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用计算器计算 1教案 沪教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统计初步知识教材分析:统计的初步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比较普遍,统计思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
其实在四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中,统计的初步知识早就有所涉及,如学校里的循环红旗表,教室里的黑板报中,日常生活中的价目表以及车站、码头的时间表等等。
本单元只介绍简单的数据采集整理,简单的统计表和求平均数的简单方法,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统计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教学时,我们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首先介绍统计在社会生产生活、学校学习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学生在以前对统计图或统计表的认识可以说是熟视无睹,因此,我们应当把现实生产、生活和学习中的素材制成醒目和光彩的图、片(也可以是幻灯、多媒体),渗透“移多补少”的平均数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处理,会看、会填写比较简单的统计表或统计图。
2.初步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会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求出简单的平均数。
3.能初步了解数与表格、数与图形的相对应的关系,理解数据与表格、图形相结合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本单元的重点是数据的合理整理。
教学难点:求平均数思想的渗透。
(1)简单数据整理和简单统计表教学准备:投影片、学习用品(多种)、米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场景,进入角色1.先看我们学校的男、女生人数及全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
(投影出示)2.动手计算各段(指低、中、高三段)的学生总数,算出后填人表内。
3.进行小组比赛,算出全校的学生总人数。
(每个小组以2人为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总人数。
不事先指定,由学生自发上来书写答案,快而对者为优胜者)。
二、自学例1,指名解释1.仔细观察画面的意图并设问:(1)画面所呈示的事由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正”字来记数?(3)“正”字的数据转换用的乘法口诀是哪几句?2.依照要求,填人数据。
(1)看仔细,填正确,把数字填上去以前应当先再次看一遍数据是否正确。
(2)先请中等学生说出最多、最少的车属哪类车。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用计算器计算》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认识计算器的构造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娴熟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需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究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胜性,感觉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宽泛的应用价值,认识古往今来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发展学生踊跃参加学习活动的心理偏向,养成自觉、实时验算的意识。
教课要点: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认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需的计算。
能运用计算器探究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课难点: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究并发现规律。
教课准备:课件、计算器教课过程:一、活动引入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竞赛,用你喜爱的方法来达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开始!①18+21=②567=③3028-2956=④58976=⑤98+199=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何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琐的计算时,我们能够请计算器来帮忙。
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愈来愈普及了,人们常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
除了特意的计算器,有的腕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腕表)。
还有哪里也有计算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长处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事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二、察看认识1、整体认识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边部分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边部分是键盘(板书:键盘)2、认识键盘(1)察看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电子运算器,会使用运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2、会依照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运算器;3、让学生经历用运算器探究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观看、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4、能初步体会:运算器只是一种运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5。
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重点难点:会依照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运算器;能用运算器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初步体会运算器只是一种运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教学预备:课件、运算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请看一段录象(运算工具的进展)师:刚才这段录象提到了哪几种运算工具?(示算筹图算盘图)师:1945年第一台运算机在美国产生了,1977年第一台微型运算机在日问世以后运算机就成为了人们运算经常用到的工具。
(课件出示各种常见的运算机)师:你在哪些地点见到过有人使用运算器?你会用吗?二、使用运算器1、运算器介绍你明白运算器上各中按键的名称和功能吗?请同座相互说说介绍。
(然后叫一人上台用展现仪演示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
ON、OF、AC、CE、C的功能是什么?假如要进行运算如何样按?数字符号等号清除)我们都明白了运算机的使用方法,那这节课咱们就用运算器来运算。
(板书课题)2、尝试练习,规范操作(电脑)银盆岭小学在校学生775人,假如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千克,一天可节约用水775千克,一年(365天)共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1)指名口头列式(2)学生试算(3)汇报结果,纠错(电脑)一年节约282875千克,假如缺水地区一家三口每天用水25千克,这些水够他们用多少天?学生试算(电脑)每年按365天运算,115131天是多青年?学生试算师:通过我们做的题目的数字这么大,然而你感受难不难?你认为使用运算器运算有什么好处?3、灵活运用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学生运算,教师巡视、辅导21935=41600128=246=1258=138976-138970=1379+34089=(2)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师:这些题差不多上用运算器算的吗?哪些没有用?什么缘故?(3)归纳总结师:你认什么缘故样的题适合用运算器运算?三、能力提升师:想不想算一个又大又难算的题目?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挑战极限的游戏。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课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6 页例 1 例 2,做一做。
教材剖析:例题中只体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试试操作。
在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究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究规律有机地联合在一同,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奇妙的兴趣,仍是培育学生察看、推理能力的直接门路。
教课目的: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次序和笔算次序是同样的。
