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程教案 10
溷凝水处理教案清华大学课程
混合--水处理教案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第一章:水处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范围理解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水处理的基本概念水处理技术的分类(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水处理的应用范围(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工业水处理等)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水处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分类和应用范围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水处理案例,阐述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题,加深学生对水处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二章:混合水处理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掌握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吸附、絮凝、膜分离等)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工业水处理等)混合水处理技术的效果评估(水质改善、污染物去除等)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案例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实验演示法:展示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实验过程和效果案例分析法:分析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案例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第三章:混合水处理技术的设计与优化3.1 教学目标掌握混合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学会优化混合水处理技术的操作条件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应用策略3.2 教学内容混合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反应器设计、操作参数优化等)优化混合水处理技术的操作条件(pH值、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混合水处理技术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应用策略(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混合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和优化案例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混合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操作条件优化实验演示法:展示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实验过程和效果案例分析法:分析混合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和优化案例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第四章: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评估4.1 教学目标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经济成本和效益掌握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学会综合评估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4.2 教学内容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经济成本(投资、运行、维护等)混合水处理技术的效益(水质改善、污染物去除等)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水质、能耗、污泥产量等)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估案例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经济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实验演示法:展示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实验过程和效果案例分析法:分析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估案例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第五章: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掌握混合水处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学会分析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实际效果和优化策略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5.2 教学内容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案例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混合第六章:混合水处理技术的案例分析与实践6.1 教学目标分析混合水处理技术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应用案例理解和评价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掌握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要点和优化策略6.2 教学内容分析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城市供水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评价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策略混合水处理技术实践操作要点的讲解和分析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混合水处理技术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应用案例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水处理工程现场,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操作演示法:演示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讲解操作要点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实地考察心得和操作体验实践报告:学生完成实践考察报告,评价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实际效果第七章: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前沿与发展趋势7.1 教学目标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探讨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混合水处理技术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探索(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混合水处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7.3 教学方法学术报告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混合水处理技术未来发展的见解项目研究法:引导学生开展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研究项目,探索新技术的应用7.4 教学评估课堂报告:学生进行学术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第八章:混合水处理技术的政策与管理8.1 教学目标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相关政策法规的含义和应用掌握混合水处理技术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探讨混合水处理技术政策与管理在实践中的挑战和策略8.2 教学内容混合水处理技术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解读和应用混合水处理技术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如水质监测、运行维护等)混合水处理技术政策与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混合水处理技术政策与管理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混合水处理技术相关政策和法规,介绍管理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混合水处理技术政策与管理实践中的案例模拟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混合水处理技术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管理报告:学生完成管理案例分析报告,提出政策与管理建议第九章: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创业9.