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解剖学——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畜禽解剖生理第11章 外周神经系统

畜禽解剖生理第11章 外周神经系统
指分布于机体所有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 运动神经。也称内脏神经或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胸段至第l~3 腰节段的灰质外侧柱内。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椎神经节 和椎下神经节内。 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荐部脊髓。 分为颅部和荐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位于其支配的 器官内或附近,故节后神经纤维较短。
神经生理
一、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反射的物 质基础是反射弧。
传入神经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中枢
传出神经
二、神经纤维的机能
1、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2、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指神经纤维只有在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状态下,才 能传导冲动的特性。 (2)绝缘性:在一条神经干中各纤维传导的冲动相互不干扰的特性。 保证了混合神经中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能够同时进行传导而互不干 扰,准确地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
三、神经纤维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性神经的结构特征 植物性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控制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活 动的结构,包括传入纤维、传出纤维和中枢。 (二)植物性神经的主要功能 交感神经生理功能的总趋势是动员体内贮备力量,增加 能量消耗,加强分解代谢,提高机体的应变能力,适应突变 的内外环境变化,如紧张、恐惧、寒冷、剧烈运动和大量失 血等;副交感神经生理功能的总效应是促进消化、吸收和排 泄,加速能量贮备,进行组织修复。
1.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它主要是进行局部的简 单反射,完成排粪、排尿、血管舒缩、以及出汗、竖毛等活动。这 些反射活动在正常时受高级中枢的调节。 2.脑干:特别是在延髓内,有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调节 着重要的生命活动,完成较复杂的调节机能。如调节呼吸运动的呼 吸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心、血管中枢等。此外,延髓内还有 消化管运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的基本中枢。 3.丘脑下部:是植物性神经的皮质下高级中枢。它控制着交感 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而且还参与调节体温、摄食和水盐代谢 等生理活动。 4.大脑皮质:是调节内脏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畜禽解剖生理

畜禽解剖生理

生命危险。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神 2.中脑的结构和功能 中脑位于脑桥与小脑的前
经 系
面,前连间脑,背面被大脑半球所覆盖。 中脑主要为视觉和听觉反射中枢,可维持机体平
衡,保持正常姿势。
统 3.间脑的结构和功能 间脑位于中脑和大脑之间,
被两侧大脑半球所遮盖,内有第三脑室。间脑中有
板,称胼胝体。大脑半球表层的灰质,称为大脑皮
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神 经 系 统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神 皮质的深部是白质,白质中有一些核团,称为基底
经 系
核,大脑深部的腔隙为侧脑室。每侧大脑半球包括大 脑皮质和白质、嗅脑、基底核和侧脑室等结构。
大脑皮质表面凹凸不平,凸起处为脑回,凹陷处为
统 射是在系统发育中形成并遗传下来,因而生来就有
的反射,如食物刺激口腔,可引起口腔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则是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基
础上,经信号刺激或后天训练而获得的,是脑的一
项高级调节功能,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机体的反射活动由反射弧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间的蚓部和两侧的小脑半球。小脑的表面为灰质, 称小脑皮质;深部为白质,称小脑髓质。髓质呈树 枝状伸入小脑各叶,形成髓树。小脑通过脑干与大
统 脑皮质联系。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维持
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
(二)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位于脑干前背侧,大脑纵裂将大脑分为左、
右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是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
肌紧张和协调肌肉的高等作教用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家畜解剖生理 第十章 神经系统

