坏,则会对全球健康、粮食安全和持续的经济发展构成威胁。

二、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探讨1. 提高事故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现有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设计并实施高效、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进行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协调和执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The Gulf of Mexico, bo hai gulf oil spil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the quest of the mechanism[摘要]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沉没,引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溢油事故,对比中国在渤海湾溢油应急响应体系,中国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建立国家级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及预防机制,在法律建设、组织体系、人才队伍、技术装备等各方面加强建设,才能应对海上发生的特大溢油事故。

关键词: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不同社会主体对此事反应的对比;中美应急响应体系对比;启示Abstract:the gulf of Mexico drilling platform sank explosion, causing the history of the largest offshore oil spill, compared to China in bohai bay oil spill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spill response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on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Marine oil spill response system and prevention mechanism, in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talented person troop,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to deal with sea of especially big oil spill accident happened.Key words:the Gulf of Mexico ;Bohai Bay;oil spill incident;Different social main body reaction to the matter of contrast ;Th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contrast;inspiration目录绪论 (1)1 中美不同社会主体对漏油事故反应的对比 (2)1.1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2)1.2 政府对漏油事故的态度 (3)1.3 媒体对漏油事故的报道 (3)1.4 中美社会公众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4)2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治理技术分析 (5)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分析 (5)2.2 治理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5)3 中美两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体系及治理措施的对比 (6)4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的构建原则 (8)4.1 运行机制 (8)4.2 预警机制 (9)4.3 应急处理机制 (9)4.4 事后处理机制 (9)4.5 评估机制 (9)5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 (10)6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联动机制的实施建议 (11)6.1 加强高科技监管手段,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 (11)6.2 健全法制建设,切实加强法律的执行力 (11)6.3 加大开发海洋溢油事故技术投入 (11)6.4 建立国家级跨部门海上溢油综合应急体系 (11)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绪论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中断了美国开发近海石油的国策;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使出事海域的各类生物遭遇“灭顶之灾”;一场漏油事故,近乎毁了美国南部海岸的整个渔业及渔民生计。

在墨西哥湾,漏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事件正从各个方面向一场噩梦发展。

2万人的队伍如今聚集在墨西哥湾海域和沿岸,努力清除油污,他们能够取得成效么?通过高空拍摄的电视画面人们看到,在满是黑色油污的大海中,清除油污的船只显得那么渺小、无助。

如何封堵漏油、如何消除污染、如何处罚肇事企业、如何安抚民心、未来能源发展路在何方、如何加强油企监管、如何避免损失扩大?一连串的问题有待回答。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场生态灾难?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场“偶然”事故。

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海上钻井平台,英国石油公司不过遭遇了小概率事故,导致黑色油污肆虐。

然而,从深层看,这种小概率事故却是相关企业盲目追求利润,忽视环境责任,以及相关公共部门低估环境风险,疏于对企业监管的“必然”结果。

从企业层面看,英国石油公司在开采前未能充分评估开采的环境风险,开采时又为降低成本使用不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最终酿成这次灾难。

事发后,由于企业缺乏有效应对机制,导致“反应脱节”,灾情失控。

在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涉及大量易燃、易爆石油和天然气产品。

加上油气田开发工艺、设备运行的复杂性,存在着发生油气泄漏、火灾以及爆炸等重大风险。

溢油风险存在于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阶段,因此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很有必要。

1 中美不同社会主体对漏油事故反应的对比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回放,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夜间,美国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 致7人重伤11人死亡。

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天,受损油井开始漏油。

钻井平台漏油每天5000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

水下机器人启动止漏未能成功,美国救灾部门“烧油”。

升级:美国宣布把漏油危机列为国家级灾害,美军参与救灾。

中国渤海湾漏油事故回放,中海油和美国康菲公司合作开发的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于2011年6月4日起发生漏油,至今事故赔偿尚未明晰,截至9月6日,溢油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而2011年8月20日,国家海洋局公告新发现九处油污渗漏点,七部委已联合调查此事。

1.1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相对于康菲公司在渤海湾溢油事故中采取的措施,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显然要到位,要积极。