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混合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混合水处理技术在创业领域的应用9.2 教学内容混合水处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方法(如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等)混合水处理技术创业的机会和挑战混合水处理技术创新项目的实践和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座法:邀请成功的创业家分享混合水处理技术创新和创业的经验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创新思路项目实践法:引导学生开展混合水处理技术创新项目,培养创业能力9.4 教学评估课堂报告:学生进行创新项目报告,分享创业经验和成果创业计划书:学生完成创业计划书,提出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方案第十章:混合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混合水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培养学生对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综合应用混合水处理技术解决实际工程案例探索混合水处理技术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未来发展混合重点和难点解析1. 混合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难点解析:理解混合水处理技术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PPT课件
化学工业出版社
➢ ⑹ 水处理工程师手册
➢ ⑺ 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崔玉川等,水利电力出版社
➢ (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陈耀宗等,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17.09.2020
水处理工程教学课件 6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张波
五、对设计文件内容和质量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 ❖2、设计图纸
17.09.2020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张波
氧化沟
17.09.2020
水处理工程教学课件 26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张波
17.09.2020
水处理工程教学课件 27
氧 化 沟 转 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张波
17.09.2020
氧化塘
水处理工程教学课件 28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张波
17.09.2020
脱水机
水处理工程教学课件 29
水处理工程教学课件 35
北
消 化 泥 集 泥 区
序号
名称
1 低位储泥池
2 配水井
3 提升泵站配电室
4 提升泵站值班室
5 提升泵站吸水井
6 格栅
7 提升泵站变电室
8 混合池
9 高位储泥池
10 巴氏计量槽
图例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在于加深所学专业知识,培养 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 计算、专业绘图、设计计算说明书 的编写等方面得到锻炼。
17.09.2020
水处理工程教学课件 2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张波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 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 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一
给水工程教案第10课
§ 16.3斜板与斜管沉淀池、沉淀原理当W 一定时,HJ , A T, E f,浅池理论。
据此,有人把普通平流沉淀池改建成多层、多格池子。
其结果:对于斜板池 Re < 500~1000,斜管 Re < 100~200Fr > 10-3~10-4,提高了 10~100 倍。
所以去除率E 一定时,平流沉淀池停留时间T = 1~3 h 斜板(管)T = 3~5 h若把平流池分成几层,其沉淀效率可用下式表示: 分层后,沉淀面积增加几倍,E 提高了几倍。
(图1)1.增加了沉淀面积A T, 减小池深H J ,提咼了沉淀效率① 当v , ui 不变, 则 LL W ,减小了池容;2 2② 当L , ui 不变, 则 v 2v2Q ,提咼了产量;③ 当ui , Q 不变, 则 A 2A2E ,提高了沉淀效率。
2.创造了层流条件, 有利于颗粒沉淀。
由于分格的原因,水力半径R JJf Re JJ T Fr TTE f由理想沉淀池可知: uiQ/AE /—Q/nAui n - Q/AnE尽管如此,但由于排泥问题解决不了,无法推广。
后20世纪,一位医生在作血沉实验时,偶然发现,倾斜的试管,液体体积没变,沉淀面积增加了,沉淀的路程短了,相应的沉淀效率大大提高了一一称之谓“斜管促沉效应” 来人们应用于沉淀池,解决了排泥问题,斜管(板)沉淀池发展起来,浅池理论得到了实际应用。
可以说这是沉淀池技术的一次革命。
、斜板(管)沉淀池分类「上向流(图a)按水流方向可分为J平向流(图c)下向流(图b)特点:1. 上向流: 水流与沉泥流向相反。
(异向流)2. 平向流: 水平流动,沉泥向下流。
(侧向流)3. 下向流: 水流和沉泥由上而下流动。
(同向流)与上向流相比,构造复杂,易堵塞。
三、斜板(管)沉淀池设计计算i进水方向:2. 整流配水墙:(1)栅条式(2)穿孔墙:①为保证絮体不破碎,进孔流速不大于絮凝池出口流速,②进水区高度不小于1.5 m。
《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
环境2007级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题目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1)一、设计题目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本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2)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资料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平面、高程布置图、一个主要构筑物的扩初图和核心构造物的施工图的绘制,以巩固和深化《水处理工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由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技术技能提高的目的。
(3)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我专业相关的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基本设计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有时视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为扩大初步设计)。
(4)学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和相关《设计规范》等工具书的应用。
三、设计任务根据规划和所给的其它原始资料,设计污水处理厂,具体内容包括:1.选择污水厂的厂址;2.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选择处理构筑物并通过计算确定其尺寸(附必要的草图);3.污水厂的工艺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标出水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主要管线的布置、主干道及处理构筑物发展的可能性;4.污水厂工艺流程高程布置,表示原水、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关系、水位高度以及污水厂排放口的标高;5.按施工图标准画出曝气池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6.按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画出二沉池的工艺设计图,包括平面图、纵剖面及横剖面图;7.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四、规划及污水水量、水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将在近期内建成以轻工、科研和文教事业为主的小城镇,其中:工业以五个工厂为主体,人口(A)为22万人。
