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_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七年级历史上册_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本课详细阐述了秦汉时期对西域的开拓和丝绸之路的形成。首先,介绍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及影响,他通过两次出使,不仅联络了大月氏夹击匈奴,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后来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其次,课程通过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东西起止点,这条路线东起长安,西至欧洲,途经今新疆、中亚等地,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此外,还介,这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最后,强调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更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4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4张PPT)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9年,孙 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 建业。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汉 发





济,





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了

海外贸易。(卫温到夷洲)

东 袁绍 汉 末 年 官渡 军 之战 阀 割 据 曹操
曹操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立蜀

曹操 历真阴粉细在白史的险白眉脸色上就疑脸长谱象的是诈目中征曹一的。,操个奸 臣阴吗险?疑诈
《龟虽寿》
曹操
(jì) (lì)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 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官渡之战 曹操
赤壁之战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
令诸侯招贤纳士 兵多将广
经济:实行屯田,
--骄傲轻敌
奖励农耕
孙、刘
袁绍
天时
骄傲轻敌,听不 人少力弱 地利
进正确意见
人和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 D) A、东汉 B、魏 C、蜀 D、吴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
到达夷州即 今天的( B )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优质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优质课件
220年 魏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 立局面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刘备

221年
孙权

229年
课堂小结:
200年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曹军和袁军
孙刘联军和曹军
随堂练习
1.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
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C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过程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简单经过
结果 特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军和曹军 夜烧军粮 曹军胜利 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联合 诈降 火攻 曹军失败 以少胜多
三、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
直 黄孙盖、曰刘:组“成…联…军观,操战军术船得舰当首尾,采相用接火,攻可烧而走也。”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哪一著名战役有关?赤壁之战 (2)这一战役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基本 上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
结束语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 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 三国鼎立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对抗中进步, 在竞争中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 和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三国志》
原 因
材师官料远兵二征来、,自据士北卒《方疲三,惫国远;志征北》江人记南不载,习,不水诸习战葛水亮…战分…,析水出土曹不操服的劣势:劳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三国鼎立》(分层作业)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三国鼎立》(分层作业)

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基础巩固】1.“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A.208年,赤壁之战B.220年,曹丕称帝C.221年,刘备称帝D.229年,孙权称帝2.“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描述的人物应是()A.周瑜B.孙权C.曹操D.诸葛亮3.“看图说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B.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4.下列文物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们具有的相同功能是()A.运输B.防洪C.水运D.灌溉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混战,终成三国。

如反映“三国鼎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6.某班学生准备排练舞台剧,某一同学最喜欢扮演某一角色。

理由是:他是三国之中立国西南,统治面积最小,在历史上又多被奉为正统的国君。

这一角色是()A.刘备B.孙权C.曹操D.曹丕【能力提升】1.以下是反映某场战役的四张连环画图片,根据图片信息,该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到曹魏后期已恢复了往日繁华都市的面貌;曹魏末年政府已有编民663423户,443万余口,已有大幅度增长。

这说明()A.官渡之战奠定统一基础B.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形成C.全国统一推动社会进步D.局部统一促进经济发展3.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涿鹿之战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基础巩固】1.“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A.208年,赤壁之战B.220年,曹丕称帝C.221年,刘备称帝D.229年,孙权称帝【答案】D【详解】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3张PPT)

孙、刘
发言人:诸葛亮
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 用
袁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官渡 奠定了基础 之战 200年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20多万 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孙权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5 万 刘备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宏大的志向——统一全国 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 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 他实现了吗? 没有 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 原因又是什么? 曹操想统一中国, 停息啊!(写于“官渡之战”)

曹操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 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 吗?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发言人:曹操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老骥伏枥, 《龟虽寿》提到“…志在千 志在千里。 里,…壮心不已”,那么统一北 烈士暮年, 方后,他又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壮心不已。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东汉末年,因 战乱连年不断,造成人民 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幸 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生产力遭到 大量死亡,社会生产遭到 存的人有如百分之一,想起来就 极大破坏,出现了百姓流离失所、死 让人感到苍凉。 者相籍的场景。 严重破坏。
政治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 于有利地位。 经济方面:采取屯田措施,招募流亡农 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 强。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笔记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基本统一北方的基础。

2. 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 三国鼎立的形成: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建立蜀国;229年,孙权建立吴国。

二、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1. 农业:南北方都注重兴修水利,北方出现芍陂、青龙渠等,南方出现�吴国的灌溉
工程,如永安渠等。

2. 手工业:蜀国的丝织业、吴国的造船业、魏国的制瓷业都很发达。

3. 商业:三国的统治者都采取措施限制商业发展,但官私贸易仍很活跃。

三、三国时期的民族关系
1. 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族与中原王朝的矛盾一直存在,但与汉族的矛盾逐渐
上升。

