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雨水管理中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雨水管理中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雨水管理中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雨水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来对城市雨水进行管理,保障城市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城市规划师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已经不可避免,它对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环境、生活品质、城市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城市规划师们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城市雨水管理的问题,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则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自然、半自然的方式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问题的设施,比如绿色屋顶、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等。

它们可以起到调节城市降雨过程、减少径流、改善水质、增加城市绿化等多种作用,在城市雨水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们对城市雨水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预测雨水管理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步骤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整合政策、技术、司法以及市场等多种因素。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城市雨水管理的目标和指标。

规划师应该明确雨水管理的总体目标,例如控制径流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可量化的指标来评估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

2. 检测城市雨水承载能力。

规划师需要对城市的下垫面、植被、土壤、降雨情况等情况进行评估,检测城市的雨水承载能力,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3. 制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规划师需要制定出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并考虑到不同类型建设的适宜性,这需要在设计上综合考虑城市环境和具体建设场地等因素。

4. 实施和运维。

规划师还需要考虑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和运维,在建设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相关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 鼓励社区参与。

城市雨水管理的实施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规划师应该通过利益关系等方式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雨洪问题。

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主要依靠人工雨水排放系统和大规模排水设施,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环境破坏、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意味着通过自然系统来管理城市雨洪,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存在的挑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未来城市雨洪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城市雨洪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城市雨洪、雨洪管理、环境友好、发展方向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许多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雨洪问题。

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通常依靠人工雨水排放系统和大规模排水设施,如下水道、排水渠等。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破坏、维护成本高昂等。

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环境友好、成本低廉且有效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2.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应用2.1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基本原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是指通过模仿自然系统,利用自然系统提供的服务来管理城市环境问题。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构建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来实现雨洪管理。

其中包括雨水利用系统、绿色屋顶、蓄水池等。

2.2 雨水利用系统雨水利用是指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的方式来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通过在建筑物和道路上设置收集系统,将雨水导入储存设施,再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等用途,可以有效减少雨洪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2.3 绿色屋顶与蓄水池绿色屋顶是通过在建筑物屋顶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形成一个类似自然植被的系统,能够吸收雨水并逐渐释放,减少雨洪的发生。

蓄水池则是通过调节、暂时储存雨水,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雨洪的发生,还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美国城市雨洪管理进展与启示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美国城市雨洪管理进展与启示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美国城市雨洪管理进展与启示作者:胡宏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8年第3期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被不透水面分割,呈现破碎化和硬质化,导致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雨水溢流和水体污染困扰。

绿色基础设施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吸收、减缓和过滤雨水[1]。

已有研究证实绿色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城市水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经济效益、促进社区价值提升,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2]。

美国现有772 个城市采用雨污合流排水模式[3]。

这些城市的雨洪管理一般分三种方式:一是增加集中布局的大规模雨水管网,二是建设分散的绿色基础设施,三是将两种布局方式相结合[4]。

由于传统的雨污合流管网老化,升级改造的财政预算有限,近年来美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开始选择将大型城市排水管网与小规模分散的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进行雨洪治理。

美国环保局也支持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长期战略。

在20 世纪,城市降水在美国通常被视作废水而非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城市雨洪管理主要以建设传统雨水管网(灰色基础设施)从而促进雨水快排为主。

但是此类灰色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成本常达数十亿美元,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雨洪问题。

从1972 年的《清洁水法》(The Clean Water Act)开始,美国环保局不断加强对城市水量和水质的监管,地方政府不得不寻求创新方法,在解决雨洪问题的同时控制成本投入[5]。

1970 年代,政府开始倡导“最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对雨水径流进行末端控制;到1990 年代发展为“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强调恢复雨水下渗的自然生态过程;再到21 世纪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战略,进一步丰富了多尺度的可持续雨洪管理模式[1]。

美国政府对于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用地,明确要求其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对雨水径流进行源头控制。

城市雨洪管理与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雨洪管理与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雨洪管理与绿色基础设施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雨洪管理和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已成为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发展的加速,城市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城市雨洪管理和绿色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和运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全面、更负责任的解决方案。

城市雨洪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来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传统的城市设计在不考虑雨水管理的情况下大规模铺设地面硬化材料,导致城市在降雨过程中出现雨洪,给城市带来严重的水患问题。

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雨洪管理的关键。

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多个目标,以减缓和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并提供多种环境和社会经济利益。

绿色基础设施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花园、湿地、屋顶绿化、人行道绿化等。

通过这些绿化措施,城市能够更好地管理雨水,并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留出足够的空间。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湿地和绿地,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并提供更好的生态系统。

此外,绿色基础设施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地形、土壤和水文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绿色基础设施的运营和维护也至关重要。

适当的维护和管理可以保持绿色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例如,定期清理雨水收集系统和湿地,以防止堵塞和残留物的积聚。

同时,培训和教育城市居民对绿色基础设施的价值和作用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获得社会支持和参与。

城市雨洪管理与绿色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和运营可以带来诸多益处。

首先,它可以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其次,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活品质。

此外,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为城市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城市雨洪管理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

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探究

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探究

为绿色空间的增加和绿化率的提高 , 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的环 境, 便于绿色城市与绿色街道的建设。
3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的实践
通 过上 文 内容 的 阐述可 知 , 绿 色基 础设 施 不仅 能 够 对城 市 雨水 径 流 进行
较差, 且防洪减灾性能也 比较低。 在这些问题中, 又以城市雨水径流问题最为 有效控制, 同时还可满足固碳作用 、 净化控制与减少能源方面的要求 , 减少温 严重, 在 以往 这 种灰 色基 础设 施 与 发展模 式 下 , 城 市雨 水 很难 渗 入 至地 下 , 导 室气 体 , 在 源头 上 实 现雨 水 径流 量 的 削减 , 以此 为人 们 提 供兼 具 生 态 与 美学 致 城 市雨 水径 流 总量 与洪 峰 远 比城市 开 发之 前高 , 使得 城 市 内涝 问题 也 越来 功 能 的景观 , 继而 获 得相 应 的社会 效 益 、 环 境效 益 以及 经济 效 益 。 通 过 自然条 越严重, 加剧了城市水体的污染 , 最终成为了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件的应用和 自然生态方式的人工模拟 , 借助于蒸发 、 下渗 、 蒸腾 、 调蓄 以及滞 如果仍旧采用传统排水系统来进行城 区雨水的直接排放 , 不仅会使城市水环 留等相关原理与措施 , 来实现城市雨水径流 的有效控制 、 雨水资源的合理利 境、 地下水水文循环 以及地表水体受到严重的影响 , 还会使承受着整个生态 用 、 城市 环境 的保 护 以及 洪 涝灾 害 的预 防等 目标 。 系统与引用水水源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 , 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 比如波特兰所建设 的绿色街道, 该街道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基础设施工 题, 就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构建绿色基础设施。 程 项 目的实践 中, 融 人 了绿 色基 础设 施 的理 念 以及 方法 , 在 这一 工 程 项 目, 通 过 对 灰 色基 础 设施 的 改造 , 予 以 了街 道 更 深层 次 的 含 义 以及 功 能 , 在 设 计 过

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研究——以美国绿色街道为例

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研究——以美国绿色街道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5.1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2-0027-06 收稿日期 2023-04-10摘 要 城市建成区不透水表面加剧了城市内涝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作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类型之一的绿色街道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高效手段,也是美国近年来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

