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过程 PPT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之第八章艺术创作
![艺术学概论之第八章艺术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c6c10a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4.png)
艺术创作的过程
艺术创作过程包括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
艺术创作的特性
创造性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突破传统和常规 ,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作
品。
审美性
艺术创作需要符合审美规律, 追求美的表达和传递,使作品 具有审美价值。
情感性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 ,作品需要表达和传递情感, 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04 艺术创作的风格与流派
现实主义
总结词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真实、客观的 方式表现生活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细腻的观察 和表现手法,将生活场景、人物 形象以及社会现实如实地呈现出 来,强调对真实世界的再现。
浪漫主义
总结词
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情感、个性和对 理想追求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创作方法与技巧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艺术创作需要继承传统,同时也 要不断创新,创作者需要掌握传 统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勇于
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创作方 法,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 法和技巧。
技巧的熟练与运用
艺术创作需要熟练的技巧和运用能 力,创作者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 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 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创作者的个性
艺术创作是创作者个性、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创作者的个 性特点、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艺术创作的风格 和特点。
创作者的实践经验
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包括对艺术语 言的掌握、对创作材料的熟悉、对创作技巧的运用等,实 践经验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
艺术创作过程包括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
艺术创作的特性
创造性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突破传统和常规 ,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和作
品。
审美性
艺术创作需要符合审美规律, 追求美的表达和传递,使作品 具有审美价值。
情感性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 ,作品需要表达和传递情感, 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04 艺术创作的风格与流派
现实主义
总结词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真实、客观的 方式表现生活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细腻的观察 和表现手法,将生活场景、人物 形象以及社会现实如实地呈现出 来,强调对真实世界的再现。
浪漫主义
总结词
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情感、个性和对 理想追求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创作方法与技巧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艺术创作需要继承传统,同时也 要不断创新,创作者需要掌握传 统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勇于
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创作方 法,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 法和技巧。
技巧的熟练与运用
艺术创作需要熟练的技巧和运用能 力,创作者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和 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 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创作者的个性
艺术创作是创作者个性、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创作者的个 性特点、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艺术创作的风格 和特点。
创作者的实践经验
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包括对艺术语 言的掌握、对创作材料的熟悉、对创作技巧的运用等,实 践经验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
插画艺术ppt课件
![插画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a9b6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5.png)
数字技术为插画艺术提供了更多创作工具和平台,使得 创作者能够更自由地表达创意和想象力。
数字技术提高了插画作品的制作效率和传播速度,使得 插画作品能够更快地被大众所接受和欣赏。
数字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为插画艺 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跨界合作与创意产业的融合
跨界合作使得插画艺术与其他创 意产业(如音乐、电影、游戏等 )相互融合,共同打造更加丰富
插画艺术的特点
插画艺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它能够通过 简洁明了的视觉形象传达信息,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插画艺术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引发观 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插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插画艺术的历史
插画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洞窟壁画、宗教绘画到印刷书籍和报纸, 都可见到插画的身影。随着技术的发展,插画艺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从传 统的手绘到数字绘画,其表现形式和媒介也在不断变化。
插画艺术的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插画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数字绘画软件和 网络平台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插画创作中来,同时也为插画艺术家 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
插画艺术的分类与应用
