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二轮复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 课件39张 (全国通用)
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PPT)
![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925cb4561252d381eb6e5f.png)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考二 轮复习 资料-遗 传的分 子基础 (PPT) (最新 版本) 推荐
1.熟记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2.归纳DNA复制过程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考二 轮复习 资料-遗 传的分 子基础 (PPT) (最新 版本) 推荐
(1)DNA复制时间: 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和DNA病毒繁殖时。
3.(2019·江苏,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4.为探究禽流感病毒(H7N2)能否吸附并侵染人的细胞,实验人员用32P标记的H7N2、 鸡胚细胞悬浮液(M)、人的脐血干细胞悬浮液(N)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下列 有关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将N均分为两组,一组接种H7N2,另一组不接种 B.将接种H7N2的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长时间培养 C.适当时间保温后,搅拌并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
√C.“转化因子”中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中不含有荚膜多糖
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考二 轮复习 资料-遗 传的分 子基础 (PPT) (最新 版本) 推荐
1234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考二 轮复习 资料-遗 传的分 子基础 (PPT) (最新 版本) 推荐
【名校课 堂】获 奖PPT- 高考二 轮复习 资料-遗 传的分 子基础 (PPT) (最新 版本) 推荐
1.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 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遗传的分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1b1913425c52cc58ad6be2c.png)
2020/9/30
必修二
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基因 的存在的?
基因在哪里?
遗
基因是什么?
传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与
进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化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 是如何变化的?
2020/9/30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表达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纲要求
• 遗传的细胞基础 (Ⅱ-3)
• 遗传的分子基础 (Ⅰ-3、Ⅱ-8)
• 遗传的基本规律 (Ⅰ-1、Ⅱ-16)
• 生物的变异
(Ⅰ-2、Ⅱ-5)
• 人类遗传病
(Ⅰ-3)
• 生物的进化
(Ⅱ-3)
2020/9/30
第一讲 遗传的细胞基础与 分子基础
考点1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数量、种类
下图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都为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 形成配子的过程图,请总结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61 种(或 tRNA 也为 61 种)
图示
联系
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决―定→mRNA 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②mRNA 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③密码子与相应反
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
2020/9/30
2020/9/30
3.根据上面分析,我们可总结减数分裂有关的数量问题:含n对同源 染色体的生物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1)一个生物体:2n种。 (2)一个精原细胞:2种。 (3)一个卵原细胞:1种 注意:一个精(卵)原细胞形成精子(卵细胞)的可能性有2n种,这种 说法也是可以的。
4.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核中的DNA为4a,则该动物产生的卵细胞中含 有的DNA确切地讲应该大于a,因为细胞质中也含有DNA分子。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分子的基础ppt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分子的基础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d8193d6c85ec3a86c2c51f.png)
DNA复制过程中的计算
• 1、求含亲代成分的子代脱氧核苷酸链的个 数或比例; • 2、求含亲代成分的子代DNA的个数或比例
巩固练习
• 4.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 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 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 A.7(a-m) B.8(a-m) • C.7(1/2a-m) D.8(2a-m)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适合全国(ppt)
![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适合全国(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37b16f79563c1ec5da71f4.png)
(3)实验分析 ①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Ⅰ. 保温时间过短 ,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 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Ⅱ.保温时间过长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 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 于 搅拌不充分 ,有少量含 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売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 离心到沉淀物中。
【答案】 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相关问题 1.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 DNA 在加热过程中,双 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 S 型细菌的 DNA 片段整合到了 R 型细菌的 DNA 中,即 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 质。
【提示】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 改编)(×) 【提示】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 ,2D 改 编)(×)
【提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 苏,2A)(√) 5.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 2B 改编)(×) 【提示】 噬菌体是利用自己的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的 DNA。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过程:S 型细菌的 DNA、荚膜多糖、蛋白质、脂质、DNA 经 DNA 酶处 理后的水解物(分别加入)+R 型细菌―相混―互合―对培―照养→观察菌落特征。 (2)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
202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的分子基础(69张PPT)
![202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的分子基础(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6ddc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8.png)
表观遗传现象
表观遗传现象
知识联网
