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感官教育的内容以及顺序
蒙氏感官全套教案
![蒙氏感官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8a8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3.png)
蒙氏感官全套教案标题:蒙氏感官全套教案引言:蒙台梭利教育是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方法,其中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感官教育,儿童可以通过触、视、听、嗅、味等感官的刺激,提高感知能力和专注力,培养细致观察和分辨能力。
本文将为您提供蒙氏感官全套教案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在实施感官教育时更加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教学。
教案一:触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触觉刺激,培养儿童的触觉感知能力和手部协调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绒毛、木质、金属等,并进行比较。
b. 引导儿童辨别物品的质地,如粗糙、光滑、冷热等,并感受到每种质地的不同特点。
c. 引导儿童进行触觉盲盒游戏,通过触摸不透明的盒子,猜测盒子中物品的质地。
3. 教学方法:a. 实物演示:教师用手演示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儿童观察和模仿。
b. 互动游戏:小组合作进行触觉盲盒游戏,鼓励儿童分享和交流触感体验。
4. 教学评估:观察儿童在触碰不同材质时的表现和互动,评估其触觉感知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二:视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视觉刺激,培养儿童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形状识别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品,如红色圆球、蓝色方块等,并进行分类。
b. 引导儿童进行视觉追踪游戏,在一定距离内追踪移动的物体,培养眼部协调能力。
c. 引导儿童进行拼图游戏,通过将各种形状的拼图拼接在一起,锻炼形状识别和空间认知能力。
3. 教学方法:a. 视觉展示:使用丰富多样的视觉材料,如图片、玩具等,引起儿童的观看兴趣。
b. 操作实践:让儿童亲自进行视觉追踪和拼图游戏,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4. 教学评估:观察儿童在观察和分类物品时的表现和准确性,评估其视觉感知能力和形状识别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三:听觉教育1. 教学目标:通过听觉刺激,培养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a. 引导儿童听辨不同音调的声音,如高音、低音、长音、短音等,并进行比较。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目标和内容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目标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ff452c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3.png)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目标和内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关注的是儿童感官的发展和训练,旨在培养儿童对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探究能力。
其目标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标:1. 培养儿童的感官敏锐度。
通过感官训练,提高儿童对声音、光线、颜色、形状、大小、重量、温度等各种感官刺激的敏感性,使其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感知世界。
2. 培养儿童的自主性。
通过感官教育,鼓励儿童自主地进行各种活动和实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儿童的细节观察力。
通过感官训练,引导儿童注意细节,从而提高其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其细致、耐心和专注的品质。
4.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通过感官教育,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创新思维。
内容:1. 感官训练。
包括听觉训练、视觉训练、触觉训练、味觉训练和嗅觉训练等。
例如,通过听声辨物、看图形状、触物体表面材质、品尝不同口味食物、嗅不同的花香等活动来刺激儿童各种感官的发展。
2. 科学实验。
让儿童通过实验来探究世界。
例如,让儿童用手摸不同的材料,通过触感来辨别它们的特点;让儿童在黑暗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触感来认识形状等等。
3. 游戏活动。
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感官能力。
例如,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的木块拼图、用不同的颜色涂画、用不同质地的布料拼接等游戏活动。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主要是通过感官训练、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儿童对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探究能力,让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世界。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43238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5.png)
感官教育的内容
三、感官教育的内容
视觉教育
三、感官教育的内容
触觉教育
三、感官教育的内容
听觉教育
三、感官教育的内容
味觉教育
嗅觉教育
感官教育的特征
四、感官教育的特征
孤立性:
四、感官教育的特征
错误控制:
四、感官教育的特征
外观具有吸引力:
四、感官教育的特征
数量限制:
课程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感官教育的含义、目的与内容。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 育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感官教育使儿童感官精致化发展过程中,帮助幼 儿概念的形成,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考力,为数学学习做间接预备。
感官教育的目的
二、感官教育的目的
1 促进儿童感官的精致化
通过视、听、味、触、嗅等五大类感官的训练,进一步提 高幼儿感觉的区辨力,使感官更加精致化。
二、感官教育的目的
2 帮助幼儿概念的形成
幼儿在教具的操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观察、比较、排序,逐渐形 成对大小、长短、粗细、冷暖等的概念。这些概念不是靠死记硬背 进入幼儿头脑中的,而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得来的。
➢ 教具的变化延伸一定要在孩子熟练基本操 作之后进行,孩子对这项工作快要失去兴 趣时,这时就可以带入延伸变化,进一步 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 专注力。
留给幼儿自由变化的空间
感官教具操作的原则
教具的操作要留给孩子 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 不宜将教具所有的玩法 都告诉孩子,而应该让 孩子在自我操作中去发 现,这样,孩子也会更 有兴趣,更有成就感。
3. 第三阶段:发音(记忆)——请幼儿说出所指 物体的名称或概念。
语言要精简
感官教具操作的原则
1. 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一般能用动作表示的 就用动作表示,不能用动作表示的就需要 用语言说明。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5c960973a417866fb84a8ec7.png)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学习分三个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对教具有更好的认识,可以让你了解幼儿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实你的训练。
⏹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必须用于所有的每一个教具的介绍,也可以用于识字教育上。
当你要开始示范任何一种教具,须指示幼儿用不同物体加以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的认知。
例如:大-小、大-较大-最大、大-稍大-较大-很大-最大;小-较小-最小小-稍小-较小-很小-最小;至于长-短、轻-重、粗-细、硬-软等等,也是逐次渐进的做精确的认识。
凡物体的感性层次,都要让孩子从五官的接触,到心智的刺激,逐次地、确实地得到深刻的印象。
⏹这样“做”是让孩子聪明、精灵的基本方法。
父母亲要有计划地去做,有耐性有恒心地去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更应知道,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中心智,所以也就越要讲求方法,才会收到效果。
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有厌烦的感觉。
以上所说,是感官教育,由物体性质的直接认知到“量”和“比较观察”的间接培养,是要从一岁到四岁都要下功夫的。
⏹至于感官认知,学习三阶段的次序和具体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进行:⏹第一阶段:本体的认识──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先由物体──名称)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装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亲用双手拿起整个盒子向幼儿说:“这是红圆形的糖果盒。
”反复地说到你觉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体”和“名称”之间的联合为止。
⏹第二阶段: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到实物)。
母亲要确知前一阶段的效果如何,就对幼儿说:“请把那个红色糖果盒拿给我。
”一面以期待的眼神盼望幼儿正确地拿给你为止(当然你必有两个以上不同颜色的盒子)。
⏹第三阶段:类似物间的辨别(事务的确认和辨异)──当幼儿已经了解红色糖果盒和记住了这个名称之后,就指各种类似物问幼儿说:“这叫什么?”他应该答出正确的名称“这叫×××”。
假若答不出了,再帮助他反复说到会了为止(这样也同时训练了语言发展)。
蒙氏幼儿园感官教案
![蒙氏幼儿园感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2744e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1.png)
蒙氏幼儿园感官教案前言蒙特梭利教育虽然早在上世纪初就兴起,但现在仍然深受家长的欢迎,是越来越流行的教育模式。
感官教育又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感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视、听、触、味、嗅五个感官的刺激让儿童去感知周围的环境,从而认识和学习事物。
本篇教案主要介绍蒙氏幼儿园感官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和学习周围的事物。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儿童各种感官的刺激,让他们去感知周围的环境,产生对物体颜色、形状、大小、质感等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发儿童的观察力、集中力和注意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教室环境布置在教室里摆放各种简单而又容易识别的物品,如球、小车、图书、衣服等,通过选择各种有趣的物品让儿童进一步了解周围环境。
第二步:肢体运动活动让儿童通过体操、游戏等肢体运动活动,提高他们去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
还可以尝试采用一些立体模型类物品教学方法,让孩子通过手把手的操作感受到物品在空间中的大小、形状等特性。
第三步:视觉教育采用有趣的图片和色彩丰富的物品来进行视觉教育。
通过烘托出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品,让儿童逐渐认知它们,并开始学习掌握更高层次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第四步:听觉教育选择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和声音,让儿童辨识和区分音色,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听力锻炼。