插画艺术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插画艺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包括按媒介分类、按风格分类、按应用领域分 类等。例如,按媒介分类可以分为印刷媒体插画和数字媒体插画;按风格分类可以分为写实主义、抽象主义、卡 通漫画等;按应用领域分类可以分为广告插画、书籍插画、包装插画等。
插画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等。
插画艺术家需要不断更新创作理念和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的 需要。
数字技术提高了插画作品的制作效率和传播速度,使得 插画作品能够更快地被大众所接受和欣赏。
数字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为插画艺 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跨界合作与创意产业的融合
跨界合作使得插画艺术与其他创 意产业(如音乐、电影、游戏等 )相互融合,共同打造更加丰富
插画艺术的特点
插画艺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它能够通过 简洁明了的视觉形象传达信息,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插画艺术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引发观 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插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插画艺术的历史
插画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洞窟壁画、宗教绘画到印刷书籍和报纸, 都可见到插画的身影。随着技术的发展,插画艺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从传 统的手绘到数字绘画,其表现形式和媒介也在不断变化。
插画艺术的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插画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数字绘画软件和 网络平台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插画创作中来,同时也为插画艺术家 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
插画艺术的分类与应用
插画艺术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插画艺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包括按媒介分类、按风格分类、按应用领域分 类等。例如,按媒介分类可以分为印刷媒体插画和数字媒体插画;按风格分类可以分为写实主义、抽象主义、卡 通漫画等;按应用领域分类可以分为广告插画、书籍插画、包装插画等。
插画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等。
插画艺术家需要不断更新创作理念和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的 需要。
第七章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
![第七章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1209ea240c844769eaeeb4.png)
第七章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 • 情感过程 • 意志过程
艺术创作的认知过程
• 艺术知觉 • 艺术思维 • 艺术想象
艺术知觉
• 艺术知觉的特点 • 唤情结构 • 艺术观察
艺术知觉的特点
• 选择性 • 整体性 • 理解性 • 恒常性
唤情结构
• 概念 • 主要形态 • 艺术家对唤情结构的组织
外在引力
理性
第二节 艺术活动的情感过程
• 概念 • 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 艺术家的情感特征 • 移情与心理距离
情感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 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所 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 的关系状态。
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 • 情感是艺术形象的构成因素
心理距离
主体对审美对象采取的一种超 功利的态度。
“入”与“出”的对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 艺术创作既需移情,又要有适度的 心理距离。
• “入”与“出”
第三节 艺术家的意志
• 创作意志的性质 • 意志对艺术行为的调节 • 创作中意志过程的心理分析 • 艺术家的意志特征
创作意志的性质
艺术活动中,意志的本质在 于艺术家的创作意识对于创作 行为的积极调节,表现在艺术 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 克服形形色色的诸多困难。
想象概论
人脑对以有表象进行加工改 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表象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 头脑中的重现。
表象的特征
• 直观性 • 概括性 • 可操作性
艺术想象的动态活动过程
感知觉 记忆 表象
意向 艺术形象
艺术想象的驱力系统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 • 情感过程 • 意志过程
艺术创作的认知过程
• 艺术知觉 • 艺术思维 • 艺术想象
艺术知觉
• 艺术知觉的特点 • 唤情结构 • 艺术观察
艺术知觉的特点
• 选择性 • 整体性 • 理解性 • 恒常性
唤情结构
• 概念 • 主要形态 • 艺术家对唤情结构的组织
外在引力
理性
第二节 艺术活动的情感过程
• 概念 • 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 艺术家的情感特征 • 移情与心理距离
情感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 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所 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 的关系状态。
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 • 情感是艺术形象的构成因素
心理距离
主体对审美对象采取的一种超 功利的态度。
“入”与“出”的对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 艺术创作既需移情,又要有适度的 心理距离。
• “入”与“出”
第三节 艺术家的意志
• 创作意志的性质 • 意志对艺术行为的调节 • 创作中意志过程的心理分析 • 艺术家的意志特征
创作意志的性质
艺术活动中,意志的本质在 于艺术家的创作意识对于创作 行为的积极调节,表现在艺术 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 克服形形色色的诸多困难。
想象概论
人脑对以有表象进行加工改 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表象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 头脑中的重现。
表象的特征
• 直观性 • 概括性 • 可操作性
艺术想象的动态活动过程
感知觉 记忆 表象
意向 艺术形象
艺术想象的驱力系统
《小花伞》PPT课件中班美术
![《小花伞》PPT课件中班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46258a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b.png)
作业要求
请幼儿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一幅以《小花 伞》为题的创意绘画作品。作品要求色彩鲜艳、构图合理、富有创意。
提交方式
请家长将幼儿完成的作品拍照或扫描后,通过班级微信群或邮件发送给老师。提交截止 时间为下节课上课前。
评价标准
