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发展现状
甲基丙烯酸甲酯存在下涤纶分散染料低温染色 纺织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甲基丙烯酸甲酯存在下涤纶分散染料低温染色 纺织工程专业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92b0a36529647d272852c7.png)
甲基丙烯酸甲酯存在下涤纶分散染料低温染色摘要涤纶纤维性能优良,但是纤维结晶度高,缺少极性基团,染色困难。
尽管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是一种比较好的染色方法,但是近年来,人们追求服装个性化、多样化和功能化,多元纤维复合织物应用更为广泛,一些不耐高温的纤维,如羊毛、蚕丝、醋纤、氨纶等与涤纶纤维混纺,染色温度受到限制,研究如何在常压条件下染色已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
本文主要探讨了涤纶分散染料染色新工艺,即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改进涤纶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并对分散染料常规染色工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存在下分散染料染色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对比。
结果发现,在低温染色条件下,甲基丙烯酸甲酯对于改善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为涤纶分散染料低温染色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涤纶;分散染料;低温染色;甲基丙烯酸甲酯THE LOW TEMPERATURE DYEING OF POLYESTER WITH DISPERSE DYES IN THE PRESENCE OF METHYLMETHACRYLATEABSTRACTPolyester(PET) fibers possesses many good performances. But its dyeing behaviour is very poor from an aqueous dyebath because of the high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and the lack of dyeing groups in fibers. Dyeing at high temperature is a better way and more mature technology. But in recent years,individuation,diver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costume are pursued,so the composite fibers are applied widely. The blended PET fabrics with other fibers such as wool,silk,acetate cellulose and spandex and so on are not endured high temperature. Therefore,the dyeing of PET fiber at atmosphere pressure is a developmental current at present.In this paper, polyester fabric was dyed with disperse dye in the presence of methyl methacrylate. The effect of methyl methacrylate on the dyeing properties was studied., especially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dyeing methods and the new technical dyeing methods when methyl methacrylate app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methyl methacrylate improves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fabric. The dye uptake and K/S value increase significantly even at a low dyeing temperature.KEY WORDS polyester;disperse dyeing;low temperature dyeing;methyl methacrylate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1.1 涤纶纤维的结构和染色性能 (1)1.2 涤纶的染色方法 (1)1.2.1 高温高压染色法 (1)1.2.2 热熔染色法 (2)1.2.3 载体染色法 (2)1.2.4本实验研究内容 (2)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2.1.1 实验材料 (4)2.1.2 实验药品 (4)2.1.3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2.1 染色工艺 (4)2.2.2 测试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3.1 染料浓度对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 (6)2.3.2染色温度对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 (6)2.3.3 染料时间对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 (7)2.3.4 甲基丙烯酸甲酯浓度对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 (8)2.3.5分散染料上染速率曲线 (9)2.3.6 染色牢度的测定 (10)2.3.7织物表面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10)3 结论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前言1.1涤纶纤维的结构和染色性能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熔融纺丝而成。
2024年涤纶无纺布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涤纶无纺布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821e0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3.png)
2024年涤纶无纺布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涤纶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它以聚酯纤维为原料,经过纺丝、网成形、化学或者物理热定型等工艺制成的无纺布,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涤纶无纺布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涤纶无纺布市场发展概况涤纶无纺布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高品质无纺布的需求不断增加。
涤纶无纺布作为一种环保、经济、功能性强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家庭、医疗、农业、建筑、汽车等领域。
3. 涤纶无纺布市场的优势涤纶无纺布市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 环保性:涤纶无纺布由聚酯纤维制成,不使用任何有害物质,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经济性:涤纶无纺布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 功能性:涤纶无纺布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具有防水、防火、抗菌等功能。
- 应用广泛:涤纶无纺布广泛应用于家居用品、医疗用品、农业覆盖物、建筑材料等领域。
4. 涤纶无纺布市场的挑战涤纶无纺布市场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 技术水平不高:涤纶无纺布的生产技术还相对滞后,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 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完善,涤纶无纺布的产品质量容易出现波动,影响市场竞争力。
- 市场竞争激烈:涤纶无纺布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5. 涤纶无纺布市场的机遇面对挑战,涤纶无纺布市场也蕴含着一些机遇: -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涤纶无纺布生产技术将逐渐提升,产品质量将得到稳定提升。
