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膨松剂

合集下载

膨松剂

膨松剂

膨松剂膨松剂是在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海棉状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膨松剂不仅能使食品产生松软的海棉状多孔组织,使之口感柔松可口、体积膨大;而且能使咀嚼时唾液很快渗入制品的组织中,以透出制品内可溶性物质,刺激味觉神经,使之迅速反应该食品的风味;当食品进入胃之后,各种消化酶能快速进入食品组织中,使食品能容易、快速地被消化、吸收,避免营养损失。

膨松剂可分为生物膨松剂(酵母)和化学膨松剂两大类。

现广泛使用的酵母由鲜酵母经低温干燥而成的活性干酵母。

活性干酵母使用时应先用30℃左右温水溶解并放置10min左右,使酵母菌活化。

酵母菌利用食品中的糖类及其它营养物质,先后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CO2、醇、醛和一些有机酸,使制品体积膨大并形成海棉状网络组织。

利用酵母作膨松剂,需要注意控制面团的发酵温度,温度过高(>35℃)时,乳酸菌大量繁殖,面团的酸度增加,而面团的pH值与其制品的容积密切相关,面团pH值为5.5时,得到容积为最大的成品。

化学膨松剂是由食用化学物质配制的,可分为单一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

常用的单一膨松剂为NaHCO3和NH4HCO3。

两者均是碱性化合物。

受热分解产生CO2等气体。

NH4HCO3对温度不稳定,在焙烤温度下即分解。

由于NaHCO3分解的残留物Na2CO3在高温下会与油脂作用产生皂化反应,使制品品质不良、口味不纯、pH值升高、颜色加深,并破坏组织结构;而NH4HCO3分解产生的NH3易溶于水形成NH4OH,使制品存有臭味、pH值升高,对于维生素类有严重的破坏性。

所以NaHCO3和NH4HCO3通常只用于制品中水份含量较少产品,如饼干。

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种成分组成:碳酸盐类、酸性盐类、淀粉和脂肪酸等。

复合膨松剂碱性原料可分为三类(1)单一剂式复合膨松剂以NaHCO3与酸性盐作用而产生CO2气体。

S:U NaHCO3 + 酸性盐→CO2↑+ 中性盐 + H2O (2)二剂式复合膨松剂以NaHCO3与其他会产生CO2气体之膨松剂原料和酸性盐一起作用而产生CO2气体。

膨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膨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膨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膨松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可以使面包、蛋糕等食品蓬松柔软,口感更佳。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膨松剂可能会对食品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使用膨松剂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膨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膨松剂非常重要。

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膨松剂,如泡打粉、小苏打等。

在使用膨松剂之前,需要根据食谱要求和自己的口味偏好选择合适的膨松剂。

其次,正确的使用量也是关键。

一般来说,膨松剂的使用量应该根据食谱来确定,不宜过量或者过少。

过量使用膨松剂会导致食品味道苦涩,过少则无法达到蓬松效果。

因此,在使用膨松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食谱的要求来确定使用量。

接下来,正确的混合方法也是使用膨松剂的关键。

在制作面包、蛋糕等食品时,膨松剂通常需要和面粉一起混合。

正确的方法是先将膨松剂与面粉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其他配料进行搅拌。

这样可以确保膨松剂均匀分布在食品中,达到最佳的蓬松效果。

此外,烘焙温度和时间也会影响膨松剂的效果。

在烘焙过程中,需要根据食谱要求和自己的烘焙经验来确定烘焙温度和时间。

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膨松剂的效果,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烘焙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能够达到最佳的蓬松效果。

最后,使用膨松剂的食品在烘焙完成后,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食用。

新鲜出炉的食品口感最佳,蓬松效果也最好。

因此,在烘焙完成后,要尽快将食品取出,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保存,以保持食品的口感和蓬松效果。

总之,正确使用膨松剂对于制作美味的面包、蛋糕等食品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膨松剂,控制使用量,正确混合,严格控制烘焙温度和时间,以及适当保存食品,都是保证膨松剂效果的关键。

希望大家在使用膨松剂时,能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操作,制作出更加美味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GB2760 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经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复合膨松剂(又称为泡打粉、发泡粉、发酵粉)。

不得添加GB2760标准规定之外的其他物质(食品辅料除外)。

2 技术要求2.1 基本要求2.1.1 复合膨松剂应符合GB 26687—2011中4.1.1、4.1.2、4.1.3和4.1.4的规定。

2.1.2 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复合膨松剂中的铝含量应符合标识,检验方法见附录D。

2.1.3 未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复合膨松剂中的铝(Al)含量应小于100 mg/kg,检验方法按照GB 5009.182规定进行测定。

2.2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2.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3 标识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复合膨松剂产品应在包装标识上标示产品的铝(Al)含量。

附录 A检验方法A.1 警示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本标准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

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的测定A.3.1 试剂和材料A.3.1.1 盐酸溶液:1+2。

A.3.1.2 置换溶液:称取100 g氯化钠,置于烧杯中,加入350 mL水使之溶解,再加1 g碳酸氢钠和2滴甲基橙指示液,滴加盐酸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

