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评价方法:A声级和C声级

噪声评价方法:A声级和C声级
噪声评价方法:A声级和C声级

噪声评价方法:A声级和C声级

A 声级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是指用A 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表示,单位dB(A)。A 声级是模拟40方(phon )等响曲线而设计的A 计权网络声压级,使接受的噪声通过时对人耳不敏感的低频有较大的衰减,高频稍有放大。A 计权网络测得的噪声值较接近于人耳感觉,且易于测量。因此国内外常用A 声级评价环境噪声,并作为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指标。

C 声级

C-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是指用用C 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表示,单位dB(C)。C 声级是模拟100方(phon )等响曲线而设计的C 计权网络声压级,和A 声级相比,C 声级对中频(125Hz ~ 500Hz )、低频(16Hz ~ 63Hz )声压级的削减较少,对高频(≥1000Hz )不做放大处理反而稍有削减。C 声级只作为可听声范围的总声压级的读数来使用,有时只是为了粗略判断噪声的频率特性,才在测量A 声级的同时附带测量C 声级。

表 A 、C 计权网络对声级计的响应特性增益

[1][2]

A C

图:A 、C 计权网络对声级计的响应曲线

A

声级的计算公式:

C

声级的计算公式:

式中:L ——A 声级,dB(A);L ——C 声级,dB(C);SPL ——各倍频带声压级(i :

16Hz~8000Hz ),dB ;A 、C ——各倍频带对应的A 计权增益、C 计权增益,dB 。

A 声级、C 声级大小关系:

如果C 声级与A 声级大小相近,表示该噪声特性是高频特性;如果C 声级稍大于A 声级,表示该噪声为中频特性;如果C 声级远大于A 声级,则该噪声为低频特性,同一噪声测得的C 声级和A 声级之间的差值不应大于20 dB ,否则,这个噪声可能存在低频噪声污染[1],建议进行频谱分析(常采用NR 曲线、NC 曲线、RC 曲线等进行频谱分析)。

A C i i i

A声级、C声级应用举例:

假设16Hz ~ 4000 Hz九个倍频带声压级依次为:78dB,75dB, 68dB, 65dB, 58dB, 50dB, 45dB,

44dB, 35dB,可以计算得到:A声级 = 54.8 dB(A),C声级 = 75.3 dB(C),该噪声可能存在低频噪声污染。

噪声计算公式

三、时间平均声级或等效连续声级Leq A 声级能够较好地反映人耳对噪声的强度和频率的主观感觉,对于一个连续的稳定噪声,它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但是对于起伏的或不连续的噪声,很难确定A 声级的大小。例如我们测量交通噪声,当有汽车通过时噪声可能是75d B ,但当没有汽车通过时可能只有50dB ,这时就很难说交通噪声是75dB 还是50dB 。又如一个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间歇接触噪声与一直接触噪声对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因为人所接触的噪声能量不一样。为此提出了用噪声能量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这就是时间平均声级或等效连续声级,用Leq 表示。这里仍用A 计权,故亦称等效连续A 声级L Aeq 。 等效连续A 声级定义为:在声场中某一定位置上,用某一段时间能量平均的方法,将间歇出现的变化的A 声级以一个A 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并称这个A 声级为此时间段的等效连续A 声级,即: ()??????? ??????????=?dt P t P T L T A eq 2001lg 10 =??? ? ???T L dt T A 01.0101lg 10 (2-4) 式中:p A (t )是瞬时A 计权声压;p 0是参考声压(2×10-5 Pa );L A 是变化A 声级的瞬时值,单位dB ;T 是某段时间的总量。 实际测量噪声是通过不连续的采样进行测量,假如采样时间间隔相等,则: ??? ??=∑=n i L eq Ai N L 11.010 1lg 10 (2-5) 式中:N 是测量的声级总个数,L A i 是采样到的第i 个A 声级。 对于连续的稳定噪声,等效连续声级就等于测得的A 声级。 四、昼夜等效声级 通常噪声在晚上比白天更显得吵,尤其对睡眠的干扰是如此。评价结果表明,晚上噪声的干扰通常比白天高10dB 。为了把不同时间噪声对人的干扰不同的因素考虑进去,在计算一天24h 的等效声级时,要对夜间的噪声加上10dB 的计权,这样得到的等效声级为昼夜等效声级,以符号L dn 表示;昼间等效用L d 表示,指的是在早上6点后到晚上22点前这段时间里面的等效值,可以将在这段时间内的Leq 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夜间等效用L n 表示,指的是在晚上22点后到早上6点前这段时间里面的等效值,可以将在这段时间内的Leq 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