绿色街道还具有提升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效益。

波特兰、纽约市和芝加哥很早便开始探索建设绿色街道,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

该文分析和归纳了三座城市绿色街道在布局形式、植物配置和管理维护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微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街道 城市雨洪 微更新Abstract The impermeable surface of urban built-up areas has exacerb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urban waterlogging and water pollution. As one of the types of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green street is an efficient mean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and it is also the key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Green street also can help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ities. Portland, New York City and Chicago started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streets a long time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treet, Urban stormwater, Micro-renewalUrban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Case Studies of Green Streets from Portland,New York, and Chicago徐少琦 | Xu Shaoqi 陈静 | Chen Jing快速城镇化不断挤压自然空间、削弱城市的生态基底,而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恶化城市生态环境,频繁的城市内涝和水体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雨洪管理中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效果

雨洪管理中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效果

雨洪管理中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效果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雨洪问题日益凸显。

频繁的暴雨天气导致城市内涝、洪水泛滥,给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有效应对雨洪灾害,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创新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绿色基础设施,简单来说,是指由自然或半自然的元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如植被、土壤、湿地等,它们共同作用,对雨水进行吸纳、储存、渗透和净化。

其在雨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量。

传统的城市建设往往采用大量的硬化地面,如水泥、沥青等,雨水无法渗透,只能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加大排水系统的压力。

而绿色基础设施中的绿地、花园和透水铺装等元素,可以让雨水缓慢地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从而减少径流量。

例如,在城市公园和居民小区中种植大量的树木和草地,这些植被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的雨水。

研究表明,一片成熟的森林可以吸纳其自身面积两倍以上的雨水,大大降低了雨水直接形成径流的可能性。

其次,绿色基础设施有助于延缓雨水径流的峰值时间。

在暴雨来临时,由于硬化地面的快速排水,雨水径流会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给排水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绿色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土壤的渗透和植被的吸纳作用,将雨水储存起来,然后缓慢释放,从而延缓径流的峰值时间。

比如,雨水花园和湿地系统可以在暴雨期间储存大量的雨水,然后在雨后逐渐释放,使雨水的排放更加平稳,减轻了排水系统的负担。

再者,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改善雨水的水质。

雨水在流经城市地面时,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如泥沙、有机物、重金属等,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绿色基础设施中的植被和土壤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去除其中的污染物。

例如,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吸收重金属,从而净化雨水。

同时,绿色基础设施还可以减少雨水冲刷地面带来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绿色基础设施还具有增加城市生态多样性的作用。