家畜解剖生理 第十章  神经系统

2、面神经的分布:a.分布于面肌,支配面肌的运动;b. 分布于舌的味蕾,主司舌前2/3的味觉;c.分布于舌下 腺和颌下腺,支配唾液的分泌。 3、舌咽神经:a.主司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b.咽的 一般感觉;c.颈动脉体和窦的内感觉。 4、迷走神经:喉的感觉和运动,外耳的感觉,升结肠之 前的内脏感觉和运动(副交感神经) 5、舌下神经:舌的运动。
延髓
延髓
二、脑 干 (一)脑干的外形
中脑 四叠体 小脑脚
绳状体 菱形窝
脑干的腹面观:
中脑 四叠体
脑桥
中脑的大脑脚
脑桥
பைடு நூலகம்
延髓锥体
延髓
第4脑室底——菱形窝: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四叠体(中 脑顶盖) 中脑网状结 构(被盖) 脑桥网状结 构(被盖)
延髓网状 结构 大脑脚 脑桥基底
脑干内存在有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称为活命中枢, 如心跳中枢、呼吸中枢、血压中枢、咳嗽中枢、呕吐中 枢等。
2、嗅脑:占据端脑的腹侧面:
嗅 球 嗅 回 内侧嗅回 外侧嗅回
嗅三角
梨状叶
嗅脑还包括海马,它是梨状叶后端向背前方反转形成。
海马
丘脑
松果体
四叠体
嗅脑还包括杏仁核,它位于梨状叶内部,与内脏活动、 生殖活动及情绪、记忆有关。
3、边缘叶:位于端脑内侧面上,主要是扣带回。边缘叶 联系十分广泛,与下丘脑、海马、杏仁核等均有联系, 共同构成一个边缘系统,与动物的内脏活动、生殖、情 绪和记忆有关。 透明隔 胼胝体 胼胝体回
二、躯体运动(下行)传导路: 1.锥体系
2.锥体外系
三、间

第3脑室
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1、丘脑:
丘脑 外膝状体 内膝状体

畜禽解剖生理——神经系统

畜禽解剖生理——神经系统

脑神经 运动神经 混合神经
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运动神经
1、脊神经
混合神经
被根 较粗,为感觉根(传入神 经),上有神经节。
腹根 较细,为运动根(传出神经)
脊神经
颈N 胸N 腰N 荐N 和椎骨数相同 尾N
脊神经分类数目表
名称 颈神经(对) 胸神经(对) 腰神经(对) 荐神经(对) 尾神经(对) 合计(对)
白质呈树枝状伸向小脑皮质,称髓 树。
(四)大脑
大脑或称端脑位于脑干 前方,后端借大脑横裂与小 脑分开,背侧被大脑纵裂分 布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 大脑的纵裂底部有胼胝体将 两半球联系在一起。每侧大 脑半球包括大脑皮质、白质、 嗅脑、基底核和侧脑室。
基底核
靠近大脑半球的 底部,埋藏在白质 之中的核团,称为 基底核:
传导功能
上行传导经 下行传导经
反射功能
屈肌反射 牵张反射
内脏反射
(二)脑干的功能
延髓和脑桥:
生命中枢
中脑: 维持平衡和保持动物正常的姿态
间脑: 传导
(三)小脑的功能
调节肌肉紧张,维持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
(四)大脑的功能
高级中枢所在部位,是一切生理活动的最高“指挥官”。 根据功能,大脑皮质分为五个区:
牛、羊 8 13 6 5 5 37
马 8 18 6 5 5~6 42~43
猪 8 14~15 6~7 5 5~6 37~39
分布于膈肌、前肢和后肢的神经
第5~7颈神经 隔神经
第6~8颈神经 第1、2胸神经
臂N丛
第4~6腰神经 第1、2荐神经
腰荐N丛
膈 颈、胸、前肢 肋间肌、腹肌和皮肤
臂神经丛
第6~8颈N和第1、2胸N腹侧支在斜角肌上、 下两部之间穿出位于肩关节的内侧。臂N丛上发 出8支N:

家畜解剖课件:神经系统

家畜解剖课件:神经系统
神经: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二、反射弧: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三、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中枢神经系 脑:大脑,小脑,脑干
神经系统
脊神经
外周神经系 脑神经 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第二节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