第五步:味觉教育尝试通过食品教育让儿童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和文字描述。
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第六步:嗅觉教育利用芳香环境给儿童提供空气的吸入让他们了解香气的区别和性质。
比如:花香、草香、土地的气味等。
教学效果通过考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后续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明显提高。
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事物,更加主动的去探索世界。
结尾蒙氏幼儿园感官教育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育方法,该教育方法侧重于孩子们各种感官的刺激,从而让他们从更加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和了解世界。
相信通过本篇教案的介绍,对蒙氏幼儿园感官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d66df5d360cba1aa811daa5.png)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另外,基于教学需要,本书收录了“书写前的感官准备”一节。
)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比如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为进一步的数学和语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视觉教育视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的感觉,视觉教育即培养儿童形成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等视觉能力的教育。
蒙台梭利设计了一套关于大小、形状、颜色的视觉区别的教具。
大小插座圆柱体组—高-低、粗-细、大-小粉红塔—大-小棕色梯—粗-细长棒—长-短彩色圆柱—和插座圆柱体同在教室里,幼儿可以在一张桌子上玩,并互相交换以增加多样性。
粉红塔、插座圆柱体组对3岁幼儿最有吸引力。
颜色色板—颜色的种类、明暗(明亮度)最初,蒙台梭利用3种鲜明的颜色,如将两套红、蓝、黄6块色板摆在幼儿面前的桌子上。
从中拿出一种颜色的色板,请幼儿从混杂的色板中找出与此相同的另一块。
把这两块并排摆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把6块色板成对地摆成两行。
游戏中,色板的数目可增加到8块或16块。
最后增加到64块。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连3岁幼儿也能把64块的所有的颜色按层次摆出来。
在此之后,可以让儿童进行记忆颜色的练习。
形状几何图形嵌板—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这些嵌板的构想源于伊塔,塞贡也用过。
蒙台梭利首先应用于缺陷儿童,进而经过创新应用于正常儿童。
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及三角形的组合(辨别与组合)其他二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三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二、触觉教育对幼儿各种触觉,如手接触的物品的皮肤觉(触觉)、温度觉、重量觉、压觉等教育的教具包括:触觉触觉板—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布盒—布的种类与触觉(手指)温度觉温觉瓶—热的、暖的、温的、冷的温觉板—物体本身的温度压觉重量板—重-轻实体认识实体认识袋—触觉及肌肉感觉的同时配合,靠手的触觉来了解物体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蒙台梭利认为触觉和温度觉(热觉)训练是紧密联系的,必须同时进行。
蒙氏教育五大领域主要内容
![蒙氏教育五大领域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45a6f0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a.png)
蒙氏教育五大领域主要内容蒙氏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方法。
它由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创立,旨在帮助儿童充分发展潜能,建立自信和独立性,并培养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
蒙氏教育包括五个主要领域,分别是生活、感官、语言、数学和文化,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五大领域的主要内容。
一、生活领域生活领域是蒙氏教育的基础,它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自理能力、卫生习惯、社交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在蒙氏教育中,生活领域的教育是从婴儿期开始的,通过简单的活动,如自己喂养、自己换尿布等,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和独立性,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感官领域感官领域是蒙氏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方面的教育。
在感官领域的教育中,儿童将通过各种感官体验来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例如,他们可以用手触摸不同的材料,听不同的声音,闻不同的气味,品尝不同的食物,以及观察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儿童发展感官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并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语言领域语言领域是蒙氏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教育。
在蒙氏教育中,语言教育是从婴儿期开始的,通过与儿童的互动、朗读故事书、唱儿歌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习语言。