- 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环保材料的需求将增加,涤纶无纺布有望受益于此。
- 多样化应用需求:涤纶无纺布应用领域广泛,不断有新应用需求的出现,为市场带来潜在机遇。
6. 结论涤纶无纺布市场作为一种新兴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涤纶无纺布市场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我国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分析
![我国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608a4569eae009581bec6b.png)
我国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分析文/毛志平一、我国涤沦超细纤维及其纺织产品的发展概况超细纤维(ultra-fine fiber,micro-fiber),一般把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目前多数合成纤维切片均可纺丝制成超细纤维,如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等。
我国目前产量最大的是聚酯(涤沦)超细纤维和聚酰胺(尼龙)超细纤维。
涤沦超细纤维分为海岛型,桔瓣丝和喷融丝三类。
海岛型纤维细度约0.02旦,结构为缎面组织,织造面料即通常所说的海岛型麂皮绒;桔瓣丝是纤度约0.2~0.5旦的N/P复合丝,可达到绒面桃皮效果;喷融丝是将容易溶解的涤沦代替桔瓣丝中的尼龙成分。
涤沦超细纤维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其单丝纤度大大低于普通纤维。
单丝线密度的急剧降低,决定了超细纤维织物有许多不同于常规纤维织物的特性。
由于纤维细、反光点小,织物光泽柔和;抗弯刚度小,易于弯曲,织物表面纤维细柔,悬垂性好,手感柔软;由于纤维线密度很小,空隙多,形成微孔结构,微孔织物内空隙密而多,织物超高密、质轻、防水透湿性好,具有良好的排汗、导湿作用,保暖性、耐磨性好;由于纤维间空隙多而密,可利用其毛细管作用,使织物获得极好的吸水、吸油性能,织物具有很高的清洁能力和去污能力。
用超细纤维作成服装,舒适、美观、保暖、透气,有较好的悬垂性和丰满度,在防水和防污性方面也有明显提高。
近5年来,超细纤维已经成为国内外各个纺织生产企业开发高档纺织品的一个热点纺织原料,目前开发的主要品种有现代仿麂皮产品、仿桃皮绒织物、仿真丝产品、超细毛巾、高效清洁布和工业用布等,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2006、2007、2008年涤沦超细纤维产量分别为22.5万吨、28万吨、30万吨,其中约50%左右用于高档服装和家纺面料,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二、涤沦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的发展情况超细纤维面料独特的风格和手感,受到家纺和高档服装面料商的青睐,但客户也对其面料的色牢度等染色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日晒、干和湿摩擦和水洗等牢度)。
2024年涤纶纤维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涤纶纤维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aa46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4.png)
涤纶纤维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涤纶纤维是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合成纤维。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纤维之一,涤纶纤维在织物、家居纺织品、衣物和工业用途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本文将分析涤纶纤维市场的最新趋势和前景。
涤纶纤维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涤纶纤维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亚太地区,涤纶纤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涤纶纤维生产和消费国家,该国的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对涤纶纤维的需求量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相当大部分。
然而,涤纶纤维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兴纤维材料的出现对涤纶纤维产业造成了竞争压力。
例如,生物基纤维和再生纤维等可持续发展的纤维材料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其次,环保问题也对涤纶纤维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涤纶纤维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这意味着涤纶纤维产业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否则可能面临监管问题和消费者抵制。
涤纶纤维市场前景分析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涤纶纤维市场在未来几年内仍具备较好的前景。
首先,全球人口的增长将继续推动对涤纶纤维的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衣物和家居纺织品的需求也将增加,从而促进涤纶纤维市场的发展。
其次,涤纶纤维的性能不断改进,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功能的需求。
例如,抗皱、防水、透气等特性的涤纶纤维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不仅如此,涤纶纤维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为市场提供更多创新型产品。
再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将进一步增加对涤纶纤维的需求。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发展工业和建设基础设施,涤纶纤维在建筑、交通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将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
最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也将为涤纶纤维市场带来新机遇。
在环保意识提高的背景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环保的涤纶纤维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纤维的需求。
结论总体而言,涤纶纤维市场具备较好的前景。
通过创新、改进产品性能和适应消费者需求,涤纶纤维产业可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3年涤纶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涤纶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268257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0.png)
2023年涤纶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涤纶纤维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合成纤维,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涤纶纤维行业在市场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分析涤纶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
涤纶纤维市场规模巨大,目前全球涤纶年产量高达 8000 万吨左右。
其中,中国占据了涤纶纤维生产的一半以上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涤纶生产国。
据统计,中国涤纶纤维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 10%,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增长态势。
二、产品应用
涤纶纤维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
纺织品方面,包括服装、家纺、车内装饰、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