下面是两幅图是两公司对漏油事故做出的的反应。

英国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见图1。

图1 英国石油公司的反应康菲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见图2。

图2 康菲公司的反应1.2 政府对漏油事故的态度(1)美国政府的态度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5天后,美国相关官员赶到墨西哥湾,发生8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乘专机赶往事故现场。

但奥巴马和他的官员遭到了民间的激烈批评,在美国民众看来,这个反应速度实在太慢。

6月15日晚,就该事件发表演说,严厉要求BP 对其“鲁莽行为”的事实“买单”,要求其在法律诉讼程序开始前,先提供巨额基金,来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

奥巴马有理由为此感到担心,事实上,随着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扩大,媒体纷纷分析称,这样的反应速度极有可能威胁到民主党在即将进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的得票率。

设立了官方网站,先向公众说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提供各类数据、公布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

(2)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官员称,无需为此担心。

面对近一个月后才披露事实的质疑,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出面解释称,这是因为发生溢油的原因很复杂,监测数据的采集、污染面积的判断、事故原因的分析等,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一定的时间。

没有解释披露漏油事件为什么需要首先对原因进行分析。

康菲公司将受到何种惩罚,目前尚不明确。

按照目前政策,行政处罚的上限应为20万元人民币,至于其他后续损失的索赔,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称,需要研究后才能确定。

但该人士承认,“目前无法确定具体的索赔额度”。

1.3 媒体对漏油事故的报道(1)美国媒体对BP 公司穷追猛打,事件发生第二天,即使是远在中国的读者,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许多令人震惊的照片。

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每一次污染扩展,都会被立即播报。

在事件发生8个月后,又进行了一次密集报道,集中于赔偿进度、环境后续影响等。

事件发生一年后,再一次对类似的话题进行集中追踪和调查。

(2)中国媒体在媒体上零星出现,渤海湾于6月中上旬发生漏油事件后近一个月,7月5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对外正式通报了这一消息。

此前,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浪微博上流传的小道消息,以及记者们从内部人士口中掏出的隐晦信息,获悉这一事件的情况。

7月初,猜测了许久的人们第一次获得权威消息:840平方公里水域受污染。

1.4 中美社会公众对漏油事故的反应美国公民批判BP,并指责奥巴马政府反应速度之慢,路易斯安那州民众捐头发吸漏油。

中国公民漠不关心,只有极少数民众提出对该公司的不满,到目前为止,当地没有民众自发进行清油。

2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治理技术分析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分析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夜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沉没,导致了特大的溢油事故。

溢油事故发生后,美国启动了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各级应急指挥系统,统一指导、协调各部门进行海上溢油的堵漏、治理与回收。

由于各级政府和部门联合行动,协调配合,物资储备充足,布局合理,治理措施得当,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伤害。

该溢油应急指挥体系涉及16个政府部门,可随时按照国家应急计划和授权协调开展工作。

美国的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体系是依托美国《90油污法》和1994年《溢油应急计划》建立的包括地方、区域和国家整体的应急指挥系统。

对比中美两国在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中所做的工作,中国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指挥系统还不完善,当下加强溢油应急响应立法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与法律关系;建立并完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指挥体系,切实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完善中国石油企业的在溢油事故中的应急响应机制,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

2.2 治理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海上溢油的防止与清理一般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使用围油栏将油围住,使用硬刷撇油器和一些吸油材料回收溢油;化学法主要包括燃烧法和使用消油剂、凝油剂等化学试剂来分散或凝集溢油,以便进一步回收;生物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油类降解,从而达到减少溢油污染的目的。

因为墨西哥湾溢油来自海洋深处,易与海水乳化形成粘稠物,难以用生物法让“吃油”的微生物吃掉。

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此次溢油事故事故处理只使用了前两种方法,具体包括:燃烧溢油、围油栏与机械清除、以及化学分散剂对易于回收的溢油,美国海岸警卫队使用由Elastec公司设计制造的V型回收油系统进行机械清污与回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对于不易回收的溢油,已进行了多达250次可控燃烧(一共燃烧约15万桶原油),并使用了3554立方米海面分散剂和1719立方米海底消油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