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1.DOC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及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及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4326ca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1.png)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及课堂实录第一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及课堂实录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2)会用圆规画圆。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
”宝物可能在哪呢?(课件出示情境图)生思考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生:找到了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
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
[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
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生:认识,圆(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师:怎么告诉小明才能让他明白你的意思呢? 生:……师小结:“以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
在这个圆的边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圆的认识的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的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538e03b848d7c1c709a145cd.png)
圆的认识的教学实录圆的认识的教学实录今天我在上《圆的认识》一课时,当我正准备讲圆的画法,突然发现学生手拿圆规,在本子上摆弄着。
我灵机一动,马上改变了原先的教案,我不打算自己讲了,就问学生:“你们会在本子上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生:会!我:快动手试试看,画好的同学总结一下你画圆的经验。
(学生兴高采烈地在本子上画.)接着我请学生汇报。
程裴昆:我先用圆规尖脚固定。
我:这个尖脚这一点就是圆的什么?生:圆心我:圆心固定在这,圆就┈?生:圆就画在这。
我:看来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生: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程裴昆:(接着汇报)接着旋转一周就是一个圆。
方智伟:我还有一个经验,要把圆规的上头螺丝拧紧(我当时感觉这个问题很有趣.)。
我:如果螺丝没拧紧会出现什么情况?方智伟:圆画歪了。
我:为什么螺丝没拧紧圆画歪?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决定圆的什么?生:决定圆的大小,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张昊:我还有一个经验,如果直径是10厘米,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5厘米。
陈悠欣:我不同意,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应该是10厘米。
我:他们说谁说得对?李晏: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5厘米,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半径,如果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取10厘米,直径会变成20厘米了。
我:对了,如果题目给的是直径,要你们画圆,你们一定要记住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直径的一半。
{反思: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
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那一节课学生学得那样的快乐,我也是那样的兴奋,第二天平时最不爱做作业的少波手拿着作业本兴冲冲地跑来对我说:“老师你看看我的圆画得好不好?”望着他那一张充满自豪和喜悦的脸,我在想自主的探索,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产生了“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好”的激情。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和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533a96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b.png)
和能力的环节。
教师要在课堂研讨的基础上对课堂所学要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框架,并及时巩固,然后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使学生娴熟应用,游刃有余,提高目标达成度。
《棉鞋里的阳光》一文中是写妈妈为奶奶晒被,小峰为奶奶晒棉鞋,顺势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为自己的亲人做过类似的事,讲出来和同学们一块分享,这就是学文悟道,因道解文三维目标的融合。
六、拓展链接 迁移应用学习过程呈递增形成的,每个过程有其自身特点和功能,又是彼此联系而又密不可分的,应用是知识技能的练就形成。
链接也照顾到了不同层面的学生,解决“吃不成”“吃不了”“吃不饱”的情形,教师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达到“吃成,吃了,吃饱”。
让学生摘抄妙词佳句,写学习后的感动,推介相关的书(文),供学生阅读,仿文写话,《我与小峰比孝心》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让学习活动言有尽而意无穷。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和反思张帮科(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一中心小学 40540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68-02教学内容:教科书56—5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享受数学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圆形物体、圆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爱上体育课吗?(生: 爱)师:体育课上我们可以作很多很多的游戏。
请看!同学们正高高兴兴的围在一起作投篮球的游戏,围成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三种图形(课件展示并闪动抽象出的三种图形),篮筐都放在了每种图形的中心位置。
你认为围成哪种图形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并说说理由。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实录.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实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d08c24bdd88d0d232d46ac6.png)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一教学口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屮。
3、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经及抽彖。
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教具、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学生准备相应学具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猜图形。
