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的文体特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文学的文体特征
影视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联系
从外在语言形态、表达方式及读者阅读期待 视野等方面考察,影视文学应该纳入叙事文 学的范畴,较接近戏剧、小说。
从文本具体结构方式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 的组合受到蒙太奇规律的制约而具有更大的 灵活性和跳跃性,与诗歌艺术的意象组合相 似。
影视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差异
(三)具象可感——影视文体语言的首要因 素
影视文学虽然不乏独立的阅读价值,但其最重 要的功能是为把剧本中的文字符号迅速转化为 可见的屏幕形象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叙述事件
声音
人声:对话、内心独白、旁白(解说)
声 音响:自然音响(如水声、动物声音
、脚 声等)、机械音响(如汽车、火车 等)、社会环境音响(如人群声等)、 特殊音响(如电子合成音响)等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白色》、《红色》 分别用三种颜色来表现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
(三)光影
是获得银屏形象的最基本的物质手段, 是影视艺术中不可忽 视的、可视性造型因 素。
光的分类
按光的来源分: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 按光的方向分: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 按光的性质分:直射光、散射光 按光的效果分: 主光、副光、轮廓光、背景光、修
(2)拉镜头
指镜头沿光学轴心作远离被摄对 象的运动; 可以实现由小范围景别向大范围景 别的过渡。
(3)摇镜头
摄影机的位置不动,改变镜 头的拍摄角度; 它包括水平方向的左右摇,垂 直方向的上下摇,以及上下左 右的复合摇,摇的角度可以是 360度。
(4)移镜头
指摄像机不固定,边移动边 拍摄,机位发生变化; 能无限制地扩大空间,产生一 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
三、影视文学的可视性特征
衡量影视文学语言优劣的尺度是其是否能够 转化为视觉形象。
这一要求是由影视艺术的特征——以画面为 单位、以蒙太奇为结构手法、以视觉接受为 主要审美方式而决定的。
(一)、画面影像——影视艺术的基本构成要 素
1、景物画面 景象 意象
2、人物造型——画面叙事的主体要素
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能把一个人的性格、 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 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 动作才能见诸现实。”
3、动作性是影视作品构成冲突、推进剧情 的根本动力
(1)、动作与情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作。 (2)、动作与冲突 动作的本质在于引起冲突。冲突使人物的动作 具有明确的目的集中统一,不断发展;动作则 使冲突及其发展过程具体、直观地体现出来。
2.色彩的变化 3.色彩的基调
色彩的表意功能
还原功能:还原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 刻画人物:如《人证》 营造气氛: 如《现代启示录》 表现主题: 如《蓝》、《白》、《红》
影片《黄土地》,以温暖的土黄色为基调, 表现中国人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种沉稳感觉。结 合陕北文化中的色彩含义,既饱含凝重、单纯、 浓郁,又对比强烈。
6、复现式蒙太奇中由于被复现场景、物件 对正常叙事进程的打断而引起的跳跃性。
其他表现形式
1、采用新的叙事手法而造成的故事情节的跳 跃性。
2、由于场景切换造成的跳跃性。 3、叙事人称的变化造成的跳跃性。
二、影视文学的动作性
1、动作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 动作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影视 艺术区别于其他静态造型艺术的根本要素。 2、动作性是影视作品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
特写
是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
特写
特写是表 现人头部 或物体某 个局部的 画面。