环保规划及水量、水质如下:1.排水系统:雨水与污水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为合流制,污水处理厂只考虑处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输入污水厂的污水干管直径为900mm,管底埋深为地面以下5.3m,充满度为0.5;2注:(1)表中数值为日平均值;(2)工业废水的时变化系数为1.3,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为1.4;(3)污水平均水温为25℃(夏季)和15℃左右(冬季);(4)工业废水的水质不影响生物处理。
水处理工程技术课程设计 (2)
水处理工程技术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应和污水的处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更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水的处理。
因此,水处理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掌握水处理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二、设计目标1.了解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和污染形式,初步认识水处理工程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掌握常见的水处理工程处理方法和技术,包括自然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等;3.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了解和掌握不同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为后续的实践应用打下基础;4.开展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水处理工程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三、设计模块模块一:理论基础1.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2.水污染的形式及来源;3.水处理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常见水处理工程的分类和处理原理。
模块二:实验操作1.自然处理法实验:通过植物、泥炭、沼泽等材料模拟环境中的自然处理过程,观察水的处理效果;2.物理处理法实验:通过沉淀法、过滤法等物理处理方法,处理模拟的污水,观察水的处理效果;3.化学处理法实验:通过加入化学试剂,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进行化学处理实验,观察水的处理效果。
模块三:实践应用1.根据市区块居民区地理位置和人口情况,设计一套适合当地居民使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2.分析当地污水处理厂治理效果,确定改进建议并撰写报告;3.参观当地污水处理厂,了解现场处理工艺和设备运行情况。
四、课程特点1.理论基础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对水处理工程技术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2.课程设计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实际应用;3.课程引入了当地污水处理厂的参观实践环节,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处理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五、学生评价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水处理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处理方法,还积累了实践操作经验,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水处理 教案
水处理教案教案标题:水处理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水处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水处理方法及其原理。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管理水资源的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清洁水资源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水处理的关注。
2. 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讨论水处理对于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的作用。
讲解:3. 简要介绍水处理的概念和目的,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对水进行处理。
4. 分别讲解常见的水处理方法,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介绍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践:5. 组织学生进行水质测试实验,学生可以自己收集水样进行测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水质测试工具和方法的简要说明。
6. 通过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加深他们对水处理的认识。
总结:7. 总结讲解的内容,强调水处理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8. 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和管理水资源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撰写宣传海报、演讲或制作宣传视频等。
10. 邀请相关专家或行业人员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与水处理的了解。
评估:11. 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设计一个水处理系统、撰写水处理实验报告等,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2. 进行小组或个人口头报告,学生对于水处理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清洁水资源的重要性。
- 水质测试工具和方法相关的教学资料。
- 相关教科书或参考书籍。
教学辅助手段:- PPT演示或白板展示。
- 实验室或户外实践活动。
- 小组讨论。
教学扩展:- 在其他课程或主题中,引入水处理相关的知识点,如地理、生物、化学等。
- 鼓励学生关注本地的水质问题,参与相关社区或环保组织的活动。
以上是一个关于水处理的教案示例,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和要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案的撰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优秀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优秀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给水处理过程中常见水质指标及其意义;3. 了解我国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给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水处理实验操作;3. 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整理与给水处理相关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水处理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给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改善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给水处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给水处理领域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给水处理基本概念:介绍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我国给水处理现状。