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

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

㊀第22卷㊀第1期2024年2月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JournalofChineseUrbanForestryVol 22㊀No 1Feb 2024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阿娜尔㊀黄甘霖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㊀北京㊀100875㊀收稿日期:2023-02-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702)㊀第一作者:阿娜尔(1998-)ꎬ女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ꎮE-mail:ane0430@163 com㊀通信作者:黄甘霖(1980-)女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ꎮE-mail:ghuang@bnu edu cn摘要: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ꎬ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和能力的研究ꎬ归纳其在雨水再分配过程中对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ꎬ并揭示在径流形成的不同环节中雨洪调蓄效益的影响因素ꎮ结果表明:在林冠截留过程中ꎬ雨洪调蓄效益受植物种类㊁叶片特征㊁修剪形状等多种因素影响ꎬ且不同植被的冠层蓄水能力差异很大ꎻ在绿地雨水入渗过程中ꎬ绿地构型和土壤特性是影响雨洪调蓄效益的主要因素ꎻ在地表径流形成过程中ꎬ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与径流量显著相关ꎬ对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合理构建可以实现对城市水文过程的主观调控ꎻ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缺乏小微尺度分析ꎬ并且鲜有涉及各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ꎮ最后提出研究展望ꎬ即探索和完善适合中国本土的雨洪管理模式㊁建立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ꎬ是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研究的重要方向ꎮ关键词:城市绿色空间ꎻ雨洪调蓄ꎻ城市生态ꎻ效益DOI:10.12169/zgcsly.2023.02.13.0003ResearchProgressinStormwaterStorageBenefitofUrbanGreenSpacesANaer㊀HuangGanlin(FacultyofGeographicalScienceꎬBeijingNormalUniversityꎬBeijing100875ꎬChina)Abstract:Inordertosystematicallyunderstandtheresearchprogressanddevelopmenttrendinstormwaterstoragebenefitofurbangreenspacesꎬthispaperreviewstherelevantresearchonstormwaterstoragebenefitandcapacityofurbangreenspaceathomeandabroadꎬsummarizestheinfluenceofstormwaterredistributionprocessonstormwaterstoragebenefitꎬandrevealstheinfluencingfactorstostormwaterstoragebenefitindifferentphasesofrunoffformation.TheresultsindicatethatintheprocessofcanopyinterceptionꎬstormwaterstoragebenefitisaffectedbymanyfactorssuchasplantspeciesꎬleafcharacteristicsandpruningshapeꎬandthecanopywaterstoragecapacityofvariousvegetationismuchdifferentꎻIntheprocessofstormwaterinfiltrationꎬgreenspaceconfigurationandsoilcharacteristicsarethemainfactorsaffectingthebenefitofstormwaterstorageꎻIntheprocessofsurfacerunoffformationꎬthereisa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thelandscapepatternofgreenspaceandtherunoffꎬandtherationalconstructionofurbangreenspacelandscapepatterncanrealizethesubjectiveregulationofurbanhydrologicalprocess.Thereisalackofsmall ̄scaleanalysisonthebenefitofstormwaterstorageforurbangreenspacesꎬandfewstudieshavebeenconductedfortheinteractionsbetweenvariousfactors.AttheendꎬtheresearchdirectionsarediscussedꎬandexploringandimprovingthestormwatermanagementmodesuitableforChinaandestablishingasystematicandscientifictheoryandevaluationindexsystemarerecognizedastheimportantdirections.Keywords:urbangreenspaceꎻstormwatermanagementꎻurbanecologyꎻbenefits㊀第1期㊀阿娜尔㊀黄甘霖: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㊀㊀㊀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ꎬ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城市安全和居民生活的灾害之一[1]ꎮ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和规模的快速扩大ꎬ城市建设区域内透水性较好的原生自然景观ꎬ如林地㊁耕地㊁湿地等被人工建筑表面大面积替代ꎬ这种不透水下垫面面积的急剧增加ꎬ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水文格局和水文过程的改变ꎬ使得城市区域在面对暴雨事件时雨水径流量加大ꎬ地表径流速度加快ꎬ洪涝灾害风险加剧[2]ꎮ为解决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水文问题ꎬ改善城市水环境ꎬ城市绿色空间在雨洪调蓄㊁减轻城市雨洪负担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ꎮ城市绿色空间是由乔木㊁灌木㊁草本植物合理布局构成的绿色网络系统[3]ꎬ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ꎬ为我们提供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4]ꎬ其中雨洪调节服务是人类从中获取的重要惠益之一ꎮ作为修复自然水循环的重要载体ꎬ城市绿色空间发挥着冠层截留雨水㊁减少城市地表暴雨径流㊁净化雨水质量等重要作用ꎬ从而影响城市水文过程ꎬ缓解市政排水管网压力ꎬ这个过程被称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ꎮ近年来ꎬ城市内涝灾害频发ꎬ传统雨洪管理模式的不足日益突显ꎬ常导致降水时雨水排出多㊁入渗少ꎬ洪水峰现时间早ꎬ洪峰流量大ꎬ城市排水管网负荷重ꎬ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ꎮ因此ꎬ多个以绿色空间为技术核心的雨洪管理理念相继被提出ꎬ包括美国的低影响开发㊁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㊁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以及我国的海绵城市等ꎬ同时越来越多的绿地建设指标中引入了雨洪管理作为控制目标ꎮ随着雨洪管理新模式的发展ꎬ城市排水实现了从传统的雨水集中管网末端处理ꎬ转为分散的绿地源头控制ꎬ由此实现排出少㊁入渗多㊁洪水峰现时间延后㊁洪峰流量小㊁控制面源污染的径流特点ꎬ间接达到减小城市内涝风险㊁补充地下水㊁修复自然水循环㊁缓解城市热岛等生态效益ꎬ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功能逐渐成为城市生态学中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ꎮ目前ꎬ已有很多研究围绕绿色空间雨洪调蓄的影响因素㊁形成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ꎮ然而ꎬ这些研究往往聚焦于雨洪调蓄过程中的某个环节ꎬ城市绿色空间具体在缓解城市内涝中扮演了什么角色ꎬ雨洪调蓄的系统性过程是怎样的等相关研究较少ꎮ因此ꎬ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ofScience数据库ꎬ分别以 城市绿色空间㊁绿地㊁绿色基础设施㊁公园㊁雨洪㊁径流㊁效益㊁能力 urbanꎬcityꎬgreenspaceꎬgreeninfrastructureꎬparksꎬstormwatermanagementꎬrainfallmanagementꎬabilityꎬcapabilityꎬefficiencyꎬeffectiveness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ꎬ以城市绿色空间雨水再分配的关键过程为梳理依据ꎬ从植被林冠截留㊁绿地土壤入渗㊁绿地景观格局下的径流产生3个方面(图1)对现有的城市绿色空间及其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行综述ꎬ为更好地实现城市雨洪管理的科学预测和精准调控㊁优化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提供科学参照和理论支持ꎬ并对未来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研究发展提出展望ꎮ图1㊀雨水再分配主要过程示意图1㊀植被林冠截留研究绿地的植被冠层是大气降水与城市生态系统接触作用的第一面层ꎬ林冠截留也是降水再分配的第一步[5]ꎮ植被冠层通过改变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ꎬ对径流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6]ꎮ与森林植被相比ꎬ城市绿地的突出特点是占地比例小㊁覆盖不连续[7]ꎬ加之城市小气候条件的特殊性[8]ꎬ二者在截留雨水时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ꎮ在森林植被林冠截留研究的基础上ꎬ城市绿地林冠截留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ꎬ主要从不同种植物的冠层截留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展开研究ꎬ研究方法主要有实测法㊁浸水法㊁模型法(表1)ꎮ㊀1 