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 热传递

合集下载

12.2内能热传递(原卷版+解析)

12.2内能热传递(原卷版+解析)

12.2 内能热传递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C.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D.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较小2.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某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某个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含有的热量增加D.某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大3.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必须有不同的()A.热量B.温度C.质量D.高度4.各实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搓手取暖D.生火做饭5.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给热量少的物体B.物体间不接触就不能进行热传递C.通过一定方式可使热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热传递就是温度的传递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C 的冰块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7.一块冰正在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增加,因为一定吸收了热量B.内能不变,因为温度不变C.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D.因为温度保持在0℃,所以内能为08.如图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丙,在其中分别倒入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中的水内能最大B.乙不中的水内能最大C.丙杯中的水内能最大D.乙和丙杯中水的内能相等9.一杯80℃的热水,放在26℃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温度降至26℃,部分热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水的质量保持不变B.水温降至26℃后不再汽化C.热水分子动能保持不变D.杯中热水的内能减少了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在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一定减少,低温物体内能一定增加B.某一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增加,其内能就一定会增加C.温度低于0 ℃的物体一定不具有内能D.当物体内能增加时,物体的温度就一定会上升11.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增加℃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A.℃℃B.℃℃C.℃℃D.℃℃℃12.如图是比较不同材料保温性能实验时,保温材料℃和℃内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所获取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第120min时两材料与测温物质的热传递将停止B.材料℃的保温性能比材料℃的要好C.实验时的室温约为80℃D.材料℃的导热性能比材料℃的要好二、填空题13.在生活中我们要勤洗手,用洗手液洗手时会闻到一股香味,这是_______现象;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在56℃的环境中30分钟就可以被灭活,所以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使用毛巾、餐具等要进行高温消毒,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与内能的关系

热传递与内能的关系

热传递与内能的关系
热传递与内能有密切的关系。

内能是物体分子和原子内部的能量,是热传递的直接来源。

当物体与外界的温度差异存在时,热传递就会发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热传递包括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在传导过程中,热量通过颗粒或分子的碰撞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使得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在对流过程中,流体的运动带走热量,也会改变物体的内能。

在辐射过程中,物体通过发射和吸收电磁波来传递热量,同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因此,热传递和内能的关系可以总结为:热传递是内能的传递和转化过程,通过热传递,物体的内能可以增加或减少。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一)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一)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一)什么是热传递?热传递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根据传递方式的不同,热传递分为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通过分子间碰撞与传递。

在热传导过程中,物体内部热量的传递是无法观察到的,但会导致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

例子1:热传导使得煮水变热将冷水放入开水壶里,置于火源上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开始发生沸腾并变热。

这并不是水直接被加热而产生热量,而是热源传递给了水,使得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快,从而水开始升温。

这就是热传导作用的结果。

例子2:热传导改变人体温度在冬天里,我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却还是能感觉到冷,这是因为我们身体散发的热量会通过热传导逐渐传递到外界的空气中,造成身体感觉到寒冷。

同样,如果我们接触高温物体,比如炉子,热量也会通过热传导传递到我们的身体表面,让我们感到热。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物体内部的热量随着物体的流动而进行传递。

具有热对流特性的物体通常都是液体或气体。

例子3:热对流让蒸汽非常危险我们在吃火锅的时候,水壶里的水烧到了一定的温度,就开始冒出很多蒸汽。

这是因为水被加热后,迅速扩张,变成了气体,形成了热对流,这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蒸汽,非常危险。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辐射热能的方式进行传递,而不需要依赖于物体内部传导或流动。

热辐射会将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可以在真空中传递。

例子4:热辐射改变烤箱里的食物烤箱的热源是通过辐射向食物发射热能的,这种热能传输方式就是热辐射。

当你将食物放入烤箱中,烤箱通过发射热能辐射进行加热,从而使得食物渐渐变热。

总结通过热传递,物体内部的热量可以得到改变,温度也会随之而变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例子都是利用热传递实现的,例如烧开水、食物加热等。

热传递的应用热传递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里列举其中一些。

工业领域在许多工业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热传递实现加热或冷却等目的。

例如,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或高温烘烤的产品,就需要使用高温炉或烤箱,通过热辐射或空气对流的方式进行加热,使得产品达到所需温度。