(出示信封中半藏着的平面图形)生:圆形师:你们是如何猜到的?生:没有角师:比较一下,圆与其它几个平面图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生:长方形、正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师:在生活屮你们述见过其他哪些物体表而是圆形的?(生自由答)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生活中带圆的图片)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揭示课题)(二)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师:课前大家已经口学了这部分内容,现在小组内交流:(出示交流捉示)1、介绍一下圆各部分的名称2、如何画一个圆,说说你的方法3、关于圆的知识,你还有什么发现?想办法证明你的发现。
大家可以利用手屮的圆片,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去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按要求小组内交流。
(三)全班交流、点拨提升1、圆的各部分名称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圆的各部分的名称?一学生介绍,一学生标出。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吗?谁能具体说说什么是半径?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一条线段,我们就把它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d90b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3.png)
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优质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探究新知。
老师:同学们,我们先观看一个视频课件“地球是个美丽的圆”,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这些圆形的物体太美了。
老师:是啊,圆形的物体真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圆形的物体,比如汽车轮胎、易拉罐、硬币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圆这个朋友,好吗?(板书课题:圆)你们想了解圆的哪些方面呢?学生:圆的意义,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如何画圆等。
老师:孩子们想了解的真多,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如何画圆,圆的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好吗?二、初步感知,学会画圆。
1.什么是圆?老师:孩子们,我们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学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老师:它们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有什么不同?学生: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动手操作,学会画圆。
老师: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同学们想画圆吗?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圆。
1)用身边的物体快速地画一个圆。
学生操作后展示,说明用的是什么画的。
老师:大家利用不同的物体画圆,所画的圆大小一样吗?假如我们在研究中要画不同大小的圆,可能把所有的物体都带上吗?方便吗?正因为如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画圆工具,它是圆规。
2)认识圆规并尝试用圆规画圆。
老师: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上面还设计了一个手柄,便于使用。
圆的认识实录
![圆的认识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d1c66230066f5335a8121d5.png)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在开放式画圆的过程中理解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积累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考,培养问题意识。
(4)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及圆所蕴含的文化特性。
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难点: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圆规,三角尺学具:线、牙签、杯子盖、圆规、直尺、圆形纸片和A4纸(姓名__组别__)一人一套。
预热:师:现在,王老师站在这里,你有什么发现?生1:天气这么冷,老师你还穿着短袖。
师:这位同学发现的我穿的是“是短袖”的问题。
(板书“是什么”)生2:别的老师都穿工作服,老师你今天为什么穿着便装?师:听到了吗?他的问题和刚才那个同学不一样。
他问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板书“为什么”)师: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现象,不停地追问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连爱因斯坦都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希望同学们带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进行这节数学课。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情景引入1、师: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播放并解说渲染气氛),观察这五幅图片,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它们轱辘都是圆的。
2、师:他发现的这是什么问题?(手势引导“是什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同学想说些什么?生2:为什么它们的轱辘是圆的?3、师:他问的是(手势)“为什么”的问题,进行了追问“为什么轱辘是圆的”。
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板书:圆)二、探究特征(一)画圆1、独立画圆师:在大家面前,有很多工具和物品,你能试着用这些画出一个圆吗?看大屏幕要求:2、全班交流(1)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介绍介绍你的想法?生1:我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用量角器画了一个圆,第二种用圆规画了一个圆,第三种我发现我的钢笔这里是圆的,就比着它画了一个圆。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4587b3b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c.png)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课前与同学谈话省略
师:今天上课我们学什么?大声地说“学什么”
生齐:圆的认识
师:从哪里看到的?只给我看,
生指屏幕
师:屏幕上有,还有呢?
师:说,哪有?
师:没错,圆片,还有吗?
生:圆规
师:没错,还有圆规。
小朋友们都很善于观察、善于联想。
老师的信封里还有一个圆,想看看吗?
生齐:想
师出示一个信封,摸出一个圆片,师:是圆吗?
生:是
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所以,一会儿老师要把这个圆片放进信封了,让同学们把他摸出来,有没有信心?
生齐:有
师: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的,这里面不只仅有着一个圆,还有其他的图形,想看看吗?
师:好,现在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男孩的反应快,状态也不错。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正方形
生:正方形
师:还有一个图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三角形
生:三角形
师:猜猜还有吗?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从信封里摸出一个梯形
生:梯形
师:行了行了,小朋友们,都别你们猜到了。
教师课件演示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能不能从各种图形中把圆摸出来?你觉得有难度吗?
生齐: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
师:而其他图形呢?
生:都是由直线,哎!线段围成。
师:同意吗?
师:再仔细看看,正因为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所以他们都有什么?
生:角
师:圆有角吗?