1㊀林冠截留效果不同种类植被的冠层蓄水能力之间差异很大[9]ꎬ植被冠层对雨水的截留总量在年降水总量17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表1㊀绿地林冠截留常用研究方法方法㊀㊀㊀㊀㊀原理㊀㊀㊀㊀㊀特点实测法基于雨量计等实测数据ꎬ通过数理统计拟合分析ꎬ建立截留量和降水量之间的经验回归精度较高ꎬ但测量周期长㊁成本高ꎬ受实验室和地域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ꎬ难以推广应用浸水法根据测得的单位叶面积蓄水量推断植被的冠层截留能力操作简单ꎬ数据精度较低ꎬ仅考虑叶片吸水能力ꎬ所得结果往往偏低ꎬ且忽略了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模型法从结合截留过程和经验参数的概念模型出发ꎬ构建影响林冠截留的各种因子与截留量间的关系ꎬ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分析软件模型(CITY ̄green模型㊁i ̄Tree模型)根据降水过程和截留原理严谨推理得出的物理关系得到ꎬ高效㊁动态模拟㊁操作性强㊁外延性好ꎬ目前得到广泛应用中的占比可达10%~35%ꎮ在植被冠层投影面积相同的情况下ꎬ常绿针叶乔木的林冠截留率一般高于落叶阔叶乔木[10]ꎬ这主要受绿地植被冠层密度的影响ꎮ由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选择的园林绿化针叶树种通常枝叶结构复杂ꎬ在单位投影面积内具有更大的叶片总面积ꎬ相较于落叶阔叶树种ꎬ在降水过程中更利于承接雨水ꎬ降水不易穿透冠层到达地表[11]ꎬ使得林冠截留量随着冠层密度的增加而提高[12]ꎮ通过对不同降水条件下林冠截留量㊁截留率㊁截留体积㊁覆盖率及场地径流控制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ꎬ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中雪松(Cedrusdeodara)㊁圆柏(Sabinachinensis)㊁梧桐(Firmianasimplex)㊁国槐(Styphnolobiumjaponicum)㊁银杏(Ginkgobiloba)㊁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㊁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㊁榉树(Zelkovaserrata(Thunb )Makino)㊁黄葛树(Ficusvirens)㊁细叶榕(Ficusmicrocarpa)的截留效益较高[13-17]ꎬ一般冠层雨水截留率在25%~55%ꎮ同时ꎬ考虑到城市绿地建设时使用单种单层植物种类的情况较少ꎬ有学者针对不同的种类搭配情况对复层园林植物树冠截留效果展开研究发现ꎬ同种植物在不同层次和与不同种类植物搭配组合时达到的雨水截流效果也有所不同[14]ꎮ1 2㊀林冠截留影响因素林冠截留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ꎮ气象因素中树冠外降水量㊁降水时长㊁降水强度[13ꎬ18-20]对树冠截留效果有显著影响ꎬ其中降水量和植被冠层截留量的关系成反比ꎬ即截留量占降水量的比重会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ꎬ直到降水强度达到一定值时趋于水平[21]ꎮ一般情况下截留效果随枝叶疏密度和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22]ꎮ植被的垂直空间结构配置也是影响截留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23]ꎬ植物冠层的层次性特征可以提升绿地的截留能力[24]ꎬ要达到更好的截留能力ꎬ植被的垂直结构配置需要随绿地的尺度和形状做出相应变化ꎬ进行垂直配置㊁错层配置㊁错落配置或密度递减配置以获得较高的截留率[25]ꎮ绿地植被自身特点对截留效果产生的影响中ꎬ叶片特征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ꎬ林冠截留量随叶片疏水性的增大而减小[26]ꎬ叶片粗糙度㊁叶长宽比㊁叶干重㊁是否被毛等均会对叶片疏水性产生影响ꎬ但各因素对截留能力的具体影响效果在不同研究结果中存在分歧ꎮ一些研究认为影响叶片持水特征的主要因素为叶片大小㊁叶片长宽比和叶片粗糙程度[27-28]ꎻ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叶长宽比㊁叶周长㊁叶鲜重与叶片截留能力的相关性均不显著[29]ꎮ此外ꎬ树干表面特征[7ꎬ30]㊁植被的树冠修剪形状[9ꎬ14]也会对截留效果产生显著影响ꎮ研究发现ꎬ相较于修剪成矩形的树冠ꎬ球状的树冠截留效果更好ꎬ二者的雨水截留效率可相差10%[14]ꎮ2㊀绿地雨水入渗研究当降水经过林冠截留到达地表ꎬ绿地作为天然的渗透设施ꎬ在雨洪调蓄过程中发挥着削减雨水动能㊁控制城市水文面源污染的重要作用ꎮ绿地的构型和土壤特性是影响绿地雨水入渗情况的主要因素ꎬ研究方法主要有注水法㊁水文分析法㊁人工降雨模拟实验(表2)ꎮ2 1㊀影响绿地雨水入渗的绿地构型绿地构型主要指城市绿地在建设过程中ꎬ在下凹程度㊁凹凸比例㊁坡度㊁形状等方面有别于传统平铺式绿地的特殊设计ꎬ其中最典型的是目前研究较多的集雨型绿地ꎮ集雨型绿地是在探索绿地功能与雨水利用的关系过程中提出的[31]ꎬ我们所熟知的多数雨洪调蓄措施ꎬ如渗透井㊁植草沟㊁高位花坛㊁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都属于集雨型绿地的主要技术手段ꎮ研究发现ꎬ绿地的阶27㊀第1期㊀阿娜尔㊀黄甘霖: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㊀㊀表2㊀绿地雨水入渗常用研究方法㊀方法㊀㊀㊀㊀㊀㊀原理㊀㊀㊀㊀㊀㊀特点注水法双环入渗仪ꎬ通过观测某时段内入渗量计算不同样地的入渗能力可以测量入渗能力变化的全过程ꎬ但野外测定难度较大ꎬ对样地条件要求较高ꎬ且忽视了降雨对地表的打击作用对入渗的影响水文分析法利用径流试验场或小流域实测降水和径流过程资料推求入渗过程对流域整体进行综合分析ꎬ但流域内部异质性会使该方法缺乏代表性人工降雨模拟实验野外或实验室模拟人工降雨ꎬ观测不同绿地构型㊁地表特征下的雨水入渗能力与自然降雨实测相比缩短试验周期ꎬ控制降雨强度ꎬ数据结果更精确ꎬ与经验公式相比更为真切的反映了绿地在降雨时的真实入渗情况梯构型可以使绿地在满足景观功能的同时ꎬ延长土壤滞留雨水的时间ꎬ有效降低径流流速ꎬ控制径流总量和削减污染ꎬ当阶梯构型的绿地梯坡比为1时ꎬ渗蓄率可达60%~70%ꎬ且绿地主要在深度为50~70cm的土层中对地表径流进行污染削减[32]ꎻ下沉绿地利用高程差汇集周围不透水表面产生的雨水径流ꎬ通过植被㊁土壤对雨水径流进行自然消减ꎬ同时补充地下水ꎬ达到排出少入渗多的近自然水循环雨水滞蓄效果[33-37]ꎮ下沉绿地的雨水滞蓄效果和下沉深度㊁下沉面积成正比ꎬ但下凹深度过大会导致降水时洼蓄积水ꎬ破坏植物根系ꎬ构成安全隐患ꎬ研究发现下沉深度在10~20cm时为最佳[38]ꎮ植草沟在具备滞蓄雨水优点的同时ꎬ还可代替部分传统雨水管网承担收集㊁输送㊁排放雨水的作用ꎬ是推广前景较好的一种具备景观性能的绿地入渗措施[39]ꎮ当绿地凹凸比为1ʒ1时ꎬ改良式绿地的稳定径流强度随降水强度的变化始终最小ꎬ径流控制效果最好[40]ꎮ多研究发现ꎬ在集雨型绿地技术措施的基础上ꎬ结合传统城市绿道建设ꎬ可以有效调蓄场地道路及周边用地的降水径流[41]ꎮ2 2㊀影响绿地雨水入渗的土壤特性除绿地构型因素外ꎬ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雨水蓄渗能力的关键是土壤的渗透性能ꎮ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ꎬ土壤来源混杂ꎬ存在掺杂生土㊁无规律混合的情况ꎬ且伴随着机械压实㊁人为扰动等因素干扰ꎬ城市区域的土壤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ꎬ如容重增大㊁孔隙度降低㊁渗透性减弱等ꎮ城市绿化区域土壤孔隙度一般在10%以下ꎬ且容重在0 92g cm-3以上[36ꎬ41-42]ꎬ土壤中理化性能较差的片状㊁板状结构代替了渗透性能良好的团粒结构ꎬ不利于蓄水排水和植物根系的生长ꎬ城市绿地的渗透速率一般情况下随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缓ꎬ随土壤孔隙度的减小而降低[43]ꎮ当砖瓦块㊁煤渣等建筑残渣和化工废弃物侵入土壤ꎬ反而会增大土壤孔隙度ꎬ这样形成的砂质壤土虽然具有低容重和高孔隙度ꎬ但在保水性㊁抗蚀性上较差ꎮ同一城市内不同城市功能区的土壤入渗情况也有所差异[44]ꎬ一般情况下居住区最高ꎬ商业区最低[45]ꎮ3㊀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的影响研究㊀㊀当降水满足了植物截留和表层土壤储存ꎬ后续降水强度又超过下渗强度后ꎬ超出雨量开始沿地表流动㊁汇集ꎬ这个过程中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绿地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ꎬ也就是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会对径流的产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ꎮ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如何影响雨洪调蓄ꎬ以及如何通过构建合理的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实现对城市水文过程的主观调控ꎬ是学者们关注的主要问题ꎬ研究中常见模型主要包括SWMM㊁SCS㊁SUSTAIN㊁IFMS/Urban(表3)ꎮ3 1㊀理论机制研究在理论机制研究方面ꎬ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与径流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ꎮ景观格局指数能够反映城市绿色空间组成结构和空间配置特征ꎬ其中斑块面积指数㊁密度指数㊁内聚力指数㊁破碎度指数㊁聚集性指数等常被选为定量研究指标[46]ꎬ结合空间统计学方法ꎬ对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能力进行分析评价ꎮ研究发现ꎬ城市绿色空间的组成㊁类型㊁空间分布和总体特征对地表径流产生的规模㊁数量和连接路径有显著影响ꎬ绿色空间斑块面积大㊁景观破碎度高㊁斑块连接度高㊁斑块结合度低㊁斑块密度高的绿色空间格局具有更佳的雨洪调蓄能力ꎬ不宜引发内涝灾害ꎮ绿色空间占比一定时ꎬ小面积分散但彼此连接的绿色空间布局相比于大面积集中的绿色空间能够37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产生更长距离的水文过程路径[47-49]ꎬ更能有效地降低洪峰流量ꎬ推迟峰现时间[50]ꎮ在不同尺度上影响径流削减的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也不同[49]ꎬ其中在城市㊁区域等较大尺度上ꎬ斑块面积指数㊁最大斑块指数等表征绿色空间规模特征的指数影响较大ꎻ在小区㊁场地等较小尺度上ꎬ景观破碎度指数㊁斑块内聚力指数等表征绿色空间分布特征的指数影响较大ꎻ形状指数和分维度等表征绿色空间形态特征的指数对绿色空间滞蓄能力的影响不突出ꎮ3 2㊀实践规划研究在实践规划研究方面ꎬ有学者在景观生态学源-汇 