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1. 哎呀呀,冬天的时候咱们靠近暖炉取暖,这就是热传递改变内能呀!暖炉的热慢慢地传到我们身上,让我们变得暖暖的,多舒服啊!这不是很神奇吗?
2. 你想想,煮东西的时候,火的热量传递给锅,锅再把热传给里面的食物,食物的内能不就增加了嘛,这不就是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嘛!
3. 夏天天气超热,我们去游泳,水的温度比我们体温低,我们身体的热量就传给了水,让我们凉快下来,这难道不是热传递在起作用吗?
4. 烤火的时候呀,那火焰的热不停传递给周围的空气,我们也感受到热,这种热传递不就是在改变我们周围的内能吗?多有意思呀!
5. 把刚做好的饭菜放在桌上,过一会儿就没那么烫了,这是因为饭菜的热量传递给了桌子和周围的空气呀,这不就是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个表现吗?
6. 有时候我们会抱个热水袋,热水袋的热就传递给我们啦,让我们暖暖的,这利用的不就是热传递来改变我们的内能嘛!还不明显吗?
7. 锻造钢铁的时候,高温的火焰把热传递给钢铁,让钢铁变得通红,这也是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典型例子呀,是不是很厉害?
8. 生病发烧用湿毛巾擦身体降温,是因为水会带走身体的热量,这就是通过热传递来降低身体的内能呀!
结论:生活中有好多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呢,真的到处都是呀!。

第九讲 内能与热传递

第九讲 内能与热传递

内能与热传递1.掌握内能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2.学会运用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3.比热容的概念与公式运用【课堂导入】 思考: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热水和冷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热水能把人烫伤而冷水不能?思考:为什么抓着铁棍子的一端也会感觉到发热?热量是怎样“跑”到手上的?1、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举例)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2、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①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②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2)改变内能的方法①做功a.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b.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c.解释事例: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②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识点梳理重难点 第九讲【例1】擦燃火柴时,火柴的温度_____,内能_____。

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火柴的内能。

火柴放在火上也可点燃,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火柴的内能。

【例2】如图所示,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

当塞子从瓶口冲出,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A .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B .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C .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D .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例3】质量、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时:()A .热量从铁块传给水B .热量从水传给铁块C .温度从铁块传给水D .温度从水传给铁块【例4】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A .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B .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 .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 .物体的比热容一定增大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相等的1 kg 和100 g 的水内能相同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2.对于下列四种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 .冷天人们喜欢搓手取暖是由于热传递改变内能B .下滑时臀部有热的感觉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C .酒精蒸发吸热用来给高烧病人降温D .水的比热容大用来冷却发动机3.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4. 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针对训练典例归纳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2)热传递的特点①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发生热传递,但温度不变,内能变化) ②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③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④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热传递双方温度相等(3)摩擦、撞击等有阻力存在的方式都是做功思考:撒哈拉沙漠白天的温度高达60摄氏度而晚上的温度低至0摄氏度,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信息快递”: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 内物质吸收的 相同.实验思考题:(1)小明的实验方法是在 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观察的是 ;(2)小华的实验方法是在 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观察的是 . 而课本中的实验是采取 (小明/小华)的实验方法.(3)实验中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4)在实验中用搅拌器给沙子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5)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观察 .2.分析与结论:怎样才能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差异?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的热量是 (相同/不同)的,物理学中用 来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 如果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1℃,比较起来容易,进一步引出比热容的定义: _________的某种物质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 .3.比热容: 火星小贴士沙(1)符号:(2)单位:,读作 . (3)查表可知: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 . 4.思考讨论:①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容谁大? .②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丝的比热容大? .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1.从比热容表中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相同/不同).2.讨论: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白天在阳光照射下,相同质量的砂石和水,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温度升高的快,晚上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则的温度下降得快.3.海陆风的成因: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陆地)吹来,而晚上的风通常从(大海/陆地)吹去.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温度高/温度低),冬季比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小).1、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1)单位: 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2)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越大,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3)热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4)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注意:(1)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是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2)热传递是把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不是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注意: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做功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这要看物体消耗的能量是否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如举高物体时,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变成了物体的势能,并未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就没有改变。

如何区别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即内能的变化是由于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引起的,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物体内能减小。

如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功(图甲)棉花燃烧表明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了,也就是说,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了。

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就会发热(图乙),表明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铁丝的内能增大,铁丝内能的增大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