2. 给水处理原理:讲解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给水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3.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典型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原水预处理、主处理和深度处理等。
4. 水质指标及检测方法:介绍常见水质指标(如pH、浊度、硬度、有机物等)及其检测方法。
5. 给水处理设备与设施:认识并了解常用的给水处理设备与设施,如水泵、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6. 给水处理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给水处理实验操作,如混凝实验、过滤实验等。
7. 给水处理案例解析:分析实际给水处理工程案例,了解工程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给水处理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第3-4课时:水质指标及检测方法;3. 第5-6课时:给水处理设备与设施;4. 第7-8课时:给水处理实验操作;5. 第9-10课时:给水处理案例解析。
大学水处理技术教案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3. 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水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引言1. 水资源的现状和重要性2. 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3. 水处理技术的意义二、水处理的基本原理1. 水处理的基本流程2. 物理处理方法- 沉淀- 滤过- 吸附3. 化学处理方法- 氧化还原- 离子交换- 膜分离技术4. 生物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三、水处理技术的应用1. 生活污水处理的实例2. 工业废水处理的实例3. 饮用水处理的实例四、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1. 新型水处理技术的研发2. 水处理设备的创新3. 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出水处理技术的必要性。
二、讲解水处理的基本原理1. 介绍水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深度处理。
2. 讲解物理处理方法,如沉淀、滤过、吸附等。
3. 讲解化学处理方法,如氧化还原、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等。
4. 讲解生物处理方法,如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
三、讨论与案例分析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水处理技术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2.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第二课时:一、讲解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1. 介绍新型水处理技术的研发进展。
2. 讲解水处理设备的创新。
3. 讨论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结与回顾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强调水处理技术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
2. 分析一个实际水处理案例,撰写一份报告。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水处理技术》电子教案
《水处理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水处理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掌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1.2 教学内容引言:水处理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水处理技术的历史发展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概述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水的价值和处理必要性讲解演示:水处理技术的历史发展小组讨论: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1.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小组报告: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第二章:物理处理技术2.1 教学目标掌握物理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物理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熟悉物理处理技术的主要设备2.2 教学内容物理处理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常用的物理处理技术:过滤、沉淀、浮选等物理处理技术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2.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物理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室实践:物理处理技术的操作演示小组讨论:物理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2.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物理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实验室报告:物理处理技术的操作实践第三章:化学处理技术3.1 教学目标理解化学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法熟悉化学处理技术的主要药品3.2 教学内容化学处理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消毒、絮凝、中和等化学处理技术的主要药品及其作用3.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化学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室实践:化学处理技术的操作演示小组讨论:化学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3.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化学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药品实验室报告:化学处理技术的操作实践第四章:生物处理技术4.1 教学目标理解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法熟悉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微生物4.2 教学内容生物处理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好氧消化、厌氧消化、活性污泥等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4.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室实践:生物处理技术的操作演示小组讨论: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4.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微生物实验室报告:生物处理技术的操作实践第五章: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5.1 教学目标理解水处理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方法熟悉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5.2 教学内容水处理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应用常用的水处理技术组合方案及其优缺点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5.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水处理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应用案例分析: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设计一个水处理方案5.