在蒙氏教育中,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现语言的规律和结构,而不是简单地背诵单词和语法规则。
这样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数学领域数学领域是蒙氏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包括数数、计算、几何和逻辑等方面的教育。
在蒙氏教育中,数学教育也是从婴儿期开始的,通过各种简单的游戏和活动,如分类、比较、排序等,帮助儿童建立数学基础。
在蒙氏教育中,数学教育也强调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索来学习数学,而不是简单地背诵公式和算法。
这样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蒙特梭利感官
![蒙特梭利感官](https://img.taocdn.com/s3/m/d9a675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1.png)
蒙特梭利之感官教育一、什么是感官教育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比如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为进一步的数学和语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感官教育分类: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二、感官教育目的:1、认识物性2、发展感官知觉3、帮助概念的形成4、建立逻辑思考能力5、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秩序感的直接目的;三、感官教育内容是通过感官教具呈现的;1、视觉教具大小、颜色、形状圆柱体和彩色圆柱教导幼儿辨认:高低、胖瘦、大小粉红塔:大小棕色梯:粗细、厚薄长棒:长短颜色色板:颜色的种类、深浅形状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图形嵌板—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2、触觉教具手接触的物品的皮肤觉触觉、温度觉、重量觉、压觉触觉板—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布盒—布的种类与触觉手指温觉瓶—热的、暖的、温的、冷的温觉板—物体本身的温度重量板—重-轻神秘袋--实体认识3、听觉教具听觉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种类乐音的音色的辨别能力发生筒:音筒:音感鈡:4、味觉教具教导孩子用舌头辨别味道味觉瓶5、嗅觉教具教导孩子鼻子感觉的教育嗅觉瓶四、感官教学原则:1、鼓励小组或个别教学2、教学教具从大道小3、教具示范从左道右4、介绍教具时应操作最强烈的对比性5、序列-配对-分类6、所有学习的名称的工作必须代入三阶段教学法三阶段教学法:命名-辨别-发声7、语言要精简简单、客观、正确8、幼儿要熟悉基本示范后才能进入延伸变化9、留给孩子自由变化的空间10、教具的供应有限制性五、感官教具的特征1、孤立性2.错误控制3.吸引力4.教具的设计都有序列性5.由简单到复杂6.适合幼儿的尺寸六、蒙特梭利的感官教具蒙特梭利感官教具一共18件,1.插座圆柱体2.粉红塔3.棕色梯4.长棒5.彩色圆柱体6.色板7.几何图形嵌板8.几何学立体9.构成三角形10.单项式二倍数11.二项式12.三项式13.触觉板14.温觉板15.重量板16.音筒17.味觉瓶18.嗅觉瓶目前对蒙特梭利感官教育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一个静态的角度出发的,即从感官教育理论的本身隐射出对它的理解和分析,用感官教育来理解感官教育,处于一个横向的理解层面上;这类解读可以让我们对教育理论的本身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有利于理论上的认识;感官教育是蒙特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论是在家庭中的婴孩或进入幼稚园的幼儿,不但应该把感官训练列为首要项目,更应该在过程中不断地求其更精确、更敏锐,使幼儿的视、听、嗅、味、触觉都能够灵敏而精确;借以让幼儿认知、辨异等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进而产生分析、综合、研判等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为基础;。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94dd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a.png)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介绍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于20世纪初开发的一种教育方法。
这个方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和自由探索的机会,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强调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自主、自律和自由的环境中学习。
步骤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创造适宜的环境为了实施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教育者需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这个环境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 平静无干扰:减少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提供一个安静且专注的氛围。
- 开放性空间:提供广阔的空间供儿童探索和移动。
- 教具的准备:在环境中设置具有明确目标和用途的教具,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独立学习与自由选择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鼓励儿童进行独立学习和自由选择。
在这个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
这种自由选择的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感官教具的运用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非常依赖于感官教具的运用。
感官教具是一组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材料,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
