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研究

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研究
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研究

收稿日期:19990913;修订日期:20000110

作者简介:鲁安怀(1962— 

),男,博士,教授,矿物学专业,环境矿物学与环境矿物材料研究方向。基金项目:科学技术部攀登特别支持费资助项目(99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2017);矿物岩石材

料国家专业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环境矿物学研究

鲁安怀,卢晓英,任子平,韩丽荣,方勤方,韩 勇

(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岩石材料国家专业实验室,北京100083)

摘 要:带有表面电荷及含有变价元素的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表面吸附与

氧化还原等化学活性。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它们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Cr 6+,Pb 2+,Hg 2+,

Cd 2+,As 3+,Cu 2+,Zn 2+,Co 2+,Ni 2+等重金属离子有吸附作用和对NO -3,PO 3-4,F -,S

2-等阴离子有吸附作用与氧化作用,并对苯酚、乙烷、乙烯、合成有机酸等有机物具有吸附和转化降解

作用,还对CO 2,NO x 和SO 2等具有分解转化作用。利用这些矿物的环境属性治理水体、土壤

及大气污染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及有用金属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展现出广

阔的环境矿物学研究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水体;土壤;大气;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P58714;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0)02047311

环境矿物学是研究天然矿物与地球表面各个圈层之间交互作用及其反映自然演变、防治生态破坏、净化环境污染及参与生物作用的科学。环境矿物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矿物作为反映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环境变化的信息载体,研究矿物影响人类健康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本质及其防治方法,研究开发矿物具有治理环境污染与修复环境质量的基本性能以及研究纳米级别上矿物与生物发生交互作用的微观细节与机理等[1]。天然铁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的代表性矿物种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针铁矿、软锰矿和硬锰矿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过去人们对如何从这些矿物中提取有用组分———资源属性作过深入研究,如今对这些矿物在环境评价与污染治理中开发有用性能———环境属性正在开展有益的探讨[2,3]。事实上它们也正在成为天然矿物净化污染方法方面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4~9]。

本文就天然铁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在水体、土壤及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天然铁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的研究水平与应用前景。

1 水体污染治理

地表水体污染是构成目前环境污染现状令人十分担忧的一个问题。地下水高氟、高砷—

374—第7卷第2期2000年4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Beijing )Vol.7No.2Apr.2000

与高硝酸根甚至含痕量重金属等饮用水水质亟待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广泛、储量较大的微咸水也未得到有效治理与合理利用。但是对这些量多面广的区域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治理改善工程不是一般性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所能支撑的。只有采用成本低廉的地质方法———天然自净化作用才有可能达到规模治污能力。然而用地质方法治理污染,归根到底是天然矿物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问题,只有从矿物学层次上充分认识其净化污染物的机理和容量,才能实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有效治理,例如天然铁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可在水体污染治理活动中发挥独特作用。

111 赤铁矿除Cr(Ⅵ)

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及不同p H 值条件下,赤铁矿去除水溶液中Cr (Ⅵ

)的能力有所不同[10]。在温度为40℃,p H 值为217,Cr (Ⅵ)初始浓度为19123mg/L 、赤铁矿初始浓度为

40g/L 的水溶液中,观测到赤铁矿对Cr (Ⅵ

)的最大去除率为97%,平衡状态的数据符合郎格谬尔等温线。反应动力学过程包括膜及毛细孔不同程度的扩散作用,可由测定的质量转

移及扩散系数来表征,热力学参数表明反应过程具有自发的吸热特征。赤铁矿吸附Cr (Ⅵ

)的程度随p H 值的下降而增加,此由于赤铁矿表面形成的带正电荷的铁的水合络合物与占

优势的HCrO -4基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最佳的除Cr (Ⅵ

)效果。所提出的经验方程式还能从吸附物与吸附物浓度平衡理论的角度来预测平衡吸附容量。

112 氧化铁砷体系除砷

砷作为一种有毒有害物质目前仍是我国的主要有毒污染物。去除废水及饮用水中的砷的方法很多,但若含砷浓度较低,可行的方法仍是沉淀法。沉淀法中又首推氧化铁砷体系沉

淀法。在Fe As H 2O 体系中,当1103≤p H ≤5135时,水中砷(Ⅴ

)与铁(Ⅲ)形成FeAsO 4沉淀物。通过对沉淀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在Fe ,As 摩尔比为1∶1的铁砷渣中,砷主要以FeAsO 4?2H 2O 形式存在;在Fe ,As 摩尔比为3∶1的铁砷渣中,砷主要以FeAsO 4?2H 2O ?FeOOH 形式存在,而废水渣中砷以FeAsO 4?FeOOH 的形式存在。从化学热力学和铁砷沉淀物的红外光谱方面,探讨了氧化铁砷体系沉淀除砷原理,提出了在低p H 值条件下氧化铁砷体系吸附共沉淀除砷和中和除氟的两级处理工艺。发现废水中砷酸根离子能与铁离子形成溶度积很小的FeAsO 4,并与过量Fe 3+所形成的FeOOH 羟基氧化铁生成吸附沉淀物,达到除砷的目的。该工艺打破了沉淀法去除砷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限制,产生的含砷渣仅为传统方法的1/10,且毒性低、化学稳定性强。含砷渣中砷品位可达10%~18%,应用现代技术便可从中回收砷。二级中和渣也无害,可安全地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原料[11]。113 覆盖氧化铁的砂子吸附和过滤金属

氧化铁对于非络合金属、某些金属———配位体络合物和许多金属含氧阴离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吸附剂,但由于这些氧化物从水中分离出来困难,导致在污水处理运行中不能充分发挥这些物质的吸附特性。采用氧化铁覆盖普通过滤砂[12],这种复合结构可同时过滤颗粒物质和吸附溶解性物质。此工艺可成功去除废液中的非络合的和氨络合的金属阳离子

(Cu 2+,Cd 2+,Pb 2+,Ni 2+,Zn 2+等)及某些金属含氧阴离子(SeO 2-3,AsO 3-3

等),废液为金属浓度范围较宽的模拟废液和实际废液。氧化铁吸附剂在反洗和再生阶段是稳定的,能定量

地释放出所吸附的大部分金属。只有AsO 3-3

是例外,用酸和碱再生都不能使它有效地恢复。这种用氧化铁覆盖过滤砂的复合介质制备费用不高,能用来作为去除废水中有用金属的基本方法,当然金属的回收可能需要一些设备。

474— 矿物物理化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114 磁铁矿粉末净化含油污水

在实验上,利用磁铁矿粉、油浸磁铁矿粉和铁粉对除油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13],定量测量了磁粉寿命,还探讨了多级净化效果,均取得较好结果。认为磁铁矿对油的吸附量及磁粉表面吸附层组成和磁粉加热时间均对除油效果产生影响。在理论上,利用EHMO 理论计算了磁铁矿吸附乙烷、乙烯和水的稳定几何构型、结合能和电荷分布,并与XPS 测试结果相对照。这一研究为磁铁矿磁性粉末净化含油污水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15 铁氧体法除重金属离子

铁氧体是指铁离子和其它金属离子组成的氧化物,分子形式可写为MeO ?Fe 2O 3?Fe 3O 4,Me 为重金属离子Fe 2+,Mn 2+,Zn 2+,Ni 2+,Co 2+,Cu 2+,Pb 2+等,具有溶解度小、沉渣稳定、有磁性且有利于回收、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因而铁氧体法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方面占有一席之地。铁氧体法能将废水中所含多种重金属一次除净,愈来愈受重视。主要技术是向污水中投加铁盐,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使污水中多种重金属离子与铁盐生成稳定的铁氧体共沉淀物,然后采用固液分离手段,便可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14]。此方法中所产生的铁氧体化学性质稳定,被吸附的重金属离子不会重新溶解,所得共沉物可直接回收利用。目前,铁氧体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研究报道较多的是针对游离的金属离子,对于在N H 3?CN -等强配位离子或分子存在的条件下报道不多。在11013MPa ,180℃条件下,废水中N H 3?CN -和Ni 2+并存时,也可形成铁氧体同时进行高压水解一步除氰除镍[14]。结果发现氰的水解是镍形成铁氧体的前提,镍被氧化铁的表面吸附而占住二价铁的晶格位置。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吸附量会有所下降。

116 赤铁矿吸附[N O 3]-,[PO 4]3-与F -

氧化铁及其水合物是一种带可变电荷的胶体,其表面电荷性质随p H 值而变。当介质p H 值低于其零电荷点(ZPC )p H 值时,其表面带正电荷,可对[NO 3]-等阴离子发生非专性吸附。在一定条件下,表面的配位羟基也可与[PO 4]3-,F -等进行配位交换,发生专性吸附。吸附在氧化铁表面上的[PO 4]3-包括同位素可交换性和非交换性两种类型。通过测定制备的氧化铁对[PO 4]3-,F -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两者之间的竞争吸附和被吸附磷酸根的可交换性。Parfitt 等指出,每克合成氧化铁的表面含有各为014mmol 的A 型、B 型和C 型羟基。实验结果说明,在其表面只有一个Fe 原子连结的A 型羟基才能参与阴离子的配位交换,而与三个或二个铁原子连结的B 型和C 型羟基不能参与这种配位交换。根据吸附等温线的理论,[PO 4]3-的吸附有较大的吸附能,比F -的吸附强得多。而吸附次序对磷酸根吸附的影响很小,对氟离子吸附有较大影响。在平衡液中氟离子与磷酸根比例一定的情况下,当