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水处理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应用小组报告:设计的水处理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六章:水处理技术的经济性和环境影响6.1 教学目标理解水处理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性掌握评估水处理技术经济性的方法了解水处理技术对环境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水处理技术经济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经济性评估方法:成本效益分析、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等水处理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能耗、污泥产量、化学物质排放等6.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水处理技术经济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经济性评估方法的应用小组讨论:水处理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6.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水处理技术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的基本概念小组报告:针对特定水处理技术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评估第七章:水处理技术的法规和标准7.1 教学目标了解水处理技术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理解法规和标准对水处理技术的影响掌握获取和应用法规标准的方法7.2 教学内容水处理技术相关的国内和国际法规和标准法规和标准对水处理技术的要求和影响获取和应用法规标准的方法和工具7.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水处理技术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案例分析:法规和标准对水处理技术应用的具体影响小组讨论:如何获取和应用法规标准7.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水处理技术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基本内容小组报告:针对特定水处理技术应用的法规和标准分析第八章: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8.1 教学目标理解水处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掌握水处理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熟悉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应用案例8.2 教学内容水处理技术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水处理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应用案例:新型絮凝剂、高效生物反应器等8.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水处理技术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水处理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的应用小组讨论: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应用案例分析8.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小组报告:针对特定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应用案例分析第九章:水处理技术的案例研究9.1 教学目标理解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掌握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方法熟悉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应用案例9.2 教学内容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概念和重要性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应用案例: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9.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概念和方法实验室实践: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操作演示小组讨论: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应用案例分析9.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实验室报告:水处理技术案例研究的操作实践第十章:水处理技术的未来挑战10.1 教学目标理解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未来挑战掌握应对未来挑战的方法和策略熟悉未来挑战的应用案例10.2 教学内容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未来挑战:人口增长、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应对未来挑战的方法和策略: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可持续发展等水处理技术未来挑战的应用案例:海淡化、雨水收集利用等10.3 教学活动讲解演示: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未来挑战案例分析:应对未来挑战的方法和策略的应用小组讨论:水处理技术未来挑战的应用案例分析10.4 教学评价知识测试:水处理技术未来挑战的基本概念和应对方法小组报告:针对特定水处理技术未来挑战的应用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设备和应用,这是理解水处理技术的基础。
水工程施工教案
教案名称:水工程施工课程类型:专业课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水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流程。
2. 掌握水工程施工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3. 能够分析水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1. 水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水工程施工的流程和主要方法3. 水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水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流程。
2. 案例分析:分析水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水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准备:1. 教材:水工程施工相关教材。
2. 案例资料:水工程施工的实际案例。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图片和施工流程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提问:什么是水工程施工?为什么水工程施工很重要?引导学生思考水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水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讲解水工程施工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通过示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水工程施工的实际场景。
三、讲解水工程施工的流程和主要方法(40分钟)讲解水工程施工的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详细介绍水工程施工的主要方法,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等。
四、案例分析(25分钟)分组讨论水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水工程施工流程和方法的理解。
二、小组讨论和分享(35分钟)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讲解水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0分钟)讲解水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如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度问题等。
介绍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四、总结和展望(1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水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水处理技术》电子教案
