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的塔吊桩基础的计算

合集下载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

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一、桩基础数量计算1.桩基数量计算的基本公式为:N=L/(S+P),其中N为需要的桩数,L 为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S为桩的间距,P为桩的排距。

该公式适用于桩基的平面布置情况。

2.桩基数量计算的细化公式为:N=(L+l)/S,其中N为需要的桩数,L 为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l为建筑物两端的投影长度,S为桩的间距。

该公式适用于桩基的非对称布置情况。

3.桩基数量计算的考虑因素包括建筑物的荷载、土壤的承载力和桩的承载力。

具体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规范和现场调查结果来确定,以确保桩基的稳定和安全。

二、桩基础材料计算1.桩基础材料计算包括桩的长度、直径和总体积的计算。

桩的长度一般要求超过地下水位,以确保钢筋不会被腐蚀。

桩的直径一般根据桩的类型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桩的总体积通过桩长和桩的截面积计算得出。

2.桩基础材料计算还需要考虑桩的原材料消耗,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钢筋的计算一般遵循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根据桩的直径、长度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混凝土的计算一般按照桩的长度和截面积来确定,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用量。

三、桩基础人工计算1.桩基础人工计算包括桩的施工人工和机械设备的计算。

施工人工的计算一般按照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时间来确定。

机械设备的计算一般根据施工工艺和现场条件来确定,包括起重机械、打桩机和挖掘机等。

2.桩基础人工计算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其他人工费用,如运输费用、安全费用和临时设施费用等。

这些费用一般通过现场调查和施工管理来确定。

综上所述,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涉及桩基数量计算、桩基材料计算和桩基人工计算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确定桩基础工程的数量和材料用量,确保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桩基础)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桩基础)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桩基础)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5、《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6、《地基及基础》(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第二版);7、建筑、结构设计图纸;8、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设计依据1、塔吊资料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条件及周边环境情况,选用1台QTZ160自升塔式起重机。