噪声等效声压级计算公式

噪声等效声压级计算公式 三、时间平均声级或等效连续声级Leq A声级能够较好地反映人耳对噪声的强度和频率的主观感觉,对于一个连续的稳定噪声,它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但是对于起伏的或不 连续的噪声,很难确定A声级的大小。例如我们测量交通噪声,当有汽车通过时噪声可能是75dB,但当没有汽车通 过时可能只有50dB,这时就很难说交通噪声是75dB还是50dB。又如一个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间歇接触噪声与一直接触噪声对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因为人所接触的噪声能量不一样。为此提出了用噪声能量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 人的影响,这就是时间平均声级或等效连续声级,用Leq 表示。这里仍用A计权,故亦称等效连续A声级LAeq。等效连续A声级定义为:在声场中某一定位置上,用某一段时间能量平均的方法,将间歇出现的变化的A声级以一个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并称这个A声级为此时间段的等效连续A声级,即: dt P t P T L T A eq 2 0 0 1 lg 10 = T L dt T A 0 1 . 0 10 1 lg 10 (2-4) 式中:p A (t)是瞬时A计权声压;p 0 是参考声压(2×10 -5 Pa);L A 是变化A声级的瞬时值,单位dB;T是某段时间的总量。实际测量噪声是通过不连续的采样进行测量,假如采样时间间隔相等,则:0.1 1 1 10 lg 10 Ai n L eq i L N (2-5)式中:N是测量的声

级总个数,L Ai 是采样到的第i个A声级。对于连续的稳 定噪声,等效连续声级就等于测得的A声级。四、昼夜等 效声级通常噪声在晚上比白天更显得吵,尤其对睡眠的干 扰是如此。评价结果表明,晚上噪声的干扰通常比白天高10dB。为了把不同时间噪声对人的干扰不同的因素考虑进去,在计算一天24h的等效声级时,要对夜间的噪声加上10dB 的计权,这样得到的等效声级为昼夜等效声级,以符号L dn 表示;昼间等效用L d 表示,指的是在早上6点后到晚上22点前这段时间里面的等效值,可以将在这段时间内的Leq 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夜间等效用L n 表示,指的是 在晚上22点后到早上6点前这段时间里面的等效值,可以 将在这段时间内的Leq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 n i L d eqi N L 1 1 . 0 10 10 1 lg 10 n i L n eqi N L 1 1 . 0 10 10 1 lg 10 10 / 10 10 / 10 10 8 10 16 24 1 lg 10 n d L L dn L (2-6)式中:Ld——白天的等效声级;Ln——夜间的等效声级。Leqi——一小段时间的等效值;N——等效值的个数白天与夜间的时间定义可依地区的不同而异。16为白天小时数(6:00~22:00),8 为夜间小时数(22:00~第二天6:00)。五、声暴露级LAE 对于单次或离散噪声事件,如锅炉超压放气,飞机的一次起飞或降落过程,一辆汽车驶过等等,可用“声暴露级”L AE 来

噪声检测标准要点样本

A 声级: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用L A表示, 单位dB( A) 。等效连续A 声级: 简称为等效声级, 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 内A 声级的能量平均值, 用L Aeq, T表示( 简写为Leq) , 单位dB( A) 。除特别指明外, 本标准中噪声值皆为等效声级。 噪声敏感建筑物: 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最大声级: 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对测得的A声级最大值, 用L A max表示, 单位dB( A) 背景噪声: 被测量噪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和。 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 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 A) 的噪声。 非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 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dB( A) 的噪声。 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 其前、后校准的测量仪器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 A) , 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 风速为 5 m/s 以下时进行。 测量结果修正:

背景噪声值比噪声测量值低10dB( A) 以上时, 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在3 dB( A) ~10dB( A) 之间时,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的差值修约后, 按表进行修正。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小于3dB( A) 时, 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后, 视情况执行; 仍无法满足前两款要求的, 应按环境 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噪声和铁路噪声需修正, 工作场所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不进 行修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昼间”是指6:00 至22:00 之间的时段; ”夜间”是指22:00 至次日6:00 之间的时段。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整理)必学噪声声压级

