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与工具书等数据库的介绍与利用
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
![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a63fdfb14e852458fb577a.png)
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查检实例
• 查《嶺南叢書 》詳細情況:“嶺”四角碼2238 該叢書所在頁碼451
• 查《嶺南叢書 》收藏單位:“嶺”四角碼2238 該叢書收藏表號496(斜體)
/
/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
• 本册为子目分类目录。将 《中国丛书综录》(总目 )所收的全部古籍( 38891种 )按经、史、子 、集编排,每种古籍注明 卷数、著者姓名及朝代、 哪些丛书收入了这种古籍 。 • 本册另一种用途:可以查 知某种性质的书(如工艺 讲 陶瓷的,游艺讲谜语的 等等)都有哪些。
《四库全书》与南北七阁
• • • • • • • • • 北四阁: 文渊阁(故宫):文渊阁四库全书 文溯阁(沈阳):文溯阁四库全书 文源阁(圆明园):烧毁 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 南三阁: 文汇阁(扬州):烧毁 文宗阁(镇江):烧毁 文澜阁(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
文渊阁(北京故宫):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本校有影印本(古籍所
查他馆所藏古籍
• ▲联合书目数据库: • 途径一:本馆主页—CALIS中心—中国高等 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公共目录检索系统 • 途径二: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古籍善本 书目导航 • ▲各馆馆藏书目检索 : • 途径一:登录各馆主页; • 途径二:登录本馆主页—检索向导—古籍
查古籍全文(电子):馆藏资源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使用方法 • 浏览丛书子目:目录/各类/子目及其所 在丛书 • 查检丛书子目:利用第三册《子目书 名》、《子目著者索引》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查检实例
• 一、查找古代“游记”方面的图书:史部/地理类 /游记之属(纪胜、纪行) • 二、查找古代“姓名”方面的图书:史部/传记类 /姓名(姓、同姓名、名、别号) • 三、查找古代“文字、音韵”方面的图书:经部/ 小学类(说文之属、字书之属、音韵之属、训诂 之属) • 四、查找古代“小说”方面的图书:子部/小说之 属(杂录之属、志怪之属、传奇之属、谐谑之属 、话本之属、章回之属、评论之属)
探析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探析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47decd227916888586d776.png)
探析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古籍文献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古籍文献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
古籍文献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切实解决古籍文献在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尤为重要。
标签: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开发利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
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古籍难以保存,传承至今的珍本孤本,尤显珍贵。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把古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来完成。
几年来,各地古籍保护收藏单位积极做好古籍普查、名录申报、人才培训、古籍数字化建设等项工作,为古籍保护工作的推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古籍文献,同时深入地挖掘它们的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是需要我们探讨的一大课题。
一、保护好古籍文献对其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解读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
广义的古籍应该是包括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敦煌遗书、唐宋以来雕版印刷品,即1912年以前产生的内容为反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和典籍;狭义的古籍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我国古籍文献的收藏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献大国。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藏有各类古籍文献2717.5万册件,其中善本古籍229.5万册件,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文献收藏单位等也藏有大量的古籍。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古籍善本有5.75万种。
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古籍文献的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古籍破损情况仍然十分严重,需要抢救修复的古籍数量十分庞大。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在馆藏的100万册件的善本中,轻度破损的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12万册件。
我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
![我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9a2e0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8.png)
我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古籍文献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的古籍文献源远流长,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领域。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许多古籍文献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的古籍文献,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对古籍文献的保护。