塑料方面,可以制造各种塑料袋、瓶、盒等使用的原材料。
此外,涤纶纤维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作为增强材料制造建筑组件、抗风袭击建筑结构等。
三、市场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和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高。
因而,涤纶纤维行业应该顺势而为,不断更换、升级、完善其生产工艺、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另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渐提高,涤纶纤维行业也应该加大环保力度,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
例如,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技术和环保新材料,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积极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涤纶纤维,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涤纶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积极,市场规模庞大,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涤纶纤维行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涤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3年涤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3bfc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0.png)
增长率达到15%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势。
总结
通过绿色环保创新、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创新和科技研发驱动,涤纶行业将迎来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发展趋势。这些创新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涤纶行业的增长,并为产业的未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Innovation drives industry development
4.消费需求多元化对涤纶行业的影响综上所述,消费需求多元化对涤纶行业市场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只有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脚步,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消费需求多元化
01
02
创新推动涤纶行业发展
绿色环保创新趋势:
大量投资于研发和推广环保纤维,如生物可降解涤纶纤维,促使涤纶行业走向绿色发展。
市场容量扩大
需求结构多元化
1. 消费结构多元化涤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用品、装饰材料等领域的合成纤维。随着人们对品质和功能性需求的不断提升,涤纶产品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消费者对涤纶产品包括服装、床上用品、家具面料等多种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消费结构由单一产品向多元化倾斜。
2. 行业应用多元化涤纶行业在面临市场需求变化时,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实现产品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纺织领域,如纺织品、家居用品等,涤纶还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工业用途、医疗用品等领域。涤纶产品的多元化应用使得行业不再依赖于单一领域,降低了行业风险,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2024年涤纶纤维制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涤纶纤维制造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98944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4.png)
涤纶纤维制造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涤纶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广泛用于纺织品制造。
本文旨在对涤纶纤维制造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涤纶纤维制造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涤纶纤维的年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
亚洲地区是最大的涤纶纤维生产和消费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近60%。
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重要的涤纶纤维市场。
随着全球纺织品需求的增长,涤纶纤维制造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3. 市场竞争涤纶纤维制造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主要的涤纶纤维生产商包括中国石化、东丽、广东鸿臣、Reliance Industries等。
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具有卓越的规模经济和技术优势,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涤纶纤维产品。
此外,涤纶纤维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中小型企业,它们在特定领域或地区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 市场发展趋势涤纶纤维制造市场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首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涤纶纤维生产商需要采取环保措施,开发绿色制造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智能纺织品作为新兴市场,将对涤纶纤维制造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智能纺织品利用涤纶纤维的优良性能,可用于制造智能服装、智能家居等产品。
此外,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涤纶纤维市场的增长。
5. 总结涤纶纤维制造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亚洲地区是最大的市场,但欧洲和北美地区也具有重要地位。
市场竞争激烈,大型生产商具有规模经济和技术优势。
市场发展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智能纺织品和新兴经济体等。
随着全球纺织品需求的增长,涤纶纤维制造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涤纶纤维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涤纶纤维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a77a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6.png)
涤纶纤维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在当今的纺织和材料领域,涤纶纤维制造行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涤纶纤维以其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然而,就像任何行业一样,涤纶纤维制造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纺织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高品质的趋势。
涤纶纤维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皱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工业用布等领域。