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河流绿地㊁道路绿地等线性绿色空间作为廊道增加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连接性ꎬ减少汇入道路的径流量以有效提升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能力[51]ꎮ也有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城市绿色空间㊁汇水区与积水点的关系分析ꎬ模拟极端降水的雨洪淹没区和雨水廊道ꎬ建立针对不同研究区的雨洪安全绿色空间格局[52-53]ꎮ模型模拟是目前研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效益影响的主要手段ꎮ城市绿色空间雨洪调蓄效益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议题出现较晚ꎬ但也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数据的成熟与推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ꎮ应用最广泛的模型中ꎬSWMM模型㊁SCS模型因其有较好的径流模拟效果而被多数学者采用ꎮ其中ꎬSWMM模型在中微观尺度上可以实现对城市区域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单一事件或者长期(连续)模拟ꎬ模型考虑了城市区域产生径流的各种水文过程ꎬ通过灵活的水力模拟能力ꎬ广泛应用于城市地区雨水径流㊁合流管道㊁污水管道和其他排水系统的规划㊁分析和设计ꎮSCS模型有着参数少㊁应用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ꎬ在大中尺度且数据获取困难等情况下ꎬ为丘陵区和无水文资料流域的产汇流计算提供依据ꎮSUSTAIN模型和IFMS/Urban模型应用相对较少ꎬ但也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的研究案例中得以采用ꎮ未来ꎬ如何借助景观生态学方法ꎬ合理设置绿色空间ꎬ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在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的调蓄作用仍是研究趋势ꎮ表3㊀绿地景观格局的雨洪调蓄能力常用模型㊀模型名称㊀开发㊀㊀㊀㊀输入㊀输出㊀㊀特点SWMM(Stormwatermanagementmodel)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ꎬ1971大气模块:降水㊁蒸发(恒定蒸发速率㊁月均蒸发量㊁用户自定义时间序列)地表模块:汇流区/子流域面积㊁域宽㊁坡度㊁不透水率㊁汇流演算模式㊁透水面和不透水面曼宁系数n等(综合反映管渠壁面粗糙情况对水流影响的一个系数ꎮ其值一般由实验数据测得ꎬ使用时可查表选用)不同汇流情景下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动态降水-径流模拟模型ꎬ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城市暴雨径流模型ꎬ常用于中微尺度ꎬ可分别用于场次径流及长期模拟SCS(SoilConservationService)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ꎬ1954降水量㊁不同土壤组及地表覆盖下的CN值(CurveNumber)地表产流估算估算无测站小流域地表径流量ꎬ结构简单ꎬ对数据获取的要求相对较低ꎬ常用于在大尺度上研究绿地削减雨水径流量SUSTAIN(SystemforUrbanStormwaterTreatmentandAnalysisIntegrationModel)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支持下开发(TetraTech)ꎬ2003将研究区基本资料转化为地理信息数据输入:研究区汇水区㊁土地利用图㊁土壤结构㊁数字高程模型㊁降水量㊁蒸发率㊁日均温等暴雨时间分级分析㊁BMP性能报表㊁效率-成本曲线以ArcGIS为基础平台ꎬ进行城市暴雨处理及分析的集成模型系统ꎬ可用于进行不同尺度流域中暴雨管理方案经济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和分析IFMS/Urban(IntegratedFloodModelingSystem)中国水科院水利减灾中心ꎬ2015雨量站信息㊁区域内排水管段㊁子汇水区数字高程模型㊁土地利用数据等特征点淹没曲线㊁汇水区降水流量过程㊁管道流量/节点水位专门针对城市洪水研发ꎬ对城市暴雨内涝进行风险分析㊁实时预测预警ꎬ可用于绘制城市洪水风险图㊁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㊁雨洪调蓄设施进行评估和优化设计4㊀展望城市绿色空间对于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ꎬ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ꎬ结果发现:不同植被的冠层蓄水能力存在较大差异ꎻ绿地构型和土壤特性是影响绿色空间雨水入渗情况的主要因素ꎻ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与径流量之间存在显47㊀第1期㊀阿娜尔㊀黄甘霖: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研究进展㊀㊀著相关性ꎬ对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合理构建可以实现对城市水文过程的主观调控ꎮ但现有研究在微观尺度上对绿色空间变化引起地表径流的影响研究较少ꎬ且缺少在雨洪调蓄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研究ꎮ因此ꎬ为推动我国城市绿地雨洪效益研究的进一步发展ꎬ提出以下3点展望ꎮ4 1㊀从微观尺度分析绿色空间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㊀㊀以往研究中针对雨洪调蓄效益的研究多以城市森林㊁区域绿地为主体ꎬ较少关注城市中的小微绿色空间ꎬ而小微绿色空间多以在特殊设计的绿地构型实验研究中出现ꎬ缺少在微观尺度上对地表径流削减的评估ꎮ基于如今的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现状ꎬ对城市现有公园㊁城市森林等大面积绿色空间进行改造ꎬ或者改变难度较大ꎬ而通过对口袋公园㊁街心公园等小微绿色空间的调整来达到更好的雨洪调蓄效益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ꎬ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ꎬ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ꎬ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和统计分析方法ꎬ将定性定量结合ꎬ在微观尺度上分析绿色空间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ꎬ可为优化城市绿色空间雨洪管控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ꎮ4 2㊀亟待建立本土化的应用模型㊁系统理论和城市绿色空间滞蓄容量评估方法㊀㊀目前研究中常选用的SWMM模型及SCS模型分别由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农业部开发ꎬ我国自主研发的模型应用研究较少ꎮ自 海绵城市 理念提出以来ꎬ城市绿色空间的雨洪调蓄效益成为研究热点ꎬ相关管理模式也日趋成熟ꎬ但目前针对中国本土的地域化雨洪管理模式还有细化和完善的空间ꎬ且缺少普适的㊁具有公信力的㊁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ꎮ结合我国土壤条件㊁气候类型㊁常见植被㊁城市历史㊁建设规划等情况ꎬ对现有的案例研究进行有效总结ꎬ构建本土化的系统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ꎬ为实现城市雨洪管理的科学预测和精准调控㊁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分布格局㊁提高截蓄雨水效应提供科学参照和理论支持ꎮ4 3㊀积极探索理论成果在管理实践中的落实ꎬ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㊀㊀在城市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ꎬ应充分考虑植被冠层的截留效益ꎬ选择具有高截留效益的树种将有助于削减强降水事件带来的洪水灾害ꎻ同时ꎬ在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影响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ꎬ应结合城市更新㊁口袋绿地等新兴城市绿色基础空间建设ꎬ使城市绿地从 被动地对雨洪调蓄起积极作用 ꎬ转变为 水量调节服务的主体 ꎬ更好地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ꎮ参考文献[1]吴健生ꎬ张朴华.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地理学报ꎬ2017ꎬ72(3):444-456. [2]李超超ꎬ程晓陶ꎬ申若竹ꎬ等.城市化背景下洪涝灾害新特点及其形成机理[J].灾害学ꎬ2019ꎬ34(2):57-62. [3]汪方心怡ꎬ王敏.多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下滨水绿道供给优化与精明发展[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2ꎬ20(2):51-56ꎬ124. [4]李兰ꎬ李锋. 海绵城市 建设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思考[J].生态学报ꎬ2018ꎬ38(7):2599-2606.[5]BERLANDAꎬSHIFLETTSAꎬSHUSTERWDꎬetal.Theroleoftreesinurbanstormwatermanagement[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ꎬ2017ꎬ162:167-177.[6]COBLEAAꎬHARTSC.Thesignificanceofatmosphericnutrientinputsandcanopyinterceptionofprecipitationduringecosystemdevelopmentinpiñon ̄juniperwoodlandsofthesouthwesternUSA[J].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ꎬ2013ꎬ98:79-87. [7]LIVESLEYSJꎬBAUDINETTEBꎬGLOVERD.Rainfallinterceptionandstemflowbyeucalyptstreettrees ̄theimpactsofcanopydensityandbarktype[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ꎬ2014ꎬ13(1):192-197.[8]BAPTISTAMDꎬLIVESLEYSJꎬPARMEHREGꎬetal.Variationinleafareadensitydrivestherainfallstoragecapacityofindividualurbantreespecies[J].HydrologicalProcessesꎬ2018ꎬ32(25):3729-3740.[9]程晓波.园林植物的树冠截留雨水效果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9ꎬ50(4):542-545.[10]LIXꎬNIUJZꎬZHANGLꎬetal.Astudyoncrowninterceptionwithfourdominanttreespecies:adirectmeasurement[J].HydrologyResearchꎬ2016ꎬ47(4):857-868.[11]FATHIZADEHOꎬHOSSEINISMꎬZIMMERMANNAꎬetal.Estimatinglinkagesbetweenforeststructuralvariablesandrainfallinterceptionparametersinsemi ̄ariddeciduousoakforeststands[J].The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17ꎬ601/602:1824-1837.[12]游宇.城市树木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及应用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ꎬ2018.[13]游宇ꎬ车伍ꎬ张伟ꎬ等.8种园林乔木林冠对雨水截留作用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ꎬ2018ꎬ34(9):121-127.57。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雨水管理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雨水管理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雨水管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雨水管理。

