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长习性类问答题讲课教案
小学农作物种植教案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养护要点
![小学农作物种植教案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养护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ee9b6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4.png)
小学农作物种植教案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养护要点小学农作物种植教案: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养护要点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他们的植物种植和养护技能。
这不仅有助于增加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责任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小学农作物种植教案,帮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养护要点。
一、引言种植农作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谨慎计划和有效的管理。
小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养护要点,将有助于他们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劳动的价值。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种植技能,以及增加他们对食物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包括准备土壤、选择种子、种植、施肥、浇水等。
2.了解农作物的养护要点,包括除草、防虫害、适时施肥、合理浇水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来学习种植农作物的过程。
4.唤起学生对食物的珍惜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
三、教学内容1.农作物的种植过程a.准备土壤:选择适合种植的土壤,确保土壤的疏松和肥沃。
学生可以观察不同土壤的特点,并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b.选择种子: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种子。
老师可以展示多种不同的种子,让学生分辨其外观和特点。
c.种植:学生将种子按照正确的间距和深度种植到土壤中。
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播种的最佳时机和方式,以及不同农作物的特殊要求。
d.施肥:学生学习选择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的肥料,并正确施肥。
同时,还需教导学生掌握适量施肥的原则,以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e.浇水:学生学习掌握适量浇水的技巧,避免过度浇水或缺水。
同时,需要教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浇水时间,以避免影响植物生长。
2.农作物的养护要点a.除草:学生了解各种常见杂草,以及它们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学习除草的不同方法和注意事项。
b.防虫害:学生学习识别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了解其对植物的危害。
《种植农作物》教案
![《种植农作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69019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9.png)
《种植农作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所需条件。
2. 掌握农作物的基本种植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农作物种植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勤劳、坚持和耐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和基本种植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为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他们对农作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的种植过程和方法还不够清楚。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很少接触到农作物的种植活动,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比较陌生。
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新知识。
因此,本节课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农作物种植的过程和乐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回忆和讨论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老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农作物种植吗?请看一下这些农作物的图片(或实物),回忆一下它们是如何生长起来的。
2. 农作物种植的条件。
老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农作物种植需要哪些条件呢?请你们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
3. 引导学生对农作物种植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老师:农作物种植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呢?请你们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下,并准备好你们的观点。
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1. 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农作物的种子和种植工具。
老师:现在,我将通过PPT(或实物)向大家展示农作物的种子和种植工具。
请注意观察它们的特点。
2. 讲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包括选择土地、耕地、撒种、浇水、施肥等。
老师:接下来,我将讲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首先是选择土地,然后进行耕地,接着是撒种,浇水和施肥等。
请你们认真听讲,记住每一步的操作。
农学课教案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
![农学课教案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1a5fd9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4.png)
农学课教案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教案主题: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1. 引言- 介绍农学课的主题,即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 引发学生对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兴趣和重要性的思考2. 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 解释生长与发育的定义与区别- 探讨生长与发育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3. 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 分析光照、温度和水分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讲解农作物生长的最适环境条件-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环境因素以提高农作物产量4. 农作物生长的生理过程- 分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和结果等生理过程- 介绍影响这些过程的内部因素,如激素和养分-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生理过程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5. 农作物生长的技术措施- 探讨农作物的适时耕种、密植和疏植等技术措施的意义- 介绍农作物的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以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6. 农作物生长与可持续农业- 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探讨如何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农业的目标7. 总结与延伸- 总结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的关键要点- 开展农作物的生长实践活动,如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鼓励学生对农业科学的深入学习和研究8. 结语- 强调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关注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本教案以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为主题,通过论述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关键环境因素、生理过程以及技术措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管理方法。
