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了解到乘法的基本意义;也有了五个五个数数的经验;因此很简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能较好地凸现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打下优良的基础。

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已经比较熟悉;一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能通过乘法的意义松弛的将加法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另一方面5的乘法比较简易记;编口诀也不难。为了让学生学的更风趣一些;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合适的更改。

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为了吸引学生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用了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手。在简单的复习之后使学生们动手画自己的小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恰当的引入了课题。而手掌每个同学都有,一只手掌有五个手指就是1个5;两只手就有10个手指;也就是2个5;并列出加法算式。以此类推;一直到5只手;也就是5个5;写出加法算式。让学生根据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且引导学生从1个5开始编出口诀;让学生从详尽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引导学生想

到此处有几只手也就是有几个5;再让学生据此编口诀;通过乘法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崇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涨;效果也很好编完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背过5的乘法口诀。

作为一节课的承担者;在没有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当你真正课堂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够:

首先此次课是赛课内容之一;赛课的重点是小组合作成就的一个考察;虽然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不是很高;但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在此次课程的表现中还是不够好;虽然他们所有的小组成员是簇拥到了一起;但是有的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真正想法大胆的说出来;让组员们进行商讨;有的甚至是自己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写画画;已到达思考的效果;这就使得小组合作成就度有所降低;但大部分同学还是在积极的思考讨论。

其次;自己没有把5的连加示意图画的仔细;以至于没能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再次是板书没有安排恰当;以至于显得杂乱及没能达到更好的服务本节课知识的讲解。

最后是上课时间的把握上有一些误差;尤其是在请同学回答问题

时;有的同学不够大胆;不敢站起来直接说出思考结果;这就的要求在以后的学习中对这种同学多加训练。

当然作为一个才走上讲台的新老师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希望以后在教学中;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所提升。

2012年12月22日

《5的乘法口诀》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5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王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9+9+9+9=7+7+7+7+7= 6+6+6+6+6=6+7+8=7+8+9= 3、趋势引出课题。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学生们满脸困惑)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法宝——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教师指出: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分左右两边板书),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谁能试着编一编呀?(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2)(课件再出示一盒福娃)师:现在有几盒?(2盒)几个5?(2个5) 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指出: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一单元5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9课时5的乘法口诀 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可编辑、打印) (页眉、页脚处可双击删除) (文字可随意改变)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9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例1、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六。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知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熟记5的乘法口诀。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类、类比,培养学生推理、概括、记忆等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小朋友喜迎北京奥运会的情境图。)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出示一面五环旗。 教师:这是奥运会的会旗,旗上画的是什么?数数看有多少个圆环? 指名口答,教师追问:一面小旗有5个圆环,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可以用哪句口诀? 指名回答。 提问:4面小旗一共有多少个圆环呢?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用哪句口诀口算的。(教师边用课件出示4位小朋友分别举着五环旗的情境图,边提问)

学生易列出:5×4=20或4×5=20,两个算式都是用“四五二十”这句口诀口算的。 提问:如果有5面五环旗,一共有多少个圆环? 设疑: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怎么算?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5的乘法口诀,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图意,填补表格。(教材第20页例1) (1)教师继续用课件出示5位小朋友分别举着五环旗的情境图和表格。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①5+5+5+5+5=25; ②4面五环旗有20个圆环,5面比4面多1面,多了5个圆环,20+5=25(个);③通过数圆环数得出共有25个。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5”对应的“圆环”栏上写出得数25。 (2)提问:那么6面、7面、8面、9面小旗各有多少个圆环呢?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将表格补充完整,教师讲评,集体订正。 2.尝试编口诀。 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结合前面编写1~4乘法口诀的经验,尝试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并在小组内交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4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密云五小郭亚春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的知识起点是已经掌握了2-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现实起点是对4的口诀已有所了解,中等以上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2、5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经验来编出4的口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买小足球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主编写4的乘法口诀。从学生们对“2个4的和是8 ”、“4个4的和是16”的推导来看,他们完全是在借助买一个球就多一个4元的规律进行思考。比较成功地理解了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与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数学知识一样,“乘法口诀”也有其生长、发展、成型的来龙去脉。这说明“乘法口诀”在担负着“数学计算工具”这一任务的同时,其本身还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究,创造重现的“知识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与生俱来会把自己当作是一切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可见任何知识的获取学生们都喜欢自己去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激发孩子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从实际出发,追问“二四得八”这句口诀曾经帮你解决过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举例,一下拉近了口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顺理成章地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口诀的兴趣。“4的乘法口诀你们可以自己编写吗?”学生们响亮的回答已经证明了他们是多么的渴望自己编写口诀。有了这样的学习兴趣,任何知识都会是有效的。 三、自主探究中培养思维能力 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始终是数学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

