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1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疲劳试验数据离散性
疲劳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P-S-N曲线 P:失效概率 1-P:存活率
AB: P=50%(中值疲劳曲线); CD: P=0.01%; EF: P=0.1%
wenku.baidu.com
99%的樣品在300MPa作用力下疲勞壽命不超过50萬次
第七章 材料的疲劳
S7-3 低周疲劳
1.包辛格效应(Bauschinger effect)
Miller总结的规律:当Rm/ReL大于1.4时发生硬化, 小于1.2时发生软化,在1.2~1.4之间时难以预料, 也可能在循环加载时趋于稳定。 Landgraf对常用高强度材料的研究指出,对一般 的结构钢,淬火中温回火后软化表现得显著。 当加工硬化指数n=0.1~0.2范围内时会产生硬化, 循环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形变硬化指数n 会降低;当n<0.1时,就会发生软化。
疲劳裂纹萌生:驻留滑移带
Cottrell-Hull滑移带挤出挤入机制
疲劳裂纹萌生:晶界位错塞积
晶界萌生裂纹
疲劳裂纹萌生:微孔萌生与聚集
夹杂物或第二相界面开裂
2.疲劳裂纹扩展
循环 驻留 多条 主
载荷 滑移 微裂 裂
作用



第I阶段:沿τmax方向扩展 第II阶段:垂直于σmax方向扩展
扩展方向转变临界裂纹尺寸主要取决于材料和应力水平, 一般只有几个晶粒的尺度(~0.05mm); 第I阶段裂纹扩展的尺寸虽小,对疲劳抗力的影响很大。

2a
E

K
2 I
E
(平面应力)
GI

1 2 2a
E

1 2
E
K
2 I
(平面应变 )
2a
GI E GIC
2a 2
E
a 2E
脆性断裂时三者一致!
KI a KIC
第七章 材料的疲劳
S7-1 金属机械疲劳现象
1.交变载荷
循环软化还是硬化主要与材料种类和初始状态有关!
3.-N曲线
S7-4 疲劳断裂过程
1.疲劳裂纹萌生
疲劳裂纹源:表面、缺陷或应力集中区
带键槽的钢轴
高纯金属光滑试样
疲劳裂纹萌生:驻留滑移带
扰动载N=荷104应力集中N=51滑04移带 驻N留=2滑.7 移10带5 (多晶体镍恒微幅应裂力纹循、环扩)展 宏观裂纹、扩展
交变应力的特征参量:
最大应力值: 最小应力值: 平均应力值: 交变应力幅:
2. 疲劳断裂的特点
疲劳断裂是一种低应力脆断, s
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即使塑性良好 的金属材料亦如此
裂纹萌生、扩展和最后断裂三阶段明显,是 一个较长期的发展过程;
疲劳断裂对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缺陷非常敏感, 裂纹萌生于表面缺陷处;
6.交变载荷或循环应力特征?如何表征? 7.疲劳断裂宏观特征?与静载断裂有何不同? 8.疲劳断口宏观特征?与疲劳断裂过程之关系? 9.疲劳断口微观特征?与疲劳断裂过程之关系?
10.疲劳贝纹线与疲劳条纹之异同?
断裂G判据、K判据与Griffith判据之关系:
U 2a2
E
GI

U (2a)
1.高周疲劳与低周疲劳之对比? 2.s-N曲线与-N曲线之异同?如何进行疲劳强度和寿命设计? 3.循环应力-应变特征及包辛格效应之影响? 4.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5.疲劳抗力影响因素?与材料拉伸性能指标有何关系?
2002年5月25日,中华航空611号班机,波音747-200型、 在澎湖附近万米高空处解体坠毁。 (1979年出厂,机龄22年8个月,飞行时数64,810小时)
2011年4月1日, 美西南航空812航班波音737-300飞行途中 “开天窗”
3.疲劳断口特征
微观特征: 疲劳条纹
应力循环
第七章 材料的疲劳
材料力学性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朱景川
思考题:
1.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KI是否相同?KC呢? 2.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GI是否相同?GC呢? 3.构件设计 s,裂纹尖端为何会产生塑性区?对其应力
状态有何影响?如何计算塑性区大小? 4.Griffith判据、K判据、G判据之相互关系?
5.从材料KIC与s关系图可分析得到哪些结果?有何意义?
包辛格效应: 与预应变量有关
包辛格效应:
微观机制:塞积位错易于反向运动
影响: 消除:
利于反向塑性成形 不利于材料服役 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 反向受力前回复或再结晶退火
2.应力-应变循环 (弹)塑性滞后环
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循环软化与循环硬化现象
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循环软化与硬化规律
钝化-锐化机制与疲劳条纹的形成
Ti-6246疲劳裂纹扩展的同步辐射CT原位观测
S. Birosca et al, Acta Materialia, 2009
S7-5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IC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估算: Paris方程的应用
Nc
dN ac
da
a0 CY m m/ 2 ( )m am/ 2
实验数据分散性较大。
金属疲劳与空难
1953年5月至1954年4月, 投入航线的9架“彗星”号喷气客 机, 3架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在空中解体。
1988年, 美Aloha航空一架波音737-200在飞行中顶部脱落。 影片“九霄惊魂” (Miracle Landing) 机龄19年,起降次数89,090,设计预计75,000次
无水平渐近线——如有色金属
聚對苯二甲二乙酯(PET)、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聚四氟乙烯(PTFE)
疲劳寿命设计:
①长寿命: <r/n
②有限寿命: 过载持久值
Basquin经验式
s

, f
(2N
f
)b
铝合金拉-压对称循环疲劳曲线
s 450(2N f )0.11
S7-2 高周疲劳
1.疲劳曲线
旋转弯曲疲劳试验装置
疲劳试件
旋转弯曲载荷与对称循环应力 a=max=min , m=0, r=-1(对称循环)
S-N 曲线 (S σ= max )
S
r
有水平渐近线——如碳钢
疲劳极限
S-N曲线
条件疲劳极限
SS
(疲劳强度)
N0 =107~108
σr
O
N0
N
,当m2
,当m=2
第七章 材料的疲劳
S7-6 材料疲劳抗力的影响因素
1.次载锻炼与过载损伤 2.表面状态
3.组织结构
4.材料性能
s


, f
(2N
f
)b
,高周疲劳受应力控制
,低周疲劳受应变控制
习题八:试分析宏观疲劳行为、疲劳裂纹扩 展行为,对比说明如何基于上述行为进行疲 劳寿命设计及其应用。
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