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但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温度B.比热容C.热量D.质量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也越多B.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能越大3.下列几个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B.冬季对着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冬天搓手,手感到暖和D.冬天围着火炉取暖,身体感到暖和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C.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一物体内能增加,其温度一定升高5.关于热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温度降低,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减小C.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水和冰,内能相同D.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6.关于热传递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是高温物体的温度传给低温物体B.并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比热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D.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8.0℃的冰块全部熔化为0℃的水.体积将有所减小.比较这块冰和熔化成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O℃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C.O℃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D.无法确定9.物体内所有的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_______ ,以及分子之间的______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教学设计3:内能 热传递

教学设计3:内能 热传递

内能热传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5、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形成将所学的知
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三、教法与学法指导:
实验演示、讲解、讨论、思考、练习、启发等
四、教具准备:
玻璃杯、热水、汤勺、讲议。

九年级物理二、内能热传递

九年级物理二、内能热传递
图C12-2-1
二、内能 热传递
6.请将下列“热”字的含义填入空内: (1)今天天气很热的“热”指的是___温__度___. (2)物体吸热升温的“热”指的是___热_量___. (3)摩擦生热的“热”指的是___内_能____. (4)热传递的“热”指的是___热_量____.
二、内能 热传递
2.影响因素:物体内能大小与物体的___温_度____、质量、材料和 状态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越__大___.
二、内能 热传递
[注意]①内能不是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而是整个物体所具有的 能量,所以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②机械能和 内能是两种互不相关的能量,机械能有时可以为零,但内能任 何时候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 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影响 因素
质量 温度 状态
材质
发生条件:存在温度差
方向: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二、内能 热传递
课堂反馈
1.物体内___所__有__分_子__动_能____和___分__子__势_能____的总和叫作物体的 内能.
2.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__能__量___叫作热量,它的单位是 __焦__耳__.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__热__量____,它的内 能__减_小___;低温物体吸收__热__量____,它的内能__增__大__.
二、内能 热传递
四 热量
1.概念: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___能_量____叫作热量.符 号为___Q___.
2.单位:在国际单位中,热量的单位与能量、功的单位相同, 也是___焦__耳___.
二、内能 热传递
[注意]①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它传递的是能量而 不是温度;但常常伴随着温度的变化,所以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 量. ②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 热量”“物体的热量是多少”或“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等.

热和内能相关知识点讲解_

热和内能相关知识点讲解_

热和内能相关知识点讲解_1.热传递①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热传递的实质: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能量,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

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

3.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即 U= Q吸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Q放= - U4.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不会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到高温部分。

5.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但是它们还是有重要区别的。

做功是系统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而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

典例探究例1 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功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功解析: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

故C正确。

答案:C友情提示:铁丝的温度升高从结果我们无法判断是哪种方式改变了内能,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例2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解析: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所以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选C、D 答案:C、D友情提示:注意区分状态量与过程量的不同特点例3 有一个10m高的瀑布,水流在瀑布顶端时速度为2m/s,在瀑布底与岩石的撞击过程中,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请问水的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103 J/(kg ℃) ,g取10m/s2 .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当水流到达瀑布底时的动能友情提示:搞清能量转化的物理情景及转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从而由能量守恒定律来列方程求解。

第一讲--内能与热传递

第一讲--内能与热传递

第十二讲内能与热传递知识点梳理一、分子动理论知识回顾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处于永无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与机械能相比:1.物体内部的分子始终处在无规则的运动中,分子具有动能。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两点说明:1、内能是指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势能)是有区别的。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为什么?)思考:0度的冰具有内能吗?三、内能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内能的大小与质量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说明:1、温度反映的是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2、质量反映的是物体内部分子的数目或单个分子的平均质量四、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一杯热水,很烫人,放在桌子上凉会儿再喝。

在这个过程中,热水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杯子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是在温度不相同的物体之间进行的,且能量从温度高的转移向温度低的。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是:能量五、热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用符号Q,表示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相同,也是焦(J)。

由热量的定义可知: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有意义.我们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而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一定和0℃的水内能一样大B.0℃的水一定比5℃的水内能小C.0℃的水一定比5℃的水热量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例2.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C的水没有内能例3.说明下列各题中内能改变的方法:(1)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就凉了,______;(2)铁块在火炉上加热,一会儿热得发红,______;(3)冬天人们往手上呵气取暖,______;例4、把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一会儿之后,用手摸勺柄,会感到它的温度明显升高,这表明它的内能____了。