此外,教案还强调了农作物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科学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活动和深入学习,鼓励学生对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创新。
通过此教案,学生将对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意识。
《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28902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1.png)
2023-11-05•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目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01教学目标了解农作物的种类、生长条件和特点。
掌握农作物的种植、养护和管理方法。
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规律。
学习如何制定农作物种植和管理计划,并付诸实践。
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农村和农业的重要性,增强其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对农业的热爱和关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02教学内容总结词:多样性详细描述:农作物涵盖了各种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西红柿、黄瓜等。
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各不相同,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等,需要根据不同作物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农作物的种类及生长条件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总结词:技术性详细描述:农作物种植方法包括耕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
耕种和播种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时间,施肥和灌溉需要掌握适当的量和频率,病虫害防治需要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总结词预防和治疗详细描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环节。
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
农业防治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化学防治如使用农药等。
同时需要注意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的平衡。
0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正确的种植时间每种农作物都有其最佳的种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灌溉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灌溉需求,以及如何合理地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不同的农作物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如对土壤、温度、湿度的要求,因此,掌握这些知识是成功种植的关键。
初中《植物的生长》教案
![初中《植物的生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0178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3.png)
初中《植物的生长》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3.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条件教学资源:1. 植物生长的视频资料2. 植物种子3. 实验器材:花盆、土壤、水、肥料等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注意到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 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水分、光照、温度、土壤等。
三、实验(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花盆、土壤、水、肥料等。
2.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3. 让学生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如水分、光照、温度等。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生长的条件。
2. 强调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回答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条件。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备注:本教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验环节,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提高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同时,本教案还强调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农作物编迷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农作物编迷会》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6daf2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2.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农作物编迷会》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启发幼儿对农作物的认知,了解农作物的名称、特点和生长习性。
2. 提升幼儿的察看本领,培育幼儿的团队协作和沟通合作本领。
3. 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和制造力,通过物料的拼贴和创作,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4. 通过社会活动,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的团结、互助和友爱,培育幼儿的集体意识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内容农作物编迷会三、教学步骤1、导入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农作物编迷会。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农作物吗?我们的身体需要哪些食物?幼儿踊跃举手回答。
2、察看老师向幼儿呈现农作物真实物料,并让幼儿通过察看和辨认,辨别出每个农作物的名字和特点。
此环节可以实行幼儿相互帮忙的方式,加强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3、创作将小组分成几个小队,让每个小组负责拼贴一个农作物的图案。
每个小组可以自行选择颜色和形状来拼贴本身的农作物图案。
4、竞赛每个小组完成后,可以在活动区内组织竞赛,比赛规定为:谁能最早从起点到尽头,谁就是获胜者。
每次完成之后,则需要宣布并颁发相应的嘉奖。
5、反思活动结束后,老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反思,让幼儿共享本身的收获和感受,如何在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协作和沟通合作,提高本身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在反思中,也可以与幼儿自发发觉本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场社会活动,幼儿既磨练了本身的认知本领,了解了不同的农作物的名称、特点和生长习性,又磨练了动手本领和制造力,提升了幼儿的艺术素养。
通过活动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幼儿之间的沟通合作本领,培育了幼儿的团队协作和社交技能。
同时在反思中,让幼儿认得到本身在合作和沟通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从而更好地提升本身的本领和素养。
因此,这样一场社会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进展,也能够提升幼儿的心理素养,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把握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小学农业科学教案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技术
![小学农业科学教案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f1bb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d.png)