塔身自由高度56m,最大吊运高度为203米,最大起重量为10t,塔身尺寸为1.70m×1.70m,臂长65m。

2、岩土力学资料,(BZK8孔)比较桩基础塔吊基础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桩基础按非工作状态计算,受力如上图所示:F k =850.0kNG k =25×4×4×1.50=600kN F h =70kNM k =3630+70×1.50=3735kN.m四、 单桩允许承载力特征值计算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按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参数计算A p =πr 2=0.5027m 2Pa ra sa a R R R R ++= (DBJ15-31-2003)(10.2.4-1)MPa f MPa f C C rp rs 10;10;05.0;40.021====kN l q u R i sia sa 9.1488)7.06076.1340(8.01415926.3=⨯+⨯⨯⨯==∑kNR kN A f C R kN h f C u R kN h f C u R a P rp pa r rs p ra r rs p ra 3.50076.20102.10056.5029.14886.20104.01415926.310104.02.10050.1101005.08.01415926.38.08.06.5025.0101005.08.01415926.38.08.0231322321=+++==⨯⨯⨯⨯===⨯⨯⨯⨯⨯⨯===⨯⨯⨯⨯⨯⨯==2)、桩身截面强度计算p c c A f ψ=0.7×16.7×103×0.5027=5877kN式中:c ψ=0.7;f c =16.7×103kN/m 2;A p =0.5027m 2 2、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C25砼:E c =2.80×104N/mm 2=3.15×107kN/m 2,f tk =1.78×103kN/m 2 Es=2.0×108kN/m 2, %5625.0%)3.0%65.0(400200080020003.0=-⨯--+=g ρ⎥⎦⎤⎢⎣⎡⎪⎪⎭⎫⎝⎛-+=20201232d E E d d W g c S ρπ =])206.08.0(%5625.0)11080.2100.2(28.0[328.014.32782⨯-⨯⨯-⨯⨯+⨯ =0.07226m 328.007226.020⨯==d W I O =0.0289m 4 EI=0.85E c I 0=0.85×2.80×107×0.0289=687820535068782053.11035⨯⨯==I E mb c α=0.60m -1 (DBJ15-31-2003)(10.2.19)式中:m=35×103kN/m 4 oa χ=0.01mb 0=0.9(1.5d+0.5)=1.53m桩长L =15.96m·L=0.60×15.96=9.576>4,按α·L=4查表 得:x ν=2.441;m ν=0.768;2=m γ(按圆形截面取值);kN G F N kk k 5.36241=+=;8.0=N ξ 27865.0%5625.011080.2100.2148.0)1(14m E E d A g c s n =⎥⎦⎤⎢⎣⎡⨯⎪⎪⎭⎫ ⎝⎛-⨯⨯+⨯=⎥⎦⎤⎢⎣⎡-+=πρπ )1)(2225.1(10ntk m kNg mtk m Ha A f N W f a R γξργν++=(DBJ15-31-2003)(10.2.22)kNR Ha 7.236)65.01078.125.3628.01(%)5625.02225.1(768.005286.01078.126248.033=⨯⨯⨯⨯+⨯⨯+⨯⨯⨯⨯= 3、 单桩抗拔力特征值计算09.0G l q u R i sia i p a t +=∑λ (DBJ15-31-2003)(10.2.10) =950.9+180.5=1131.4kNisia i p l q u ∑λ=3.14×0.8×(0.4×40×13.76+0.6×60×0.7+0.7×100×1.0+0.7×180×0.5)=950.9kN 0.9G 0=0.9×π×0.42×15.96×25=180.5kN五、 单桩桩顶作用力计算和承载力验算12ii 2)22.1(222.137354600850⨯⨯⨯⨯±+==362.5±1100.4()⎪⎩⎪⎨⎧=<-⎩⎨⎧==<=)(0.10819.7370.587776.60082.19.1462单桩抗拔力满足要求单桩承载力满足要求kN R kN kN A f kNR kN ta pc c z ψ 3、 水平力作用下:H ik =nH k (DBJ15-31-2003)(10.2.1-3)470==17.5kN<R Ha =236.8kN (满足要求) 六、 抗倾覆验算根据上图所示,可得:倾覆力矩 m kN H F M M h .43584.10703630=⨯+=⨯+=倾 抗倾覆力矩i b 22)(⨯+⨯+=ta k k R aG F M 抗 m kN .6.86638.20.1081226.3)600850(=⨯⨯+⨯+=故由上述计算结果,得6.199.143586.8663>==倾抗M M (抗倾覆满足要求) 七、 承台受冲切、受剪切承载力验算按照广东省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明确承台受冲切、受剪切承载力采用验算h 0的高度来判断。

塔吊桩基础计算

塔吊桩基础计算

塔吊桩基础计算书1、塔吊的基本参数塔吊及桩基础参数如下:塔吊型号:QTZ63 倾覆力矩M2=1583KN·m水平力F h=69.5KN 塔吊自重G1=320KN基础承台尺寸5×5×1.25m钻孔灌注桩直径0.8m 埋土深度d1=15m基础平面图如下:0.71 1.610.72.桩基承载力计算(1)、桩基荷载:承台自重G2=5×5×1.25×24=750KN垂直力P=G1+G2=320+750=1070KN最大倾覆力矩M max=M2+F v h=1583+69.5×1.5=1687.25KN单根钻孔灌注桩桩自重 G= gπR2L=2.5×9.8×3.14×0.42×15=184.6KN(2)、桩基竖向受力计算单桩竖向受力 ∑∑±±+=22ii y i i x x x M y y M n G P N =1.2×(1070+184.6)/4±1.0×1687.25×3.6/2×3.62=376.4±331.4max N =707.8KN min N =45KN桩承载力 p pk p s sk s Q Q R γηγη//+=桩中心距 a S =3.6m m 4.04.0442=⨯⨯==πππA d a S /d=9>6∴ s η=p η=1.0(分别为桩侧阻群效应系数和桩端阻群效应系数) 由JGJ 94-94第5.2.3确定 s η=p η=165根据JG ·JG94-94中5.2.8,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i sik sk l q Q μ=π×0.8×15×30=1131KN4.704.01402=⨯⨯=⋅=πp pk pk A q QKN KN Q Q R p pk p s sk s 8.7078.72765.1/8.1200//≥==+=γηγη故地基土满足受力要求(3)、桩身竖向承载力验算A f R c ψ==1.0×14.3×103×π×0.42=7189KN KN N 8.707max =≥故桩满足受力要求4、抗倾覆验算单桩自重 184.6KN承台自重 750KN塔吊自重 320KN单桩摩擦力 1131KN单桩抗拔力 750/4+320/4+184.6+1131=1583.1KN单桩所产生力矩 1583.1×3.6/2=4029≥1583KN ·m 故满足抗倾覆要求5、承台受力计算及配筋简化受力模型 F/2F/2M a c a分别考虑各力,则其弯矩图分别如下:F/2F/2m KN 1602G 2Fa M 1a2⋅===am KN 7.439ca 2a M M 3a ⋅=+⋅=故最大弯矩产生在塔吊与承台相接处界面 m KN M ⋅=+=7.5997.439160max承台混凝土选用C30,钢筋保护层0.05,m(1)、承台抗弯计算h=1.25m b=4m a=0.05m则计算高度 h 0=h-a=1.2m 承台主筋计算010.0125036003.140.14.1107.5992621=⨯⨯⨯⨯⨯==bh f M c s αα(混凝土强度小于C50,故1α取1.0) 受压区相对高度010.0211=--=s αξ 202.20593003.1412003600010.0mm f f bh A y c s =⨯⨯⨯==ξ 每个截面上下层均配17根Φ14 的II 级钢筋,实际s A =2616mm 2,满足要求。