9 内能+热传递教案

9 内能+热传递教案

9 内能与热传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定义和方式1.2 教学内容内能的概念和意义热传递的定义和方式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内能和热传递的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热传递的过程1.4 教学步骤引入内能的概念,解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介绍热传递的定义,解释其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举例说明热传递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二章:内能的量化和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能的量化和测量方法2.2 教学内容内能的量化和测量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内能的量化和测量过程2.4 教学步骤介绍内能的量化方法,如单位质量的内能、单位体积的内能等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内能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理解内能的量化和测量过程第三章:热传递的原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原理和规律3.2 教学内容热传递的原理和规律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原理和规律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热传递的过程3.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的原理,如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解释热传递的规律,如傅里叶定律举例说明热传递的原理和规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四章:热传递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传递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热传递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热传递的应用4.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暖气、热水器等分析热传递在工业中的应用,如热交换器、热处理等引导学生讨论热传递的应用对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让学生思考内能和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的总结内能和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采用总结法,让学生通过总结和思考了解内能和热传递的重要性5.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总结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让学生思考内能和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第六章:热传递的数学表达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热传递过程的数学表达方法6.2 教学内容热传递的数学表达,包括热量、温度、热流密度等基本参数的表示方法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理解热传递的数学表达式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热传递的数学表达方法6.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温度、热流密度等基本参数的数学表示方法解释热传递过程中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如傅里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热传递的数学表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热传导方程的求解第七章:热传递的模拟与计算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模拟与计算方法7.2 教学内容热传递的模拟与计算方法,包括热传递方程的求解、数值模拟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热传递的模拟与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热传递的模拟与计算方法7.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分离变量法、傅里叶级数法等解释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热传递的模拟与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求解第八章:热传递的实验技术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实验技术和方法8.2 教学内容热传递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操作等8.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热传递的实验技术8.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实验中常用的实验设备,如热电偶、温度计、热流计等演示热传递实验的操作步骤,如样品制备、数据采集等引导学生进行热传递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第九章:热传递在工程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传递在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和实例9.2 教学内容热传递在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和实例,如航空航天、建筑、能源等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热传递在工程中的应用9.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实例,如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分析热传递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实例,如建筑物的隔热和取暖系统讨论热传递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热交换器和热发电厂第十章:总结与展望让学生总结热传递的基本概念、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思考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热传递的基本概念、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的总结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采用总结法,让学生通过总结和思考了解热传递的重要性10.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总结热传递的基本概念、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思考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第十一章:热传递的现代技术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传递领域的现代技术和发展趋势11.2 教学内容热传递领域的现代技术,如相变材料、纳米技术、热管等热传递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可持续发展、高效节能等1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热传递领域的现代技术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热传递现代技术的作用和原理11.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领域的现代技术,如相变材料的热控制、纳米材料的热传导等解释热传递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可持续发展在热传递中的应用、高效节能技术的发展举例说明热传递现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第十二章:热传递与环境保护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传递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热传递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2.2 教学内容热传递与环境的关系,如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热传递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废物热能利用、废热回收等1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热传递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热传递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2.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与环境的关系,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气候变化的趋势等分析热传递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废物热能利用的技术和实例、废热回收的原理和效果等讨论热传递在环境保护中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十三章:热传递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传递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机遇13.2 教学内容热传递领域面临的挑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热传递领域的未来发展机遇,如新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1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热传递领域的挑战和机遇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思考热传递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案13.4 教学步骤介绍热传递领域面临的挑战,如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影响、环境污染的现状和解决方案等解释热传递领域的未来发展机遇,如新能源利用的技术和前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等引导学生讨论热传递领域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第十四章:热传递案例研究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研究,深入理解和应用热传递的知识和技能14.2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热传递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1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让学生通过独立研究或小组合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14.4 教学步骤布置热传递案例研究课题,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组织学生进行报告和讨论,分享案例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热传递的学习内容和经验让学生思考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15.2 教学内容热传递的学习内容的总结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15.3 教学方法采用总结法,让学生通过总结和思考了解热传递的重要性15.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总结热传递的学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等让学生思考热传递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内能与热传递的相关知识,包括内能的概念、量化和测量方法,热传递的原理、方式、数学表达和应用,以及热传递的实验技术、模拟与计算、现代技术、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挑战等内容。