A.3.2 仪器和设备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测定装置见图A.1。

1——气体发生用圆底烧瓶;2——水浴;3——滴液漏斗;4——冷凝管;5——三通阀;6——有外套的气体量管; 7——水准瓶; 8——温度计; 9——胶塞; 10——胶管。

食品添加剂--化学膨松剂

食品添加剂--化学膨松剂
化饼干、膨化食品和虾片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小麦粉制品中Al残留量≤100mg/kg,以Al计)。
(二)硫酸铝钾
参考用量: 虾片6g/kg; 油条10~30g/kg; 净水剂,0.01%。
油条
(二)硫酸铝钾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铝对人体健康不利,因而正 在研究减少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等在食品生产中的 应用,并探索用新的物质和方法取代其应用,尤其 是取代在我国人民长期习以为食的油条中的应用。
习题
1.何为膨松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别名是什么? 2.膨松剂包括哪些类别,各自的特性? 3.比较生物、化学膨松剂的差异。
(一)碳酸氢钠
2.使用范围 需添加膨松剂的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
用。
北京绿色巨人早餐饼
沈阳香雪自发粉
康元早餐饼
(一)碳酸氢钠
优点: 在糕点饼干中主要起“水平膨胀”作用,可用
于桃酥等“饼状”一类产品。由于小苏打分解产生 的二氧化碳气体相对密度较大,故在糕点饼干中气 体膨胀速度缓慢,使制品组织均匀。
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 酥脆感的物质。
概述
分类: 生物膨松剂 化学膨松剂:碱性膨松剂 酸性膨松剂 复合膨松剂
概述
生产蛋糕时,若使用产气快的膨松剂太多,则 在焙烤初期很快膨胀,此时蛋糕组织尚未凝结,到 后期蛋糕塌陷且质地粗糙不匀;与此相反,若使用 产气慢的膨松剂太多,焙烤初期蛋糕膨胀太慢,待 蛋糕组织凝结后,部分膨松剂尚未释放出二氧化碳 气体,致使蛋糕体积增长不大,失去使用膨松剂的 意义。
(三)复合膨松剂的配制
泡打粉:泡打粉它是由苏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 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的白色粉末。 优点:
生成物显中性,消除了小苏打的臭碱各自使用时 的缺点。用泡打粉制作的糕点饼干组织均匀,质地 细腻,无大孔洞,颜色正常,风味纯正。

膨松剂的作用

膨松剂的作用

膨松剂的作用膨松剂是一种食品的添加剂,膨松剂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让食品变得非常的膨松,一般需要用到膨松剂的地方是面包,馒头和蛋糕这些。

膨松剂的原理是在加热的过程中能够起发面胚,使食品出现多孔的组织变得非常的柔软和膨松并且非常的酥脆,非常适合我们食用。

膨松剂做出来的食品变得像海绵那样有多孔。

所以通过膨松剂做出来的食品吃起来很软非常适合消化和吸收,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膨松剂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是有一定危害的。

膨松剂是在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咸的一类物质。

它可有碱性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两类。

前者主要是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使面胚起发。

酸性物质尚可中和在产生二氧化碳过程中所形成的碱性盐,以及调节二氧化碳产生的速度。

而淀粉等则具有有利于膨松剂保存,调节气体产生速度,使气泡分布均匀等作用。

复合膨松剂的配方很多,且依具体食品生产需要而有所不同。

通常按所用酸性物质的不同可有产气快慢之别。

例如其所用酸性物质为有机酸、磷酸氢钙等,产气反应较快,而使用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则反应较慢,通常需要在高温时发生作用。

使用复合膨松剂时对产气快慢的选择相当重要。

例如在生产蛋糕时,若使用产气快的膨松剂太多,则在焙烤初期很快膨胀,此时蛋糕组织尚未凝结,到后期蛋糕易塌陷且质地粗糙不匀。

与此相反,使用产气慢的膨松剂太多,焙烤初期蛋糕膨胀太慢,待蛋糕组织凝结后,部分膨松剂尚未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致使蛋糕体积增长不大,失去膨松剂的意义。

研究表明,膨松剂中铝的吸收对人体健康不利,因而人们正在研究减少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等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并探索用新的物质和方法取代其应用,尤其是取代我国人民在长期习以为食的油条中的应用。

★用途焙烤食品的生产,如碳酸氢钠加入食品中,经烘烤加热产生二氧化碳,在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孔性组织,体积增大,使面包、蛋糕等食品柔软富有弹性,使饼干酥松,口感好。