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pkpm计算)

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pkpm计算)

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pkpm计算)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一. 参数信息二.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1274.21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5×5×(1.45×25+2×17)=1756.25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58.8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0.8×1.77×1.95×0.99×0.2=0.55kN/m2=1.2×0.55×0.35×1.6=0.37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37×135=49.60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49.60×135=3347.88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0kN/m2)=0.8×1.81×1.95×0.99×0.3=0.84kN/m2=1.2×0.84×0.35×1.6=0.56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56×135=76.08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76.08×135=5135.31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1552+0.9×(850.56+3347.88)=2226.60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1552+5135.31=3583.31kN.m三. 地基承载力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第4.1.3条承载力计算。

塔吊基础技术计算公式

塔吊基础技术计算公式

塔吊基础技术计算公式引言。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起重设备,它具有起重能力大、操作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塔吊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基础技术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基础技术计算可以确保塔吊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塔吊基础技术计算的一些常用公式,希望对相关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有所帮助。

一、塔吊基础技术计算公式。

1. 塔吊的起重能力计算公式。

塔吊的起重能力是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起重重量。

起重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P F) × r。

其中,Q为塔吊的起重能力,P为塔吊的额定起重能力,F为塔吊自重,r为塔吊的工作半径。

2.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塔吊的基础承载力是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基础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Pb = ∑(Gk + Qk) + ∑(Ek × Ak)。

其中,Pb为塔吊的基础承载力,Gk为地面荷载,Qk为动载荷,Ek为风载荷,Ak为风载面积。

3. 塔吊的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

塔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抗倾覆稳定的计算公式如下:Fh = (M × L) / (H × 2)。

其中,Fh为塔吊的抗倾覆稳定系数,M为塔吊的最大起重力矩,L为塔吊的最大工作半径,H为塔吊的高度。

4. 塔吊的基础尺寸计算公式。

塔吊的基础尺寸是指它的基础面积和深度,基础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A = Pb / σ。

D = A / B。

其中,A为塔吊的基础面积,Pb为塔吊的基础承载力,σ为土壤承载力,D为塔吊的基础深度,B为土壤的承载力系数。

5. 塔吊的基础沉降计算公式。

塔吊的基础沉降是指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情况,基础沉降的计算公式如下:S = (Q / A) × C。