2. 曹操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征讨”与“和亲”的策略;诸葛亮采取“和夷、抚贵”
政策;孙权派兵支援辽东半岛的公孙渊。

3. 三国时期对少数民族的征讨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

四、三国时期的对外关系
1. 与东亚、东南亚:孙权派兵支援辽东半岛的公孙渊;蜀国的诸葛亮南征,与当地少
数民族首领孟获结为朋友;吴国的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

2. 与中亚、欧洲:曹魏的张骞出使西域,与中亚各国及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进行
贸易。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的笔记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精品教学课件

改善民族关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总结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为未来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你还有什么疑惑 ?
请与同伴交流!
小 结 与 思 考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 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后作业

北方社会经济

尚未恢复和发展,惨

败后无力南下

曹操
具 备


统治区域扩大, 刘备
尚需稳定巩固
孙权
江东、江南地区 正在巩固发展
全 国 的 条

学习任务四
时间: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洛阳
时间:221年 建立者:刘备 都城:成都
魏 蜀

时间:229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建业(今南京)
学习任务四
利。于是—远水大—道土疫《奔不,三走服吏国,,士志兵 疾多·士 病死魏疲 流者书,惫 行·乃; ;武引帝军纪还》。 瑜部舰将船黄连盖接曰,:不“习今水寇众战我;寡,难
与持久。骄然傲观轻操敌君,方指连挥船失舰,误首。尾相接,
可烧而走也。”……时风盛猛,悉延烧 岸上营落。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学习任务三
学习任务二
自主阅读:阅读教材第92—93页的内容,梳理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
时间:200年 交战双方:曹操与袁绍 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曹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影响: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学习任务三
实力较强, 占据北方。
曹操
刘备
遍寻人才, 寻求发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统一全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预习提纲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官渡之战曹胜袁败的原因: 袁绍:骄傲轻敌;拒绝正确意见。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重用人才;进行屯田,增强经济实力;战术得当,火烧乌巢屯粮处。

3.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统一时机不成熟。

曹操:骄傲轻敌;曹军水土不服,不习水战;军心涣散;东风南起。

孙刘联军:联合抗曹,诸周协力,战术正确。

二.三国鼎立 2.三国鼎立:开始于220年,最终形成是222年。

3.230年,吴国 派将军卫温到达 ,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是台湾与内地联系的最早记录,也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知识梳理一、官渡之战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招揽人才。

采取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生产,曹操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战争时间:200年。

交战双方:曹操--袁绍。

战争结果:袁绍失败。

(以少胜多)战争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二、赤壁之战战争时间: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战争结果:曹操失败(以少胜多)。

战争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三国前:曹操扫平关中统一北方。

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和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又抢夺了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

蜀: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吴: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在建业称帝,建立吴国。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魏: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

蜀: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都城:成都 都城:建业
课堂小结东汉 Nhomakorabea官渡之战 北方统一
末 年


阀 混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检测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220年建立魏国的是(D )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 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 备统一全国 的条件
视频: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221 年 , 刘 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222 年 , 孙 权 称王,国号吴, 定都建业。
曹操 (演唱: 林俊杰)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 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 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前202年
温故知新
西汉
三国鼎立
200年时战官渡, 曹、袁力量有悬殊, 曹操用了许攸计, 统一北方定根基。
老骥伏枥志千里, 208年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 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 火烧赤壁定大局。
三国鼎立——魏、蜀、吴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定都洛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丝绸之路(2016人教版)(29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丝绸之路(2016人教版)(29张PPT)

丝绸之路
大月氏(dà ròu zhī ) 思考: 1.汉武帝招纳的贤才要 去哪? 2.视频中有人认为,去 此地“只怕有去无回, 比登天还难”,为什么?
了解西域
丝绸之路
诗句中的西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塔里木盆地中有世界 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 漠,“塔克拉玛干” 在突厥文里意为“只 能进入,没有出来的 地方”。
板块小结
丝绸之路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
(走在古丝路上的官人)
不辱使命、开拓进取的精神之路
(设置西域都护)
制度保护
汉朝管辖西域 军事保护
为汉与西域的和平交往 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
第二板块: 凝铸之路
粟特商人
玄奘(唐朝) 丝绸之路线路图
图游丝路
欧洲
丝绸之路
西亚
中亚
今新疆地区 长安
结合地图,参照课本93页正文部分,尝试说出丝路的 路线(说出起点、终点、所经过的主要地区)
海归冬兰:做丝路文化的传播使者
冬兰放弃国外生活,和丈夫一起回到家乡,创办了新疆兰派服饰有 限公司,将时尚元素与民族元素融合,用服饰讲述锡伯族独有的民 族文化。虽然创业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冬兰创业的路还要走 很远。“不知不觉挑起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担,我不后悔,我只有 一个愿望,就是让我们优秀的锡伯民族文化走出新疆,走出中国, 走向世界。”
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91.92页内容,填充以下表格)
丝绸之路
次数