[PO 4]3-先被吸附,或[PO 4]3-和F -同时被吸附时,赤铁矿吸附[PO 4]3-不受F -的影响;当F -先被吸附时,赤铁矿对[PO 4]3-吸附受到影响。而对氟离子,其先被吸附时,吸附量最大;其与磷酸根同时吸附时,吸附量次之;磷酸根先被吸附时,吸附量最小。氟离子的吸附量与磷酸根的吸附量成负相关,它们的吸附量之比与F -的初始浓度成正比例关系[15]。

117 软锰矿吸附As (Ⅲ

)陈红等[16]利用软锰矿的氧化性和吸附性直接对含As (Ⅲ

)的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并就其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nO 2对As (Ⅲ

)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不同状态的锰的氧化物对As (Ⅲ)的吸附能力有所不同,δ2MnO 2对As (Ⅲ

)的饱和吸附量为44106mg/g ,而—

57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矿物物理化学

ε2MnO 2对As (Ⅲ

)的饱和吸附量为1719mg/g 。实验在塑料瓶中于恒温下振荡进行。软锰矿吸附砷的反应开始是一个快速反应阶段,软锰矿表面吸附起主要作用。反应进行30min 以后变得十分缓慢,可能是软锰矿表面吸附的砷向其内部扩散起主要作用。氧化反应达到

平衡后,溶液中总砷量不变,而As (Ⅲ

)仍逐渐减少,即As (Ⅲ)与As (Ⅴ)的比例在不断变化,且As (Ⅲ

)的减少与As (Ⅴ)的增加具有对应关系。因此MnO 2对As (Ⅲ)的吸附实际包括吸附和氧化两个过程,吸附量为As (Ⅲ

)和As (Ⅴ)的总和。MnO 2对As (Ⅲ)的吸附能力随p H 值的升高而下降,也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一些常见离子进行影响实验,在p H 值为1~

14范围内PO 3-4,Cl -,NO -3,SO 2-4使MnO 2吸附能力均有所降低,其中PO 3-4对亚砷酸根有

较强的置换作用。常见阳离子如Na +,K +对MnO 2吸附砷几乎无影响,G a 3+,In 3+离子的存在使MnO 2的吸附能力稍有增加,因为G a 3+,In 3+离子在p H =3时就分别形成两性氢氧化物胶体沉淀,在p H 值为中性时,胶体表面带有大量正电荷,可以吸附亚砷酸根离子。吸附后的MnO 2可用1mol/L NaOH 来解吸。

118 软锰矿吸附铀

樊耀亭等[17]对水溶液中软锰矿吸附铀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锰对铀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溶液p H 值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铀酰离子在不同p H 值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同时也与吸附剂的表面形态有关。介质p H 值的变化还会导致二氧化锰固体表面极性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着二氧化锰表面吸附活性,实验结果也证实在p H =6附近时二氧化锰有最大的表面活性。反应机理研究表明二氧化锰对铀的吸附符合Frendlich 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主要是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二氧化锰固体表面的遮盖率与吸附质铀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同时也与吸附热有关,铀酰离子将优先在吸附热较大的位置上被吸附,此时二氧化锰表面的遮盖率较小。二氧化锰对铀的平衡吸附量取决于其自身比表面积的大小和本身的极性,带有一定极性基团的吸附剂分子更有利于对铀的吸附。因此,尽管实验中二氧化锰的比表面积较小,但由于分子中存在极性较强的羟基,故对铀仍有较好的吸附活性。

119 软锰矿富集水中痕量铅

用MnO 2富集水中痕量铅,认为铅可能是通过与MnO 2?H 2O 表面的羟基基团起反应形成牢固的结合力而被吸附。王俊等[18]采用脱脂棉为载体制成二氧化锰棉柱吸附水中痕量铅,开展载体、洗脱剂、MnO 2粒度、p H 值和介质、MnO 2用量、干扰离子等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最佳实验条件,其中MnO 2粒度为140~180目时吸附率最高。

1110 软锰矿处理含硫废水

有关锰的氧化物的研究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对硫化物的催化氧化处理。陈天虎等[19]采用天然软锰矿催化氧化处理含硫废水,研究了影响硫化物去除率各种因素,并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软锰矿作催化剂能大幅度提高硫化物氧化速率和去除效率,催化剂用量越大去除率越高,处理焦化厂含硫废水的结果表明与未加催化剂相比去除率提高43%。硫化物的去除率还随着p H 值的升高而增大,对于制革废水,p H >8时有很好效果,而制革废水的p H 值一般大于8,因此不调整p H 值可直接进行催化氧化。使用软锰矿作催化剂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使能耗降低30%,处理成本降低20%,且无二次污染。1111 软锰矿除苯酚

郑红等[20]开展软锰矿去除苯酚的实验研究,认为软锰矿对苯酚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适—

674— 矿物物理化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量的软锰矿在最佳条件下可去除苯酚80%以上。反应过程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低p H 值、高温及高软锰矿与苯酚的质量比有利于对苯酚的去除。对p H 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测得软锰矿的零电荷点p H 值约为316,p H 值小于316时对苯酚的去除率明显增高。这是因为p H 值小于316时软锰矿表面带正电荷,同性电荷相斥,使得从软锰矿中还原溶解产生的Mn 2+更多地溶解在水溶液中,苯酚能够有充足的表面位吸附和反应。此外低p H 值还有利于软锰矿的氧化性增强[21],促使苯酚较快氧化扩散。

2 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质量问题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土壤质量、水质状况、作物生长、农业产量、农产品品质等,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工业生产中排放污染物尚未得到较彻底控制,农业生产中大量而盲目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今天,江河、湖海、地下水及陆地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累积总量与日剧增,使土地环境质量变得极其脆弱。由于土壤在位置上较水体和大气相对固定,造成污染物易于积聚,同时也存在污染物的输入与输出、固定与释放、累积与降解的动态平衡作用。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尤其是澳大利亚[22,23]。当前,关于地学作为土壤科学的重要基础的理论愈加受到重视。其中开展土壤环境容量与土壤自净能力研究更是离不开土壤中矿物种对重金属的吸附与解吸作用、固定与释放作用的研究,因为土壤中具体矿物的净化能力才真正体现土壤自身的综合净化能力与消纳能力。而且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含量高低,并不是直接判定土壤环境质量乃至生态效应的唯一标志,关键问题是要揭示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与各种无机矿物之间具有怎样的环境平衡关系。土壤的主要矿物组成除粘土矿物外,还存在大量的铁锰铝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硅氧化物、碳酸盐、有机质硫化物等天然矿物。土壤中锰的氧化物种类约有15种之多。

211 赤铁矿吸附土壤中有机物

有机物与氧化铁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各种氧化铁和腐殖质都是极微小的颗粒,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反应性强[24]。有机物经常干扰氧化铁的形成作用,同时土壤中的氧化铁又是许多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剂,吸附作用使有机物被固定,又能促进有机物的转化。吸附作用与氧化铁形态、系统p H 值以及有机物的性质有关系。土壤中有机物的有机阴离子可与氧化铁表面或水合基的配位基进行交换反应形成表面络合物,中性条件下,氧化铁对天然腐殖质的吸附量(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赤铁矿→针铁矿→水铁矿。p H 值上升,一般其吸附量下降。氧化铁可以吸附合成有机酸,如乳酸、酒石酸、苯乙酸和柠檬酸等,并且对有机物的转化和降解具有催化作用,如水铁矿能显著加速尿素类化合物的转化。

212 赤铁矿吸附土壤中重金属

在渍水土壤中,由于嫌气条件下存在有许多铁锰离子,长期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具有氧化根表的能力,从而在其根表积淀形成铁锰氧化物胶膜。研究表明土壤中铁氧化物及其覆盖在土壤粘粒表面的铁氧化物胶膜对土壤中某些阴离子及微量重金属离子有富集作用。Randal 和James (1991)曾发现铁氧化物胶膜可吸附大量的Zn 2+,并分为交换性和非交换性两种,还可吸附大量的阳离子,如Co 2+,Cu 2+,Cr 6+,Hg 2+,Ni 2+,Pb 2+,Zn 2+等。Mckenzie (1975)用电子探针研究发现,土壤中几乎所有的Co 2+都吸附在氧化锰上,钴对植物的有效

77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矿物物理化学

性取决于土壤中氧化锰的数量。Grimme (1986)发现,在土壤p H 值低于710时,土壤中可溶性锌铜的90%都吸附到铁氧化物表面。土壤中的无定形的Fe 2O 3对重金属进行吸附,一般对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Pb 2+→Cu 2+→Zn 2+→Cd 2+,在p H 值<7的条件下,对Cu 2+,Zn 2+吸附量较大,其中对Zn 2+吸附量可达90%。锰的氧化物对Co 2+和Pb 2+的吸附较显著。另外,氧化铁对各种养分有富集作用,如磷、硫、氯等元素[25,26]。