[自我校对] ①RNA ②双螺旋结构 ③有遗传效应 ④线粒体 ⑤碱基排列顺序 ⑥间期 ⑦半保留复制 ⑧细胞核 ⑨核糖体 ⑩酶 ⑪蛋白质的结构
1.(必修2 P42问题探讨)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的结构 比较稳定,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 递给下一代,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可发生可遗传的变 异等。 2.(必修2 P45正文)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 体内的病毒。
3.(必修2 P45相关信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 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而不用14C 和3H标记的原因:S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中,而P几 乎都存在于DNA中,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中都含 有C和H。 4.(必修2 P46思考·讨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 易分析结果。
重点突破
重点1 基因的本质和DNA的结构
1.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遵循相同的实 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1)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 相互对照。
DNA是遗 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低
高
DNA是遗传物质
2.归纳概括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两标记”和“三结论”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
第一次 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 大肠杆菌 , 标记 目的是获得带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第二次 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 , 标记 目的是使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
(2)遗传物质发现的三个实验结论。 ①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中存在“ 转化因子 ”,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②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 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
二轮复习课件遗传的分子基础 PPT
![二轮复习课件遗传的分子基础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a8f36ba1c7aa00b42acb79.png)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A 正确; 艾弗里实验设计思路是将 S 型细菌的 DNA 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看各自的作 用,B 正确;在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 S 菌的 DNA 后出现 S 型菌,也有 R 型菌,C 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 不是遗传物质,D 正确。
【提示】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2.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Ⅱ,5 改编)(×) 【提示】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 ,2D 改 编)(×)
【提示】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 苏,2A)(√) 5.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 2B 改编)(×) 【提示】 噬菌体是利用自己的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的 DNA。
【答案】 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相关问题 1.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 DNA 在加热过程中,双 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 S 型细菌的 DNA 片段整合到了 R 型细菌的 DNA 中,即 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 质。
(3)实验分析 ①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Ⅰ. 保温时间过短 ,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 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Ⅱ.保温时间过长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 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 于 搅拌不充分 ,有少量含 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売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 离心到沉淀物中。
高考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40张)
![高考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40张)](https://img.taocdn.com/s3/m/ccec36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1.png)
⑥ 大肠杆菌 的核糖体
2.实验技术:⑦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技术。 (1)标记T2(T2)噬菌体
(2)T2(T2)噬菌体侵染细菌
(1)T2(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 面。
(2)子代T2(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 5.结论:⑧ DNA 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 6.T2(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 (1)用32P标记的T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一、基因的表达
考点三 基因的表达
(1)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在真核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中也能发生转录过 程。
模板 : ⑤ DNA的 一条链
(2)条件
原料 能量
: :
4种核糖核苷酸 ATP等
酶 : ⑥ RNA聚合酶
(3)过程
易错提示 转录不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有解旋的功能。 (4)产物:信使RNA(或mRNA)、核糖体RNA(或rRNA)、转运RNA(或tRNA)等。
一条链中 A T =m,则在互补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有 A T =m。
GC
GC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
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中 A G =a,则在其互补链中 A G = 1 ,而在整个
TC
TC a
DNA分子中 A G =1。
TC
2.“图解法”分析DNA复制相关计算
(1)场所或装配机器:⑧ 核糖体 。
模板 : ⑨ mRNA
(2)条件 能原量料 : 氨基酸
酶
:
多种酶
搬运工具 : tRNA(或转运RNA)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4.1遗传的分子基础讲义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4.1遗传的分子基础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881f72bdd88d0d232d46a2c.png)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础自查 明晰考位 [纵引横连建网络] 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 . T 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P 44正文下部)(V )2 . (1)选用细菌或病毒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易分析 结果。