感官教具的使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感知、观察、分类、排序和比较等认知技能。
自我纠错和互相帮助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强调自我纠错和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在这个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应当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一个儿童遇到困难时,教育者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但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尝试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效果和意义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它不仅帮助儿童提高了各种认知和感官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的核心理念与现代教育目标相契合,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教育方法。
结论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是一种注重儿童发展和自主性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2f663dd26fff705cc170ae5.png)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这五个方面对儿童进行训练,蒙特梭利博士设计了一套经典的感官教具,感觉刺激以孤立化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就使孩子的某种感觉器官最集中去接受这种刺激。
用观察和对比、用触摸、用辨别和比较以及通过品尝等方法培养儿童的注意力、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并以此促进儿童的智力。
九种感觉和用来发展它们的感官教具1、彩色的——感知颜色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颜色,使用色板1,色板2,色板3;2、听觉的——感知音量的大小有一种感觉可以从物品的移动中获得印象。
听力的训练必须从安静的开始,从固定到活动,建立起由运动产生的对声音和噪音的感觉;当我们比从前更能注意到细小的声音时,我们的听力就更好更精确。
感官的训练就是区分刺激物的不同之处。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知道如何把不同的感觉分类,并注意到它们的递进的不同之处。
声音可以分为四种:无声,人声,噪音,音乐;为了学习噪音,我们使用听觉桶,我们使用蒙台梭利钟学习音调;3、触觉的——感觉质地为了感觉教具表面的不同之处和分辨它们的变化,使用触觉板,触觉片,触觉布;4、味觉的——感知味道味觉是建立在分辨4种味道——甜,酸,苦,辣——的基础上,使用味觉瓶;5、嗅觉的——感知味道嗅觉使用嗅觉瓶;6、视觉的——感知尺寸,形状,样式,成份多种系列的教具在尺寸上有不同:第一种只在一个尺寸上有不同,如高度;第二种在两个尺寸或方面有不同;第三种在三个尺寸上都有不同。
我们使用粉红塔,棕色梯,长棒,插座圆柱体,彩色圆柱体;7、重量的——感知重量为了学习重量的概念,我们使用重量板;8、温觉得——感知温度为了学习温度的概念,我们使用温觉瓶;9、实体辨认——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而感知当我们摸某物时,可以感觉到它的质地,运动的印象被保存在“肌肉的记忆”中。
当我们移动的时候摸某物,——触觉和肌肉的感觉混合在一起,称为“实体辨认的感觉”。
蒙特梭利感官完整版
![蒙特梭利感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99f8ddc77da26925c5b0c4.png)
蒙特梭利感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蒙特梭利之感官教育?一、什么是感官教育?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比如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为进一步的数学和语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感官教育分类: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
二、感官教育目的:1、认识物性2、发展感官知觉3、帮助概念的形成4、建立逻辑思考能力5、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秩序感的直接目的。
三、感官教育内容是通过感官教具呈现的。
1、视觉教具大小、颜色、形状圆柱体和彩色圆柱教导幼儿辨认:高低、胖瘦、大小粉红塔:大小棕色梯:粗细、厚薄长棒:长短颜色色板:颜色的种类、深浅形状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图形嵌板—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2、触觉教具手接触的物品的皮肤觉(触觉)、温度觉、重量觉、压觉触觉板—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布盒—布的种类与触觉(手指)温觉瓶—热的、暖的、温的、冷的?温觉板—物体本身的温度?重量板—重-轻神秘袋--实体认识3、听觉教具听觉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种类(乐音的音色)的辨别能力发生筒:音筒:音感鈡:4、味觉教具教导孩子用舌头辨别味道味觉瓶5、嗅觉教具教导孩子鼻子感觉的教育嗅觉瓶四、感官教学原则:1、鼓励小组或个别教学2、教学教具从大道小3、教具示范从左道右4、介绍教具时应操作最强烈的对比性5、序列-配对-分类6、所有学习的名称的工作必须代入三阶段教学法三阶段教学法:命名-辨别-发声7、语言要精简(简单、客观、正确)8、幼儿要熟悉基本示范后才能进入延伸变化9、留给孩子自由变化的空间10、教具的供应有限制性五、感官教具的特征1、孤立性2.错误控制3.吸引力4.教具的设计都有序列性5.由简单到复杂6.适合幼儿的尺寸六、蒙特梭利的感官教具?蒙特梭利感官教具一共18件,1.插座圆柱体2.粉红塔3.棕色梯4.长棒5.彩色圆柱体6.色板7.几何图形嵌板8.几何学立体9.构成三角形10.单项式(二倍数)11.二项式12.三项式13.触觉板14.温觉板15.重量板16.音筒17.味觉瓶18.嗅觉瓶?目前对蒙特梭利感官教育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一个静态的角度出发的,即从感官教育理论的本身隐射出对它的理解和分析,用感官教育来理解感官教育,处于一个横向的理解层面上。
亲子蒙氏感官班教案-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