第5章噪声监测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噪声的概念、分类、危害; 2.了解噪声监测参数; 3.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结构、原理、操作方法; 4.掌握噪声监测方法。 △本章重点 噪声的分类、危害;等效连续声级、计权声级、声级计;噪声监测。 △本章难点 等效连续声级、噪声监测 △本章教学目录 5.1概述 5.2噪声监测 5.1 概述 5.1.1噪声的概念 声音:受作用的空气发生振动,当振动频率在20-20000Hz时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 噪声: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 5.1.2噪声的分类 5.1.2.1 机理分类 从噪声发生的机理,可将噪声分为三大类: (1)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振动产生的,当气体中存在涡流或发生压力突变时引起气体的扰动。 (2)机械性噪声:是固体振动产生的,在撞击、摩擦、交变作用应力作用下,机械金

属板、轴承、齿轮等发生的振动。 (3)电磁性噪声:是由于磁场脉动、磁致伸缩、电源频率脉动等引起电气部件的振动而产生的。 5.1.2.2 按来源分类 一是交通噪声:指机动车辆、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二是工厂噪声: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三是建筑施工噪声:指在施工活动中由各种建筑施工机械运转时产生的噪声; 四是社会生活噪声: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和家庭活动产生的噪声。 五是自然噪声:指除去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的其他噪声。 5.1.3环境噪声的主要特征 (1) 噪声是感觉公害 (2) 噪声具有局限性和分散性 5.1.4噪声的危害 (1)损伤听力,造成噪声性耳聋 在强噪声下工作一天,只要噪声不是过强(120分贝以上),事后只产生暂时性的听力损失,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但如果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每天虽可以恢复,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永久性的听力损失,过强的噪声还能杀伤人体。见表5-1。 (2)干扰睡眠 (3)干扰语言通讯。见表5-2。 (4)影响人的心理变化 (5)能诱发多种疾病 5.1.5噪声监测参数及其分析 5.1.5.1声功率、声强和声压 (1)声功率(W) 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2)声强(I) 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米2(W/m2)。

噪声检测标准要点

A 声级: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A表示,单位dB(A)。 等效连续A 声级:简称为等效声级,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 内A 声级的能量平均表示(简写为Leq),单位dB(A)。除特别指明外,本标准中噪声值,用L Aeq,T 值皆为等效声级。 噪声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表示,单位dB(A)最大声级: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对测得的A声级最大值,用L A max 背景噪声: 被测量噪声源以外的声源发出的环境噪声的总和。 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A)的噪声。 非稳态噪声: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dB(A)的噪声。 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的测量仪器示值偏差不得大于 dB(A),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 5 m/s 以下时进行。 测量结果修正: 背景噪声值比噪声测量值低10dB(A)以上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在3 dB(A)~10dB(A)之间时,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的差值修约后,按表进行修正。 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小于3dB(A)时,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后,

视情况执行;仍无法满足前两款要求的,应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噪声和铁路噪声需修正,工作场所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不进行修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6:00 至22:00 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 至次日6:00 之间的时段。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 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或建筑施工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施工场地边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昼间70,夜间55。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相应的限值减10 dB(A)作为评价依据。 测量仪器时间计权特性设为快(F)档。 测点布设:根据施工场地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位置和声源位置的布局,测点应设在对噪声敏感建筑物影响较大、距离较近的位置。一般情况测点设在建筑施工场界外 1 m,高度 m 以上的位置。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1 噪声的评价量 噪声的评价量的建立原则:不同频率的声音对人的影响不同;噪声出现的时间不同对人的影响不同;同样的声音对不同心理和生理特征的人群反应不同; 3.1.1 响度和响度级 1.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与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响时,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声音的响度级。响度级的符号为LN,单位为方(phon)。 2.等响曲线:对各个频率的声音作试听比较,得到达到同样响度及时频率与声压级的关系曲线,通常称为等响曲线。 3.1.2 计权声级 1.计权声级:通常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声压级经某一特定的加权修正后,再叠加计算可得到噪声的总声压级,此声压级称为计权声级。 2.计权网络:是近似以人耳对纯音的响度即频率特性而设计的。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了四种计权网络:A、B、C、D. 3.1.3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的A声级。 在同样的采样时间间隔下: 3.1. 4.昼夜等效声级 Ld: 昼间(06:00-22:00)测得的噪声能量平均A声级; Ln: 夜间(22:00-06:00)测得的噪声能量平均A声级。 3.1.3累计百分数声级:它表示在测量时间内高于Ln声级所占的时间为n%。 L90:本底噪声级;L50:中值噪声级;L10:峰值噪声级。 3.1.5 室内噪声的评价量 1.噪声标准曲线:噪声标准(NC)曲线,更佳噪声标准(PNC)曲线。 适于室内活动场所稳态噪声的评价,以及有特别噪声环境要求的场所的设计。计算方法:测得的噪声各频带的声压级;将各频带的声压级与图中声压级比较既可以得到各频带对应的PNC曲线号数;其中最大号数即为所测环境的噪声评价值。 2.噪声评价数(NR)曲线: 噪声评价数:将1000Hz倍频带声压级值作为噪声评价数NR。 其他63Hz-8000Hz倍频带的声压级和NR的关系也可由下式计算: L pi = a + bNR i 求NR值的步骤:

噪声评价方法:RC曲线(Room Criteria)

噪声评价方法:RC曲线(Room Criteria) RC 曲线由Blazier 发表于1981年,是一套应用于办公楼、住宅等建筑暖通空调系统(HVAC )设计的噪声评价方法,在这些场所中,合理的中频声压级(1000Hz 对应的声压级)位于25dB 至50 dB 之间,并且HVAC 系统是它们最主要的噪声源。1987年,RC 曲线被ASHRAE (美国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师学会)采用,作为诊断低频噪声问题的首选标准。 1997年,Blazier 对RC 曲线进行修改,使RC 曲线不仅能够用于评价噪声等级,还能够用来诊断噪声音质,修改完善后的RC 曲线被定义为RC Mark II ,已被 ASHARE 采用(ASHRAE, 2003),一直沿用至今。[1] 表 RC Mark II 倍频程(倍频带)声压级(dB ) 显示RC 曲线 RC 曲线(Mark II )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2][3] Step1:测量室内噪声倍频程声压级SPL SPL 。 注意:必须至少包含31.5~4000Hz 八个倍频带声压级SPL SPL 才可使用RC / RC Mark II 评价方法,否则,无需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Step2:计算RC 值。RC 值为500Hz 、1000Hz 、2000HZ 三处声压级的算术平均: 16~800031.5~4000

Step3:分别计算RC 曲线16~8000Hz 倍频带声压级与测量值的偏离值△L ~△L 。 Step4:分别计算16~63Hz (低频)、125~500Hz (中频)、1000~8000Hz (高频)三个频段倍频带偏离值的能量平均值LF 、MF 、HF : Step5:计算音质评价指数QAI 。QAI 为LF 、MF 、HF 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Step6:评价结果表达:RC-NN(X, Y)。 其中,NN 为Step1计算的RC 值;X 、Y 为音质描述符,X 为N 、LF 、MF 、HF 中的一个(必需),Y 为LFV 或LFV 或无(非必需),具体方法如下: 如果QAI ≤5 dB ,判定室内背景噪声为中性,则X = N ; 如果QAI > 5 dB ,并且在三个频带偏离值中LF 最大,判定噪声有隆隆声(低频特性),则X = LF ;如果QAI > 5 dB ,并且在三个频带偏离值中MF 最大,判定噪声有轰鸣声(中频特性),则X =MF ; 如果QAI > 5 dB ,并且在三个频带偏离值中HF 最大,判定噪声有嘶嘶声(高频特性),则X = HF 。如果SPL >65dB 或SPL >65dB 或SPL >70dB (B 区域),判定噪声有轻微振动感,则Y =LFV ; 如果SPL >75dB 或SPL >75dB 或SPL >80dB (A 区域),判定噪声有明显振动感,则Y =LFV ; 如果在SPL ~SPL 中没有任何值位于A 区域或B 区域,则评价结果直接表达为RC-NN(X)。RC 曲线(Mark II )应用举例: 假设16Hz ~ 4000 Hz 九个倍频带声压级依次为:78dB,75dB, 68dB, 65dB, 58dB, 50dB, 45dB,44dB, 35dB ,把这9个倍频带噪声值合在RC Mark II 曲线图上: 168000A B 1631.563B 1631.563A 1663