3.让学生擅长察看发现数学的奥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课要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课难点:懂得察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课过程:一、利用计算器计算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 键,显示: 0 输入题目,按 =键,显示结果,再按on/c 键,清屏。
2、出示: 386+ 179=,学生试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谈谈你是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先按 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 179,屏幕显示 179,按=,显示结果 565。
)试一试 CE 键有什么功能?(消除)3、自己试一试看2639= 3128=4、你感觉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
5、计算。
765+ 469=58976=3208- 2965=62525=6848- 579+ 386=再计算。
946570=1005=3028- 2965=估量: 99+ 199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其实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能够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
7、做第 26 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而后同桌做一做。
二、察看发现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99991=99992=99993=99994=2、察看上边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师:依据你们的发现,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边各题的答案吗?99995=99997=99999=师总结:遇到9999 乘 9 之内的自然数(0 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 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 9。
第1单元 第11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标题:第1单元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理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完成简单的四则运算。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2.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四则运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2. 简单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 计算器的使用技巧:连续运算、记忆功能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的按键,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操作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三、简单四则运算1. 教师讲解简单四则运算的输入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进行简单四则运算练习。
四、计算器的使用技巧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技巧,如连续运算、记忆功能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掌握使用技巧。
五、实际应用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简单四则运算。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计算器的经验和收获。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计算器基本操作和简单四则运算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计算器2. 教学PPT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计算器。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2.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意义;3.学生培养对数字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器对加减乘除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在计算器上输入数字和计算符号;2.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班级计算器;2.预备好的计算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0分钟)1.向学生介绍计算器,并简单说明计算器的功能;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用计算器计算》。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0分钟)1.向学生展示计算器上的数字键、加减乘除键、等号键等;2.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例子来实践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3.提醒学生使用计算器要按清屏键,防止出现错误运算结果。
实践活动(30分钟)1.分发计算题,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教师现场辅导,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简便的方法解决计算问题。
温故知新(10分钟)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计算结果;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方法,并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教学作业练习册P17 - P20。
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的效果不错。
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式,并能够灵活运用计算器解决计算问题;2.学生在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清楚运算符号,避免出现错误结果;3.教学画面、语言应更加清晰明了,使学生更好的听懂学习。
教学结束。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电子计算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2、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3、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究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4、能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5。
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重点难点: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能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请看一段录象(计算工具的发展)师:刚才这段录象提到了哪几种计算工具?(示算筹图算盘图)师: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了,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日问世以后计算机就成为了人们计算经常用到的工具。
(课件出示各种常见的计算机)师: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有人使用计算器?你会用吗?二、使用计算器1、计算器介绍你知道计算器上各中按键的名称和功能吗?请同座相互说说介绍。
(然后叫一人上台用展示仪演示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
ON、OF、AC、CE、C的功能是什么?如果要进行计算怎样按?数字符号等号清除)我们都知道了计算机的使用方法,那这节课咱们就用计算器来计算。
(板书课题)2、尝试练习,规范操作(电脑)银盆岭小学在校学生775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千克,一天可节约用水775千克,一年(365天)共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1)指名口头列式(2)学生试算(3)汇报结果,纠错(电脑)一年节约 282875千克,如果缺水地区一家三口每天用水25千克,这些水够他们用多少天?学生试算(电脑)每年按365天计算, 115131天是多少年?学生试算师:通过我们做的题目的数字这么大,但是你感觉难不难?你认为使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3、灵活运用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学生计算,教师巡视、辅导21935=41600128=246=1258=138976-138970=1379+34089=(2)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师:这些题都是用计算器算的吗?哪些没有用?为什么?(3)归纳总结师:你认为什么样的题适合用计算器计算?三、能力提升师:想不想算一个又大又难算的题目?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挑战极限的游戏。