脑神经
脊髓 脊神经
4、基底神经核
位于大脑基底部, 间脑的前方,包括尾状 核、豆状核。内囊与基 底核形成灰白相间的结 构,称纹状体。
5、侧脑室
顶壁为胼胝体 内侧壁为透明隔 底壁为尾状核和海马
(五)脑膜和脑脊髓液
脑的外面包有3层膜:
脑硬膜 脑蛛网膜 脑软膜
硬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由各脑室的脉络丛产生,为无色透明
下丘脑:包括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 斗、垂体和乳头体。
第3脑室:呈环形,围绕着丘脑间粘合部
(三)小脑
➢ 位置: 延髓和脑桥的背侧、大脑的后部,略 呈球形。
➢ 结构:
外部:小脑蚓部和小脑半球。 内部:皮质和髓树。 三对小脑脚:前脚、中脚、后脚,分别与中脑、
脑桥和延髓相连。
脑 的 背 侧 观
第三节 外周神经
一、脊神经 分出脊神经背支和脊神经腹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白质
连合纤维:胼胝体,连接左右大脑半球 联络纤维:连接同侧半球各脑回 投射纤维:内囊,连接大脑皮质与脑其他
部分及脊髓
3、嗅脑:
位于大脑半球腹侧,包括:
嗅球 嗅回 嗅三角 梨状叶 海马 透明隔 穹窿 前连合
边缘系统:海马、梨状叶、基底核、杏仁核、丘
脑前核等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联系,合成一功能 系统,称为边缘系统。与情绪变化、记忆和内脏 活动有关。

畜禽解剖生理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畜禽解剖生理第11章 中枢神经系统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
外周神经
间脑 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脊髓 脑神经 躯体神经 脊神经
运动神经 (植物性神经)
神经系统的构造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一) 脊髓 低级的反射中枢,又
是传导神经冲动的传
导径路,联系外周与 脑的桥梁。
1.脊髓的位置 位于椎管内,自枕骨大孔后缘向后伸延至荐部。 2.脊髓的外形: 背腹略扁的圆柱体,全长粗细不等,颈膨大、腰膨大。
(一)脊神经:为混合神经,在椎间孔附近由背侧根 (感觉根)和腹侧根(运动根)聚集而成,它由椎间孔或 椎外侧孔伸出,分为背侧支和腹侧支。背侧支分布于 脊柱背侧的肌肉和皮肤;腹侧支分布于脊柱腹侧和四 肢的肌肉皮和肤。
脊神经按部位分为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荐 神经和尾神经。
(二)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共有12对,按其 与脑相连的前后顺序及其功能、分布和行程而命名。 它们通过颅骨的一些孔出颅腔,其中有的是感觉神经, 有的为运动神经,有的是含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的 混合神经。 脑神经名称记忆口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生理
一、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反射的物 质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二、神经纤维的机能 1、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2、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指神经纤维只有在结构和功能完好的 状态下,才能传导冲动的特性。
(2)绝缘性:在一条神经干中各纤维传导的冲动相互不 干扰的特性。保证了混合神经中不同功能的神经纤维能 够同时进行传导而互不干扰,准确地完成各自的生理功 能。
四、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 (一)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畜禽解剖学》教学课件:神经系统3

《畜禽解剖学》教学课件:神经系统3

(二)小脑(cerebellum)
1.位置: 2.外形:近似球形
回 平行的横沟→小叶
沟 纵沟→小脑半球、蚓部
小脑脚:三对,小脑前脚、小脑中脚、小脑后脚
(二)小脑(cerebellum)
3.结构 表面灰质→小脑皮质 深部白质→小脑髓质/髓树 4.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 ➢协调随意运动
(三)间脑(diencephalon)
质运动中枢调控下,为
“启动”一切躯体运动
做好准备;同时协调肌
张力,确保动作的稳准
黑质
性。
substantia nigra
红核

名 称 传入纤维自 传出纤维至

薄束核 薄 束 楔束核 楔 束 脑桥核 大脑皮质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 小脑中脚
内 主
下 丘核 蜗神经核 下丘臂

