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本)试题

课程代码:00011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采

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

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

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3.在《答李翊书》一文中,韩愈说自己是“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这句话

的含意是()

A.韩愈走到孔子门口而未入

B.韩愈不愿成为孔门弟子

C.感叹成为孔门弟子非常难

D.自谦没有得到孔学真谛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征利”的观点时,所操持的理论

依据是()

A.“受命于人主”

B.“举先王之政”

C.“为天下理财”

D.“度义而后动”

5.在《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所谓“治世”,实质上是()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6.下列例句中,同时采用排比和层递两种修辞手法的是()

A.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

B.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C.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D.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

7.《报刘一丈书》中,描绘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语句是()

A.“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8.《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主旨是()

A.记叙得西山前游览的无聊

B.抒写“始得”西山的兴奋

C.歌颂西山的高大特立

D.寄托作者被贬后仍特立不阿的品格

9.《故都的秋》中,开发北京秋天的“深味”,用的是()

A.倒叙方式

B.描写方法

C.议论笔调

D.象征手法

10.《香市》中运用场面描写的是()

A.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

B.小商人发起香市的情景

C.今日农民纷纷赶香市的情景

D.“蚕种改良所”挂牌的情景

11.《背影》描述了儿子对父亲前后态度的变化,这对刻画父亲形象来说,所运用的表现手

法是()

A.环境渲染

B.侧面烘托

C.铺垫反托

D.对比反衬

12.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论语》

B.《楚辞》

C.《诗经》

D.《乐府诗集》

13.下列诗词中,借暮春景物抒情达意的是()

A.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李清照《声声慢》

C.杜甫《登高》

D.辛弃疾《摸鱼儿》

14.《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15.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士()

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

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

16.《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所写的梦中景象是()

A.千里孤坟

B.尘满面,鬓如霜

C.小轩窗,正梳妆

D.明月夜,短松冈

17.《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柳丝马玉马总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所采用的表

现手法是()

A.融情入景

B.移情于景

C.以景托情

D.因情造景

18.在闻一多《一句话》中,作者用“火山”来隐喻()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民众革命

D.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喊

19.下列作品中,通过副标题暗示基本表现方法的是()

A.契诃夫的《苦恼》

B.屠格涅夫的《门槛》

C.高尔基的《鹰之歌》

D.郭沫若的《炉中煤》

20.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

()

A.王熙凤

B.贾母

C.贾政

D.薛宝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