城市中大量的硬化地表和排水系统无法有效地吸收和处理降雨水量,导致城市内涝和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应运而生。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利用自然、半自然或人工方法处理雨水并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它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等多种形式。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还能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城市水资源压力。

首先,绿色基础设施中的绿色屋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绿色屋顶利用屋顶空间进行雨水收集和植被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降雨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植被能够吸收降雨和蒸发水分,减缓雨水流入排水系统的速度,从而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此外,绿色屋顶还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其次,雨水花园是绿色基础设施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雨水花园是一种人工设计的湿地景观,用于收集和处理雨水。

它通常由植物、土壤和底层填充物构成,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来净化雨水。

同时,雨水花园还能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此外,雨水收集系统是绿色基础设施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该系统通过收集雨水并将其储存起来,用于浇灌植物、冲厕、清洗等用途。

这种水资源的再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城市用水压力,还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中的雨水管理措施在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减轻城市内涝问题,还能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然而,要实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推广,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措施的落地实施。

企业和居民则应积极参与,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改进。

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

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

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的雨洪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城市化导致水源表面的削减和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城市雨洪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城市雨洪,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概述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旨在利用自然的力量来处理和管理雨水,减轻城市雨洪带来的影响,改善城市环境。

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相比,绿色基础设施注重使用自然系统和生态过程来处理雨水,以减少降雨引发的洪水和径流,减轻城市的洪涝风险。

二、绿色基础设施的类型绿色基础设施包括生态屋顶、雨水花园、湿地保护区、生态回归系统等多种形式。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绿色基础设施类型。

1. 生态屋顶生态屋顶是以植物为主体的屋顶系统,能够吸收雨水、降低环境温度、改善空气质量。

在雨洪管理方面,生态屋顶能够吸收和净化雨水,减少径流量,减缓洪水的发生。

2. 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景观与雨洪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合理设计花园景观,使其具备收集、储存和净化雨水的功能。

雨水花园可以收集雨水,减少径流,同时改善城市景观。

3. 湿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是由植物和水域组成的湿地环境,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雨水。

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合理布局湿地保护区,可以起到调节洪水、减少雨洪对城市的影响的作用。

4. 生态回归系统生态回归系统是将城市生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通过还原自然环境,打造自洪创新的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回归系统能够减少城市径流,改善水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原则在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用地条件、水资源、以及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

2. 灵活性原则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区域的环境差异,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雨洪调控_车生泉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雨洪调控_车生泉

157观点城市内涝 / 以深圳为例谈城市内涝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胡嘉东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民伤财,老百姓会怎样痛骂我们!谁敢去做这个千古罪人!其四,恕我大不敬,我要奉劝俞院长几句,像城市内涝这样一个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城市管理等综合性问题,大可不必费那么大的心,不要被人说成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但如果真对治水有兴趣,抽时间可关心一下城市河道、水系在城市防水中的作用。

中国古代有像都江堰这样的世界杰作,“安源须轨”可谓都江堰治水的经典之论。

许多城市也有防水的经验,特别在江南水乡城市,有治水和园林绿化相结合的范例。

当代的知识界需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淡定厚重,而不是空中楼阁般的虚华浮躁。

只有这样,知识才能被人们所更尊重。

再重申一句,城市治水决不能拿绿地开刀,治水之道应在“疏”——“安源须轨”,不在“滞”。

绿地如成城市滞洪地,是从根本上毁灭绿地,其乃绿地之殇!不过我坚信,这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中国人已经不那么傻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只是遥远的记忆,不可能再回来了。

空间的生态服务能力严重退化,包括洪水控制、雨量调节、污染过滤等等。

这必将加大城市内涝的程度,增加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

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之一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绿地、湿地和各种类型的水体等可大量吸纳暴雨降水,调节城市雨洪,同时还对城市“灰水”起到滞留和净化的作用,大大缓解城市洪涝灾害和水污染。

绿色基础设施在发达国家有较多的研究和实践,如赛伯斯亭・莫菲特(Sebastian Moffatt)编写了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奥姆斯利(Walmsley)结合美国新泽西州的案例,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五大设计准则,本尼迪克特(Benedict) 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十大原理。

英国制定了生态城镇(eco-town)的绿色基础设施导则,伦敦的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制定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欧盟区域发展基金会资助的“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估和绿色基础设施对策”研究等。

城市绿地雨洪利用研究及对策(DOC)

城市绿地雨洪利用研究及对策(DOC)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城市绿地雨洪利用研究及对策1、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现状水是城市绿地的命脉,城市绿地的用水状况决定着城市自然景观的优劣。

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由于天然雨水具有污染物少等优点,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

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除用于土地入渗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等。

因此,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实施,减少用于以上用途的自来水用量,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国外的发达城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据了解,每年北京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夏季汛期,对这些雨水资源利用,不仅可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状况,也是减轻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压力、回补地下水等重要措施。

1.1园林绿地节水现状1.1.1 绿地截流雨水城市绿地、园林和花坛等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

在城市绿化时建立下凹式绿地,使地面高于绿地,在绿地内设计雨水滞留设施,雨水口不设在路边而设在绿地上(李雪转和吴争兵,2004)。

即在建造绿地时,调查好绿地周边高程、绿地高程和集蓄水池高程的关系,使周边高程高于绿地高程,雨水口设在绿地上,集蓄水池高程略高于绿地高程而低于周边高程(杨建锋,2001)。

通过城市规划区内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使城市绿地、草坪多消纳雨水,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减少洪峰流量。

尤其是居住小区,利用绿地消纳屋顶、小区内不透水铺装的径流。

经测定有草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比相同土壤条件的裸地大15%~20%。

另一方面在茂盛的草地山,一般在地表有2cm 深水层里,水不易流失。

即使在日降雨量达100mm,其间小时暴雨量达30mm 时,也很少见到平面草地有地表径流流出,足见草地的滞流入渗作用很强(侯玉玲等,2004)。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中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中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中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有效管理雨水。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城市雨水管理规划中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一、城市雨水管理的挑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雨水管理问题。

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往往无法应对大量的雨水冲刷和排放,导致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问题的加剧。

因此,城市雨水管理规划成为当务之急。

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手段,将城市中的绿色空间、水体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与城市基础设施有机结合,以提供雨水管理、生态保护和社会服务的一系列设施和系统。

这些设施和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湿地公园、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

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1. 雨水管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储存雨水,减少雨水排放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例如,绿色屋顶可以吸收和蓄存雨水,减少雨水径流。

湿地公园可以起到滞洪和净化雨水的作用。

2. 生态保护: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湿地公园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链,吸引各种鸟类和昆虫栖息繁衍。

3. 社会服务: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提供自然景观和休闲空间,还可以提供社会服务。

例如,雨水花园可以成为社区居民的休闲场所,提供社交和健身的机会。

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案例1. 新加坡的绿色屋顶:新加坡是世界上绿色屋顶应用最广泛的城市之一。