生:没有。
XXX:《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XXX:《圆的认识》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54c3c4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d.png)
XXX:《圆的认识》课堂实录XXX老师在这堂课中,通过情境创造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并初步研究画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创造“圆”的情境中,学生通过纸上实践,画出了不同的点,最终发现这些点连成了一个圆。
XXX通过学生的实践和发现,引导他们初步认识了圆的特征。
在追问中,学生们更深入地认识了圆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他们学会了用“圆心”和“半径”来表达圆的位置,而不是简单地说在圆上或圆内。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的乐趣,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
老师问学生如何描述一个圆的位置,学生回答说可以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
老师指出,还可以用直径来描述圆的大小。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宝物可能在一个圆内,学生回答因为在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老师提出圆的特点,学生说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而且圆没有棱也没有角,只有一条曲线的边。
老师引用XXX的话“XXX同长也”,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圆心到圆上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半径也相等。
老师问道:“圆,一中同长也。
”难道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不也是“一中同长”吗?请举手认为是,不是的也请举手。
为什么不是呢?学生回答:“这些图形中心到角的距离比到边的距离要长一些。
”学生指着图形说。
老师追问:“这些图形是不是一中同长?”学生回答:“不是。
”老师解释道:“不是的理由是:从这个中心到边上的点跟到顶点的点的距离就不一样。
那有没有一样的?正三角形里有几条一样的?”学生回答:“三条。
”老师继续问:“正方形呢?”学生回答:“四条。
”老师又问:“正五边形呢?”学生回答:“五条。
”老师再问:“正六边形呢?”学生回答:“六条。
”老师指着圆说:“那圆呢?”学生回答:“无数条。
”老师追问:“无数条?为什么是无数条?”学生回答:“圆心到圆上的半径都相等。
所以有无数条。
”老师总结道:“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相等的半径有无数条。
圆周上有无数个点,所以这些点和圆心连起来当然就有无数条。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8页word资料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8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ffddfd48d7c1c709a14533.png)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设计特色:本节课以比较、实践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即通过问题让学生质疑、发现、猜想、验证及总结来贯穿探究的全程,最后运用知识。
整节课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进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新知,在学习中发展能力。
教育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建立圆的表像,运用实践,感知圆的本质;采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初步学会多种画圆的方法,掌握用圆规画圆。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抽象概括与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比较、实践、合作、探研、验证、分享、总结等方法与活动,让学生经历圆的表象、内涵以及圆的组成元素感知与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有数学认知的愉悦与成功的体验,去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圆及其相关知识认识的情趣;采用比较、实践、探研、验证等方法,去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态度;体验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与解决有关问题,感知学习与研究对圆的认识的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表象与内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剪刀、圆形白纸、彩笔、圆规、直尺、圆形物体一个教师:课件、圆规、直尺、硬圆形纸片、硬?y圆形纸片。
教法学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过程:一、比较认识,建立表象1. 投影图形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已认识的几个?缀瓮夹危ㄊν队埃?学生表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2)比较图形将圆的边或周边与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边或周边比较你们有何发现?(先小组里议议,然后发表意见)组3代表:我们组发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与梯形的边是直的,而圆形的边是弯弯的。
组5代表:我们组发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与梯形的边是直线式的,而圆形的边是弯曲式的。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f586dd76eeaeaad1f33013.png)
《圆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4.在观察操作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圆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圆片等。
2.学生准备圆规、直尺、含有圆形面的物体、练习纸、图钉、线、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很多低年级的小朋友就特别喜欢投篮游戏,可惜他们年龄太小,投标准篮筐实在是太困难,所以我为他们量体裁衣设计了这样的投篮比赛:要求先围在篮筐周围,再轮流向篮筐投球.比赛谁投得准。
可以围成怎样的图形呢?(板书:围成)他们议论纷纷,所以我想请咱们班的同学帮忙给设计一下。
生:(自己先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师:补充,除了你们刚才所说的这些,还有人建议围成三角形、椭圆形,我从中挑选了几种方案。
并把它记录了下来(课件出示方案)。
师:在这些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公平呢?生:我认为围成圆形最公平,因为这样每位同学在投球时到中间篮筐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而围成其他三种图形,每位同学距离篮筐的距离都不相等,这样就不公平了。
师:通过直接观察,同学们猜想投篮时围成一个圆形,每个人到篮筐的距离都相等.你们都同意这种猜想吗?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认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共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
好不好?二、探索新知1、自主探究,画圆那我们要研究圆,每个人手上得有一个圆,请大家想办法,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快速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把它剪下来,比一比谁剪的又圆又快。