特别是在运动服装和功能性纺织品方面,涤纶纤维的需求持续增长。
例如,运动品牌对于具有吸湿排汗、透气等功能的涤纶纤维面料青睐有加,这推动了涤纶纤维制造企业不断研发和创新,以满足市场的特定需求。
在供应方面,涤纶纤维制造行业的产能不断扩张。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涤纶纤维生产国,拥有众多大型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一些企业还加大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开发出具有特殊性能的涤纶纤维,如阻燃涤纶、抗菌涤纶等,以拓展其应用领域。
然而,涤纶纤维制造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产能过剩,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其次,环保压力日益增大。
涤纶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如废水、废气等。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这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再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对行业产生了影响。
涤纶纤维的主要原材料是聚酯切片,其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
在技术发展方面,涤纶纤维制造行业不断取得突破。
新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涌现,使得涤纶纤维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通过改进纺丝技术,可以生产出更细、更柔软的涤纶纤维,提高了其在高端纺织品中的应用比例。
同时,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也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市场格局来看,涤纶纤维制造行业呈现出集中度逐渐提高的趋势。
2024年涤纶纤维行业报告
![2024年涤纶纤维行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d47f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1.png)
可以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拓展
1、行业综述
2024年,涤纶纤维行业在新材料的推动下,发展较为稳定。
涤纶纤维行业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功能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激烈。
涤纶纤维价格持续整体上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品属性,涤纶纤维产品的性价比越来越高,使涤纶纤维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2、供给情况
2024年,涤纶纤维行业供给能力不断增加,产能结构不断优化,新产能不断投入使用,产品价格整体稳定,产品市场发展较为稳定。
新的合成纤维材料研发不断推动行业发展,主要涤纶纤维材料国内产量及进口量均较前几年有较大提升,涤纶纤维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3、需求情况
2024年,涤纶纤维行业的需求动力不断增强。
涤纶纤维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新型涤纶纤维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激烈。
涤纶纤维产品广泛用于服装、橡塑制品、家具等行业,其中服装行业是涤纶纤维行业的主要需求市场,涤纶纤维行业需求不断增。
涤纶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
![涤纶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d952fc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3.png)
涤纶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涤纶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崛起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良的耐磨性、抗皱性、耐褪色性和易清洁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用品、汽车材料和工业产品等领域。
目前,全球涤纶产业已经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涤纶纤维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市场中更是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涤纶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完善的生产体系和庞大的消费人群。
然而,涤纶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和可再生能源的兴起,涤纶产业的原材料价格和环境影响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和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增加,涤纶产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然而,展望未来五至十年,涤纶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首先,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能力的提升,纺织品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加,使涤纶产业保持增长的动力。
其次,新兴市场的崛起和经济的转型升级将为涤纶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市场空间。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涤纶纤维的需求增长迅猛,将成为涤纶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未来,涤纶产业将积极应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并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
例如,通过研发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废水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效率。
同时,涤纶产业还将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如智能纺织品和高性能纤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涤纶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全球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但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的不断推进,涤纶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在未来五至十年,涤纶产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并积极应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纤维用染料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纤维用染料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8209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0.png)
2024年纤维用染料市场前景分析介绍纤维用染料是一种应用于纺织行业的化学染料,用于将纤维材料上色。
纤维用染料市场前景是指通过分析市场趋势、竞争状况和需求预测等因素,探讨纤维用染料市场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围绕纤维用染料市场前景展开分析,深入探讨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纤维用染料市场现状纤维用染料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应用。