老师将根据作品的创意性、色彩搭配、构图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下节课上对优 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花伞手工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废旧材料(如纸杯、吸管、彩色纸等),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小花伞。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发 挥创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小花伞。完成后,可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助和鼓励。
实践操作
教师示范讲解小花伞的绘画技巧和装饰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
展示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互相欣赏和 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 教师也要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幼儿 进一步提高绘画技能。
02
基础知识讲解
色彩认知与运用
色彩基本概念
介绍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 的间色,讲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基 本概念。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各种线条、色彩 和图案进行小花伞的创作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 手眼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 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审 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雨伞图片或实物,引导 幼儿进入小花伞的创作情境,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
示范讲解
请幼儿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绘画技巧,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一幅以《小花 伞》为题的创意绘画作品。作品要求色彩鲜艳、构图合理、富有创意。
提交方式
请家长将幼儿完成的作品拍照或扫描后,通过班级微信群或邮件发送给老师。提交截止 时间为下节课上课前。
评价标准
老师将根据作品的创意性、色彩搭配、构图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下节课上对优 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花伞手工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废旧材料(如纸杯、吸管、彩色纸等),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小花伞。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发 挥创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小花伞。完成后,可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助和鼓励。
实践操作
教师示范讲解小花伞的绘画技巧和装饰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
展示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互相欣赏和 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 教师也要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幼儿 进一步提高绘画技能。
02
基础知识讲解
色彩认知与运用
色彩基本概念
介绍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 的间色,讲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等基 本概念。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各种线条、色彩 和图案进行小花伞的创作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 手眼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 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审 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雨伞图片或实物,引导 幼儿进入小花伞的创作情境,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
示范讲解
第三章--艺术创作--(《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章--艺术创作--(《艺术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ded5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8.png)
四、创作个性
(一)创作个性的形成 (二)创作个性与作品 (三)创作个性与社会责任
第二节 艺术创作方式的特点
艺术创作是个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程序复杂的创造 性工程。仅在创作方式的层面,就有艺术创作与艺术 制作、个体创作与集体创作、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之 别。 一、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 二、个体创作与集体创作 三、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
光未然、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二、构思
(一) 圈定题材 (二)确定话题 (三)完成几个定位
(一)圈定题材
题材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社会 生活的领域加以分类。例如, 依据历史时期,可以分为历史 题材、现代题材、当代题材, 等等;依据行业特征,可以分 为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 题材、教育题材,等等;依据 地域特点,可以分为都市题材、 农村题材、边疆题材、境外题 材,等等;依据主人公的年龄、 性别和预期观众群体,可以分 为儿童题材、妇女题材、中学 生题材、大学生题材、青少年 题材、中老年题材,等等;若 依据其他标准,也可分为重大 农村题材话剧《白鹿原》和军事题材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题材、宗教题材、环保题材、 贺岁题材、怀旧题材,等等。
2.更加风格化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 的创作个性、艺术特色、 审美理想等在艺术作品 中的总体表现。艺术家 与作品风格之间,存在 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 而在个体创作中,这种 联系显现得更加充分。
王羲之《兰亭集序》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3.更具独创性
个体创作的方式,需要 面对的制约因素相对较 少。在更加自由的条件 下实施的个体创作,通 常更具独创性。 个体创作虽然拥有较高 的自由度,但每一个创 作个体在每一部作品上 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 及必须克服的困难也是 巨大的。
1. 呈现性
纸浮雕、泥浮雕、 布浮雕等手工工艺技巧与创意PPT课件
![纸浮雕、泥浮雕、 布浮雕等手工工艺技巧与创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9a72b5f705cc1755270990.png)
骤进行制作,再根据设计的内容和风格不同调整配色。
(1)画稿勾线
(2)用纸泥装饰主体形象
(3)后装饰背景色
(4)整理装裱
四、粗糙纸浆泥的造型 有些艺术作品不需过于精细的技巧,为了凸显粗犷的艺术特点,用较粗糙的纸浆泥