小学农业科学教案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了解一些农业生产技术,如田间管理、灌溉、施肥等。
3.培养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认识。
教学重点:1.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了解农业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理解农作物生长阶段的变化。
2.了解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
教学准备:1.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
2.展示农业生产技术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兴趣。
二、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15分钟)1.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让学生了解农作物从播种到结果的过程。
2.引导学生观察农作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和果实等,并解释它们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作用。
三、农作物的生长需求(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包括土壤、阳光、水分和养分等。
2.通过实例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如何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生长条件。
四、了解农业生产技术(20分钟)1.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如田间管理、灌溉、施肥等。
2.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有机种植、水培等,并解释其优势和应用领域。
五、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探索与讨论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相关问题,如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如何应对病虫害等。
六、整理学习成果(10分钟)请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整理,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和心得。
七、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与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相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和实践。
八、总结讲解(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
农作物种植初中地理教案
![农作物种植初中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cf0a8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7.png)
农作物种植初中地理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农作物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农作物种植的基本条件和技术;3. 了解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和特点;4. 培养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农作物的概念和分类;2. 农作物种植的基本条件和技术;3.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农作物种植的技术要求;2.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和特点。
教学准备:1. 课件和图片;2. 农作物种植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农田,提问:你们知道农田里种植的是什么农作物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作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作物吗?二、自主学习(5分钟)1. 请学生翻到课本第8页,阅读“农作物的概念和分类”部分;2. 学生阅读,教师提问:农作物有哪些分类?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农作物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活习性和种植要求;2. 讲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条件和技术,如土壤、水分、光照等;3. 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和特点,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请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本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条件和特点;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出对农业生产的建议和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农作物的概念、分类和种植条件,掌握了基本的农作物种植技术。
同时,通过分析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和特点,使学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校本课程教案:农作物种植
![校本课程教案:农作物种植](https://img.taocdn.com/s3/m/9f7af0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b.png)
校本课程教案:农作物种植一、教案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求、种植方法和管理技巧,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种植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求;2. 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措施;3. 学会使用常见的农业工具和设备;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求:- 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pH值适宜;- 光照要求:不同作物对光照的需求差异;- 水分要求:适度的灌溉和排水;- 温度要求:不同作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 营养要求:提供合适的营养物质。
2.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管理措施:- 种子处理和播种;- 幼苗管理和移栽;- 生长期间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结实期的修剪和采摘;- 收获和储存。
3. 常见的农业工具和设备:- 播种机、喷药器、割草机等;- 温室、灌溉系统等。
4. 观察和实践:学生将参与实际的农作物种植活动,并观察不同阶段的农作物生长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框架;-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和知识交流。
2.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际操作和观察结果撰写的报告;- 考试或测验: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编写的教材;2. 农业工具和设备:校内现有的农业工具和设备;3. 农田或温室:用于实际操作的场地。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将按照以下安排进行教学:1. 第一周:农作物生长环境要求的讲授和讨论;2. 第二周:农作物生长周期和管理措施的讲授和实践操作;3. 第三周:常见农业工具和设备的讲授和示范操作;4. 第四周至第六周:学生参与实际农作物种植活动,并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5. 第七周:总结和评价。
农业课教案范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技术
![农业课教案范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d58f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f.png)
农业课教案范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技术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而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技术则是农业生产的核心。
在农业课教学中,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技术是培养学生农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小麦为例,介绍一个农业课教案范本,帮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技术。