![亲子蒙氏感官班教案-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586003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7.png)
亲子蒙氏感官班教案-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一、蒙氏幼儿感官的意义1含义:感官教育即采用能个别刺激感觉器官的感觉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
2.意义:①从智力的角度:智力是人心理发展的阶段,感觉又是基本初步的智力活动,因此智力的培养首先要靠感觉。
②从美学的角度:有了视觉,才会有绘画,雕塑和所有造型艺术;有了听觉,才会有音乐,舞蹈与它们相关的艺术;有了嗅觉,人们才能去找好闻的东西;有了味觉,食物才变为一门真正的艺术—烹饪的艺术;触觉,归根到底是所有艺术的基础。
③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感觉器官受到环境的刺激后,传达到脑部,再由知觉神经传达到肌肉使之产生运动,由一连串反复进行感觉运动,使幼儿心理得到发展。
④从完善人格的角度:从事过感官工作的儿童不仅能娴熟的使用双手,而且能更加敏锐的感知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如果一个能明白事物特性的有规则分类,又知道某种特性的等级,就可以明晰周围的环境。
二、蒙特梭利幼儿感官教育的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2.因人施教原则3.自我教育原则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组教具构成: 带座体的圆柱体4组,每组各有10个带圆柄的木制圆柱体和座体组成。
各组的圆柱高度和直径都符合相应的等差变化:A组:直径不变、高度的0.5cm等差递减。
B组:高度不变、直径的0.5cm 等差递减。
C组:直径和高度同时等差递减。
D组:直径和高度同时等差递减。
适用年龄:2.5~4岁。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粗细、高低、大小的辨别能力。
间接目的:1.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3.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
4.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操作方法:1.准备①与幼儿一同取工作毯,将毯铺好。
②引导幼儿到教具柜前,将工作毯铺好,介绍教具名称。
③向幼儿介绍示范拿取插座圆柱体的方法:双手持住座体两端,慢慢走到毯前,轻轻放下。
④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2.基本操作①配对练习—以圆柱找圆穴(以B组为例)1)取插座圆柱体B组置于毯上,示范抽圆柱的方法:用惯用手的拇指、中指、食指、合起来轻轻握住圆柄,慢慢抽出、垂直抽起、再垂直放下、将圆柱随意散放。
(完整)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
![(完整)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a5231c4a32d7375a5178063.png)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感官教育(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也是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
一、什么叫感官教育所谓的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激传讯给大脑,再经由大脑传递给感官,使孩子产生知觉,发展他的观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感官教育包括了视觉教育、嗅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以及触觉教育等。
感官教育有着独特的方法和原则,感官教育主要以儿童自主为中心,教师加以辅导。
因此,相较于其他教学法,有着显著的特点。
二、感官教育的目的一是生物学的观点。
三到六岁是幼儿感觉形成期,此时若能把握住机会帮助幼儿感官的自然发展,将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的自我教育。
二从社会学的观点来说,因为人类是群居性的动物,所以一般人难以离开社会群居生活而独自生存.那么在幼儿期适当的刺激孩子的感觉,将帮助他容易成为一个敏锐的环境观察者,而且更容易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实际生活。
因此,感官教育的目的将帮助幼儿:1、认识物性2、发展感官知觉3、帮助概念形成4、建立逻辑思考能力之基础。
5、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有秩序感的直接目的。
这与日常生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可同步进行,并为写、读、算做准备.三、蒙氏感官教育思想的内容。
1.触觉:帮助幼儿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
2。
味觉、嗅觉:通过让儿童去尝、嗅各种物体来提高幼儿的味觉、嗅觉的灵敏性。
3.视觉:让儿童辨别不同大小、颜色、形状、高低、长短的几何物体,提高他们的视觉鉴别度量能力。
4.听觉:对幼儿进行区别声音练习和听觉灵敏度训练以提高幼儿的声音辨别、比较能力;对幼儿进行音乐训练来初步培养他们的审美和鉴别能力。
四、蒙氏感官教育思想的原则1。
浅谈蒙特梭利感官教育
![浅谈蒙特梭利感官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d361d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d.png)
浅谈蒙特梭利感官教育近年来,蒙特梭利教育在我国掀起了热潮。
不少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参加了蒙特梭利教育的行列。
当然,我也在这行列当中。
参加了蒙特梭利专业教师培训之后,我才真正对蒙特梭利教育有了了解。
下面是我对蒙氏教育中感官教育的个人了解:一、什么是感官教育?以系统的感观教具为依据,采用能个别刺激感觉的感官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从而为发展知觉和思维奠定基础。
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
二、感官教育分为二个阶段:蒙氏教学法是一整体教育,除了日常生活、感官教育、数学、科学文化五大领域之外,在这五大领域的经验获得中,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与接触才有办法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感官学习分为接受和认知。