213 针铁矿吸附土壤中重金属

以针铁矿(α2FeOOH )为材料,在Cu 2+和Zn 2+或Co 2+和Ni 2+同时存在,改变p H 值和浓度条件下进行,即H +Cu 2+Zn 2+或H +Co 2+Ni 2+的多离子竞争吸附实验,主要分析并存离子对吸附量和吸附亲合力的影响[27]。结果表明针铁矿对Cu 2+的选择性吸附显著大于Zn 2+,而对Co 2+和Ni 2+的选择性基本相同。Zn 2+的存在对Cu 2+吸附影响很小,而Cu 2+则明显干扰了对Zn 2+的吸附,在离子浓度较高时干扰程度更明显。Ni 2+和Co 2+并存使各自吸附量都相应减少。很多资料表明,随加入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浓度增加,重金属离子吸附量减少。而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重金属离子Cu 2+的吸附量反而增加。但同时p H 值显著升高,主要是因为电解质的阴离子在针铁矿表面交换下来的OH -使体系p H 值升高,不利于Cu 2+的解吸,相反却大大加强了Cu 2+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故p H 值是影响重金属离子吸附最重要的因素。有资料表明,表面带电性质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不大。针铁矿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从大到小顺序一般为Cu 2+→Zn 2+→Ni 2+→Co 2+→Cd 2+,对Pb 2+的吸附量也比较大。

214 针铁矿吸附土壤中磷

利用XPS 技术研究不同条件下针铁矿表面磷的配位形式及转化特点[27],结果表明针铁矿表面磷配位形式主要有单基配位和双基配位两种形式。磷浓度一定时,低p H 值有利于形成磷的单基配位,高p H 值有利于形成磷的双基配位。体系p H 值升高,针铁矿表面的单基配位磷即较快的地向双基配位转化;p H 值降低,双基配位磷缓慢向单基配位磷转化。所以,体系p H 值通过影响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解离和缔和,是导致针铁矿表面磷配位形式转变的重要原因,其中,双基配位磷的稳定性要高于单基配位磷。资料表明,磷的吸附量随p H 值升高而降低,溶液或环境中磷的浓度仍是影响氧化铁表面吸附磷的重要因素。磷的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

215 氧化锰富集土壤中微量元素

氧化锰富集微量元素是由于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与p H 值有关的表面电荷特征。在正常的土壤p H 值范围内(即p H >5),锰矿物具有很高的负表面电荷,且因p H 值而异,在氧化物的表面上有许多的微量元素离子富集,重金属离子在氧化锰表面上的吸附量从大到小顺序是Pb 2+→Cu 2+→Mn 2+→Co 2+→Zn 2+→Ni 2+,锰的氧化物对Co 2+,Pb 2+的吸附较显著,其中以Co 2+最突出。氧化锰吸附的Co 2+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为紧密,并且被氧化而代替晶格中的锰。具有较小晶粒和结晶程度的三价和四价锰氧化物,易于参加反应,被称为易还原态锰,它与二价锰(水溶态和交换态锰)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愈低二价锰愈多。在p H 值0~8范围内,Mn 2+,Mn 3+和Mn 3+,Mn 4+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趋势因p H 值的升高而增强,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三价锰(Mn 2O 3?n H 2O )存在于p H 值为7上下,p H 值8以上则形成稳定的MnO 2?H 2O 。

874— 矿物物理化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216 锰氧化物对有机物还原与溶解

土壤中锰的氧化物可以与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的一系列有机物相互作用,并发生络合而使有机物还原和溶解。刘志光等[28]选用3种土样经风干、磨细,过60目筛后,用NaAC 为介质在一定的p H 值、温度、振荡和放置时间的条件下于塑料瓶中用平衡法对比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状况、还原强度和络合强度是决定锰溶解量的主要因素,并且锰的氧化物的最初的溶解速率是一级反应。随着p H 值的升高溶解速率下降,但在p H 值为6和7时仍有较强的氧化性质。Stone (1987)认为低p H 值时增强了质子化反应,促使表面络合物的形成或提高表面络合物的质子化水平而增加了电子传递的速率,而且H +浓度的

增加也有利于吸附着的Mn (Ⅱ

)或氧化了的有机基质从氧化物表面上释出。除p H 值外,溶解速率还十分强烈地受到作用的有机基质的影响。许多结果已证明锰的氧化物表面上能够吸附有机酸类、有机酚类和腐殖物质等,然后在表面上再次发生电子传递,使高价锰还原溶解或形成锰的配位化合物,最后解吸到溶液中去。因此锰氧化物表面上吸附位的占有显得十分重要。若实验前先将土样用醋酸镉和钾的磷酸盐(p H 值6186的Na 2HPO 4和KH 2PO 4缓冲液)分别作一系列处理,则锰的溶解量降低。

217 δ2MnO 2吸附离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δ2MnO 2是四价锰结晶度较差的氧化物,是土壤中非常活泼的组分,能强烈吸附许多离子,极易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在土壤环境中它常以包蔽的形式存在于其它土壤组分(如氧化铁,氧化铝和碳酸钙)的表面。谢正苗等研究了这些相互包蔽对其氧化还原行为的改变及对

As (Ⅲ)和As (Ⅴ)的吸附能力和对As (Ⅲ)的氧化解毒能力的影响[29]。δ2MnO 2包蔽铁铝氧化物和碳酸钙后反应活性降低,包蔽量越高反应活性降低越多,因为包蔽后δ2MnO 2被稀

释,且表面上的电子接受基部分被掩盖。比较δ2MnO 2包蔽前后As (Ⅲ+Ⅴ

)的吸附与时间的关系表明,铁铝氧化物吸附砷的能力比δMnO 2强,而碳酸钙的吸附能力比δMnO 2稍弱。

3 大气污染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活动中关于燃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国内外有关治理燃煤污染的途径主要有3条:一是燃烧前控制,如采用洗选煤炭的方法脱去硫分与灰分;二是燃烧中控制,如在燃煤中添加固硫物相来固化硫分;三是燃烧后控制,如在烟气通道中安装消烟除尘与脱硫装置和设备[30]。通常使用的固硫剂是一些含钙、镁、铝、铁、硅和钠等物相,通过在粉煤成型过程中加入这些固硫剂,使煤在燃烧时所生成的二氧化硫被固硫剂吸收,形成硫酸盐固定在炉渣中,以减少二氧化硫向大气排放。过去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固硫剂比表面是影响二氧化硫吸收的主要因素,吸附比表面越大,吸附反应速度越快。在煤燃烧过程中固硫作用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而在高温条件下业已形成的硫酸盐极易分解,从而降低了固硫率,往往只有50%左右,大大影响了固硫效果[30]。为此人们正在作多方面的努力。铁锰氧化物在燃煤固硫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研究前景。

311 赤铁矿燃煤固硫

在煤转化过程中加入石灰石,将煤中的大部分硫分固定在残碴中的炉内固硫[31]被认为是经济效益最佳的一种方法。但是从CaCO 3转变为CaSO 4的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容易

97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矿物物理化学

使固硫剂表面孔道被堵塞,阻止SO 2向其内部扩散而引起石灰石利用率的降低。张良全等[32]探讨了利用Fe 2O 3提高石灰石固硫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的Fe 2O 3质量分数为014%时,CaSO 4的分解率最低,当加入的Fe 2O 3质量分数为016%时固硫率达到最高。认为Fe 2O 3主要是加快了CaO +SO 2→CaSO 3的反应过程与CaSO 3氧化为CaSO 4的反应过程,达到对硫的固定。常丽萍等[33]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同时添加Fe 2O 3和SiO 2固硫效果更佳。

312 磁铁矿对CO 2,N O x 和SO 2分解转化

自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amaura 和Tabata (1990)提出利用氧缺位磁铁矿Fe 3O 4-δ直接转化CO 2成C 以来,不仅为CO 2的固定与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而且带来了磁铁矿更广泛的利用。王力军等[34,35]开展了氧缺位磁铁矿分解转化NO x 和SO 2的研究。纯相Fe 3O 4+δ(δ≥0)在573K 下通过H 2还原可形成仍为尖晶石型结构的氧缺位磁铁矿(Fe 3O 4-δ,δ≥0)。在573K 下,氧缺位磁铁矿分解NO x 成N 2的活性结果表明,其对NO 2分解能力较高,但对NO 分解不十分有效。氧缺位磁铁矿还能直接分解SO 2为单质S 。氧缺位磁铁矿Fe 3O 4-δ分解无机气态氧化物,主要是利用磁铁矿晶格中氧缺位来夺取气态氧化物中的氧,自身转变成Fe 3O 4+δ。反应后的磁铁矿Fe 3O 4+δ可用制备氧缺位磁铁矿Fe 3O 4-δ的同样方法进行再生处理,实现循环利用,即氧缺位磁铁矿的制备过程是磁铁矿失去少量晶格氧的过程,利用氧缺位磁铁矿分解转化气态氧化物的过程则是从中夺取晶格氧的过程。

