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05 地质年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生命开始演化,只有为数不多的原核生物,细菌、低等藻类;
元古宙,岩石记录十分普遍。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是由原核生物向
真核生物、单细胞原生动物向多细胞后生动物演化的重要阶段。主要包
括各种原始藻类(蓝藻、绿藻和红藻)及一些细菌,此外还有少量海绵 动物、水母及蠕虫等;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5.3 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单位及地层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以地层形成的时代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与地质年
代单位严格对应,分别为宇、界、系、统、阶、带
岩石地层单位,依据岩石特征的划分与对比,建立起来的不同级别的
地层系统。群、组、段、层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冥古宙,开始于地球形成,由于破坏找不到相对应的岩石; 太古宙,大量岩石记录,主要由变质程度高的变质岩组成。原始生命
第五章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地质体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分为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5.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5.2 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5.3 地质年代表
5.3 地质年 代表
1、地质年代单位 及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根据生
物界及无机界发展过程中 的阶段性特点建立,不同 尺度的阶段性对应不对级 别的单位:
非原始产状:倾斜地层、倒 转地层。 不足:只能确定同一地区相 互叠置的地层新老关系
5.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2、生物 层序律
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且
原先海洋或陆地相通地层中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古生物化 石组合,根据生物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代级到高级的
原理,含有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越简单的地层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意为“古老生物”时代,包括6个纪,由老到新依次为: 二叠纪:各种生物得到了进一步的进 化,但到晚期发生了地质历史上规模 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生物集体灭绝 事件,导致科数减少52%,种数减少 90%,这也是为何将其作为古生代与 中生代分界的原因这一。
5.3 地质年代表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
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 中生代和新生代;
新生代意为生物界呈现出现在的面貌,以哺
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繁盛为主要特征,又称 为“哺乳动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该时期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喜马拉雅山形成,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意为“古老生物”时代,包括6个纪,由老到新依次为: 奥陶纪:海生无脊椎动物 进一步丰富,除三叶虫外, 笔石、海绵、鹦鹉螺、牙 形刺、腕足类、腹足类等。 该时代,是地史上海侵最 广泛的时期。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
盛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哺乳动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该
时期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喜马拉雅山形成,由老到新依次为:
新近纪:双壳类、腹足类和介 形类大量衍生,海洋中各种原 生动物,如有孔虫、放射虫等 极为繁盛,植物界基本由现生 属组成。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中生代意为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又称为“爬行动物时 代”、“恐龙时代”、“菊石时代”,由老到新依次为: 白垩纪:鸟类开始分化,飞行和树栖 能力进一步提高;蛇类、蛾类和蜜蜂 等许多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被子植物 出现;晚期又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 地表占统治地位的爬行类动物大量消 失,恐龙则完全灭经,一半以上的植 物和陆生动物也同时消失。
形成时代越老,反之越新。
不足:局限于沉积岩层和微变质岩层。 注意:不是所有的化 石都可以(舌形贝) 相反,那些生存时限 短、演化快、分布广、 数量多、保存好、易 于发现的化石,被称 为标准化石。
5.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3、岩体相互切割关系
原则 侵入者比被侵入者新
切割者比被切割者新
包裹者比被包裹者新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中生代意为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又称为“爬行动物时 代”、“恐龙时代”、“菊石时代”,由老到新依次为:
三叠纪:爬行哺乳动物;盛 于古生代的植物几乎全部灭绝, 发育的主要为松树、苏铁等。
由老到新依次为:
古近纪:哺乳动物迅速辐射演化;海生无 脊椎动物中以有孔虫类、软体动物、六射 珊瑚等为主;淡水介形类亦大量繁育。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新生代意为生物界呈现出现在的面貌,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繁
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年的 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意为“古老生物”时代, 包括6个纪,由老到新依次为: 志留纪:在原物种继续发 展的基础上,发生两大变 革,其一,脊椎动物大量 出现,并开始向陆地发展, 其二,植物登陆。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形成时代越老,反之越新。
化石:保存在岩层中被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痕迹。
5.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2、生物 层序律
不同时代的地层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且
原先海洋或陆地相通地层中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古生物化 石组合,根据生物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代级到高级的
原理,含有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越简单的地层
第五章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地质体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分为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5.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5.2 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5.3 地质年代表
5.2 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不足 矿物种放射性元素含量低,测量精度要求高 同位素的含量由于各种地质作用可能有损失 有些岩石中不存在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放射性同位素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中生代意为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又称为“爬行动物时 代”、“恐龙时代”、“菊石时代”,由老到新依次为:
侏罗纪:恐龙鼎盛时期,成为 地球的统治者;鸟类的出现; 裸子植物极盛。
第五章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地质体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分为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5.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5.2 同位素年龄的确定 5.3 地质年代表
5.1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或近水平的,且先
1、地层层序律
形成的老地层在下,后形成的新地层在上,这种 原始产状地层所表现出来的下老上新的规律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意为“古老生物”时代,包括6个纪,由老到新依次为: 寒武纪:具有硬壳的不同 门类无脊椎动物大量涌现, 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腕足动物、古杯动物以及 笔石、牙形刺等。还出现 了最原始的鱼类该时代常 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意为“古老生物”时代,包括6个纪,由老到新依次为: 泥盆纪:动物登陆并由海 洋向陆地大规模进军,脊 椎动物飞跃发展,尤其是 鱼类相当繁盛,被称为是 “鱼类的时代”。陆生植 物蕨类在陆地上完全站稳 脚跟。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意为“古老生物”时代,包括6个纪,由老到新依次为: 石炭纪:温暖湿润,沼泽 遍布,并出现了大量的森 林,为煤的形成提供了有 利条件;同时森林也孕育 了昆虫的异军突起;此外, 陆生动物进一步进摆脱对 水的依赖。
5.3 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及其生物特征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高等生物以来的这段时间,它包括地球最近5.7亿
年的历史,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新生代意为生物界呈现出现在的面貌,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繁
盛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哺乳动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该
时期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喜马拉雅山形成,由老到新依次为:
第四纪:气候上开始出现明显的冰 期和间冰期交替模式,人类开始出 现和发展,被称为“人类时代”。
5.3 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单位及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根据生物界及无机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建立,不
同尺度的阶段性对应不对级别的单位:
“宙”:全球性生物界及无机界的重大演化 5亿年以上; “代”:全球性生物界及无机界的明显演化5000万年以上; “纪”:全球生物界明显演化和区域无机界演化 200万年以上 ; “世”:代表生物界科、属的一定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