《水处理技术》电子教案章节一:水处理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水处理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3. 了解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内容:1. 水处理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3. 常用水处理方法:沉淀、过滤、消毒、吸附、生物处理等。
4. 我国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活动:1. 讲解水处理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介绍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3. 分析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章节二:物理处理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3. 学会物理处理设备的选型和设计。
教学内容:1. 物理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常见物理处理方法:沉淀、过滤、膜分离等。
3. 物理处理设备选型和设计要点。
教学活动:1. 讲解物理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介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3. 分析物理处理设备选型和设计要点。
4. 开展实验演示,观察物理处理效果。
章节三:化学处理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3. 学会化学处理药剂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内容:1. 化学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常见化学处理方法: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等。
3. 化学处理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化学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介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3. 分析化学处理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 开展实验演示,观察化学处理效果。
章节四:生物处理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3. 学会生物处理设备的选型和设计。
教学内容:1. 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常见生物处理方法:好氧消化、厌氧消化、活性污泥等。
初中化学水处理技术教案
初中化学水处理技术教案教学内容:水的净化和处理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净化和处理的重要性。
2. 掌握水的净化方法和水处理技术的原理。
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的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1. 水的净化和处理的原理。
2. 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不同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和选择。
2. 理解水的净化和处理的工程原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水的净化和处理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水的净化与处理1. 澄清水: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去除水中的杂质。
2. 消毒:使用氯气、臭氧等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3. 软化水:通过交换树脂或加入石灰来去除水中的硬度物质。
4. 去除重金属:使用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物质。
三、常见的水处理技术1. 植物净化技术: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并还原水体的自净能力。
2. 膜分离技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过滤水中的杂质。
3. 臭氧氧化技术:利用臭氧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
4. 活性炭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
四、实验演示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水处理技术,加深他们对水的净化和处理原理的理解。
五、讨论学生讨论并比较不同的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思考如何选择适合的水处理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
六、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七、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水的净化和处理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的手段,了解学生对水处理技术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教学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反馈意见,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水处理工程2006教学设计
水处理工程2006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水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对水处理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水处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三、教学计划3.1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污水的成分和特性•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污染物处理与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的节能减排技术3.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部分,通过PPT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深入掌握相关知识点。
案例分析部分,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实验演示部分,将实际的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带入课堂,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实际的处理过程和效果。
3.3 教学进度本课程为32学时。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第1-2周:污水的成分和特性•第3-4周: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5-6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和设备•第7-8周:污染物处理与排放标准•第9-10周:污水处理的节能减排技术•第11-12周:案例分析•第13-14周:实验演示•第15-16周:复习、考试四、评价体系本课程采用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考试部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平时成绩部分,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小组讨论和实验实践等方面的考核。
五、教学资源•教材:《水处理工程》•实验设备:压滤机、曝气槽、沉淀池、生化池等•计算机软件:AutoCAD、ASPEN等六、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对于水处理工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对于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七、总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水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 3
H2O
NH
4
OH
