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思乡诗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94c296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4.png)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精选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精选导语: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睹物思人。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下面是语文迷提供的关于思乡的古诗,欢送大家参考!1、《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2、《归家》唐·杜牧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3、《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假设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土。
6、《闻雁》唐·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君自故土来,应知故土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单独今。
12、《竹枝》唐·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土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羁旅思乡诗鉴赏
![羁旅思乡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53e949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2.png)
《羁旅思乡诗鉴赏》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欣赏一种很特别的诗,叫羁旅思乡诗。
你们知道吗?有时候大人们会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离开家乡,去到很远的地方。
在那些地方,他们会特别想念自己的家,想念爸爸妈妈,想念家乡的好吃的和好玩的。
诗人也是这样,他们在外面漂泊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就把这些心情写成了诗。
比如说有一首诗叫《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李白在一个安静的晚上,看到地上好像结了一层霜,抬头看看月亮,就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还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在洛阳城里感觉到了秋天的风,想给家里写信,心里有好多好多话,又怕写不完,送信的人要走了,还把信又打开看看。
小朋友们,你们能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想念吗?《羁旅思乡诗鉴赏》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羁旅思乡诗哟!有时候呀,人们会离开家,去很远的地方。
这时候心里就会特别想回家,想家里的小伙伴,想家里的大床。
诗人也是这样,他们把这种想念写成了诗。
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一个人在外地,到了过节的时候就更想家里人啦。
他知道兄弟们都去爬山插茱萸,就自己不在,心里可难过了。
还有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打仗的时候,诗人很久都收不到家里的信,觉得一封信可珍贵啦,着急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小朋友们,诗人是不是很想家呀?《羁旅思乡诗鉴赏》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羁旅思乡诗。
你们想呀,要是咱们离开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不是会想爸爸妈妈,想家里的小狗狗?诗人也是这样的。
比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小时候离开家,老了才回来,说话的口音没变,但是头发都白啦。
小朋友们都不认识他,还问他从哪儿来。
王维羁旅思乡诗十首
![王维羁旅思乡诗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9061997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c.png)
王维羁旅思乡诗十首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3、《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
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
思子整羽翰,及日当云浮。
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
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
5、《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7、《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
8、《送李员外贤郎》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7、《送张五归山》送君尽惆怅。
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
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
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岂令心事违。
9、《送杨少府贬郴州》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10、《齐州送祖二(一作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https://img.taocdn.com/s3/m/74db5a8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3.png)
羁旅思乡诗
1. 《静夜思》作者: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唐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唐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 《渡汉江》作者:宋之问(唐代)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7. 《邯郸冬至夜思家》作者:白居易(唐代)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 《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5480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c.png)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原创版】目录1.羁旅思乡诗的定义2.羁旅思乡诗的主题3.羁旅思乡诗的表现手法4.羁旅思乡诗的历史发展5.羁旅思乡诗的价值与影响正文一、羁旅思乡诗的定义羁旅思乡诗,是指诗人在离乡背井的漂泊生活中,以诗歌形式表达对故乡、亲人和往事的思念之情的诗歌。
这类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诗人们抒发乡愁情感的重要载体。