膨--松-剂

膨--松-剂
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
➢膨 松 剂 : 在 食 品 加 工 过 程 中 加 入 的 , 能 使 产 品 发 起 形 成 致 密 多 孔 组 织 ,
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为什么食品要使用膨松剂?
添加膨松剂能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主要用于焙烤食品的生产,它 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也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
复合膨松剂一般由碳酸盐类、酸类(或酸性物质)和淀粉 等几部分物质组成。
复合膨松剂的配方
①小苏打与酒石酸氢钾并用 配方为:小苏打25%、酒石酸氢钾52%、淀粉23%,充
分混合过筛。
复合膨松剂的配方
②小苏打与酸性磷酸钙并用
配方为:酸性磷酸钙37%、小苏打26%、淀粉37%,充 分混合后过筛。由于配料中有磷酸钙,故又称营养发酵粉。 本品为迟效性膨松剂。
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
我国允许使用的膨松剂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膨松剂: 羟丙基淀粉、乳酸钠、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 钙)、碳酸氢铵、碳酸氢钠
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
01 碱性膨松剂
我国使用最多的碱性膨松剂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二者均可在各类食品中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 碳酸氢钠 【CNS号06.001 INS号500ii 】
碳酸氢钠(NaHCO3)又名食用小苏打,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受热后可产生气体。 碳酸氢钠分解后残留碳酸钠, 使成品呈碱性,影响口味。使用不当时,还会使成品表面呈黄色斑点。
2. 碳酸氢铵 【CNS号06.002 INS号ii 】
《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
我国允许使用的膨松剂
酒石酸氢钾、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 明矾)、酸性磷酸铝钠、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 、碳酸氢铵、碳酸氢钠、 聚葡萄糖、磷酸,焦磷酸二氢二 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 酸氢二钾,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三钾,磷酸三钠,六 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山梨糖 醇和山梨糖醇液、碳酸镁、羟丙基淀粉、 D-甘露糖醇、乳 酸钠、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

食品添加剂的真相之膨松剂

食品添加剂的真相之膨松剂

食品添加剂的真相之膨松剂许多人都记得,小时候,母亲和面蒸馒头时,要留下一块面团,作“面引子”(亦称“面起子”、“老面肥”),下次蒸馒头要用。

“面引子”的味道是怪怪的酸味,但用它蒸出的馒头却又暄又软,香喷喷的。

从科学的角度讲,“面引子”的主要成分是酵母,酵母即是现代食品工业中的膨松剂。

现在,食品厂里做馒头,不必再用“面引子”作为膨松剂,而是用酵母粉。

从功能来看,酵母粉这种膨松剂,与“面引子”的作用是相同的。

不仅蒸馒头要用膨松剂,炸油条、烤面包、做饼干和蛋糕都要用膨松剂,膨松剂也不只酵母粉这一种,还有其他许多种类。

所谓膨松剂(又称疏松剂),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让食品形成膨松多孔的结构,吃起来柔软、酥脆的食品添加剂,它是糕点、饼干等烘焙食品及膨化食品生产必须用到的食品添加剂。

为什么膨松剂能让食品膨松起来?在面团中加入膨松剂后,将食品制成需要的形状,然后进入焙烤、油炸、蒸制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膨松剂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就会使面坯起发,体积胀大,在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结构,这样,刚出锅(或出炉)的食品吃起来才有柔软、疏松、酥脆的感觉。

柔软、疏松、酥脆不仅是美食的需要,也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否则,吃进一块死面团,你的胃会受不了。

膨松剂可分为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复合膨松剂、生物膨松剂四大类。

目前食品工业中使用的疏松剂通常是复合产品,其中包括明矾、酒石酸氢钾、磷酸氢钙、葡萄糖酸内酯等酸性盐类,以及碳酸钙、小苏打等碱性盐类,再添加少量淀粉。

目前市售的“泡打粉”之类家用产品,主要成分就是碳酸氢钠、明矾、酒石酸氢钾和碳酸钙,加上淀粉类的填充剂以及香精、甜味剂等。

膨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碱性膨松剂,俗称“小苏打”。

老百姓在家里蒸馒头,除了要用“面引子”,还要放点“碱”,“碱”即是碳酸氢钠,它能中和“面引子”的酸味。

老百姓以为“碱”的作用是除“酸味”的,其实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使馒头更暄。

碳酸氢钠和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产生碳酸,碳酸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和水,另外碳酸氢钠还会受热分解,变成二氧化碳、水、碳酸钠。

膨松剂

膨松剂
实际运用
膨松剂在食品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面包、蛋糕、馒头等食品的特点是具有海棉状多孔组织,因此口感柔软。在制作上为达到此种目的,必须使面团中保持有足量的气体。物料拦和过程中混入的空气和物料中所含水份在烘焙时受热所产生的水蒸气,能使产品产生一些海棉状组织,但要达到制品的理想效果,气体量是远远不够的。所需气体的绝大多数是由膨松剂所提供,因此膨松剂在食品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膨松剂不仅能使食品产生松软的海棉状多孔组织,使之口感柔松可口、体积膨大;而且能使咀嚼时唾液很快渗入制品的组织中,以透出制品内可溶性物质,刺激味觉神经,使之迅速反应该食品的风味;当食品进入胃之后,各种消化酶能快速进入食品组织中,使食品能容易、快速地被消化、吸收,避免营养损失。
膨松剂应用膨松剂应用
酵母是利用面团中的单糖作为其营养物质。它有二个来源:一是在配料中加人蔗糖经转化酶水解成转化糖;二是淀粉经一系列水解最后成为葡萄糖。其生成过程为:
2(C6H10O5)n+2nH2Oβ-淀粉酶→n(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H2O麦芽糖酶→2C6H12O6(葡萄糖)C12H22O11(蔗糖)+H2O蔗糖转化酶→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酵母和复合膨松剂单独使用时,各有不足之处。酵母发酵时间较长,有时制得的成品海棉状结构过于细密、体积不够大;而合成膨松剂则正好相反,制作速度快、成品体积大,但组织结构疏松,口感相差。二者配合正好可以扬长避短,制得理想的产品。笔者将酵母和复合膨松剂应用于包子、馒头的制作,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配方及工艺简介如下。
基本资料
产品性状
白色粉末状物质,无臭,在干燥空气当中相当稳定。易分散于水中,水溶液显碱性。
膨松剂膨松剂