313 软锰矿湿法脱硫

宁平等在前人利用软锰矿还原后湿法吸收高浓度SO 2研究基础上,提出利用软锰矿和含锰废渣湿法吸收低浓度SO 2[36,37],生产出的化工产品MnSO 4?H 2O 质量好且产率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冶炼烟气制酸尾气净化方法。采用焦炭及褐煤还原软锰矿,还原效率受还原时间和温度的影响较大。用还原软锰矿悬浮液便可吸收低浓度SO 2。对吸收机理研究认为溶液中存在的Mn 2+离子对吸收反应起主要作用,Mn 2+离子起到对SO 2液相催化氧化反应的作用,由SO 2的氧化产物H 2SO 4来浸出Mn 2+以形成MnSO 4?H 2O 。陈昭琼等[38]在利用锰离子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 2的研究中,认为含锰溶液吸收SO 2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HSO -3在其中起着重要的链引发及链传递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和锰为自然界中少数的但属于常见的变价元素,矿物中铁的价态为+2和+3价,锰常见的价态有+2,+4,+6和+7等,矿物中的锰多呈+3和+4价。变价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溶解作用,不仅对有害有毒的无机性还原剂具有良好的净化功能[39],而且对环境中有机性还原剂具有氧化降解功能[40]。铁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表面的质子化与羟基化特性可表现出化学吸附性作用。矿物表面吸附作用研究随着实验技术与理论探讨的不断促进,愈益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矿物表面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上的表面交互作用、表面表征与特征及表面性质和过程的定量描述、模式与预测等方面。矿物所具有的较高比表面积和可变表面电荷对阳离子和阴离子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净化能力。软锰矿所具有—

084— 矿物物理化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的良好的孔道性结构还可表现出截止与固定性作用。在常规污水处理过程中铁盐的絮凝作用得到普遍采用,这是由于铁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密度均较高,于是就选择具有净化功能的天然矿物作骨料,再将一定形态的氧化铁固定在矿物骨料表面,而形成经过改进的、性能更加优质的环境矿物材料[41]。

土壤的主要矿物组成除粘土矿物外,还存在大量的铁锰铝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硅氧化物、碳酸盐、有机质硫化物等天然矿物。过去人们对土壤中粘土矿物投入不少研究力量,事实上铁锰铝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所具有潜在的净化重金属污染物的功能,能够成为土壤环境中吸附固定重金属污染物的有效方法。我们目前正在将天然矿物研究引入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探讨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对有毒有害重金属Cr 6+,Pb 2+,Hg 2+,Cd 2+,As 3+,Cu 2+,Zn 2+,Co 2+,Ni 2+等吸附与解吸、固定与释放的机理,建立土壤系统中重金属与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平衡关系,重点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矿物治理方法,以开发土壤天然净化作用,提高土壤自身治污能力,防止食物链中重金属污染。具体在开展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化学成分、晶体结构、表面微形貌、孔道微结构与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等矿物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实验介质条件,针对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所具有的不同矿物学特征的样品,逐一开展详细的处理Cr 6+,Pb 2+,Hg 2+,Cd 2+,As 3+,Cu 2+,Zn 2+,Co 2+,Ni 2+等重金属对比实验研究。特别注重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表面上和孔道内生成物进行微形貌、成分、结构、价态、氧化还原电位等方面的观察与分析研究,以提出其形成机理。研究目标是揭示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最有效地吸附固定Cr 6+,Pb 2+,Hg 2+,Cd 2+,As 3+,Cu 2+,Zn 2+,Co 2+,Ni 2+等重金属时所具有的特定矿物学特征和特定介质特性的最佳实验条件以及矿物表面上与孔道内吸附与解吸、固定与释放重金属的环境平衡关系。利用土壤中广泛分布的天然矿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体现了天然净化作用的特色。这种将自然界净化作用人为地应用到污染物治理中,由于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因而具有治理成本低廉、效果良好且不出现二次污染等优势。

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研究越来越深入,必将在水体、土壤及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鲁安怀.矿物学研究从资源属性到环境属性的发展[J ].高校地质学报,2000,6(2):(待刊).

[2] 鲁安怀.废水的矿物学处理[J ].地学前缘,1996,3(1):98.

[3] 鲁安怀.环境矿物材料研究方向探讨[J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7,16(3):184~187.

[4] Khaodhiar ,Sutha.Removal of chromium ,copper ,and arsenic from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using iron 2oxide

composite adsorbents[D ].Doctoral from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orvallis ,OR ,United States ,1998.125.

[5] Bargar J R ,Parks G A.Surface complexation of Pb (Ⅱ

)at oxide 2water interfaces ;Ⅱ.XAFS and bond 2valence de 2termination of mononuclear Pb (Ⅱ

)sorption products and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on iron oxides[J ],Geochi mica et Cosmochi mica Acta ,1997,61(13):2639~2652.

[6] Rose S ,Ghazi A M.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metals associated with iron oxyhydroxides precipitated in

acid mine drainage[J ].Envi ronmental Geology ,1998,36(3~4):364~370.

[7] McBride M ,Martinez C E ,Sauve S.Copper (Ⅱ

)activity in aged suspensions of goethite and organic matter[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 merica Journal ,1998,62(6):1542~1548.

[8] Al 2Sewailem M S ,Khaled E M ,Mashhady A S.Retention of copper by desert sands coated with ferric hydroxides

18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矿物物理化学

[J ],Geoderma ,1999,89(3~4):249~258.[9] Hochella J r M F ,White A F.Mineral 2water interface geochemistry :an overview [A ].Mi neral 2W ater Interf ace

Geochemist ry [C].Review i n Mi neralogy ,Washington ,D.C.: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0,23:1~16.

[10] Environ J.The use of hematite for chromium (Ⅵ

)removal[J ].Sci Health A ,1993,28(8):1813~1826.[11] 赵宗晟.氧化铁砷体系除砷机理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5,15(1):18~21.

[12] Benjamin M M.Sorption and filtration of metals using iron 2oxide 2coated sand[J ].W ater Res ,1996,30(11):2609

~2620.

[13] 袁维富.磁性粉末净化含油污水[J ].环境化学,1991,10(4):12~18.

[14] 刘淑泉,刘传惠,许孙曲,等.重金属废水净化与有价金属回收试验[J ].环境科学,1988,9(2):37~41.

[15] 季国亮.氧化铁对磷酸根和氟离子的竞争吸附[J ].土壤学报,1986,23(3):220~226.

[16] 陈红,叶兆杰,方士,等.不同状态MnO 2对废水中As (Ⅲ

)的吸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8,2:126.[17] 樊耀亭,吕秉玲,徐杰,等.水溶液中二氧化锰对铀的吸附[J ].环境科学学报,1999,(1):42.

[18] 王俊,汤凤庆.二氧化锰棉柱富集水中痕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J ].环境科学,1986,7(3):80.

[19] 陈天虎,汪家权.天然锰矿物催化氧化处理含硫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1993,4:58.

[20] 郑红,汤鸿霄.几种天然矿物去除苯酚效果及日光光解效应评价[J ].环境化学,1998,17(5):473~479.

[21] Wolfgang ,Driehans.et al.As (Ⅲ

)2oxidation with manganese oxides[J ].W at Res ,1995,29(1):297~305.[22] Johnson B B.Effect of p H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absorption of cadmium on geothite.Envi 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0,24(1).

[23] Spark K M ,Johnson B B ,Wells J D.Characterizing heavy metal absorption on oxides and oxyhydroxides[J ].Europ

J of Soil Sci ,1995,46:621~631.

[24] Schwertmann U.有机物与氧化铁之间的相互作用[J ].土壤学进展,1988,16(4):56.

[25] 张西科,张福锁,毛达如.植物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及其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J ].土壤学进展,1995,23(6):1

~8.

[26] 周代华,李学恒,徐凤琳.重金属在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形式[J ].土壤学报,1997,34(3):348~351.

[27] 刘凡,介晓磊,贺纪正,等.不同p H 条件下针铁矿表面磷的配位形式及转化特点[J ].土壤学报,1997,34(4):

367~373.

[28] 刘志光,徐仁扣.几种有机化合物对土壤中铁与锰的氧化物还原和溶解作用[J ].环境化学,1991,(5):43.

[29] 谢正苗,朱祖祥,袁可能,等.土壤中二氧化锰对As (Ⅲ

)的氧化及其意义[J ].环境化学,1989,(2):1.[30]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实用技术指南[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1~82.

[31] Mitri ,Najjar S ,Dick YJ ung.Evaluation of Calcium Compounds as Sorbents for In 2Situ Desulfurization with Texaco

Coal G asification Process[J ].A m Chem Soc Div Fuel Chem ,1990,35(4):1473.

[32] 张良全,成思危,严瑞宣.Fe 2O 3对型煤固硫作用的机理探讨[J ].环境科学,1997,18(1):65~68.

[33] 常丽萍,朱素渝,叶俊岭,等.Fe 2O 32SiO 2对燃煤过程中石灰石固硫特性的影响[J ].环境化学,1998,17(6):532

~536.

[34] 王力军,张春雷,吴通好.磁铁矿的制备及其对NO x 的分解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19(6)1~3.

[35] 王力军.氧缺位磁铁矿直接转化SO 2为S 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1997(3):11~13.

[36] 宁平,孙佩石,宋文彪.冶炼厂SO 2软锰矿湿法脱硫研究[J ].环境科学,1997,18(5):68~70.

[37] 宁平,陈亚雄,孙佩石,等.含锰废渣吸收低浓度SO 2生产MnSO 4?H 2O 研究[J ].环境科学,1997,18(6):58~

60.

[38] 陈昭琼,童志权.锰离子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 2的研究.环境科学,1995,16(3):32~34.

[39] 鲁安怀.环境矿物材料在土壤水体大气污染治理中利用[J ].岩石矿物学杂志,1999,18(4):292~300.