《用计算器计算1》四年级上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1》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教学内容:书第37-38页。
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教学板书:用计算器计算四则运算键:+、-、×、÷键;数字键: 0~9十个数字键。
小数点健:开机键: ON/C ,关机键: OFF 清除数据键:C·CE教学过程:一、引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
二、了解计算器1.体会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
6897+5329+91267830+6780-136007328-1680-2099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为什么?提供选项: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其他。
预设:计算器。
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
2、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好吗?三、认识计算器1.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把你们的计算器举起来大家看一看,计算器是各种各样,虽然外观、大小、样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计算器,说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
预设1:我能用计算器算加减法;预设2:我能用计算器算乘除法;预设3:我知道计算器要上电池。
......2.认识计算器各个按键名称及功能①认一认”的计算器示意图,边说边显示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预设: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号,还有等号。
提示:+、-、×、÷号这四个键,叫做四则运算键。
②预设: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屏幕。
这个屏幕是计算器的显示屏。
③预设1:老师,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小数点。
预设2: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0~9这十个数字。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用运算器运算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学提问、探究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运算器面板上的按健名称和功能。
2、了解运算器的形状、款式、功能不同的基础上,学会运算器的差不多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诸方面意识。
重点难点: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体会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运算器是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运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依照自带的运算器,结合教学目标自学课本,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中认识运算器,学会差不多操作方法,并在应用中感受到运算器带来的方便,体会到运用运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带来的成功的欢乐。
教学预备:1、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运算器。
2、教师的运算器,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吗?我昨天也去了超市,并选购了好多东西,但是,要到付款的时候,我有点犹疑,我就带了1000元钱,也不明白够不够,这时假如是你,你会如何办?(算一算)师:如何才能又准确又快地算也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运算工具?(运算器)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运算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师: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运算器差不多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运算器。
板题:用运算器运算二、学习用运算器运算1、了解运算器的结构(1)师:你了解运算器吗?假如你是一位运算器推销员,你打算如何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运算器的构造?(板书:面板、显示器、键盘)键盘里有哪些键?(板书: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那个点是什么意思?(点出开机、关机、删除)(2)请一生介绍自己的运算器(实物投影)②小组内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运算器。
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1.作业要按时完成,保持字迹工整,注意计算过程的正确性。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6.总结反思,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反思自己在使用计算器时的错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良好习惯。
7.拓展延伸,激发兴趣: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挑战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8.课后作业,巩固成果: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使用计算器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c.拓展题:完成第9-10题,挑战更高难度的计算问题,提升计算能力。
3.请同学们思考并总结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4.挑选一道你认为有趣的数学题目,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究,并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下节课与同学们交流。
5.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一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孩子运用计算器解决,并记录解题过程。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教师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辅助地位,提醒学生不要过度依赖计算器。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使用计算器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3.重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经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难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两位数乘、除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6~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两位数的乘除法进行复习。
2.复习用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的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应用
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复习计算器的用法,
通过学生互相提问复习计算器功能键的用法。
2.通过用计算器完成题包,观察结果发现题包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
决一些有规律的习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通过应用体的解答过程中的计算,复习两位数的乘除法的计算,注重计
算正确率的提高。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
能力。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
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
本教学内容是复习两位数的乘与除。
这个内容分为两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主要复习两位数的乘除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运用计算器探究算式中的规律。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计算器,练习纸
教学过程:
出示:
小组讨论:□里应该填几?是怎样思考的?