好,那现在谁能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工具画圆的?生:用圆形的盖子.师:这个方法很好,那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能够就地取材,用物体上圆形的面画圆的呢?举一下手,那你们能不能从生活中找一找也有哪些物体有圆形的面?...那我们以后画圆是不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物体,请他们帮忙画圆呢?那么,除了用圆形物体画圆,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画圆呢?你是借助什么工具画圆的?生:圆规师:不仅认识画圆的工具,还知道怎么用它去画圆,哪些同学也是用圆规画圆的呢?这样吧,我也像你们一样用圆规画一个圆。
吴正宪圆的认识(精编文档).doc
![吴正宪圆的认识(精编文档).doc](https://img.taocdn.com/s3/m/9bffb43e83d049649a6658ac.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吴正宪老师《圆的认识》课堂实录2011-09-26 22:10:49| 分类:我的资料库|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客户端(一)在生活中提出问题白色的银幕上出现了三个小动物骑着不同形状的车轱辘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
在“加油!加油”的喊声中足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兴奋。
大家饶有兴趣地猜着谁是这轮比赛的金牌获得者。
“小熊第一,他骑者圆形轱辘的自行车跑的最快!”“不,小猴子第一……”“不,小鹿第一……”同学们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
同学们一致对圆发生了兴趣。
老师抓住学生对有关圆的知识的初步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知识向理性化、科学化升华。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一生不加思考地说:“圆形车轮没棱没角容易转动”,吴老师说:“刚才你们看到椭圆车轱辘也没棱没角,做成车轮便于滚动吗?”学生愕然。
“你们现在还无法解答,我们研究了圆的知识,大家会对这个问题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有趣的活动、巧妙的设疑,使学生带着追根求源的强烈好奇心进入了新知的探索阶段。
(二) 做中学习,主动探索吴老师引导学生在动手做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同学们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动手实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索。
同学们从众多圆形学具中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开始画圆、剪圆,又自己动手把剪好的圆进行折叠,通过折叠出的折痕,逐步发现各自的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抽象出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
在认识同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和无数条半径时,吴老师是这样设计的:“下面给十秒钟时间,请你们在圆上画直径,能画几条就画几条。
”学生们一听老师才给十秒钟的时间,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和尺子画了起来,时间一秒一秒很快地过去了,只听吴老师说:“十秒到”学生们不舍得停下笔,生1:“吴老师我画了五条直径”,生2:“吴老师我画了六条直径”……吴老师笑着说“很好!再给你们十秒钟时间你们还能画多少条?再给……”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出“无数条!”吴老师给予了肯定。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38ad0a4afe04a1b171de5e.png)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您如今正在阅读的«圆的看法»教学实录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圆的看法»教学实录与评析«圆的看法»教学实录与评析执教: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胡雪芳评析: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陈惠芳215600教学流程:一、师生说话,导入新课师出示: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外形是圆形的?先生举例说。
〔硬币、茶杯盖的外形、玻璃器皿的外形等等〕师:如今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教员这里有一个布口袋,外面有很多的东西。
我请大家来摸一个圆形?看谁能一下子摸出来。
指名先生下台操作,提问:你是怎样判别出来的?先生回答后,教员提问:那么,什么叫圆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先生回答后,教员停止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评析:胡教员的新课导入,从生活实践动身,她能创设让先生入手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既契合先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幽默,吸引了先生学习新知的兴味。
]二、入手操作,研讨特征师:刚才大家曾经看法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看一看呢?请你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先生自在画,稍后,教员讲评先生的作业: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用了什么方法?生1:我是用手画的。
师表示他举起来:象圆吗?有点象。
〔教员夸奖他:不用任何东西,也画得不错,基本功扎实〕生2:我是用硬币放在纸上,描出了一个圆形。
〔还有很多先生也说是借助了双面胶等圆形的物体画出来的,师表扬先生肯动脑筋。
〕生3:我是用圆规画的?师猎奇地问:那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出来的?先生引见他的画图方法。
比拟一下,谁的方法画的圆比拟好?大家分歧赞同用圆规的方法比拟准确。
3、如今就请每个同窗用圆规在第二张白纸上画一个圆。
先生末尾操作,在投影上,教员将终身先画好的圆停止了演示,同窗停止评价。
他的线条画得不平均,大家建议他重新画一下。
几分钟后,先生全部完成了作业。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613fff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e.png)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事先画好一个圆1、指着图形问:同学们,这认识吗?生:认识,圆形。
2、师:同学们,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生:硬币、光盘、圆桌、车轮……师: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生:说不完!师:呃!正所谓“圆无处不在”3、师:今日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
问:见过镇静的水面吗?生:见过师:〔手指着图片〕看!现在扔一块小石子,发觉了什么?生:圆师:其实呀,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
师:〔放图片〕瞧!十五的月亮,漂亮的光环……师:同学们,在这里你找到圆了吗?这些图片美吗?生:很美师:的确,圆是一个很完满的几何图形。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画一个?4、师:给你一支粉笔你会画圆吗?生:会5、谁能到黑板前快速画一个圆。
师:他画得怎么样?生:不够圆。
看来只用一支粉笔,是不太简单把圆画好的。
想画好,咱们就得借助工具。
下面请你们打开信封,看里面有什么工具?〔硬币、瓶盖、带有空心圆的三角板或直尺……〕生:硬币、瓶盖……现在就请你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最多。
〔同学画圆,老师指导。
〕6、师:画完了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画圆的?〔提问的时候有意识的先问利用圆形物体画的同学,最末才问用圆规画的〕师:当然我们可以用不同工具画圆,但最常用的还是圆规。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师依据同学口答边画圆边归纳方法:〔1〕定长〔2〕定点〔3〕旋转8、师: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用圆规画,画得不够抱负,甚至到现在还没有画完,你们猜猜看他可能是什么问题?生:针尖没有定好、手没有拿在上面的小圆柄上……师:其实呀,这都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需要留意的地方。
