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狂犬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脑
3.特征性病变: 嗜酸性包涵体(内格里小体:Negri body) 定义:内格里小体为狂犬病毒的集落,位于细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3-10um,染色后呈樱红色,具有诊断意义。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5日-19年或更长,一般为3个月内。 ◆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 ◇伤口感染病毒的数量和毒力 ◇咬伤的部位:手指、头、面、颈、胸部
3.抵抗力不强:
◆可在强酸、强碱、乙醇、甲醛、阳光,紫外线等条件下被灭活; ◆在100°2分钟,60°10-15分钟完全灭活。 ◆在4度下的脑组织中可存活数月。 4.野毒株特点:致病力强
固定毒株特点:
为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 免 疫 原 性 , 可 供 制 备 疫 苗 。
5.狂犬病毒含有5种蛋白:
2.临床资料:
◆恐水、怕风、咽肌痉挛, ◆怕光、怕声、多汗、流涎, ◆咬伤处痛、痒、麻木、感觉异常。 3.实验室检查:确诊
◆病毒抗原 、病毒核酸
◆死后脑组织内格里小体检测 ◆病毒分离
(二)鉴别诊断 1.破伤风 ◆牙关紧闭、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无恐水现象
2.类狂犬病性癔病
八.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一)隔离、防污染、安静、减少剌激 (二)抗病毒:α-干扰素、阿糖腺苷等,无效 (三)镇静:氯丙嗪、安定:大剂量
传染病学
第十四节 狂犬病
课时安排:1.5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措施 熟悉: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治疗
了解:实验室检查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诊断、伤口处理、 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使用、 狂犬疫苗使用。 ◆难点: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狂犬常以舌舔伤口处,
◆声音嘶哑,流涎增多,吞咽困难。 ◆狂暴不安,攻击人畜,下颌下垂, 尾巴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 ◆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亡。
五.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WBC N (二)病原学检查:
1.抗原检查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检测抗原,取角膜印片等 2.病毒分离 ◆取唾液、脑脊液、泪液等分离病毒 3.内格里小体检查
糖蛋白(G)
核蛋白(N) 转录酶大蛋白(L) 磷蛋白(P) 基质蛋白(M)
◆其中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决定 了病毒的嗜神经性,并能剌激机体产生保 护性抗体。
◆核蛋白是荧光免疫法检测的靶抗原,有助
于临床诊断。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1.犬: ◆狂犬: 主要传染源 ◆带毒犬
2.次要传染源有: 猫、猪、牛、马、狼、狐狸等
迷走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
心脏神经节
损害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 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作者主张定为 1小 时,但也有 人将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者也归入猝死之列。
(三)病理变化:
1.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
2.病变主要部位:最明显的部位有 ◆大脑基底面、海马回
◆脑干部位(中脑、桥脑、延髓)
◆死于呼吸及循环衰竭
全病程不>6d
麻痹型(静型 :加内容):少数 无兴奋期和典型恐水表现 ◆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 ◆肢体软弱无力
◆共济失调
◆大小便失禁
◆呈横断性脊髓炎或上行性麻痹等
◆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表现(增加) ◆精神沉郁 ◆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 ◆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
4.核酸测定: TR-PCR检测狂犬病毒核酸
(三)抗体检查: 1.国内多采用: 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血清:中和抗体或补体结合试验测抗体、效价上升者有诊断意义。
3.中和抗体是评价疫苗免疫力的指标。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咬伤或抓伤史
主要侵犯:
◆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
3.向各器官扩散期:
狂犬病毒
沿着神经通道向周围播散
从分泌液中排出,常见于唾液中
(二)症状出现机制: 1.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
吞咽肌、呼吸肌痉挛
迷走神经核 、舌咽神经核、舌下神经核受损
狂犬病毒
2.唾液分泌多和出汗多:
◆交感神经受累 3.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
陈佩斯的猫
冯巩的猫
2.传播途径: (1)咬伤:主要途径
(2)病犬病毒
唾液
伤口
(3)接触:如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
(4)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5)角膜移植传播也有报导
(三)易感人群: 1.人群普遍易感 2.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
15-30% 3.被病狼咬伤后发病率为: 50-60%
病兽咬伤后发病因素: ◇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发病机会多 ◇咬伤严重性:伤口深大,数目多发病率高 ◇伤口处理:及时、彻底 ◇衣着厚薄 ◇狂犬疫苗注射: 及时、全程、足量 ◇被咬伤者免疫功能强弱
狂犬病
一.概述 ◆定义: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临床特征:
◇四恐:恐水、恐声、恐风、恐惧不安
◇咽肌痉挛 ◇进行性瘫痪等 ◆病死率几乎100%
二.病原学 1.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 2.有4个血清型,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
2.高热
3.风、光、声剌激 咽肌痉挛
四恐:恐水、恐声、恐风、恐惧不安
4.声带痉挛
5.严重者:
声嘶、说话吐词不清。
◆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 ◆呼吸困难 ◆发绀
6.唾液多、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7.大多神志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幻视等。
(三)麻痹期:6-18h
◆肌肉痉挛停止,全身呈弛缓性瘫痪
◆进入昏迷状态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对神经细胞有强大亲和力
致病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组织内病毒小量增殖期: ◆狂犬病毒小量繁殖 ◆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
◆停留1-2周或更久
2.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期:
病毒 3mm/h 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 再大量繁殖 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 脊髓的背根神经节
◇伤势轻重及伤口处理等因素
◆一般来说,儿童潜伏期短于成人。
(一)前驱期:2-4d
1.全身不适: ◆低热 ◆倦怠 ◆头痛
◆恶心
◆恐惧不安 ◆烦躁 ◆失眠
2.声、光、风等剌激
喉部有紧缩感
3.已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痒、痛、麻木
4.四肢有蚁行感
(二)兴奋期:1-3d 1.高度兴奋 ◆极度恐怖 ◆恐水 ◆怕风 恐水为本病特征,但不一定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