二、羁旅思乡诗的主题羁旅思乡诗的主题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对故乡的思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故乡的美景,以此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2.对亲人的牵挂:诗人通过描述与亲人的离别场景,表达对亲人的担忧与思念。
3.对往事的回忆:诗人回顾往事,以美好的回忆表达对过去的留恋。
4.对归乡的渴望:诗人在漂泊生活中,对归乡的期盼与渴望成为诗歌的主线。
三、羁旅思乡诗的表现手法羁旅思乡诗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1.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诗人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2.拟人化:将自然景物或抽象情感赋予生命,使之更具表现力。
3.比喻与象征: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意境更加深邃。
4.对仗与排比:通过对仗和排比手法,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语言韵味。
四、羁旅思乡诗的历史发展羁旅思乡诗在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早在《诗经》时期就有表现乡愁情感的诗歌。
之后,羁旅思乡诗在唐宋诗词中达到巅峰,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诞生于此。
明清时期,羁旅思乡诗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诗人们传颂不衰的主题。
五、羁旅思乡诗的价值与影响羁旅思乡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民间风俗和地域特色的重要资料。
此外,羁旅思乡诗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后人传颂的佳作。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dede7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3.png)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羁旅思乡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篇1《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赏析】因眼前风物勾起乡思是游子的常情,基于这种生活体验,借一景一物来发抒乡思乡愁的诗作在古代诗歌中是不乏佳作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是由明月触发故园之情;“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是借春花表达归思;“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因笛声催动无尽的乡愁。
这些诗作物我相关,情词相吻,有的真情畅达,有的深情绵渺,深受人们喜爱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李觏的《乡思》则是由落日黄昏牵惹出浓郁的乡愁的诗作,但它又不只是借对夕阳晚景的描写来寄托怀乡之情,而是着力抒写落日时所见、所思、所感,并以步步推进,层层比照的手法把乡愁表达得至深至切。
《乡思》句句写故乡之思,但却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作同一色调的渲染,而是一层深一层地把感情急切凝重地推向高潮。
诗人面对着天涯落日,但在一、二两句中并未展开对天涯依稀的暮色的描写,起句即借“人言”天涯之远,已蕴游子之情,接着以“望极”而“不见”,表达作者对家乡之远——远在天涯之外——的怅惘,这样在游子之思上添一层乡关渺远的怅恨。
三、四两句借眼前碧山、暮云把乡思更推上一层:远已堪恨,怎又见层层青山阻断了天涯故乡路,恨远之上又添一恨——隔;更何况这层层青山“还被暮云遮”,“隔”复又“遮”,恨何以堪!短短四句,一层进一层,一层深一层,把凝重的乡思之情表达得深婉曲折而又十分浓烈。
这种写法在诗词中自非独无仅有。
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是人们熟知的,而与李觏同时代的欧阳修在《踏莎行》中也运用这种手法:“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adf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2.png)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第一章:羁旅思乡诗的定义与特点1.1 羁旅思乡诗的定义解释羁旅思乡诗的概念,即诗人因远离故乡、漂泊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以及在异乡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强调羁旅思乡诗的核心主题是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
1.2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介绍羁旅思乡诗的常见特点,如对故乡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家乡人物的思念、对乡音的留恋等。
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第二章:羁旅思乡诗的历史发展与代表诗人2.1 羁旅思乡诗的历史发展简述羁旅思乡诗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提及唐宋诗词中的羁旅思乡诗。
强调不期的羁旅思乡诗在表达方式和主题上的变化。
2.2 羁旅思乡诗的代表诗人介绍几位羁旅思乡诗的代表诗人,如杜甫、王之涣、王湾等。
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品,以及他们在羁旅思乡诗方面的贡献和影响。
第三章:羁旅思乡诗的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3.1 情感表达分析羁旅思乡诗中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如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对故土的眷恋等。
强调诗歌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以及情感与景物的交融。
3.2 意象运用探讨羁旅思乡诗中诗人对自然景物和事物的描绘,如山水、风物、季节等。
强调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如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来突出思乡之情。
第四章:羁旅思乡诗的鉴赏方法与技巧4.1 鉴赏方法介绍羁旅思乡诗的鉴赏方法,如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解读意象和情感等。
强调综合运用各种鉴赏方法,深入理解羁旅思乡诗的艺术魅力。
4.2 鉴赏技巧探讨鉴赏羁旅思乡诗的技巧,如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等。
强调通过细致阅读和反复品味,领略羁旅思乡诗的独特韵味。
第五章:羁旅思乡诗的欣赏与创作5.1 欣赏羁旅思乡诗引导学生欣赏羁旅思乡诗,感受诗中的思乡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
通过分析和讨论,培养对羁旅思乡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5.2 创作羁旅思乡诗指导学生创作羁旅思乡诗,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对羁旅思乡诗的理解和感悟。
羁旅思乡诗的意象
![羁旅思乡诗的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42578b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e.png)
羁旅思乡诗的意象
1. 明月啊,那可是羁旅思乡诗里的常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看到明月就涌起了对故乡的思念,咱出门在外看到明月时,不也会想起家乡吗?