饼干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与使用规范建议

饼干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与使用规范建议

饼干作为一种常见的零食,为了保持其口感和品质,通常会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

以下是饼干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以及使用规范的建议:1. 膨松剂:用于使饼干在烘烤过程中膨胀并产生松软的口感。

常用的膨松剂包括碳酸氢钠和磷酸盐类,它们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饼干更加蓬松。

使用膨松剂时,应控制添加量,避免过量导致饼干口感过硬或过软。

2. 防腐剂:为了延长饼干的保质期,通常会添加适量的防腐剂。

常用的防腐剂包括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它们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饼干的保存时间。

在使用防腐剂时,应遵循相关法规标准,并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调整添加量。

3. 甜味剂:为了增加饼干的甜味,通常会添加甜味剂。

常用的甜味剂包括蔗糖、葡萄糖浆和甜菊糖等,它们可以提供甜味且不增加过多热量。

在使用甜味剂时,应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标签,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4. 着色剂:为了使饼干具有各种颜色和外观,通常会添加着色剂。

常用的着色剂包括食用色素、胡萝卜素和可可粉等。

在使用着色剂时,应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天然或合成着色剂,并控制添加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5. 抗氧化剂:为了减缓饼干在储存过程中氧化变质的速度,通常会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

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和茶多酚等,它们可以抑制氧化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抗氧化剂时,应关注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调整添加量。

总之,为了确保饼干的品质和安全性,在添加食品添加剂时,应关注相关法规和标准,合理控制添加量,并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调整。

同时,建议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并遵循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使用和管理。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饼干时,也应关注食品标签中的添加剂成分和添加量,选择符合健康标准的饼干产品。

食品膨松剂

食品膨松剂
、NH4HCO3);酸性疏松剂(明矾、酸性磷酸盐等 )。 复合膨松剂:由碱性剂(碳酸盐)、酸性剂(酸 性盐)及填充剂(助剂)等组成。 (二)生物膨松剂 主要包括鲜酵母、干酵母、活性干酵母等。—— 不计入食品添加剂!
四、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1)碱性膨松剂 最常用的是碳酸钠、碳酸钙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碳酸盐。它们受热后产 生膨胀的气体,是食品产生多孔海绵状组织的原 动力,如:
NaHCO3+H+——CO2↑+H2O+Na+ (1) 碳酸盐:碳酸氢铵、碳酸氢钠
用量占20%~40%,作用是产生二氧化碳,使面胚起发。 (2) 酸性物质:
* 用量约占35%~50%,作用是与碳酸盐反应产生气体; 控制产气速率;调节食品酸碱度。 (3) 填充剂:淀粉等
* 常用的酸性物质为: • 酒石酸、酒石酸氢钾 •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硫酸铝钾,钾明矾 • 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 • 酸性磷酸盐(acidic phosphates)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tives
食品膨松剂
一、膨松剂(Raising agents)的定义
- 定义:所谓膨松剂(又称疏松剂),顾名思义, 就是一种能让食品形成膨松多孔的结构,吃起来 柔软、酥脆的食品添加剂。
不仅蒸馒头要用酵母,炸油条、烤面包、做饼干和蛋糕等小 麦烘焙食品以及膨化食品都必须要用到膨松剂
二 、膨松剂的种类
种类:我国允许使用的8种(GB2760-2014)
① 酒石酸氢钾 ② 磷酸氢二胺 ③ 磷酸氢钙 ④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 ⑤ 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 ⑥ 碳酸氢铵 ⑦ 碳酸氢钠 ⑧ 碳酸铵(2017.2增补)
三、膨松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生物膨松剂