为原料,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古灵精怪、生动活泼或憨态可掬的形象特点。 粗糙纸浆泥的制作过程与精细纸浆泥的制作过程相同,只不过要用报纸泡制而成
1画稿勾线2用纸泥装饰主体形象3后装饰背景色4整理装裱四粗糙纸浆泥的造型有些艺术作品不需过于精细的技巧为了凸显粗犷的艺术特点用较粗糙的纸浆泥为原料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古灵精怪生动活泼或憨态可掬的形象特点
纸浮雕、泥浮雕、 布浮雕等手工工艺技巧与创意
浮雕作品的工艺技巧与创意
人们对浮雕的直觉印象源于西方建筑上的浮雕艺术。手工制作中的浮雕形式, 是指借助建筑等艺术形式中的浮雕效果,用不同材料代替石材,以丰富的制作技巧 使 平面材料呈现出浮雕的艺术特征。
纸色搭配技巧示例
2. 制作步骤
图稿设计 挑选纸材 剪纹样
粘贴
多层粘贴浮雕作品的选纸
3. 多层粘贴浮雕作品欣赏
二、折印浮雕 折印浮雕是因其在制作浮雕的过程中,用划线折印的技法产生凹凸有致的明暗 效
果而得名的。 1. 制作技巧
造型技巧
制作技巧
划线技巧
粘贴技巧
折印浮雕造型技巧
2. 折印浮雕作品欣赏
常见的絮状材料不是很多,棉花是其中的一种。在幼儿手工活动内容中,对絮 状材料的应用更是少见。但为了扩大手工活动内容范围,为了感知更多的材料并拓 宽艺术视野,可以尝试在手工制作中应用絮状材料。
一、絮状材料的种类 常见的絮状材料以棉花为主,此外还有蚕丝棉、人工丝绵等,它们的质感和应用
(1)画稿勾线
(2)用纸泥装饰主体形象
(3)后装饰背景色
(4)整理装裱
四、粗糙纸浆泥的造型 有些艺术作品不需过于精细的技巧,为了凸显粗犷的艺术特点,用较粗糙的纸浆泥
为原料,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古灵精怪、生动活泼或憨态可掬的形象特点。 粗糙纸浆泥的制作过程与精细纸浆泥的制作过程相同,只不过要用报纸泡制而成
1画稿勾线2用纸泥装饰主体形象3后装饰背景色4整理装裱四粗糙纸浆泥的造型有些艺术作品不需过于精细的技巧为了凸显粗犷的艺术特点用较粗糙的纸浆泥为原料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古灵精怪生动活泼或憨态可掬的形象特点
纸浮雕、泥浮雕、 布浮雕等手工工艺技巧与创意
浮雕作品的工艺技巧与创意
人们对浮雕的直觉印象源于西方建筑上的浮雕艺术。手工制作中的浮雕形式, 是指借助建筑等艺术形式中的浮雕效果,用不同材料代替石材,以丰富的制作技巧 使 平面材料呈现出浮雕的艺术特征。
纸色搭配技巧示例
2. 制作步骤
图稿设计 挑选纸材 剪纹样
粘贴
多层粘贴浮雕作品的选纸
3. 多层粘贴浮雕作品欣赏
二、折印浮雕 折印浮雕是因其在制作浮雕的过程中,用划线折印的技法产生凹凸有致的明暗 效
果而得名的。 1. 制作技巧
造型技巧
制作技巧
划线技巧
粘贴技巧
折印浮雕造型技巧
2. 折印浮雕作品欣赏
常见的絮状材料不是很多,棉花是其中的一种。在幼儿手工活动内容中,对絮 状材料的应用更是少见。但为了扩大手工活动内容范围,为了感知更多的材料并拓 宽艺术视野,可以尝试在手工制作中应用絮状材料。
一、絮状材料的种类 常见的絮状材料以棉花为主,此外还有蚕丝棉、人工丝绵等,它们的质感和应用
幼儿园美术之窗:艺术创作展示,主题班会ppt课件
![幼儿园美术之窗:艺术创作展示,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6332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d.png)
培养动手能力
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艺术创 作的乐趣,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 动作能力。
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交流
展示幼儿作品
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进 一步创作的兴趣。
交流创作心得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促进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启发。
手工艺品展示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手工 艺品,如剪纸、折纸、
泥塑等。
绘画作品展示
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 包括油画、水彩画、素
描等。
主题创作展示
根据特定主题或节日, 组织幼儿进行相关创作
并进行展示。
数字艺术展示
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 并展示,如电子画、动
画等。
艺术创作展示的技巧和方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材料,激发 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美术之窗:艺术创作 展示,主题班会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艺术创作展示的介绍 • 幼儿园美术之窗的特色 • 艺术创作展示的实践与展示 • 艺术创作展示的反思与展望
01
艺术创作展示的介绍
艺术创作展示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创造力
通过艺术创作展示,鼓励幼儿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
动,促进家园共育。
家长与教师共同引导
03
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对幼儿的艺术创作引导,形成教育合力,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04
艺术创作展示的反思与展望
反思艺术创作展示中的问题与不足
01
02
03
04
内容深度不足
部分展示作品在表达主题和内 涵上较为浅显,缺乏深度和思
高中美术人教版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课件(27张PPT)
![高中美术人教版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课件(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56d7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e.png)
《愚公移山》画稿
《愚公移山》创作场景
《愚公移山》中的每个人物 每处风景皆有出处,都来自 生活的经验。
从右至左展开画面。右端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男子,呈蓄力待发之状,占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 左侧较为松散,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挑筐大汉和倚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劳作者的距离, 右半是前线左半是后方的感觉。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在中国 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衣纹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 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徐悲鸿在这幅 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 載着400多名官兵以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 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明显缺乏实际能力的舰 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 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船长 肖马雷原是一个贵族,对航海知识一不通。上 船后他玩忽职守,把随行的小船撇得远远的, 主舰单放前进。主舰在驶近毛里塔尼亚浅滩时, 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沙碛。经过两天混乱而无效 的努力,只好弃船。船长却和一群高级官员乘 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 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让他们在汪洋大海里听 凭命运摆布。
美术作品的创作
? 美
术
=
绘 画
你能找出哪一幅是绘画作品吗?