其中,S为塔吊的基础沉降,Q为塔吊的荷载,A为塔吊的基础面积,C为土壤的沉降系数。

二、塔吊基础技术计算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塔吊基础技术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进行分析。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八、基础验算基础承受的垂直力:P=449KN 基础承受的水平力: H=71KN 基础承受的倾翻力矩: M=1668KN.m(一)、塔吊桩竖向承载力计算:1、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单桩竖向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Q ik=( P + G )/n ± M/a2式中:Q i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根桩的竖向力;P—塔吊桩基础承受的垂直力,P=449KN;G—桩承台自重,G=(4.8×4.8×0.4+4.8×4.8×1.3)×25=979.2KN;P+G=449+979.2=1428.2KNn—桩根数,n=4;M—桩基础承受的倾翻力矩,M=1668+71×1.3=1760.3KN.m;a—桩中心距,a=3.2m。

Q ik=1428.2/4±1760.3/3.2×2单桩最大压力: Q压=357.05+389.03=746.08KN单桩最大拔力: Q拔=357.05-389.03=-31.98KN2、桩承载力计算:(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R a = q pa A P+u P∑q sia L i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pa、q sia—桩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A 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u P—桩身周边长度;L i—第i层岩土层的厚度。

5号塔吊桩:对应的是8-8剖的Z52。

桩顶标高为-6.8m,绝对标高为-1.9m,取有效桩长52m,桩端进入6-1粘土层2.19m。

a=1813.51>746.08KN 满足要求3、承台基础的验算(1)承台弯矩计算Mx1=My1=2×(746.08-979.2/4)×(3.2/1.414)=2268.88KN〃m (2)承台截面受力主筋配筋面积As=1.4×2268.88×106/(0.9×1300×310)=8757.7mm2塔吊承台配筋采用22@180双层双向计27根,Ag=10258.38mm2>As(3)承台截面抗剪切验算实际计算:βfcb0h0+ 1.25fyAsv h0/(s )=(0.05×16.7×4800×1250+ 1.25×310×8757.7×1250/180)×103=28576.7KN >>γ0V=1.0×746.08=746.08KN经过计算承台完全可以满足抗剪要求。

PKPM的塔吊桩基础的计算

PKPM的塔吊桩基础的计算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5515,自重(包括压重)F1=556.00kN,最大起重荷载F2=0.00kN塔吊倾覆力距M=2558.00kN.m,塔吊起重高度H=44.00m,塔身宽度B=1.67m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Ⅱ级,承台长度Lc或宽度Bc=3.90m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d=0.40m,桩间距a=3.10m,承台厚度Hc=1.20m基础埋深D=0.00m,承台箍筋间距S=200mm,保护层厚度:70mm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556.00kN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F1+F2=556.00kN塔吊的倾覆力矩 M=2558.00kN.m三.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计算简图: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其中 n——单桩个数,n=4;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556.00kN;G——桩基承台的自重,G=25.0×Bc×Bc×Hc+20.0×Bc×Bc×D=456.30kN;M x,M 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 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最大压力:N=(556.00+456.30)/4+2558.00×(3.10 / 1.414)/[2×(3.10/1.414)2]=836.46kN 最大拔力:N=(556.00+456.30)/4-2558.00×(3.10 / 1.414)/[4×(3.10/1.414)2]=-330.31kN 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其中 M x1,M 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 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 i1=N i-G/n。

塔吊单桩基础施工计算

塔吊单桩基础施工计算

塔吊单桩基础施工计算前言塔吊是在建筑施工、桥梁、码头、船坞等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起重设备。

在塔吊的选择和使用中,合理的基础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塔吊单桩基础的施工计算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塔吊基础设计的基本知识。

塔吊单桩基础的构造塔吊单桩基础是将桩嵌入地面并固定在地面上的一种基础形式。

塔吊单桩基础由桩身和桩帽两部分组成。

1.桩身:桩身是塔吊单桩基础的主要承载部分,通常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桩身的直径和长度可以根据塔吊的尺寸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2.桩帽:桩帽是连接桩身和塔吊的部分,通常由钢板制成。

桩帽上设有塔吊的接口,用于将塔吊固定在桩身上。

塔吊单桩基础的施工计算塔吊单桩基础的施工计算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类型的选择:在选择基础类型时需要考虑塔吊的重量、风荷载、基础承载力等因素。

2.基础设计的计算: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塔吊的实际使用情况,并根据地方标准进行计算。