2. 大雁,这不也是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不就是借大雁来寄托思乡之情嘛,就像我们看到大雁南飞,也会感叹啥时候能回家呀!
3. 秋风可太能勾起思乡情绪啦!“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都在秋风里感慨,咱们在秋风中不也容易心里酸酸的,想念家乡的温暖嘛!
4. 江水哟,那也是满满的思乡意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对故乡的水都那么留恋,我们面对江水时难道不会涌起对家乡的眷恋吗?
5. 酒呀,很多诗人喝酒时就会思乡呢!“浊酒一杯家万里”,喝着酒想起家乡的一切,心里能不难受嘛,我们不也一样嘛!
6. 书信,这可是传递思乡之情的重要东西。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对家书那么渴望,我们在外地不也盼着家里的消息吗?
7. 落日也很有感觉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看着落日就感觉自己好孤独,我们看到美丽的落日时不也会想家吗?
8. 柳树,也是常常出现的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听到折柳曲都会想家,看到柳树时能不想吗?
9. 笛声,那声音太容易让人想家啦!“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听到笛声就勾起了思乡之情,这感觉多强烈呀!
10. 驿站,不也是羁旅的象征嘛!在驿站休息时,能不想起远方的家吗?就像古人一样呀!
我觉得这些意象都特别能体现羁旅思乡的情感,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开关,一触碰就能打开我们思乡的情绪大门。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羁旅思乡诗》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羁旅思乡诗》](https://img.taocdn.com/s3/m/4e47871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4.png)
教材 致远)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羁旅思乡诗》
高考语文
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 对亲人的思念。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 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 温馨家庭的憧憬之情。
选项
突出特点
标题 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次”“行”“思”等词以及“元宵 ”“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客船、车铎、孤帆、驿道、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
意象 沙鸥、孤雁、飞蓬、浮云、梧桐叶落、西楼、危楼、危栏、砧
声、油灯等。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情感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③羁旅 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
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
情)。③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
技法 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
者的苦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链接 《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74e3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f.png)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摘要:
1.羁旅思乡诗的定义与主题
2.羁旅思乡诗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
3.羁旅思乡诗的历史演变与代表作品
4.羁旅思乡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正文:
一、羁旅思乡诗的定义与主题
羁旅思乡诗,顾名思义,是指诗人在离乡背井的羁旅生活中所创作的诗歌。
这类诗歌的主题多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怀念等方面展开,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和感情色彩。
二、羁旅思乡诗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
羁旅思乡诗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时,诗人们通常运用细腻的描绘、真挚的情感以及丰富的修辞手法来传达内心的感慨。
例如,通过对比异乡与故乡的景象,抒发对家乡的眷恋;运用拟人手法,将故乡的事物赋予生命力,从而更加凸显对家乡的依恋。
三、羁旅思乡诗的历史演变与代表作品
羁旅思乡诗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时期,就已经有了对故乡思念的诗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羁旅思乡诗在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佳作传世。
其中,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是羁旅思乡诗的代表作品。
四、羁旅思乡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羁旅思乡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
首先,它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内容,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上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羁旅思乡诗往往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回忆,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最后,羁旅思乡诗对于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都受到了这类诗歌的启发和借鉴。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2004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4.png)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羁旅思乡诗是一种古代诗歌体裁,主要描写行走在异乡他乡的人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这种诗歌常常流露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对异地的困苦、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羁旅思乡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真挚:羁旅思乡诗反映了作者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情感,诗人深深思念故乡,情感真挚而深沉。
他们经常从外在环境和内心感受两方面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土的情感。