一、引入在引入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农作物对人类重要性和日常生活中与农作物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谈论食用面包对人们的重要性,以及面包中所用原料之一──小麦。
二、小麦的生长环境和要求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小麦的生长环境和要求。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小麦需要哪些自然条件才能健康生长?学生可以讨论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数据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环境。
三、小麦的栽培技术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小麦的栽培技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土壤准备: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小麦栽培所需的土壤类型和土壤处理方法。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测试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并了解如何施肥和改善土壤质量。
2. 播种和整枝: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小麦的播种方法,并介绍整枝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了解到小麦的种子大小、播种深度和间距的重要性,并学到如何对小麦进行整枝。
3. 病害管理:教师可以讲解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学生可以学到如何识别和预防小麦的常见病虫害,如何选择合适的农药和防治方法。
四、小麦的收获和后期处理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小麦的收获和后期处理技术。
可以提及小麦的收获时机、收割方法以及后续的脱粒、清洁和储存等环节。
学生可以了解到小麦的收获过程和后期处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五、实践环节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例如种植小麦或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
通过亲身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技术。
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种植技术,培养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和认识。
农作物大班科学教案
![农作物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ca2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2.png)
农作物大班科学教案引言:农作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为我们提供粮食、纤维和能源等生活必需品。
教授农作物科学知识能帮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栽培技术和重要性。
本文将为大班学生设计一份农作物科学教案,旨在引发学生对农作物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农业的了解。
一、知识目标:1. 了解农作物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3. 掌握基本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二、能力目标:1.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和大豆等。
2. 一些谷物或豆类种子。
3. 小锄头、小瓢、水壶等园艺工具。
4. 图表或幻灯片,介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栽培技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农作物,引发学生对农作物的兴趣,并简单介绍农作物的定义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农作物的观察和了解。
2. 激发好奇心:教师提出问题:“农作物是如何生长的?” “农作物需要什么才能生长得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3. 探究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教师呈现一张图表或幻灯片,介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和结实等。
逐步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相关的环境因素。
鼓励学生观察实物,感受农作物的生长变化。
4. 实地观察和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菜园或附近的田地进行实地观察。
学生们将以小组的形式使用小锄头、小瓢等园艺工具,亲手感受土壤,了解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并亲手种植一些谷物或豆类种子。
5. 栽培技术分享:学生将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栽培技术,讨论如何给农作物提供合适的土壤、水分和阳光等。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6. 总结和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室,总结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栽培技术。
五年级农业科学优秀教案范本农作物的生长与栽培
![五年级农业科学优秀教案范本农作物的生长与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c67538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9.png)
五年级农业科学优秀教案范本农作物的生长与栽培【五年级农业科学优秀教案范本】农作物的生长与栽培引言:农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五年级学生农作物的生长与栽培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种植的兴趣与动手能力,增强他们对农业科学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目标1.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与不同的栽培方法;2. 掌握农作物种子的选择与培育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农作物生长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1.1 农作物的发芽期1.2 农作物的生长期1.3 农作物的成熟期2. 农作物的栽培方法2.1 土壤准备与种植准备2.2 种子选择与培育2.3 土壤肥力的管理2.4 水分管理2.5 病虫害防治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观察农作物的图片或实物,调动学生对农作物生长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吗?你知道如何种植一棵健康的农作物吗?”2. 正文:2.1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展示农作物的发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口头解释。
2.2 农作物的栽培方法2.2.1 土壤准备与种植准备解释为学生土壤准备的重要性,介绍在种植农作物前如何准备土壤,如耕翻土壤、施肥等。
2.2.2 种子选择与培育讲解种子的选择标准,如大小、颜色、外观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种子的培育。
2.2.3 土壤肥力的管理介绍种植过程中如何合理施肥,禁止过量使用化学肥料的危害。
2.2.4 水分管理解释水分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如何合理管理水分,防止水浇过多或过少。
2.2.5 病虫害防治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并介绍对应的防治措施。
四、实践活动1.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田或种植区实地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引导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
2. 小组种植:组织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农作物进行种植,并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制定种植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ee189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4.png)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农作物》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农作物有哪些,并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了解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农民为农作物做的工作。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课堂练习题。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农作物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农作物的兴趣。