人教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人教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难点: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4+4 3+3+3+3 2+2+2+2+2 2、猜谜语。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用乘法计算的确很简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它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想学吗?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

吗?简单介绍福娃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师: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谁能试着编一编呀?(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2)(再出示一盒福娃):现在有几盒?(2)有几个5?指名学生说说。 师: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52=10)这表示什么意思?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编口诀的方法给这两个乘法算式也编一句吗?(解释口诀: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可以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二五一十。) (3)学生试编口诀 (课件分别出示3盒、4盒、5盒福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①3盒福娃,是3个5,乘法算式是35或53,口诀是:三五十五。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习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习。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练习。(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二年级上册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合作探究找寻规律激发兴趣教给方法---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多次经历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掌握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基本具备了自己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能力。 《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曾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性,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总结1—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自己编写总结9的乘法口诀,发现口诀中积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理解和掌握9的乘法口诀,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然后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利用对比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编写乘法口诀和寻找乘法口诀表格中的规律,都是通过学生小组学习进行的。一方面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学生汇报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来看,学生不仅很好地归纳出9的乘法

口诀,而且对于每句口诀的意义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是因为我留给了他们的足够时间去思考,又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自主探究、汇报交流中学到了新知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自己编口诀,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新方法,同时他们在编口诀过程中,也会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我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本课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中的游戏的设计。本课设置了两个游戏:手指游戏和转盘游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后,学生虽然积累了学习的经验,但相同的学习程序,相似的口诀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设置适当的游戏,既可以吸引低年级学生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和教案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标解析】本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知道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且会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猜谜语。 (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谜底:手)(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一双手有几个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呢?5只呢? (3)独立完成填空: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本节课从猜谜语引出“手”,让学生从熟悉的“手”中,依次说出1个5相加是5,2个5相加是10,3个5相加是15……,并独立完成连加计算,初步感知5的乘法,为进一步探究5的乘法口诀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列式计算。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 ①一盒福娃有多少个?(5个) ②几个5相加?(1个5)(课件演示从一盒福娃渐变成点子图) ③1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5=5或5×1=5) (2)出示两盒福娃。 ①两盒福娃有多少个?(10个) ②几个5相加?(2个5)(渐变成点子图) ③2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5=10或5×2=10) (3)按照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 随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观察自己手掌的手指、国旗上的五角星和2008年奥运会福娃图,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已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经验,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了一个,剩下的留给让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独立学习的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时,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来自主完成,而我却引导着学生一个一个的看。其次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所以应该先扶再放。再次,在完成做一做时,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二、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三、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

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四、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五、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本节课中我虽然在最后总结时提了一下,但不够突出。最好能把这个环节提到前面。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5的乘法(课本第13—14页,第14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二、合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 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 2个5想加 5×2=10 二五得十 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 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 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 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四、想想做做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题中的秘密。 2.第2题

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 4.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第5题 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口答交流。 6.第6题 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2、3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级反思

《2、3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北流市清水口镇陈地小学谢静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第1~3题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从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逐步体会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生对琅琅上口“5的乘法口诀”,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了亲切感,为学习“2、3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但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熟练程度有差异,而且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面对新知识的挑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作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 2、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的乘法口诀。 2、熟练运用2、3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2、3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及目标地位: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会编制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2、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师)请你跟我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师)请你跟我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左耳.……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跺跺脚,(我就跟你跺跺脚);请你跟我弯弯腰,(就跟你弯弯腰);请你跟我点点头,(我就跟你点点头);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二、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你们都记住了吗?(记住了)那我们就来试试看吧,集体来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生背口诀)口诀同学们都背的非常的流利,那我们对对口令,看同学们是否也能够流利的对上。(叫几个学生对口令) 2、计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时,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计算“古诗”的字数、算出七星瓢虫的黑点等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倍感亲切。这些练习都紧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溶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7的乘法口诀的局限性,达到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可谓别具匠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 本教学环节中,充分强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每一道精心设计的练习牢牢抓住了每位学生的心,使他们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魅力,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 课堂上,我充分的让学生观察、想象、交流、合作、尝试,整个教学过程都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思考和交流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这节课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7课时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_西师大版(2018秋)