2.景物描写:羁旅思乡诗通过描写外界的景物,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诗人常常以家乡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农田村庄等作为描写的主体,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这些景物也常常带给诗人对比鲜明、感受深刻的体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离愁别绪:羁旅思乡诗中常常流露出作者在异乡身处陌生环境、离亲别友的困苦境遇。
诗人对于长期的离乡之苦、离别亲朋好友之伤感常常用一种激烈的离愁别绪来表达。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唤起读者对离别的共鸣,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返乡盼望:羁旅思乡诗中常常描写了诗人对返乡的盼望。
这种盼望既表现在情感层面上,也表现在对家乡的乡土风土人情的思念上。
通过对返乡的盼望的描写,诗人向读者传递出了对故乡的特殊感情,以及返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得到安慰和归属感的期望。
5.语言优美:羁旅思乡诗的语言多以古朴优美为主,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
这种语言带有古人的倾诉之情,洋溢出了深深的哀愁与惋惜之意。
同时,这种古朴的语言也增强了诗歌表现力和感染力。
6.音韵优美:羁旅思乡诗常常注重音韵的协调和押韵的运用,使诗句的音乐感更加明显。
通过押韵的运用和音韵的协调,诗人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羁旅思乡诗是一种真挚而深沉的表示离乡之痛苦和思乡之情的诗歌。
通过对外在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他们对故乡的深深思恋之情,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诗篇。
诗歌阅读与鉴赏-羁旅思乡诗
![诗歌阅读与鉴赏-羁旅思乡诗](https://img.taocdn.com/s3/m/36d76a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3.png)
诗歌阅读与鉴赏-羁旅思乡诗【知识梳理】一、什么是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
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
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
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二、羁旅思乡诗的特点1.字词方面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
2.情感方面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如 2004 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手法方面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己入笔、从对方入笔。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羁旅思乡诗+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羁旅思乡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9957b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e.png)
羁旅思乡
一:羁旅思乡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
概念
诗人因长期 __客__居__在_外___,__滞_留__他__乡___,_漂__泊__异_地____等, 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以抒发 __对__家_乡__亲__人__的_无__尽__思__念____,_人__生__感__叹___,_漂__泊__愁_苦___。 或借景抒情,或因梦寄情。
①胜槃:亦作“胜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1.“C 多"与“无边”相呼应,说明塞上胜景无限, 并由此解引析发:“了消诗除人了的”感有慨误。。眼前无如鲍叔牙这 B.颔联样“可鸟以道举”荐一自词己表的现知了己蜀好道友的,险军峻中,诸与多李将白《蜀道 难》中领“有鸟也道只”是作廉用颇相一似类。的老将,“消除了” C.“鲍太叔绝”对之。典说明诗人此时无知己好友相伴,对句“ 有廉颇”则消除了这种伤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拓展阅读 ---体会对写法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或悬想,也是侧面落 笔、对面落笔。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 殊的表现手法。
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 自己。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句抒发感情的方法 奇特,为后人所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
4、 飘 零惆怅叹
因羁旅而产生的孤独、寂寞。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了久居在外对亲人的思念。 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
抒发了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 愤慨。
表达了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流露出年华易逝 的苦闷。
练习1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三首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三首](https://img.taocdn.com/s3/m/303c2e3dcf84b9d528ea7a9e.png)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三首【导语】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等内容的诗歌。
羁旅思乡的古诗词篇一《蝶恋花旅月怀人》清·宋琬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赏析】这首词的标题是“旅月怀人”,其实仅上阕便已题无剩义,下阕乃更深一层,是作者由此而来的万端感触。
起首三句写月。
“疏帘”乃词人旅居之处。
“才数尺”并非实写,而是道出月光之明丽皎洁,正因为此,所以隔着“疏帘”才仍能使人感到与月相距如此之近。
“乌鹊惊飞”一句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几句而来,表面上进一步写月光之明亮,以至于使乌鹊疑为天色将曙而惊飞起来,其实是将“无枝可依”的身世之感暗寓其中,隐隐道出旅况之萧条。
月本无心,光明如初,一片洁白,而观者有意,境随情生,所以词人在“白”之前冠以“伤心”二字。
“伤心”之人,触物皆可“伤心”,更何况身在旅途之中,又凝对这素月的遍地清辉?此时偶闻邻家笛声,于是顿起故人远别之思。
四、五两句写“怀人”,所怀者为何人不得而知,但词人在旅途中,月光下,寂寞时,偏偏想起了他,可见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而必是能与之心意相通者。
“万里”写与“故人”相“隔”之远,而且这“万里”之间又非坦途,那“故人”更远在“关塞”之外,可见要想与之谋面是极难的事。
“南楼”典出《晋书·庾亮传》,后来代指骚人词客乘雅兴所登临之处,如李白诗曰“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此处泛指邻家。
“梅花”即笛曲中之梅花落或梅花引,后代用为别曲之代称。
“谁弄”二字表面上是疑问,其实在惊诧中还带有责备的意思,因为那遍地月光已自令“疏帘”下的词人“伤心”了,蓦然间“南楼”上不知何人又吹起呜咽的笛声,岂非更令他魂不守舍?而那笛客所吹者偏偏又是“梅花”,这专述离情别意的名曲使词人益发思念万里关塞相隔的故人,相思而不得相见,耳畔偏又有别曲萦绕,这旅途月下笛声中的“怀人”滋味,真不知该是何等的凄楚。
古诗:羁旅思乡诗