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Acoustics一Measurement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noise GB/T 3222-94 代替GB 3222-8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1996/1《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和测量第1部分:基本量与测量方法》;ISO 1996/2《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和测量第2部分:与土地使用有关的数据采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含县、建制镇)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的测量。 2 引用标准 GB 3947 声学名词术语 GB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SJ/Z 9151 积分平均声级计 JJG 176 声校准器检定规程 JJG 669 积分声级计检定规程 JJG 778 噪声统计分析仪检定规程 3 术语 3.1 A[计权]声级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级,用LpA表示,单位dB。 注:通常简单地用LA表示。 3.2 累积百分声级 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有N%时间的声级超过某一LpA值,这个LpA值叫做累积百分声级,用LN,T表示,单位dB。例如L95,1h表示1小时内,有95%的时间超过的A声级。 累积百分声级用来表示随时间起伏无规噪声的声级分布特性。 注:通常简单地用LN表示,如L95。 3.3 等效「连续]A声级 等效[连续]A声级是在某规定时间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Aeq,T表示,单位dB。按此定义此量为: (1) 式中:LpA(t)棗某时刻t的瞬时A声级,dB; T -规定的测量时间,s。 当规定的时间T内,要分时间段测量时,如T=T1+T2+…………+Tm,则T时间内的等效A声级,计算式为: (2) 式中:LAeq,Ti棗第i段时间测得的等效A声级; Ti-第i段时间,s。 由于环境噪声标准中都用A声级,故如不加说明,则等效声级就是等效[连续]A声级、并常简单地用符号Leq表示。 3.4 昼夜等效声级 在昼间和夜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A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Ld或夜间等效声级Ln,。昼夜等效声级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dn表示,单位dB。

噪声环境质量评价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与评价计划学时 2 授课章节第二十课噪声评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声环境评价相关概念、方法、程序和标准。 教学基本内容: (1)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依据、方法 (2)声环境质量预测评价方法、程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贝的加法计算方法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等方法相结合 作业与思考题: 如何开展声环境质量评价? 如何开展声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说明:1.教案首页中各栏目内上下尺寸可自行调整。 2.教案首页后续页用河南科技大学教案专用纸书写,或使用A4纸打印。

第二十课 噪声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一、环境噪声和噪声源 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声音叫噪声。 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 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 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环境噪声源大体可分为四类: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 噪声。 第二节 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噪声的衰减:主要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影响,而使其衰减。 噪声影响预测:根据声源附近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来计算远处预测点的声级。在预测中,需要考虑由声波几何发散、声屏障、空气吸收及其他附加衰减量。 一、噪声衰减计算式 采用不同的噪声评价量,其噪声衰减计算采用不同的公式。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倍频带衰减和A 声级衰减。 现场监测常用 63~8000Hz 间8个倍频带,所取得的倍频带数据以Loct 表示,噪声户 外传播声级衰减可采用下式计算: 计算分两步: (1)计算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 ()()()0div bar atm exc ref oct oct oct oct oct r oct r L L A A A A =-+++(2) 根据各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预测点 的A 声级:设各个倍频带声压级为Lpi ,Lpi =Loct(r);则A 声级为 ()0.1110lg 10pi i n L L A i L -?=??=????∑式中:

NC与NR及A声级的关系

为保证人体健康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对不同建筑所规定的最高噪声级,是建筑环境噪声控制和室内音质设计的依据。它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噪声容许标准和建筑环境嗓声容许标准。 噪声干扰衡量噪声干扰的主要参数是声压级、频率和持续时间。在噪声频率比较低而声压级比较高的情况下,人们对噪声的反应并不强烈。如果噪声的频率相当高,特别是当噪声的能量集中于窄频段时(例如集中在中心频率为4000赫的倍频带内),因为人的听觉对于这个频率极为敏感,会感到非常刺激,有时甚至会产生恐怖感。此外,人对噪声持续时间的长短,反应也不同。因此需要按噪声在一昼夜中所发生的次数和总的持续时间来确定噪声声压级的容许值。 噪声评价和评价标准噪声评价通常分为四个方面:物理的、心理的、生理的和社会的。 物理的评价是根据在观测点测量的噪声声强;心理的评价是根据人们对噪声的主观感觉和噪声对人们情绪的影响;生理的评价是根据噪声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程度;社会的评价则是以社会对噪声的反应为基础。噪声评价常用统计方法,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的评价标准。目前常使用的噪声评价标准有:A声级、噪声评价标准NC、优先噪声评价标准PNC和噪声评价等级NR。 A声级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评价方法,环境噪声标准均用A声级为基本评价量。它是由声级计中的A计权网络直接读出,其单位为dB(A)。A计权网络的特性曲线见图1。此条曲线对应于响度级为40方(1方对应于等响的1千赫纯音的声压级)的等响曲线。A声级表征了人耳对频率的计权。 噪声评价标准NC 用于办公室和其他建筑的室内噪声评价。图2 是噪声评价标准NC-曲线。评价噪声时首先对噪声进行倍频程的分析,一般取八个频带(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然后在NC曲线图上画出被测噪声的频谱图。噪声评价标准NC值就等于该噪声八个倍频带声压级中接触到最高的一条NC曲线的值。如图2中色线所示噪声的NC 值为50,即称该噪声的噪声评价标准值为NC-50。NC主要用于稳态噪声,它与A声级不同之点是NC规定了背景噪声的每个倍频带所容许的最高噪声级。 优先噪声评价标准PNC 这项标准是在NC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使NC曲线的高频端和低频端再降低5分贝。PNC与A声级有如下关系: n≈PNC+(3.5~6.5) n为A声级级数。 噪声评价等级NR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1年推荐的标准(图3)。主要用于室内活动场所稳态背景噪声的评价,也可用于工业噪声控制的评价。由于它是从NC曲线推导来的,因此,NR的求法类似于NC的求法。NR与A声级有如下关系: n≈0.8N +18 N为NR的噪声评价数。 建筑环境噪声容许标准建筑物外部(室外)环境的噪声容许标准。通常以距离建筑物窗外1米、高出地面1.2米处为典型的环境噪声测量的位置。中国于1982年4月6日首次公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2-82),主要内容见表1。