摄影
建筑
工艺
绘画
雕塑
绘画
与品绘术活创空艺面料于门绘 流类画。和造间术、,某类画
派及是 表形(语空运种之是 风其一 达象即言间用物一美 格所切 情,平,、点质,术 的有画 感反面在色、媒是的 总样种 的映)二彩线介借主 称式和 艺生上维等、材助要 。
幼儿园美术之窗:艺术创作展示,主题班会ppt课件
![幼儿园美术之窗:艺术创作展示,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1762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8.png)
手工艺品展示
总结词
手工艺品展示是艺术创作展示中的另一种形式,通过展示学生的手工艺品,可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详细描述
在手工艺品展示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如编织、陶艺、木工等, 介绍作品的制作过程、技巧和特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综合材料创作展示
• 组织更多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艺 术创作和欣赏。
对家长参与和互动环节的展望和建议
01
建议
02 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进行艺术创作,给予 支持和鼓励。
03
定期举办家长交流会,分享育儿经验和心 得。
0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 见,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建议
加强个性化指导,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 对性的教学。
增加美术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 趣。
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不要过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
对家长参与和互动环节的展望和建议
展望 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引导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艺术教育和个性发展。
对家长参与和互动环节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
部分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缺乏耐 心和细心,需要加强引导和督
促。
对未来幼儿美术教育的展望和建议
展望 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艺术视野,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加强孩子们的色彩运用和构图能力,提高绘画技巧。
对未来幼儿美术教育的展望和建议
• 培养孩子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对未来幼儿美术教育的展望和建议
主题班会ppt课件
第七章 艺术创作
![第七章 艺术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d40a7714866fb84ae45c8d86.png)
回到目录
艺术体验需要艺术家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 艺术体验需要艺术家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同 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 时,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需要艺术家饱含情感的切身 体验。 体验。 就是刘勰所讲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就是刘勰所讲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就是杜甫所讲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就是杜甫所讲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艺术构思活动 艺术构思活动就是在艺术家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 艺术构思活动就是在艺术家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 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像、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 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像、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客体 统一的审美意象。 统一的审美意象。 在艺术构思活动中,想像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艺术构思活动中,想像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想像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想像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想像是艺术构思的核心,情感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想像是艺术构思的核心,情感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艺术传达需要物质材料 艺术传达需要技巧 艺术传达需要融入艺术家的生命和心灵 在艺术创作全部过程中,体验、构思和传达三种有机融合,相互渗透。 在艺术创作全部过程中,体验、构思和传达三种有机融合,相互渗透。
回到象
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 要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具体、 要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思维 形式。 形式。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 第一, 第一,始终不离开感性形象 第二,始终依靠想像、 第二,始终依靠想像、情感 第三, 第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2、抽象思维 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常有抽象思维的伴随。 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常有抽象思维的伴随。 抽象思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服从形象思维的规律, 抽象思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服从形象思维的规律,有机融合在形象思维之 回到目录 中。
艺术体验需要艺术家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 艺术体验需要艺术家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同 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 时,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需要艺术家饱含情感的切身 体验。 体验。 就是刘勰所讲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就是刘勰所讲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就是杜甫所讲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就是杜甫所讲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艺术构思活动 艺术构思活动就是在艺术家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 艺术构思活动就是在艺术家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 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像、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 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像、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客体 统一的审美意象。 