古籍文献的保存和保护是一个基础性工作,对于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保护古籍文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古籍文献的保护范围和责任主体,加强对古籍文献的法律保护。
二是加强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存档和应用,以确保古籍文献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三是加强对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培养。
加大对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投入,提高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我们需要加强对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
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是保护工作的重要延伸,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古籍文献的价值。
在开发利用古籍文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古籍文献的利用率。
通过建立相关的古籍文献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古籍文献的整理和整合工作,提高古籍文献的利用率。
二是加强对古籍文献的深度挖掘和研究。
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古籍文献,加强对古籍文献的价值发现和再创造,提升古籍文献的研究价值。
三是加强古籍文献的传播和推广。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古籍文献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古籍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
保护与开发利用古籍文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国应该加大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力度,同时注重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以实现古籍文献的最大化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我国的文化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浅析古籍的保护与利用
![浅析古籍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bca54b10a6f524ccbf85af.png)
浅析古籍的保护与利用作者:张晓寒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10期摘要:古籍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本文介绍了古籍的重要作用及保护状况,提出了加强古籍保护的重要措施,并对古籍利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古籍;保护;利用;图书馆古籍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现阶段古籍的保护与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现存的大量古籍因底数不清,老化、破损严重,修复手段落后和修复人才匮乏,使大量珍贵古籍面临失传的危险,加强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刻不容缓。
一、古籍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意义1.古籍的重要作用(1)古籍蕴含着艺术价值。
古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征。
汉字方正典雅的特点,古籍的装帧形式、编制体例、印刷方式、版本模式以及插图、绣像、套印、提拔、钤印都会给人带来艺术的熏陶。
因此古籍经典同时亦是高雅的艺术品。
(2)古籍是现代人学术研究的素材。
古籍深具学术价值,诸多现代学科基础理论来源于古籍。
在保护古籍的同时,应该合理利用古籍,让中华古籍成为现代文明的不竭源泉。
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巴黎宣言》中宣称:“人类要想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3)古籍传承着华夏文明。
古籍实现了人类的历时信息交流,具有文化价值。
古籍将两千多年来形成的中华文化彻底包容殆尽,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千年绵延、一脉相传。
2.古籍的保护状况我国古籍的保护状况堪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大中专院校的图书馆共收藏古籍4000余万册,历经岁月侵蚀,其中三分之一(约1500万册)损毁或自然老化非常严重,亟待保护。
“保护古籍工作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因此,我国古籍保存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对古籍的保护力度,让公众有更多的古籍可资利用。
二、古籍的保护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
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分解
![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b4b9e0e453610661ed9f48f.png)
• 丛部:收录历代编纂的各类丛书。(如:儒学警悟、百川学海、四库
全书、岭南丛书等)
《四库全书》与“四库系列”
• 四库全书( 3461种。清乾隆以前之书 ) • 续修四库全书(5213种,清乾隆至清末之书) •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4508种。编四库时有目无文
•
二、古籍及相关图书的查找方法
• 查本馆所藏古籍 • 查他馆所藏古籍 • 查古籍全文(电子版)
查本馆所藏古籍
• 提供以下检索工具: • ▲馆藏书目检索:只能查到馆藏部分古籍。 • ▲卡片目录:能查到馆藏全部古籍。
• 途径:书名、著者、分类 • 方法:按繁体字笔顺排列 • 位置:七楼特藏室西北角
• ▲书本式目录:
《中国丛书综录》简介
• 上海图书馆编。收录北图 等41所图书馆所藏古籍丛 书总目2797种,子目 38891种。分三册: • 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 查检实例) •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 查检实例) • 第三册:子目书名、子目 著者索引(查检实例)
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
• 本册为丛书总目。可以了解到《中 国丛书综录》所收录2797种丛书的 详细情况,包括丛书书名、编辑者 朝代与姓名、刊刻年代与刊刻者, 丛书子目书名及其卷数、作者朝代 与作者名,还有每种丛书在国内47 所主要图书馆的收藏情况等。 • 分汇编和类编两部分( 2797种) 。汇编下分杂纂、辑佚、郡邑、氏 族、独撰五类;类编下分经、史、 子、集四类。 • 书后附《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 表》、《丛书书名索引》和《索引 字头笔画检字》。