大特写是 表现人的 面部的某 一器官或 物的某一 细部的画 面。
也可以分为:
前景 后景 背景
前景
是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
后景
是与前景相对应的,是靠近主体后面的 人物或景物。
2.景物
画面中的景物是指自然、社会环境中具体物
质状态,主要包括景色与器物 景物——烘托主题、渲染感情
器物——道具
常常用来揭示人物的身份、爱好,以表示人物的内 心活动和情感状态。
有些道具还可以起到寄托情感、以物传情的作用。 电影《魂断蓝桥》中的护身符的几次出现。 《情书》——借书卡、《追忆似水年华》书籍的反
电影的叙事有镜头组合完成,例如 •镜头1:特写,一个男人在微笑 •镜头2:特写,一支枪在射击 •镜头3:一个人体倒下 •镜头4:特写,一张悲伤的脸 这四个镜头按照不同的顺序组接 ,可以产生完全不同 的叙事效 果。
C、创造运动感与节奏感
电影艺术是运动的艺术,电影的 运动感除了由画面中的人与物的 运动造成外,也由镜头的剪辑带 来。 节奏感则与镜头时值的长短,与 镜头画面中被表现对象与摄影机 的距离远近,与镜头之间剪辑的 速度有关。镜头时间值短,景越 近,剪辑速度越快就越能营造快 节奏的强劲冲击力;而如果镜头 时间值长,景远,就更能造成悠 长,抒情的效果。
1、顺序式蒙太奇中由于叙事节奏的加快和 中间过程的省略而造成的跳跃性。
2、颠倒式蒙太奇叙事中由于自然时序的倒 错而产生跳跃性。
3、交叉式蒙太奇中由于空间的交错而产生 的跳跃性。
4、对比性蒙太奇中由于紧相连接的两个场 景之间内容或形式的强烈反差而产生的跳跃 性。
5、隐喻式蒙太奇中由于相邻事物在客观上 的不相联系而产生的跳跃性。
饰光等
光的基调
亮调——用光柔和明亮,画面给人纯净明朗, 赏心悦目的感觉,多用于爱情喜剧片和歌舞 片
暗调——画面深沉阴郁,比较适合凶杀、恐 怖、黑帮片等
罗密欧与朱丽叶
逆光——勾勒人的轮廓,给人朦胧、神秘 的美感
柔和光
叶甫根尼·奥涅金——塔基亚娜
光的表意功能
造型作用: 改变画面内的影 调结构、塑造人 物形象、渲染环 境气氛。
如人们经常举例的库里肖夫的试验:
镜头a: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 镜头b: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 镜头c:他们相遇,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点着;(指向:白宫) 镜头d:一幢有一段宽阔台阶的白色建筑物; 镜头e:两人登上一段台阶。 (地点:教堂)
B、服务于叙事功能
•蒙太奇的一个首要功能就是完成一 个完整故事的叙事。一部影视片由 一系列镜头构成全片。在这个组接 过程中,必须从拍摄的素材中选取 最为合适的镜头,连贯流畅地构成 全篇。
背背
景 是
景
画
面
中
主
体
背
后
的
景
物
。
(二)镜头
怎样用镜头“说话” 1、镜头的含义
指拍摄过程中摄影(像)机 从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内不间断 地拍摄下来的一个叙事段落,在 特定的场合下又称为“画面”。
2、镜头的运动方式
(1)推镜头
指镜头沿光学轴心作接近 被摄对象的运动;可以实现大 范围景别向小范围景别的过渡。
(二)色彩
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饱和度 色调 明度
通过色彩的配置结合、色调的设计确定等途 径来发挥色彩的造型功能的,并产生特定的 色彩艺术效果。
1.色彩的配置
是指影视作品画面中不同比例、位置和面积 的各种色彩进行搭配组合。产生各种如明与 暗、浓与淡、冷与暖、丰富与单纯等的视觉 效果,从而起到造型作用。
(5)跟镜头
指摄影机镜头紧随运动着的人或物进行拍 摄; 展现运动中的人或物的动态美; 表明运动中人或物的运动方向、速度、体 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推、拉、摇、移、跟, 编导可以自由地引导观众的目 光,并对自己的意图进行灵活 有效的表达。
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 快镜头与慢镜头 视角镜头 视点镜头(空镜头)
空镜头的表意特征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画 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 《情书》——窗帘旁的藤井树
空镜头的表意特征:
叙述故事情节 抒发感情意境 银幕时空转换 调节影片节奏
三、造型元素
构图 色彩 光线 运动
(一)构 图
构图的含义:影视作品中,运用镜头成 像特性与造型手段,把所要表现的对象和意 图赋予相关的造型因素(如光影、线条、色 彩)。 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主体、陪体、环境
画面建构 1.时空变换的运动性——与摄影和绘画不同
(1)摄像机固定,被摄对象运动 (2)被摄对象固定,摄像机运动 (3)摄像机和被摄对象均运动