[40] Hering J G ,Stumm W.Oxidation and reduction dissolution of minerals[A ].Mi neral 2W ater Interf ace Geochem 2

ist ry [C].Hochella J r M F ,White A F ,eds.Review i n Mi neralogy ,Washington ,D.C.: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

284— 矿物物理化学

 地 学 前 缘 

2000,7(2)

America ,1990.427~466.[41] Joshi A ,Chaudhuri M.Removal of arsenic from ground water by iron oxide 2coated sand[J ].J Envi ronmental En 2

gi neeri ng ,1996,8:769.

N EW ADVANCES IN ENV IRONMEN TAL

MIN ERALO GY OF NA TURAL OXIDES

AND HYDROXIDES OF IRON

AND MAN GAN ESE

L U An 2huai , L U Xiao 2ying , REN Zi 2ping , HAN Li 2rong ,

FAN G Qin 2fing , HAN Y ong

(N ational L ab of M i neral and Rock M aterials ,Chi 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 ng 100083,Chi na )

Abstract :Natural oxides and hydroxides of iron and manganese with surface charges and vari 2able valence elements have relative surface activities on absorption ,oxidation and reduction.They can absorb heavy metals of Cr 6+,Pb 2+,Hg 2+,Cd 2+,As 3+,Cu 2+,Zn 2+,Co 2+,Ni 2+and

anions of NO -3,PO 3-4

,F -,S 2-at different conditions.They can also absorb ,decompose and transform organic compounds of phenol ,ethane ,ethylene and organic acid as well as inorganic compounds of CO 2,NO x and SO 2..The methods of treating polluted water ,soil and air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f the minerals are of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al ,effective ,recom 2taminationless and retrieve metals.It opens up a vast range of prospects for researching and uti 2lizing of environmental mineralogy.

K ey w ords :natural oxides and hydroxides of iron and manganese ;environmental mineralogy ;water ;soil ;air ;disposal of contaminants

384— 2000,7(2)

 地 学 前 缘 矿物物理化学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材料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材料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尤其经掺杂后形成的晶体缺陷结构和性能,被应用或可被应用在固体燃料电池、固体电解质、传感器、高温加热材料、固体电阻器及替代贵金属的氧化还原催化剂等诸多领域,成为化学、物理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1~4]。 1钙钛矿结构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因具有天然钙钛矿(CaTiO3)结构而命名,与之相似的结构有正交、菱方、四方、单斜和三斜构型。标准钙钛矿结构中,A2+和O2_离子共同构成近似立方密堆积,A离子有12个氧配位,氧离子同时有属于8个BO6八面体共享角,每个氧离子有6个阳离子(4A~2B)连接,B2+离子有6个氧配位,占据着由氧离子形成的全部氧八面体空隙。钙钛矿结构的对称性较同种原子构成的最紧密堆积的对称性低,A、B离子大小匹配。各离子半径间满足下列关系: 其中RA、RB、RO分别为A离子、B离子和O2-离子的半径,但也存在不遵循该式的结构,可由Goldschmidt容忍因子t来度量: 理想结构只在t接近1或高温情况下出现,多数结构是它的不同畸变形式,这些畸变结构在高温时转变为立方结构,当t在0.77~1.1,以钙钛矿存在;t<0.77,以铁钛矿存在;t>1.1时以方解石或文石型存在。 2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标准钙钛矿中A或B位被其它金属离子取代或部分取代后可合成各种复合氧化物,形成阴离子缺陷或不同价态的B位离子,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新型功能材料。 2.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材料 钙钛矿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有以下优点:(1)全固态结构,不存在液态电解质所带来的腐蚀和电解液流失等问题;(2)无须使用贵金属电极,电池成本大大降低;(3)燃料适用范围广;(4)燃料可以在电池内部重整。通过电极材料中的掺杂来提高活性,优化碱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参见表1)。用含锰的钙钛矿氧化物作为碱性

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P-N异质结界面势垒研究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绪论. (1) 1.1.引言 (1) 1.2.锰氧化物的研究背景 (2) 1.2.1.早期研究 (2) 1.2.2.近期研究 (3) 1.3.锰氧化物晶体及电子结构 (4) 1.3.1.晶体结构 (4) 1.3.2.电子结构与Jahn-Teller效应 (6) 1.4.锰氧化物体系重要物理性质 (7) 1.4.1.磁电阻效应 (7) 1.4.2.金属绝缘体转变 (8) 1.4.3.锰氧化物的场效应 (9) 1.5.锰氧化物异质结及其研究进展 (10) 1.6.论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内容 (13) 第2章样品制备及其测量方法 (14) 2.1.制备样品 (14) 2.1.1.靶材制备 (14) 2.1.2.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技术制备薄膜 (15) 2.1.2.1.脉冲激光沉积技术介绍 (15) 2.1.2.2.薄膜制备详细过程及工艺参数 (18) 2.2.样品表征及测量 (19) 2.2.1.X射线衍射分析 (19) 2.2.2.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0) 2.2.3.电学性能测量 (21) 2.3.本章小结 (21) 第3章锰氧化物基P-N异质结界面势垒研究 (22) 3.1.研究背景 (22) 3.1.1.界面势垒高度的研究 (22)

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研究

收稿日期:19990913;修订日期:20000110 作者简介:鲁安怀(1962—  ),男,博士,教授,矿物学专业,环境矿物学与环境矿物材料研究方向。基金项目:科学技术部攀登特别支持费资助项目(99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2017);矿物岩石材 料国家专业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环境矿物学研究 鲁安怀,卢晓英,任子平,韩丽荣,方勤方,韩 勇 (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岩石材料国家专业实验室,北京100083) 摘 要:带有表面电荷及含有变价元素的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表面吸附与 氧化还原等化学活性。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它们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Cr 6+,Pb 2+,Hg 2+, Cd 2+,As 3+,Cu 2+,Zn 2+,Co 2+,Ni 2+等重金属离子有吸附作用和对NO -3,PO 3-4,F -,S 2-等阴离子有吸附作用与氧化作用,并对苯酚、乙烷、乙烯、合成有机酸等有机物具有吸附和转化降解 作用,还对CO 2,NO x 和SO 2等具有分解转化作用。利用这些矿物的环境属性治理水体、土壤 及大气污染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及有用金属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展现出广 阔的环境矿物学研究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天然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水体;土壤;大气;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P58714;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0)02047311 环境矿物学是研究天然矿物与地球表面各个圈层之间交互作用及其反映自然演变、防治生态破坏、净化环境污染及参与生物作用的科学。环境矿物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矿物作为反映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环境变化的信息载体,研究矿物影响人类健康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本质及其防治方法,研究开发矿物具有治理环境污染与修复环境质量的基本性能以及研究纳米级别上矿物与生物发生交互作用的微观细节与机理等[1]。天然铁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的代表性矿物种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针铁矿、软锰矿和硬锰矿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过去人们对如何从这些矿物中提取有用组分———资源属性作过深入研究,如今对这些矿物在环境评价与污染治理中开发有用性能———环境属性正在开展有益的探讨[2,3]。事实上它们也正在成为天然矿物净化污染方法方面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4~9]。 本文就天然铁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在水体、土壤及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天然铁锰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的研究水平与应用前景。 1 水体污染治理 地表水体污染是构成目前环境污染现状令人十分担忧的一个问题。地下水高氟、高砷— 374—第7卷第2期2000年4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Beijing )Vol.7No.2Apr.2000

国家标准《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 编制说明 金川集团有色公司 二00九年二月

1.任务来源 本标准计划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综字[2007]237号文件《关于下达2007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项目序号20079113-T-610,由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计划于2009年完成。 2.编制原则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是锂离子电池用新材料,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该标准旨在加强供需双方的技术理解和交流,指导和规范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满足市场相关领域的不同需求。 3.编制情况 标准格式按GB/T1.1-2000标准要求编写。标准制定起草工作开展后,主要查阅了国外同类产品标准和国内有关企业技术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对比分析,并对国内的生产和使用状况进行调研整合后,经起草单位与用户多次探讨、协商,与2009年2月提出该“标准预审稿”。 4.产品行业背景 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单体工作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对现有材料和电池设计技术的改进以及新材料的出现,锂离子电池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展,它将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服务于人类,已成为本世纪的研发热点。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 x Co y Mn1-x-y O2具有同LiCoO2和LiNiO2一样的α-NaFeO2结构和理论比容量,但是这种材料具有LiCoO2、LiNiO2等其它正极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1. 钴酸锂由于价格昂贵、安全性能差而不适合作为动力电池;2. 锰酸锂具有低成本、环保、安全性好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低、循环性能差、碳做负极时锰的溶解问题突出;3. 镍酸锂合成条件要求苛刻,而且循环性能不好,安全性能差;4. 镍钴酸锂容量比钴酸锂有所提高,但制备成本高、过充存在安全性问题;5. 磷酸铁锂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安全性好等优势,但其体积能量密度较低。相比较而言,LiNi x Co y Mn1-x-y O2的理论比容量较高,约278mAh/g,循环性能好,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小于2%),振实密度大,能量密度高,实际比容量可达140-180mAh/g(同镍、钴、锰比例有关),合成方法简单可行,克服了LiMn2O4、LiNiO2、LiCoO2及LiFePO4的部分缺点,因此成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特别是小型动力电池的首选材料之一。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主要面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厂商,用该材料可以合成出性能优异的LiNi x Co y Mn1-x-y O2三元素正极材料。由于三元素正极材料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而深受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目前,三元素正极材料技术刚刚成熟,2007年日本韩国的市场大概有2000吨,国内市场刚刚起步,预计08年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长,三元素正极材料及其中间体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世界主要的生产厂家有OMG、3M公司和日本田中化学等。 5.文献检索情况

