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文脉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柯桥文脉梳理

绍兴柯桥古镇是绍兴县的第一大镇,也是浙江屈指可数的著名水乡集镇之一,因其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素有“金柯桥”之美称;又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成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旅游乡镇”。

明张元忭《三江考》上说:“今山阴三十里有柯桥,其下为柯水。”柯水流经镇内街河,镇得名于桥,桥又得名于水,70年代曾在镇内独山村出土石斧一件,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据传说,在上古时期,在今上虞区去城30里的地方,名姚丘,是舜的出生地。后来舜继承尧的事业,做了华夏民族的首领。他推举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才有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大禹吸取父亲鲧用堵的办法治洪水失败被杀的教训,改用疏导冶之法,劳身焦思,居外13年,三过家门不敢入冶,终于把洪水治平。因为这个功劳,舜把位子禅让给禹。相传禹是越族的祖先,生于今之绍兴,在治水时曾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冶,遂更名茅山为会稽山,”绍兴“会稽”一名始于此。大禹娶妻于涂山,名叫女娇,生子启。公元前21世纪前后,禹死,葬于会稽,故有禹陵。启接禹位,打破禅让制,推行世袭制,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要要要夏朝,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启之后过了6世,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即位,怕禹祭断绝,封其庶子无余于越,以续香火。绍兴历史上遂有“于越”的名称。

东汉时期,永元年间,太守马棱建回涌湖,治绩有声。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发动民工,筑堤潴水,总纳山阴、会稽两县36源之水,溉田九千余顷,民享其利甚巨,为江南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东起蒿口斗门(今上虞蒿垻镇),西至广陵斗门(今绍兴县南钱清),全长56.5公里。湖在集雨时面积610平方公

里,湖总面积189.9平方公里。今鉴湖面积约30.44平方公里,其主干道东起亭山,西至湖塘,长22.5公里,形如一条宽窄相间的河道,镶嵌在绍兴平原之上。

六朝时期,贺循任会稽内史时,贺循做了一件功在当世、泽披千秋的大好事,那就是组织民力疏凿西兴运河。自马臻筑建鉴湖后,山会平原基本水旱无虞,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水上运输亦日见发达。但是,山会平原水道多为南北流向,东西不得贯通。贺循决定疏凿一条东西走向的水道,以方便山会平原水路交通,促进物流和经济发展。永嘉元年(307),一条东起山阴郡城,经柯桥、钱清,西至钱塘江边西陵(今萧山西兴)的西陵运河(五代吴越国时,西陵改名西兴,西陵运河改称西兴运河)全线疏凿开通。运河全长92里,其中山阴段50里,永兴(今萧山)段42里。(后来,西兴运河又东连曹娥江,并越过曹娥江与上虞江、姚江、甬江等连同,直达宁波,史称浙东运河。浙东运河是横贯浙北的一条重要主干水道。到隋朝,在京杭运河开凿以后,浙东运河又与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通,经浙东运河可直上京津诸地,并可通达全国各地。) 西兴运河疏凿,不仅能有效地调节山会平原的水位,更好地保证农田灌溉,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提高鉴湖的水利功能,而且使山会平原最终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水网,大大方便了水上交通。“江道万里,通涉五州,朝贡商族之所往来也”。西兴运河在给人以灌溉、舟楫、养殖、渔业之利的同时,也为整个浙东的交通、物流、军事提供了便利。

隋唐时期,鉴湖筑成,南山之水已无法再咆哮,然山会两邑北滨后海,“每当夏秋之交,海潮始大,必有疾风甚雨,越人谓之风潮”,此依然威胁着绍兴的农田。因此,修筑海塘,是山会平原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722年

(唐开元十年)、775年(唐大历年10年)和832年(太和六年)观察使皇甫温、会稽县令李俊之和李左次,后增修百余里东江塘。东北西三塘的修建捍御了钱塘江口杭州湾的海潮,扩大了塘南的耕种面积,保证了这些田地不再受海卤的浸淫。海塘修建以后,从鉴湖北流入曹娥江、浦阳江等河流,从此都汇入山会平原北部南北流向的干渠直落江,然后北出玉山斗门入海。不受潮汐影响的内河水系扩大了,使玉山斗门的调节作用也大大加重。玉山斗门“在县东北三十三里,唐贞元初观察使皇甫政建,计八门,北五门隶山阴,其南三门则属会稽,以泄三县之水,出三江入海”即将原来的两孔斗门改为八孔闸门。这样整个海塘工程更加完善、合理,也基本上隔绝了后海咸潮对山会平原的影响。

两宋时期,崇宁二年,会稽县令杨宪重筑箐江石塘,知府赵彦倓修筑山阴海塘袁知府汪纲疏浚西兴运河,拓建贡院、教场,缮治罗城诸城门,为世人称道。成化九年(1473年)戴琥任绍兴府知府,对钱清江和其它许多河流、湖泊进行整治。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提出在府城佑圣观前河中建立一座水则,同时立石碑于佑圣观。水则的建立,对调节山会平原的河湖水位、农田耕作以及舟揖交通等方面,均可全面顾及。

明清时期,明成化十五年至十八年(1479~1482年),知府戴琥开始治理浦阳江、固堤塘、废破堰,还修建了六处石闸,分别用以泄江南、江北泄麻溪、五湖及湘湖之水。于是“诸水悉有所往,疏塞启闭,咸有法则”。使浦阳江下游复归故道,基本上解决了自南宋以来浦阳江因借道而引起的问题。山阴西南,每年春夏之交,浦阳江上游之水,倾注麻溪,经流西江入海之时,由于来势较猛,鉴湖年久淤堵,年年苦于水潦。明代天顺成化以后,研堰的开凿,麻溪坝和扁拖茅

山诸闸的兴建,可以暂泄暴涨之水势。“内水主泄,外水主遏”,当时内水由于水势过暴,而闸口太狭,因之泄水不畅,难免泛滥成灾。而外水――三江水口,潮汐为患。“潮汐日至,拥沙积如丘陵。遇睡潦,则水阻沙不能骤晚,良田尽成巨浸,当事者不得已决塘以泻之。塘决则忧旱,岁苦修筑”。明嘉靖年间,知府汤绍恩在此建闸。工程动工始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第二年便告成。全闸计二十八孔,以二十八宿命名,故又称三江应宿闸。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大闸的排洪、蓄水作用,建立了全面的管理制度。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山阴火神庙立了水则碑,对启闭作了具体规定。

“水之为用,利害皆有。利之为,言旱涝兼防,盖去害,即所以典利,故泽国江乡为尤要焉。”绍兴柯桥的水利工程从东汉马臻筑鉴湖,蓄泄南山之水以溉农田,到增修塘坝堰闸,捍御北海之潮,镜湖渐废为田;从治理浣江北流之水,永杜山阴水患,到营建三江大闸,总钥绍兴水利枢纽,基本可以告一段落。山阴会稽萧山三县水旱之灾基本消除。从此只要妥善管理使用,及时整修提防,不断发展提高,杜绝因循废弛,鱼米之乡,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绍兴柯桥南有山洪之患,北有潮汐之害,人们为了生存,绍兴柯桥人进行了数千年连续不断的治水斗争,谱写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辉煌治水篇章。绍兴柯桥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治河流、抗海潮、战山洪、改沼泽,围滩涂,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历尽千辛万苦,使远古时代的蛮荒之地逐渐变成了山明水秀的鱼米之乡,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形成了绍兴柯桥人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独特人文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