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5
6
肛垫的构成与作用:
位于直肠肛管结合处, 亦称直肠肛管移形区(痔 区)为一环状1.5cm的海绵 组织带,富含血管结缔组 织,弹性纤维与平滑肌纤 维组织Treitz肌。似一胶垫 协助括约肌封闭肛门。
摘自《临床“三基”训练指南与习题集 丛书 外科分册》
7
痔的发生、发展与以下因素有关:
1பைடு நூலகம்肛垫下移学说
Thomson(1975)提出了肛垫下移学说,由三部分组成:( 1 ). 窦状静脉,即动静脉吻合。窦状静脉淤血是内痔产生的解剖 学基础;( 2 )结缔组织;( 3 ) Treitz肌是介于肛门衬垫 和肛管内括约肌之间的平滑肌,它具有固定肛垫的作用。 2.静脉曲张学说 : 由于门静脉系统无静脉瓣,加之直肠 上、下静脉丛壁薄、表浅、支持组织少,并且粘膜下组织疏 松。在这种条件下,长期遇腹压增高,如慢性便秘、咳嗽、 前列腺肥大、妊娠等因素影响,则容易发生静脉回流受阻, 出现静脉丛的淤血、扩张、迂曲形成内痔。另外肛隐窝及肛 腺感染也可引起静脉失去弹性并扩张成痔。 3.遗传、种族和饮食因素
4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 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 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 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 性外痔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 合。
摘自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
8
(一)临床表现
1.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
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 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 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3
概述
痔是一种常见疾病,是肛垫发生 病理性肥大、移位、以及肛周皮 下血管丛血液淤滞形成的团块, 出现坠胀、疼痛、出血或嵌顿等 临床表现,称为痔。
摘自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 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迂曲所形成 的静脉团,称为痔疮。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2
即使有痔存在,也应该注意与结直肠癌、 肛管癌、息肉、直肠黏膜脱垂、肛周脓肿、 肛瘘、肛裂、肛乳头肥大、肛门直肠的性 传播疾病以及炎性肠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解读
解读
北京恒和医院外科
1
一.痔的分类 二.痔的诊断 三.痔的鉴别诊断 四.痔的中医辨证 五.痔的治疗
2
概述
痔是常见、多发的疾病。痔的治疗方法较多,各有 其适应证、禁忌证,若治疗不当会发生较严重的并 发症和后遗症。 2006年7月,在原《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的 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 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 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再次就痔的 病理生理以及对痔的诊疗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进 一步修订了《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1
3.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 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4.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 查手段。 5.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 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 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9
2.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 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 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3.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 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3
1.风伤肠络证: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
便干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浮数。治 以凉血止血。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 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质红, 苔黄腻,脉浮数。治以清热燥湿。 3.气滞血瘀证: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 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 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 弦或涩。治以活血消肿。 4.脾虚气陷证: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肛门坠胀, 排便乏力,便血色淡。面色少华,头晕神疲,食少乏力, 少气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以益气升提。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0
(二)检查方法 1.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 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 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 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 溃疡。 2.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I、Ⅱ 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 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 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 其他疾病。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4
5
6
肛垫的构成与作用:
位于直肠肛管结合处, 亦称直肠肛管移形区(痔 区)为一环状1.5cm的海绵 组织带,富含血管结缔组 织,弹性纤维与平滑肌纤 维组织Treitz肌。似一胶垫 协助括约肌封闭肛门。
摘自《临床“三基”训练指南与习题集 丛书 外科分册》
7
痔的发生、发展与以下因素有关:
1பைடு நூலகம்肛垫下移学说
Thomson(1975)提出了肛垫下移学说,由三部分组成:( 1 ). 窦状静脉,即动静脉吻合。窦状静脉淤血是内痔产生的解剖 学基础;( 2 )结缔组织;( 3 ) Treitz肌是介于肛门衬垫 和肛管内括约肌之间的平滑肌,它具有固定肛垫的作用。 2.静脉曲张学说 : 由于门静脉系统无静脉瓣,加之直肠 上、下静脉丛壁薄、表浅、支持组织少,并且粘膜下组织疏 松。在这种条件下,长期遇腹压增高,如慢性便秘、咳嗽、 前列腺肥大、妊娠等因素影响,则容易发生静脉回流受阻, 出现静脉丛的淤血、扩张、迂曲形成内痔。另外肛隐窝及肛 腺感染也可引起静脉失去弹性并扩张成痔。 3.遗传、种族和饮食因素
4
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 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 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 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 性外痔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 合。
摘自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
8
(一)临床表现
1.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
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 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 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3
概述
痔是一种常见疾病,是肛垫发生 病理性肥大、移位、以及肛周皮 下血管丛血液淤滞形成的团块, 出现坠胀、疼痛、出血或嵌顿等 临床表现,称为痔。
摘自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 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迂曲所形成 的静脉团,称为痔疮。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2
即使有痔存在,也应该注意与结直肠癌、 肛管癌、息肉、直肠黏膜脱垂、肛周脓肿、 肛瘘、肛裂、肛乳头肥大、肛门直肠的性 传播疾病以及炎性肠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解读
解读
北京恒和医院外科
1
一.痔的分类 二.痔的诊断 三.痔的鉴别诊断 四.痔的中医辨证 五.痔的治疗
2
概述
痔是常见、多发的疾病。痔的治疗方法较多,各有 其适应证、禁忌证,若治疗不当会发生较严重的并 发症和后遗症。 2006年7月,在原《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的 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 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 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再次就痔的 病理生理以及对痔的诊疗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进 一步修订了《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1
3.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 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4.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 查手段。 5.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 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 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9
2.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 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 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3.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 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3
1.风伤肠络证: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
便干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浮数。治 以凉血止血。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 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质红, 苔黄腻,脉浮数。治以清热燥湿。 3.气滞血瘀证: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 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 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 弦或涩。治以活血消肿。 4.脾虚气陷证: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肛门坠胀, 排便乏力,便血色淡。面色少华,头晕神疲,食少乏力, 少气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以益气升提。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0
(二)检查方法 1.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 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 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 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 溃疡。 2.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I、Ⅱ 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 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 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 其他疾病。
痔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6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