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公司现状、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跨国公司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文锋

【作者简介】李文锋外经贸部政策研究室北京 100731

一、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的跨国公司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产物,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对外投资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

根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0年11月底,经外经贸部批准或备案的境外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6289家,协议投资总额达110.6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为74.7亿美元,占总投资的67.5%,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易、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加工、交通运输、旅游、承包劳务、研究开发、咨询服务、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诸多领域。在上述企业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259家,协议投资总额7.27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5.72亿美元。

根据企业经营性质,中国跨国公司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四类:(1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2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这些大型生产性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优势是:有外贸经营权;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在国内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由于它们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海外经营起步虽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3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4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多,投资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

跨国公司的重要特征是企业经营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具有以下特点:(1对外投资主体进一步优化,一批行业“排头兵”和优秀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较好成效。大型生产企业集团及一些知名品牌企业成

为跨国经营的主力军,实现了“境外生产、境外销售”,初步显露出中国跨国公司的雏形。这些以多元化和集团化为特征的跨国企业的出现,说明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正在向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迈进。(2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境外企业实力和对外投资数额均有所增加。我国境外企业的平均投资额由80年代中期的60万美元提高到90年代中期的100万美元以上。(3境外资源开发项目不断增加,项目金额不断扩大。以中信集团在澳大利亚的铝矿项目、中冶集团在澳大利亚的铁矿项目、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的西非远洋渔业项目等为代表的资源类境外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资源短缺的状况,增加国家的战略资源储备,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4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如远大集团、新希望集团、重庆力帆轰达公司、浙江飞跃缝纫机制造公司等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成为跨国经营的新生力量。(5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出口的成效显著。已批准的259家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每年可带动9.93亿美元的原铺材料和零配件出口。

二、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

跨国公司的含义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机制适应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需要,即企业制度的国际化;二是企业的经营行为包括投资、融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国际化;三是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的国际化。从这几方面看,目前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遇到的较突出问题是:

1. 我国海外企业经营的格局欠合理。目前我国贸易型境外企业比重过多,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加起来也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多。

2.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普遍较小,发展后劲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

差。目前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单项平均金额约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约为450万美元,而1999年我国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平均金额也只有220万美元,若将累计对外投资项目考虑在内,则这一指标更低。

3. 企业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主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海外投资企业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以及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但我国国有企业与当今世界上通常意义的跨国公司相比,在企业制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一些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痼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 我国一些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明确,盲目上项目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境外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已淘汰的废旧设备、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个别企业甚至是为了转移国有资产。有些企业投资的前期市场调研不细,目的性不强,对市场变化的风险估计不足,造成盲目投资。还有些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对外承诺许多项目,而不能实现,造成不良影响。境外投资项目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

5. 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融资困难。受企业自身规模及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约束,企业很难进行有规模的对外投资,阻碍了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承包劳务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难以获得进出口银行贷款,受国际市场带资承包要求的限制,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和扩大。

6. 企业对自身的利益保护不力。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当地的有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出现纠纷往往束手无策。也有个别企业不按规定到我驻外使领馆登记,在应付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十分被动。

7. 国际化经营方面的人才短缺。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是制约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境外投资活动的重要因素。

8. 对外投资宏观管理体制严重滞后,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缺乏统一且透明的政策。国家计委负责对一般对外投资项目进行审批,国家经贸委负责对境外加工贸易项目进行审批,二者职能不清,且前者严格,后者宽松,导致近期一些企业试图搭境外加工贸易的“便车”,同时在地方上也引起了一些操作上的问题。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想“走出去”的出不去,因为审批制度过严、过于繁杂,而一些没有实力的企业却通过非法途径“溜出去”,逃避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并造成国有资产的海外流失。

9. 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比较繁琐。目前由政府部门对每个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审批,不仅审批环节多,而且时间长,也影响了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不少企业采取化整为零,先生存再发展的策略。

10. 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外部环境亟待完善。我国目前尚无规范对外投资的法律,财政、金融、外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仍需完善和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难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信息;与投资相关的国际法律、会计、评估、咨询等涉外中介机构的作用还有待强化。境外投资的保险、保障机制亟待建立。

三、当前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定位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微观主体,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作为一个处在转型、发展中的国家,我们也面临着发展什么样的跨国公司的选择。

首先,合理定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目标。企业跨国经营必须考虑自身条件,以对其国际化经营目标有合理定位,这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实施适当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无论是从产业优势还是企业自身实力看,我国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仍处于初级阶段,是获取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学习阶段。这种初级阶段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经营会有所“失”。尽管如此,具体到不同企业,应有的放矢,以期有所“得”。由于每个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其定位的目标也不尽一样,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以带动出口的创汇主导型企业。(2以获取原材料的资源开发型企业。(3以获得他国先进技术及经验的学习型企业。(4以占领市场为目的的国际

竞争型企业。对一些企业而言,往往是多目标的结合。

从目前来看,应大力发展“学习型”跨国公司。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是以其在资本技术人员市场网络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资源,以获取最大的市场绩效。对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而言,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其扩大市场和获得资源所必须的战略选择。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没有相对富裕的资本、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