2. 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几种不同的农作物,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农作物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肯定或批评。
3. 学习新知识(3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常见的农作物的图片,并对每种农作物的特点进行讲解,包括:名称、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农民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如耕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4.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农作物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准备一个PPT,介绍所选择的农作物的特点、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以及农民为其所做的工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
5. 达标检测(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农作物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回答。
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指出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农作物,并提倡环保。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PPT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对农作物的认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相互促进。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本堂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业作物的教案
![农业作物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815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7.png)
农业作物的教案教案标题:农业作物的生长过程与管理教案目标:1. 了解农业作物的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 掌握农业作物的管理方法,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农业作物生长的理解。
教案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农业作物的话题,提问学生对农业作物的了解和种植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农业作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因素,并列举学生的回答。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介绍农业作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2. 解释农业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农业作物进行实践操作。
2.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准备土壤、播种、给予适当的水分和光照。
3. 学生观察和记录农业作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时间、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
4. 学生进行园艺操作,如修剪、除草、施肥等,以促进作物的生长。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汇报自己所种植的农业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农业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和管理方法,并进行讨论。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鼓励学生了解不同农业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适宜环境。
2.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收集更多关于农业作物的信息,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案评估:1. 实践操作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操作技巧。
2.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汇报内容。
3. 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和对农业作物管理方法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农田实践,观察不同农业作物在实际农田中的生长情况。
2. 引导学生进行农业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实践,学习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园艺工具和化肥等。
2. 在实践操作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业作物进行种植。
幼儿园水稻相关知识教案
![幼儿园水稻相关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62b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d.png)
幼儿园水稻相关知识教案幼儿园水稻相关知识教案一、引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授幼儿有关水稻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农业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向幼儿介绍水稻的基本知识,包括水稻的生长环境、主要特点和种植过程。
二、主体内容1. 水稻的生长环境1.1土壤条件水稻适合于温暖、湿润的环境。
最适宜的土壤是富含有机质的沼泽土或水田土壤。
1.2光照条件水稻喜欢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导致生长不良。
1.3温度条件水稻喜欢温暖的气候,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到35℃之间。
太低或太高的温度都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水稻的主要特点2.1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分为四个阶段:播种期、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长要求和特征。
2.2水稻的养分需求水稻对养分的需求较高,需要充足的氮、磷、钾等元素来保证其生长和产量。
2.3水稻的生殖方式水稻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通过花粉传播进行授粉。
幼儿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了解水稻的生殖过程。
3. 水稻的种植过程3.1 播种水稻的种子需要提前发芽,然后在适宜的土壤中种植。
幼儿可以通过亲自参与种植活动,了解水稻的播种过程。
3.2 生长管理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除草等。
这些管理措施可以帮助水稻健康生长。
3.3 收割当水稻穗变黄且籽粒充实时,就是水稻收割的时机。
幼儿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水稻的收割过程,了解水稻成熟的特征。
三、总结及回顾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学习了水稻的生长环境、主要特点和种植过程。
他们了解到水稻需要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来生长。
幼儿们还了解到水稻有四个生长阶段,并通过实地观察和活动参与了解了水稻的种植过程。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食物的来源和农业的重要性。
四、对水稻的观点和理解水稻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之一。
通过学习水稻,我们可以了解到食物的生产过程和农业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农作物生长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农作物生长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dda71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8.png)
幼儿园小班农作物生长教育教案教案名称:农作物生长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2.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农作物的特征;3. 能够理解农作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 能够尊重大自然并理解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不同农作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图片纸;2. 植物种子和种植土;3. 工具:铲子、水壶、浇水器;4. 与农作物生长相关的小故事或诗歌等。