古籍及相关文献 检索与利用
主讲:罗志欢 EMAIL:tluozh@ TEL:85220288-5015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b48cd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9.png)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
图书馆是一所保存、收藏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知识殿堂。
图书馆不光是存储书籍的场所,也是读者了解、学习,吸收知识的场所。
而古籍是图书馆收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古籍文化,将古籍传承下去,是图书馆应尽的重要社会责任。
因此,在管理古籍的同时,如何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是重要问题。
首先,对古籍的管理应该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
形成健全的古籍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的档案资料,对古籍进行细致的分类、编号、登记、整理、防火、防潮、防虫等工作,以确保古籍得到良好的保存与管理。
同时,应加强古籍保护区域和安全措施,确保古籍不被破坏或丢失。
此外,对于古籍的修复以及数字化工作也应给予足够重视。
其次,古籍利用的渠道和途径也应该得到充分发挥。
借助现代化手段和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技术,人们可以利用古籍并传承它们。
利用古籍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阅读、研究、出版、展览等。
例如,利用古籍来获得历史文化信息、了解祖先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第三点,古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应该相结合。
如何发掘其社会作用和经济价值,使之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例如,可以开发相关的文化产品,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古籍的社会声誉。
综上所述,古籍是图书馆中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古籍合理使用与管理,需采取科学、系统、多样的管理与利用方式,发挥古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6071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b.png)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手段也发生了变化,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图书馆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和利用策略,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在众多古籍中,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文化珍品,但在管理利用上仍存在各种问题。
在本文中,将就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进行一些探讨。
一、古籍的管理1.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目前解决古籍管理难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数字化处理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藏书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原件保存的效率,减少对古籍的损伤。
数字化处理兼具保护和利用两大优势,对于珍贵的古籍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数字化处理还便于读者和学者的利用和分享,提升了古籍保护和利用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2.信息化管理图书馆如果想要管理好古籍,必须要与现代科技连接起来。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古籍的分类、检索、归档等基本管理功能。
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将古籍与其他藏书进行有机结合,如将古籍与新书、电子书、数字信息等相互联系,开展资源共享,强化知识服务。
借助信息化手段,还可以支持制定古籍保护计划,有效地监测古籍的存储、维护、整理和安全管理。
二、古籍的利用1.保护工作为了保护古籍的完整性和长久传承,摄影、复制和修复等技术手段应该得到重视。
保护性修复和非保护性修复的区别应该得到清楚的界定,避免在修复古籍时尊重历史原貌的原则得不到遵守。
重要的是要保持古籍原貌,同时确保用于修复的材料符合科学标准,防止在修复过程中对原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2.出版及展示古籍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保护,更在于传承、利用和展示。
出版古籍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享学术研究的成果,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保持古籍的传承。
一些珍贵的古籍可以放在展览馆内进行展示,供公众参观和学习。
展览是借助古籍文化、历史、艺术和风俗等形式展示乡土文化、民俗生活和历史风貌的重要平台。
三、如何确保古籍管理与利用的合理性?1.建立古籍管理制度正确的制度规定、操作流程不仅能够更好地保障古籍修复与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和标准性,还能规范工作程序,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管理、监督、评估机制。
20150525古籍资源简介及利用
![20150525古籍资源简介及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d2fb21b90d6c85ec3ac6d1.png)
2 分类检索方法 -查找同类书
做一项课题之前,要把所有相关参考文献都查 到,这就需要查同类书,查相关文献,一般用关 键词,也就是主题词。 先到网上查相关的文章,记下文章后的参考文 献。
在图书馆利用分类号或主题词查同类书
(1)用主题词查
(2)用分类号查
42
(1) 用主题词查
主题词:指图书或文章的内容实质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对主题词进行规范化 处理,是编目人员和读者共同的依据。文献 编目主题词字段6字段 读者选用主题词:弄清楚检索目标所属的学 科,确定检索的范围,选取词意更为具体的 词作为主题词,用书面词语,少用口语化词 语和词意宽泛的词语。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可在网络上搜索 本 馆OPAC高级检索最后一个 43
7
套印本
套印本用两种以 上颜色套版印成 的书本。 包括朱墨套印、 三色、四色、五 色套印本等