3.施工过程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桩身的沉降、变形等进行监测,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选择基础类型在选择基础类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塔吊的重量:塔吊的重量决定了基础的承载能力,需要选取适当的基础形式。

2.基础承载力:基础的承载力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土壤力学性质、地表荷载等因素计算得出。

3.风荷载:考虑风荷载时需要确定地面风压系数,计算出基础所需的抗风性能。

基础设计的计算基础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塔吊的使用条件:塔吊的使用条件包括最大喊价、最大悬挑距离、起重高度等因素。

2.土壤条件:地质条件和土壤力学性质对基础的承载力有较大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试。

3.桩身尺寸:桩身的直径和长度需要根据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塔吊的重量计算得出。

4.桩帽尺寸:桩帽的尺寸需要与塔吊的规格相适应,确保接口准确无误。

施工过程的监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监测内容包括:1.桩身沉降的监测:桩身沉降的数据需要每天进行记录,并及时对沉降量进行控制。

运用PKPM软件计算塔吊基础时应注意的关键点上传

运用PKPM软件计算塔吊基础时应注意的关键点上传

运用PKPM软件计算塔吊基础时应注意的关键点****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亮相,开发出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著名安全计算软件有品茗、理正、PKPM等。

相应的软件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欢迎,因为它缓解了技术人员的计算工作量,使各种安全计算变得快速、方便,不用再为记不住公式而到处找资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软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由于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各不相同,软件不可能覆盖所有工况,有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故在应用软件进行计算时需注意调整参数,适当的时候改用手工计算预以修正,保证结果正确。

下面以用PKPM软件计算塔吊天然基础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一、塔吊基本参数取值塔吊型号:QTZ63,自重(包括压重)F1=513.0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塔吊倾覆力距M=1628.00kN.m,塔吊起重高度H=50.00m,塔身宽度B=1.6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埋深D=2.00m,基础厚度h=1.35m,基础宽度Bc=5.00m。

二、 PKPM安全设施软件计算结果2.1塔吊基础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573=687.60kN;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 =2212.50kN;B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00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20.83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1628.00=2279.20kN.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a=5.00/2-2279.20/(687.60+2212.50)=1.71m。

承台深1m计算

承台深1m计算

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100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630.00kN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0kN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1000.00kN.m 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200.0kN.m 塔吊计算高度:H=180.00m塔身宽度:B=1.6m 桩身混凝土等级:C35承台混凝土等级:C35 保护层厚度:H=50mm矩形承台边长:H=12.3m 承台厚度:Hc=1m承台箍筋间距:S=200mm 承台钢筋级别:HRB400承台顶面埋深:D=0m 桩直径:d=0.8m桩间距:a=9.3m 桩钢筋级别:HRB400桩入土深度:33.5m 桩型与工艺: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二.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630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12.3×12.3×1.00×25=3782.25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60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0.8×0.7×1.95×1.54×0.2=0.34kN/m2=1.2×0.34×0.35×1.6=0.23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23×180.00=40.68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40.68×180.00=3661.49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2)=0.8×0.7×1.95×1.54×0.35=0.59kN/m2=1.2×0.59×0.35×1.60=0.40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40×180.00=71.20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71.20×180.00=6407.60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0.9×(1000+3661.49)=3995.34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200+6407.60=6207.60kN.m三. 桩竖向力计算非工作状态下:Q k=(F k+G k)/n=(630+3782.25)/4=1103.06kNQ kmax=(F k+G k)/n+(M k+F vk×h)/L=(630+3782.25)/4+(6207.60+71.20×1.00)/13.15=1580.53kNQ kmin=(F k+G k-F lk)/n-(M k+F vk×h)/L=(630+3782.25-0)/4-(6207.60+71.20×1.00)/13.15=625.59kN工作状态下:Q k=(F k+G k+F qk)/n=(630+3782.25+60)/4=1118.06kNQ kmax=(F k+G k+F qk)/n+(M k+F vk×h)/L=(630+3782.25+60)/4+(3995.34+40.68×1.00)/13.15=1424.98kNQ kmin=(F k+G k+F qk-F lk)/n-(M k+F vk×h)/L=(630+3782.25+60-0)/4-(3995.34+40.68×1.00)/13.15=811.15kN四. 承台受弯计算1. 荷载计算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力反力设计值: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 i=1.35×(F k+F qk)/n+1.35×(M k+F vk×h)/L=1.35×(630+60)/4+1.35×(3995.34+40.68×1.00)/13.15=647.21kN 最大拔力 N i=1.35×(F k+F qk)/n-1.35×(M k+F vk×h)/L=1.35×(630+60)/4-1.35×(3995.34+40.68×1.00)/13.15=-181.46kN 非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 i=1.35×F k/n+1.35×(M k+F vk×h)/L=1.35×630/4+1.35×(6207.60+71.20×1.00)/13.15=857.21kN最大拔力 N i=1.35×F k/n-1.35×(M k+F vk×h)/L=1.35×630/4-1.35×(6207.60+71.20×1.00)/13.15=-431.96kN2. 弯矩的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第6.4.2条其中 M x,M 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 i──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