统一的审美意象。 在艺术构思活动中,想像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艺术构思活动中,想像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想像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想像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想像是艺术构思的核心,情感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想像是艺术构思的核心,情感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艺术传达需要物质材料 艺术传达需要技巧 艺术传达需要融入艺术家的生命和心灵 在艺术创作全部过程中,体验、构思和传达三种有机融合,相互渗透。 在艺术创作全部过程中,体验、构思和传达三种有机融合,相互渗透。
回到象
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 要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具体、 要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思维 形式。 形式。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 第一, 第一,始终不离开感性形象 第二,始终依靠想像、 第二,始终依靠想像、情感 第三, 第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2、抽象思维 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常有抽象思维的伴随。 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常有抽象思维的伴随。 抽象思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服从形象思维的规律, 抽象思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服从形象思维的规律,有机融合在形象思维之 回到目录 中。
绘画创作分析(一)ppt课件
![绘画创作分析(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7dd092eff9aef8941e06db.png)
17
创作的困境:
1、创作思维与观念的相对滞后。 希望我们自己能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不能 局限于用一种视觉符号与形式,单一的模式获得 一劳永逸。 毕业创作过程也不必刻意去追求技法与形式感, 画面的处理与材质也可以更自由、更灵活。 2、基础造型能力。 3、色彩实践知识。
18
19
3
三、关于绘画创作分析的选题
1、选题的原则 (1)选题应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 脱离专业范围。
(2)选题应联系实际,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论题。
(3)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4)选择要有充足资料来源的课题。
如:对自己熟悉的绘画风格有较全面的了解,对
相关作品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与认识,能与自己擅长
的绘画风格相结合,以此为前提进行选题。简言之,
5
四、绘画创作资料的收集
2、第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 第二手资料是由前人经过调查、收集与整理的资料, 又称为现成资料或案头资料。 案头资料的来源十分丰富,可分为图书馆来源与非 图书馆来源: 图书馆来源包括各种书籍、期刊、文献资料、电子 数据库等,这些资料都可以通过阅读、检索、复印 、下载的方法收集到。 非图书馆来源包括政府机构资料、研究机构资料、 新闻媒体资料、企业内部资料、网络资料等,这 些都可以通过阅读、搜索、下载的方法收集到。
被施了魔法后水彩140x60112008年鲁迅美术学院水彩画毕业创作事例分析姜文斌水彩480x240122008年鲁迅美术学院水彩画毕业创作指导事例分析马丽向日葵系列150x100132008年鲁迅美术学院水彩画毕业创作事例分析马丽向日葵系列150x10014绘画创作畅想近年来随着绘画观念的更新和新材料新技法的应用绘画形式和面貌发生了很多变化毕业创作作品样式和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学生绘画创作思维和绘画表现手段出现了灵活和多样化的趋势对绘画造型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研究也有力新的突绘画手段的丰富综合材料和综合技法的运用拓展了绘画创作的造型和表现语言形式给创作带来了新活力
创作的困境:
1、创作思维与观念的相对滞后。 希望我们自己能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不能 局限于用一种视觉符号与形式,单一的模式获得 一劳永逸。 毕业创作过程也不必刻意去追求技法与形式感, 画面的处理与材质也可以更自由、更灵活。 2、基础造型能力。 3、色彩实践知识。
18
19
3
三、关于绘画创作分析的选题
1、选题的原则 (1)选题应以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 脱离专业范围。
(2)选题应联系实际,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论题。
(3)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4)选择要有充足资料来源的课题。
如:对自己熟悉的绘画风格有较全面的了解,对
相关作品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与认识,能与自己擅长
的绘画风格相结合,以此为前提进行选题。简言之,
5
四、绘画创作资料的收集
2、第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 第二手资料是由前人经过调查、收集与整理的资料, 又称为现成资料或案头资料。 案头资料的来源十分丰富,可分为图书馆来源与非 图书馆来源: 图书馆来源包括各种书籍、期刊、文献资料、电子 数据库等,这些资料都可以通过阅读、检索、复印 、下载的方法收集到。 非图书馆来源包括政府机构资料、研究机构资料、 新闻媒体资料、企业内部资料、网络资料等,这 些都可以通过阅读、搜索、下载的方法收集到。
被施了魔法后水彩140x60112008年鲁迅美术学院水彩画毕业创作事例分析姜文斌水彩480x240122008年鲁迅美术学院水彩画毕业创作指导事例分析马丽向日葵系列150x100132008年鲁迅美术学院水彩画毕业创作事例分析马丽向日葵系列150x10014绘画创作畅想近年来随着绘画观念的更新和新材料新技法的应用绘画形式和面貌发生了很多变化毕业创作作品样式和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学生绘画创作思维和绘画表现手段出现了灵活和多样化的趋势对绘画造型语言和表现形式的研究也有力新的突绘画手段的丰富综合材料和综合技法的运用拓展了绘画创作的造型和表现语言形式给创作带来了新活力
艺术概论(第3版)-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课件
![艺术概论(第3版)-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0863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e.png)
艺术积累是基础,艺术构思是核心,艺术表现是
关键。
3
▪ ▪ 一、艺术积累,获取 创作素材。 ▪ 观察、发现生活,感受、体验生活,积累丰厚
的创作素材,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第一个必经 的步骤。
4
艺术创作
李公麟《五马图》
5
艺术积累
▪ 从李公麟的名作《五马图》来看,他之所 以能达到“下笔生马”的艺术境界,是和他长 期认真观察研究马的生活形态分不开的。
7
艺术构思的方法:
▪ 1、典型化 ▪ 2、简约化 ▪ 3、变形化 ▪ 4、夸张化 ▪ 5、陌生化
8
▪ 三、艺术表现化成艺术形象 ▪ 艺术表现是艺术构思的定型和艺术创作的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得遵循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 ▪ 艺术构思是一种充满艰辛的心理运作过程,艺 术表现则是一种更为艰辛的实践操过程。
15