锰氧化物

1.1 钙钛矿锰氧化物基本物性1.1.1晶体结构 钙钛矿锰氧化物的通式可以写为:(R,A) n+1Mn n O 3n+1 (其中R为稀土元素, A为碱土元 素),通常也称作Ruddlesden-Popper (RP)相。在RP化合物中,“n”代表MnO 6 八面体顺着晶 体[001]方向堆垛的层数。如图1.1所示,单层n = 1的(R,A) 2MnO 4 化合物具有二维的 K 2NiF 4 结构,由一层MnO 6 八面体层和一层(R/A, O)交替堆垛组成。n = 2的双层 (R,A) 3Mn 2 O 7 和n = 3的三层(R,A) 4 M 3 O 10 化合物分别有两层MnO 6 八面体和三层MnO 6 八面 体与一层(R/A, O)交替堆垛组成。n = ∞ 的化合物(R,A)MnO 3 具有无穷层的三维钙钛矿结 构。其中结构为(R,A) 3Mn 2 O 7 和(R,A)MnO 3 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的部分化合物表现出CMR 效应。 图1.1 Ruddlesden-Popper 系列钙钛矿结构化合物(R,A)n+1M n O 3n+1 (n = 1, 2, 3, and ∞),其中R 代表 三价稀土元素,A 代表二价碱土元素,M 代表过渡金属元素[12] ABO 3 型钙钛矿锰氧化物归属于中R-P 系列n=∞的情况[13]。未畸变的钙钛矿型锰氧化物是具有Pm3m 对称性的立方结构,如图1.2所示。如果以A 原子为立方晶胞的顶点,则O 和B 原子分别处于面心和体心的位置。另外,ABO 3 型结构晶体还可以看成由AO 层和BO 层交迭构成。实际的锰氧化物一般都有结构畸变,其原因之一来自于Mn 3+ 离子引起的Jahn-Teller (JT)畸变。 图1.2:未畸变的钙钛矿型型锰氧化物的结构示意简图 1.1.2电子结构 如前所述,钙钛矿型锰氧化物中的Mn 位于氧八面体的中心。在立方晶场的 n = 1 n = 2 n = 3 n = ∞ (R,A)2MO 4 (R,A)3M 2O 7 (R,A)4M 3O 10 (R,A)MO 3 2 前 言

沉积物中铁、锰的形态分析

实验十一沉积物中铁、锰的形态分析 前言 为了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自净规律、致毒作用机理以及最后归趋等环境化学行为,不仅要了解污染物的数量,而且还要研究其存在的化学形态,因为不同的化学形态具有不同的化学行为、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例如,对水中溶解态金属来说,甲基汞离子的毒性大于二价无机汞离子;游离铜离子的毒性大于铜的络离子;六价铬的毒性大于三价格;而五价砷的毒性则小于三价砷。对于沉积物中的结合态金属来说,交换态金属离子的毒性大于与有机质结合的金属及结合于原生矿物中的金属等。因此,在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等化学行为和生物效应时,不但要指出污染物的总量,同时必须指明它的化学形态及不同化学形态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影响化学形态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他化学物种、水生生物、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土壤、岩石、沉积物、固体悬浮颗粒物质的表面性质等,因此化学形态变化过程的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化学形态变化过程的研究可借助于各种能确定化学形态存在的方法,包括各种已有的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来进行;当考虑生物代谢作用时,还要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当研究化学形态变化的环境效应、健康效应或生态效应时,还要采用毒理学方法或生态毒理学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计算,或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应的模型计算等方法进行模拟。还可将这些方法适当组合来进行研究。 沉积物是从水体中沉降下来的固体物质,其中所含的金属化合物,一般认为它们是难溶化合物,由于沉积物的吸附水带来的可溶性盐类的量应是极少的。除一部分来源于矿物质风化的碎屑产物外,相当一部分是在水体中由溶解态金属通过吸附、沉淀、共沉淀及生物作用转变而来的。对铁、锰来说,简单的难溶化合物形态主要有:氢氧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化物、磷酸盐、各种难溶有机螯合物以及金属单质等。沉积物中不同形态金属含量的分配比与沉积物的颗粒组成及各种金属离子自身的性质有关,更与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关。 形态分析是根据所用的溶剂体系,把物质存在的极其复杂的化学形态,以其溶解度或稳定性的差异区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形态加以表征。通过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化学形态分析,能够取得它们在环境中化学行为的有价值的信息。污染物在底质中的沉积,既可能是它们在环境中的归宿,也可以是产生二次污染的污染源,这一切就取决于它们存在的化学形态的稳定性。 一实验目的 1. 明确环境污染物化学形态分析的环境化学意义。 2. 了解并掌握用化学提取法进行沉积物中铁、锰化学形态分析的方法。 3. 掌握原子吸收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中选择钢铁厂最具特征铁和锰两个元素,用HF–HNO3–HClO4消煮沉积物制备的待测液,直接用乙炔–空气火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定溶液中的Fe和Mn。但待测液中的Al、P和高含量的Ti,对测铁有干扰,可加入

Birnessite型锰氧化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Birnessite型锰氧化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吴忠帅张向东*臧健荣欣 (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 110036) 摘要通过水热法、氧化还原沉淀法、溶胶-凝胶法、高温固相化学反应法、模板法等常见层状Birnessite锰氧化物的合成方法的介绍,阐述了二维层状锰氧化物的合成及反应产物控制,综述了Birnessite 锰氧化物在功能性材料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关键词层状水钠锰矿合成锰氧化物 Recent Progress on the Synthesis of Birnessite-type Manganese Oxide Wu Zhongshuai, Zhang Xiangdong*, Zang Jian, Rong Xin (College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cent process on the synthesis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ayered birnessite manganese oxide through six synthetic methods. The methods included hydrothermal method, redox precipitation method, sol-gel method, high temperature solid phase chemical method, templating reaction.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birnessite-type manganese oxide to be used in the functional material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Layered, Birnessite, Synthesis, Manganese oxide Birnessite(以下简写Bir)型锰氧化物(亦称水钠锰矿,分子式Na4Mn14O27·9H2O[1]),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土壤及沉积物中,是一类二维层状[2]锰氧化物,层间距约0.7nm[1,3,4]。其片层由锰氧八面体MnO6共边或共角构成,层间由水分子、Na+(或其它金属离子)离子交互占据填充。层结构上每隔6个锰氧八面体MnO6就有一个空位,使得整个八面体层带负电荷,与嵌入层间的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保持层状结构的稳定。 由于Bir型锰氧化物具有的特殊层状结构,决定了它有很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导电性、磁性、离子交换、催化、选择性吸附等。利用其结构和性质制备的材料在很多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做为分子筛[5~9]、离子交换器[7,11]、高效催化剂[12,13]、磁性材料[14]、二次电池电极材料[15~17]、电化学[17~19]、选择性吸附剂[20~23]、纳米复合材料[24~26]和硫化处理剂[27]等。因此,相关研究引起了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Bir型锰氧化物常见的合成方法有水热法[28~34]、氧化还原沉淀法[35~43]、溶胶-凝胶法[44,45]、高温固相化学反应法[46~48]、模板法[7,49~56]等。本文重点综述了Bir型锰氧化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它们在功能性材料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1 水热法 水热法是液相反应的一种,一般在100~300℃间温和条件下完成反应。该方法应用于制备Bir,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体反应物,如氧化物、氢氧化物或Mn(NO3)2、MnSO4等无机锰盐溶解于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溶液,经搅拌后,转移到高压釜中,控制一定的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 吴忠帅男,24岁,硕士生,现从事锰氧化物合成及应用研究。*联系人,E-mail: xd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00940.html, 辽宁省科技厅基金(20031028)沈阳市科技局基金(1022037-1-07)资助项目 2005-09-27收稿,2006-01-19接受

(完整版)钙钛矿结构示意图

一、钙钛矿结构示意图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是结构与钙钛矿CaTiO3相同的一大类化合物,钙钛矿结构可以用ABO3表示(见上图),A位为稀土元素,阳离子呈12配位结构,位于由八面体构成的空穴内;B位为过渡金属元素,阳离子与六个氧离子形成八面体配位。钙钛矿型催化剂在中高温活性高,热稳定性好,成本低。研究发现,表面吸附氧和晶格氧同时影响钙钛矿催化活性。较低温度时,表面吸附氧起主要的氧化作用,这类吸附氧能力由B位置金属决定;温度较高时,晶格氧起作用,不仅改变A、B 位置的金属元素可以调节晶格氧数量和活性,用+2或+4价的原子部分替代晶格中+3价的A、B原子也能产生晶格缺陷或晶格氧,进而提高催化活性。 二、双钙钛矿结构示意图 近年来,双钙钛矿型氧化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双钙钛矿的通式可表示为A2B’B’’O6,标准的A2B’B’’O6型氧化物可以看作是由不同的BO6八面体规则的相间排列而成。一般情况下B′和B″是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其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A2B’B’’O6结构双层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呈NaCl型结构相见排列。多数情况下双层钙钛矿氧化物结构也将发生畸变,它的结构一般由离子

