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DOE全因子设计实验(2K设计)培训课件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数
次数

1
2次
3次
2
4次
9次
3
8次
27次
4
16次
81次
5
32次
243次
6
64次
729次
7
128次
2187次
8
256次
……
9
512次
……
10
1024次
……
4水平试验 次数
4次 16次 64次 256次 1024次 …… …… …… …… ……
6
1.3. 全因子设计、部分因子设计以及2K设计
由于资源限制,如:成本/时间等,需要减少试验次数,对以下问题是否可行要做 出选择:
系统自动生成水平代码值(-1 ,0, 1)
好处:有连续变量和无量纲特点,有利于统计 分析和建立回归方程
真实值 代码值
低水平L 100 -1
中心值 150 0
高水平H 200 +1
中心值M = (L+H)/2 半间距D = (H - L)/2 真实值 = M + D*代码值
13
1.4. 全因子设计 - 2k设计 – 建模
14
1.4. 全因子设计 - 2k设计 – 分析判定
在实施全因子设计和部分因子设计(又称析因设计)实验结果分析中,Minitan 给出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论,生成供我们分析的信息 — 工程师要学会解释这些数 据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包括6项分析指标:
➢ 总效果 [※ H1:模型有效 P<0.05 ] ➢ 弯曲 [※ H0:无弯曲 P>0.05 ] ➢ 失拟 [※ H0:无失拟 P>0.05 ] ➢ 拟合相关系数 R-Sq (调整)及 R-Sq(adj)(预测的)越接近1好; 二者之差越小越好 ➢ 标准差S分析 越小越好 ➢ 因子效应显著性 ✓ P 值判定 [ ※ H1: P<0.05 ] ✓ 图形判定 (正态效应图/帕累托效应图)、残差四合一图
1. 选用更少的因子水平,即2水平 (2K) ,而不是3水平或更多水平? 2. 在保证可信度的情况下,能否减少试验次数,仅做部分实验呢?即便是2k设计, 如:对6因子2水平,26=64,是否可以做32次实验,甚至16次试验? 以上考虑均可行,但有其缺点:2K仅仅体现了线性趋势,而不像3水平或更多水平 可以体现曲线趋势,在Mintab中导入中心点做弥补;减少试验次数降低了实验结果可信 度(减少了对高阶交互作用的观察),但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Mintab给出了分 辨度,使用部分因子实验时,同样需要遵循正交/均衡/可比的原则。
可能先筛选; 全因子实验, 田口设计, 2K因子实验或响应曲面设计等
收集实验结果的数据
6.分析实验结果
运用Minitab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7.结论和计划
制定改善方案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 全因子设计
往往的约束条件:
因子总数≤ 5个;
因子水平数目往往是 2个,即(- )和(+) — 2K设计
中心点设置:2~4个(不是必需的,试验次数也将相应增加)。
11
1.4. 全因子设计 - 2k设计 – 中心点设置
➢ 在全因子2k设计中(包括部分因子2K设计)经常需要设置中心点;
15
1.4. 全因子设计 - 2k设计 – 流程
1.陈述实际问题和实验目的
通过DOE 想达到什么目的?
2.选择“Y”—响应变量 3.陈述因子和水平
Y是什么?计量型?计数型? 如产出率, 作业时间, 清洁度等
如温度(100℃,150℃),重量(20,30,40kg)
4.选择DOE 5.实施实验及收集数据
7
1.3. 全因子设计、部分因子设计以及2K设计
红色:仅用作筛选设计,PB; 黄色:可选,但分辨度低于绿色; 绿色:优先使用。
8
1.4. 全因子设计
什么是全因子设计?
全因子实验设计是指所有因子及水平的所有组合都要至少要进行 一次试验。 将k个因子的二水平试验记作2 试验。 当k=4时,试验次数m= 24 =16次 当k=5时,试验次数m= 25 =32次 当k=7时,试验次数m= 27 =128次 ……
9
1.4. 全因子设计
应用: 全因子设计是DOE方法体系中的典型代表。 运用了两大统计功能——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检测并区分 组间误差与试验误差,借以确定因子的显著性——自 变量X对Y的影响。 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 Y=f(x)进行方案选优 作用: 最重要的目的——用于全面分析系统(产品或过程)中所有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 作用; 也是选优的有效工具。
全因子设计和部分因子设计(又称析因设计)一般采取二次建模 ➢ 第一次建模:(拟定初选模型) 考察所有的因子,但不考察三阶(如ABC ) 及以上的项,(此法则适用 于所有模型) ➢ 第二次建模:(简化模型) 利用初级模型分析的结果,删除非显著因子,只使用显著因子来构建较 小的更好的模型;是建立Y对X的回归方程和优化器分析的基础
寻找因子的 最佳条件组合 设定因子的 最佳条件
5
作用
区分主效应
效果
主效应和

部分交互作用
所有主效应和 交互作用
现在工序 知识状态
(线性效果)
高 组分/工艺条件 的优化
设计或工序 参数优化
反应变量的 预测模型 (曲线效果)
1.3. 全因子设计、部分因子设计以及2K设计
全因子设计试验次数

2水平试验
3水平试验
DOE之
全因子设计
(内容重点:2K设计)
课程安排
1.DOE基础知识 2. 全因子设计案例研究 (以2k因子为主) 3. 多水平因子设计
2
DOE基础知识
3
1.1 DOE基础知识回顾
1.2. 应用领域、目的、特点
DOE种类
筛选设计
- Plackett-Burman - “定义筛选”法
部分因子设计
- 2k - 2水平裂区
全因子设计
- 2k - 多水平
混料设计
- 单纯质点 - 单纯格点 - 极端顶点
田口设计
响应曲面设计
- 中心复合 - Box-Hehnken
适用因子数
主要目的
6个以上 选别重要因子
4~10 选别重要因子
1~5 因子与Y的关系
2~10 2~20 2~10
2~13
2~3
组分与Y的关系
➢ 设置中心点的意义: “重复试验”的要求,增加中心点是一个较好的试验安排。 增强了统计分析能力(评估实验误差及弯曲趋势的能力)
➢ 中心点设置次数: 2-4个 —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成本综合考虑。
比如“反应温度”
代码 实际值
低 -1 200℃
高 +1 300 ℃
中心 0 250 ℃
12
1.4. 全因子设计 - 2k设计 – 代码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