(三)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 1、注重内向性 ▪ 2、张扬非理性 ▪ 3、善用隐喻性 ▪ 4、走向抽象性
16
(四)创作理论
▪ 创作理论是艺术家或理论家对古今中外大量的艺术创作现 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取普遍创作现象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形成概念和原理,并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构成严密的体 系而形成的有关创作的科学理论。
9
▪ 二、创作思维与心理 ▪ (一)、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 1、现象思维始终伴随着生动具体的形象。 ▪ 2、形象思维始终结合着丰富活跃的想象。 ▪ 3、形象思维始终渗透着深沉强烈的情感。
10
▪ (二)想象的主要特点 ▪ 1、聚合时空 ▪ 2、集纳美质 ▪ 3、补充缺失 ▪ 4、灌注生命 ▪ 5、转换角色
17
▪ 四、创作风格与流派
▪ (一)创作风格 ▪ 创作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其一系列艺术作品中表现
蒙娜丽莎课件(PPT演示)
![蒙娜丽莎课件(PPT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6d4db1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7.png)
启示
个人感悟与启示
蒙娜丽莎的创作与探索
06
创作方法与技巧的拓展
运用混合媒介
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结合,如油画、水彩、数字艺术等,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个人创作实践与探索
实践自己的创作风格
在创作中实践自己的艺术理念和风格,以展现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发掘个人潜力
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发掘自己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潜力和可能性。
表情刻画
对背景进行描绘,使整个画面更加完整且富有深度。
背景刻画
细节刻画
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
03
03
独特的色彩运用
蒙娜丽莎的色彩运用非常独特,画家运用了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绘画技巧
01
细腻的笔触
蒙娜丽莎的笔触细腻,画家运用了微妙的阴影和光线效果,展现了人物和背景的细节。
02
巧妙的构图
画作意义
蒙娜丽莎作为世界著名艺术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画作价值
观赏蒙娜丽莎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也让我更加欣赏达芬奇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感悟
通过欣赏蒙娜丽莎,我领悟到了艺术的力量和价值,更加懂得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让我更加热爱生命、关注人性,更加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女性美的典范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文化内涵
蒙娜丽莎的影响与传承
04
成为经典艺术作品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被公认为西方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对后世的影响
启发和推动艺术发展
蒙娜丽莎的形象和表现手法成为了众多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推动了肖像画和人物画的发展。
个人感悟与启示
蒙娜丽莎的创作与探索
06
创作方法与技巧的拓展
运用混合媒介
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结合,如油画、水彩、数字艺术等,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个人创作实践与探索
实践自己的创作风格
在创作中实践自己的艺术理念和风格,以展现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发掘个人潜力
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发掘自己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潜力和可能性。
表情刻画
对背景进行描绘,使整个画面更加完整且富有深度。
背景刻画
细节刻画
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
03
03
独特的色彩运用
蒙娜丽莎的色彩运用非常独特,画家运用了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绘画技巧
01
细腻的笔触
蒙娜丽莎的笔触细腻,画家运用了微妙的阴影和光线效果,展现了人物和背景的细节。
02
巧妙的构图
画作意义
蒙娜丽莎作为世界著名艺术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画作价值
观赏蒙娜丽莎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也让我更加欣赏达芬奇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感悟
通过欣赏蒙娜丽莎,我领悟到了艺术的力量和价值,更加懂得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让我更加热爱生命、关注人性,更加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女性美的典范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文化内涵
蒙娜丽莎的影响与传承
04
成为经典艺术作品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被公认为西方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对后世的影响
启发和推动艺术发展
蒙娜丽莎的形象和表现手法成为了众多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推动了肖像画和人物画的发展。
艺术概论全套最新PPT课件
![艺术概论全套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d8a0a7f46527d3250ce002.png)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4
4.花的形狀、色彩和香味, ?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 花的形狀、色彩和香味,都是為了生殖 ? 花的香味,也是為了招蜂或引蝶,
招蜂或引蝶
四、植物的生態--5
5.花期短暫, ? 花的生命其實很短 ? 花的爭奇鬥豔, ? 也隱含著生命存在的自我努力。
花的爭奇鬥豔
祝福新人的結合
三、花的功用--4
4.生病。 ? 在某些場合又不代表喜悅 ? 朋友生病了,住在醫院,我們也常帶花去探
望 ? 就不是為了慶賀,而是安慰或鼓勵罷。
探望 安慰
三、花的功用--5
5.死亡。 在其他典禮中也具有獨特的意義 花在喪禮中似乎是安息、告別, 是懷念與感傷。
表示悼念
三、花的功用--5
真理上毁灭。”
? 刘勰: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 文明,自然之道也。”“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 器,其无文欤?”
? 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岁有时而尽,荣 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 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 名自传于后。”
? 花代表的意義竟然是如此複雜, ? 也因此, ? 人類覺得花是美的, ? 這美的內容也非常複雜 。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 --1
1.一粒種子, ? 就已經隱含著一朵花的元素。 ? 種子外圍常常有一個堅硬的外殼 ? 在硬殼的保護中,裡面那柔軟的部份叫做
「仁」 ? 那就是種子發芽的部位
四、從植物的生態來看 --2
的生命,從開放到凋零的全部, ? 我們覺得花美, ? 也是我們對自己生命的珍惜眷念的心情吧!