说课设计: 第7 课时 5 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学习了1到4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运用乘法解决问题做好准备,因此,这部分内容 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课教材首先用小棒摆五边形,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列表得出几个 5 相加的得数,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性经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我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 3 个: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编 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 5 的口诀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编口诀方法之间的联系及 5 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探索发现的能力,促进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与掌握。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能运用 5 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体验数学的价值 2. 激发学生学习5 的乘法口诀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难点: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 5 的乘法口诀。 三、说教法学法。 接着,我说说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与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静心独立观察、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学习方

法,把问题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我想采用以下八个环节:(一)新课导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下面,我具体说说每个环节的安排及我的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口诀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摆五边形的情境,以生动有趣的对话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可能会用5个5个地加,也可能会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如果学生用加法计算,就用前面学的乘法意义,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乘法算式上来:如果学生直接用乘法计算,就让学生说 一说乘法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求学生能 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最后问学生:你是怎么算出结果来的?让学生领会求几个相 同加数和的计算用加法是很麻烦的,直接用乘法计算就能算得又对又快,于是产 生了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5 的乘法口诀。 [ 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逐步归纳出乘法算式,从而产生了学习乘法口诀的需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下一环节探究 5 的乘法口诀做好了认知和情感上的铺垫。]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为了突出重点,也为了能轻易地突破难点,我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情境。在摆三个五边形用多少根棒写成一个乘法算式3X 5=15后,问学生:“你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学生可能会说:“3 乘5等于15或三五十五”。然后引导学生说出3乘5等于15是算式的读法,三五十五是乘法口诀。那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三篇 篇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用2-6乘法口诀求商(一)”一课对于学生学会除法运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调整教材,促进课堂整合 本课更换了例2的教学情境图,设计意图相同但我认为更加有利于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同时联系几道练习题的特点,将例2的教学穿插在闯关游戏之中,分解了例题的长时间教学,也使整堂课思路更加整合清晰。 二、鼓励多种算法,优化最佳算法 12÷3=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有独立思考,有同桌交流,多种算法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学习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锋、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从多角度解决同一问题并学会从中择取最佳方法的数学思想。这一活动中,给不同的孩子创造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张弛有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学习。

三、联系已有知识,培养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从始至终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孕伏和铺垫。在教学例题和练习题中又再次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用口决求商思路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四、多层练习,促进学生思维 本课安排了学生喜爱的闯关游戏---新发现,不仅将枯燥的口算练习趣味化,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而且设计了观察、发现规律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竞争的意识。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篇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这一课对于学生学会除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时我根据新课标精神,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本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所以我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将例1与例2融合在一堂课中。学生在前期学平均分和除法(一)(二)的基础上,例1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我将例1作为学生自学部分处理,初步尝试让二年级的学生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 《表内乘法— 5的乘法口诀》 教案