8
活字本
用胶泥、木、铜、铅等材料制成方块单
字,然后排版印刷的图书,称为活字本。 聚珍版--木活字本
9
影印本与铅印本
以某一版本为底本,
用照相的方法制成印 版,上机印刷而印成 的书本。 石印本 珂罗版印本 、 现代扫描影印 铅印本
17
二、古旧文献检索—OPAC
1 馆藏地详图、图书馆业务常用词 字段详解 详解记录中各主要字段通常 2 一般检索方法(书名、作者) 3 分类检索方法 (主题词、分类号) 4 丛书检索方法 5 其他(多库检索、多字段、年代 出版社 等) 6查不到书刊的情况
18
1分馆和馆藏地
古旧文献阅览室
北一古旧文献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
古旧文献资源简介及利用
吴雪梅 2015.05
谈谈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谈谈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b98a14bcd126fff7050b69.png)
谈谈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作者:徐丽莉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中华民族的古籍文献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它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而本文主要针对古籍文献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籍文献;保护;利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研究部署古籍保护工作,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随后,文化部下发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国家珍贵古籍申报评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并进行了讨论。
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古籍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得我国古籍书目浩如烟海,一个四库全书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
它们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极其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它传承和见证了中华民族人类文明历史和发展的进程,是我们链接古代文明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血脉。
所以,无论是博物馆、图书馆等任何存有古籍文献的单位都有对古籍保存保护的义务和责任,这些年我们对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相比之下,对古籍文献的利用显得薄弱,进而造成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的现象,近年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古籍文献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有效的解决了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
以下介绍几种古籍文献保护和利用方法,供有志于古籍研究利用的同行们参考。
1、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方法1.1传统修复法我国古籍文献十分丰富,它不仅包括唐宋以来的雕版、活字印刷品,还包括历史久远的甲骨文拓本、简牍帛书等非印刷品文献资料。
这些古籍文献载体不同,保存中受潮湿、光照、虫害、尘土的侵蚀,还有战乱、火灾的戕害,致使许多古籍出现残损。
修复古籍,还原古籍原貌,延长古籍原件的寿命,是对古籍原件进行抢救和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
![我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61f43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1.png)
我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古籍文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
由于古籍文献的年代久远、保存条件较差等原因,使得其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传承难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珍贵的古籍文献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遭受着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等多方面的威胁,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
这些古籍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思想、科技等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古籍文献,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寻找出适合古籍文献特点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存和充分利用,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古籍文献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我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古籍文献的珍贵意义,分析当前古籍文献面临的保护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方式下的效果与成果,从而为我国古籍文献的持续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进一步唤起社会对古籍文献的重视和关注,促进相关部门加大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推动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传承和传播,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古籍文献的保护意义古籍文献作为我国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
其保护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历史文化。
古籍文献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事件、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学术价值。
