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改道和断流带给我们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改道和断流带给我们什么
水少沙多的黄河,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有河流自身演变的地质原因,也有人类利用不当的人为原因。因为这二者的复杂性,要充分认识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容易。我们解读黄河的前世今生,就如同解读我们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持久,艰难,但是必须进行下去。
所有的大河都不是一次形成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黄河是由若干个原来彼此分隔,形成于不同年代,和具有不同发展历史的古湖泊盆地和内陆水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融合而成的。黄河的最上段流动在青藏高原上,它的形成和发育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青藏高原内部发生的多次造山运动和断裂活动,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加强,原来那些彼此分离,各不相通的湖泊和盆地就逐渐连接在一起了。河源区的古黄河就成为了一条统一的大河。
从河源到壶口:美轮美奂的黄河景观
青海省境内玛多县以上是黄河的河源区,有面积22800平方千米。这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大大小小的湖泊和宽广的河谷交错在一起,南北两侧则高山环绕,有些山顶上终
年积雪,湖光山色,成为一副美丽的图画。玛多县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县城”。玛曲和卡日曲是黄河的两个源头,玛曲在北,卡日曲在南。在藏语里,“曲”就是河流的意思。玛曲的最上端在玛曲果日的东山坡上。在藏语里,“玛曲果日”就是源头山的意思。那里有许多泉眼,冒出的泉水,汇成东、中、西三条溪流。当地的藏民叫它们“玛曲曲果”,意思是黄河源头。尽管这些溪流宽不过1-2米,但黄河确实就是从这些涓涓溪流,开始它的万里流程的。卡日曲的源头同样也是一些泉眼。从长度上来说,卡日曲要比玛曲略长,水量也可能稍大。但人们发现玛曲的历史却比发现卡日曲的历史要早,所以玛曲先声夺人,被定为是黄河的正源。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在玛曲曲果之西,有一座明显高出周围群峰的高山,即雅拉达泽,山高5242米,山顶常年积雪。所以,人们也常说,黄河发源于雅拉达泽山下。
黄河离开了它的发源地,就来到了星宿海。星宿海并不是真正的海,它是一片海拔4350米左右的草滩和沼泽盆地。滩上水泊密布,大小各异。从数千平方米到几平方米都有,在夕阳照耀下,灿若群星,星宿海之名由此而来。在夏秋季节,水泊的周围,百花争艳,就像花的海洋。藏语里称这里叫作“错岔”,意思是花海。
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两个淡水湖。“鄂陵”
在藏语里是蓝的意思,“扎陵”在藏语里是灰白的意思。因为鄂陵湖平均水深17.6米,最大水深30.7米,湖面呈现出美丽的蓝色。而扎陵湖平均水深8.9米,最大水深13.1米,看起来带点灰白色。鄂陵湖在东,扎陵湖在西,相距9千米。黄河从扎陵湖的西端流入,又从鄂陵湖的东北角流出,把两湖连在一起,就像一条纽带上的孪生子一样。最令人神往的是湖中的小岛,每年五六月间,鸟儿飞来产卵孵化,繁殖后代。群鸟在低空盘旋,地上到处都是鸟蛋,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鸟蹒跚跑动。这两个湖还是鱼类的天堂。
在九曲黄河第一弯的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处,矗立着一座长350千米,宽约50-60千米的高峻大山一阿尼玛卿山。此山属昆仑山东段,是昆仑山东段的最高点,也是整个黄河流域最高的山脉。由于它的高峻,其藏语的意思就是神山。山势最高的部分乘玛积雪山,位于玛沁县西部。这里汇聚了海拔超过5000米之大小雪峰18座。在阳光的照耀下,雄峙的冰峰显得分外壮丽。
黄河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一段
称为河套。因黄河在这里的流向由南北转向东西,形成一个“套”而得名。“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就是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河套地区。河套所在的主体是一片开阔的冲击平原,由三部分组成。贺兰山以东的一片称银川平原,狼山以南称后套平原。河套平原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全部由黄河带
来的泥沙冲击而成。河套之富,全得益于黄河水。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已经屯兵开渠,引黄灌溉。以后历代,这里都有水利工程修建。靠着源源不断的黄河水的浇灌,这里的种植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一片阡陌纵横、水渠交错的良田和沃土。单银川平原受灌溉土地就达20多万公顷,每个宁夏人平均所占的水田比江南人还多。
在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晋陕峡谷下端快要接近出口的地方,黄河河床从500米骤然收缩到40米左右。从30米高的崖壁上倾泻坠入下方一个仅仅30米的石槽。这便是黄河干流唯一的瀑布一壶口瀑布。壶口瀑布下方有一条长约5000米的石槽。传说大禹治水来到这里,用神斧劈开高山,疏通河道,凿开了这一条水槽。壶口瀑布的形成,实际上是地质演变的结果。大约一二百万年前,壶口下游的龙门一带,因地壳运动,发生断裂,形成了断层。断层的北部上升,地表出现明显的陡坎,黄河从这里流过时,就形成了瀑布。有趣的是,壶口瀑布还在后退,自公元前772年以来,壶口瀑布大约已经后退三千米。这是由普通溯源侵蚀的地质特性所造成的。
历史的变迁:黄河下游的五次改道
从有可靠的文字记载以来,历史上黄河发生过数不清的
决口和改道,其中称得上大的改道共有5次。
据古书《禹贡》记载,黄河在夏、商、阁的时代称为“禹河”,入海口就在今天的天津附近。那时候黄河没有堤防,直到春秋战国堤防才开始出现。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禹河在浚县宿胥口决口,新河道较原河道略偏东南。黄河在这里行水一直到西汉末年,共613年,历史书上称为“西汉故道”。这是黄河的第一次大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决口,河水散流了60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我国古代著名的治河专家王景治理黄河,结束了60年的河水泛滥,固定了新的河道。这一河道维持了很长时间,才出现新的大改道。这一时期的黄河也称为“东汉及唐代故道”。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商胡决口,河道重新转向北边,回到天津附近人海,所以史书上称为“北流”。后来“北流”又分出一支,向东在今山东的无棣人海,被称为“东流”。“北流”和“东流”合成二股河。
二股河一直维持到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这一年,金国军队南下,宋京汴梁陷落。有一个叫杜充的留守人员,为了堵住金兵南下的行军路线,在今河南滑县李固渡,人为地把黄河挖开,把黄河水从原来的长期向北流改为向南流。结果是黄河抢夺并破坏了黄河以南的淮河水系,给淮河水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一时期的黄河在江苏境内流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