![古诗:羁旅思乡诗](https://img.taocdn.com/s3/m/53c99f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8.png)
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含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哀伤。 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凄苦悲凉,并暗寓被贬的失意。 (2)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答: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特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上下映衬。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一是喜爱山中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05
熟知技巧,明确艺术特色
06
总结: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
直击高考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1) 除夜:除夕;“(孤馆)寒灯”或“霜鬓”“衰鬓”。 (2)高诗之“又”:归乡遥遥无期,一年又一年,寄托无奈、伤感、凄冷、孤寂之意; 戴诗之“又”:可做多解,既可理解为在悲苦的人生中寄予新的希望,也可理解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
3羁旅思乡诗
![3羁旅思乡诗](https://img.taocdn.com/s3/m/d6309d1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3.png)
真题
渡江
再现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 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 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
4、细节描写。张籍的《秋思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羁旅思乡诗中的许多悲情都是借助梦境得以宣泄 的。悲情起于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却 还要坚持这种虚幻的梦境,以求一丝慰藉。然而梦 境破灭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
为灯节。 • 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
,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 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 4、【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 5、【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 6、【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 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 7、【端午】:五月初五日。 • 8、【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 达爱情。
浪漫主义 色彩、虚 实结合、 情景交融、 富有哲理
寓情于 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开头便紧急切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异乡异土生活的 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 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 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 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3)常见情感
课件11:羁旅思乡诗鉴赏
![课件11:羁旅思乡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e3d68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7.png)
(4)细节描写。 如张籍的《秋思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 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中摄 取“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进一步将“意万重” “说不尽”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尤能表达诗人 对这封家书的慎重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细节典型, 生动感人。
(5)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羁旅思乡诗中的许多悲情都是借助梦境得以宣 泄的。悲情起于理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 却还要坚持这种虚幻的梦境,以求一丝慰藉。然而 梦境破灭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即 便如此,诗人还是惯常使用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来 倾诉自己的离情别绪。如苏轼的《江城子》: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凄清、悲凉、壮阔、 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悲 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这首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 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 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 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 的情绪。
寒山、烟、暝色、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 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 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 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 思乡。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 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四、羁旅思乡诗的主要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羁旅思乡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
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 对遥远故乡的怀想,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 庭生活的憧憬。
羁旅思乡诗代表作品
![羁旅思乡诗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c468c82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d.png)
羁旅思乡诗代表作品
《羁旅思乡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类诗歌,代表作品有《江雪》、《登鹳雀楼》、《咏史》、《离思》等。
