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物流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物流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现代物流业对服务城乡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我区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的决策部署,区人大常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我区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决定在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城市物流园建设情况的报告。
根据《监督法》和《福建省实施办法》的规定,会前,区人大财经委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深入园区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三明城市物流园区总体规划3.1平方公里,可供开发面积约3000亩,概算投资10亿元,年交易额100亿元。
园区划分为汽车贸易综合服务区、公路货运配载平台区、农林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区、工业标准化仓储区、商品油仓储区和汽车维修服务区等六个功能区;定位为具有一定幅射能力,以服务市区为主的综合物流园区。
园区开发建设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顺利推进,截止2010年9月,已收储土地3160亩,开发“三通一平”仓储用地1300亩,完成投资4.8亿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具体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8亿元。
已有41个(含各个子项目)项目签约入驻,其中汽车贸易综合服务区已签约入驻14家品牌汽车4S店,已建成投入使用6家;商品油仓储2家,公路货运配载平台区4家,农林产品仓储10家,汽车维修服务区11家。
目前,园区内已完成土地收储3160亩、平整土地约1300亩、土石方量428万立方米、挡墙14300立方米;已争取中央财政贷款贴息500万元、向市财政预借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向市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贷款3.3亿元,已到位1.43亿元;园区内路网、电网、水网、挡墙、护坡、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物流园区之所以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科学规划、政策配套,划分职能、明确职责,攻坚克难、突破瓶颈,边建边引、商资并进,完善机制、强化领导,使园区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园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目前,我区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存在信息化水平低、局域网建设没跟上、信息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全社会提供各方面物流信息资讯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
2、专业化大型物流企业少。
我区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服务功能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弱。
物流需求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造成物流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没有骨干物流企业带动,成为制约物流园区快速发展的“瓶颈”。
3、园区建设优惠政策缺乏。
由于物流业涉及部门多,沟通协调难度大,规划执行进展缓慢。
比如物流政策法规不完善,影响物流发展的土地、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园区软环境建设滞后,对入园物流企业缺乏吸引力。
三、园区建设对策建议
我区物流园区建设己经进入起步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很快,掀起了一股热潮,这对于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要学习、领会、实践“走前头、拓空间、抓转变、促发展”的深刻内涵,发挥好政府、部门和企业三方面的作用,解决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好参与物流园区建设的各方关系,保持物流园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1、强化意识,明确定位。
实践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前头、拓空间、抓转变、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我区当前而言,是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市区经济圈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投资环境、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海西建设”分工合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全区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应提高对发展现代物流业必要性、迫切性的认识,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增强大力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我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定位,一是明确物流产业为我区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二是充分发挥梅列作为闽中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作用,加强与其他物流节点城市特别是福州、厦门、泉州乃至江西、广东的分工合作,构建海西中部地区物流圈。
2、规划引导、合理布局。
建议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布局等因素,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抓住新建、改扩建南三龙铁路和城市道路大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强铁路货运场所、水运码头、公路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及城际通道与市区道路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贯通。
在对外物流主要通道即公路、铁路、水运的出入口建综合物流中心、公铁联运中心;在高速公路与进出城干道的公路运输节点,建物流转运中心、货运站场;在大型企业、专业批发市场周边建现代化配送中心。
3、整合资源,夯实基础。
一是整合现有资源,加快由政府主导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并通过与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和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相互衔接、相互支持,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物流信息系统,同时实现与本市及周边中心城市的物流信息平台相衔接。
二是鼓励社会资金按照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货运站场。
在财政政策方面,建议通过设立财政引导资金,用于扶持物流中心、物流项目、物流技术创新、物流信息化及物流高新技术应用项目等的建设;在土地政策方面,针对物流园区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具有一定公益性的特征,建议给予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和便利,并投入一定的前期开发资金;在融资政策方面,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对物流业的融资创新,建立适合物流企业的贷款评价体系。
三是按照全省物流业统计工作的部署,加强物流主管部门和协会的力量,完善物流统计工作。
4、创新机制,培育主体。
要通过创新机制来培育物流市场,扶持市场主体。
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
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
大力培育、引进和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服务创新和技术、装备改造,提供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和物流增值服务。
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5、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升组织化水平。
政府应鼓励物流行业组建行业协会,进一步发展会员,扩大行业影响力,支持协会发挥作用:一是行业调研与统计,在政府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行业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
二是咨询服务,如发布物流信息、提供信息咨询。
三是行业规范,从自律的角度制订各项行业规范制度,在市场准入、退出等方面发挥把关作用,在行业的标准化运作、守法经营、受理行业投诉方面担当主角,如企业等级标准的制订、评定,企业信用考核,标准化体系的推广。
四是行业教育和培训。
五是联络与交流,组织各类行业交流、研讨、宣传推介活动,为行业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交流建立渠道,寻求支持。
6、引资引智并举,加强人才支撑。
建议成立由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界专家组成的物流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政策建议,对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提出专家意见。
帮助本地企业引进、留住高层次物流人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招聘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