通过在建筑物屋顶种植植物,可以吸收和蓄存大量雨水,减少雨水径流和热岛效应。

2. 伦敦的湿地公园:伦敦的湿地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典范。

这些湿地公园不仅可以滞洪和净化雨水,还可以提供休闲和教育的场所,吸引大量游客和居民。

3. 法国的雨水花园:法国的雨水花园将城市雨水管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城市韧性建设:洪水风险管理与绿色基础设施作用

城市韧性建设:洪水风险管理与绿色基础设施作用

03
绿色基础设施在洪水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类型
绿色基础设施的类型
• 生态防洪:通过建设生态堤坝、湿地等生态防洪设施,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 雨水收集:通过建设雨水收集设施,提高城市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能力 • 绿色屋顶:通过建设绿色屋顶,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降低城市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绿色基础设施在洪水风险管理中的不足
• 建设成本较高: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 技术要求较高: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建设
04
提高城市韧性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强城市韧性建设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01
政策支持
• 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城市韧性建设 •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城市居民对韧性建设的认识和参 与度
国际合作与交流
•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提高城市韧性建设水平 • 加强国际交流,分享城市韧性建设的经验,提高城市韧性建设水平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DOCS
影响城市韧性建设的因素
• 自然条件: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对城市韧性建设具有重要 影响 • 社会经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韧性建设 具有重要影响 • 政策制度:政府的政策导向、资金投入、法律法规等政策制度因素,对城市韧性建设具有 重要影响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城市韧性建设:洪水风险管理与绿色基础设施作

DOCS
01
城市韧性建设的概念与重要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市雨水管理策略与治理技术研究

城市雨水管理策略与治理技术研究

城市雨水管理策略与治理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其中之一是雨水管理问题。

在城市中,大量的硬化地表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形成了大量的表面径流。

这不仅会导致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增加,还可能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

因此,研究城市雨水管理策略和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雨水管理策略1.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指利用自然系统和生态原理,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管理城市土地,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生态服务、增强城市韧性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

在城市雨水管理中,可以通过增加绿地和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增加雨水的渗透和储存能力,减少径流的产生和洪水的发生。

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增加雨水花园、雨水湖泊和湿地公园等绿色地带,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提高城市雨水的保持能力。

2. 雨水收集与利用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是一种将降水收集、存储和利用的系统,通常包括雨水收集设施、存储设备和利用设备。

通过将雨水收集和利用,可以减少城市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提高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这种策略不仅可以解决城市雨水排放问题,还可以解决城市用水不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灌溉绿化、冲厕和洗车等非饮用水需求,从而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3. 建设城市雨水管理设施为了有效地管理城市雨水,需要建设一系列的雨水管理设施。

例如,可以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湖泊和雨水池塘等地下雨水管理设施,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减少城市出水口的压力。

此外,还可以建设具有雨水防治功能的街头绿地、花园绿化和雨水收集屋顶等设施,利用与排水系统相连的黑水渠道,将雨水引导到核心的雨水管理设施中,进一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和减少径流的产生。

二、城市雨水治理技术1. 雨水分流与延迟排放技术雨水分流与延迟排放技术是一种将雨水排放推迟到后期的技术。

通过采取设置蓄水池、蓄水管道等措施,将雨水分流到不同的地区进行处理和排放。

《2024年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范文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雨洪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应运而生。

本文基于雨洪管理,对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雨洪管理及其重要性雨洪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再利用,减少雨水对城市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一技术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城市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

三、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的原则在雨洪管理的基础上,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功能性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实际功能的园林绿地。

4. 美观性原则:注重园林绿地的美观性,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四、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策略1. 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塘等,收集雨水并进行处理,提高水质。

同时,利用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对雨水进行自然净化。

2. 植被选择与配置:选择耐旱、耐涝、耐污染的植物品种,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雨水径流。

3. 微地形设计:通过微地形设计,形成自然坡地,增加雨水滞留空间,提高雨水渗透能力。

4. 透水铺装:采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如透水砖、草皮砖等,增加雨水的渗透量,减少雨水径流。

5. 智能灌溉系统: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情况,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实例分析以某城市公园为例,该公园采用了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合理的植被配置、微地形设计等措施,实现了雨水的有效利用和排放。

同时,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024年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范文

《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设计与雨洪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作为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洪管理在调节城市水文循环、减少城市内涝、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方法,以期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雨洪管理在园林绿地设计中的重要性雨洪管理是城市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使雨水在自然和人工系统之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排放。

在园林绿地设计中,雨洪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城市水文循环:通过合理设计绿地地形、植被类型等,使雨水在绿地中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城市水文循环的效率。

2. 减少城市内涝:通过低洼地带、雨水花园等措施,减少城市雨季的积水问题,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雨洪管理设计能够改善绿地植被生长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三、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的策略为了实现基于雨洪管理的节约型园林绿地设计,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1. 充分利用地形: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设计绿地坡度、标高等,使雨水自然流经低洼地带、雨水花园等区域,降低地表径流速度。

2. 选择适宜的植被类型: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耐旱、耐涝、耐污染的植物种类,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3. 构建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景观用水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引入生态技术:如雨水渗透技术、植被缓冲带技术等,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使雨水得到更好的利用和排放。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公园为例,该公园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雨洪管理因素。

首先,根据地形特点设计了高低错落的绿地地形,使雨水自然流经低洼地带和雨水花园。

其次,选择了耐旱、耐涝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

此外,公园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灌溉和景观用水。

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首先,介绍了城市雨洪问题的严重性和传统管理方法的不足,从而引出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重要性。

接着,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框架,包括其概念解析和与城市雨洪管理的关联。

随后,通过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取了绿色基础设施雨洪管理的有效策略和经验。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包括规划与设计原则以及政策与制度保障。

最后,总结了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效果,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转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雨洪管理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雨洪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生态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传统的雨洪管理方法往往以工程措施为主,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导致雨洪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因此,探索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案例,提出适合我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章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解析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涵盖了城市中的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公园、绿地、湿地、河流走廊等。

这些区域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绿色基础设施的提出,旨在通过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第二节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雨洪管理的关联城市雨洪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储存、排放和利用,以减轻城市洪涝灾害、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的过程。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天然的雨洪调节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 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班级:艺术设计一班 组员:张梦漪
刘孟影 杨飞 徐美松 孟繁禹 刘雅杰 伏祥 梁潇
目录