这一平衡受pH值的影响,pH值为10.5~11.5时,因废 水中的氮呈饱和状态而逸出,所以吹脱法常需加石灰。吹 脱过程包括将废水的pH值提高至10.5~11.5,然后曝气, 这一过程在吹脱塔中进行。
(2)折点加氯法
含氨氮的水加氯时,有下列反应:
通过适当的控制,可完全去除水中的氨氮。为减少氯的投 量,常与生物硝化联用,先硝化再除微量的残留氨氮。
三. 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1. A/O生物除磷工艺
A/O法是由厌氧池和好氧池组成的同时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 物及磷的处理系统。
图18-7 厌氧-好氧除磷工艺流程
2.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3. 改进的Bardenph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4. UCT工艺
UCT工艺
5. SBR工艺
6. Phostrip去除磷工艺
(3) 离子交换法
常用天然的离子交换剂,如沸石等。与合成树脂相比,天 然离子交换剂价格 生物脱氮机理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 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 程。
a.氨化反应:
新鲜污水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是以有机氮,如蛋白质、尿 素、胺类化合物、硝基化合物以及氨基酸等形式存在的, 此外也含有少数的氨态氮如NH3及NH4+等。 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氨化作用,很 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能分解蛋白质及其含氮衍生物, 其中分解能力强,并释放出氨的微生物称为氨化微生物, 在氨化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分解、转化为氨态 氮,以氨基酸为例:
第二节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一. 活性碳吸附
主要去除传统活性污泥法出流中的难降解化合物,残留的 无机化合物,如氮,硫化物和重金属。
二. 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活性污泥工艺
该工艺是将活性炭直接加入曝气池中,使生物氧化与物理 吸附同时进行。
三. 化学氧化法
在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应用化学氧化法可去除氨氮,降低 残留有机物的浓度及减少水中细菌和病毒的数量。
第一节 氮、磷的去除
一、氮的去除
废水中的氮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 四种形式存在。生活污水中有机氮约占60%,氨 氮约占40%,硝态氮含量极低。
氮的去除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化学法主 要有吹脱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
1. 化学法除氮
(1)吹脱法
废水中,NH3与NH4以如下的平衡状态共存:
生物除磷机理图
生物除磷机理
厌氧环境中: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发酵产酸菌的作用下 转化为乙酸苷;而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的不利状态 下,将体内积聚的聚磷分解,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供聚 磷菌生存,另一部分能量供聚磷菌主动吸收乙酸苷转化为 PHB(聚β羟基丁酸)的形态储藏于体内。聚磷分解形成的 无机磷释放回污水中,这就是厌氧释磷。 好氧环境中:聚磷菌将储存于体内的PHB进行好氧分解并 释出大量能量供聚磷菌增殖等生理活动,部分供其主动吸 收污水中的磷酸盐,以聚磷的形式积聚于体内,这就是好 氧吸磷。
c.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缺氧段位于系统前面,从曝气池末端回流含有大量硝酸盐的 混合液,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反硝化反应以原污水 中的有机物为碳源,这是目前通称的缺氧-好氧(AO)反硝 化生物脱氮工艺。
A/O 工艺
二、磷的去除
磷也是有机物中的一种主要元素,是仅次于氮的微生物生 长的重要元素。 磷主要来自:人体排泄物以及合成洗涤剂、牲畜饲养场及 含磷工业废水。 危害: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破坏水体耗氧和复氧 平衡,水质迅速恶化,危害水产资源。 污水中的磷以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等形式溶解于 水中。 处理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
(2)生物脱氮工艺
a.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
1969年由美国的Barth提出,它将有机物氧化,硝化及反硝化段独立开来, 每一部分都有其自己的沉淀池和各自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
因前两段可合并,逐渐变为两段后置反硝化:
b. 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
设立两个缺氧段,第一段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和第一 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反应。 为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废水进入第二段反硝化反应器,利 用内源呼吸碳源进行反硝化。 曝气池用于吹脱废水中的氮气,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防止 在二沉池发生污泥上浮现象。
b.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
总反应方程式
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菌,生长率低,对环境条件变化较为敏感。 温度,溶解氧,污泥龄,pH,有机负荷等都会对它产生影响。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硝化菌是自养菌,其世代周期长(约3天),污泥龄应大于2 倍的时代周期长。 硝化菌生长率低,受环境条件影响大,适宜温度20-30℃,低 于15 ℃ ,反应速率下降,5 ℃几乎完全停止。 硝化菌是自养菌,当BOD5值过高时,异养菌快速生长,抑制 了硝化菌的生长。 硝化过程需氧,在硝化反应的曝气池内,溶解氧含量不得低 于1mg/L,多数学者建议溶解氧应保持在1.2~2.0mg/l。 硝化产生H+,为促进反应,PH值保持7-8。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10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城市污水经传统的二级处理以后,虽然绝大部 分悬浮固体和有机物被去除了,但还残留微量的悬 浮固体和溶解的有害物,如氮和磷等化合物。氮磷 为植物营养物质,能助长藻类和水生生物,引起水 体的富营养化,影响饮用水水源。
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进一步处理,当出流 标准是某种特定的污染物时,则处理工艺称为深度 处理。若是全面提高出水水质,则称为三级处理。
1.化学法除磷
通过投加铝盐、铁盐、石灰等化学药剂反应生成不溶的沉淀 物。
2.生物法(强化)除磷
普通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中磷含量约占微生物干重的1.5-2.0 %,通过同化作用可去除磷12-20%。生物法(强化)除磷 利用好氧微生物中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水中溶解性磷酸 盐过量吸收作用,然后沉淀分离而除磷。生物强化除磷工艺 可以使得系统排除的剩余污泥中磷含量占到干重5%-6%。
d.合成反应:
硝化池中: CXHYOZ NH 3 O2 M C5H7 NO 2 CO 2 H2O 反硝化池中:
3NO
3
14CH
3OH
CO
2
3H
M 3C5H7 NO
2
19H
2O
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反硝化需要碳源,当废水中BOD5/TN>3~5时,认为碳源充 足,勿需另加碳源,当废水中BOD5/TN<3~5时,需另加碳 源,一般加甲醇。 PH值适宜值为6.5~7.5。 温度:最适宜温度是20-40℃,低于15℃反硝化反应速率最 低。 溶解氧:反硝化菌是兼性菌,反硝化过程在无氧条件下,利 用NO3-或NO2-中的氧进行呼吸,另外,反硝化菌体内某些酶 系统合成又需要氧分子,所以反硝化反应在缺氧状态下进行, 溶解氧不能大,同又不能为零,SO <0.5mg/l。
c.反硝化反应:
反硝化反应是指在无氧的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NO3-) 和亚硝酸盐氮(NO2-)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总反应方程式
反硝化菌属异养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存在时,它会以O2为电子 进行呼吸;在无氧而有NO3-或NO2-存在时,则以NO3-或NO2-为电 子受体,以有机碳为电子供体和营养源进行反硝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