食品添加剂--生物膨松剂

第五节 疏松剂
2.优越性
⑴ 提高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
成份 蛋白质 脂肪 钙
铁 VB1 VB2 泛酸 尼克酸
含量100g 45g 4-7g 100mg 18mg 7mg 3mg 3-9mg 56.8mg
第五节 疏松剂
2.优越性
⑴ 提高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 ⑵ 增加发酵食品的风味
产生出氨基酸、低聚糖、酯类、醇类、酸类等物质
①价格较高 ②除法国燕牌外,其它大部分品牌制作 的面包风味较平淡,香味不浓 ③发酵耐力差,经过两次发酵后显得后 劲不足 ⑤需要低温贮存 ⑥长途运输不需要冷藏车
生物膨松剂的种类
⑴鲜酵母 ⑵活性干酵母 ⑶液体酵母 (4)老酵面
a.定义 b.优点
老酵面也叫面肥。
a.缺点
生物膨松剂的种类
⑴鲜酵母 ⑵活性干酵母 ⑶液体酵母 (4)老酵面
a.定义 b.优点 a.缺点
①活性和发酵力比干酵母稍低 ②活性不够稳定 ③贮存条件严格 ④贮存时间短 ⑤不易长途运输 ⑥使用前需要活化
生物膨松剂的种类
⑴鲜酵母 ⑵活性干酵母 ⑶液体酵母 (4)老酵面
a.定义 b.优点 a.缺点
活性干酵母是将鲜酵母中大量水除 去,压榨成短细条状或细小颗粒状,经 低温干燥制成干酵母。通常是由比高活 性鲜酵母含氮量低的酵母所制成,干物 质达到92%~94%。温度控制在32℃~ 33℃下保存。
a.缺点
生物膨松剂的种类
⑴鲜酵母 ⑵活性干酵母 ⑶液体酵母 (4)老酵面
a.定义 b.优点 a.缺点
活性较高,质量稳定,发酵力大, 发酵速度快,发酵耐力强。突出特点是 醒发时后劲足,入炉烘烤时急胀性好, 面包长得大。特别是面包风味好、香味 浓,并且使用方便、价格较便宜。

十大食品添加剂分别是什么?

十大食品添加剂分别是什么?

十大食品添加剂分别是什么?膨松剂英文名称:LeaveningAgents膨松剂指食品加工中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

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研究表明,膨松剂中铝的吸收对人体健康不利,因而人们正在研究减少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等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并探索用新的物质和方法取代其应用,尤其是取代我国人民在长期习以为食的油条中的应用。

甜味剂英文名称:Sweeteners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

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其甜度与蔗糖差不多。

因其热值较低,或因其与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尚可有某些特殊的用途。

非糖类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少,热值很小,多不参与代谢过程。

常称为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称高甜度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

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鑫湘甜味剂推荐:【商品名】AK糖/安赛蜜【性质】AK糖是无色至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强烈甜味;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呈味性质与糖精相似。

高浓度时有苦味,与糖醇、蔗糖等有很好的混合性,且稳定。

熔点约225℃,最大吸收光谱227nm,密度1.83g/cm3。

不吸湿,室温下稳定。

易溶于不(30g/100ml,20℃),微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用途】1、安赛蜜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食品方面用于饮料、糖果、糕点、冰淇淋、果酱、布丁、烘烤食品和餐桌甜包、奶制品等几乎所有甜味产品中。

安赛蜜单独使用时,饮料中只要含有800~1000mg/L或更少的浓度就可得到满意的甜味。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提高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态等特征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方法的不同,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一、色素类食品添加剂:色素类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变食品的色彩,使其具有诱人的外观。

常见的色素类食品添加剂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种。

合成色素包括染料类和涂料类,如柠檬黄、苏丹红等。

天然色素主要来自于动植物,如胡萝卜素、叶黄素等。

二、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有硫酸一钠、山梨酸钾等。

三、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提高口感和食欲。

常见的甜味剂类食品添加剂有蔗糖、果糖、安赛蜜等。

四、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和口感,使食品更加丰满。

常见的食品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有明胶、果胶等。

五、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体积和松软度,使食品更加可口。

常见的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有发酵粉、泡打粉等。

六、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减少食品的粘性。

常见的润滑剂类食品添加剂有甘油、淀粉等。

除了以上几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还有很多其他功能的添加剂,如增酸剂、发酵剂、乳化剂等,它们都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品质量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也应引起重视,因为过量或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选择食品时,要尽量选择不添加或添加量较少的食品添加剂,并注意食品包装上明确标注的添加剂成分及其用量,以保证食品安全和健康。

膨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膨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膨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膨松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能够使食物变得松软蓬松。

正确的使用膨松剂不仅可以提高食物的口感,还能够增加食物的美观度。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膨松剂可能会对食物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膨松剂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膨松剂。

市面上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膨松剂,如小苏打、泡打粉等。

在选择膨松剂时,需要根据食物的种类和烹饪方法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小苏打适用于烘焙类食物,而泡打粉适用于蒸煮或蒸烤类食物。

正确的选择膨松剂可以确保食物获得最佳效果。

其次,掌握正确的使用量。

使用过多的膨松剂会导致食物呈碱性,影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因此,在使用膨松剂时,需要按照配方要求或者食谱指导来确定使用的量,避免过量使用。

一般来说,每100克面粉需要添加小苏打1-2克,泡打粉2-3克。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使用量的准确性。

此外,正确的添加时机也很重要。

膨松剂通常需要在食物加工的早期阶段添加,以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

在烘焙类食物中,膨松剂通常会和面粉一起筛入,然后和其他干性原料混合均匀。

在蒸煮或蒸烤类食物中,膨松剂则需要在搅拌食材时一同加入,确保均匀分布在食物中。

最后,注意膨松剂的保存和使用环境。

膨松剂应该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和高温。

在使用膨松剂时,也需要注意避免与酸性食材直接接触,以免影响其膨胀效果。

总之,正确使用膨松剂可以提高食物的口感和美观度,但是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膨松剂、掌握正确的使用量和添加时机,以及注意膨松剂的保存和使用环境。