通过运动不停地改变画面结构、情节重点以 及画面的透视关系,使画面生动又富于艺术 性。
即主体、陪体、前景、背景、角度、方向、 景别不断的变化。
D、创造思想
蒙太奇剪接还可以使镜头和画面蕴含丰富的思想。 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艺术,很难直接表达抽象的思想 观念。而蒙太奇则可以使影片用画面之间存在的隐喻、 转喻关系和象征性来阐述抽象的思想观念。一种可以 是直接以画外音的方式进行表述,一种可以是隐喻蒙 太奇的方式来暗示思想。
(二)、跳跃性在影视文学中的表现
画面
影视画面构图的基本 要素:
从内容上看,人物和 景物
从形式上看:景别、 运动镜头、空间造型
一、人物与景物
1.人物 是影视画面中的主要对象。可 以是一个(组)对象;可以是 人或事物;可以是主角或配角。 总之,是要表达的中心。 演员——人物
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如形体、容颜、 服饰、表情、动作、姿态以及内在 的心理活动、性格气质等来塑造人 物,并在展现人物的社会生活经历、 社会关系、思想情绪变化的过程中 折射出人间百态、世事沧桑,褒扬 真善美、抨击假丑恶。
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光线的明暗 对比,突出主要 人物,隐蔽非主 要人物。
渲染环境气氛
利用光线 来模仿大气 透视规律, 塑造一定的 空间深度, 表现某种环 境气氛。
(二)、“思接千载”与“视通万里”:文 学与影视的接受差异
文学欣赏和影视欣赏都能逾越时空跨度,但
前者以思维和想象,后者靠视觉感知。
1 传播媒介不同 2 在接受者头脑中生成形象的途径不同 3 传达信息的具体方式上不同 4 对于审美接受者的要求不同
2.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画面是指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记录 下来的一个片段——也即镜头。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是有许多个镜头按照一
定的逻辑顺序组合而成的。镜头是构筑视觉 艺术形象的基本单元。
画面强调的是多画面结构的整体性——和摄 影不同
静态构图与静态构图 规则构图与不规则构图 完整构图与不完整构图
蒙太奇
*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原是建筑学 上的名词,意为安 装、组合。后来被 借用过来指称电影 镜头的剪辑和组接 ,成为电影的专用 术语。
*蒙太奇的功能:
A、创造新时空 B、服务于叙述功能 C、创造运动与节奏感 D、创造思想
A、创造新时空
电影再现运动的自然生活形态,而现实中的时空 是连绵不断、不可分切的,借助蒙太奇的镜头分切与 组合,电影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自由地把时间和空 间不同的片断连接起来。
复出现。
《蜂蜜与四叶草》——樱花、四叶草的反复出现。
二、景别与镜头
(一)景别
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 的范围。 景别的划分一般分为五种:远景、 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由于摄像机与被摄主体距离远近而形 成的视野大小不同的区别
远景
大远景
适于表现更加广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渺苍茫的自然景色。
影视文学与小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叙述事件 和人物描写上。
影视文学与戏剧剧本的差异表现在时空特点 以及表现手段和接收方式上。
一、 影视文学的跳跃性
(一 ) 蒙太奇思维与影视文学的跳跃性特 征
作为影视艺术思维,蒙太奇实际上贯穿于影 视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它既体现在镜头的组 接中,也体现在影视剧本的写作中。
Back
全景
确是 的指
全
表表 现现
景
中人
心的
,全
一身
般或
有一
两个
个场
结景
构全
元貌
素的
:画
人面
物 与 背 景 。
。 有 比 较 明
中景
中景
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 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近景
近景
是表现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是一种近距离观察人物与物体的景别。
主体
是影视画面中的主要对象。可以是一个(组) 对象;可以是人或事物;可以是主角或配角。 总之,是要表达的中心。
陪体
是画面中陪衬主体 的景物或人物具突 出主体、说明主体、 均衡画面、美化画 面和渲染气氛的作 用。处在与主体相 应的次要位置,既 与主体相呼应,又 不能喧宾夺主。
环境