五、拈花微笑---1
? 釋迦牟尼 ? 是古印度一位傳佈生命道理的老師, ? 他常常在叢林花樹中講述生命真諦, ? 也就是後來被他弟子記錄下來的「佛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艺术构思的方法
艺术构思的过程就是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 艺术形象不是生活的陈列和照搬,而是通过提炼 与概括,实现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转化。 艺术构思具体的方法有简化、夸张、变形、 综合等。 现代艺术常常运用变形与夸张,突出艺术家 对生活的强烈感受。
鲁迅曾谈到他的创作方法:“模特儿不用一
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这就是 综合。他说自己的小说形象是“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 色”。
2、自觉艺术体验
自觉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为了艺术创作而进 行的艺术体验。 中国古代艺术家特别强调自觉艺术体验,提 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等。道家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艺术 家的一贯主张。中国诗人画家特别喜爱旅游,正 如李白所说“一生爱入名山游”。这正是自觉艺 术体验。
现代画家黄宾虹前期师法古人,后来转而师
一、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
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艺术体验常常伴
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它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 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1、自发艺术体验
自发艺术体验是指无意识中形成的艺术体验。 它是在生活中自然积淀下来的心理经验,它的形 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童年生活往往构成艺术家自发艺术体验的源 泉。许多艺术家并不是为了成为艺术家才去进行 艺术体验,而是因为艺术体验太丰富、太深刻了, 以致于他不得不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
三、艺术传达
艺术传达是指在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的基础
上,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运用
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 化为艺术作品。 艺术传达是艺术创作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
1、必要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
艺术传达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 言。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材料和 艺术语言,所有艺术传达都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材 料实现。同时,艺术传达也必须以艺术语言来完 成。没有这些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艺术作品就 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形态,艺术传达就无法完成。
术构思的魅力。
据明代唐志契的《绘事微言》记载,南宋画
院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请画家们作画。
许多画家竭力描摹酒家、竹桥、楼阁等,惟独李 唐的画上不见酒家也不见人物,只有一幅酒旗在 竹林桥边悠然飘扬。宋徽宗认为李唐的作品最高, 因为他的画上没有酒家,却隐含了酒家,准确地
表达了“锁”的意思,构思高出一筹。
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和自然的精神遇合,是 生活溶解在心灵里的秘密。它不是对自然和生活 表象的认识,而是深入自然和生活的深层精神架 构,获得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达到精神层次的对 话。 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主客体的交融,是艺 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独到发现与体验。
诗人唐祈曾经这样叙述诗的诞生: “……我总认为只有心上的刻痕才是珍贵的。 它是从生活中留在内心深处形象的结晶,它藏在 你记忆的宝匣之中。当你诗情汹涌,感到非要写 出它时,它会从容地从你脑海中浮现出来……一 首诗在这个时候真正诞生了。” “心上的刻痕”就是艺术家艺术体验中最深 厚的部分,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2、艺术技巧
艺术技巧是艺术传达成败的关键。每一种艺 术样式都有独特的艺术技巧,只有熟练而准确地 使用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才能饱满地完成艺术 作品的传达。
2、巧妙的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否有创造性、是否巧妙,直接关 系到艺术作品的成败。艺术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精 神生产,艺术构思是体现其创造性的重要环节。 同样一种题材,如何创造出具有新意的艺术 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构思。一个成 功的艺术构思等于艺术创作完成了一半。
巧妙的艺术构思常常会流传千古。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常常能感受到巧妙的艺
艺术体验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不是随意的日
常生活经验。
美学家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川指出:审美体验是“人生终极
意义的瞬间生成”。“人生终极意义”是指人类
追求的永恒理想,如自由、美、和谐等。他还对 审美体验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了区分。
由此可知,艺术体验是一种瞬间性直觉,带
有顿悟的特征,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和心
理活动。
二、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艺术家 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 象的过程。这是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艺术构思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
有的艺术构思完成于刹那之间,如诗、绘画、 音乐中的一些即兴之作;有的艺术构思则需要漫 长的一生。如歌德的《浮士德》,从1770年到 1831年,他耗费了长达6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巨 著。 不管所用的时间长短,艺术家们都在寻找完 美的形式,赋予艺术体验一种形式结构。由此可 见,艺术构思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
法自然,画风为之一变:由清楚到不清楚,由规
则到不规则,画面趋向于黑。这种转变来自他对
自然的艺术体验。
关于自觉艺术体验,中国绘画史上流传着 一个美丽的故事。据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 志》中的记载,唐代画家吴道子在裴将军的剑 舞中得到一次深刻的艺术体验,从而完成了一 生中最为得意的作品。 艺术史上的诸多事例表明,艺术体验是艺 术创作的关键。没有艺术体验就不可能创作出 成功的艺术作品。
第八讲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媒介
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它是联结艺术家和艺术作
品的中心环节,是艺术生产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审
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过程伴随着强烈的心理活 动,遵循着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
艺术创作过程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产,是一 种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过程不能简单地划分 为几个部分,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心理与情感活 动。但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又不得不把它 分开来讲。 一般说来,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当然,在具体的 创作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又常常相互交织,融为 一体。
现代作家老舍曾经以诗句“十里蛙声出山泉” 为题,请齐白石作画。声音怎么在画面上表现? 如何把“十里”的空间呈现在画面上?白石老人 画了一幅四尺长的立轴,青苔斑斑的乱石丛中激 流奔涌,几只小蝌蚪自由嬉戏,顺流而下。从画 面上可以看出,蝌蚪正生机勃勃地准备变成青蛙, 十里之后,必定是一片蛙声。 这正体现了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