《江雪》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羁旅之愁。
诗中写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万籁此俱寂,何须山长水又长。
”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登上鹳雀楼后对家乡的怀念和思乡之情,诗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咏史》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赞扬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乡之情。
诗中写到“咏史万句,绝唱千载。
秋夜将短,夜夜长吟。
”
《离思》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描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离别的痛苦和思乡之情。
诗中写到“五更鼓鼙夜,三峡星河稀。
思君不见,泪满巫山。
”
这些作品均深刻描绘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思乡之情,展现了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
这些诗歌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情感宣泄,也是对祖国、民族、家庭的铭刻。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经典的情感教材。
由于其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文学性,也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1 / 1。
羁旅思乡诗100首
![羁旅思乡诗1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51835bb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c.png)
羁旅思乡诗100首行吟天涯五十载,今夕何处是故乡。
思君不度长江水,月落乡关何处藏。
1. 吟诗弄笔,伴随年岁。
2. 羁旅漂泊,终梦归乡。
3. 晚霞余晖,照亮了岁月的颜色。
4. 故乡的味道,温馨回味。
5. 心之所向,方向明确。
6. 寻觅归程,盈满思念。
7. 家乡风雨,我等相忘。
8. 飘泊异乡,思念更浓。
9. 萍水相逢,沧海桑田。
10. 羁旅浪迹,漫漫人生路。
11. 四季轮回,念及故园。
12. 万里长城,挥手别离。
13. 情比金坚,乡音如梦。
14. 春暖花开,望穿故园。
15. 旅途漫漫,思绪万千。
16. 东篱菊黄,南国多情。
17. 芳草萋萋,揽月感怀。
18. 人生美好,故乡依稀。
19. 举杯深情,故园何在。
20. 心系故里,追寻记忆。
21. 沧海桑田,岁月易逝。
22. 山川秀美,故乡情浓。
23. 家园如画,惜别时刻。
24. 玉楼琼阁,灯火辉煌。
25. 河山万里,情深如棉。
26. 云海茫茫,故乡恍若梦中。
27. 繁华落尽,思念四溢。
28. 望眼欲穿,故园还是那样。
29. 绿杨树下,儿时欢乐。
30. 梦回故乡,恍若昨日。
31. 落花流水,相思无语。
32. 眉目如画,回忆犹新。
33. 乡愁如水,舍我其谁。
34. 万水千山,重回故乡。
35. 桃花如血,情寄故园。
36. 猿啼山谷,惜别归程。
37. 还乡之路,梦回旧事。
38. 忆往昔峥嵘岁月,重归旧地铭记。
39. 明月清风,忆起儿时。
40. 追寻故梦,越过千山万水。
41. 独角戏,梦回故园。
42. 素笺红笔,乡愁满怀。
43. 留得余香,故园心中。
44. 月下扬州寻故友,故人何在。
45. 重返故地,情意深长。
46. 白鹭红蓝,赏心悦目。
47. 流水人家,梦回旧日。
48. 乡音飘扬,耳畔回响。
49. 漂泊四海,心系故乡。
50. 古道黄山,梦中重游。
51. 离愁别恨,故园情意长。
52. 海角天涯,孤独寻根。
53. 归来仍是故里,旧时恩怨难忘。
54. 重逢亲友,梦寐难忘。
想念家的诗句经典
![想念家的诗句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50529c3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0.png)
想念家的诗句经典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下面给大家分享思念家乡的经典诗句(精选条),一起来看看吧!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2、人言落日就是天涯,盼极天涯不见踪影家。
——李觏《乡思》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晓君。
——元稹《别董大二首》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茜从今夜黑,月就是故乡清。
——杜甫《月夜忆舍弟》7、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8、洛阳亲友例如辞行,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来辛渐》9、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10、春风又蓝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曝光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1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14、谁家玉笛亮飞声,短蕊春风八十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1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16、一叫做一尿道一割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到杜鹃花/子规》17、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8、感时花掉飞溅泪,恨别鹤还珠格格。
——杜甫《春盼》1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2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为旧时波。
——贺知章《返乡偶书二首》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22、素衣莫起至风尘叹,犹及冬至可以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2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内容
• 此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 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 所叹,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 表现思亲怀乡之情,或将叙事与抒情 相结合。其表达的主题材有潦倒失意, 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思想情感
• 羁旅思乡诗或触景伤情,“村桥原树似吾 乡”;或感时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或伤春悲秋,感慨韶华易逝;或日暮思归, “日暮乡关何处是”;或因梦寄情,“夜 来幽梦忽还乡”。其思想感情大致有三类:
• • • • •
例: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唐·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作者的“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 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 后两句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不受山水之阻 就回到洛阳),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 • •
•