交流:
小结:
独立尝试:。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会用邻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估算的方法。
教学预测与对策:学生采用何数进行估算,标准多样,为何采用书上的标准,估算有一定困难。
因此,将各种情况一一列举,比较出最合理的方法。
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明确估算的目的:1、简便,2、接近。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计算。
我们学过哪些计算方法?(口算、笔算、估算、用计算器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2种。
板书:1.估算2.用计算器计算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使用估算?板书:复杂计算时,不需要知道精确值。
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板书:数据比较多的运算,检查计算的结果。
二、新课探究1.估算方法(1)加法:出示:学校去年九月份共用电4386度,十月份用电5237度,十一月份用电2705度,① 请你先估算出学校三个月大约用电多少度?②再用计算器精确计算出结果。
板书:4386+5237+2705A.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B. 学生汇报C. 比较,统一标准:① 计算简便②离精确值近D. 小结估算方法:把一个四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千数计算。
方法1:估算 4400+5200+2700=9600+2700=12300(度)方法2:估算 4000+5000+3000=9000+3000=12000(度)方法3:估算 4300+5200+2700=9500+2700=12200(度)精确计算:4386+5237+2705=9623+2705=12328(度)师:为什么把4386估成4400,而不是4300?师: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比较合理,为什么?师:比较(1)和(3),你认为哪种方法计算简便?小结:为了计算的方便和简洁,我们一般把四位数估计成接近的整千数.三位数呢?两位数呢?E.估算格式的介绍练一练386+237+70586+37+7575可以估大80,也可以估小70小结: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通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四位数、三位数、两位数分别估成接近的整千数、整百数、整十数,然后进行估算。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25也和第26页例1,以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四的1-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运算器的结构和差不多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运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能用运算器探究一些差不多的教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步感受应依照运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运算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用运算器进行运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爱好,感受用运算器运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运算器的差不多功能,会使用运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运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运算探究发觉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运算器1.在过去,我们有许多运算工具,如算筹,算盘来运算数据,但随着这运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用什么来运算呢?(运算器,电子运算机等等)。
(1)小组合作,认识运算器。
今天我们连续探讨运算器的有关知识。
小组交流(1)在哪见到过运算器?差不多了解运算器的哪些知识?(2)运算器的外部特点、构造及差不多功能?(3)运算器要紧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2、学生汇报、操作(1)对以上问题进行汇报。
出示课件:认识运算器上重要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尝试开机、关机。
(3)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差不多了解的按键的作用,并能够动手试一试。
二、自主探究,会用运算器。
1.摸着石头过河(1)学生尝试完成加法:例1.386+179=。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
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运算过程。
(2)尝试运算加法:4468+1792=,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
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运算过程。
(3用运算器运算平均成绩。
学生探讨求平均成绩的方法,然后运算出结果。
2.龟兔赛跑。