纤维用染料市场的规模不断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纺织行业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促使纺织行业的发展。
纤维用染料作为纺织品上色的重要材料,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2.技术的进步:纤维用染料市场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新的染料配方和染色工艺的研发,提高了染料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纤维用染料市场也受到环保要求的影响,市场上对环保性能较好的染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纤维用染料市场目前的竞争状况较为激烈,市场上存在多家国内外染料企业。
产品的品质、价格、供货能力、技术支持等因素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纤维用染料市场发展趋势纤维用染料市场在未来有以下发展趋势:1.多元化的颜色和效果要求:随着人们对纺织品设计越来越注重,对纤维用染料的颜色和效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市场上对纤维用染料多样化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2.环保染料的需求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保染料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环保染料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风险,符合市场的发展方向。
3.高效性和稳定性的染料需求增长:市场对高效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用染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高效性的染料能够提高染色效率,稳定性的染料能够确保染色效果的一致性。
4.染料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染料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提高染料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的需求。
2024年纤维用染料市场前景分析纤维用染料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纺织行业的增长和消费者对纺织品品质的要求提高,纤维用染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纤维染色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纤维染色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ef1bf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b.png)
纤维染色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Tit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in 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Abstract: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in 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as well as an outlook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plays a vital role in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textiles, fashion, and home furnishings. Understanding the market dynamics and trends is crucial for businesses to stay competitive and seize opportunities in this rapidly evolving industry.1. Introduction: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colored textiles and fabrics. This industry involves the process of imparting color to fibers, yarns, or fabrics using variousdyeing techniques. It caters to a wide range of end-users, including textile manufacturers, fashion designers, and home furnishing companies.1.1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in 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several key factors. Firstly, there is a growing emphasis on sustainable and eco-friendly dyeing processes. With increasing consumer awareness and demand fo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ducts, companies are adopting sustainable dyeing techniques that minimize water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s well as reduce waste and pollution.Secondly, digit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transformed 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Automation and digital dyeing techniques offer higher precision, efficiency, and cost-effectiveness. This trend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leading to increased adoption of digital dyeing technologies in the coming years.Thirdly, the market is witnessing a shift towards 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Consumers are seekingunique and individualized products, leading to an increased demand for customized dyeing services. This trend presents opportunities for businesses to offer personalized dyeing solutions and cater to niche markets.1.2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1.2.1 Sustainable Dyeing Practices: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sustainable dyeing practices will continue to gain traction. Companies will inves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innovate and implement sustainable dyeing techniques. This includes the use of natural dyes, bio-based dyes, and waterless dyeing methods. Adopting such practices will not only meet consumer demands but also help reduce environmental impact.1.2.2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ll continue to shape 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Digital dyeing techniques, such as inkjet printing and 3D dyeing, will become more prevalent. These technologies offer greater flexibility,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Additionally,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will