上丘

上 丘核 视束 ,下丘 III、IV、VI核 非
位置:中脑前方,前外侧被大脑半球所遮盖 脑室:第3脑室
主要组成
丘脑 丘脑下部/下丘脑
1.丘脑(thalamus)
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有许多核团
外侧膝状体
前部背外侧 视觉冲动传导的最后联络站
内侧膝状体
后部背外侧 听觉冲动传导的最后联络站
松果体:左、右丘脑的背侧、中脑四叠体的前方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脑位置
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六个功能柱模式图
一般躯体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感觉柱 界沟 特殊内脏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柱
内耳
头面皮肤 口腔、鼻
粘膜
味觉
特殊躯体感觉柱
内脏
内脏
一般躯体运动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脊 膜
脊髓外面被盖有三层结缔组织膜, 总称为脊膜。 由内向外依次为脊 软膜、脊蛛网膜和脊硬膜。
1.脊软膜:薄,内含血管、紧贴在脊髓的表面。 2.脊蛛网膜:很薄、细而透明,与软膜之间形成相当大的 腔 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该腔向前与脑蛛网 膜下腔相 通,内含脑脊髓液以营养脊髓。 3.脊硬膜: 白色的致密结缔组织膜,与脊蛛网膜之间形成 狭窄 的硬膜下腔,内含淋巴液,向前方与脑硬膜下腔 相通。在脊硬膜与椎管之间有一较宽的腔隙,称为硬 膜外腔 ,内含静脉和大量脂肪,有脊神经通过。在临 床 上做硬膜外麻醉时,即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阻 滞脊神经的传导 作用。
(2)下丘脑
又称丘脑下部,位于第3脑室的底部,是 植物性神经的重要中枢。从脑底面看,自前向 后可将下丘脑分为视前部,视上部、灰结节部 和乳头体部等四部分。其正中腹侧有垂体柄与 垂体连接;乳头体呈小球状,位于灰结节后的 脚间窝中。在视束的背侧有一对扁平的核,称 视上核;另一对在脑室的外侧壁,位于穹窿与 乳丘束之间,称为室旁核。视上核与室旁核均 有细的神经纤维伸向垂体的神经部,是下丘脑 向垂体内进行神经内分泌的重要途径。
内脏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植物性神经)
大脑 小脑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
外周神经
二. 神 经 元
(一) 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构成。
1.胞体: 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内含有胞核,核的周围 有胞浆,外被薄的胞膜。 2.突起: 由细胞体发出,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有一个至 多个,自胞体发出后可以反复分支,逐渐变细而终止。树突表面 不光滑,发出多种形态的细小突起,称为树突棘。轴突(Axon)除 个别神经元外,所有神经元都只有一条细而均匀的轴突。
1.延髓延髓为脑干的末段,其后端在枕骨 大孔处接脊髓, 前端连脑桥;腹侧部位于枕骨基 底部上,背侧部大部分为 小脑所遮盖。 延髓 呈前宽后窄、背腹侧稍扁的四边形。在腹侧面的 正中有腹正中裂,与脊髓腹正中裂相延续。腹正 中裂的两 侧各有一条纵行隆起,为延髓锥体, 它是由大脑皮质发出的运动纤维束(锥体束)构成。 在延髓 的后端,锥体束的大部分纤维向背内侧越 过中线交叉至对 侧,称锥体交叉,再向后则锥体 消 失。在延髓前端、锥体的两侧有横隆凸,称斜 方体 。
脊神经的构成模式图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内部中央有纵走的脊髓 中央管,前通第4脑 室,内含脑脊髓液。在脊髓 内部中央管周围的是灰质,灰 质外面是白质。 1.灰质: 在脊髓的横断面上,灰质呈H和腹侧柱, 柱的横断面呈角状也可称为角。在中 央管周围连接两侧部 的灰质称为灰质连合。胸段 和前部腰段脊髓的腹侧柱基部 的外侧还有一个不 太明显的小突称为外侧柱。 脊髓灰柱是由神 经元的胞体、少量的神经纤维以及神 经胶质细胞 构成的。在背侧柱中主要是中间神经元的胞 体; 腹侧柱内为运动神经元的胞体;胸腰段脊髓的外 侧柱 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荐段脊髓的 外侧柱内为副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脊髓的背侧正中有纵向的浅沟称为背正中沟,其深部有隔 称背正中隔。脊髓的腹侧正中有纵向的深裂称为腹正中裂。 在背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一背外侧沟,脊神经背侧根的根 丝经此沟进入脊髓。在腹正中裂的两侧,分别有一腹外侧 沟,是脊神经腹侧根的根丝发出的部位。