大小、电子组态和离子间相互作用等决定,而且双钙钛矿结构中B’O6和B’’O6八面体的稳定性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B′位、B″位离子相应的氧化物越稳定,则钙钛矿结构越稳定。双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近年已成为材料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理论角度上看,双钙钛矿氧化物材料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变换组合,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Sr2FeMoO6属于典型的A2B’B’’O6结构氧化物,其理想形式为Fe3+和Mo5+分别有序地占据B′和B″位置,FeO6八面体和MoO6八面体在三维空间以共角顶的方式相间排列组成三维框架,Sr2+则填充在由8个八面体所围成的空隙的中心位置,如上图所示。实际上,由于占据A位、B′位及B″位的Sr2+、Fe3+、Mo5+并不是像标准立方双钙钛矿结构那样完全匹配,因此,在常温下其结构并非为立方对称,而是沿c轴方向有一个拉伸,畸变为四方对称结构。大量的研究表明,Sr2FeMoO6中存在Fe/Mo离子的反位缺陷(反位缺陷是指Fe离子占据Mo位而Mo离子占据Fe位),而且反位缺陷对Sr2FeMoO6的电输运性质和磁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纳米尺寸锰氧化物磁性质和电荷有序性

Magnetic and charge ordering in nanosized manganites (纳米尺寸锰氧化物的磁性质和电荷有序性) 文章中涉及概念及定义 电荷有序:不同带电阳离子在氧化物中特定的晶格位置的有序排列称为电荷有序,电荷有序是在混合价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自旋交换作用:电子自旋之间存在交换作用,自旋交换作用不仅可以驱使原子的自旋磁矩平行排列,也可以驱使它们反平行排列。自旋平行排列的情形称为铁磁性。自旋反平行排列并且相邻磁矩大小相等的情形为反铁磁性,这种情况下物质内磁矩完全抵消;自旋反平行排列并且相邻磁矩大小不相等的情形为亚铁磁性,这种情况下磁矩未完全抵消。 超交换作用:克拉默斯认为反铁磁性物质中的被非磁性离子隔开的磁性离子以非磁性离子为媒介实现的交换作用。这是反铁磁性物质自发磁化的机理。 交换偏置场:包含铁磁(FM)/反铁磁(AFM)界面的体系在外磁场中从高于反铁磁奈尔温度冷却到低温后,铁磁层的磁滞回线将沿磁场方向偏离原点,同时伴随着矫顽力的增加,其偏离量被称为交换偏置场(记为HE)。这一现象被称之为交换偏置,有时称体系存在单向各向异性。

Jahn–Taller-type electron–lattice distortion:当占据能级的电子数小于能级的简并度时,体系会自发从高对称的几何组态畸变为低对称的几何组态,同时轨道简并进一步解除,使其在能量上更稳定,在反铁磁性体块晶体中,由于Jahn–Taller效应,随温度降低,晶格发生畸变。 洪特耦合(双交换作用):以钙钛矿锰氧化物为例,Mn离子处在O2-八面体中,在双交换机制中,有两种类型的3d电子,一种是能量较低局域在Mn周围的t2g电子,另一种是能量较高在Mn-Mn之间跳跃的e g电子。e g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自旋方向保持不变,否则会引起能量的增加。而根据洪特法则(电子壳层半满,电子填充趋于同向,而电子壳层过半,填充进来的电子只能及之前的电子反向的填充规则),Mn局域的t2g电子及这个巡游的e g电子趋于同向排列以达到局域最稳定状态,这样就使得不同的Mn原子的总磁矩趋于同向,系统呈FM状态。简单的说,双交换就是以巡游e g电子为媒介,在Hond法则下导致局域磁矩趋于同向排列的机制。 超顺磁性(super-paramagnetism):如果磁性材料是一单畴颗粒的集合体,对于每一个颗粒而言,由于磁性原子或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很强,磁矩之间将平行取向,而且磁矩取向在由磁晶各向异性所决定的易磁化方向上,但是颗粒及颗粒之间由于易磁化方向不同,磁矩的取向也就不同。现在,如果进一步减小颗粒的尺寸即体积,因为总的磁晶各向异性能正比于K1V,热扰动能正比于kT(K1是磁晶各向异性常数,V是颗粒体积,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样品的绝对温度),

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去除水体砷(III)的性能研究

收稿日期: 2016-10-09基金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5JCZDJC33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43136) 作者简介:林丽娜(1991—),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砷污染土壤的生物化学修复研究。E-mail : linlina91@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00940.html, *通信作者:宋正国E-mail : forestman1218@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00940.html, 摘 要:采用浸渍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F 1M 1BC 10,F 1M 3BC 20,F 1M 4BC 25,F 3M 1BC 20),采用SEM , XPS 和FTIR 表征方法分析了几种复合材料与生物炭表面性质的差异,比较了4种不同配比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砷(Ⅲ)去除性 能,分析了不同投加量的吸附材料对砷(Ⅲ)去除效率及吸附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生物炭相比,炭、铁和锰不同配比的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比表面积明显增大,由61.0m 2·g -1增加到208m 2·g -1,孔径变小,由23.7nm 下降到2.76nm ;碱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材料表面形成了MnOx 、FeOx 。与生物炭相比,4种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砷(Ⅲ)的动力学吸附量大小与去除率顺序 依次为F 1M 4BC 25>F 1M 3BC 20>F 1M 1BC 10>F 3M 1BC 20>BC 。F 1M 4BC 25(m 铁∶m 锰∶m 炭=1∶4∶25)是去除砷(Ⅲ)最优的复合材料,在用量为0.016g ·mL -1时,对砷(Ⅲ)的去除率可达82.6%,是生物炭去除率的2.3倍。研究表明,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是一种潜在的去除水体 砷污染的炭基材料。关键词: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砷(Ⅲ);去除效率 中图分类号: X703.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6819(2017) 02-0182-07doi :10.13254/j.jare.2016.0238 Preparation of Biochar-Ferro Manganese Oxid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operties of Removal of Arsenic (芋)from Aqueous Solution LIN Li-na 1,2,HUANG Qing 1,2,LIU Zhong-qi 2,SONG Zheng-guo 2*(1.School of Land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Sheny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0,China;2.Agro-Environmental Protec -tion Institute,Ministry of Agriculture,Tianjin 300191,China ) Abstract :By impregnation method for four kind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biochar-ferro manganese oxide composite (FMBC )material (F 1M 1BC 10,F 1M 3BC 20,F 1M 4BC 25,F 3M 1BC 20)were prepared.FMBC materials at four different ratio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SEM,XPS,and FTIR and the As (Ⅲ)removal efficiencies and adsorbing capacities were studied.When comparing the FMBC with biochar (BC ),the specif -ic surface area increased from 61.0m 2·g -1to 208m 2·g -1,the pore diameter decreased from 23.7nm to 2.76nm,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basic functional groups increased.MnOx and FeOx were created on surface of FMBC.The As (Ⅲ)removal efficiency and adsorbing capacity us -ing different ratios of FMB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BC.The As (Ⅲ)removal efficiencies and adsorbing capacities were in the order of F 1M 4BC 25>F 1M 3BC 20>F 1M 1BC 10>F 3M 1BC 20>BC,and the As (Ⅲ)removal rate of F 1M 4BC 25 (Fe ∶Mn ∶biochar=1∶4∶25,mass ratio )(82.6%)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C (35.4%)when their dosage was 0.016g ·mL -1.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FMBCs would be potential carbon sorbents for removing As (Ⅲ)from polluted waterbodies. Keywords :biochar-ferro manganese oxide composite ;As (Ⅲ); removal rate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年3月·第34卷·第2期: 182-188March 2017·Vol.34· No.2:182-188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林丽娜,黄 青,刘仲齐,等.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去除水体砷(Ⅲ)的性能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34(2) :182-188.LIN Li-na,HUANG Qing,LIU Zhong-qi,et al.Preparation of Biochar-Ferro Manganese Oxid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operties of Removal of Arsenic (Ⅲ)from Aqueous Solu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7,34(2) :182-188.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去除水体砷(Ⅲ)的性能研究 林丽娜1,2,黄 青1,2 ,刘仲齐2,宋正国2* (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沈阳110000;2.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300191)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材料(1)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尤其经掺杂后形成的晶体缺陷结构和性能,被应用或可被应用在固体燃料电池、固体电解质、传感器、高温加热材料、固体电阻器及替代贵金属的氧化还原催化剂等诸多领域,成为化学、物理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1~4]。1 钙钛矿结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因具有天然钙钛矿(catio3)结构而命名,与之相似的结构有正交、菱方、四方、单斜和三斜构型。标准钙钛矿结构中,a2+和o2_离子共同构成近似立方密堆积,a离子有12个氧配位,氧离子同时有属于8个bo6八面体共享角,每个氧离子有6个阳离子(4a~2b)连接,b2+离子有6个氧配位,占据着由氧离子形成的全部氧八面体空隙。钙钛矿结构的对称性较同种原子构成的最紧密堆积的对称性低,a、b离子大小匹配。各离子半径间满足下列关系: 其中ra、rb、ro分别为a离子、b离子和o2-离子的半径,但也存在不遵循该式的结构,可由goldschmidt容忍因子t来度量: 理想结构只在t接近1或高温情况下出现,多数结构是它的不同畸变形式,这些畸变结构在高温时转变为立方结构,当t在0.77~1.1,以钙钛矿存在;t<0.77,以铁钛矿存在;t&1.1时以方解石或文石型存在。2 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的研究进展标准钙钛矿中a或b位被其它金属离子取代或部分取代后可合成各种复合氧化物,形成阴离子缺陷或不同价态的b位离子,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新型功能材料。2.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材料钙钛矿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有以下优点:(1)全固态结构,不存在液态电解质所带来的腐蚀和电解液流失等问题;(2)无须使用贵金属电极,电池成本大大降低;(3)燃料适用范围广;(4)燃料可以在电池内部重整。通过电极材料中的掺杂来提高活性,优化碱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参见表1)。用含锰的钙钛矿氧化物作为碱性溶液中的阴极材料,获得了好的结果。因为元素锰的d电子结构在锰的三价和四价两种氧化物之间快速传递,表现出很高的电子导电性及良好的电极可充性[5]。通过掺杂pb、co、ba、ca、sr等元素的复合钙钛矿结构,获得掺杂后的改性电极材料,pb的掺入会对mn—o的成键状态和mno2晶格内的结晶水产生影响,使mn2p3.2能级产生化学位移,结合能增大,mn—o离子性增加,共价性减小。经过对改性电极的充放电机理实验,纳米掺杂后电池的放电容量提高40%以上[6]。la1-xsrxfe1-ycoyo3作为一种混合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子导电性能和离子导电性能,与la0.9sr0.1ca0.8mg0.2o3、ce0.9gd0.1o1.95等新一代中温固体氧化物电解质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la1-xsrxfe1-ycoyo3体系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中温sofc阴极材料[7]。mather等[8]用硝酸盐与尿素熔融燃烧法制备了金属阳极陶瓷材料nisrce0.9yb0.1o3-δ,实验结果表明co的加入可降低烧结温度,可获得高的阳极孔隙率有利于阳极和电解质的吸附,经分析阳极上的亚微孔结构微粒由镍和钙钛矿粒子组成。然而,现有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离子电导率低,高温下呈现电子或氧离子导电性。在燃料电池应用研究中,高温下器件可稳定运行,但器件的效率或功率较低。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电解质时,须在大于700℃的高温下使用。因此,离子导电性高、温度使用范围宽的固体电解质及电极材料研究是今后的主要目标。现有的基质材料mnceo3因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的问题,实现实用化仍存在一定难度;基质材料mnzro3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但材料离子电导率低,其燃料电池的功率很难满足要求。2.2 钙钛矿锰氧化物磁制冷材料磁制冷是利用固体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来达到制冷的目的。磁卡效应(magnetocaloriceffect,mce)是指当分别对磁性材料等温磁化和绝热退磁时该材料相应地放热和吸热的一种现象。对于钙钛矿氧化物磁制冷材料,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或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其等温磁化m_h曲线或等磁场下的m_t曲线,计算样品在tc温度下的磁熵变(即最大磁熵变),以此判断该材料作为磁制冷工质的可行性[13]。如果a位被离子半径更小的离子或b位被离子半径更大的离子取代,那么取代的结果使容差因子减小,晶格收缩,铁磁耦合变小,从而使磁熵变减小。szewczyk等[14]、陈伟等[15]以lamno3为基质材料用ca、k、sr、ti为掺杂离子详尽研究了不同磁场下掺杂后lamno3的最大磁熵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的改进BCR方法