9、师:刚才我们画的圆大小不一,你们能不能想个方法使我们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呢?生:用直尺,使针尖和铅笔之间的刻度定得一样。
师:我们每个同学将针尖和铅笔之间的距离定得一样长,然后画出来的`圆大小是不是就一样了?生:是师:请将针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
会定吗?然后也把这个圆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师出示: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学生举例说。
(硬币、茶杯盖的形状、玻璃器皿的外形等等)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布口袋,里面有很多的东西。
我请大家来摸一个圆形?看谁能一下子摸出来。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提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
那么,什么叫圆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评析:胡老师的新课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她能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吸引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
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圆,那么,想不想把它画出来看一看呢?请你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自由画,稍后,教师讲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是用手画的。
师示意他举起来:象圆吗?有点象。
(教师夸奖他:不用任何东西,也画得不错,基本功扎实)
生2:我是用硬币放在纸上,描出了一个圆形。
(还有很多学生也说是借助了双面胶等圆形的物体画出来的,师表扬学生肯动脑筋。
)
生3:我是用圆规画的?
师好奇地问:那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出来的?
学生介绍他的画图方法。
比较一下,谁的方法画的圆比较好?大家一致同意用圆规的方法比较精确。
3、现在就请每个同学用圆规在第二张白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开始操作,
在投影上,老师将一生先画好的圆进行了演示,同学进行评价。
他的线条画得不均匀,大家建议他重新画一下。
几分钟后,学生全部完成了作业。
老师让大家四人一组,把四个人的圆放在一块,相互欣赏一分钟,可以说一句表扬的话。
4、师:欣赏完了刚才四个同学画的圆以后,你发现四个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啊?
学生说:我发现了四个圆的大小不一样,画在纸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老师提问: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圆的位置会不一样?
生说:我们把圆规的针尖放在纸的位置不一样。
师:对呀。
你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吗?它就是圆心。
找出自己画的圆的圆心。
并写上字母O。
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是谁决定了圆的位置?
那么,又是谁决定了圆的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了圆规两只脚拉开的大小就决定了圆的大小。
师:如果要用一条线段表示圆规两只脚间的距离,小组讨论一下,该这样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画的圆上任意画一条线段,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提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什么?
再画几条线段,这是半径吗?
那么,现在你们明白了是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
5、小组比赛:10秒钟,你能画多少条半径?学生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半径。
你一共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证明的,说给同桌听。
生:我是量的。
生:我是折的……
教师进行小结: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6、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
同桌评价一下是否正确。
7、玩一玩:刚才老师给大家发了一个圆形的纸片:老师忘了画圆心,你能帮助老师给找出来吗?
生:我把纸条对折,发现了有一条折痕,所有的折痕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
师:你们同意吗?折痕叫什么名称呢?
师:请大家看书找出这个折痕叫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出直径的概念。
师:在自己画的圆中,画出几条直径,看看直径有什么特点。
它与半径有关系吗?
学生自由操作,同桌学习交流:得出了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有无数条,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而且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怎么表示呢?学生继续看书。
[评析:现代心理学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一方面降低了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能联系学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在这个过程中,胡老师能通过三个有机的环节:欣赏中找圆心---讨论中找半径---比赛中知特征,大胆放手,把一切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在动手中掌握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关系。
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活泼,而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
三、总结评价,愉快作业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作业:边听音乐,边用学过的图形拼图。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拼成不同形状的图形,看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
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评比。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数学有什么用?
[评析: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合作交流中巩固新知,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另外,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丰富学生“主角”的意识。
]
[总评]:从胡老师本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能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并成功运用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精心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流程。
不仅考虑了教学内
容,教学环节,更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新课的导入我们就可以看到,她的设计显得与众不同,充满游戏色彩的开始,深深吸引了学生,课堂教学中,胡老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学习、交流探究、比赛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拓展了“圆的认识”的知识内容,并注意评价的多元性、多向性。
最后的练习设计,更加强调了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索获取新知的成绩感和成功感。
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