脊髓的横断面
3.脊神经的构成 每一节段脊髓均接受来自脊神经的 感觉神经纤维并 发出运动神经纤维,分别形成背侧根 和腹侧根。背侧根较 长,是感觉性的,由脊神经节内 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组 成,它的根丝分散呈扇形进入 脊髓的背外侧沟。背侧根的 外侧有脊神经节,是感觉 神经元胞体集结的部位。腹侧根 是运动性的,由脊髓 腹侧柱内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其 根丝也呈扇形出 腹外侧沟。背侧根和腹侧根在椎间孔附近 合并成脊神 经,经椎间孔出椎管(如图)。在腰段后部与荐部,由 于脊髓缩短,荐神经根和尾 神经根斜向后外侧,在椎 管内伸延一段距离才出其相应的 椎间孔。因此在脊髓 圆锥和终丝的周围被荐神经和尾神经 包围,此结构总 称马尾。
§5-2 中枢神经
一、脊 髓
(一) 脊髓的位置与形态 1.位置:脊髓(Medullaspinalis)位于椎管内,自枕骨大孔后 缘向后伸延至荐部。 2.形态:脊髓呈背、腹向稍扁的圆柱状,向后端逐渐缩细 形成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最后形成一根来自软膜的细丝 称为终丝,终丝外面包以硬膜附着于尾椎椎体的背侧,有 固定脊髓的作用。脊髓粗细不均,在外形上形成两个膨大 部。颈膨大发出神经至前肢;腰膨大在脊髓圆锥的前方, 发出神经至后肢。
神经系由神经组织构成,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两种细胞 成分。神经细胞是神经系构造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也称神经元。
(二)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较 长突起(主要为轴突) 和包在外面的髓鞘及神 经膜组成。根据髓鞘的厚 薄,分为有髓纤维 和无髓纤维(髓鞘薄,在光镜下看 不见)。髓 鞘的有无和厚薄与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有 关, 即髓鞘厚的纤维传导的速度快。 (三)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的末端在畜体 各组织或器官内形成 的特殊装置,称神经末 梢,有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 神经末梢。感觉 神经末梢连同其特殊装置一起称感 受器。
二. 脑
脑位于颅腔内,后端在枕骨大孔处延接脊髓, 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脑可分大脑、小脑和脑 干三部分。大脑在前,脑干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 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和小脑之间有一大脑 横裂分开(如图)。
(一) 脑 干
脑干由后向前依次分为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是 脊髓向前 的直接延续。脑干从前向后依次发出第3~12对 脑神经,大脑皮 质、小脑、脊髓之间要通过脑干进行联 系。此外,脑干中还有许多 重要的神经中枢。脑干的结 构与脊髓基本相似,也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但灰质不像 脊髓灰质那样形成连续的灰质柱,而是由功能相同的神经 细胞集合 成团块状的神经核,分散存在于白质中。脑干 内的神经核可分为两 类:①一类是与脑神经直接相连的 神经核,其中接受感觉纤维的, 称脑神经感觉核,位于 脑干外侧部;发出运动纤维的,称脑神经运 动核,位于 感觉核内侧,靠近中线处。②另一类为传导径上的神经 核,是传导径上的联络站,如薄束核、楔束核、红核等。 此外,脑 干内还有网状结构,它是由纵横交错的纤维网 和散在其中的神经细 胞所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集合成 团,形成神经核。网状结构既是 上行和下行传导径的联 络站,又是某些反射中枢。脑干的白质为 上、下行传导