研究综述 相关案例 研究结果 启发
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
研究背景
一、生态城市的发展要求 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三、城市雨洪问题的现状
生态城市的发展要求
十七大提出的关于要 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国家社会发 展方式的转型使得以城市为 主要的公共聚集区域实践生 态文明成为必然,生态城市 从此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的发展要求
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 展。生态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为 了保护环境的不受破坏而限制 经济的增长,在生态城市建设 中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的 不断增长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更 新,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研究内容
低影响开发(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是 1990年由美国乔治省马里兰州环境资源署首次提出,并 逐步开展实施。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LID定义为: 通过尽可能自然的方式管理雨水来促进土地发展的方法。 LID的原则为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和重建,将雨水资源 化利用最大限度的影响不透水区域、给排水区域创造功 能性和有吸引力的景观,而不是把雨水资源浪费。
研究内容
2.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将城市绿色空间提升为一个系统。 绿色基础设施是建立 在生态学理论基础上,是相对于公路 、铁路、下水道、 公用设施线路灰色基础设施(Gray Infrastructure,或 者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而提及的一种概念。 其一是维护人的多种利益而相互连接的公园和绿地系统; 其二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栖息地的自然保护网络。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十八 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的远景,强调人民的幸福感, 正是对推进城镇化建设目标 体系的重新认识。 城市群是未来城市发展 的主体形态。
城市雨洪问题的现状
2011年入夏以来,中国多个 大城市因暴雨出现内涝。据统计 2008年到2010年间,全国351个 城市中的60%在降雨量达到50厘 米以上时曾发生过内涝。 城市内涝问题表面上看是一 种因极端天气造成城市排水不畅 的现象,但本质上反映了当前我 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 功能不完善的问题。
研究内容
1.2国外城市雨洪管理相关理论 美国城市雨洪管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相关的工程 实践,形成了以最佳管理措(BestManagement Practices,BMPs)和低影响开发(LowImpact Developent ,LID)为主的雨洪管理体系 。
研究内容
1972年,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及修正案中第 一次提出了最佳管理措(BMPs)。美国环保局把BMPs 定义为‚特定条件下用作控制雨水径流量和改善雨 水径流水质的技术、措施和工程设施的最有效方 式 ‛。BMPs最初是用来控制城市降水径流非点源污 染,发展到现在BMPs已经注重与植物、绿地、水体 等自然条件和景观结合的生态设计和非工程性的综 合技术来解决水质、水量和生态问题 。
案例一
波特兰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在雨水花园建成 前,朝南的停车场使得 教室周围的学习环境非 常炎热。
案例一
波特兰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总平面
案例一
波特兰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两尺宽的豆砾石 长廊面向东边,把雨 水花园的两端连接起 来,这个通道使游客 们可以观赏水流经由 落水管和排水沟渠倾 斜而入雨水花园的景 观。
案例二
城市面问题
(1)水道系统陈旧 (2)雨污合流形式 (3)暴雨污水滥流
解决方案
Overflow Control Program溢出控制计划-2009 1000雨水花园-2010
案例二
18Broadway雨水花园的诞生
该场地占地约为1.4英亩,归 DST公司所 有,该公司是当地金融服务的技术提供商。 用地一开始计划开发为一片豪华的套间公 寓,但在2008年当地房地产市场崩溃,项 目搁置。但此时场地原建筑已经清空土地 裸露,由于场地坡度较大,地面稳定性较 差。DST CEO Tom McDonnell是一个立志 于振兴市中心的杰出的代表。考虑到地面 稳定性差和响应溢出控制计划中1000雨水 花园的号召,他邀请360建筑公司的建筑 师和景观设计师参与进来,一同建造雨水 花园,解决该地点的雨水控制问题。
研究内容
1.1传统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 城市化地区降雨产 生的雨水径流,管网汇 集与河道行洪过程中径 流统称为雨洪。 雨洪 管理(stormwater management)概念起源 于发达国家,主要是由 于发达国家 在较早的 时候经历了城市化给城 市环境带来的洪涝灾害 和水污染 。
研究内容
城市雨洪管理的基本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进 行划分,本文根据雨水径流对城市的主要影响,确定 雨洪管理主要包括城市防洪排涝、雨水径流污染控 制和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三个主要方面 。
案例一
波特兰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小结 这个项目将一个利用不足的沥青铺设的停车场改造成 一个非常有创意的Rain花园,利用透水铺装、雨水种植 池、植被浅沟和雨洪控制型植被控制模式等方法,将学 校的灰色空间改造成‚绿色空间‛,不仅美化了校园环 境,还解决了区域干旱和内涝问题。
案例二
堪萨斯18Broadway
研究内容
2.2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 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在空间尺度上是由多个 网络中心、连接廊道 和小型场地组成的自 然与人工的绿色空间系 统 。 网络中心是大片 的自然区域,较少受到 外界的干扰的自然生境, 承担多种自然过程的作 用 。
研究内容
2.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城市雨洪管理基本内涵 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是‚快来快走‛,让 雨水尽量快的进入受纳水体,雨水径流污染的控制 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截留处理,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 不足,大量的雨水径流白白浪费,并没有从根本上 解决雨洪问题。随着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不断发展, 其生态服务功能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从绿色基础 设施角度考虑城市雨洪管理。
西北角场地最高点
场地东南角最低点
街边种植坛
案例二
到达最低点的雨水,在一般暴 雨的情况下,会流经篮式过滤 器,储存在7570升的水箱中, 在大暴雨的时候过多的雨水则 被排到下水管网中。当设计团 队为雨水花园,洼地和种植园 指定植物的时候,他们寻找那 些低维护,善于净化污染物, 耐潮湿或干燥土壤,并具有一 定观赏性的植物。18Broadway 的雨水控制设施可以捕捉,清 洁,储存四次这样强度的降雨, 而无需向城市下水道系统排水。
有助于生态系统自然功能的保护和恢复,并使城市水资
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减缓 雨水径流对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改善城市水域的水 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中的野生生物提供了栖 息地,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1.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 1.1传统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 1.2国外城市雨洪管理相关理论 2.绿色基础设施 2.1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2.2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 2. 3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城市雨洪管理基本内涵
城市雨洪问题的现状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 针对近期各地因暴雨而浮现的 城市规划问题,有关部门正加 强城市规划建设、特别是进一 步加强城市给水排水建设。政 府将在防治目标、制度设计、 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城市雨洪管 理作出具体规定. ---中证网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与城市雨洪管理相衔接, 初步探索缓解城市雨洪灾害的主要方法和管理网络。 调节城市雨水径流、提高水质、改善空气质量等,
堪萨斯城美国密 苏里州第一大城市 1850年建镇,1853年 设市。
案例二
基本概况
像许多历史悠久的 美国城市一样,卡萨斯 城的下水道系统十分陈 旧且为雨污合流形式。 由于污水和雨水径流系 统相连,当遇到暴雨的 时候,大量雨水和混合 的污水便会溢出下水道 系统,流向周边的水道。 从而造成城市部分地区 土地或水域的污染。
案例一
波特兰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从暴雨水道 往南看雨水花园。
案例一
波特兰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金带莎草
新西兰橙 色莎草
植物配置
案例一
波特兰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非同寻常,多么难以想象的教育价值!这是我们 所见过的最好的‘绿色’工程。一个真实的榜样:让 孩子们每天接触到一些真正的功能,这种做法是恰当 的。我们可以轻易地想象到其他的学校也会这样做。‛ ——评委会评语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 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 一批有重要影响和发展活力 的城市群。 根据《中国城市状况报 告2012-2013》公布的资料显 示:中国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 农村人口,达到6.9亿,城镇 化率持续维持着较快的增长 速度,2012年城镇化率达 52.6%,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 率上升了34.7% .
4.现实的可操作性 作为城市可依赖的生态自然系统,绿色基础设施通 过绿地、城市湿地和其他可吸纳的水体等大量滞留雨水 径流,调节城市雨洪,同时对城市的水体起到净化作用, 大大缓解雨洪对城市发展和水环境的危害。
目录

研究综述 相关案例 研究结果 启发
相关案例
一、波特兰中学雨洪管理 二、堪萨斯18Broadway 三、澳大利亚 爱丁堡雨水花园 四、哈尔滨湿地公园
案例二
如何进行雨水控制
从场地的西北角到东 南方向有34英尺的高 差10.4米,18broadway 是一个理想的收集雨 水的地点。典型的一 年有近100万加仑的雨 水(3785吨水)落在 18Broadway上和周围 的街道和小巷中。
案例二
一开始的设计集中于如何有效 控制该地点雨水的扩展,并将 雨水收集。在18百老汇大街上, 雨水径流沿坡流下,进入并通 过路边的一系列种植坛深入到 土壤中。多余的水通过人行道 旁覆盖着的管道流入相邻的一 系列雨水花园或者流到下一个 种植坛中。雨水被进一步生物 过滤和储存。 未被吸收的雨水径流最终到达 东南拐角处最低点的一个雨水 进入结构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