enhanc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1.2.3 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The trend towards 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will continue to drive 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Businesses will need to invest in flexible and agile dyeing processes to cater to individual customer preferences. This includes offering a wide range of color options, patterns, and finishes. Collaboration with fashion designers and brands will also be crucial to meet evolving consumer demands.1.2.4 Market Expansion: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witness market expansion in the coming years. Emerging economies, such as China, India, and Brazil,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driving growth. Rising disposable incomes, urbanization, and changing consumer lifestyles will boost the demand for colored textiles and fabrics. Businesses should explore opportunities in these markets and establish strategic partnerships to tap into their potential.2. Conclusion:The fiber dyeing industry is undergoing significant changes, driven by sustainability, technology, customization, and market expansion. Businesses need to adapt to these trends to stay competitive and capitalize on emerging opportunities. By embracing sustainable dyeing practices, leveraging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ffering customization options, and expanding into new markets, companies can position themselves for succes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纤维染色行业的市场现状,并展望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趋势。
涤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涤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e1722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4.png)
涤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涤纶行业概述涤纶又名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聚酯,再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中国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含量大于85%的纤维简称为涤纶。
涤纶的海外商品名称较多,如美国的达克纶、日本的特托纶、英国的特恩卡、前苏联的拉乌珊等。
涤纶主要分为短纤和长丝2个品种,其细分品类数量繁多。
中国涤纶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
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油、煤炭、PX、PTA、MEG化工原料供应企业和技术工艺专利商等;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涤纶生产企业;产业链下游主要涉及纺织品及终端服装、汽车等终端应用领域。
二、涤纶行业发展现状得益于,下游纺织品生产与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涤纶需求旺盛并长期进行扩能。
中国涤纶产量从2015年的3918万吨上升至2019年的4047.9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0.8%。
未来,受新增产能陆续投放、差异化产品推出和终端消费需求乏力综合因素影响,中国涤纶产量将缓慢提升。
近20年来,随着中国针对消费端基础化工原材料整体布局的完成,以及中国民营资本的崛起,使得中国涤纶长丝、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产能占据全球较大比重。
中国涤纶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大型民营石化和化纤企业。
2019年相比于2010年,中国涤纶市场集中度呈现大幅提升,前六企业市场占比从25%上升至51%。
如此的市场竞争格局主要是源于中石化等国有资本重视上游石化原料布局的发展战略和民营资本市场化运作较为灵活的优势。
此外,行业进入门槛较高、行业投资额较大且渠道资源分配较为固定,同样成为近十年来前六企业未易主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涤纶行业政策分析中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引导涤纶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需求量增速放缓,生产企业大力开发产品出口成为消化中国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且2019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下滑也促进中国化学纤维生产企业的出口。
再者,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倡导,以及考虑国外人工成本较低的因素,多数纺织服装企业加大在海外的投资建厂。
新型促进剂对涤纶织物低温染色的促染作用
![新型促进剂对涤纶织物低温染色的促染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c59840e45c3b3567ec8bb1.png)
f e a oa r da cdTxi t il K yL brt yo vne eteMaeas&Ma uatr g Tcn l yMisy o fA l r n cui ehoo n t f n g ir f dct n Zmi gS i ehU i sy H nzo 10 8 hn o E uai , lj n c Tc nvrt。 aghu3 0 1 ,C i o  ̄ — ei a)
O 前 言
涤纶纤维低温染色主要借助于载体 , 但传统载体
存在 毒性大 、 激性 气 味 重 , 刺 以及 环 境 污 染 等 问题 , 无
1 1 材 料 和药 品 . 织物 纯涤 纶织 物 ( 纹 ) 平 。
染料
分散红 F 0 % , B20 分散黄 M 4 L2 0 分 -G 0 %,
染 料 的提 升 性 。
关键词 :低温染色 ; 分散染料 ;织物 ;聚对苯 二 甲酸乙二酯纤维
中 图分 类 号 : S 9 .3 T 13 6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4 1 (0 8 2 0 0 — 4 0 0— 0 7 2 0 )4— 0 1 0
Ac ee a i g e f c fne a x la y o o t m p r t e d e n fpo y s e c l r tn fe to w u ii r n l w e e a ur y i g o l e t r
wa tde .A e ut t ss o dta h L wi o c nr i f % ( .W. . , o l i raeted eu tk ssu i d sars l h we ht e B B, t ac n e t t no 。iwa t h ao 2 0 f ) c ud n e s y —pae c h
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发展现状
![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e6498acf524ccbff1218482.png)
色带 来技 术上 的困难 。 因此, 究如 何降低涤 纶纤 维染 色温 度利 压强 就成 了印染 企业 研 当前 迫切 需要解 决 的关键 问题 。