希望大家在使用膨松剂时能够注意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为食物的制作增添更多的乐趣和美味。

食品添加剂 第十章 膨松剂

食品添加剂 第十章 膨松剂

碳酸氢铵 0.3~0.6 0.2~0.5 0.15~0.2
• 桃酥——碳酸氢铵, • 蛋糕,面包——碳酸氢钠。
• 碱性膨松剂还可用于羊奶的脱膻 • 本品ADI:不需规定。
二、复合膨松剂
一般组成 1、碳酸盐类: 20—40% 2、酸类(或酸性物质):35—50% 3、淀粉,脂肪酸等:10—40%
各成分的作用
• 氨明矾[ALNH4(SO4)2·12H2O]:硫酸铝铵。 • 它们在加热时可和碳酸氢盐发生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
应产生气体,常温下不和碳酸氢铵反应.
• 可用于油炸食品、水产品、豆制品、发酵粉、威夫饼
干、膨化食品、虾片其使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
加。用量过多会带来发涩的后味 .
每周质量报告 跟踪超标铝
• 1 盐卤
又名卤块,是生产海盐的副产品,呈红褐色,长方形块,经 过加工,提高了纯度制成卤水,为黑色汁液,味苦。
盐卤的主要成分氯化镁(MgCl2 ·9H2O) ,含量为46% 左右;硫酸镁(MgSO4) 占3%;氯化钠(NaCl) 占%;水 份为50%左右。
卤水的浓度要根据豆浆的稠稀进行调节。生产北豆腐, 豆浆稍稠些,卤水浓度适当低些(一般采用16°Be) , 生产豆腐片和豆腐干类,使用的豆浆较稀而要求豆 浆点得老一些,所以卤水浓度宜高一些(一般采用 26~30°Be) ,盐卤用量约为8%~12%。
• 是一种速效膨松剂。来自⑵ 小苏打与酸性磷酸钙并用
• 酸性磷酸钙37%、小苏打26%、淀粉37%, 充分混合后过筛选。
• 本品为迟效性膨松剂,其作用如下:
△ • 2NaHCO3+CaH4(PO4)2→NaCaH2(PO4)2+2CO2↑+2H
2O
第二节、凝固剂(Coagulator )

膨松剂成分

膨松剂成分

膨松剂成分膨松剂是一种现代食品技术中常用的添加剂,其作用是使食品的口感更加松软、有弹性,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量,同时可以降低食品的烘烤温度。

膨松剂的添加,也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感,使其更加可口。

膨松剂的成分,有来自天然的乳糖、淀粉、糊精、糊精粉和混合防粉剂,还有来自人造的单体醇,如乙醇、异戊醇和苯乙醇,以及酸解物和抗氧剂等。

膨松剂在食品中用得最多的成分当属乳糖了,乳糖具有膨松剂的特性,同时可以为食品提供甜味,增加食品的可口度,也是许多食品中常用的调味剂,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淀粉也是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淀粉有凝胶的作用,混合其他膨松剂后,可以使食品更加细腻、有弹性、有嚼劲,同时也有一定的保湿作用,让食品更加耐烘焙,口感更加细腻。

除了乳糖和淀粉以外,糊精也是膨松剂中常用的成分,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给食物提供更好的结构,使食物更加细腻,弹性好,有嚼劲,同时也可以抑制食物的水分流失,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也是常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糊精粉也是膨松剂的主要成分,它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三维网状结构,有助于食物的固定,提供良好的口感和弹性,同时也可以抑制食物的水分流失,保持食物的新鲜度。

混合防粉剂也是膨松剂中常用的成分之一,它可以有效抑制粉末粉化,使粉末保持细腻,确定粉末的结构,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粉末的流动性,保持食物的新鲜度。

此外,还有一些人造的膨松剂,如单体醇,它容易溶于水,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改善食品的质量,同时能够降低食品的烘烤温度,提高食品的保质期。

酸解物和抗氧剂也被用来作为膨松剂,这些物质可以防止糖分被氧化,抵御空气中的氧气,提高食品的保鲜度和口感。

总之,膨松剂的成分千变万化,来自天然的成分有乳糖、淀粉、糊精、糊精粉、酸解物和抗氧剂;来自人造的成分有单体醇、混合防粉剂等,它们都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使食物更加可口,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中。

膨松剂原理

膨松剂原理

膨松剂原理
膨松剂是一种在面包、蛋糕等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能够使面包、
蛋糕等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更加蓬松、柔软。

膨松剂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增加面团或面糊中的气泡数量和大小,从而使其体积增大,质地更加松软。

膨松剂的作用原理可以从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从化学角度来看,膨松剂通常含有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

在面团或面糊中加入膨松剂后,碱性物质会与酸性物质(如乳酸、醋酸等)发生中和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通常是二氧化碳)。

这些气体会在面团或面糊中形成气泡,从而使其体积膨胀,质地变得更加松软。

其次,从物理角度来看,膨松剂还可以通过机械作用来增加面团或面糊中的气
泡数量和大小。

在搅拌或揉面的过程中,膨松剂能够有效地将空气和水分分散到面团或面糊中,形成更多的气泡。

这些气泡会在烘烤过程中膨胀,使得食品体积增大,质地更加松软。

综上所述,膨松剂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来增加面团或面糊中
的气泡数量和大小,从而使得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更加蓬松、柔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膨松剂的使用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健康,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来使用膨松剂。

焙烤食品常用添加剂-膨松剂.