(四) 神经元的分类
1.按突起的多少可将神经元分为3类: ①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②双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 ③假单极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起,呈“T”字形,分为中 枢 突和周围突。中枢突相当轴突,连中枢神经;外周 突相 当于树突至外周感受器。 2.按功能和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将神经元分为3类: ①感觉神经元:将内、外环境的刺激由周围传向中枢神 经,也称传人神经元,属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 ②运动神经元:将中枢的冲动传向肌肉或腺体,也称传 出神经元,属多极神经元。 ③中间神经元或称联络神经元:位于脑或脊髓中,属多 极神经元。
(3) 第3脑室
呈环形,围绕着丘脑间粘合部。第3脑室后通中脑水
管,前方以一对室间孔通2个大脑半球的侧脑室;腹侧形
成一漏斗形凹陷;顶壁为第3脑室脉络丛,向前经室间孔
与侧脑室脉络丛相接。
(二) 小 脑 小脑略呈球形,位于大脑后方,延髓和脑桥 的背侧。小脑的表面有许多平行的横沟,将小 脑分成许多小叶。两条近平行的纵沟,将小脑 分为3部分:两侧的小脑半球和中央部分的蚓 部。蚓部由一系列的小叶组成,是小脑最古老 的部分,与延髓的前庭核相联系。蚓部的其他 部分属旧小脑,主要与脊髓相联系。蚓部和绒 球小结叶主管平衡和调节肌紧张。小脑半球是 随大脑半球发展起来的,属新小脑,与大脑半 球密切相联系,参与调节随意运动。 小 脑的表面为灰质,称小脑皮质;深部为白质, 称小脑髓质/髓树/活树。
神经系统
概 述
动物生活中,运动与平衡、内脏的活动和血 液的供应、代谢产物的排放等均受神经系统的控 制和调节。一旦神经系统发生异常,立即平衡失 调,或肌肉松弛或代谢障碍等,甚至危及动物的 生命。因此,神经系统是调整动物体内外环境的 平衡,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间脑 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脊髓 脑神经 躯体神经 脊神经
3. 中脑
位于脑桥和间脑之间,其脑室为中脑(导)水管,前 通第3脑 室,后连第4脑室。中脑水管将中脑分为背 侧 的四迭体和腹侧的大脑脚。 (1) 四迭体:又称顶盖,由前后2对圆丘组成。前丘 较大,是光反射的联络站,为灰质和白质相间的分层结 构。后丘是声反射的联络站,其表面为白质、深部为灰 质的后丘核,主要接受耳蜗神经核的纤维,完成听觉反 射活动。 (2)大脑脚:分背侧的被盖和腹侧的大脑脚底。大脑 脚底为白质,主要由大脑皮质至脑桥、延髓和脊髓的运 动束组成。被盖在中脑水管与脚底之间,相当于脑桥被 盖的延续,内有脑神经核(如动眼神经核和滑车神经核)、 中继核(如红核、黑质)、网状结构和一些上、下行纤维。
3.反射和反射弧
三. 神经系常用的一些术语
(一)中枢神经常用术语 1.灰质:为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组成,因富含血管,新鲜标本呈暗灰质,故称 灰质。如脊髓灰质 、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2.白质:是由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纤维集聚而 成,分别位于脊髓和脑干的周围以及大脑和小 脑的内部。 3.神经束:位于脑、脊髓内,由行程和功能基本 相同的神经纤维组成。
延髓的背侧与小脑之间有第4脑室, 两侧由前 向后依次有面神经根、前庭耳 蜗神经根、舌咽神经 根、迷走神经根和 副神经根;锥体前端的两侧有外 展神经 根,后部两侧有舌下神经根。延髓在机 能上是生命中枢所在地,呼吸、心 跳等 均直接由延髓控制,它还有唾液分泌、 吞咽、 呕吐等中枢。
2.脑桥
脑桥位于延髓的前端,在中脑的后方、小 脑的 腹侧。背侧面凹,为第4脑室底壁的前部; 腹侧有 横行隆起,又分为背侧的被盖和腹侧及 两侧的基底 部。基底部呈横行隆起,由纵行和 横行纤维构成。 脑桥的两侧有粗大的三叉神经 根。第4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 前 方通中脑导水管,后方通脊髓中央管,内充满 脑 脊髓液。第4脑室内有第4脑室脉络丛,脉络 丛,可 产生脑脊髓液。第4脑室底呈菱形,也 称菱形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