纶酶法改性研究始于 2 世纪末。 O 据文献统计, 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国家有美国、日本、
德国、伊朗等。
酯酶对涤纶纤维的催化水解机理与碱水解不同, 在碱水解过程中, 氢氧离子渗
3 9
‘ 河北纺织>2 1 0 0年第一期 ( 10期 ) 总 4
不 良影 响。
大连理T火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其亮等人在 19 99年就对单体甲基丙
烯酸甲酯 (M ) MA 涤纶染色做了一些试验 , ‘ 试验结果可以说明单体不仅使纤维的玻璃 化温度降低, 而且和溶解在单体中的染料分子形成分子层薄膜。 有利于染料分子扩散 到纤维内部。但是, 在高于 8 ℃时单体和染料分子形成的分子层薄膜部分受到破坏, 5 使染料分子的渗透力减弱, 纤维的上染率降低。
降剑 3 % 羊毛 卜 0, 降到 2 , % 而合 成纤 维尤其 是聚 酯纤维 仍将 以较快 的速 度 发展, 聚酯 在纺织 纤 维总苗 中的 比重 可 能继续提 高 。但 是, 纶 对染色 的条件 要求 较 高, 涤 需采 } { j
高温 高压 法 (2 ℃、 3 ℃) 热溶 法 (8 ℃、2 染 色, 10 l0 或 10 20C) o 原冈 在 丁涤 纶 纤维是 疏 水 性 的合 成 纤 维, 纶 分子 结 构 中缺少像 纤维 素或 蛋 白质纤维 那样 的能 和染 料发 生 结 涤 合 的活性 基 团, 纶结 晶度 高,分子排列得 比较 紧密 , 涤 纤维 中只存在 较 小 的空 隙 , ‘ 只
2023年纤维用染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纤维用染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99443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7.png)
2023年纤维用染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纤维用染料行业是指用于纤维素、蛋白质、合成材料等纤维素的着色剂。
纤维用染料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业,其市场环境也随之变化。
本文将针对纤维用染料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对纤维用染料行业的影响较大,经济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行业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在此背景下,纤维用染料行业的需求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断增加的贸易壁垒,也给纤维用染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供求情况分析近年来,由于市场对可持续和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生物基染料、天然染料的发展已成为黄金时期,而传统化学染料市场增长有所放缓。
而纤维用染料市场的一次供给危机则是因为政府、环保组织及行业协会等下达的环保和健康标准和限制条件不断加强,其中就包括对重金属、氨气、硝酸盐等污染物体现的限制等。
三、竞争格局分析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自由化,市场竞争愈加强烈,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型化学企业进入纤维用染料领域,给国内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国内染料企业发展较快,但同质化严重,加之市场存在一些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导致市场原料供应商的整体利润率下降,毛利率较低。
四、政策环境分析政策环境对纤维用染料行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政府对环保要求提高,对化学品等危险性行业的管控加大,行业接受新政府政策的能力和适应性将决定行业能否在新政策下生存并成长。
例如,国家加大了对染色工业的排放标准的把控,迫使染整企业采用更为环保的工艺;同时也在产业环境评估中对纤维用染料企业的发展做了限制;比如对某些重金属染料的监管性更加严格。
综上所述,纤维用染料行业的宏观环境、供求情况、竞争格局和政策环境等因素都对其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纤维用染料行业需要加强研发投入,紧跟环保和健康标准和限制条件的变化,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市场,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发展现状李宝洲 李瑞 张海燕(石家庄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050018)[摘 要]:涤纶(PET)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研究倍加受到关注。
本文从低温染色助剂(载体)、涤纶生物改性、涤纶化学改性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聚酯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改性;接枝;酶1.引言涤纶纤维性能优良[1],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优良的性能使其成为合成纤维中发展最快、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
据预测,到2010年,纺织纤维原料中棉花比重将下降到30%,羊毛下降到2%,而合成纤维尤其是聚酯纤维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聚酯在纺织纤维总量中的比重可能继续提高。
但是,涤纶对染色的条件要求较高,需采用高温高压法(120℃~130℃)或热溶法(180℃~220℃)染色,原因在于涤纶纤维是疏水性的合成纤维,涤纶分子结构中缺少像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那样的能和染料发生结合的活性基团,涤纶结晶度高,分子排列得比较紧密,纤维中只存在较小的空隙[2],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纤维分子链运动加剧,瞬时间形成较大的空隙,染料分子才能进入到纤维的内部。
高温高压染色不仅浪费了能源,增加了成本,也给涤纶混纺纤维的染色带来技术上的困难。
因此,研究如何降低涤纶纤维染色温度和压强就成了印染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影响纤维及其纺织品染色性能的因素有很多。
对纤维来说,首先是纤维的化学结构,主要有化学组成、聚合度、分子立体结构等;其次是超分子结构,主要是结晶度、晶粒大小、取向度、玻璃化温度或侧序度,无定形区大小和孔隙大小及分布等。
常规PET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缩聚体,其结构如下:。
从聚酷链节的组成和结构可以看出,它包括刚性的苯环和柔性的脂肪烃基,而直接与苯环相连的酷基与苯环又构成具有刚性的共扼体系,从而制约了与其相连的柔性链段的自由旋转。
2.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发展现状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的关键在于提高纤维的膨化程度,降低其玻璃化温度, ,加快分散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度。
目前国内外解决涤纶纤维低温常压染色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涤纶低温染色助剂的研究传统载体的低温染色效果非常好,比如冬青油、膨化剂OP、膨化剂MN等这些有代表性的商品载体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
但是,这些载体仍存在一些缺陷,冬青油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其价格高、气味大,易挥发,需密闭操作;膨化剂MN的主要成分甲基萘,虽然价格低、使用方便,但具有强烈的樟脑臭味,尤其在热烫定型时气味更加强烈,使工人无法忍受;膨化剂OP的主要成分是邻苯基苯酚钠盐,其染色后残留的载体对日晒牢度有影响。
这些都是以往的产品;目前的新型助剂都是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研究原理是基于利用其对染料的增溶、助溶作用和对纤维的增塑、膨化作用,降低涤纶纤维的结晶度,增大纤维的自由体积,从而降低涤纶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加快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率,达到降低染色温度的目的。
湖南工程学院的杨军课题组以有机羧酸和有机醇为主要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按一定比例在温度146~148℃下反应2.5 h,然后分离,得到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将此油状液体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得到新型环保载体ZT-ECO[3]。