• 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 达对亲人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这首诗是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此时正值安史 之乱。杜甫与几个弟弟离散,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 通,自然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诗中写兄弟因战 乱而离散,杳无音信。作者在异乡观赏秋夜月露,倍 增思乡忆弟之情。同时,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 到山河破碎,更为国事而沉痛。
• 3、对面落笔(又叫“反说”“侧面落 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 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 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 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常常给 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
• 例: 月夜 唐·杜甫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 这首诗抒发的是作者在长安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室 儿女之情。身陷乱军之中的杜甫月夜思亲,然而 诗人并非直抒其情,而是推己及人,从妻儿落笔: 前三联写妻子望月怀人(相思的凄苦悲凉)和儿 女未谙世事,这全是诗人的想象:尾联抒写诗人 希望夫妻子女能够团圆美满,安享天伦。全诗通 过设想妻子望月怀人,儿女天真幼稚来烘托诗人 对妻儿的忧虑和牵挂。
羁旅思乡诗
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题材特征
•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 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后被贬赴任 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 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 此触发灵感,写下诗篇。这类诗大多抒发绵 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 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 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 艰难,书写漂泊无定的孤苦。借旅途 所观、所闻等,抒发内心的孤独、凄 凉及思乡之情。
•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全诗抒写客旅中淡淡的愁思,客愁本来就 存在于诗人心中,当日落黄昏,江岸烟霭迷 离时,思乡的感情更切。后两句写景绝妙, 平野空旷,远树好像反比天高,江水澄清, 水中月影更加分明,旅人思乡之情也更亲切, 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同时又添些许的 慰藉。
标志特征
• 1、诗题中多含有“驿站”“客舍”“登 高”“望 月”“忆”“孤”“寄”“行”“宿”“ 思”等一类能够体现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 以及元宵、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 夕等古代节日名。
• 2、常见意象有月亮(见月怀人,望月思 乡)、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 凄凉、惆怅之情)、杜鹃(叫声“不如归 去”,常与哀怨、思归有关)、猿啼(象 征漂泊之人的悲苦)、沙鸥(喻指漂泊不 定、孤苦伶仃)、孤雁、鸿雁(鸿雁传书 而思乡怀亲)、浮云(漂泊之意)、梧桐 叶落(飘零、孤苦凄凉)、西楼、高楼、 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 高远眺表现思念之情)等。 • 还有如寒山、烟、暝色、宿鸟、日暮等。 特别是暝色渐起、日暮时分,漂泊的旅人 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 4、细节描写。 • 例: 秋思诗
• 唐·张籍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诗中摄取“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进一 步将“意万重”“说不尽”的乡思形象化、 具体化,尤能表达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慎重和 对故乡深深地思念,细节典型,生动感人。
• 5、因梦寄情,虚实结合。羁旅思乡诗中的许 多悲情都是借助梦境得以宣泄的。悲情起于理 想的追求和失落,明知不可能,却还要坚持这 种虚幻的梦境,以求一丝慰藉。然而梦境破灭 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悲情甚至是绝望。即便如 此,诗人还是惯常使用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来 倾诉自己的离情别绪。
常用技法
• 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羁 旅思乡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 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 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怀想,对家乡亲人的思 念,对温馨家庭生活的憧憬。
• 例: 南乡子 • 五代(唐)·李珣 •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 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 这首词写在江南暮春烟雨中的思乡之情,采用 了借景抒情手法,前三句写江南水乡烟雨茫茫 的风光,句句染上了情:烟雨漠漠,岸花零落, 鹧鸪声声叫:“行不得也哥哥”,这些都让作 者泛起乡愁。后三句更是句句含乡愁:野渡扁 舟,水平潮退,是不得不思乡处;客路风雨, 又值春色阑珊,是不得不思乡时。野渡凄寂无 人,更不堪鹧鸪之啼。
• 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乐景来衬 托哀情是羁旅思乡类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 例:
绝句
唐·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碧绿的江,青葱的山,火红的花,洁白的鸟, 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谓不美,可惜当时诗人 客寓成都,亟思东归,但战乱道阻,岁月荏苒, 归期遥遥,春光明媚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 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 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 3、羁旅他乡幽怨愤。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 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 • • • • • 例: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公元767年秋在夔州时所写。此时杜甫56 岁,生活极端困窘。前四句写登高见闻,描绘一幅萧瑟 的秋景图,其中“无边”“不尽”中也无形中传达出作 者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后四句叙事抒情,有 沦落他乡、羁旅天涯的漂泊之痛,有年老多病、久客孤 独的迟暮之悲,有备尝艰难、白发日多的潦倒之苦,更 有因病断酒、国难家愁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