pkpm软件应用之基础设计(桩基础)-secret

pkpm软件应用之基础设计(桩基础)-secret

pkpm软件应用之基础设计(桩基础)-secret 基础设计:(桩基础)桩基计算:计算依据桩基规范“4.1.1.1”γ0N≤ψc.fc.A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取ψc=0.7;中风化岩承载力特征值fa=3000kpa)端承桩按习惯方法进行承载力计算R=fa.A(本工程γ0取1.0)一、ZHJ-1的计算(d=900d为桩身直径)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4502=6364.8KN>Nma某=840KN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4502=1906KN>Nma某=840KN二、ZHJ-2的计算(d=1000D=12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1.9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5002=7857.8KN>Nma某=2263KN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6002=3390KN>Nma某=2263KN三、ZHJ-3的计算(d=1000D=13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5002=7857.8KN>Nma某=3287KN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6502=3979KN>Nma某=3287KN四、ZHJ-4的计算(d=1000D=14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5002=7857.8KN>Nma某=3945KN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7002=4615KN>Nma某=3945KN五、ZHJ-5的计算(d=1000D=16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8002=7857.8KN>Nma某=3792KN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8002=6028KN>Nma某=3792KN六、ZHJ-6的计算(d=1100D=17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5502=9508KN>Nma某=6390KN2、桩承载力计算2fa.A=3000某3.14某8502=6805KN>Nma某=6390KN七、ZHJ-7的计算(d=1000D=1200d1=7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d1为椭圆桩直线段)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5002+1000某700)=14864KN>Nma某=4414KN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6002+1000某700)=5491KN>Nma某=4414KN八、ZHJ-8的计算(d=1300D=19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6502=12380KN>Nma某=7670KN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9502=8502KN>Nma某=7670KN九、ZHJ-9的计算(d=1400D=20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7002=15401KN>Nma某=8728KN3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10002=9420KN>Nma某=8728KN十、ZHJ-10的计算(d=1700D=23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8502=22709KN>Nma某=11906KN2、桩承载力计算fa.A=3000某3.14某11502=12457KN>Nma某=11906KN十一、ZHJ-11的计算(d=1800D=2400d为桩身直径D为桩扩大头直径)1、桩身强度验算桩身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ψc.fc.A=0.7某14.3某3.14某9002=25459KN>Nma某=12156KN2、桩承载力计算4。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 QTZ(QTZ80)-TC6013 自重(包括压重):F1= 最大起重荷载: F2=塔吊倾覆力距: M= 塔吊起重高度: H= 塔身宽度:B=桩混凝土品级: C35 承台混凝土品级:C30 爱惜层厚度: 50mm矩形承台边长: 承台厚度: Hc= 承台箍筋间距: S=180mm承台钢筋级别: Ⅱ级承台预埋件埋深:h= 承台顶面埋深: D=桩直径: d= 桩间距: a= 桩钢筋级别: Ⅱ级桩入土深度: 桩型与工艺: 预制桩桩空心直径:塔吊最大起重力矩: 塔吊总高度: H= 大体风压: Wk=塔吊主弦杆截面宽度: b= 塔身最大水平力:Vh=97kN 水平力作用高度: h=31m标准节数: n=22 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F1+F2= 塔吊的倾覆力矩M=×=三.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计算简图: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转变的,设计计算时应依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标准》JGJ94-2020的第条)其中n──单桩个数,n=4;Fk──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Gk──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Gk=×Bc×Bc×Hc+×Bc×Bc×D=;Mxk,My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 x、y 轴的力矩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i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基桩或复合基桩的竖向力(kN)。