关于噪声等效声级的计算

关于噪声等效声级的计算-续 例子:巡检工8小时工作制,每天6小时在巡检,2小时在休息室休息。休息室噪声很低。满足以前的标准。 使用标准: GBZ2:11.2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不等于8h,需计算8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 GBZ/T189.8 3.5 此 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1.jpg:

问题:我的理解,这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接触噪声不是稳态,按上面就得计算‘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就用3.5.1的公式计算,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成几段来计算,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休息室的噪声怎么算,如果不算接触噪声的话,那么式子里这段时间的接触值为0,算是接触噪声的话,就测休息室的噪声强度,代到式子里。 前一个帖子我问这种情况工人在休息室里算不算工作时间,大家说算,那么这个例子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定了,计算也就用3.5.1 没问题了,那到底休息室里算不算接触噪声呢? 有人说他每天工作不是8小时,应该按3.5.2 规格化到8小时。 我不知道如果我们不测休息室的噪声是按照3.5.1把数值算为0呢还是按照3.5.2 算做实际工作时间6小时?我也不知道他们俩算出来是不是相等的。 还是晕其实我说这么多我都不知道自己要明白啥,就是晕 反正我知道每天工作是8小时的就得按3.5.1来算 每天不是8小时的就得按3.5.2算 老牛同意说这是每天工作8小时,那为什么还用3.5.2算归到8小时等效声级? 感觉终于说明白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GBZ2.2里‘每天工作’怎么理解。因为每天工作是不是8小时影响着我们用哪个公式计算! 在这个例子里,每天工作是代表每天工作的时候必须接触噪声? 如果大家认为在休息室里也算工作时间,那这个例子就是8小时,那算就应该用3.5.1 如果大家认为在休息室里不算工作时间,那这个例子就不是8小时,那算就应该用3.5.2来算8小时等效声级。 关键是你为什么说他算为什么说他不算! 反正你不能说他算而去用3.5.2吧? 新标准里不是说<8小时按的等效成8小时 超过8小时的等效成40小时吗? 一个是按8小时计算;一个是进行个人计量测定

噪声声压级等相关概念

第5章噪声监测 (1)声功率(W) 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2)声强(I) 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米2(W/m2)。 (3)声压(P) 声压是空气受声波干扰而产生的压力增值。单位为P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形成压缩和稀疏交替变化,所以压力增值是正负交替的。但通常讲的声压是取均方根值,叫有效声压,故实际上总是正值,对于球面波和平面波,声压与声强的关系: I = P2/ρc 式中:ρ-空气密度; c-声速。 5.1.5.2 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 (1)分贝 人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声音,若以声压值表示,由于变化围非常大,可以达六个数量级以上,同时由于人体听觉对声信号强弱刺激反应不是线形的,而是成对数比例关系。所以采用分贝来表达声学量值。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 N=10lg(A1/A0) 分贝符号为"dB",它是无量纲的。

式中:A0是基准量(或参考量),A1是被量度量。 被量度量和基准量之比取对数,这对数值称为被量度量的"级"。 (2)声功率级 L w =10lg(W/W0) 式中:L w——声功率级(dB); W——声功率(W); W0——基准声功率,为10-12 W。 (3)声强级 L I = 10lg(I/I0) 式中:L I——声强级(dB); I——声强(W/m2); I0——基准声强,为10-12 W/m2。 (4)声压级 L P = 20lg(P/P0) 式中:L P——声压级(dB); P——声压(Pa); P0——基准声压,为2×10-5Pa,该值是对1000Hz声音人耳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 5.1.5.3 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1)噪声的叠加 两个以上独立声源作用于某一点,产生噪声的叠加。 声能量是可以代数相加的,设两个声源的声功率分别为W1和W2,那么总声功率W 总=W1+W2。而两个声源在某点的声强为I1和I2时,叠加后的总声强:I总= I1+I2。但声压