2.2~6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1、“做一做”及第53页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产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2.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小棒、图片、三角形图片,电脑课件。 【复习导入】 提问: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 学生发言,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2+2+2+2+2+2+2=14(次) 想法二:2×7=14(次) 想法三:7×2=14(次) 继续提问:2×7为什么等于14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2×7可以当做7+7,7+7=14 想法二:2×7=2+2+2+2+2+2+2=14 导入课题: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它们的积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都会又准又快了。(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5的乘法口诀 1.学习例1。 (1)通过操作得出:1×5=5,5×1=5。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 学生活动:一个盒子里有5个福娃。 讨论:①一个盒子里有几个福娃?(5个) ②就是几个5?(1个) ③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5或5×1) ④由此可以知道:1×5等于几?5乘1等于几? 小结:1×5=55×1=5 (2)通过观察得出:2×5=10,5×2=10。 师:2个盒子里有几个福娃? 讨论:①2个盒子一共有多少个福娃?(10个) ②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5或5×2) ③2×5或5×2的积是多少?(10) 小结:2×5=105×2=10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陈冬杏)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反思 南宁市南湖小学海茵校区陈冬杏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3.掌握5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编出5的乘法口诀,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点子图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孙悟空打妖怪影像)小朋友,你们爱看《西游记》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领可大啦,他会七十二变,有一天,他又遇到了很多妖怪,一个人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呢?孙悟空从头上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出了5只猴子,再拔一根,又变出了5只猴子,他连续拔了4根,每一根都变出了5只猴子,最后把妖怪打得落花流水。 2.谁能说说,在刚才的故事中,孙悟空变出了多少只猴子?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回答)(板书:5+5+5+5=20 4×5=?或5×4=?)我们知道,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的和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如果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先变成加法,求得连加的和再写到积的位置上,太麻烦了,为了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编出了乘法口诀,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调动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创编口诀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 (1)提问:数一数,一盒里面装有几个福娃?你也可以看点子图(出示点子图模型),1个点表示1个福娃,1盒有几个5?(1个5)1个5是多少?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5 5×1=5)谁能根据算式编写一句口诀?(板书:一五得五) (2)谁知道这句口诀的意思?(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口诀前半句表示几个5,后半句是得数。一和五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乘数,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得”表示等于,后面的五表示乘得的积,乘法口诀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2.(课件出示2盒福娃及点子图模型)谈话:现在有几盒?(2盒)有几个5相加?(2个5)2个5相加等于几?(10) (1)谁能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表示什么意思?(2个5相加是10) (2)谁能根据算式编一句口诀?你还有不同的编法吗?(二五一十、二五得十、二五得一十。)(板书:二五一十) (3)解释口诀:“二五一十”表示什么?(2×5或2个5相加,得数是10可以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得”字在什么情况下用呢?也就是积不满10的情况下,它是起到占位置的作用。) 3、学生试编口诀。 (1)(课件分别出示3盒、4盒、5盒福娃及相应的点子图模型)一共有多少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 (2)打开课本52页,先自己完成例1的填空,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说说算式表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基本结构和规律,学生对于在情境中发现获得口诀已经不再期待。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位于,熟练的进行9的乘法计算以及熟练的运用。 1、课前激趣。 通过向学生引入课本教材上的情景图,激发孩子们对于本节课,本例题情景图的兴趣。 2、课中引导。 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体验中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新知识,注重规律方法的概括总结。引导孩子们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乘法各部分表示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孩子们学会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并且正确的运用乘法和口诀。我不仅要善于对所教内容进行点拨,更要在学习方式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和影响,使学生提高进一步学习的本领。 3、课间交流。 我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品尝到合作创新的乐趣。由此产生的互动效应,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合作的动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4、课尾拓展。课尾通过抽取卡片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并领读口诀的小活动,加深孩子们对于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此活动在原有的计算上加大了一定的难度,也变换了一下练习的形式,使得孩子们颇感兴趣。 不足之处: 首先从教学设计来说,我总是更关注课堂的整体设计,而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却没有很好的把握,在教学规律中,也没有突出重点,难点,使本节课的教学没有一个确切的重心。 1/ 2

其次对于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我没有让学生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规律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忆口诀,极大激发他们记忆口诀的兴趣,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我没有将这一环节加入其中,使得孩子们的记忆有些机械式,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孩子,可能记忆有一定难度。 最后我仍然深深的感受到,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语言一定要精炼利落,并且提问要有针对性,这需要我反复琢磨反复打磨自己的教态教语,这也将是一个长期并且不断努力的过程。 2/ 2