成果

公元前 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了解西域的地理环境 和风土人情及同汉朝 来往的愿望

公元前 119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38张PPT)

A.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20
过关训练
13.(2018无锡)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 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C) A.蜀、吴、魏 B.魏、吴、蜀 C.魏、蜀、吴 D.吴、魏、蜀
21
过关训练
14.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 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8
图片资料
三国鼎立形势图
首页
末页9
解题技巧
【例】易中天的著作《品三国》,曾经登上各书
店销售量的第一名。“三国”真正形成的标志是
(D ) A.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的胜利 C.赤壁之战孙、刘击败曹操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首页
末1页0
解题技巧
正确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形成的相关史 实。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汉献 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第二年,刘 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 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 的局面完全形成。
14
过关训练
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 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 直观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D )
15
过关训练
7.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
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C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8.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
27
拓展阅读
沮授说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 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计不庭,谁能御 之。”……绍弗能用。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A.战乱频繁,破坏社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
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D.三国鼎立,加剧国家分裂
4.下列关于赤壁之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公元 208 年,曹操率军挥师南下 B.曹操军队终因不习水战兵败北撤 C.曹军与孙刘联军双方在赤壁对峙 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荒屯田,积蓄军粮,深固根本,又怎知袁绍必胜呢?
曹操: 如此说,我方当胜券在握了。全赖各位鼎立相助,曹操感激不尽。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前的袁绍大营
袁绍高坐堂前,饮酒作乐。 谋士: 主公,大敌当前,这样做怕不合适吧。 袁绍: 小小曹操,算什么大敌,你们多虑了。 谋士: 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近几年势力大增,不可小看啊。 袁绍: 什么不可小看?我袁绍十万精兵,骑万匹,他曹操不过三万余人,
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 军冲去,曹军大败
③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任务:对比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快速填写表格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赤壁
单元概述
时代特征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统编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单元概述
单元导言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轮流执政,他们的腐朽统治导致了天下 大乱。魏、蜀、吴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西晋在此基础 上统一全国,但统一局面仅维持了30多年。此后又形成东晋南 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 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 往、交流与交融,经济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 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 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史料实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解读]材料表达了曹操并未因年迈而放弃统一全国的雄伟目标。曹操,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和政治 家,最主要的功绩是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
历史解释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取胜原因:①政治上: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政治上的优势。②经济 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③善于用人。 失败原因: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②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③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最根本的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战术
结果 特点
曹操获胜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获胜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220年, 曹丕 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21年,刘备在 成都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 2.三国的经济 (1)曹魏: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2)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 孙权 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 陆与台湾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开发西南地区。
知识框架
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1.政治上:把 汉献帝 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官渡之战 200 年 曹操和袁绍
赤壁之战 208 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
战术
曹操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 的战术

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6张PPT)

三、三国鼎立
1、背景:
(1)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 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南湖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 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 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三国鼎立形成于: 229年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魏,定 都洛阳。
课堂练习:
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 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
人物应是( D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2、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
定基础的是( A )
A.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北方曹操南下,黄盖跟随周瑜跟曹军于赤壁作战,两军对峙, 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诈降,周瑜认为可行。 交战之日,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 ,在船后系上走舸。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见黄盖船只前来而毫无戒 备。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波及曹军岸上的军营。
经济: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好提议!你 来负责屯田 制度实行
将无主农田收归国家 所有,让流民、士兵开 垦耕种,由国家和屯田
的农民按比例分收成,
这样可以解决粮食问题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
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
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就建议曹操利用这
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 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
蜀汉在丞相诸受葛任亮于的治败理军下之,发际展, 经济,改善民族关 (2)蜀汉 系,加速了西奉南命地于区的危开难发之。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16 课 三国鼎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16 课 三国鼎立

C.发动官渡之战 D.实行屯田
9/14/2019
8
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C) A.赤壁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长平之战
9/14/2019
9
4.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
多的经典战役是( D)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统帅
周瑜—曹操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C.局部统一,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D.破坏了民族团结,不利于民族融合
9/14/2019
15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 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三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 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四 三国鼎立形势图。
9/14/2019
17
(3)材料三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为什么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会有 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局面:赤壁之战以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原因:官渡之战中曹操战术 得当;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 在一起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启示:战略战术运用要得当,不能骄傲轻 敌;要抓住时机出击,虚心接受好的建议等。 (4)根据材料四填写三国的名称。 A:___蜀;B: 吴;C: 魏。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人教版
第16 课 三国鼎立
9/14/2019
1
9/14/2019
2
知识点1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42张PPT)