教学内容:1.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2. 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征;3. 农作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自然环境介绍1. 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知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依靠什么来生存;2. 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季节的变化,以及与季节有关的农作物种植的条件。
二、认知农作物的种植1. 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农作物的图片,并让他们观察和描述不同农作物的外貌特征;2. 展示一些植物的种子和种植土,让他们了解种植的过程和方法;3. 给孩子们分配一些种子和种植土,让他们自己种植。
三、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1. 通过图片和故事,讲解不同的农作物生长的过程;2. 与孩子们一起观察自己种植的农作物,了解生长的过程。
四、活动(1):种子搭配1. 把不同的植物的种子混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搭配出一盘生长的植物,了解不同植物需要的环境和条件。
五、活动(2):快乐浇水1. 配合与农作物性质相关的歌曲或古诗,让孩子们用浇水器给自己种植的农作物浇水。
六、活动(3):农作物与人类生活的联系1. 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不同农作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用途;2. 引导他们仔细思考,为什么保护环境和生态对农作物的生长、人类的生存和未来都至关重要。
教学资源:电子版图片或图片纸。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解法和操作练习。
教学手段: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既可以参与讲解过程,又可以亲身种植和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理和思考得出结论。
教学评价:1. 对孩子们进行个人视频资料的记录,并创建一些介绍农作物生长和种植方法的口头描述剪辑;2. 采用问答形式,检查他们是否理解了教学的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观察农作物生长,设计优秀教案》:以农作物生长的观察为基础,设计优秀的教学案例
![《观察农作物生长,设计优秀教案》:以农作物生长的观察为基础,设计优秀的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44f7d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c.png)
《观察农作物生长,设计优秀教案》:以农作物生长的观察为基础,设计优秀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要素教学要素是关键的,教师应该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教育效果最大化。
1.目标教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
在教学案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又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教育资源教师也需要考虑教育资源的利用。
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教师应考虑使用哪些资源,如何使用工具和仪器来观察农作物生长状况,如何准备实验用品和资料,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安排,以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
3.实践体验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实践体验同样重要。
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种植、观察、收获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方法针对上述教育要素,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加优秀的农作物生长观察教学案例:1.目标明确教师应确定本次教学的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掌握程度,分别确定目标,比如,在小学中,学生主要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养分需求、病虫害防治等;在中学中,学生主要学习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分析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等。
2.资源调查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教师应该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源进行调查,包括有哪些农作物适合栽种、不同植物的生产要求、如何进行育苗繁殖等。
3.实践活动根据调查的资源,教师可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学校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例如,在适宜生长季节,如春季和秋季,教师们可以带领学生外出观察田间作物生长,进行野外实践,比如,孩子们在田间切实感受到作物生长的周期和耕作的辛劳,学生在植物生产实验室里,通过种植作物,观察作物生长及其环境影响和嗜好等,以及如何样合理地利用养分、水分、阳光等条件。
4.资料整理可以根据学生观察所得资料的情况(比如,收成时间,生长起始时间,由农作物种类等),拍摄一些照片或短视频,将实地和图像式的观察资料归纳总结,同时制作出相应的教学资料,供学生备课辅助。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解答技巧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a46d87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9.png)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问答题解答技巧各类型模拟题诊断题,似乎爱考各种各样的作物的生长习性,老师学生都快变成“地道”农民了!以前考茶叶、棉花等常见的农作物,现在考过猕猴桃、芒果、大樱桃,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考草莓、菠萝、火龙果等水果。
当然,不需要学生记忆,常常以材料的形式展示某作物的习性,对光照、热量、水分等的需求,喜什么,怕什么,然后以材料和图片为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如分析原因类,某地盛产该作物的原因,品质优良的原因,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或者措施类,提高产量的措施等。
这类型的问题,考查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中,对气候的各个方面考察更为精细,不再像以前笼统的概括为“气候优越,降水丰沛,热量充足”等。
这些作物,看似学生很了解,日常生活中有接触,但其实又比较陌生。
其实有些作物,老师也不甚了解。
要弄清楚这类型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气候要素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首先得大概了解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一般草本作物从播种萌发到成熟收获(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开花、结果、植物体枯萎死亡),其全部生命周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称为“一年生作物”,仅有生长期。
有些作物如冬小麦、冬大麦等秋季播种后须经过低温的冬季到第 2年夏季成熟的,称为“越冬一年生作物”或“越年生作物”。
越冬作物冬季气温往往不能太低,以免种子在地里被冻死,但如果冬季下雪,一是有利于形成雪被,保温;二是可冻死害虫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三是开春后积雪融化,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真真是“瑞雪兆丰年”。
有些作物如菠菜、白菜、萝卜等,第1年播种后当年完成营养体生长,必须经过一个冬季到第 2年才开花结实的,为“二年生作物”。
还有如苎麻、苜蓿、除虫菊、菠萝等的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行营养体繁殖的,为“多年生作物”,多生长在亚热带或热带。
有的作物如棉花、蓖麻,在温带为一年生,在热带则可成为宿根性多年生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问
答题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问答题
各类型模拟题诊断题,似乎爱考各种各样的作物的生长习性,老师学生都快变成“地道”农民了!以前考茶叶、棉花等常见的农作物,现在考过猕猴桃、芒果、大樱桃,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考草莓、菠萝、火龙果等水果。
当然,不需要学生记忆,常常以材料的形式展示某作物的习性,对光照、热量、水分等的需求,喜什么,怕什么,然后以材料和图片为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如分析原因类,某地盛产该作物的原因,品质优良的原因,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或者