(V )(2)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P 46思考与讨论)(V )3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了DNA 的确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P 52正文下部)(V )4. DNA 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 分子的差异,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杂交形成的杂合双链区越多,说明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远。
(P 60思维拓展)(X )5 .大肠杆菌细胞的拟核有多个 DNA 分子。
另外质粒也是环状的 DNA 分子。
(P 55资料分 析)(X )6. DNA 指纹技术,需要用合适的酶将待检测的样品 DNA 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
(P 58科学•技术•社会)(V )7 .tRNA 中的一OH 部位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 与氨基酸一NH 中的H 结合。
(P 66图4 — 5)( V )8.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 DNA 不能自行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P 7 o 小文字部分)(X )9 •线粒体DNA 缺陷导致的遗传病,都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主要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精子太小,细胞质极少)。
(P 70小字)(V )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8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考点突破 固考基]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1 •需掌握的两个实验项目艾弗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 思路设法将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 匚|处理直接分离:分离 S 型菌的DNA 多冋位素标记法:分别用冋位素 s 、||站跄①加胳彌ms 別菌*有< -------- -------- 、转fcg 子(辰旬昭)一(格现菲脱实准J —加占③放射性同也蠶标记曲怵駁型竦爾宴內一 ④出峑分馳后期 囱誡牡第二床 廿裂后削醉⑦麟貨諄朋坤1®脱老.閱梅⑨的恍惊 拠皐 tern 两杂单链'L 槪念鯛遗険刪阳軽 K 句作W ) MN A聚合降第合揮忖佛总动乎1—箔袪战诗片岳转垃終止部拉賈嘤止子 模战⑬DNA 的一乐单<8 —叵弭博厲稱廡店整 ---- 产物 dniKNZRNZRMA ---- 模極 Q^.nRNA 一曲無⑲齟林 —产勒①豹U 链艾龙里实验_)対拟核4训駁隊质料线料區Hft DN& [盘期方武⑥钟幣 四■开吋阖门 址制巾心巻欄(1)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 DNA 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 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4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4 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ac4ecb856a561252d36fab.png)
【答案】 A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 1 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
考纲点击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 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全国卷考频 中频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 和翻译 低频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 的探索过程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4
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过程:S 型细菌的 DNA、荚膜多糖、蛋白质、脂质、DNA 经 DNA 酶处 理后的水解物(分别加入)+R 型细菌――――→观察菌落特征。
蛋白质等 (2)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不是。
相互对照 混合培养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5
【解析】 图中 a、b,a、c 和 c、d 相互对照,各对照组间只有一个变量不 同,不要误以为 a、d 和 b、d 之间有两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主要指对照组之间, A 正确;a、d 组小鼠死亡是 S 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的结果,B 错误;S 型细菌 经过加热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不可能转化为活细菌,是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活 细菌,C 错误;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D 错误。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0
6.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011· 江苏,12A)(×)
【提示】 培养基培养细菌,不能培养噬菌体。
7.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 不充分所致。(2011· 江苏,12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训练] 1.(2019 年孝感二调)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终止密码子位于 a 端。 B.通常决定氨基酸①的密码子又叫起始密码子 C.该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 A-U、C-G D.图中所示蛋白质合成过程涉及 3 种 RNA
解析:由图中肽链的位置可知,核糖体沿着 mRNA 移动的方向是从 a 到 b,因此终止 密码子位于 b 端,A 错误;一般情况下,①应该是起始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如甲硫氨酸, B 正确;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C-G,C 正确;图中共有 3 种 RNA,即 mRNA(翻译的模板)、tRNA(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和 rRNA(组成核糖体的重要 成分),D 正确。故选 A。
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 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情分析
网络构建
答案 ①RNA ②双螺旋结构 ③有遗传效应 ④线粒体 ⑤碱基排列顺序 ⑥间期 ⑦ 半保留复制 ⑧细胞核 ⑨核糖体 ⑩酶 ⑪蛋白质的结构
诊断疏漏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判断下列有关遗传学经典实验叙述的正误 (1)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 噬菌体中的核酸中( ) (2)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 ) (5)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答案:D
考点 2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考点突破] 1.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分析 (1)DNA 分子复制
(2)转录
Hale Waihona Puke (3)翻译2.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分析 生物种类
DNA 病毒,如噬菌体
复制型 RNA 病毒,如烟 草花叶病毒
逆转录病毒,如艾滋病病 毒
细胞生物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3.DNA 结构及复制的相关计算 (1)碱基计算 ①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 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 DNA 分子的特异性。 ②若已知 A 占双链碱基的比例为 c%,则 A 占单链碱基的比例无法确定,但最大值可 求出为 2c%,最小值为 0。 (2)水解产物及氢键数目计算 ①DNA 水解产物:初步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 含氮碱基。 ②氢键数目计算:若碱基对为 n,则氢键数为 2n~3n;若已知 A 有 m 个,则氢键数 为 3n-m。 (3)DNA 复制计算 在做 DNA 分子复制的计算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是“DNA 分子数” 还是“链数”。