是指影视画面里主要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 和空间。 包括前景、后景、背景三个部分。
影视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联系
从外在语言形态、表达方式及读者阅读期待 视野等方面考察,影视文学应该纳入叙事文 学的范畴,较接近戏剧、小说。
从文本具体结构方式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 的组合受到蒙太奇规律的制约而具有更大的 灵活性和跳跃性,与诗歌艺术的意象组合相 似。
影视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差异
(三)具象可感——影视文体语言的首要因 素
影视文学虽然不乏独立的阅读价值,但其最重 要的功能是为把剧本中的文字符号迅速转化为 可见的屏幕形象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叙述事件
声音
人声:对话、内心独白、旁白(解说)
声 音响:自然音响(如水声、动物声音
、脚 声等)、机械音响(如汽车、火车 等)、社会环境音响(如人群声等)、 特殊音响(如电子合成音响)等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白色》、《红色》 分别用三种颜色来表现自由、平等、博爱的主题。
(三)光影
是获得银屏形象的最基本的物质手段, 是影视艺术中不可忽 视的、可视性造型因 素。
光的分类
按光的来源分: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 按光的方向分: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 按光的性质分:直射光、散射光 按光的效果分: 主光、副光、轮廓光、背景光、修
(2)拉镜头
指镜头沿光学轴心作远离被摄对 象的运动; 可以实现由小范围景别向大范围景 别的过渡。
(3)摇镜头
摄影机的位置不动,改变镜 头的拍摄角度; 它包括水平方向的左右摇,垂 直方向的上下摇,以及上下左 右的复合摇,摇的角度可以是 360度。
(4)移镜头
指摄像机不固定,边移动边 拍摄,机位发生变化; 能无限制地扩大空间,产生一 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
三、影视文学的可视性特征
衡量影视文学语言优劣的尺度是其是否能够 转化为视觉形象。
这一要求是由影视艺术的特征——以画面为 单位、以蒙太奇为结构手法、以视觉接受为 主要审美方式而决定的。
(一)、画面影像——影视艺术的基本构成要 素
1、景物画面 景象 意象
2、人物造型——画面叙事的主体要素
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能把一个人的性格、 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 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 动作才能见诸现实。”
3、动作性是影视作品构成冲突、推进剧情 的根本动力
(1)、动作与情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作。 (2)、动作与冲突 动作的本质在于引起冲突。冲突使人物的动作 具有明确的目的集中统一,不断发展;动作则 使冲突及其发展过程具体、直观地体现出来。
2.色彩的变化 3.色彩的基调
色彩的表意功能
还原功能:还原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 刻画人物:如《人证》 营造气氛: 如《现代启示录》 表现主题: 如《蓝》、《白》、《红》
影片《黄土地》,以温暖的土黄色为基调, 表现中国人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种沉稳感觉。结 合陕北文化中的色彩含义,既饱含凝重、单纯、 浓郁,又对比强烈。
6、复现式蒙太奇中由于被复现场景、物件 对正常叙事进程的打断而引起的跳跃性。
其他表现形式
1、采用新的叙事手法而造成的故事情节的跳 跃性。
2、由于场景切换造成的跳跃性。 3、叙事人称的变化造成的跳跃性。
二、影视文学的动作性
1、动作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 动作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影视 艺术区别于其他静态造型艺术的根本要素。 2、动作性是影视作品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
特写
是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
特写
特写是表 现人头部 或物体某 个局部的 画面。
大特写是 表现人的 面部的某 一器官或 物的某一 细部的画 面。
也可以分为:
前景 后景 背景
前景
是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