隋 朝

必分。 南朝
统 一
部 统 一
统 一
——《三国演义》第一回
分裂
统 一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 。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和历史的发展。
界功 定过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肃鲁
瑜周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曹 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 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刘军备在率长兵坂东追逃上, 刘败曹备退操。至前樊往口江。
陵。
最终曹军败退,孙 刘联军乘胜追击。
5万孙刘联军行至 赤壁,与正在渡江 刘备派诸葛亮 的曹操水军相遇。 前周往瑜联率合3万孙权。
兵马沿江西 进。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 败,退至乌林,会合陆 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 峙。
为东其汉中镇末,压年“起,黄朝巾义廷起,腐义汉败”,规灵天模帝灾最允频大发许,各各州地起郡义自不行断…招… 募兵马……
2021/2/3
东汉袁末绍年出军身于阀世割家据大形族,势图
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
在地镇位压和黄势巾力起,成为当时最大 义的的军过阀程。中占,有今河北、山西 形和成山群东雄东并部起,兵多粮足,有 的局面,在10这万兵力 些割据势力的 连年征战中, 袁绍、曹操两 大集团逐步壮曹操在镇压黄巾 大起来。起 己义的中力,量不,断曹发操展占自据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学习目标
• 1、系统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成就和医学 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 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 2、认识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当时的领先 地位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课堂作业
• 完成《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谢 谢 合 作
再 见
讨论活动
• 1、汉代著名的医学家是哪两位? • 2、为什么称华佗为“神医”?华佗在医学上 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 3、被称为“医圣”的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神医”华佗 华佗(约145-208年),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其主 要贡献是: (1)擅长外科手术; (2)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3)模仿虎鹿熊猿鸟, 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
科学家张衡
张 张衡,河南南阳人。 衡 东汉晚期的天文学家、数 学家、地理学家、发明家。 为我国天文学、地震学、 机械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公元132年,设计制造 出可测验地震发生的“地 动仪”。 由于他的贡献突出, 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 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 为“张衡星”。
地动仪
地动仪
“地动仪”是世界公 认的最早的测验地震发 生的地震仪器。它有八 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 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 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 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 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 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 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 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 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
三、华佗和张仲景
公元19世纪传入大洋洲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讨论活动
• 1、《九章算术》讲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叫 “九章”?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 2、“地动仪”有什么功用?在世界天文地理 史上有什么影响?是谁发明的?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这本数学名著总结了春秋 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 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 按不同的用途分为九卷,故名《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 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分 数运算的著作。
重点难点
• 1、本课的主题是秦汉文化; • 2、本课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 动仪; • 2、本课难点: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 的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主要内容
•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 三、华佗和张仲景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
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
造纸术的发明,便利 公元4世纪传入朝鲜 了人们的书写,促进了 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 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 类文化的传播。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 公元16世纪传入美洲 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 接传去的。
公元12世纪传入非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 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 大贡献。
亚明课件
YAMINGKEJIAN
中 国 历 史
yccym@
138年 目的 联系盟友 夹击匈奴 与西域 友好交往 意义 开通了与西域的交通, 加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 文化交流。
张骞出使 西域 公元前 119年
与西亚和欧 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 沟通了中西交通与交流 洲友好交往 班超经营 恢复对西 公元73年 西域 域的管辖 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多年 加强了西域与内地联系
课时小结
科技 领域 代表 人物 劳动 人民 时期 主要成就
人们从“积漂絮成片“中得到启示,制 西汉 造成最早的用麻做的纸。 造纸术 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 蔡伦 东汉 网为造纸的原料,制成了“蔡侯纸”,不 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 东汉 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学的基 张仲景 末年 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医学 东汉 研制成“麻沸散”为世界医学首创,编制 华佗 末年 成医学体操“五禽戏”,被后世誉为”神 东汉 医”。 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地动仪,为世界 张衡 地理 晚期 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 数学 东汉 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破布、旧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 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 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蔡伦
监督造纸
受封龙亭侯
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约150—219年)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 世尊为“医圣”。张仲景广 泛收集医方,结合实践经验, 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 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 经典,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 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 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 大的著作之一,是研习中医 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 后学者的重视。
讨论活动
• 1、我国在汉代以前是用什么材料来书写的? • 2、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张是在哪发现 的哪个朝代的纸? • 3、谁改进了造纸术?改进的纸被称作什么? • 4、造纸术对世界文化起到什么作用?
汉以前的书写材料
这些书写材料有缺点吗?
兽骨和龟甲 竹简 木简 绢帛
青铜器
金属器皿
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出土 ——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