焙烤食品常用添加剂-膨松剂.

由于泡打粉是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配制 的,因此它的生成物呈中性,避免了小苏打和碳 酸氢铵各自使用时的缺点。用泡打粉制作的产品 组织均匀,质地细腻,无大孔洞,颜色正常,风 味纯正。
由于它的分解温度较低,所以制品刚入炉就 分解,如果添加量过多,会使产品过酥或四面开 裂。由于其分解过早,往往在制品定型之前连续 膨胀,所以习惯上将它与小苏打配合使用。这样 既有利于控制制品疏松程度,又不至于使饼复配型膨松剂,又称发粉和焙 粉,主要由碱性物质、酸式盐和填充物三部分组 成。碱性物质使用的是小苏打,酸式盐有酒石酸 氢钾、酸式磷酸钙、酸式焦磷酸盐、磷酸铝钠、 硫酸铝钠等。填充物可用淀粉或面粉,用于分离 其中的碱性物质和酸式盐,防止它们过早反应, 又可以防止吸潮失效。
焙烤食品常用添加剂
膨松剂
碳酸氢钠有名小苏打,俗称小起子。白色粉 末,它是一种碱性盐,在食品中受热分解产生二 氧化碳(主要使产品横向膨胀),分解温度为 60℃~150℃。
小苏打还会与部分酸反应产生碳酸钠,呈碱 性,多量使用时会使制品口味变劣、色泽发黄。
碳酸氢铵为白色结晶,俗称臭粉,分解温 度为30℃~60℃,在常温下易分解产生刺激性臭 味(氨气),应妥善保管。碳酸氢铵在制品烘烤 中几乎全部分解,其产物大部分逸出而不影响口 味,其膨松能力比碳酸氢钠高2~3倍(主要使产 品纵向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膨松剂
摘要:膨松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一般分为生物膨松剂和化学膨松剂,不同膨松剂的使用原理是一致的。

常用的的膨松剂是含铝的泡打粉,而饮食中铝的含量过多会减退人的记忆力和抑制免疫功能,本文介绍了膨松剂的作用、应用范围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膨松剂;安全隐患
面包、蛋糕、馒头等食品的特点是具有海棉状多孔组织,因此口感柔软。

在制作上为达到此种目的,必须使面团中保持有足量的气体。

物料拌和过程中混入的空气和物料中所含水份在烘焙时受热所产生的水蒸气,能使产品产生一些海棉状组织,但要达到制品的理想效果,气体量是远远不够的。

所需气体的绝大多数是由膨松剂所提供,因此膨松剂在食品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膨松剂是在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咸的一类物质。

它可有碱性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两类。

前者主要是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使面胚起发。

酸性物质尚可中和在产生一氧化碳过程中所形成的碱性盐,以及调节二氧化碳产生的速度。

而淀粉等则具有有利于膨松剂保存,调节气体产生速度,使气泡分布均匀等作用。

1、膨松剂的使用原理
膨松剂是在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膨松剂也称膨胀剂、疏松剂或发粉。

它不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而且也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这在今天大力发展方便食品并强调其营养作用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不同的膨松剂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发酵剂在面团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在蒸煮过程中,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于是面团就变得松软,形成疏松的结构。

膨松剂不仅能使食品产生松软的海棉状多孔组织,使之体积膨大、口感柔松可口;而且能使咀嚼时唾液很快渗入制品的组织中,以溶出制品内可溶性物质,刺激味觉神经,使之迅速反应该食品的风味;食品进入胃之后,各种消化酶能快速进入食品组织中,使食品容易、快速地被消化、吸收,避免营养损失。

2、膨松剂的分类
膨松剂可分为生物膨松剂和化学膨松剂两大类。

2.1生物膨松剂(酵母)
酵母是面制品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膨松剂。

它不仅能使制品体积膨大,组织呈海棉状,而且能提高面制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2.2化学膨松剂
化学膨松剂是由食用化学物质配制的,可分为单一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

2.2.1单一膨松剂
常用单一膨松剂为NaHCO3和NH4HCO3,两者均是碱性化合物。

由于NaHCO3分解之残留物Na2CO3在高温下将与油脂作用产生皂化反应,使制品品质不良、口味不纯、pH值升高、
颜色加深,并破坏组织结构;而NH4HCO3分解之NH3气体易溶于水形成NH4OH,使制品存有臭味、pH值升高,对于维生素类有严重的破坏性。