后景
是与前景相对应的,是靠近主体后面的 人物或景物。
2.景物
画面中的景物是指自然、社会环境中具体物
质状态,主要包括景色与器物 景物——烘托主题、渲染感情
器物——道具
常常用来揭示人物的身份、爱好,以表示人物的内 心活动和情感状态。
有些道具还可以起到寄托情感、以物传情的作用。 电影《魂断蓝桥》中的护身符的几次出现。 《情书》——借书卡、《追忆似水年华》书籍的反
电影的叙事有镜头组合完成,例如 •镜头1:特写,一个男人在微笑 •镜头2:特写,一支枪在射击 •镜头3:一个人体倒下 •镜头4:特写,一张悲伤的脸 这四个镜头按照不同的顺序组接 ,可以产生完全不同 的叙事效 果。
C、创造运动感与节奏感
电影艺术是运动的艺术,电影的 运动感除了由画面中的人与物的 运动造成外,也由镜头的剪辑带 来。 节奏感则与镜头时值的长短,与 镜头画面中被表现对象与摄影机 的距离远近,与镜头之间剪辑的 速度有关。镜头时间值短,景越 近,剪辑速度越快就越能营造快 节奏的强劲冲击力;而如果镜头 时间值长,景远,就更能造成悠 长,抒情的效果。
1、顺序式蒙太奇中由于叙事节奏的加快和 中间过程的省略而造成的跳跃性。
2、颠倒式蒙太奇叙事中由于自然时序的倒 错而产生跳跃性。
3、交叉式蒙太奇中由于空间的交错而产生 的跳跃性。
4、对比性蒙太奇中由于紧相连接的两个场 景之间内容或形式的强烈反差而产生的跳跃 性。
5、隐喻式蒙太奇中由于相邻事物在客观上 的不相联系而产生的跳跃性。
饰光等
光的基调
亮调——用光柔和明亮,画面给人纯净明朗, 赏心悦目的感觉,多用于爱情喜剧片和歌舞 片
暗调——画面深沉阴郁,比较适合凶杀、恐 怖、黑帮片等
罗密欧与朱丽叶
逆光——勾勒人的轮廓,给人朦胧、神秘 的美感
柔和光
叶甫根尼·奥涅金——塔基亚娜
光的表意功能
造型作用: 改变画面内的影 调结构、塑造人 物形象、渲染环 境气氛。
如人们经常举例的库里肖夫的试验:
镜头a: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 镜头b: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 镜头c:他们相遇,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点着;(指向:白宫) 镜头d:一幢有一段宽阔台阶的白色建筑物; 镜头e:两人登上一段台阶。 (地点:教堂)
B、服务于叙事功能
•蒙太奇的一个首要功能就是完成一 个完整故事的叙事。一部影视片由 一系列镜头构成全片。在这个组接 过程中,必须从拍摄的素材中选取 最为合适的镜头,连贯流畅地构成 全篇。
背背
景 是
景
画
面
中
主
体
背
后
的
景
物
。
(二)镜头
怎样用镜头“说话” 1、镜头的含义
指拍摄过程中摄影(像)机 从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内不间断 地拍摄下来的一个叙事段落,在 特定的场合下又称为“画面”。
2、镜头的运动方式
(1)推镜头
指镜头沿光学轴心作接近 被摄对象的运动;可以实现大 范围景别向小范围景别的过渡。
(二)色彩
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饱和度 色调 明度
通过色彩的配置结合、色调的设计确定等途 径来发挥色彩的造型功能的,并产生特定的 色彩艺术效果。
1.色彩的配置
是指影视作品画面中不同比例、位置和面积 的各种色彩进行搭配组合。产生各种如明与 暗、浓与淡、冷与暖、丰富与单纯等的视觉 效果,从而起到造型作用。
(5)跟镜头
指摄影机镜头紧随运动着的人或物进行拍 摄; 展现运动中的人或物的动态美; 表明运动中人或物的运动方向、速度、体 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推、拉、摇、移、跟, 编导可以自由地引导观众的目 光,并对自己的意图进行灵活 有效的表达。
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 快镜头与慢镜头 视角镜头 视点镜头(空镜头)
空镜头的表意特征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画 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 《情书》——窗帘旁的藤井树
空镜头的表意特征:
叙述故事情节 抒发感情意境 银幕时空转换 调节影片节奏
三、造型元素
构图 色彩 光线 运动
(一)构 图
构图的含义:影视作品中,运用镜头成 像特性与造型手段,把所要表现的对象和意 图赋予相关的造型因素(如光影、线条、色 彩)。 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主体、陪体、环境
画面建构 1.时空变换的运动性——与摄影和绘画不同
(1)摄像机固定,被摄对象运动 (2)被摄对象固定,摄像机运动 (3)摄像机和被摄对象均运动
通过运动不停地改变画面结构、情节重点以 及画面的透视关系,使画面生动又富于艺术 性。
即主体、陪体、前景、背景、角度、方向、 景别不断的变化。
D、创造思想