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染色体,所以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A 正确; 由于噬菌体和细菌的质量不同,所以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 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重量较重的大肠杆菌,B 正确;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 菌,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高、而沉淀物放射性低,则亲代噬 菌体应是用 35S 标记的,C 正确; 根据 32P 标记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判定 DNA 是否进入了 细菌,根据 35S 标记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判定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D 错误。 故选 D。
实验结论
直接分离:分离 S 型细菌的 DNA、多糖、蛋白质等,分
别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 ①DNA 是遗传物质; ②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DNA 是遗传物质
(3)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实验中应注意的 4 个易错点 ①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的实质是 S 型细菌的 DNA 与 R 型细菌 DNA 实现重组, 表现出 S 型细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 ②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故应先 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但是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 质。 ④因 DNA 和蛋白质都含有 C、H、O、N 元素,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标记 C、 H、O、N 元素。
答案:C
3.(2019 年衡水金卷)下列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变异不能发生在噬菌体中 B.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大肠杆菌 C.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高、而沉淀物放射性低,则亲代噬菌体应是用 35S 标记的 D.噬菌体蛋白质是否进入大肠杆菌,可用 32P 标记的实验组确定
解析:“转化因子”整合到 R 型细菌 DNA 分子中,不会改变其嘌呤碱基的比例,仍 占 50%,A 错误; 起始密码存在于 mRNA 上,“转化因子”中含有多个启动子,可有多 个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B 错误; “转化因子”中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是蛋白质,不含 有荚膜多糖,C 正确;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D 错误。 故选 C。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解析: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氨基 酸,①错误、③正确;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故要合成蛋白质需要加入相关的 酶,但还需要 tRNA 等,②错误;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UUU, 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④正确;除去了 DNA 和 mRNA 的细胞 裂解液中含有核糖体和 tRNA,故⑤正确。综上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 选 C。
[针对训练] 1.(2019 年四川成都市七中二诊)格里菲斯曾推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有某种“转化 因子”。科学研究表明,“转化因子”为加热杀死 S 型菌释放的一段约含 15 个基因的 DNA 片段。“转化因子”经过一定变化后能进入 R 型活细菌并整合到 R 型细菌的 DNA 分子上, 使之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 S 型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化因子”整合到 R 型细菌 DNA 分子中,改变了其嘌呤碱基的比例 B.“转化因子”中含有多个起始密码,可有多个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转化因子”中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中不含有荚膜多糖 D.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
解析: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 代噬菌体外壳中检测不到 35S,A 错误;噬菌体中 S 存在于蛋白质,P 存在于 DNA 上,用 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2P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可检测到 32P,外壳中无法检测到 32P,B 错误;用普通的噬菌体侵染 14C 标记的细菌,因为新合成的噬菌体是用细菌的原料 合成的,所以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14C,C 正确;由于噬菌体侵染无放射 性的大肠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不能检测到 3H, D 错误。故选 C。
答案:C
2.(2019 年泉州市毕业班检测)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外壳中可检测到 35S B.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2P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32P C.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14C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14C D.用 3H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3H
答案:A
3.(2019 年高考·江苏卷)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 DNA 是 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可用 15N 代替 32P 标记 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 DNA 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答案:A
2.(2019 年宝鸡市质检)下图是细胞中 DNA 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示意图。当某些基因 转录形成的 mRNA 分子难以与模板链分离而形成了 RNA-DNA 杂交体,此时非模板链 与 RNA-DNA 杂交体便共同构成 R 环结构,R 环结构会影响 DNA 复制、转录和基因的 稳定性等。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答案:C
知识整合
考点 1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考点突破]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1)实验设计思路、处理方式及结论的比较
\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思路相同
设法将 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 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
处理方式 的区别
解析:N 是蛋白质和 DNA 共有的元素,若用 15N 代替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则其 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 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 DNA 在大肠杆菌体内编 码的,B 错误;噬菌体的 DNA 合成的模板来自噬菌体自身的 DNA,而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C 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D 错误。故选 C。
()
(6)选取 T2 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分裂速度较快( ) (7)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 )
2.判断有关 DNA 分子结构的正误 (1)使 DNA 双链不能解开的物质可导致细胞中的 DNA 复制和 RNA 转录发生障碍
() (2)细胞中 DNA 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 (3)DNA 分 子 中 脱 氧 核 苷 酸 数 ∶ 脱 氧 核 糖 数 ∶ 磷 酸 数 ∶ 含 氮 碱 基 数 =
1.(1)√ 2.(1)√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