所以NaHCO3和NH4HCO3应尽可能减少单独使用,两者合用能减少一些缺陷, NH4HCO3通常只用于制品中水份含量较少产品,如饼干。

2.2.2复合膨松剂
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种成分组成:碳酸盐类、酸性盐类、淀粉和脂肪酸等。

复合膨松剂可根据碱式盐的组成和反应速度分类。

3、膨松剂的使用范围
酵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焙烤食品、饮料(发酵饮料)以及调味品生产中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3.1酵母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厂常用酵母作生物膨松剂,主要用于面包和苏打饼干等焙烤食品的生产。

在面团发酵中产生大量CO2气体,使面包疏松多孔,体积变大,口感变的疏松可口,满足人们的感官要求。

在面团发酵时产生多种与面包风味有关的挥发物和不挥发物,在焙烤过程中形成酯类,形成面包的独特风味(化学膨松剂无此作用)。

酵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占干重的30%~40%),且其中必需氨基酸量充足,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

另一方面,酵母中还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在每克干物质的酵母中,含20μg~40μg硫胺素,60μg~80μg核黄素,280μg尼克酸。

3.2 酵母在饮料酒生产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中大多数产品都是一专多能的,酵母除了作膨松剂,在饮料酒、调味品生产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饮料酒是深受我国广大人民欢迎的饮用食品、生产历史十分悠久。

饮料酒分为发酵酒(啤酒、葡萄酒、黄酒)和蒸馏酒(白酒、白兰地),饮料酒含有酒精成分具有刺激性,可使人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消除疲劳,酵母在饮料酒生产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3.3酵母在酿造调味品中的应用
酿造调味品的生产过程,是原料在微生物复杂的酶系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的过程。

酵母和酿造工业关系十分密切,酱油、酱类、食醋及各种发酵性豆制品的风味形成,大都需要酵母作用。

3.4膨松剂酵母的其他应用
3.4.1风味物质的提取
酵母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并且还含有其他一些营养成分,故可从酵母中生产多种有用的风味抽提物。

3.4.2 营养添加剂
酵母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氨和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

含磷和微量矿物元素,可添加在食品中,并且有一定的医疗作用。

3.4.3酶浓缩物
酵母自溶物可以释放出转化酶和β-半糖苷酶,这些酶可用于食品工业中。

3.4.4用酿造酵母制造核酸
总之,酵母在食品与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4、膨松剂存在的安全隐患
据有关专家透露,目前市场上的膨化类食品(包括油条和面包)几乎都存在铝残留量超
标的情况。

导致铝超标的原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向食品加入了泡打粉(化学膨松剂)所致,如果要改变铝超标的情况,必须选择无铝膨松剂。

而无铝膨松剂的成本要比普通的化学膨松剂高3~4倍。

因此一些不良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必然会选择低成本的化学膨松剂,因此铝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

而铝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相反还是有害健康的食品污染物。

在毒理学上铝虽属于低毒性的金属元素,它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进入细胞的铝可与多种蛋白质、酶、三磷酸腺苷等人体重要物质结合,影响体内的多种生化反应,干扰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导致某些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一些疾病。

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膨化食品,会干扰人的思维、意识与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记忆减退,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脑损伤、智力下降、严重者可能痴呆。

摄入过量的铝,还能置换出沉积在骨质中的钙,抑制骨生成,发生骨软化症等。

另外含铝高的膨化食品大部份属高脂、高热量食品,将促使体液酸性化,也易带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

同时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使孩子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等,所以要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尽量不吃或少吃油条、膨化食品,如薯条、面包、饼干等,尤其目前在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多选用自然发酵法制作的馒头和糕点。

处于生长发肓期的儿童更应少吃膨化食品。

以免影响正常饮食,导致营养不良。

同时消费者应尽量选择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密封包装的膨化食品,最大限度减少受危害的机会。

并不是说所有的膨松剂对人体都有害的,现在市场上有种无铝膨松剂就是对身体无害的,无铝复合膨松剂一般由三种成分组成:碳酸盐类、酸性盐类、淀粉和脂肪酸等。

参考文献:
[1]寿庆丰.膨松剂及其应用.食品科技,1999(01).
[2]廖耿; 陈仪准.食品添加剂产品介绍.广州化工,1986(03).
[3]孙玉婷;林丹.食品添加剂之膨松剂简介.化学教育,2009(08).
[4]荆喜泉.膨松剂对生活用纸的松柔效果.纸和造纸,1999(02).
[5]史宁.食品加工中膨松剂的应用.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2(02).
[6]刘鹏.低热量冷冻乳食品中的膨松剂.中国乳品工业,1996(03).
[7]邱俊伟.生化膨松剂在馒头生产中的应用.西部粮油科技,1998(03).
[8]李慧琴;曾永青.新型膨松剂为食品安全护航.农产品加工,2010(08).
[9]徐广泽;张李蒙.食品膨松剂在连问世.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2(04).
[10]郭英.膨松剂在食品中应用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武汉工业学院,2011(05).
[11]曾永青;吴慧勋;何金银;李慧琴.速冻米面食品膨松剂的研究.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04).
[12]胡新平.不同的膨松剂在面食应用中的对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