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未来的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享受未来的财富
陈志武[2009-04-30]
“中国奇迹”八成靠全球技术
多年来,我的兴奋点一直是金融史,因为金融史有助于理解近代史。
我曾有一个大胆的观点:为什么近代西方的实力大幅上升?原因就是金融的发展。
在200年前,西欧都是城邦国家,几个城市就能组成一个国家,城邦国家之间总是打来打去。
为了支持连续不断的战争,在征税日益困难的情况下,统治者发明了债券。
小小的创新,让国家得到了资金,也让购买者领到了利息。
战争让这些国家有了金融创新的动力。
随后,英国和法国更是依靠国债发展起庞大的海军。
谁借到的钱多,谁就拥有更强的军队。
相比之下,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不是把财政收入用于发展国力,而是拼命往国库存钱,因为不平等条约的赔款高达6亿两银子。
如果清政府能按照5%的年利息从本国融资,兴许它还不至于这么快灭亡……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认为,中国之所以能产生奇迹,其实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从GDP本身来看的话,根据实际购买力计算,198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450美元左右,现在大概是8000多美元,的确是翻了很多倍。
不过,跟西方国家相比较,人们会发现,中国过去30年有这样快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去200年的工业革命给中国创造的机会确实是非常大的。
1980年代初,中国开始把人们的手脚放开进行自由市场化的改革,与此同时,对外开放也让许多熟悉的技术送到了中国家门口。
如果看中国的GDP,我估算过大概有超过85%、86%都是来源于鸦片战争以后进入中国的方方面面的新技术,无论国家电力公司、华能、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这些大的国有企业,还是我们熟悉的民营企业百度或者无锡尚德,都是围绕着从西方引进新的技术从而出现了新的产业。
众所周知,它们基本上都不是中国发明的。
所以,“中国奇迹”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全球科技的进步,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所以我的结论是:中国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相当程度上是通过模仿、通过引进非常成熟的技术,让中国能够比原来更加充分地利用廉价劳动力,让中国变成世界的工厂,借用历史的发展机会搭上全球化的便车,让中国在3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均GDP好几倍的增长。
由于来的太容易,所以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功劳都是自己的,错误都是别人的。
我们常说西方国家有阴谋、散布“中国威胁论”,给中国设置各种障碍。
结果使我们很容易把很多本来应该做的制度性改革、民主性发展都搁置下来,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中国的钱还处于“过去时”
另一个问题是,很多中国人困惑,美国人怎么这么有钱?他们非但不存钱,还贷款借钱。
去年美国的储蓄率是-1%,他们挣100元,要花101元。
中国人挣100元,只花费54元,甚至恨不得全部存进去。
那么,钱、资本、财富,这三者是同样的概念吗?在美国,这三样东西基本相等,这是因为美国证券化高度发达。
但是,在中国,这三个词的意思非常不同!
其实,从一张钞票能看到一个金融系统,而金融体系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幸福水平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
我认为:钱,主要是一个货币的概念,流动性最好,可以直接
进行交换;资本,是能够生钱的钱或者财富,是活的财富;而财富,既包括流动性的,也包括不流动的,包括凝固的有价物。
比如,土地是财富,但是,当土地不能买卖交换时,它顶多是财富,不能变成资本;一个人未来的收入也是财富,但是如果没有金融工具把未来的收入作证券化变现,那也顶多是财富而不是资本。
财富不能马上变成钱,财富的范围比资本大,资本比钱的范围大。
这个差别,恰恰就是中美两国经济的核心差别。
中国人说张三有钱,意思是张三过去赚了很多钱,它是一个过去的概念。
但在美国,人们说李四有钱,不仅包括他过去剩余收入的总和,还包括未来各种收入的折现值。
美国人可以把未来的任何潜在收入提前变现,这包括个人未来的劳动收入、生产性资产的未来收入、企业的未来收入、土地的未来收入等等,通过票据化、证券化的方式把这些收入变现。
由于美国人的“钱”包括了未来的收入,自然是比中国人富有。
如果我20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每天能多花一元钱,它带给我的满足肯定大大高于今天我多花1000元钱带来的满足。
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我很年轻,那是花钱能带来享受最多的时候,也是最有能力花钱的时候,但那也是我最没钱的时候。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直接决定你能否在最能花钱、最想花钱、又最没钱的时候花到未来的钱。
中国人还没有途径把未来的钱折现,所以拼命存钱,这样既约束了个人发展,也抑制了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对企业的意义更大。
一家创业型公司上市,市盈率为20倍,这意味着,通过其股权上市,创业者马上就能把未来20年的收入提前变现,今天就能享受未来的财富。
变现后股东立即增加了一大笔财富,他们既可消费,也可以进行新的投资。
如果没有股票交易,哪怕公司未来的收益再多,这些股东投资者也无法提前使用,这就大大减缓了经济的发展,大大压缩了“钱”的内容和金额。
中国闲钱很多,没有被资本化的财富就更多了,这些财富是可望不可及的资本。
中国的许多创业者、许多企业都很缺资金。
比如,全国有2000多个县,每个县都有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
这些公司每年的收入都很稳定,风险很低。
在美国,这种收入流变成了理想的证券化对象。
假设每人每年花的水电费为300元,5亿城市人口每年的花费为1500亿元,如果把未来50年的收入流进行证券化,其资本价值可达1.5万亿元左右,这些提前变现的资本可以为新的建设提供资金,为新的创业提供资金,把中国经济这个蛋糕提前做大。
类似地,电信资产收入、高速公路收入流都可以证券化。
你说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带来多少资本?金融发展妙就妙在这里!
据说,美国的人力资源、企业现金流、企业资产甚至土地,都可以通过证券化变成资本的一部分。
证券化的实质就是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还没到手的未来收入,分割为股份或者金融契约,让社会认购,投资者可以获得稳定回报,企业也能受益。
那么,中国为什么迟迟不能开展类似的证券化、资本化呢?我认为,这不是金融机构不想创新,而是金融交易的安全性还要逐步提高。
投资者的权益需要可靠的制度保证,包括契约执行的架构、完善的法律、法院的公正判决、依法执行,以及一个庞大的金融中介机构提供信用服务。
如果条件成熟,中国经济将迎来一次新的飞跃。
(陈志武,耶鲁大学终身教授,2008年获华文财经图书大奖。
孟群舒,财经作家、传媒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