《5的乘法口诀》优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1、通过乘法和加法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 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学会运用口诀 进行乘法计算。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观察、 分析问题的习惯。3、通过图片导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教学重点: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由。教学难点:根据图意,应用加法和乘法的密切 联系,会通过乘法算式推理出乘法口诀。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课件显示:1、你能很快的算出它们的结果吗?试试看。5+ 5+5+5= 9+9=3+3+3+3= 2+2+2=4 +4+4= 5+5+5=4+4+4+4+4= 6+6 +6=2、读一读,说一说,这些算式各表示什么?4×2 3×7 6×9 5×2 7×5 6×43、看图说出是几个几,再说出乘法算式。 4、小结.二、探索规律,编写口诀。1、探索规律,编写口诀课件显示第1 箱奥运福娃。探索:1个盒里有5个奥运福娃,是几个5?乘法怎么表示? 课件显示:1×5=5 和5×1=5师:为了便于以后计算,我们可以把它编写 成乘法口诀:课件显示:一五得五学生读口诀:一五得五课件显示第2箱 奥运福娃探索:两个盒里有几个奥运福娃?是几个5?加法算式怎么表 示?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课件显示:2×5=10和5×2=10师:那么, “2×5=10” 和“5×2=10”我们又怎样编写成乘法口诀?课件显示:二 五一十学生读口诀:二五一十课件依序陆续显示3箱、4箱、5箱奥运福 娃,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仿照以上的方法,以此类推,编写出:三五十

五、四五二十和xx二十五的乘法口诀。2、掌握、巩固(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一五()()十五二五() xx()()二十()得五()二十五四五()(2)、背出5的乘法口诀。(指名学生背)3、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集体读、背出5的乘法口诀)。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xx二十五。师:同学们真棒,都学会自己编写口诀了,了不起!大家可要记住这些口诀哦。四、应用知识。师: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口诀来帮我们计算好不好?1、课件显示“小袋鼠跳远”。小松鼠每跳一次,学生念一句口诀,说出下一站是几。2、课件显示“猪妈妈找孩子”。学生根据猪妈妈身上的口诀和孩子身上的算式,说出猪妈妈的孩子是哪一口。3、课件显示“猴子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个算式,它的结果就是信箱上的号。学生们只要帮小猴子把信送到就算完成任务。 4、小结。五、布置作业课本第53页练习十(1~3)题。 2019-04-14 教学目标:1、通过乘法和加法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学会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2、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3、通过图片导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教学重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由。教学难点:根据图意,应用加法和乘法的密切联系,会通过乘法算式推理出乘法口诀。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课件显示:1、你能很快的算出它们的结果吗?试试看。5+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习活动中,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4×1=2×2=2×4= 2×3=3×1=1×2=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问: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板书:1个5、2个5、3个5、4个5、5个5. 2.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五星红旗的图片(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也就是1个5,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教师板书:5×1=5 一五得五) (2)学习口诀:“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个五星,问:现在有几个角,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5×2=10 二五一十) 学习口诀:“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后,自己感觉整个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是很好的,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了新课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念,充分地实行师生沟通、生生独立思维、再师生沟通,完成对7的口诀的编写,使每一位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都能有不同水准的发展,也体现了新课标“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在记忆口诀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妖精),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方法实行记忆口诀,(如生5:四七就比三七二十一多1个7,就记21加7得28。生6:我是记2个二七十四,就是14加14得28。生7:我记五七三十五,想的是五六三十。因为7个5相加用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6个5相加用五六三十这句口诀。而7个5比6个5 多5,所以结果就比30多5,也就是五七三十五比五六三十多5。生8:我记得四七二十八,所以再用28加7就是5个7相加的结果。生9:六七四十二比七七四十九少7。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口诀的方法。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仅仅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

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所以,我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首先以贴近时事的“小猴庆国庆”导入课题,变静为动,教学效果好。再以“鸽子送信”对“想一想”和“想想做做”第3题实行组合,这样既节省时间,提升效率,又使学生对相对应口诀与相对应算式之间有一个系统的理解,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然后用“国庆蛋糕图”对“想想做做”第1题实行组合,既变静为动,提升孩子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用“小猫摘苹果”对“想想做做”第4题重新设计,让学生不再在枯燥的口算中练习,而是在抢答中,人人参与,快乐积极地主动思考,达到练习目的。最后还是以“国庆”为主线,设计了“爸爸庆国庆”和“小动物庆国庆”,既把“想想做做”第5题不着痕迹地揉合进练习中去,又深化融合了乘法意义和1-7的乘法口诀。 我想这些也是我的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吧! 这节课是安排在期中考试后学习的,学生其实对乘法意义和1-6的乘法口诀掌握得并不是很熟练,所以,在有些问题的回答上,流于表面,不能深入地思考,这是我对学情把握不够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敬请专家和同仁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