古籍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知识,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制度、科技发展、文学艺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够为今人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源和思想启迪。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1ed63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f.png)
试论图书馆古籍的管理及其利用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的重要存储之一,其负责管理的古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籍是历史留下的珍贵遗产,对于研究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对图书馆古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
一、古籍管理图书馆对于古籍的管理主要包括收集、保存、修复和数字化等方面。
收集是图书馆古籍管理的开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古籍,不仅可以丰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还可以发掘出许多珍贵的古籍,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方便。
保存是古籍管理的重中之重,包括环境、温湿度、通风等多个方面。
只有将古籍保存好,才可以让古籍长久保存下来。
修复是对古籍进行保护和修复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已经受损的古籍,需要进行修复,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
同时,还需要对古籍进行鉴定和分类,将其按照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方便读者使用。
数字化是将纸质古籍转化为数字形式,将其保存在互联网上,方便人们进行查找和利用。
数字化的好处在于可以将一些珍贵的古籍进行保护,同时又能让更多的人获取到这些古籍,方便大众阅读和研究。
二、古籍利用古籍的利用是图书馆管理古籍的最终目的,也是古籍的重要价值体现之一。
图书馆需要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推出丰富的古籍资料和服务项目,让读者能够方便地阅读和利用古籍。
古籍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
通过对古籍进行研究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发现一些未曾注意到的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除了学术研究,古籍还可以用于文化传承。
一些长期保存的古籍,有许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信息,比如古代的圣经、文学作品等。
通过这些古籍,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发扬着古代的文化遗产。
图书馆在管理古籍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
随着数码化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可以将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人们阅读和使用。
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古籍,还可以使用先进的环境设备和防盗措施,加强古籍的保护力度。
古籍数据库使用方法介绍
![古籍数据库使用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7876e233968011ca30091c2.png)
校外访问客户端类古籍库过程
首先登录:
:8080/成功后,启动客户端,注 意设置伺服器名称
古籍类数据库基本使用方法
2. 检索方法 分类浏览 全文检索 著者检索 书名检索
古籍类数据库基本使用方法
四部丛刊电子版主界面
菜单栏
快捷工具栏 分 类 导 航 区
"检索结果条目/原文图像/全文文本"显示区
显示模式切换
四部丛刊电子版检索方法
四种检索方式 分类浏览(分类检索) 全文检索 书名检索 著者检索
四部丛刊电子版——分类浏览
前后翻页
四部丛刊电子版——全文检索
四部丛刊电子版—— 书名检索
四部丛刊电子版—— 著者检索
使用要求与四部、四库电子版相似,需要先下载安装客户 端,详情参考图书馆相关网页。
中国基本古籍库登录界面
user
检索方式
分类检索:分为哲科、史地、艺文、综合四个子库,双击 各个子库,可浏览子库下的思想、宗教等20个大类,大类 下又分为100个细目,双击细目,在页面的右方显示出该 目录下收录的图书。 条目检索:限定书名、时代、作者、版本、篇目等条件进 行目标检索。 全文检索:输入任意字、词或字符串进行爬梳检索,可检 索到1万种书中所有的与之相关信息,并可预览其例句。 如在检索结果的范围内进行二次检索,则可排除大量无用 信息,直接检索到所需内容。 高级检索:在全文检索结果中进行二次检索,或组合字词 进行逻辑检索,或综合选项进行关联检索。
3. 辅助功能
编辑下载:可拷贝节选内容导出到写字板文档中,重新编辑。 添加笔记:可在浏览原文时添加标点、批注及勘误。
原文打印:可全部或部分打印典籍原文。
辅助工具:联机字典、古今纪年换算、干支/公元年换算、八卦-64卦表 放大镜:可放大字体的大小,以利辩读。
古籍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古籍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58ca260722192e4536f654.png)
国学网——古籍电子定本工程
本 章 结 束
第七章 古籍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国学网与国学产品
国学网(/)
国学网
•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学公司) 成立于2002年4月,现为中国最大的专业古籍电子文献数 据公司之一,主要从事古籍数字化研究、网络文献检索开 发和网站建设,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一整套大规模古籍文 献资料数字化加工体系和多种集成化解决方案,在古籍资 料的数字化加工、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成果研发利用方面, 积累了丰富经验。 • 公司所属“国学网”创办于2000年,是国内第一个以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任务的大型学术型公益网站。作为中 国文化的代表网站,已逐渐成为国内外众多国学爱好者喜 爱的网上家园,为国学走向现代化架起了一座跨地域、超 时空的桥梁。
研究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史爱好者的中华古籍
全文资料检索系统,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
公司 组织国内一批文史专家,经过长达 6 年的资
料搜集、 精心校勘 ,幷借助清华大学的网络技术 研制完成。
国学宝典数据库简介
《国学宝典》收录范围为上起先秦、下至清末两千多年的所有用汉
字作为载体的历代典籍。 迄今为止, 该系统 已收入古籍文献
国学宝典数据库简介