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进入大脑进行分析,形成刺激印象而被接收,帮助儿童形成基本概念,再返回至效应器,形成自学思考及研究探讨。
三、感官教育的意义感觉或知觉分别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获得的个别或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幼儿的认知过程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
幼儿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的,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料,幼儿的思维常为感知觉所左右,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动,也常受直接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因而感官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感官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个体心理的发展。
(二)感官教育可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概念是进行智能活动的必要材料,因而感官教育是智能发展的基础。
(三)感官教育可以完美儿童的人格。
(四)感官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达。
四、感官教育的目的:直接目的:从生物学角度,0-3岁是儿童感觉的发展期,而3-6岁是感觉的形成期,所以在此阶段我们所强调的是把握机会,帮助儿童感官自然发展,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自我教育。
蒙特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精确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内容以及顺序
一、视觉教育:用眼睛辨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
(一)视觉教育经典材料之:认识物体的大小、粗细、高低、长短
1、插座圆柱体
(1)插座圆柱体第一组(从粗到细的变化)
(2)插座圆柱体第二组(从大到小的变化)
(3)插座圆柱体第三组(从高到低的变化)
(4)插座圆柱体第四组(从又粗又低到又细又高的变化)
(5)插座圆柱体两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二组)
(6)插座圆柱体两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三组)
(7)插座圆柱体两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四组)
(8)插座圆柱体两组的结合(第二组和第三组)
(9)插座圆柱体两组的结合(第二组和第四组)
(10)插座圆柱体两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二组)
(11)插座圆柱体三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结合)
(12)插座圆柱体三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二组和第四组的结合)
(13)插座圆柱体三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结合)
(14)插座圆柱体三组的结合(第二组和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结合)
(15)插座圆柱体四组的结合
2、粉红塔
3、棕色梯
4、长棒(红棒)
5、彩色圆柱体
(1)彩色圆柱红色(第一组)(从粗到细的变化)
(2)彩色圆柱红色(第二组)(从大到小的变化)
(3)彩色圆柱两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结合
(4)彩色圆柱蓝色(第三组)(从高到底的变化)
(5)彩色圆柱第一组和第三组的结合
(6)彩色圆柱第二组合第三组的结合
(7)彩色圆柱三组的结合:第一组合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结合
(8)彩色圆柱绿色(第四)组(从又粗又低到又细又高的变化)
(9)彩色圆柱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结合
(10)彩色圆柱第二组和第四组的结合
(11)彩色圆柱第三组合第四组的结合
(12)彩色圆柱三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二组和第四组的结合)
(13)彩色圆柱三组的结合(第一组和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结合)
(14)彩色圆柱三组的结合(第二在和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结合)
(15)彩色圆柱四组的结合
(16)彩色圆柱与插座圆柱体的结合
(17)总结:彩色圆柱与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长棒的结合。
(二)视觉教育经典材料之颜色:认识颜色的种类及深浅的变化
1、色板一(认识三原色)
2、色板二(认识次原色、又次原色)
3、色板三(认识颜色的深浅变化)
(三)视觉教育经典材料之形状:认识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
1、几何图形嵌板橱
(1)示范匣:认识圆形、四方形、三角形
(2)圆形层:认识从大到小的圆形
(3)四方形: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4)三角形层:认识6钟典型的三角形:直角、钝角、锐角、等边、等腰、不等边(5)多边形层:认识十边形到五边形
(6)四边形层: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7)曲线形层:认识椭圆形、、卵形、曲线三角形、曲线菱形
2、构成三角形
(1)三角形盒
(2)大六边形盒
(3)小六边形盒
(4)长方形盒1
(5)长方形盒子2
(6)长方形盒子3
(四)视觉教育经典材料之总结:长度(一维)、面积(二维)体积(三维)和颜色的综合运用
1、二项式
2、三项式
二、触觉教育:用皮肤辨别物体的触感、温度、重量和实体感觉等
(一)触摸觉
(1)粗细触觉板:分辨物体不同层次的粗糙感觉
(2)触觉板:分辨物体的粗糙与光滑
(3)布盒:分辨布料的种类和不同质感
(二)重量觉
重量块:分辨物体的轻重感觉
(三)温度觉
温觉板:分辨物体的暖、温、凉、冰的感觉
三、听觉教育:用耳朵辨别声音的种类、强弱、高低等
(1)音筒1
(2)音筒2
(3)音感钟
四、嗅觉教育:用鼻子辨别各种气味
嗅觉瓶
五、味觉教育:用舌头辨别各种味道
味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