BCR连续提取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 ?1、重金属形态 ?2、重金属形态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 ?3、本实验的目的 ?4、实验原理 ?5、实验步骤 ?6、数据处理 1.重金属形态 ?重金属形态是指重金属的价态、化合态、结合态、和结构态四 个方面,即某一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以某种离子或分子存在的实际形式。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通过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各种 作用,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并表现出不同的活性。 ?元素活动性、迁移路径、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等主要取决于其形 态,而不是总量。故形态分析是上述研究及污染防治等的关键 2、重金属形态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 ?自Chester 等(1967)和Tessier 等(1979)的开创性研究以来, 元素形态一直是地球和环境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了矿物相分析、数理统计、物理分级和化学 物相分析等形态分析方法。

?由于自然体系的复杂性,目前对元素形态进行精确研究是很困 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诸多方法中,化学物相分析中的连续提取(或逐级提取) (Sequential extraction) 技术具操作简便、适用性强、蕴涵信息丰富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逐级提取(SEE) 技术的发展历程 ?60~70年代(酝酿期) ?以Chester 和Hughes(1967) 为代表的一些海洋化学家尝试 用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溶蚀海洋沉积物,将其分成可溶态和残留态两部分,进而达到研究微量元素存在形态的目的。 ?70 年代末(形成期)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Tessier et al. (1979) 用不同溶蚀能力的化学试剂,对海洋沉积物进行连续溶蚀和分离操作,将其分成若干个“操作上”定义的地球化学相,建立了Tessier 流程。 ?80 年代(发展期) ?不同学者在对Tessier 流程改进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20 多种逐级提取流程。其中,影响较大的逐级提取流程有Salomons 流程(1984) 、Forstner 流程(1985) 、Rauret et al流程(1989) 等。 ?90 年代(成熟期) ?为获得通用的标准流程及其参照物,由BCR 等主办的以“沉积物和土壤中的逐级提取”(1992) 、“环境风险性评价中淋滤/ 提取测试的协和化”(1994) 和“敏感生态系统保护中的环境分析化学”(1998) 等为主题的欧洲系列研讨会先后召开,并分别出版了研究专刊。 ?Ure et al. (1993) 在Forstner (1985) 等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Ure 流程,后经Quevauviller et al. (1997 ,1998) 修改,成为BCR 标准流程,并产生了相应的参照物(CRM 601) 。 ?BCR 为欧洲共同体参考物机构( 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的简称,是现在欧盟标准测量和测试机构(Standards 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Programme ,缩写为SM &T) 的前身。 ?Rauret et al. (1999) 等对该流程作了改进,形成了改进的BCR

钙钛矿锰氧化物低维纳米结构研究进展

第30卷 第4期 无 机 材 料 学 报 Vol. 30 No. 4 2015年4月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pr., 2015 收稿日期: 2014-07-14; 收到修改稿日期: 2014-09-2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4122, 11134004);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基金(2009ZX02101-4);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 助(XCL-004)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1174122, 11134004); Key Special Program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2009ZX02101-4); Jiangsu Provincial Six Talent Peaks Fwnding (XCL-004) 作者简介: 李 磊(1990–), 男, 硕士研究生. E-mail: lilei7151990@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00940.html, 通讯作者: 朱信华, 教授. E-mail: xhzhu@https://www.360docs.net/doc/911100940.html, 文章编号: 1000-324X(2015)04-0337-08 DOI: 10.15541/jim20140364 钙钛矿锰氧化物低维纳米结构研究进展 李 磊, 梁笠智, 吴 恒, 梁 爽, 朱瑛莺, 朱信华 (南京大学 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3) 摘 要: 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由于同时存在电荷、自旋、轨道、晶格等多种自由度, 它们之间很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竞争导致了一系列新颖的物理现象, 如庞磁电阻效应、巨磁熵效应、绝缘体-金属转变、电子相分离、电荷/轨道有序等现象, 使其成为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微电子器件日趋集成化和微型化, 其特征尺寸越来越小, 目前基于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微电子器件的特征尺寸已经进入纳米尺度。在纳米尺度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 表现出与薄膜及块材不同的电、磁输运特性, 在新一代微电子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人们在钙钛矿锰氧化物低维纳米结构制备、电磁输运特性测量、微结构表征及理论模拟方面, 都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此进行了评述。首先, 概述了钙钛矿锰氧化物低维纳米结构的微结构研究进展; 介绍了钙钛矿锰氧化物低维纳米结构的电子相分离及电荷有序现象; 评述了其电磁输运特性的纳米尺度表征; 讨论了钙钛矿锰氧化物低维纳米结构在自旋电子学、磁随机存储器和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了未来钙钛矿锰氧化物低维纳米结构研究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 键 词: 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 低维纳米结构; 物性与微结构表征 中图分类号: TQ174 文献标识码: A Advances on Low-dimensional Perovskite Manganite Nanostructures LI Lei, LIANG Li-Zhi, WU Heng, LIANG Shuang, ZHU Ying-Ying, ZHU Xin-Hua (National Laboratory of Solid State Microstructures, School of Physic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In the perovskite-type manganese oxides, multi-degrees of freedom such as charge, spin, orbital and crystal lattice coexist simultaneously, and the strong completing interactions among them result in a series of novel physical phenomena such as 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giant magnetic entropy effect,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electronic phase separation and charge/orbital ordering, which make them become attractive issu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Advances in integr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s have resulted in their feature sizes continued to be decreased, and now the feature sizes of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perovskite-type manganese oxides are down-scaled into nanometered sizes. At nanoscale perovskite-type manganese oxides exhibit apparent size effects and possess the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transport properti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 bulk and film counterparts, which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a new generation of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In recent years, many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fabrication,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y measurements of the low -dimensional perovskite manganite nanostructures, and also in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