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正预防措施
1
转载自:食品安全权威专家-马东
自2009年开始,我在培训的课上练习中,增加了一个关于纠正预防措施的案例。实
际上,这个案例是我的亲身经历,而且是在几家工厂的现场都看到过的情景。
, 这是一个胶囊产品的包装车间,也是完成终产品的最后一道程序(不包
括装箱)。操作工会与未包装产品接触,经过风险分析,包装车间被定为卫生敏感
区域,要求所有操作工必须穿戴每天清洗干净的工作服,穿工作鞋,口罩和手套才
能工作。
, 车间共有操作工4人,主要操作流程就是将胶囊包装至塑料瓶中并加盖;
, 1号操作工;用不锈钢容器将胶囊装移至震动式输送带。
, 2号操作工;监控重量显示器,发现有重量不合格时,补充产品。
, 3号+4号操作工;完成塑料瓶加盖,并检查标签位置,产品外观等。
由于上料端高于1号操作工的肩部,需要将不锈钢容器举到头的位置才能将胶囊倒入
输送带,造成少量胶囊掉到地板上,输送带侧面挡板螺丝脱落,造成部分胶囊从缝隙中撒落
在2号操作工工作区域。
现场发现的问题:2号操作工看到地上撒落的胶囊,捡起来并丢弃到车间的垃圾桶中,
由于包装机运转较快,2号操作工来不及更换新手套就又开始向重量不足的产品中增补胶
囊,已经被污染的手套与产品有直接接触。
我在每次培训最后,都会发给学员一份问卷。我发现至少有超过30%以上的学员都提到了这个案例练习对他们思考问题的影响。
案例1的情景是一次真实的现场参观。当我看到2号操作工脚下有一些胶囊时,我站
在参观走廊等了近20分钟,观察会发生什么?参观走廊在二楼,包装间在一楼,而且除了
1号操作工,2、3、4号操作工背对着参观走廊,2号操作工一般看不到参观走廊上的人。
我注意到,地上的胶囊基本上散落在2号操作工的周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震动传送带的
挡板失修,胶囊从传送带与挡板之间的缝隙中掉出来的。上料的1号操作工的个头不到160公分,手臂要举过肩部,才能用容器将胶囊倒入储料罐,然后胶囊经过震动传送带进入灌装
机。但如果1号操作工长时间工作,因为人体工程学不合理(人体某一部位过度疲劳),
也会造成抬举容器位置不够,而使部分胶囊洒落到操作台上,并有可能掉到2号操作工周围。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总结过分析问题的5个层次;1 操作性问题,2 流程问题,3 制度问题,4 机制问题, 5 系统问题。我可以用这个5层次问题,分析其原因。先分析为
什么会有胶囊掉到地上,再分析为什么2号操作工捡起地上的胶囊后,没有进行手消毒或
换手套,就接着处理产品。
第一层次;操作性问题
分析到原因是由于2号操作工食品安全意识不够,纠正预防措施是培训教育,那就只
看到了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流程问题
分析到原因是没有清洁流程,或将清洁流程改进为,等停机后才能清洁地面,或由3
号或4号操作工来处理洒落的胶囊,减少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机会,纠正预防措施就是制订
(修改)清洁程序,并给所有操作工进行培训。
第三层次;制度问题
分析如果没有胶囊掉到地上,也就不需要操作工去检掉到地上的胶囊,也就没有了交
叉污染的可能性。纠正预防措施是,凡发现有胶囊掉落的地上时,马上通过人、机、料、法、
环(4M+1E)分析根本原因,如;根据人体工程学重新设计操作平台,或用机械的方式代
替人工操作。设备维修采取“我用我修”的制度,像螺丝脱落、设备润滑等设备保养项目,由设备操作工完成。
第四层次;机制问题
我为什么当时在现场会呆20分钟,等到2号操作工捡起地上的胶囊,没有换手套就马上处理产品?因为我知道与另外三位操作工相比,胶囊对他工作影响是最大的,比如胶囊破
损后,其中的液体造成地滑,清洁起来也非常困难。从趋利避害的角度看,2号操作工以最
快的速度捡起地面的胶囊,没有更换手套(或手消毒),然后马上投入生产,是不得已而为
之。我们可以假设;2号操作工看到设备有故障,地面的胶囊已经影响他的工作,他会在每
日班前会向主管反映,但可能维修工有更重要的工作,或零件没有备货,暂时不能将设备修
好。如果主管让2号操作工先别着急,那他就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麻烦了。如果能
够分析到这个层次,那么自然就会到第五层次,系统问题。
第五层次;系统问题
既然2号操作工是在主管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而用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处理胶
囊,这种行为就不是第一次。那如果管理人员(包括内审、外审)发现这个看似意识问题时,
就要从风险的动态性分析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结果。首先要扣留这批产品,进行微生物评估。对2号操作工、地面进行微生物评估。如果包装间有环境监控计划(应该有),要对至少一个季度(最近)的微生物结果进行分析,看是否有异常。对未来一
个季度的环境监控计划进行修改,增加频率,或增加取样点(如2号操作工的手)。对刚刚过去的一个季度的成品微生物结果进行确认,看是否有异常(所谓的异常不仅是指超出指
标,也是指波动异常)。
纠正预防措施还包括;流程改进(见上),制度修正(见上),问题通报(培训、教
育)。最后要保留“系统问题”中提到的分析结果,形成报告。
许多企业困惑于“为什么总是陷于简单问题总是重复发生?”就是因为将产生问题原因归为“员工意识”,在分析问题时,只是到了“操作性问题”这个层次。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培训中,每次都在强调;发生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时,请将“员工意识”放在最后一位,如果放在第一位,那就是主管在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