经计算取得: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N=×+/4+××2)/[2××2)2]= 最大拔力:N=+/××2)/[2××2)2]= 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N=+/4+××2)/[2××2)2]= 最大拔力:N=+/××2)/[2××2)2]=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标准》JGJ94-2020的第条)其中Mx,My──别离为绕X轴和绕Y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 xi, yi──垂直Y轴和X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m);Ni──在荷载效应大体组合下的第i基桩净反力,Ni=Ni-G/n。

pkpm桩基础设计步骤

pkpm桩基础设计步骤

pkpm桩基础设计步骤一、PKPM桩基础设计简介PKPM桩基础设计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设计方法,适用于建筑物、桥梁、塔架等工程的基础设计。

该方法通过计算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性能,确定合适的桩径和桩长,从而保证工程安全可靠。

二、PKPM桩基础设计步骤1.确定地质条件和荷载特征在进行PKPM桩基础设计前,需要对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并确定荷载特征。

这些数据将作为后续计算的依据。

2.选择合适的桩型和布置形式根据地质条件和荷载特征,选择合适的桩型和布置形式。

常见的桩型包括钢管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钻孔灌注桩等,而布置形式则包括单排、双排等。

3.计算单根桩的承载力通过土力学理论,计算单根桩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力。

此过程需要考虑土层性质、土层厚度、孔隙水压力等因素。

4.计算多根桩组合的承载力在确定单根桩的承载力后,需要计算多根桩组合的承载力。

此过程需要考虑桩间距、桩长等因素。

5.计算桩身沉降和侧向位移通过弹性地基理论,计算桩身沉降和侧向位移。

此过程需要考虑土层刚度、荷载大小等因素。

6.确定合适的桩径和桩长根据单根桩和多根桩组合的承载力、桩身沉降和侧向位移等数据,确定合适的桩径和桩长。

7.绘制PKPM设计图纸最后,将上述数据汇总并绘制成PKPM设计图纸,以供工程施工使用。

三、PKPM桩基础设计注意事项1.地质条件调查要充分、准确。

2.荷载特征要全面考虑,包括静荷载、动荷载等。

3.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

4.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5.最终设计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塔吊桩基础计算

塔吊桩基础计算

塔吊桩基础计算一、基本参数塔吊型号QTZ6015基础埋深D=-1.35 m承台长度Lc=6 m承台宽度Bc=6 m承台厚度Hc=1.35 m桩直径d=0.6 m桩间距a=4.5 m箍筋间距S=150 mm二、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计算其中F1 自重(包括压重) F1=245 kNF2 最大起重荷载F2=60 kN经过计算F=(245+60)×1.2=305 kN2、桩基承台的自重计算其中 D 基础埋深D=-1.35 mLc 承台长度Lc=6 mBc 承台宽度Bc=6 mHc 承台厚度Hc=1.35 m经过计算G=1.2×25×6×6×1.35+20×6×6×-1.35=486 kN3、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其中n 单桩个数n=4 个F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05 kNG 桩基承台的自重G=486 kNMx,My 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Mx=My=840 kNxi,yi 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XY方向的距离,当M沿四桩中两个对角桩时yi=3.18 m 经过计算Ni=(305+486)÷4+840×3.18÷(2×3.18)^2=329.83 kN4、矩形承台弯矩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其中n 单桩个数n=4 个a 桩间距a=4.5 mF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305 kNG 桩基承台的自重G=486 kNM 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M=840 kN.m经过计算Ni1=(305+486)÷4+(840÷2)×(4.5÷2)÷(2×(4.5÷2)^2)-486÷4=169.58 kN矩形承台弯矩其中xi,yi 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xi=yi=1 m经过计算Mx1=My1=2×169.58×1=339.16 kN.m三、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5条其中M 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M=339.16 kN.mh0 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承台厚-50mm=1.3 mfy 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210 N/mm2。

pkpm桩基沉降计算

pkpm桩基沉降计算

pkpm桩基沉降计算
PKPM(PILE FOUNDATION SETTLEMENT PROGRAM)是
一种针对桩基沉降计算和分析的计算软件,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桩基设计。