噪声常规监测实用标准和声环境高质量实用标准

3.2.5环境噪声监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 一、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精度为2 型及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 和GB/T 17181 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注:现场普查达到Ⅲ型仪器要求,一般现场测量达到Ⅱ型仪器要求)。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声校准器应满足GB /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快慢档要求视周围主要声源而定)。 二、测点选择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a)一般户外 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 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 m,距窗约1.5 m 处,距地面1.2 m~1.5 m 高。开窗情况下测量。 三、气象条件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 m/s 以下时进行。

四、监测类型与方法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两种类型。 A.声环境功能区监测 A.1 监测目的 评价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声环境质量,了解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征。 A.2 定点监测法 A.2.1 监测要求 选择能反映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监测点1至若干个,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每次测量的位置、高度应保持不变。对于0、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该监测点应为户外长期稳定、距地面高度为声场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其位置应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噪声源;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一昼夜24小时的连续监测,得出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Leq、Ld、Ln和最大声级Lmax。用于噪声分析目的,可适当增加监测项目,如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等。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 A.2.2 监测结果评价 各监测点位测量结果独立评价,以昼间等效声级Ld和夜间等效声级Ln作为评价各监测点位声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的基本依据。一个功能区设有多个测点的,应按点次分别统计昼间、夜间的达标率。 A.2.3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定点监测) 全国重点环保城市以及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宜设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进行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的连续自动监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自动监测子站和中心站及通信系统组成,其中自动监测子站由全天候户外传

噪声常用计算公式整汇总

目录 一、相关标准及公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本公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声音衰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吸声降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吸声实验及吸声降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共振吸收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隔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单层壁的隔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双层壁的隔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隔声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组合间壁的隔声及孔、缝隙对隔声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隔声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隔声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隔声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声屏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管道隔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消声降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阻性消声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扩张室消声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共振腔式消声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排空放气消声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力损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等效连续声级的计算方法

9.1.3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评价参数
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等效连续声级 噪声污染级 昼夜等效声级
9.1.3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评价参数
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等效连续声级Leq(或LAeq,T)——等效声级
定义: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 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宋表 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的大小。 计算公式
1 L Aeq ,T = 10 lg( ∫ T 10 0.1LPA dt ) 0 T
LPA-某时刻t的瞬时A声级(dB) T -规定的测量时间(s)

9.1.3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评价参数
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等效连续声级Leq(或LAeq,T) 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其累积分布在正态概率纸上 为一直线,则可用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Aeq,T ≈ L50 + d 2 / 60, d = L10 ? L90
? L10,L50,L90为累积百分声级,其定义是: – 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 噪声的平均峰值; – L50---测量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 声的平均值; – L90---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 声的背景值。
9.1.3
噪声的主观评价及评价参数
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
等效连续声级Leq(或LAeq,T)
L10、L50、L90的求法 (1)在正态概率纸上画出累计分布曲线,在图中查 找; (2)将Data(100个Data)从大到小排列, 第10,50,90个分别为L10、L50、L90; 目前多数声级计有自动计算并显示的功能。

噪声评价方法:A声级和C声级

噪声评价方法:A声级和C声级 A 声级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是指用A 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表示,单位dB(A)。A 声级是模拟40方(phon )等响曲线而设计的A 计权网络声压级,使接受的噪声通过时对人耳不敏感的低频有较大的衰减,高频稍有放大。A 计权网络测得的噪声值较接近于人耳感觉,且易于测量。因此国内外常用A 声级评价环境噪声,并作为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指标。 C 声级 C-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是指用用C 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表示,单位dB(C)。C 声级是模拟100方(phon )等响曲线而设计的C 计权网络声压级,和A 声级相比,C 声级对中频(125Hz ~ 500Hz )、低频(16Hz ~ 63Hz )声压级的削减较少,对高频(≥1000Hz )不做放大处理反而稍有削减。C 声级只作为可听声范围的总声压级的读数来使用,有时只是为了粗略判断噪声的频率特性,才在测量A 声级的同时附带测量C 声级。 表 A 、C 计权网络对声级计的响应特性增益 [1][2] A C