蒙太奇剪接还可以使镜头和画面蕴含丰富的思想。 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艺术,很难直接表达抽象的思想 观念。而蒙太奇则可以使影片用画面之间存在的隐喻、 转喻关系和象征性来阐述抽象的思想观念。一种可以 是直接以画外音的方式进行表述,一种可以是隐喻蒙 太奇的方式来暗示思想。
(二)、跳跃性在影视文学中的表现
画面
影视画面构图的基本 要素:
从内容上看,人物和 景物
从形式上看:景别、 运动镜头、空间造型
一、人物与景物
1.人物 是影视画面中的主要对象。可 以是一个(组)对象;可以是 人或事物;可以是主角或配角。 总之,是要表达的中心。 演员——人物
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如形体、容颜、 服饰、表情、动作、姿态以及内在 的心理活动、性格气质等来塑造人 物,并在展现人物的社会生活经历、 社会关系、思想情绪变化的过程中 折射出人间百态、世事沧桑,褒扬 真善美、抨击假丑恶。
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光线的明暗 对比,突出主要 人物,隐蔽非主 要人物。
渲染环境气氛
利用光线 来模仿大气 透视规律, 塑造一定的 空间深度, 表现某种环 境气氛。
(二)、“思接千载”与“视通万里”:文 学与影视的接受差异
文学欣赏和影视欣赏都能逾越时空跨度,但
前者以思维和想象,后者靠视觉感知。
1 传播媒介不同 2 在接受者头脑中生成形象的途径不同 3 传达信息的具体方式上不同 4 对于审美接受者的要求不同
2.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画面是指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记录 下来的一个片段——也即镜头。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是有许多个镜头按照一
定的逻辑顺序组合而成的。镜头是构筑视觉 艺术形象的基本单元。
画面强调的是多画面结构的整体性——和摄 影不同
静态构图与静态构图 规则构图与不规则构图 完整构图与不完整构图
蒙太奇
*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原是建筑学 上的名词,意为安 装、组合。后来被 借用过来指称电影 镜头的剪辑和组接 ,成为电影的专用 术语。
*蒙太奇的功能:
A、创造新时空 B、服务于叙述功能 C、创造运动与节奏感 D、创造思想
A、创造新时空
电影再现运动的自然生活形态,而现实中的时空 是连绵不断、不可分切的,借助蒙太奇的镜头分切与 组合,电影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自由地把时间和空 间不同的片断连接起来。
复出现。
《蜂蜜与四叶草》——樱花、四叶草的反复出现。
二、景别与镜头
(一)景别
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 的范围。 景别的划分一般分为五种:远景、 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由于摄像机与被摄主体距离远近而形 成的视野大小不同的区别
远景
大远景
适于表现更加广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渺苍茫的自然景色。
影视文学与小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叙述事件 和人物描写上。
影视文学与戏剧剧本的差异表现在时空特点 以及表现手段和接收方式上。
一、 影视文学的跳跃性
(一 ) 蒙太奇思维与影视文学的跳跃性特 征
作为影视艺术思维,蒙太奇实际上贯穿于影 视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它既体现在镜头的组 接中,也体现在影视剧本的写作中。
Back
全景
确是 的指
全
表表 现现
景
中人
心的
,全
一身
般或
有一
两个
个场
结景
构全
元貌
素的
:画
人面
物 与 背 景 。
。 有 比 较 明
中景
中景
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 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近景
近景
是表现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是一种近距离观察人物与物体的景别。
主体
是影视画面中的主要对象。可以是一个(组) 对象;可以是人或事物;可以是主角或配角。 总之,是要表达的中心。
陪体
是画面中陪衬主体 的景物或人物具突 出主体、说明主体、 均衡画面、美化画 面和渲染气氛的作 用。处在与主体相 应的次要位置,既 与主体相呼应,又 不能喧宾夺主。
环境
是指影视画面里主要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 和空间。 包括前景、后景、背景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