内能热传递物理教学设计-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内能热传递物理教学设计-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内能热传递物理教学设计-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教学目标:1. 理解热传递和内能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2. 掌握热传递的方式和与内能改变的关系;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示意图;2. 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实例和案例;3. 实验器材:热容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计。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概念(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热传递和内能的概念,简要解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 通过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理解热传递和内能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二:介绍热传递的方式(15分钟)1. 讲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引入示意图,解释每种方式的特点和示例。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环境下的热传递方式,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步骤三: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热传递和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解释传导和对流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

2. 引导学生理解辐射过程中热传递的特点,解释辐射与内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步骤四:实验观察与分析(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热容量相同的物体的温度,然后将一个物体放入冷水中,另一个物体放于室温环境中,观察两个物体温度的变化。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

步骤五:进行综合应用(15分钟)1.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在冬天里,我们要怎样保持室内温暖?2. 学生讨论并给出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步骤六:小结与反思(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概念和关系。

2. 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继续进行相关实验或案例的讨论,深化学生对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理解。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摘要:1.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概念2.例子1:铁块投入水中3.例子2:室内石头放到室外4.例子3:冰块放到常温下的容器中5.例子4:铁锅放到火上烧6.例子5:冬天烤火7.例子6:用钻打孔8.例子7:轮胎磨擦地面9.例子8:反复弯折铁丝10.例子9:暖气使屋内温度升高11.例子10:用火烧开水正文:热传递改变内能是指通过热量的流动,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过程。

这种过程是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转移,从而使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

例子1:将100摄氏度的铁块投入到20摄氏度的水中,铁把热量传递给水。

在这个过程中,铁块的内能减少,水的内能增加。

例子2:把室内的石头放到室外让烈日晒。

在这个过程中,石头的内能增加,因为太阳能传递给石头热量。

例子3:把冰块放到常温下的容器中自行熔解。

在这个过程中,冰块的内能增加,因为环境温度传递热量给冰块,使其熔解。

例子4:把铁锅放到火上烧。

在这个过程中,铁锅的内能增加,因为火的热量传递给铁锅。

例子5:冬天烤火。

在这个过程中,火的内能减少,人的内能增加,因为热量从火源传递给人。

例子6:用钻打孔。

在这个过程中,钻头的内能增加,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使钻头的温度升高。

例子7:轮胎磨擦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轮胎的内能增加,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使轮胎的温度升高。

例子8:反复弯折铁丝。

在这个过程中,铁丝的内能增加,因为人对铁丝做功,使其温度升高。

例子9:暖气使屋内温度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暖气的内能减少,屋内的内能增加,因为热量从暖气传递到屋内。

例子10:用火烧开水。

在这个过程中,火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从而使水沸腾。

以上就是热传递改变内能的10个例子。

内能热传递教学案教案

内能热传递教学案教案

第二章机械能和内能课型:新授课内能热传递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2.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点关于内能、热量的概念;类比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难点认识内能及相关定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内能、温度与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流程1、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和______的总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始终________;2、演示扩散现象;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3、热传递:是指能量从_____物体传到______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_______部分传到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热量的概念:热传递转移能量的多少;课堂检测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是能量的形式之一,单位也是________;2、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___能;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具有_____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也具有_______能;3、物理学里,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4、如图1所示,同时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墨水,颜色先变均匀的是_____ 选填“冷水”或“热水”,说明: ;图15、2010年滨州若一太阳能热水器经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70℃,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6、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C.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D.当物体温度为0℃时,物体具有的内能也为零7、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内能 B.质量 C.温度 D.热量8、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9、若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可能不变 D.可能升高10、2010年广州用图2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图2最快;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一定和0℃的水内能一样大 B.0℃的水一定比5℃的水内能小C.0℃的水一定比5℃的水热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平时我们所说的“热”在不同情况下的含义也不同;这杯水太“热”了,这里的“热”指的是;开水放“热”降温,这里的“热”指的是 ;3、热传递的实质,就是______从_______物体传到______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______部分传到________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______的________叫做热量;4、“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5、2010年安徽下图中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 B.乙图,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增加了C.丙图,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了 D.丁图,飞机升空后重力势能增加了6、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问题一: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二: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4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一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①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教学后一得。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摘要:一、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概念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将100 摄氏度的铁块投入到20 摄氏度的水中2.把室内的石头放到室外让烈日晒3.把冰块放到常温下的容器中自行熔解4.把铁锅放到火上烧5.冬天烤火6.把沸水倒在冰块上7.用冰水浸泡双手8.轮胎磨擦地面,温度升高9.冬天,双手相互摩擦取暖10.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正文:一、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概念热传递是一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它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从而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将100 摄氏度的铁块投入到20 摄氏度的水中:在这个例子中,铁块把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把室内的石头放到室外让烈日晒:石头在阳光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把冰块放到常温下的容器中自行熔解:冰块在常温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最终熔解成水。