图:A 、C 计权网络对声级计的响应曲线 A 声级的计算公式: C 声级的计算公式: 式中:L ——A 声级,dB(A);L ——C 声级,dB(C);SPL ——各倍频带声压级(i : 16Hz~8000Hz ),dB ;A 、C ——各倍频带对应的A 计权增益、C 计权增益,dB 。 A 声级、C 声级大小关系: 如果C 声级与A 声级大小相近,表示该噪声特性是高频特性;如果C 声级稍大于A 声级,表示该噪声为中频特性;如果C 声级远大于A 声级,则该噪声为低频特性,同一噪声测得的C 声级和A 声级之间的差值不应大于20 dB ,否则,这个噪声可能存在低频噪声污染[1],建议进行频谱分析(常采用NR 曲线、NC 曲线、RC 曲线等进行频谱分析)。 A C i i i

噪声评价方法:NR曲线(Noise Rating)

噪声评价方法:NR曲线(Noise Rating) NR 曲线(noise rating number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推荐使用的一组噪声评价曲线,适用范围广泛,除了可用于评定各类建筑空间的噪声等级,尤其适用于评定环境噪声等级和工业噪声等级,也经常被设备制造商用来评定机械设备的噪声等级。 NR 曲线的各倍频带允许声压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 =A + B x NR 式中:L ——各倍频带允许声压级(dB);NR——噪声评价数;A 、B——与各倍频带声压级有关的常数,见下表。 表 NR 曲线与各倍频带声压级有关的常数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确定一组NR 曲线,NR-10 ~ NR-130。 表 NR 曲线倍频程(倍频带)声压级(dB ) PB PB

显示NR曲线 在每一条NR曲线上,中心频率为1000Hz的倍频带声压级等于噪声评价数NR值。NR曲线噪声评价方法采用“相切法”(tangency method)确定噪声的NR值,具体如下:先测量各个倍频带声压级,再把倍频带噪声谱合在NR曲线上,以与频谱相切的最高NR曲线为该噪声的NR噪声等级,表示为NR-X。[1] NR曲线应用举例: 假设31.5Hz ~ 4000 Hz八个倍频带声压级依次为:75dB, 68dB, 65dB, 58dB, 50dB, 45dB, 44dB, 35dB,把这8个倍频带噪声值合在NR曲线图上,与该噪声频谱相切的最高NR曲线为NR-49,相切点出现在125Hz处,表示该噪声的噪声等级为NR-49。

图:NR曲线应用举例——NR-49 NR 噪声评价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室内噪声评价标准,我国除了采用A声级标准外,有些场合也采用NR噪声评价方法,下表所列的数值可供设计参考。[2] 表各类建筑物室内允许噪声级(NR曲线、A声级) 与NR曲线相对应的A 声级值可近似由下式计算得到[2]:

噪声检测方法

噪声检测方法及标准选择 1 项目名称 公共场所噪声及室内噪声的测定。 2 适用范围 本方法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确,建立了处于城市不同区域的室内噪声最高限值。本方法适用公共场所及室内环境噪声的测定。 3 编制依据 3.1 公共场所噪声标准详见附录1。 3.2 室内环境噪声标准的确定依据为:GB3096-93和GB/T14623-93。 3.3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的依据为:GB/T1820 4.22-2000。 4 测量条件 4.1 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其性能符合GB/T3785的要求

4.2 仪器设置 测量时声级计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在三角架上,使传声器指向被测源。传声器离地面高1.2 米,与操作者距离0.5m左右,距墙面和其它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 5 测量方法 5.1 布点 较大的公共场所(大于100m2)距声源(或一侧)墙壁中心划一直线至对侧墙壁中心,在此直线上取均匀分布的三点为监测 点;较小的公共场所(小于100m2)在室中央取一点为监测点。 6 数据记录与处理 6.1 数据记录 将直接读出数据记录于环境噪声测量数据表中。 6.2 评价值 在公共场所噪声标准中,规定用等效声级LAeq作为评价值;用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表示声级的分布。

噪声测量结果用等效声级LAcq表示。该点的噪声水平用累积百分声级的LN表示其声级的分布。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012/07/0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代替GB 12523-90,GB 12524-90 2008/10/01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2008/10/0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代替GB 12348-90,GB 12349-90 2008/10/01关于发布《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修改... --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38号 2005/07/0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4569-2005 2005/07/01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 --GB 19757-2005 2005/07/0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6169-2005 2002/10/0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95-2002 代替GB 1495-79,部分代替GB 1496-79 1997/01/01汽车定置噪声限值--GB 16170-1996 1991/03/01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90 1991/03/0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