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生草覆盖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看方式:查看:[ 大字中字小字 ] [双击滚屏]
苹果园生草覆盖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果农之友》.-2007(9).-4-5 作者:李爱海等阅读次数: 458
20世纪50年代,欧洲、美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苏联等国家, 开始实行果园生草栽培。日本青森苹果试验场从1931年开始进行果园生草栽培试验, 并自1952年起在生产中推广。现在苹果园生草率接近100%;波兰果园几乎全部采用生草法, 有行间、全园两种;朝鲜也大力发展生草法; 美国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 株间和树盘施用除草剂的管理办法。果园生草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的一项现代化、标准化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 它符合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的要求。
我国果园长期以来,沿用清耕制,这种制度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和果品的质量和产量。但我国多年来有间作果园绿肥的习惯,实际上也是生草制。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
全国果园绿肥播种面积超过200万公顷,1976年发展到1300万公顷。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果树分户经营, 绿肥面积逐年锐减, 跌入低谷。其原因一是化肥便宜,
使用方便;二是只作压青、刈割、翻压,管理费事;三是当时果品好卖,不受质量影响;四是实行密植体制, 无种绿肥和生草空间。9年后,苹果出现过剩,生产进入提质增效阶段,逐渐开始恢复绿肥种植或生草栽培,并将刈割下的草作为树盘、行间的覆盖物。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进果园生草技术,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推广应用。陕西省在渭北苹果基地建设中提倡果园生草, 经多年实践取得良好效果。1998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21世纪初, 黄土高原果区将果园生草制列入专项研究,已取得多项成果,逐步推广到生产中去。
1 果园生草(绿肥)覆草的优点
1.1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果园生草、覆草,可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在坡地无梯田条件下,试验表明,清耕、全园生草和带状生草区水流失量(千克/公顷)分别为 7 90.8、383.1和 401.1, 土壤流失量(千克/公顷)分别为 528.2、17.0、19.0。另据
内蒙古坝子口试验站测定, 种草木樨的地表径流量比裸地减少 43.8%~61.5%, 土壤冲刷量减少39.9%~90.8%。如刈割覆草,可使土壤水、肥、气、热、生物五大因素稳定, 可扩大根层分布范围。据试验, 覆草处理根系分布层0~40厘米, 未覆草为0~2 5厘米,覆草后吸收根增加100多倍。
1.2 提高土壤肥力
1.2.1 有机质含量高九思等报道(2004 年), 连种3年三叶草, 有机质含量提高 0.3%,达到 1.1%~1.4%。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在黄河故道沙地苹果园连续 5 年种毛苕子绿肥, 每株施绿肥62.5千克,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4%~0.7%。生草园667平方米产鲜草2吨,相当于4吨厩肥的肥力。果园覆草1000~1500千克/667平方米,相当增施250 0~3000千克优质圈肥。若连续覆草3~4年, 则能增厚活土层10~15厘米, 覆盖区比对照区有机质含量提高1倍多。
1.2.2 提高有效养分含量草根对磷、铁、钙、锌、硼等元素的吸收力强于果树根系,并能转化为果树可吸收态。如施毛苕子肥的, 有效磷增加 1~4 毫克/千克,铵态氮增加2~5毫克/千克。刘蝴蝶等试验(2003年)指出,生草区全氮提高7%~12%, 有效磷提高2 0%~35%, 速效钾提高9%~25%。据资料果园覆草3年,土壤速效氮增加8.5%,有效磷增加1.8倍,速效钾增加4.7倍。
1.3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1)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加速土壤熟化。生草根系与土壤作用,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从而增强土壤保水、透水性。
(2)调节土温。地面有草层覆盖,减少了地面与表土层的温度变幅。试验表明, 生草
覆盖果园夏季表层土壤温度下降 6~14℃,冬季提高地表温度 2~3℃,对促进果树根系发育十分有利。
(3)提高土壤含水量,利于根系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据郝淑英报道(2001 年), 在黄土高原果区试验表明,生草覆盖区与对照相比, 在全生育期不同土壤层水分含量均明显提高。果园生草覆草有利于果树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使果实着色更鲜艳,不同程度地减少生理病害, 促进枝条成熟和安全越冬。果园覆盖,能有效减少土壤表面蒸发,提高保水能力。一般年份生草园土壤含水量比清耕园提高 1.32%~3.51%,其后效作用达2~3年。
据陕西渭南地区测定,7—8月高温期,秸秆覆盖比裸地土壤含水量增加:20厘米处5%~6%,50 厘米处0.9%~3.7%,80厘米处1.37%~3.60%。
1.4 优化果园生态体系
生草为天敌种群繁衍创造了适宜的栖息、隐蔽环境,如中华草蛉、丽小花蝽、微小花蝽、龟纹瓢虫、食蚜蝇等。可以充分发挥优势种天敌控制害虫的能力, 减少用药次数,有利于生物防治。
1.5 免除中耕除草,便于行间作业
行间生草,草高后用机械刈割,1年几次, 快速高效, 不必除草深翻, 生草4年可节省生产费用13%,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行间生草覆盖不怕踩踏,雨后不泥泞, 人和机械可以通过, 打药方便, 不误农时。并可减轻落果落地时伤害。
1.6 提高树体抗性,减轻病虫危害
生草覆草后,地力增强,果树根系活动能力增强,生长时间长。草在分解过程中放出 C O2,提高叶片光合效能,因而树势健壮,病虫害大为减轻。据高九思等研究报道(2004年), 生草果园蚜虫、叶螨高峰期推迟3~15天, 桃小卵果率降低,苹果腐烂病病疤减少 41.51%~73.24%,轮纹烂果病减轻20.12%~30.35%, 苹果小叶病发病率减少43.53%。
另据窦连登试验(1996年),行间生草区苹果园(667平方米): 中华草蛉、小黑花蝽分别为2210头和8340头, 天敌∶害螨约为1∶1.2~2.3头;而清耕区中华草蛉、小黑花蝽分别为397头和888头,天敌∶害螨约为1∶34~88头,相差悬殊。
1.7 有利于牧草养畜
录肥可以养畜, 畜粪(沼渣)可以还园,形成良性循环体系。
1.8 增产、增质、增效益
据李登绚等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无灌溉条件下的苹果园进行的试验(2005年)表明,果园生草区和覆草区的果实硬度、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优于清耕区, 单果重分别提高18.7%和 21.2%,667平方米产量提高18.5%和21.9%。此外, 生草园空气湿度大可减轻枝干和果实的日灼, 同时, 有助于果实着红色, 光洁度高。另据刘传和等报道(2 005年),生草栽培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均有一定影响,产量提高 12.7 3%~31.57%, 单果重提高18.1%~21.9%,一级果率提高5.9%~9.4%。
据王淑媛报道(1992年), 红星苹果园3年生草覆盖试验, 百脉根和美国苜蓿区株产分别比清耕区提高31.9%和23.7%,单果重分别提高3.9%和2.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8.7%和8.6%,自然生草区各项指标稍高于清耕区。
据邓丰产等研究(2003年), 陕西渭北苹果园生草比清耕增收26.6%, 种草的产投比为9.07。刘蝴蝶等研究也指出(2003年), 生草苹果园苹果产量提高12.7%~31.6%, 经济效益提高15.2%~36.2%。
2 果园生草(绿肥)覆草的缺点与对策
2.1 与果树争夺肥水
在旱地、半干旱或山区果园,生草与果树争夺肥水的矛盾相当突出, 如不能加强肥水等管理, 果树生长结果必然受到影响。克服措施是:
(1)增加果园基本投入,保证关键期(春、冬、旱季)的水、肥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