4.把铁锅放到火上烧:铁锅在火上受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5.冬天烤火:在冬天烤火时,火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和物体,使它们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6.把沸水倒在冰块上:沸水在冰块上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而冰块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最终熔解成水。

7.用冰水浸泡双手:双手在冰水中吸收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8.轮胎磨擦地面,温度升高:轮胎与地面磨擦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轮胎和地面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9.冬天,双手相互摩擦取暖:在冬天,双手相互摩擦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0.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当反复弯折铁丝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丝弯折处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总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

加强热传递利用内能的例子

加强热传递利用内能的例子

加强热传递利用内能的例子加强热传递利用内能是指通过合理利用物体内部的内能,以提高热传递效率和效果。

下面列举了10个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加强热传递利用内能。

1.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一种设备,用于在两个流体之间传递热量。

它利用流体内部的内能,通过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实现热能的有效利用。

2.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通过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利用内能的方式传递热量。

蒸汽可以在各种工业和家用应用中用于加热和提供动力。

3. 热泵:热泵是一种利用内能的设备,通过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并将其释放到高温环境中,以实现加热或制冷效果。

热泵可以用于供暖、空调和热水等多种应用。

4. 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然后将其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内能被充分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蒸汽动力机车:蒸汽动力机车是一种利用燃烧产生的蒸汽来驱动车轮的交通工具。

蒸汽动力机车通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了热能的有效利用。

6.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从而提供热水供应。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利用内能实现了热能的有效利用。

7. 热力汽车空调系统:热力汽车空调系统利用发动机产生的余热来加热或制冷车内空气。

这种系统通过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内能,提高了汽车空调的效率。

8. 电热水壶:电热水壶是一种利用电能将水加热的设备。

电热水壶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利用内能实现了水加热的效果。

9. 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提供热水供应。

燃气热水器通过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热能,实现了热能的有效利用。

10. 地源热泵: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的恒定温度来加热或制冷建筑物。

地源热泵通过利用地下的内能,实现了高效的空调和供暖效果。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加强热传递利用内能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这对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的例子

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的例子

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的例子
以下是 6 条相关内容:
1. 哎呀呀,想想冬天里咱们用的热水袋吧!把热水灌进去,这可不就是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嘛。

暖呼呼的,就像妈妈的拥抱一样温暖着我们,难道不是吗?
2. 嘿,你知道电暖器不?那家伙通上电,快速地散发热量,让整个房间都变得暖洋洋的,这就是在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呀!像不像一个小太阳在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3. 哇哦,夏天吃冰棍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冰棍的凉气是咋来的?不就是冰箱在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把热量带走,才让冰棍那么凉快的嘛!这多神奇呀!
4. 咳咳,你们冬天烤火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舒服呀?火燃烧产生热量,通过热传递让我们身体暖和起来,这就是最直接的加强热传递利用内能呀,多棒啊!
5. 嘿呀,想想做饭用的电磁炉!它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加强热传递去加热食物,这不就是在直接利用内能嘛,多厉害呢,对吧?
6. 哇,洗澡时用的热水器,它加热水后,热水的热量传递给我们,让我们能舒舒服服地洗澡,这就是在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呢!是不是感觉生活中到处都有这样的例子呀!
我觉得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舒适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200℃,它 具有的内能比常 温体吸热 B.物体放热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转移到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高温物体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部分
低温物体
(不同物体之 间) (同一物体 之间)
低温部分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通常用字母Q表示。 热量和内能的单位都是焦(J)。
苹果和地 球相互作 用具有势 能
运动着的分子 也具有动能
互相吸引的分 子也具有势能
结 论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炽热的灯丝温度 高达2500℃,它 具有的内能比常 温时多
同一物体,温度越 高,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越剧烈,内能 越多;反之,温度 越低,内能越少。 这就是说,同一物 体的内能是随着温 度的变化而改变的。液态空气的温度
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 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弹 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运动着的 篮球具有 动能
将已知事物跟 未知事物进行 比较根据它们 的相同或相似 推知未知事物 也可能有某种 属性这是科学 认识的一种重 要方法。
小结: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特点:
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
2、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