《国学宝典》按照电子文献的特点,以四库分类法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兼容 古籍文献和电子数据库特点的分类法,采用国学公司独立开发的数据库 格式进行储存管理。 它的目录结构如下:(共36项) 【经部·十三经】【经部·十三经注疏】 【经部·其它】 【史部·正 史】 【史部·地理】 【史部·别史及其它】 【史部·目录】 【子部·周秦诸子】 【子部·儒家】【子部·释家】 【子部·道家】 【子部·术数】 【子部·兵家】 【子部·医学】 【子部·科技】 【子部·类书】【子部·蒙学】 【子部·杂家】 【子部·书法绘画】 【子部·音乐艺术】 【子部·隋以前笔记】【子部·隋唐笔记】【子部·宋元笔记】 【子部·明代笔记】 【子部·清代笔记】【子部·民国笔记】 【子部·文言小说】 【子部·明清通俗小说】 【集部·总集】 【集部·别集】 【集部·文论】 【集部·强村丛书】 【集部·戏曲】 【集部·六十种曲】 【集部·盛明杂剧】 【丛书·香艶丛书】
公共图书馆藏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及利用综述
![公共图书馆藏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及利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a4b88c1711cc7930b716a2.png)
公共图书馆藏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及利用综述作者:张明弟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19期一、古籍的内涵与开发利用概述(一)古籍是图书馆文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是我们连接古代精神财富的纽带,无论是古代古籍还是现代文献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文献,古籍体现中国图书馆的藏书特色,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之一。
(二)古籍是具有极具价值性的待开发信息源。
在人们众口惊叹信息爆炸的今天,古代文献显得相对沉寂,虽然建国以来,国家对古籍整理极为重视,编纂了多种引得,通检,索引,汇编等工具书,部分完成索引整理的目标,我们在查问古籍中享受了不少便利。
典籍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这是沉睡的信息宝库,有待我们去激活去开发和利用为社会服务。
(三)古籍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图书馆是依据服务对象的层次,研究领域而开展服务工作的。
传统的图书馆古籍读者服务对象主要有 3 种(1)高校及科研系统的研究人员。
(2)部分编修新方志,族谱的人员。
(3)部分高校学生和社会古文献爱好者。
二、古籍文献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与不利因素(一)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修复意识淡泊。
经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全国省级以上古籍文献收藏单位来看,除南方高校图书馆如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北方部分公共图书馆如国家图,辽宁省图书馆和部分高校图书馆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大型图书馆做得比较好以外,绝大多数古籍文献收藏单位,只重" 藏"和"用",唯独忽视了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修复计划的制定,更谈不上具体实话和其他方面的收入。
(二)古籍文献保护条件简陋。
古籍保护设备与保护技术相对落后,对现在古籍文献收藏非常不利,古籍文献保护基础设施差,很多库房不具备收藏古籍的环境条件,比如强光,潮湿,狭小等。
(三)录不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库全书》入口:进入图书馆主页
本馆镜像,不需要帐号和密码
登陆之后的主界面
各检索方式的切换
检索区
检索功能展示:1、检索主页(默认检索)
四种检索选项
正文:在全文的正文文字中进行检索 注释:在全文的注释文字中进行检索 书名:检索包含该字串的书名 著者:检索该著者的书目
翻页工具
默认显示
1、按内容:分为综合性的、专科性的工
具书。 2、按文种:分为中文的,外文的工具书。 3、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为辞书、类书、 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 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 录等。
(二)CNKI工具书库
数据库简介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NKI工具书 库》)是全球最大的工具书在线检索平台。目前已收录 我国200多家出版社的近5000册工具书,约1500万个条 目,80万张图片,类型包括语言词典、专科词典、百科 全书、图谱、年表、手册等,内容覆盖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和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为读者扫除在学习、研究和 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字、词、句、术语、人名、地名、事 实等一切疑难问题。
开物、皇帝内经等)。
• 集部:收录我国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
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剧、小 说等著作。(如楚辞、全唐诗、李太白集、苏东坡集、文心雕龙、宋
六十家词选等)。
(二)CNKI国学宝典
数据库简介
《国学宝典》收录范围为上起先秦、下至民国两千多 年的所有用汉字作为载体的历代典籍。 迄今为止, 该系 统已收入古籍文献 3,800多部,总字数逾 8 亿字, 3,800 余种,目前仍以每年1~2 亿字的速度扩充数据库内容,其 目标是建成一个包含所有重要中文古籍的全文电子数据库。 • 收录标准:⑴历代经典名著;⑵各学科的基本文献;⑶经 整理,有一定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文献;⑷用户所需的 其它文献。 • 选择底本标准: ⑴完整本而非选本或残本。 ⑵母本或现 存最早的版本及精校本。 ⑶经整理的标点本。
字”,从而在线阅读部分文字。
2、在卷目下载列表中点击“篇名”文字, 从而打开或保存全文。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使要 选中的文段被深色覆盖, 再放开左键,然后点击右 键进行复制。
⑵高级检索
⑶专业检索
(三)四库全书
数据库简介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规模图书总 汇,也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完整、抄写最统一、内容最浩 大的一套丛书。它有系统、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 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汇集 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典籍,并加以收录和整理, 共收录图书 3460 多种,约 8 亿字, 36000 余册,其 中除了众多为人熟识的经典著作外,还包括很多鲜为人 知的著作。
汉语大词典
一部《汉语大词典》 字、词、成语 “?”、“*”可用 无 不可以 繁体 无,但字检索时提供“标准”、“读 音”、 “古音”、“字形”、 “音形”多种输入选择 内容专,国内最大一部汉语词典
字体
输入助手 特色
谢谢大家!