现在我们差不多了结了运算器要紧按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知识一下运算器的能力如何样?男生用运算器运算,然后把算出的结果记在纸上,女生用笔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 用计算器计算 1教案 沪教版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35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一)读数,找出它们最临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即四舍五入法)1.4386 四千三百八十六最临近的整十数:4390最临近的整百数:4400最临近的整千数:40002. 5237 五千二百三十七最临近的整十数:5240最临近的整百数:5200最临近的整千数:50003. 2705 二千七百零五最临近的整十数:2710最临近的整百数:2700最临近的整千数:3000(二)归纳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来寻找最临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找最临近的整十数看个位,个位上的数≥5,原数十位加1,个位为0;个位上的数小于5,原数十位不变,个位为0;找最临近的整百数看十位,十位上的数≥5,原数百位加1,个位、十位都为0;十位上的数﹤5,原数百位不变,个位、十位都为0;找最临近的整千数看百位,百位上的数≥5,原数千位加1,个位、十位、百位都为0;百位上的数﹤5,原数千位不变,个位、十位、百位都为0;师:如果给出1个五位数,也可以找出最临近的整万数,说说方法:找最临近的整万数看千位,千位上的数≥5,原数万位加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为0;千位上的数﹤5,原数万位不变,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为0;师:更大的数要寻找临近的数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类推下去。
(三)揭示课题:师:利用临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进行估算。
二、中心阶段:(一)估算与计算:1.出示:4386+5237+2705按小组分别进行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估算(估算时不能用计算器)用整十数估:4390+5240+2710=9630+2710=12340用整百数估:4400+5200+2700=9600+2700=12300用整千数估:4000+5000+3000=9000+3000=12000用计算器打出正确答案4386+5237+2705=123282.讲解:(1)格式 4386+5237+2705=4390+5240+2710 ×在原题下连等是错误的,上下算式答案不相等(2)在速度上比较用整千数估,计算速度最快(3)与正确答案比较用整十数估算,离精确答案最接近(4)师:每种方法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在平时练习中应该看清题目要求到底让我们选择哪类数来估算,在题目中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临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估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
3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一)读数,找出它们最临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即四舍五入法)1.4386 四千三百八十六
最临近的整十数:4390
最临近的整百数:4400
最临近的整千数:4000
2. 5237 五千二百三十七
最临近的整十数:5240
最临近的整百数:5200
最临近的整千数:5000
3. 2705 二千七百零五
最临近的整十数:2710
最临近的整百数:2700
最临近的整千数:3000
(二)归纳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来寻找最临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找最临近的整十数看个位,个位上的数≥5,原数十位加1,个位为0;个位上的数小于5,原数十位不变,个位为0;
找最临近的整百数看十位,十位上的数≥5,原数百位加1,个位、十位都为0;十位上的数﹤5,原数百位不变,个位、十位都为0;
找最临近的整千数看百位,百位上的数≥5,原数千位加1,个位、十位、百位都为0;百位上的数﹤5,原数千位不变,个位、十位、百位都为0;
师:如果给出1个五位数,也可以找出最临近的整万数,说说方法:找最临近的整万数看千位,千位上的数≥5,原数万位加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为0;千位上的数﹤5,原数万位不变,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为0;
师:更大的数要寻找临近的数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类推下去。
(三)揭示课题:
师:利用临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进行估算。
二、中心阶段:
(一)估算与计算:
1.出示:4386+5237+2705
按小组分别进行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估算(估算时不能用计算器)
用整十数估:4390+5240+2710
=9630+2710
=12340
用整百数估:4400+5200+2700
=9600+2700
=12300
用整千数估:4000+5000+3000
=9000+3000
=12000
用计算器打出正确答案
4386+5237+2705=12328
2.讲解:
(1)格式 4386+5237+2705
=4390+5240+2710 ×
在原题下连等是错误的,上下算式答案不相等
(2)在速度上比较
用整千数估,计算速度最快
(3)与正确答案比较
用整十数估算,离精确答案最接近
(4)师:每种方法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在平时练习中应该看清题目要求到底让我们选择哪类数来估算,在题目中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3.练:4104÷19×32 先估算再计算
(二)寻找规律:
1. 3×7=
33×7=
333×7=
3333×7=
(1)利用计算器计算:
(2)寻找规律:
(3)运用规律解答:
33333×7=
3333333×7=
2. 42÷6=
402÷6=
4002÷6=
40002÷6=
(1)利用计算器计算:
(2)寻找规律:
(3)运用规律解答:
400002÷6=
4000000÷6=
3. 1×9=
12×9=
123×9=
1234×9=
(1)利用计算器计算:
(2)寻找规律:
(3)运用规律解答:
12345×9=
12345678×9=
三、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