PKPM桩基沉降计算主要用于评估桩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情况及其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使用PKPM桩基沉降计算,需要输入桩基的工作图形和参数,以及所施加的荷载。

计算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桩基的几何形状,如直径、长度等。

2. 确定桩基的材料特性,如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

3. 根据土壤参数和荷载情况,建立合适的桩土互作用模型。

4. 进行桩基沉降计算,得到桩基的沉降量。

5. 根据计算结果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PKPM桩基沉降计算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和荷载情况进行多次计算,以评估不同条件下的桩基沉降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桩基设计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PKPM桩基沉降计算只是一种计算工具,对于桩基设计仍需综合考虑土壤特性、荷载情况和实际工程要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
一. 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TZ5515,自重(包括压重)F1=556.00kN,最大起重荷载F2=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2558.00kN.m,塔吊起重高度H=44.00m,塔身宽度B=1.67m
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Ⅱ级,承台长度Lc或宽度Bc=3.90m
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d=0.40m,桩间距a=3.10m,承台厚度Hc=1.20m
基础埋深D=0.00m,承台箍筋间距S=200mm,保护层厚度:70mm
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556.00kN
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F1+F2=556.00kN
塔吊的倾覆力矩 M=2558.00kN.m
三.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计算简图:
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556.00kN;
G——桩基承台的自重,G=25.0×Bc×Bc×Hc+20.0×Bc×Bc×D=456.30kN;
M x,M 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
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 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
N=(556.00+456.30)/4+2558.00×(3.10 / 1.414)/[2×(3.10/1.414)2]=836.46kN 最大拔力:
N=(556.00+456.30)/4-2558.00×(3.10 / 1.414)/[4×(3.10/1.414)2]=-330.31kN 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
其中 M x1,M 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 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 i1=N i-G/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M x1=M y1=2×(836.46-456.30/4)×(3.10/1.414)=3167.48kN.m
四. 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5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其中 M——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计值(kN.m);
K——安全系数,取1.4;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130mm;
f 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 y=300N/mm2。

弯矩设计值M x1=3167.48kN.m,配筋面积 A sx=1.4×3167.48×106/(0.9×1130×300)=14534mm2弯矩设计值M y1=3167.48kN.m,配筋面积 A sx=1.4×3167.48×106/(0.9×1130×300)=14534mm2
五. 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记为V=836.46kN
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其中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
β——剪切系数,β=0.05;
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6.70N/mm2;
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3900mm;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130mm;
f 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 y=300.00N/mm2;
S——箍筋的间距,S=200mm。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
六.桩承载力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4.1.1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836.46kN
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γ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
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6.70N/mm2;
A——桩的截面面积,A=0.160m2。

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
七.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及桩长计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8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836.46kN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最大压力:
其中 R——最大极限承载力,最大压力时取N max=836.46kN;
q 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如下表;
q p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如下表;
u——桩身的周长,u=1.600m;
A p——桩端面积,取A p=0.16m2;
γsp——桩侧阻端综合阻力分项系数,取1.60;
l i——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
第i层土层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
序号第i层土厚度(m) 第i层土侧阻力标准值(kPa) 第i层土端阻力标准值(kPa)
1 1.
2 1
3 0
2 3.
3 35 0
3 6.7 25 0
4 2.3 23 0
5 0.4 110 3500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13.9m,所以桩端是在第5层土层。

最大压力验算:
R=[1.60×(1.2×13+3.3×35+6.7×25+2.3×23+.4×110)+3500.00×0.16]/1.6=745.50kN 上式计算的R的值小于最大压力836.46kN,所以不满足要求!
最大拔力验算:桩出现了拔力,需做拔力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