措施类,提高产量的措施等。
这类型的问题,考查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中,对气候的各个方面考察更为精细,不再像以前笼统的概括为“气候优越,降水丰沛,热量充足”等。
这些作物,看似学生很了解,日常生活中有接触,但其实又比较陌生。
其实有些作物,老师也不甚了解。
要弄清楚这类型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气候要素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首先得大概了解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一般草本作物从播种萌发到成熟收获(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开花、结果、植物体枯萎死亡),其全部生命周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称为“一年生作物”,仅有生长期。
有些作物如冬小麦、冬大麦等秋季播种后须经过低温的冬季到第2年夏季成熟的,称为“越冬一年生作物”或“越年生作物”。
越冬作物冬季气温往往不能太低,以免种子在地里被冻死,但如果冬季下雪,一是有利于形成雪被,保温;二是可冻死害虫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三是开春后积雪融化,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真真是“瑞雪兆丰年”。
有些作物如菠菜、白菜、萝卜等,第1年播种后当年完成营养体生长,必须经过一个冬季到第2年才开花结实的,为“二年生作物”。
还有如苎麻、苜蓿、除虫菊、菠萝等的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行营养体繁殖的,为“多年生作物”,多生长在亚热带或热带。
有的作物如棉花、蓖麻,在温带为一年生,在热带则可成为宿根性多年生作物。
至于茶、桑、果树等木本植物,则都属多年生作物。
多年生作物年生长周期变化在落叶果树和落叶观赏树木中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之分;常绿树木在年生长周期中无明显的休眠期。
生长期是指植物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著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
落叶树木自春季萌芽开始,至秋季落叶为止。
主要包括萌芽、营养生长、开花坐果、果实发育和成熟、花芽分化和落叶等物候期。
而常绿树木由于开花、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可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又多发生在新叶展开之后,1年内可多次萌发新梢。
有些树木可多次花芽分化,多次开花结果,其物候期更为错综复杂。
尽管如此,同一植物年生长周期顺序是基本不变的,各物候期出现的早晚则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变化,尤以温度影响最大。
休眠期是指植物的芽、种子或其他
器官生命活动微弱、生长发育表现停滞的时期。
植物的休眠器官主要是种子和芽。
落叶果树的休眠期通常指秋季落叶后至来年春季萌芽前的一段时期。
休眠期长短因树种、品种、原产地环境及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等而异,当地气候条件中尤以温度高低影响最大,直接左右休眠期的长短。
一般原产寒带的植物,休眠期长,要求温度也较低。
作物能在某地生长,那么它一定在长期演化中适应了该地的自然环境,或者说是该地的自然环境光、热、水等能够满足其生长的需求,从而也制约了该作物在世界的分布。
有些本来适于寒温带的作物,如麦类,也可在低纬度地区利用冬季时节或在高海拔地区栽培。
但作物适应性变化的范围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将生长不良或不能成活。
从作物生长发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看,大致可分为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两类。
前者在生长期间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光照时间较长,一般须超过无光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生长而形成花芽。
若光照时间不足,生殖生长就会减缓而推迟开花结实;反之则能促进生殖生长。
这类作物多为适于北方生长的麦类、亚麻、甜菜、马铃薯等。
短日照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黑暗时间须超过有日照时间才能形成花芽,黑暗时间延长可促进生殖生长;而光照时间延长只能促进营养生长。
一些春播秋熟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大麻等属于这一类。
各种作物所要求的这种特定光照条件,也为其适应和分布的范围规定了限度。
其中有些作物由于长期异地栽培,也分化出一些对光照不敏感的早熟品种。
至于一些生育期短的作物如荞麦、绿豆、菜豆等,一般对光照期反应迟钝,只要在温度许可范围内,在任何地区都能发育成熟,是属于光照中性作物。
综上所述,结合材料,针对某种作物的生长周期中各阶段对光、热、水的需求,病虫害的活跃程度等,分析该作物品质优良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命题多为以下方向:
1、作物喜光喜温,则
(1)考虑其所处的纬度热量带,积温条件(结合热量带的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
有时候虽然某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热量似乎不足,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但作物的生长期短,在生长期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特别是雨热搭配好。
(2)地形条件,地势低,热量充足
(3)多晴朗天气,大气洁净,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4)向阳坡
(5)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2、作物品质优良,稳产,高产,绿色食品等
(1)大气洁净,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3)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慢积累
(4)空气洁净,水源洁净,对作物的污染小
(5)土壤肥沃,化肥施用少
(6)病虫害少(一般害虫喜欢吃植物的嫩叶,冬季考虑害虫虫卵过冬,春季萌发期考虑害虫孵化,害虫最喜欢气温高,干旱的环境,气温越低,害虫越不活跃)
3、在作物的生长某个阶段,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条件,若无法满足则生长发育迟缓。
例题:(2016绵阳二诊)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
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
芒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枝梢生长的适温为24~29℃、坐果和幼果生长需大于20℃的日均温,低于10℃新梢及花穗停止生长,在-3C时果树会被严重冻伤或冻死。
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
攀枝花市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
生产基地,图6为攀枝花地区位置图。
攀枝花市年降水量700~1600mm不等,图7为攀枝
花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攀枝花的芒果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 N11月才
上市。
2014年,攀枝花优质晚熟芒果基地种植面积达30.6万亩,约占全国的8%左右,实现
产值6.2亿元。
(1)分析攀枝花市适宜芒果生长的“雨而不涝”的成因。
(6分)
(2)分析攀枝花市成为我国晚熟芒果基地的原因(10分)
(3)分析攀枝花市成为我国优质芒果基地的原因(4分)
(4)你是否赞同攀枝花市扩大芒果种植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
参考答案:
(1)(西南)季风在(金沙江)河谷地带形成充沛的降水,雨季长(2分),但因山高谷深,坡度大,雨水渗流快,不易滞水(4分)。
(2)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纬度位置偏高),冬季气温偏低(10℃左右),不利于新梢生长和开花,开花期较晚(4分);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干热风)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保障了芒果树过冬和生长(3分);9--11月,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寒潮),(金沙江)河谷日平均气温可达20℃左右,果实也能成熟(3分)。
(3)纬度低的(干热)河谷地区,年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3分);病虫害少,果品品质优(1分)。
(4)赞成:芒果为“热带水果之王”,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2分);攀枝花位于低纬度河谷地区,地广人稀,光、热、水等资源适宜发展晚熟芒果(2分);晚熟品种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价值高能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任答1点得2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不赞成:与海南等地相比,攀枝花不具备规模优势,市场占有额小(2分);纬度较高,在地势较高的山坡栽种,易遭受低温冻害,造成减产(2分);河谷山区,土地面积小,大量种植芒果会与粮食作物等争地;或大规模种植会使市场价格走低,农户收入减少(任答1点得2分,其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