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之沧浪亭的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之沧浪亭的调查研究
SX1411021 宋方启
苏州园林,在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的结晶!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沧浪亭始建于五代,初为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池馆,百年后废弃。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各亭轩之间以复廊相连接,而复廊又开设有由精美图案构成的漏窗,借以沟通园内外景观,众多漏窗图案各不相同,无一重复。复廊及漏窗在苏州园林中,属先例。全园漏窗达108种式样,变化无穷,制作精巧。1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此园数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多是建物的倾毁修复,而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观。
沧浪亭平面图沧浪亭总体布局
(注:来源于周苏宁著沧浪亭P8) (注:来源于马松麟沧浪亭叙事手法研究硕士论文)
一、沧浪亭概述
向以“崇阜广水”、“城市山林”著称的沧浪亭,地处苏州城南三元坊文庙之东,现有面积一万一千平方米,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1963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始建于五代,初为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池馆,百年后废弃。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集贤院校理、诗人苏舜钦坐事,被削职为民。次年,举家南迁,流寓苏州。见孙氏遗址野水潆洄,高爽开阔,即以四万贯钱买下,傍水造亭,题名“沧浪”,并作《沧浪
1张宏,曹玉洁. 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江苏·上海[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79.
亭记》。他的朋友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诸句脍炙人口。从此,沧浪亭以人而名,因山水之胜,冠甲东南,成为历代官绅文士雅集吟咏之处,宋代的苏舜钦、欧阳修、梅尧臣,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归有光,清代的俞樾、洪钧及近代的吴昌硕、章太炎等,均留有诗文名篇。
苏舜钦之后,沧浪亭屡易其主。先为章悖、龚明之所有,两人各得其半。章氏将园地扩大,建大阁,又在山上造堂。动工时,发现北面跨水一座洞山之下有嵌空大石,传为五代广陵王所藏,章氏将其筑成两山对峙之势,遂为一时雄观。南宋绍兴初,沧浪亭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得,改名韩园。此时沧浪亭有寒光堂、冷风亭、翊运堂、濯缨亭、梅亭、瑶华境界、竹亭、清香馆等建筑,而其中最著名的仍是苏舜钦所筑的沧浪亭。自元至明,沧浪亭为僧所居,改为妙隐庵、大云庵。此后二百馀年又几经兴废,至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有僧人文瑛复建沧浪亭,当时归有光作了一篇记,曰:“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一荒烟残灭之馀,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明末,沧浪亭逐渐荒废,“竹树丛邃,极类村落”。清康熙初,汉军镶蓝旗人王纯嘏抚苏,建苏公祠。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商丘宋荦抚苏时,寻访子美沧浪亭遗迹,已是灰飞烟灭,光影无遗。于是在次年规划重修,并把临水亭子移建于土山之上,环山建厅堂轩廊等建筑,又得文徵明隶书“沧浪亭”三字揭之于楣,临池造石桥作为入口处,成为今日沧浪亭的布局基础。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长乐梁章钜重加修葺,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遭兵燹,又废。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巡抚张树声复兴沧浪亭,并构明道堂、五百名贤祠等建筑。21917年,画家颜文榇应苏州公益局之聘,修复沧浪亭,将此作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一部分。抗战时期遭日寇毁坏,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已相当破残。1954年,人民政府拨款对其全面整修,基本恢复旧观,于1955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
1.环林山水
人民路文庙之东,有一条沧浪亭街,路口耸立一座石坊,上有隶书“沧浪胜迹”四字。由此前行,尚未人园,便见一湾溪水缓缓而流。此溪古称葑溪。溪流两岸叠石,毫无堆凿痕迹,古趣盎然,可见宋代造园家的独特匠心。沿岸杨柳拂水,桃花芬芳,古栏曲折。隔河南
2
望,廊阁起伏,轩榭临池,古树郁然,波光倒影,引人人胜。园墙和漏窗隐约透出园中景色,隔水迎入,格外幽静,给人以身在园外,似已入园的感觉。这就是被造园界称为典范的“以水环园”景观。苏州古典园林都有围墙,水在园中,而沧浪亭以水环园,水在园外,可谓独树一帜。苏舜钦因是范仲淹新政的积极参与者,得罪了保守派权贵,被政敌诬以监主自盗,提出弹劾。从京都开封流寓苏州。从此,他寄情山水,以诗歌为娱,抒发自己的情怀。他曾作《沧浪静吟》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诗日:
独绕虚亭步石醒,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晌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惟恨醇醪不满缸。
诗中字面是酒,实际是“水”,他以此来洗涤自己的心境,获得渔樵耕读的隐逸之美。“沧浪之水”一直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处世的哲学,苏舜钦以“沧浪之水”立意,沧浪亭便成为一代又一代才人杰士的向往之地。千百年中,无数文人雅士到此寻幽访古,吟诗作画。沧浪亭虽屡废屡建,水的特点却基本保持下来,直至近代,环绕沧浪亭的河水还可通往盘门,直达运河。名士沈光祀曾对这曲溪水吟道:“剪来半幅秋波,悠悠便有濠梁之意。潭清潦尽,水明天淡,一湾空翠。”维妙维肖地道出了环园之水的无穷趣味。3
2.真山林
苏舜钦所处的北宋时期,山水画发展历经两晋、隋唐、五代,已臻全盛时期,理法大备,名家辈出。特别重要的是,文人画应运而生,文人画继承前代的优秀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受成法束缚,着力为山水写真传神,在画中追求萧散简淡的意境,即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与此同时,文人画的理论和艺术风格被自觉地运用到造园活动中去,营造了独具风格的文人写意山水园的沧浪亭。沧浪亭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人写意山水园的滥觞,不事雕琢,重在立意,营造了一座“真山林”。
沧浪亭不像其他园林在有限的范围内挖池堆山,而是将重点放在“真山林”的起脚、蹬道的布置及林木的配置上。此山土多石少,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四周山脚,垒石护坡,沿坡砌数处磴道,山体石土浑然一体,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难辨真假,极具天然委曲之妙。东段黄石垒砌,山间小道,曲折高下,溪谷蜿蜒,石板作桥,愈显幽壑高峻,质朴成趣。西段杂用湖石补缀,玲珑巧透,盘道蹬山,石壁陡峭,俯视山下有一潭,如临深渊,这些均为宋代遗物。虽仅为一潭,但富有生命力的碧水,流淌出山的生机,映现出山的精妙,表现出山的气势。
恰如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4园林有了植物,才会有生气,有了水才能体现山的生命,而呈现出华滋之美、自然之美。
3.沧浪亭
古亭飞檐凌空,檐下为斗,石刻四枋上有仙童、鸟兽及花卉图案。结构古雅,与四周景色相协调。亭四边围以石栏,弥补了高踞岭上的石亭体量过大而与山体比例不当的瑕疵,可谓用心良苦。亭中置有石棋桌一张,石圆凳四只,为康熙年间古物。亭旁古树数株,均有数百年树龄。古时此处可遥望西南诸峰,叠峰碧峦,满目苍翠。5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自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清嘉庆年间,江苏巡抚、楹联大师梁
3周苏宁. 沧浪亭[M]. 苏州: 古吴轩出版社,1998(12): 12.
4郭熙. 林泉高致[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11): 7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