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意见反馈方式
电话咨询:5858582转8306 邮箱咨询: libhshb@ QQ咨询:958057199 当面咨询:育才图书馆302室
检索范围
字体 电子工具
自然段
简体/繁体 无
卷
繁体
《四库大辞典》、《中华古汉语字 典》、工具箱
分类法
服务方式 特色
四部分类法
互联网版,可满足多人在线检索
四部分类法
内联网版,只允许3人同时使用
收录一批通俗小说、戏曲等《四 具有强大的辅助功能,除具有一 库》未收之书;大部分文献附有 系列电子工具外,还附有[关联 内容提要(作者简介、内容组成等) 字]、[辅助输入]、[卦象输入]等
古代图书分类法——四部法
• 经部:收录被封建统治阶级推崇为典范的著作。
(如十三经、诗、书、易、礼、春秋、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 汉书、三国志、唐书等)。
• 史部:收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如二十五史、史记、 • 子部:收录先秦以来诸子百家、释道宗教著作及
部分科技文献。(如:孔子、老子、管子、孙子、齐民要术、天工
二、工具书数据库的介绍与利用
(一)认识工具书
1、工具书的定义
2、工具书的类型
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 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读 者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 线索,专供查阅和检索的工具性图书。
工具书特点:
• 1、就工具书的内容看,它对有关知识材料的收集丰富广泛,论 述简明,表达精确,并有足够的信息量,密度高,可信度强。 • 2、工具书是最具检索功能的图书。从编制目的看,它是通过对 大量知识情报的汇集、概述与编排,提供读者临事查考,解难释 疑和提供资料线索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工具书均有较完善的 检索系统,如字顺、分类、主题等排检方法。
《国学宝典》入口:进入图书馆主页
点击进入数据库
登录之后的主界面
各检索方式的切换
检索区
查询范围选择区
检索功能展示:⑴初级检索--整书检索(默认检索)
检索结果呈现 形式选择
选择检索项
输入检索词
选择朝代 选择查询范围
初级检索--段落检索
查看及保存全文
1、在检索结果列表中点击“阅读该段文
2、高级检索:工具书
高级检索:辅文
3、书目索引
3、书目索引
3、书目索引
(三)汉语大词典
数据库简介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汉语词典。 收录单字字头3万,收词37万条,例证200余万 条。《汉语大词典》数据库完整、真实地再现 《汉语大词典》原貌,是一部集权威性,科学性, 规范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网络版汉语词 语工具书。
古籍文献与工具书数据库 的介绍与利用
——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系列专题讲座之八
主讲人:潘灯
目录
• 一、古籍文献数据库的介绍与利用 (CNKI国学宝典、四库全书)
• 二、工具书数据库的介绍与利用 (CNKI工具书库、汉语大词典)
一、古籍文献数据库的介绍与利用 (一)认识中国古抄或刻印 成书,在中国境内出版发行的、具有 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中文图书 。
• 1、善本:一般指精加校勘,误字较少的版本或稀见旧刻, 名家抄校及前贤手稿之类的古籍。这类古籍具有历史文物 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
• 2、普通古籍:指清嘉庆元年至宣统三年(1796-1911) 间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具有古典装订形式的汉语言文献。
《CNKI工具书库入口》:进入图书馆主页
点击进入数据库
登录之后的主界面
检索范围 的选择 检索入口 的选择
检索方式 的选择
检索功能展示:1、简单检索(默认检索)
通配符的使用: (只能在“词目”入口检索)
“?”表示一个字符 符 “*” 表示多个字符和零个字
2、高级检索
2、高级检索:词条
《汉语大词典》入口:进入图书馆主页
不需用户名和 密码,直接登 录即可
登录之后的主界面
检索功能展示:1、字的检索
2、词的检索
3、成语的检索
CNKI工具书库与汉语大词典的比较
CNKI工具书库 收录范围 查询范围 通配符 超链接 查英文
国内近5000册工具书 字、词、语句、术语、人名、地 名、事实等 “?”、“*”可用 有知网节,可以超链接 可以 简体 有:“部首”、“笔画”、“拼 音”三种辅助输入方式 范围广,收录语言词典、专科辞 典、百科全书、图谱年鉴等多 种工具书
放大镜 的作用
高亮关 键字
双击鼠 标左键
2、分类检索
2、分类检索
3、进阶检索
按书名 按著者
3、进阶检索
或、与、非
3、进阶检索
CNKI国学宝典与四库全书的比较
CNKI国学宝典 收录范围 古籍文献 卷数 断句标点 扩充性 先秦——民国 3800多种,总字数逾8亿 89843卷 有(经整理的标点本) 可扩充,每年新增1-2亿字 四库全书 先秦——清乾隆 3461种,总字数约8亿字 79337卷 无 不可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