此助剂增塑作用强,促染效果好;对染液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无特殊气味;对环境无害;对涤纶的增深、膨化作用好,使涤纶纤维能在常压、100℃时染色;对染料的染色牢度和色光无不良影响。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其亮等人在1999年就对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涤纶染色做了一些试验[4],试验结果可以说明单体不仅使纤维的玻璃化温度降低,而且和溶解在单体中的染料分子形成分子层薄膜,有利于染料分子扩散到纤维内部。
但是,在高于85℃时单体和染料分子形成的分子层薄膜部分受到破坏,使染料分子的渗透力减弱,纤维的上染率降低。
2.2 纶纤维的酶改性的研究酶属水解酶类,可催化各种酯键水解。
可催化羧酸酯水解为相应羧酸和醇[5]。
1987年,Smith等合成了以14C标识的PET并用几种不同的酶溶液处理,结果发现该聚合物可以被酯酶(esterase)和木瓜蛋白酶(papain)轻微地降解[6]。
真正意义上的涤纶酶法改性研究始于20世纪末。
据文献统计,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德国、伊朗等。
酯酶对涤纶纤维的催化水解机理与碱水解不同,在碱水解过程中,氢氧离子渗透到纤维内部,因为涤纶纤维结构的致密性、疏水性和水解生成的梭基离子的库仑斥力作用,使得氢氧离子对涤纶纤维大分子的催化作用主要停留在表面,结果使涤纶纤维表面均匀溶解,纤维变细。
而酯酶对涤纶纤维的催化水解主要从非结晶部分开始,使涤纶纤维表面形成许多裂缝和空隙。
在酯酶的作用下,涤纶纤维表面的酯键水解生成亲水性的羧基和羟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在30-45℃,pH值也在中性条件附近,不像化学试剂催化水解那么剧烈。
最重要的是,酯酶对涤纶纤维中酯键的催化反应具有可控性,可以通过升温、改变PH值等方法使酶失活,停止作用,操作简便灵活。
同时,酯酶对涤纶纤维的表面改性也顺应了“绿色生产”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环境保护。
由于涤纶经过水解后,分子内的羧基和羟基,一方面羧基和羟基都是负电性,同性相斥,也使涤纶纤维内部的分子链之间的引力下降,使得涤纶纤维分子内部的结构变得疏松,利于染料进入分子内,可降低染色温度;另一方面由于纤维的负电性与阳离子染料的亲和力增加,染色性能提高,使得涤纶可以在低温下使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经酯酶处理后,涤纶纤维有4%左右的失重,纤维断裂强度下降了13%,断裂延伸度下降了8.5%左右。
正因为涤纶纤维断裂强度的适当下降,涤纶织物表面纠结形成的小球易于脱落,起球现象得到改善。
生物酶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上亲水性基团增多,吸湿性增强,与水的接触角变小。
相应的亲油性下降,与油污的亲和力减小,去污能力提高。
2.3 涤纶纤维的共混改性的研究采用共混方法改性纤维在技术和生产上可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工艺控制上简便易行,在纤维性能的改善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
高聚物共混改性可以在不改变纤维的化学结构的基础上来改变纤维的物理性能,并具有使用现有的聚合物,利用现有的加工成型设备,因混合比例不同即可制备系列化产品,成本较低,容易工业化的优点。
目前的对低温常压染色方面进行研究的改性涤纶主要有 PEG/陶土共混改性涤纶、.陶土/稀土共混改性涤纶、PET/PTT共混改性、PET/PC共混改性等。
采用共混改性法对涤纶进行改性主要是通降低涤纶的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增加涤纶的晶粒尺寸从而改变涤纶的染色性能,降低涤纶的染色温度。
其主要原理是涤纶的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都降低,就可使的染色时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使分子链发生运动产生分子间的空隙以使染料进入纤维内部,从而降低染色温度,另一方面晶粒尺寸增加,使得涤纶分子内部的空间增加也利于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
但由于加入的对涤纶进行改性的材料会影响涤纶的可纺性,需要确定加入的最佳用量。
厦门大学的某课题组对PEG/陶土共混改性涤纶、.陶土/稀土共混改性涤纶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改性物质的用量[7]。
采用陶土/PEG共混改性,通过实验得出:当PEG 添加 0.5%,陶土添加1%时,可使染色提高2级以上。
考虑可纺性、力学性能,最佳配比是PEG量添加0.5%,陶土量添加0.8%时综合性能最好;采用稀土/陶土共混改性,可以得到染色性好、成本低的浓染PET纤维。
通过实验得出:当陶土添加0.5%,稀土添加0.25%时,可使染色提高1.5级以上。
考虑可纺性、力学性能,最佳配比是PEG量添加0.5%,陶土量添加0.2%时综合性能最好。
2.4 涤纶纤维接枝改性的研究涤纶纤维的分子量为18000~25000,聚合度为100~140,是一个含有酯基的线型聚合物,在大分子中除了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外,没有其它极性基团。
因此PET纤维的吸湿性很差,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回潮率仅为0.4%,染色性很差,用普通染料和常规方法不能使其着色。
接枝反应能引起PET纤维许多化学性质的改变,如吸湿性、增色性、抗静电性等。
而且用接枝反应制得的改性涤纶可以在常温常压下用其他类型的染料染色,如使用直接染料染色。
一般接枝示意图如下:金莹、杜春霖、李成琴课题组对涤纶进行接枝改性,采用自由基型接枝共聚反应原理:引发剂〔乙酰丙酮合锰(Ⅲ)〕在催化作用下产生的乙酰丙酮自由基,转向PET 大分子链上然后引发单体聚合制得接枝聚合物。
此课题组制得的接枝改性涤纶可以在常压75±2℃时用直接染料进行浸染染色,并且能获得良好的染色牢度[8]。
3.结束语涤纶纤维低温染色可以降低在机械、能源和生产周期等方面的费用,节约成本,降低能耗,还可以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减少染料的浪费,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减少印染废水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利于清洁化生产,符合当前建立环保节约型社会的主题,具有重要的开发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但是,低温染色研究主要是针对降低浸染的染色温度,很多技术的研究由于种种局限性也只是停留在实验室研究的阶段。
从根本上改变涤纶的染色特性从而降低染色温度将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另外,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在要求纺织面料舒适自然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环境和生态的和谐。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各国环境立法的加强,在涤纶加工中将越发重视环境因素,涤纶酶法改性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1] 蔡再生.纤维化学与物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8):256-264[2] 祁珍明,何晶馨.涤纶染色助剂及其作用原理探讨[J].四川纺织科技, 2001(4): 28-32[3] 杨军,刘拥君,刘方等. 涤纶新型染色载体的开发和应用性能研究[J].纺织科学研究,2003(3):34-38[4] 陈其亮,张淑芬,杨锦宗.聚酯纤维染色方法的近期进展(Ⅱ)[J].染料工业, 1999, 36(1): 48-50[5] 王宁,许因,陆大年. 涤纶纤维的生物酶改性[J]. 广东化纤,2003(2):1-3[6] 王小花,洪枫,朱利民等. 涤纶的酶法改性研究进展[J]. 东华大学学报,2005,31(5):124-125[7] 俞小春.涤纶纤维结构形态与染色性能的研究.2007,3-70[8] 金莹,杜春霖,李成琴. 涤纶纤维接枝改性的再探讨[J].辽宁丝绸,2005(2):28-29* * * * * * * * * * * * *(上接第49页)14 WeiW S,YangC Q,JiangY Q.Non—formaldehyde wrinke—free garment finishing of cottonslacks[J].Text Chem Color,1999,31(1):34~3815 Welch CM.Improved Strength and Flex Abrasion Resistance in Durable Press Finishing withBTCA[J].Textile Chemist and Colorst,1997(2):21~2316 Andrews BAK,Balancing whiteness and performance in fabric finishing. ADR,1997, 86(3): 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